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政 治 生 活 》 教 材总 体 介 绍 吴少荣.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政 治 生 活 》 教 材总 体 介 绍 吴少荣."—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政 治 生 活 》 教 材总 体 介 绍 吴少荣

2 主要讲述以下问题 《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 《政治生活》的呈现方式与特点 施教中要把握的相关理论

3 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 和课程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编写思路 (三)基本框架 (四)课程性质与目标

4 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 和课程目标 (一)指导思想
1、以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依据,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在处理知识点与思想政治观点的关系时,坚持思想政治观点统领知识点的原则,知识点的选择要服从并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设置。 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时,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把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教材的重要内容。

5 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 和课程目标 (一)指导思想 2.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依据,跟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
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政治生活实践,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政治价值观。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自主获取新知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6 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 和课程目标 (一)指导思想 3.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依据,体现本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
把握本课程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具有的学科价值的同时,更要凸显本课程特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功能和视角。 在进一步提供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的同时,更加关注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背景下,学生自主选择和规划人生的能力培养。

7 4.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贯彻有关教科书编写的要求。
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 和课程目标 4.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贯彻有关教科书编写的要求。 “教” 与 “学” 互动的平台 (一)指导思想

8 5、以党的十七大报告为指导,将党的十七大精神体现于教材中。
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 和课程目标 (一)指导思想 5、以党的十七大报告为指导,将党的十七大精神体现于教材中。 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说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性及途径; 反映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要求; 阐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和意义。

9 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 和课程目标 (二)编写思路
1.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根据我国公民政治生活内容组织教材内容。 (1)“三贴近”的原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课程内容贴近生活是新课改倡导的理念。

10 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 和课程目标 (二)编写思路
1.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根据我国公民政治生活内容组织教材内容。 (2)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有其科学依据。这就是: 人与世界的关系最基本的是生活关系。 生活内容蕴含着丰富的价值与意义。 生活内容是学生各种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 学生的生活往往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背景。 (3)《政治生活》依据“德育贴近生活”的理念,以当 代中国人政治生活为基础来组织教材内容。

11 2.根据公民政治生活内容,提炼具有整合意义的若干主题,分单元进行编写。
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 和课程目标 (二)编写思路 2.根据公民政治生活内容,提炼具有整合意义的若干主题,分单元进行编写。 (1)教材应对现实政治生活内容作归纳和 提炼。 (2)确定的生活主题必须具有整合意义,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且能够体现课程性质的要求。

12 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 和课程目标 (二)编写思路 3.以政治学科知识为背景回答政治生活主题的有关问
题,渗透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点的教育。 政治观点教育 政治生活主题 政治学学科知识 为支撑

13 小 结 以生活为基础,以思想政治观点为统领,以政治学科知识为支撑整合教材内容,是《政治生活》编写的基本思路。

14 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 和课程目标 (三)基本框架特点 1.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主线。 《政治生活》的核心概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贯串全书的一根主线。

15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蕴含着丰富内容 从要素看,有民意政治、政党政治、责任政治、法治政治。
从制度层面看,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等。 从运行机制看,有政治参与机制、权力分工与制衡机制、民主集中机制、议行合一机制、法治机制等。 从规则上看,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尊重少数原则、程序与规则原则等。

16 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 和课程目标 (三)基本框架特点 2.根据政治生活主题安排教学内容。 学科概念 理论逻辑 生活实践 以往的教材
本教材 国家—政府—公民—政党—国际社会 公民的政治生活—政府—国家—政党—国际社会

17 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 和课程目标 (三)基本框架特点 3.从近到远、从具体到抽象的知识体系。 大 小 近 远 具体 抽象 当代
国际社会 为人民服 务的政府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公民的 政治生活

18 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 和课程目标 (四)课程性质与目标 课程性质:思想政治教育课。是集理论学习、 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
合性课程。 课程目标:是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质,造就 学生成为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 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9 二、教材的呈现方式及特点 (一) 教材呈现方式依据的理念
《政治生活》以“教材是教学的资源、工具和指南”的理念为依据,力求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创设一个平台,既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借以推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

20 二、教材的呈现方式及特点 (二) 教材的结构层次 1 2 3 4 第一层次 是单元。 全书共四个单 元。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序言和知识结构。
第二层次是课。它构成各单元的逻辑框架,全书一共九课,每课都有导言,说明本课要讲述的主题,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三层次是框。全书共24框。框题的表述基本采用的是复合结构。这种表述方式既能明确地表达了本框的学习主题,又有助于彰显我们倡导的价值导向。 第四层次是目。它是构成课文的基本单位,是学习的基本内容。每框均由三目组成,全书共72目,三目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

