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 余 胜 泉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2012年5月于日本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 余 胜 泉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2012年5月于日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 余 胜 泉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2012年5月于日本 yusq@bnu.edu.cn
——《教育信息化十年( 年)发展规划》解读 余 胜 泉 教授 2012年5月于日本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2 目 录 一、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二、《规划》内容框架 三、《规划》要点解读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 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 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4 一、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5 回顾 二十多年来,教育信息化得到了迅速发展。自1994年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启动建设以来,经过“211工程”、“985工程”、“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校校通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以及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学校组织开展的多项信息化建设项目,教育信息化日益被普及推广,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相关数据统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入达到了2000多亿元。

6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具备一定规模 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部分省市区的教育网也已经是形成了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局面。基本覆盖了全国教育信息化各个领域,成为远程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传输渠道。 全国100%高校已经覆盖网络,已有近半数的省市不同程度地建设了地方教育网,全国有16%的小学,46%的初中,77%的高中建立了校园网络。

7 现代远程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现代远程教育逐渐成为人们认可的一种重要形式,教育部批准的68所大学和中央电大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
全国教师教育网的成立,推动了我国继续教育向计算机网络的第三代的远程教育,远程培训教师的数量连续几年超过百万人次,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历时5年多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8 数字化资源体系开始建设 初步建成了满足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教育教学需要的资源体系。中国高教文献保障体系,中国大学数字博物馆的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各级教育资源,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免费提供覆盖义务教育阶段的资源。 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工作已经建设2500多门本科精品课程,1000多门高职高专的精品课程,200多门网络教育的精品课程。

9 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有效推进 目前高校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在校生的规模分为三块,中职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生达到400万,十一五期间近500万教师通过了教师教育技术初级或者中级培训,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开课率明显提高。达到了初中90%,小学40%。

10 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 教育部和审计教育部门基本建立了政务公开网站,电子政务公开正在走向规范化。教育部金教工程及校园安全等管理系统建设,带动了各地教育管理信息建设,改变了教育管理方式,提高了教育管理效力,促进了教育管理和教育决策的科学化。

11 教育信息化重大应用取得成效 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在普及化应用,远程教育和教育管理信息化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高校招生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考试监控系统,教育科研管理系统,科研信息交流平台等,也都在应用中发挥了作用。

12 二、《规划》内容框架

13 框架结构

14 核心内容 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 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15 发展目标

16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 教育与应用的融合发展 力争通过十年时间进入全面融合创新阶段 融合、创新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正处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 教育
应用、整合 技术 教育与应用的融合发展

17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面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

18 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各级各类教育的数字资源日趋丰富并得到广泛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资源建设机制不断完善,数字鸿沟显著缩小,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环境基本形成。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学校和社会力量的作用,面向全社会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建设便捷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19 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充分依托公共通信资源,地面网络与卫星网络有机结合,超前部署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教育信息网络,实现校校通宽带,人人可接入。
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进一步整合和集成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覆盖全国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管理信息体系,教育决策与社会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学校管理信息化应用广泛普及。 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独特优势,信息化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教学方式与教育模式创新不断深入,信息化对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

20 发展任务

21 发展任务1: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关键词 促进教育公平(填平补齐,缩小差距,全面达标) 提高教育质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新型教学环境,新型学习模式)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建立标准,完善信息技术教育) 均衡 公平 共享

22 发展任务2: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 加快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环境(职业学校数字校园建设、仿真实训基地、实习实训等关键业务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自主学习和科学管理的数字化环境) 有效提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加强实践教学) 有力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关键技术应用\就业预警\教育与产业深度结合\远程职业教育培训) 实训 对接

23 发展任务3: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加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先进校园网络、精品课程共享\教学实验平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改造\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融合\学科工具和平台的应用) 促进高校科研水平提升(知识开放共享环境\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科研的能力\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和机制) 推动高校面向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文化服务,促进国际交流) 创新 优质 融合

24 发展任务4: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关键词 继续教育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教育数字资源建设规范和网络教育课程认证体系、优质数字资源库、推动教育资源进家庭、共建共享运营机制) 信息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展高等学校网络教育、开放教育模式、开放大学信息化支撑平台、学习中心) 继续教育公共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教育考试与评价、质量监管体系\学分银行) 多样 灵活

25 发展任务5: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 提升教育服务与监管能力(教育管理信息标准体系、规范数据采集与管理流程建立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系统、支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 提高教育管理公共服务质量与水平(公共教育信息服务、电子档案系统、综合素质评价、国家教育考试平台) 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电子校务平台、规范学校管理,促进校务公开,加强社会监督、流程优化与再造) 互通 重构

