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2 劳动与土地 学完本章,你将能够 本章要点 1.界定四种生产要素并了解要素的分类; 2. 推导企业和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并理解其性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12 劳动与土地 学完本章,你将能够 本章要点 1.界定四种生产要素并了解要素的分类; 2. 推导企业和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并理解其性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12 劳动与土地 学完本章,你将能够 本章要点 1.界定四种生产要素并了解要素的分类; 2. 推导企业和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并理解其性质;
12 劳动与土地 学完本章,你将能够 本章要点 1.界定四种生产要素并了解要素的分类; 2. 推导企业和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并理解其性质; 3. 推导个人和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并理解其性质; 4. 理解增加工资后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5. 劳动市场的均衡及其变化; 6. 理解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 © 王秋石 2

3 12 劳动与土地 学完本章,你将能够 本章要点 7.理解工会、政府和企业的一些行为是如何偏离市场均衡的;
12 劳动与土地 学完本章,你将能够 本章要点 7.理解工会、政府和企业的一些行为是如何偏离市场均衡的; 8.土地需求、土地供给及其租金的决定; 9.理解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的异同; 10.推导对土地征税的效果; 11.了解寻租活动的特点。 © 王秋石 3

4 第一部分 劳动市场 如不讲,则跳到第二部分 © 王秋石

5 在经济学中我们通常假定:家庭拥有所有的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是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的总称。
企业对所有生产要素的需求都是派生需求,是从消费者的产品需求中所派生出来的。 © 王秋石

6 劳动 在所有生产要素中,劳动是最为活跃的生产要素。
人类和动物的一个最大差别就是人类通过劳动创造财富,并通过设计一系列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使人类能够创造更多、更好的财富。 劳动者,最美丽。 © 王秋石

7 劳动 劳动是指劳动者生产产品和劳务所付出的体力和脑力的活动。
劳动的质量取决于人力资本,它是通过教育、在岗培训以及工作经历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学习劳动市场,就必须关注劳动的需求和供给。 大学课堂学习是提高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 © 王秋石

8 第一,劳动需求是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一种派生需求; 第二,劳动需求来自企业,劳动供给来自家庭;
第三,企业根据利润极大化或成本极小化原则决定劳动的需求。 企业对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它所生产的产品的市场结构以及它所面临的劳动市场结构。 © 王秋石

9 假定企业所面临的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都是竞争性的。
劳动需求曲线 假定企业所面临的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都是竞争性的。 该企业在产品市场上是价格接受者,它接受市场产品供需所决定的价格; 该企业在劳动市场中也是价格接受者,它接受劳动市场供需所决定的劳动价格,即工资,或称工资率。 © 王秋石

10 劳动需求曲线 现假定你拥有一家小型的顺达洗车行, 洗一辆车的价格由市场决定,比如10 元/辆; 洗车工市场是个竞争性市场,其日工资由 市场决定,比如30 元/天。 在短期内,你的洗车设备给定,你所雇佣的洗车工人数和洗车 的数量由表12.1 中的第一、第二列所给定。 © 王秋石

11 劳动需求曲线 © 王秋石

12 表中第三列是劳动边际产量(MPL),它是指增加一名工人的劳动所带来的产量增量,服从递减规律。
劳动需求曲线 表中第三列是劳动边际产量(MPL),它是指增加一名工人的劳动所带来的产量增量,服从递减规律。 © 王秋石

13 第六列是劳动边际收入产量,它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所带来的总收入的增量,随之递减。
劳动需求曲线 第六列是劳动边际收入产量,它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所带来的总收入的增量,随之递减。 © 王秋石

14 第8列是多雇用一名工人增加的利润(劳动边际收入产量—工资),最佳劳动使用量=4.
劳动需求曲线 第8列是多雇用一名工人增加的利润(劳动边际收入产量—工资),最佳劳动使用量=4. © 王秋石

