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指導老師:吳麗雲 班級:四幼三A 組員:林瑋婷 朱怡秋 李誼庭 石貝伊 陳巧芸 林宜亭 黃瀞儀
親職教育方案和 家庭支援規畫與管理 指導老師:吳麗雲 班級:四幼三A 組員:林瑋婷 朱怡秋 李誼庭 石貝伊 陳巧芸 林宜亭 黃瀞儀
2
壹、案例: 李太太有一個未成年的寶貝女兒,擁有一個人人稱羨的幸福小家庭,但因先生失業和長期累積的壓力下,起初先生只是脾氣暴躁與不耐煩,後期則酗酒回家後會對太太動手腳,甚至連女兒一起毆打,家暴時間長達一年,事件因鄰居通報而舉發,據通報的鄰居表示屋內常傳出太太的求饒聲、小孩的哭聲和先生的怒罵等……巨大撞擊的聲響,而後社工人員介入進行轉介、提供相關服務和心理諮商師長期的輔導後,一家人恢復以往快樂的生活。
3
貳、分析: (一)父親: 1.想給家人好一點的生活環境,但卻一直找不到工作,而失落氣憤。
2.因傳統社會認為男人就是要養家活口,長期失業的壓力之下,使他喘不過氣。 3.因鄰居議論紛紛和異樣眼光,使他認為自己是沒用的人。 4.情緒調適和抗壓力不足。 5.在照顧和保護方面,父親是失功能的,平常孩子皆為母親 照顧,現在父親不僅無法保護孩子,甚至會傷害孩子。 6.親職教養知識態度不足等造成的兒童虐待。
4
(二)母親: 1.深信丈夫是愛她和孩子的,只是一時失業和壓力太大, 才會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 2.母親在照顧方面是失功能的,不僅無法保護自己,也無 能力保護孩子,使孩子長期受到家暴。 3.在傳統的觀念中「家醜不可外揚」,大眾認為被家暴是 件丟臉、難以啟齒和婚姻失敗的象徵,所以往往接獲通報時,家暴時間已長達許久了。
5
(三)小孩: 1.孩子生活在恐懼且不穩定的家庭中,害怕自己和媽媽被 爸爸打,那種無助感使他產生分離的焦慮和恐慌,甚至可能產生精神疾病、憂鬱症……等。 2.否定自己,認為是自己不好、不乖,爸爸才會生氣打她 和媽媽。 3.對陌生的環境及人、事、物會感到焦慮、不安及恐慌。 4.孩子的行為表現變的畏畏縮縮,擔心隨時都會受傷害。
6
叁、社會資源與協助: (一)針對個案家長需求: 父親: 1.提供職業訓練及相關配合措施。 2.提供心理諮商及輔導。 3.提供親子關係教育。
4.提供親子活動,增進親子關係。 5.提供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課程。 6.提供家暴加害人行為矯正治療團體。 7.被害人之加害人身心治療之轉介。
7
母親: 1.提供職業訓練及相關配合措施。 2.提供心理諮商及輔導。 3.提供法律諮詢和申請保護令。 4.陪同就醫驗傷。 5.提供自我保護方案。 6.安置庇護所。 7.提供婚暴婦女自立扶助團體資訊。 8.提供親子關係教育、親子聯合會談。 9.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 10.張老師諮商輔導中心。
8
(二)針對個案子女需求: 1.提供成長、心理諮商及輔導,並告知孩子發生家暴不是他們的錯。 2.提供法律諮詢和申請保護令。 3.陪同就醫驗傷。 4.提供自我保護方案發展。 5.安置庇護所。 6.提供子女托育服務與申請轉學保護子女。
9
7.情緒支持與輔導,重視他們的感受與陳述,留意兒童的訊息及表現的徵兆。
8.提供兒童教育及支持性團體。 9.糾正錯誤的兩性觀念(關係)、雙親以暴力對待弱勢者、以暴力解決衝突或爭取自己所要的、憤怒情緒的控制與抒解。 10.提供課業輔導和學校訪視。 11.張老師諮商輔導中心。 12.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
10
肆、方案一: (一)對象:父親 (二)目的: 1.能妥善管理情緒,以合宜的方式紓解情緒。 2.提升父職功能。
