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静脉炎 的预防与治疗 王丽丽.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静脉炎 的预防与治疗 王丽丽."—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静脉炎 的预防与治疗 王丽丽

2 思考一下 静脉炎有哪些类型? 下边的图片中的静脉炎属于几级?是哪一类型的静脉炎呢? 为什么电击伤病人多发生静脉炎呢? 什么原因引起了静脉炎?
我们怎样做可以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呢? 下边的图片中的静脉炎属于几级?是哪一类型的静脉炎呢?

3 1.受电流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变性坏死。 2.血管平滑肌早期收缩,后期扩张。 3.血流动力学改变。

4 静脉 上肢的静脉 深静脉:尺、桡静脉 肱静脉 腋静脉 锁骨下静脉 浅静脉:贵要静脉 手背静脉网 肘正中静脉 头静脉
深静脉:尺、桡静脉 肱静脉 腋静脉 锁骨下静脉 浅静脉:贵要静脉 手背静脉网 肘正中静脉 头静脉 头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挠侧,沿前臂挠侧上行至肘窝处,借肘正中静脉与贵要静脉相交通。本干沿肱二头肌外侧缘上升,经三角胸大肌沟,穿深筋膜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5 下腔静脉系 下肢的静脉 大隐静脉 股静脉 小隐静脉 腘静脉

6 静脉炎是由于长期输人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 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或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 导致局部静脉感染
病理改变 一、静脉炎的概况 静脉输入各种抗生素或高渗葡萄糖溶液或因机械直接损伤静脉壁内膜,还有长期静脉曲张引起的血淤滞等,而导致静脉血管内膜损害,形成血栓,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症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有渗出液,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和压痛的索条柱,往往伴有全身反应,但多不严重。

7 二、静脉炎的分级 根据美国输液护理学会(INS)所规定的指标,将静脉炎分为4度。 ♦0 无临床症状
♦Ⅰ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 ♦Ⅱ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局部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 ♦Ⅲ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 二、静脉炎的分级

8 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分级: ♦0级为无疼痛; ♦Ⅰ级为局部皮肤发红,轻微疼痛; ♦Ⅱ级为轻度肿胀,灼热,中度疼痛;
♦Ⅲ级为局部中度肿胀,重度疼痛,水疱形成,直径<1cm; ♦Ⅳ级为中度或重度肿胀,顽固性疼痛,水疱>1cm,影响肢体功能

9 分类 ►机械性静脉炎 穿刺部位固定不牢靠, 针管滑动;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关 节活动使针管与血管壁不断地摩擦而产
►机械性静脉炎 穿刺部位固定不牢靠, 针管滑动;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关 节活动使针管与血管壁不断地摩擦而产 生发炎反应;选用的留置针或输液针与 血管壁摩擦引起发炎,在同一根血管上 反复多次穿刺损伤静脉发生静脉炎。 ►化学性静脉炎 药物稀释不足、液体酸碱 度 度过高、溶质的浓度过高,都会致血管内膜受损, 受损,管壁通透性增加,药物容易渗入皮下间隙。 间隙。引起静脉毛细血管痉挛,局部供血减少, 少,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发生静脉炎。 ►细菌性静脉炎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任何尘埃、玻璃屑、细菌入血,都会使血管壁变硬发炎。穿刺部位感染,或留置导管逆行感染。 ►血栓性静脉炎 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血栓形成,或输液微粒形成栓子

10 三、静脉炎的表现 ♥红——炎症初期血流速度加快,局部红 ♥热—— 炎症中期血流慢或停止,血液粘稠度增加,红细胞沉积。
♥肿——炎症中期血管内皮损害,通透性增加,输入液体外渗 ♥痛——炎性物质刺激神经末梢。 ♥坏死——局部组织缺乏血供,代谢毒物沉积。 三、静脉炎的表现

11 四、发生静脉炎的原因 ★化学因素: 主要是药物因素,如药物的酸碱度、药物的浓度、渗透压、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
★物理因素: 包括环境温度,溶液中不溶性微粒的作用,液体输液量,温度、速度、时间、压力是否与静脉管舒缩状态相符。针头对血管的刺激,尤其是旧法拔针对血管壁的损害较大,因此输液针及固定方法的选择不当也可引起静脉炎。 ★血管因素: 主要指输液局部血管的舒缩状态,淋巴循环状况以及患者的营养等全身状况。 ★个体与操作者因素: 与患者全身情况及护士的技术和责任心有关。若为特异性体质,输入丝裂霉素、顺铂等化疗药物后表现出局部过敏反应。有报道认为,药物的化学刺激仅仅是静脉炎的诱因,主要原因与神经传导有关。 四、发生静脉炎的原因