26 发展任务6: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完善教育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升级换代 建立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充分整合现有资源,采用云计算技术,形成资源配置与服务的集约化发展途径,构建稳定可靠、低成本的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 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共建共享环境。遵循相关标准规范,建立国家、地方、教育机构、师生、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建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环境,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信息服务; 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加强教育信息化标准化工作和队伍建设。 建立教育信息化公共安全保障环境。加强基础设施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 公共服务 标准

27 发展任务7: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
关键词 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实施培训、考核和认证一体化) 提升教育信息化领导力(设立主管岗位,制定评价标准) 建设教育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设定岗位序列) 支撑国家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培养模式) 领导力 全系列 规范

28 发展任务8: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创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内部:多方参与,共建共享) 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和战略研究机制(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战略研究机构、技术创新及推广基地) 建立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机制(外部:成果转化、产业发展) 推动教育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技术交流、项目合作) 改革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体系(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职责\技术支持服务体系) 共享 合作

29 “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

30 行动计划顶层设计

31 行动计划1: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
建设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汇聚百家企事业单位、万名师生开发的优秀资源。建设千个网上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交流和教研社区; 建设各级各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20000门优质网络课程及其资源,遴选和开发500个学科工具、应用平台和1500套虚拟仿真实训实验系统; 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制订数字教育资源技术与使用基本标准,制订资源审查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使用者网上评价和专家审查相结合的资源评价机制;建立起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32 行动计划2: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行动 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制订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基本标准,15.04 万所幼儿园,32.6万所中小学校,1.3万所中职学校 高校数字校园建设:1246所高职院校,1112所高等院校 教育信息化创新与改革试点:其中包括约100个区域综合试点,约1000所中小学试点,约500所职业院校试点,约100所本科院校试点,约60个省级专项试点

33 行动计划3: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行动 建立国家级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建设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和国家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教育质量、招生考试、学生流动、资源配置和毕业生就业等状况的有效监管,提供教育考试评价服务。 推动地方政府建立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基于云服务模式,为本地区相关教育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提供管理信息系统等业务应用服务。 推动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推动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基于云服务的信息化管理,建立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开源软件库; 实现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建立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实现系统互联与数据互通,建设纵向贯通、横向关联的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

34 行动计划4: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行动
实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建立12个国家级培训基地,健全32个省级培训基地,80%以上教师通过能力认证; 推广应用教育信息化标准:完善和发展教育信息化技术类和管理类标准、信息化环境设备配置规范、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评估类指标等系列标准规范。建设教育信息化标准测试与认证机构; 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战略研究体系:建设若干教育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研究和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机构; 增强教育信息化后备人才培养能力。开发能有效支持师范生教育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的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公共课;建成30个左右的国家级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

35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施思路 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提升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 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 行政管理人员信息化领导力培训,信息技术素养培训
所有教师达到教育技术中级能力标准,能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学 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 每个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具备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能力

36 行动计划5: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行动 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IPV6 高校1G以上,中小学100M以上,边远地区2M以上),择级发射双向宽带教育卫星,提供20Gbps以上带宽 国家教育云基础平台建设:建设覆盖全国、分布合理、开放开源的基础云环境,支撑形成云基础平台、云资源平台和云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层级架构。 开放大学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建成跨网络、跨平台、跨终端的开放大学信息化支撑平台,通过多种渠道建成覆盖全民学习需求的学习资源。构建以开放大学为主体,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共同参与的终身教育网络。

37 保障体系

38 保障体系 加强组织领导:(1)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管理职能部门。(2)明确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责任。各级政府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责任主体。教育信息化以省级政府为主统筹推进。 完善政策法规:(1)制定和落实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政策。(2)完善教育信息化相关法规。(3)支持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 做好技术服务:(1)加强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制定和应用推广。(2)建立和完善教育信息化创新支撑体系。(3)完善信息安全保障。(4)完善教育信息化运行维护与技术支持服务体系。 落实经费投入:(1)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2)鼓励多方投入。(3)加强项目与资金管理。

39 三、《规划》要点解读

40 核心理念 延续“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的思想 指出信息化支撑作用的同时,强调引领作用

41 从现实到未来,有限目标指引 本次《规划》制订,一开始就是非常理性的、务实的,既考虑了现实问题,也考虑了发展性的需求,既强调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作用,也强调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引领”作用。 一方面,认为教育信息化并不能解决教育发展的所有问题,是一个有限目标规划,定位于落实《纲要》对教育信息化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通过研究提出在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适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第二部分:发展任务),以及助力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案(第三部分:行动计划,第四部分:保障措施)。 另一方面,面对日新月异、迅猛发展、深入渗透的信息技术,以及未来十年建设教育现代化、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对信息化的巨大需求,本规划力图前瞻和梳理未来十年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发展趋势与融合需求,面向未来发展研究提出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体现“信息技术对教育革命性影响”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推进思路和实施方案。