15 当MRPL =w时,实现了利润最大化的劳动使用量。 企业最佳劳动使用量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MRPL =p×MPL =w
劳动需求曲线 从第八列可知,最佳的劳动使用量为4人。 因此,当MRPL >w 时,增加工人; 当MRPL <w 时,减少工人; 当MRPL =w时,实现了利润最大化的劳动使用量。 企业最佳劳动使用量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MRPL =p×MPL =w 即当 MRPL =w 时,实现了利润最大化的劳动使用量。 © 王秋石

16 劳动边际收入产量曲线 用表12.1 中第6 列的数据可以得到一条劳动边际收入产量(MRPL)曲线,它向右下方倾斜,表明随着劳动使用量愈来愈多,劳动边际收入产量递减,见图(a)。 © 王秋石

17 劳动需求曲线 在图(b)中,纵轴改为工资率 w,当工资为30 元时,该企业劳动需求量为4 人。 如果工资因故上升到40 元,企业对劳动的需求量降为3人;如果工资因故下降到20 元,企业对劳动的需求量增加到 5 人。 因此,MRPL 曲线本身就是利润极大化企业对劳动的需求曲线。 © 王秋石

18 劳动需求曲线表明了工资率和劳动需求量的一种关系。
它的斜率为负表明劳动需求符合一般的需求定理,即工资率高,对劳动的需求量小;工资率低,对劳动的需求量大。 劳动需求曲线可以被区分为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和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 一般来说,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是市场中所有个别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 © 王秋石

19 产品价格的变化 如果企业的产品价格因故上涨,该企业对劳动的需求增加,劳动需求曲线向右平移。
劳动需求曲线的平移 产品价格的变化 如果企业的产品价格因故上涨,该企业对劳动的需求增加,劳动需求曲线向右平移。 其他要素价格的变化 如果其它生产要素价格发生变化,导致相对要素价格变化,会导致劳动需求曲线的平移。 技术进步 新技术会减少某些劳动类型的需求,同时也会增加另一些劳动类型的需求。 © 王秋石

20 短期和长期劳动需求曲线 如果工资从W1下降到W2,短期内由于资本不变,增加劳动,数量有限,仅为 L1 L2;但在长期,企业可能用劳动替代资本。 这样,劳动的需求量便增加得更多些,为 L1L3。 长期的市场需求曲线DL 比短期的DS要更为平坦些。 © 王秋石

21 劳动供给曲线是指劳动提供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工资率上所愿意提供的劳动数量。 它可以分为个人和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
每人都只有 24小时,将24 小时区分成两大块时间,工作或休闲。我们每个人在工作和休闲之间都得做出某种取舍。 从事有报酬的活动被称为工作。 从事没有报酬的活动,包括吃饭、睡觉、娱乐、闲着等等,都是休闲 © 王秋石

22 保留性工资是指一个劳动者愿意提供劳动的最低工资。 每个人在保留性工资率上有很大差异,一旦市场工资超出保留性工资时,我们愿意提供一点工作时间。
个人劳动供给曲线 保留性工资是指一个劳动者愿意提供劳动的最低工资。 每个人在保留性工资率上有很大差异,一旦市场工资超出保留性工资时,我们愿意提供一点工作时间。 如果工资上升,我们会增加工作时间;但到了一定的工资水平时,我们会开始更加珍惜休闲、而减少工作时间。 © 王秋石

23 个人劳动供给曲线 在保留性工资 w0及以下,劳动者不提供劳动。
■ 之后随着工资水平的上升,他都会增加工作时间,这会导致休闲时间的减少,休闲的价值上升。 ■ 这种更高的工资诱使劳动者提供更多时间工作的倾向被称为替代效应。 © 王秋石

24 个人劳动供给曲线 到了工资 w1 之上,他开始减少劳动时间,增加休闲时间。
■这种更高的工资导致更高的收入、从而诱导劳动者增加休闲时间的倾向被称为收入效应。 ■从个人的工作、休闲的效用极大化决策中,我们可以推导出一条斜率为正、最终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 © 王秋石