12 药物因素 药物性质:pH值 渗透压 刺激性 ●5%GS、 10%GS 、50%GS PH=3.2~5.5
PH值 正常血液PH值7.35~7.45,药物PH值超过此范围会干扰 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机能。P H<4.1为强酸,PH>9.0为强碱 部分药物PH值 ●5%GS、 10%GS 、50%GS PH=3.2~5.5 ●0.9%NS PH=4.5~7.5 ●5%GSNS PH=3.5~5.5 ●复方氯化钠 PH=4.5 ●5%NaHCO PH=7.5~8.5 ●20%甘露醇 PH=4.5~6.5 ●低分子右旋糖苷GS PH=3.5~6.0 ●多巴胺 PH=2.5~4.5 ●10%KCL PH=4.5~6.5

13 临床常用药物的渗透压 药物 渗透压 ●环磷酰胺 352 ●长春新碱 610 ●5%GS 352 ●生理盐水 308 ●3%氯化钠 1030
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为280~310mosm/L(毫渗量/升),渗透压600mosm/L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临床常用药物的渗透压 药物 渗透压 ●阿奇霉素 ●环磷酰胺 ●长春新碱 ●5%GS ●生理盐水 ●3%氯化钠 ●20%甘露醇 ●5%碳酸氢钠 ●50%GS

14 输液速度 部分静脉流速 外周小静脉 5ml/min 手背及前臂静脉<90ml/min 肘部及上肢静脉100~300ml/min

15 再次穿刺的痛苦 经济损失 降低血管使用时间,甚至导致血管闭塞,无法再次使用。 甚至失去抢救的机会 五、静脉炎的危害

16 六、静脉炎的预防 �加强无菌观念及技术能力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苦练基本功, 提高穿刺成功率。
�静脉的选择 血管的好坏是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之一。因此, 选择血管时选择弹性好, 回流通畅, 外横径较粗,便于穿刺和观察的部位, 避免多次穿刺。血管管径越小,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高。 �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滴速 对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先输、慢输, 避免短时间内血管内药物浓度太高而刺激血管壁; 而刺激性小的药物, 平衡液应后输, 则可避免刺激性药物滞留在血管内而致静脉炎。 六、静脉炎的预防

17 �避免化学性静脉炎 在允许的前提下,充分稀释输注的药液,缓慢滴注 输入刺激性药物前后,要用生理盐水冲管,输入刺激性药物前,一定要证实针头在血管内(液体低置看回血) �避免细菌性静脉炎 实施输液时应使用手套,关注袖口污染 口污染考虑设置最大的无菌屏障 (消毒 (消毒直径>8厘米)预防感染。不 不 建议应用持续碘剂抑菌 使用密闭、隔水、透气、能吸收、顺应性好的无菌透明敷料 �避免血栓性静脉炎 操作环境的净化 玻璃安瓿的正确切割 正确抽吸药液 尽量选择较小的输液针头 尽量不用橡皮胶塞 安装输液终端过滤器

18 七、预防静脉炎的目的 ♥为了患者满意的微笑 ♥减少静脉炎带来的痛苦和创伤, ♥延长置管时间,减轻反复穿刺 的痛苦
♥保证输液安全、顺利;确保及时抢救 在经济上为患者节省开支。 ♥护士减少工作量,提高护理效率 ♥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 ♥引进新技术,新观念,提高护理质量 七、预防静脉炎的目的

19 八、静脉炎的治疗 物理治疗 1、热敷 主要用于血管收缩剂引起的静脉炎。如肾上腺素、去甲肾等。
1、热敷 主要用于血管收缩剂引起的静脉炎。如肾上腺素、去甲肾等。 2.冷敷 主要用于抗肿瘤药物引起的静脉炎,如:阿霉素、足叶乙甙等引起的静脉炎,早期使用可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的吸收,减少渗漏,灭活渗漏的细胞毒性作用。 3.冰敷 用于长春花碱类药物引起的静脉炎。 八、静脉炎的治疗

20 药物治疗 1、直接用喜疗妥乳膏均匀涂于患处皮肤表面, 轻轻按摩3~ 5 min, 2~ 3 次/ d, 连用3 d, 能有效改善静脉继发高凝状态, 增加局部血流和循环, 促进受损组织修复及再生。 2、50% 硫酸镁湿敷患处皮肤表面, 并加薄膜固定, 2~ 3 次/ d, 连用3 d, 再将聚维酮碘涂擦患处, 5~ 6 次/ d, 局部红肿疼痛改善及静脉条索状改变消失, 有效率达100% ,。 3、乙醇湿敷 具有消毒防腐作用,并可扩张局部血管,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对甘露醇输注引起的静脉炎效果显著。

21 4、康惠尔透明贴治疗静脉炎 应用康惠尔透明贴 数小时后,红线消失,疼痛减轻

22 中药湿敷 “如意金黄散”等主要用于长期静脉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氯化钾、红霉素 其他:芦荟 土豆片

23 讨论 我们科室对血管刺激性的药物有哪些? 以29陈朝泼的长期遗嘱为例,我们需要按怎样的顺序输入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呢?

24

25 谢谢聆听!


Download ppt "静脉炎 的预防与治疗 王丽丽."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