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中等學校教師 教學專業能力研習五堂課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中等學校教師 教學專業能力研習五堂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中等學校教師 教學專業能力研習五堂課
補救教學理念與應用配合政策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中等學校教師 教學專業能力研習五堂課 (主政單位: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

2 補救教學辦理依據與目的 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配套措施「國民小 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之補助 依據。 目的
篩選出學習低成就學生,施以補救教學。 提高學生學力,確保教育品質。 落實教育機會均等理想,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目標。

3 補救教學申辦方案內容 子方案一:一般學習扶助方案 子方案二:特定地區學習扶助方案 子方案三:國中基測成績待提升學校 學習扶助方案
子方案四:直轄市、縣(市)整體推動方案

4 補救教學各方案之經費申請 學校推動補救教學經費申請 國教署補助 自籌
1.學校均符合申請補助資格者, 只能擇一子方案提出補助申 請。 2.各校均須擇一方案,並至少開 設一班。 學校推動補救教學經費申請 國教署補助 一般學習扶助方案 國中基測成績待加強學校學習扶助方案 特定地區學習扶助方案 自籌 縣市自籌款 引用民間及 社會資源

5 補救教學受輔對象(1/2) 子方案一:一般學習扶助方案 101學年度(含)之國中一、二年級學習 低成就學生
其餘年級為學習成就低落且具弱勢身分者 子方案二:特定地區學習扶助方案 原住民學生占全校學生總數40%以上 核定有案之各級離島學校

6 補救教學受輔對象(2/2) 子方案三:國中基測成績待提升學校學習 扶助方案(由本部以密件核定 並通知地方政府)
前年度國中基測成績PR值低於10之人數 占報考人數之比率進行補助,符合資格 之學校得核定連續補助二年

7 找出需要補救的孩子 ---篩選及施測 1.無論是否申請本方案經費, 所有學校均需提報學生參 與篩選。 子方案一: 2.各縣市國中一、二年級學
生提報率至少需達20%。 子方案一: 1.單一學科成績為該班級後35%者; 2.班級人數低於10人者得全班進行施測 子方案二:全校所有學生 子方案三:欲使用補救教學資源之學生 初步篩選名單 參加電腦化篩選測驗 ,屬學習低成就 (未達60分)者,則需實施補救教學。 九月電腦測驗

8 補救教學施測期程 篩選測驗 每年9月1日開始 第1次學習 成長測驗 翌年2-3月 第2次學習 翌年6月

9 國民中小學課中實施補救教學試辦計畫計畫目標
補助課中實施補救教學試辦學校,發展多元補救教學實施模式。 引導地方政府及學校效法,以提升 課中實施補救教學模式之實施績效。

10 補救教學方案努力重點 喚起各國中小教育人員熱情 把需要協助的學生找出來 把有愛心肯用心的老師找出來 加強辦理補救教學知能研習
落實執行補救機學評量計畫,有效篩選並 記錄學生學習進展資訊 不定期抽訪學校辦理現況,強化補救教學 推動策略 加強對績優學校及教師之獎勵措施

11 多層次的補救教學-- 全校性的學習支持系統
第三層T3 特殊教育 第二層T2 小組補救教學 第一層T1 一般補救教學 T3 診斷教學,小組、密集 修改、重組課程 T2 單元前基礎能力補救 降級的基本能力補救 T1 (每個老師的責任) 有效的教學 單元內(困難概念)診斷與補救 資料出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洪儷瑜教授

12 各國努力實施補救教學 第三層T3 5-10% 特殊教育 無視問題、順其自然者 第二層T2 10-20% 積極解決者 小組補救教學
一般補救教學 積極解決者 降低低成就比率 增加低成就學生比率 增加一般學生比率 降低一般學生比率 擴大雙峰現象 資料出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洪儷瑜教授

13 維高斯基(L. Vygotsky)近側發展區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 透過教師和同學的援助 可能達到的程度 未來的發展水準 近側發展區 ZPD 經由媒介活動所 產生的內化(學習) 發展 獨自學習可達到的程度 (通常所指的發展階段) 目前的發展水準 重繪:引自左藤學學習的革命

14 自然科補救教學的實施 1.以預防性補救教學,積極促進有效教學。 2.依據診斷結果設計教學活動。 3.透過澄清迷思概念,有效補救教學。
4.教學過程中即時回饋,解決共同性的問題。

15 補救與教學策略 學習策略—閱讀技巧、分解動作 提醒迷思概念—改善教學 起始點不均—支持協助 學習態度—學習契約

16 應用多元評量診斷與評量 1.過程技能:增進科學探究過程之心智運作能力。 2.科學與技術認知:科學概念與技術的培養與訓練。
3.科學與技術本質:科學是可驗證的、技術是可操作的。 4.科技的發展:瞭解科學如何發現與技術如何發展的過程 。 5.科學態度:處事求真求實、喜愛探究之科學精神與態度、感受科學之美與影響力。 6.思考智能:對事物能夠做推論與批判、解決問題等整合性的科學思維能力,以及資訊統整能力。 7.科學應用:應用科學知識以及探究方法以處理問題的能力。 8.設計與製作:能夠運用個人與團體合作的創意來製作科技的產品。

17 多元化的補救教學活動 1.運用國民中學學習資源網 2.實驗操作 3.小組合作學習 4.科學閱讀 5.校外參訪
6.學習評量題組或類PISA題組 7.成果發表會

18 評量來診斷與補救教學 莫耳概念的教學設計(引自陳文典) 1.了解計算物質多少的方法很多 2.有的採用「質量」 「個數」 「體積」的觀點。
3.「一打」或「一盒」到 「莫耳」的概念。 4. 重量百分率濃度 5.莫耳濃度


Download ppt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中等學校教師 教學專業能力研習五堂課"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