21 二、教材的呈现方式及特点 (二) 教材的结构层次
情景导入:提供与课文有密切联系的案例、资料、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启动思维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 1目 情景分析:对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进行比较系统的阐述,有些部分在情景回归中得以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 2目 情景回归:除了进一步阐明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内容之外,它还具有提高的功能。 3目

22 二、教材的呈现方式及特点 第一单元: 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 第二单元: 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 第三单元: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二) 教材的结构层次 第一单元: 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 第二单元: 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 第三单元: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第四单元: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23 二、教材的呈现方式及特点 能够有效地控制教学内容的程度和教学的进度。 推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
(三) 教材呈现方式的优点 能够有效地控制教学内容的程度和教学的进度。 推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 有助于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多维度课程目标的实现。

24 1.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成长的需要,有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二、教材的呈现方式及特点 (四) 《政治生活》的主要特点 1.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成长的需要,有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2.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中,增添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5 二、教材的呈现方式及特点 3.教材的呈现方式有助于优化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4.教材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四) 《政治生活》的主要特点
注重过程性 注重实践性 注重开放性

26 三、《政治生活》施教要把握的相关理论 (一)本单元地位: 教材的首篇,回答了有关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最基本问题。

27 (二)本单元要把握的理论问题 1.公民政治生活内容的界定和描述。 (1)关于政治与政治生活 (2)当代中国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公民政治生活的 基本内容; 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是公民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政治生活的追求; 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维护我国的国 家利益,是公民政治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

28 2.关于民主理论 (二)本单元要把握的理论问题 (1)民主的含义
民主首先是指与专制独裁统治不同的,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多数人的统治”的国家制度。民主制度是人类社会各种制度中的一种,用于规范人们的政治生活。 民主又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常用以表现具有平等、自由性质的现象。

29 2.关于民主理论 (二)本单元要把握的理论问题 (2)民主的性质。 (3)不同领域的民主。 在我国现实政治生活中,存在着党内民主、国家
事务领域的民主和社会事务领域的民主。 国家事务领域的民主指选举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政府各级领导成员,以及对其监督等方面的民主。 社会事务领域的民主是指选举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经济文化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团体的领导成员,以及对其监督等方面的民主。

30 (二)本单元要把握的理论问题 2.关于民主理论 (3)不同领域的民主。 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问题
《选举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里的选举权是指公民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是指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代表法》中则明确规定了各级人大代表享有选举本级各类国家机关领导成员的权利。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分别规定了成年村民和成年居民享有选举村委会、居委会领导人员的权利。

31 (二)本单元要把握的理论问题 2.关于民主理论 (4)民主实现的条件
民主的实现需要相应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条件。它不仅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政治文化传统相关,而且与国民的素质和生活习惯等密切联系。

32 (二)本单元要把握的理论问题 2.关于民主理论 (5)民主性质与民主程度的区别和联系 第一,民主性质与民主程度的区别。
民主性质指的是民主的阶级属性。民主的阶级性是指民主所代表和反映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是民主性质方面的规定。 民主程度是指民主的实现程度,即民主原则和精神转化为实践的程度、状况和水平,是民主的量的规定性。

33 (二)本单元要把握的理论问题 2.关于民主理论 (5)民主性质与民主程度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民主性质和民主程度有着密切联系
一方面,民主的阶级性质是制约民主程度的重大因素。 另一方面,民主程度的发展对于维护民主阶级性质具有重大的作用。

34 三、《政治生活》施教要把握的相关理论 (一)本单元的地位: 本单元与上单元有内在的联系。 公民与政府的关系。

35 (二)本单元要把握的理论问题 1.关于国家与政府的关系问题 (1)国家与政府的联系 第一,政府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第二,政府(这里指广义政府)是国家的主权代表和具体形态。政府代表国家运用和行使公共权力,表现国家意志。 第三,政府职能是国家职能的体现,政府是执行和实现国家职能的组织和工具。

36 (二)本单元要把握的理论问题 1.关于国家与政府的关系问题 (2)国家与政府的区别
第一,国家与政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拥有主权,而政府是行使国家主权的机构,是国家表现意志、发布命令、处理事务的机构。 第二,国家权力与政府权力不是同一层级的。国家主权是国家权力的本源。而政府的权力是派生的。