25 劳动和休闲 © 王秋石

26 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是指在各个工资水平上对所有个人的劳动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
从图像上看,与个人的劳动供给曲线总体相似, 即斜率为正转为向后弯曲。 但它有两个特点:它比个人的劳动力供 给曲线更为平坦;斜率为正的那一部分更长些。 但是,应该指出,对于绝大多数劳动者而言,我们都很难遇见那个改变我们工作和休闲取舍的“最高工资”。 从这个意义上说,向后弯曲段的劳动供给曲线,无论是个人的,还是市场的,都可以忽略不计。 © 王秋石

27 影响劳动供给曲线平移的因素 1.劳动队伍的变化 2.劳动人口的结构性变化 3.偏好
如果新增劳动人口大于退休人口,劳动队伍扩大;反之,则缩小。 2.劳动人口的结构性变化 许多农民进入城市寻找工作,增大了城市相关工作的劳动供给,但减少了农业生产的劳动供给。 3.偏好 人们对工作-休闲偏好的改变也会影响到劳动力供给。 © 王秋石

28 影响劳动供给曲线平移的因素 4.受教育时间 延长受教育时间,特别是更多的青年人进入大学学习,会减少现期低技能劳动的供给,而可能会增加未来高技能劳动的供给。 5.财富 一国国民财富越多,越会降低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劳动供给曲线向左平移。 在统计上,农民工还是农民。不公平啊! © 王秋石

29 竞争性劳动市场的需求曲线 DL和供给曲线 SL,它们联合决定了某一工种的劳动量 L* 和均衡的市场工资wE。
劳动市场均衡 竞争性劳动市场的需求曲线 DL和供给曲线 SL,它们联合决定了某一工种的劳动量 L* 和均衡的市场工资wE。 © 王秋石

30 均衡工资除了平衡劳动供求之外,还会决定着企业最佳的劳动使用量。 竞争性企业根据 MRPL =w 的原则,决定使用 L*C 。
劳动市场均衡 均衡工资除了平衡劳动供求之外,还会决定着企业最佳的劳动使用量。 竞争性企业根据 MRPL =w 的原则,决定使用 L*C 。 © 王秋石

31 图(b)中的水平线 wE可以理解为企业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在竞争性市场中,无论该企业如何扩大劳动需求, 无法影响市场的均衡工资。
劳动市场均衡 图(b)中的水平线 wE可以理解为企业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在竞争性市场中,无论该企业如何扩大劳动需求, 无法影响市场的均衡工资。 © 王秋石

32 劳动无限供给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就认为,发展中国家(低技能)劳动无限供给,即在现有市场工资水平上,要多少劳动就有多少劳动。这是发展中国家落后的一大特征。 刘易斯 © 王秋石

33 刘易斯拐点 从图像上来说,发展中国家的劳动供给曲线为一条水平线,这样,劳动供给的工资弹性为无穷大。
■ 随着经济发展,对劳动的需求增大到足以从D1L 到D2L 时,工资水平便从w0 上升到了w1 。 ■ 图中的B 点被称为“刘易斯拐点”。 © 王秋石

34 “民工荒”? 中国出现了“民工荒”吗? 如果中国真正出现所谓的“民工荒”,那么,劳动供给曲线就开始向右上方翘了,他们的工资就会随着劳动需求的扩大而上涨了。 春节后返城务工的农民工。 © 王秋石

35 劳动市场均衡的变化 同产品市场一样,劳动市场的均衡也会因供需的变化而变化。为简化问题起见,下面我们仅以竞争性产品和要素市场来讨论问题。
1. 需求的变化 2. 供给的变化 分述如下 © 王秋石

36 需求的变化 在竞争性的苹果市场中,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增加了对苹果的需求。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苹果的价格会上涨。 更高的苹果价格会改变企业的边际收益产量,导致劳动需求曲线向右平移。 工人的均衡工资有所上涨,工人的就业量有所增加。 © 王秋石

37 供给的变化 某地区涌出了一大批苹果采摘工人,导致供给曲线向右平移。 ■这样一来,苹果采摘工人的工资有所下降,但就业量会有所增加。
■ 重要结论:劳动需求上升导致工人工资上升,就业量增加;劳动供给上升导致工人工资下降,就业量增加。 © 王秋石