3.增加高風險家庭的親職能力,促進家庭和諧。 (三)方法: 1.心理諮商及輔導與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課程。 2.職業訓練及相關配合措施。 3.提供親職教育課程講座。
11
(四)內容: 1.提供心理諮商及輔導和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課程,接受並承認自己有負面的情緒,學會體察自己的情緒,進而之能有效紓解情緒和控制情緒。 2.提供職業訓練及相關配合措施,培養一技之長,提升就業能力,改善經濟狀況。 3.聘請專業講師,舉辦親職教育課程講座,協助父母發揮效能。 (五)預期效益: 改善並停止家暴之行為,以恢復父職功能至中等以上為目 標,以利提供孩子安全之原生家庭之環境。
12
方案二: (一)對象: 母親 (二)目的: 1.停止家暴事件,保護被害人的人身安全。
2.解決家庭問題,培養良好的夫妻和親子關係,促進家庭和諧。 3.增加高風險家庭的親職能力,並提升家長運用社會資源的能力。 (三)方法: 1.申請保護令、安置庇護所和就醫驗傷。 2.心理諮商與輔導。 3.提供親職教育課程講座與社會資源的資訊。
13
(四)內容: 1.社工介入申請保護令與轉介和安置庇護所……等。 2.由專業輔導師個別輔導,舒緩情緒壓力與調適,或轉介醫師給予心理治療或藥物治療。 3.聘請專業講師,舉辦親職教育課程講座,協助父母發揮效能,修補家庭動力,增進父母對子女之了解,促進親子溝通的觀念與技巧。 (五)預期效益: 營造良好的家庭氣氛,培養親密的親子關係,發揮家庭功 能,修補家庭動力。
14
方案三: (一)對象:案童 (二)目的: 1.停止家暴事件,保護兒童的人身安全。
2.改善孩子行為、建立自信,能自我接納,在情緒及心理上健康地成長。 (三)方法: 1.申請保護令、安置庇護所和就醫驗傷。 2.遊戲治療。
15
(四)內容: 1.社工介入申請保護令與轉介和安置庇護所……等。 2.以繪畫和扮演的方式進行治療,情緒支持與輔導,重視他們的感受與陳述,治療師為兒童提供一個接納、有同理心及安全的空間,讓兒童感受到被明白、被接納,及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時,他便能全面地表達及發掘自己(包括感受、想法、經驗及行為),達致最理想的成長和發展。 (五)預期效益: 使遭受家暴事件之個人,透過心理諮商之介入,對 其創傷經驗,能達到情緒舒緩、治療之效果,並增 進個人之社會功能。
16
目睹暴力兒童可能的創傷與影響 1.心理的創傷或影響:例如經常處於恐懼中、害怕母親不見或被殺死、做惡夢、無助、半夜哭泣、經常尿床、嚴重的分離焦慮、內疚、愧疚感等,甚至產生精神疾病、憂鬱症等。 2.生理的創傷或影響:可能身體傷害、身體的發展遲緩,包括智力、語言發展或身體的發展、身體莫名的疼痛,例如頭痛、肚子痛、拉肚子等。 3.外在行為的影響:如學習到暴力,經常會出現攻擊性行為、懷疑、或是不信任、畏畏縮縮的行為。
17
4.人格的影響:人格可能會有過度扭曲、或有偏激的想法,例如誰的拳頭大誰就有權力。
5.社會功能的影響:社會表現能力比一般兒童差,包括習慣用暴力解決問題、人際關係不佳。 6.學校適應或學業問題:如學業低成就,或是過於在乎學業、學校適應不良。 7.對兩性關係的影響:認知與價值觀念的扭曲。
18
目睹暴力兒童檢視表 孩子受到暴力事 件影響的程度有 多高?以下的問 題可以幫助你為 孩子做初步的辨 識。請勾選符合 孩子狀況的選項
19
如果勾選「偶爾發生」與「經常發生」的的題數越多,
表示孩子受到暴力影響的程度越高,家庭暴力對家庭的 每個成員都會帶來影響,你可以尋求社工專業的協助, 讓你和孩子都能夠走出家庭暴力的陰影。 參考資料: ousehold force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