37 2.关于政府职能 (二)本单元要把握的理论问题 (1)政府职能的含义和分类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实现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运用不同参照系,政府职能有若干分类。按活动性质可分为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社会职能还可分为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按作用领域有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之分。 (2)政府职能是一个复杂而又统一的动态系统,对政府的职能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会存在互相包容和交叉的关系。

38 2.关于政府职能 (二)本单元要把握的理论问题 (3)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主要内容 ○ 兴办社会公共设施 ○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兴办社会公共设施 ○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 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 ○ 人口控制 ○ 优化生态 、防止污染

39 (二)本单元要把握的理论问题 3、关于政府权力行使的过程
现代政府权力的行使可分为决策、执行、监督等主要环节。 政府的决策是其权力行使过程的首要环节,而决策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千家万户,决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确保决策的正确,要求政府的决策必须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这也是审慎行使权力的表现。

40 (二)本单元要把握的理论问题 4.关于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问题 (1)对政府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
首先,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因此,政府的权力必须受人民的监督。政府权力要在阳光下运行。 其次,权力是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权力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另一方面,权力一旦失去约束,超越了法律的界线,就会产生难以预料的恶果。少数掌握政府权力的工作人员有可能利用手中的权力来牟取私利,产生贪污腐败现象。为了防止权力被滥用,就必须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41 (二)本单元要把握的理论问题 4.关于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问题 (2)建立和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一靠民主,就是充分发挥人民的民主机制,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一是要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依法将行政机关的活动和决策及时向社会通报,使之置于广大人民的关注之下。二是要保障广大人民的参与权。三是要保障广大人民的表达权。四是要保障广大人民的监督权。 二靠法制。法律制度本身具有规范性、强制性、根本性和长期性,而且触及事物的本质方面。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任何权力都要受制于法律,由法律确认,靠法律规范,按法律行使。法制对权力的监督就是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防止制度扭曲和制度执行不力的发生。

42 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 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人民政协的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的监督 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上级政府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行政机关 法制部门 监察部门 审计部门 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 司法机关的监督 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4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三、《政治生活》施教要把握的相关理论 是上述两个单元内容的延伸深化。 我国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的
民主权利是因为有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的保障。我们的政府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依法行政是我国政治制度的内在要求。本单元从政治制度层面深化了上面两个单元的有关思想观点。 (一)本单元的地位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44 (二)本单元要把握的理论问题 特别说明: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认识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并不断拓展。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我们将原来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题目改为现在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便更全面地反映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

45 (二)本单元要把握的理论问题 1.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2.关于民主形式等理论 (1)民主的形式
民主的形式因国家性质、国情和民主进程的不同而呈现多样化。就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而言,大体有两种形式:选举民主,协商民主。民主的两种形式分别由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来体现。 通过两种民主形式,我国人民广泛参与国家事务,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显现出全面性、真实性。

46 (二)本单元要把握的理论问题 (2)党内民主
在第三单元中提到“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这里的党内民主是指中国共产党内部实行的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民主集中制的民主。“人民民主”应包括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民主。

47 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本单元要把握的理论问题 (3)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意义 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48 (3)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的科学内涵和意义
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49 (二)本单元要把握的理论问题 (4)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
内涵: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50 (二)本单元要把握的理论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51 三、《政治生活》施教要把握的相关理论 (一)本单元的地位 当代国际社会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目标、 基本原则

52 (1)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与天下并不太平的关系 (2)世界多极化与美国单边主义的关系
(二)本单元要把握的理论问题 1、坚定地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问题。 2、关于国际形势的几个关系 (1)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与天下并不太平的关系 (2)世界多极化与美国单边主义的关系

53 3.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建设性作用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建设性作用。”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作出的科学判断。在“当代国际社会”的教学中,应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明确这个问题。 ○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获得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中国的外交成就,尤其在反恐、维和、裁军、“核谈”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和平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意义。

54

55 思 考 题 略述《政治生活》教材编 写的基本思路及其科学依据。 政治生活的特点及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试述对政府权力实行监督的必要性及意义。
思 考 题 略述《政治生活》教材编 写的基本思路及其科学依据。 政治生活的特点及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试述对政府权力实行监督的必要性及意义。 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 我国外交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Download ppt "《政 治 生 活 》 教 材总 体 介 绍 吴少荣."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