38 因此,工人的生产率越高,他们所得到的劳动边际收入产量越高,工资水平也就越高。
解释收入差异 在竞争性市场中,劳动者的均衡工资水平等于劳动边际收入产量。这被称为“工资的边际生产力理论”(Marginal Productivity Theory of Wage),也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分配理论。 因此,工人的生产率越高,他们所得到的劳动边际收入产量越高,工资水平也就越高。 利用上述原理,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群的工资比其它人群要高出许多。 © 王秋石

39 解释收入差异 职业棒球运动员的平均年薪260 万美元 大学教授的平均年薪仅为6. 3 万美元 © 王秋石

40 解释收入差异 © 王秋石

41 解释收入差异 人们的收入差距特别是行业内差距,很大一部分是由人们接受不同层次的教育、不同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以及不同的工作经验所造成的。
当然,在某些特殊的行业,比如演艺界,演员的收入差距除了演技不同之外,长得是否漂亮也是关键的因素之一,因为人们愿意为美丽支付更多费用。 © 王秋石

42 从动态上看,同一工种的实际工资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递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
解释收入差异 从动态上看,同一工种的实际工资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递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 © 王秋石

43 竞争性劳动市场的偏离 劳动市场偏离完全竞争状态,原因可能来自于工会、政府、甚至企业自身。 工会控制工资 政府最低工资 企业效率工资
中华全国总工会 © 王秋石

44 工会,是指具有与雇主就工资以及工作环境进行讨价还价之法定权利的雇员组织。
工会可以限制劳动供给以达到提高工资之目的。 美国劳工联合会-产业工会联合会(AFL-CIO)是美国老牌的工会组织,也是最大的工会组织。 © 王秋石

45 工会控制工资 工会通过限制劳动供给,即使劳动供给曲线 SC向左平移至 SU,工资水平从 w0提高到了 w1。 但劳动均衡数量从 LC下降到了 LU,这就有一部分工会成员要失业,数量为LC LU。 © 王秋石

46 工会控制工资 更明智做法是通过限制劳动供给和努力刺激劳动需求以达到提高工资之目的。
工会提高对会员劳动需求往往有以下几条途径:(1) 提高工会会员的边际产量;(2) 鼓励进口限制或增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3)支持最低工资法和支持移民限制等。 此时可以提高工资,不会造成失业。 © 王秋石

47 政府最低工资 最低工资是最低限价在劳动力市场的一种应用,它是指政府对交易劳动服务的最低合法限制性工资。
第2 章第5 节讨论了政府最低工资导致劳动市场失衡,出现失业,并增加工人搜寻工作的成本。 北京市2010年最低工资提高到每小时不低于5.5元、每月不低于960元。 © 王秋石

48 效率工资是企业为了吸引更具生产力的工人所支付的超出竞争性均衡工资率的工资率。 在完全信息状态下,企业不会支付高出均衡工资的工资。
企业效率工资 效率工资是企业为了吸引更具生产力的工人所支付的超出竞争性均衡工资率的工资率。 在完全信息状态下,企业不会支付高出均衡工资的工资。 在一些劳动市场,企业很难观察到每个工人的边际产量。监督每个工人的其成本是高昂的。监督监督者的成本可能更为高昂。 工人和管理人员有可能努力工作,也可能消极怠工。 © 王秋石

49 企业效率工资 效率工资可以激励工人不偷懒。 而且,努力工作的人更有可能留在该企业。
从长期看,效率工资有利于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有利于提高员工的边际产量。 低工资可能带来低效率。 © 王秋石

50 企业效率工资 企业为了提高效率,将其工资提高到 wE,它高出了市场均衡工资率 w*。
在新的工资率下,劳动供给量为 wEB,而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极大化的劳动需求量仅为 wEA。 因此,效率工资导致失业,失业人数等于 AB。 ■ 实行效率工资会使得工人的利益格局发生变化。 © 王秋石


Download ppt "12 劳动与土地 学完本章,你将能够 本章要点 1.界定四种生产要素并了解要素的分类; 2. 推导企业和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并理解其性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