42 从基础设施到能力体系,转变发展方式 《规划》在总体发展目标中提出“到2020年,全面完成《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在该目标的表述中,教育信息化体系不是一个单纯的基础设施的概念,而是一个能力体系的概念,强调总体协调运行的体系,而非单一要素。它不仅包括硬件基础设施,还包括应用软件系统、数字教育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人才队伍、保障制度等。

43 从边缘到中心,助力破解教育发展的难题 未来十年信息化要努力推动技术成为在实际教育过程当中的关键性因素,直面和解决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如《纲要》中提的教育公平的问题、减负的问题、素质教育问题、教育管理科学决策的问题等等,教育信息化要围绕国家教育中长期的发展改革与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来开展。 信息技术要对教育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就不能回避国家的战略与重大问题,应该在落实和支持国家战略方面,率先做出表率。在本次《规划》的发展任务中,不是为技术而谈技术,而是着重从教育发展的角度,阐述能够用技术助力破解那些疑难问题

44 从项目到机制,推进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在过去十年的信息化推进中,各地均采用项目推进的方式,采取项目引领、分步实施的策略,是从我国实际出发,解决教育现实紧迫问题和发展难题的重要手段,在推进信息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项目制最大的问题是不可持续性,没有总体拥有成本的概念,很多项目结束后,后续推进便结束了,不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多浪费。 本次《规划》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信息化不是一次性投入的建设项目,而是需要持续推进的历史进程。为此,规划中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方面,做了精心的顶层设计

45 从政府到社会,凝聚多方参与的协同力量 本《规划》力图体现参与主体多元化的思路,不仅仅是强调各级政府教育机关、学校、电教馆、信息中心等事业单位的重要作用,还特别强调高校研究机构、社会企业的参与,力图凝聚多方参与的协同力量共同推进,具有参与开放性的重要特征。

46 从“物”到“人”,转换信息化的对焦点 信息时代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与知识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果还拿传统的方式来培养,就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发展的要求了,时代的教育目标正在发生意义深远的改变。 本《规划》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采取的核心指导思想之一就是推进人的信息化,强调通过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来最优化的实现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质量。强调教育信息化要从以“物”为中心(关注技术、计算机、网络、软件、资源库等等),转移到以“人”为中心,提出教育信息化“育人为本”的工作指导原则,突出“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质量”,站在生命的层次上研究和处理教育信息化的各个要素。 在多处强调: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建设专业化技术支撑队伍、提升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优化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等。规划采取的是面向全体的人力资源观,除了专业化的信息化队伍,更要建立更广泛的统一战线,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得到不同程度的信息化发展,全员参与,最终把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视为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当中的一个核心力量。

47 从环境到公共服务,转变技术供给模式 规划中提出建设国家教育云基础平台,建立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
教育技术领域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就像上世纪90年代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整体转型一样,未来将进入一个从独立的技术工具,整体转向基于技术的服务提供。教育技术的服务形态、研究领域将发生实质转型。 未来,学校将不再需要自己的网络中心或是数据中心。各地的教育云中心将托管各个学校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只需付费即可使用。未来学校将不会关心是否拥有各种设备和系统,只会关心能够获得那些信息化服务,面临问题时,关心那些服务能够解决。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关心如何发电,而是关心如何恰如其分地利用电力一样,这会大大降低教育信息化的总体拥有成本。

48 云基础平台、云资源平台和云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云计算基础平台 社会云服务 云基础平台、云资源平台和云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区域云节点 学校

49 采用双重视角,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 采用了教育发展和信息化发展的双重视角进行描述 就是要着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互动性双向融合
在此次规划文本中,总共15次提融合,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也是本次规划核心特征词。融合是两者相互靠近,相互优势互补,寻求共同点与连接点,产生实质的、有意义的联系,最终成为一体的过程。 本《规划》强调教育与技术双向融合,改变人们过去秉持的“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就是教育信息化”的观念,利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 教育需要进行由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性变革(Fundamental Structural Changes),需要重新设计各级教育系统的工作流程和体系结构,而不是进化式的修修补补

50 融合的核心是技术的生态观 随着普适计算技术的实用和发展,计算技术的形态越来越以生活中的物品形态来出现,技术将融入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各种空间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将不再是一个鹤立鸡群的孤立的东西,而是像黑板和粉笔一样融入日常教学中,形成一个良好的信息生态。把技术作为媒体或认知工具是针对个体来优化学习过程,生态观则从技术和人的共生关系来考察。技术(比如社会关系网络)促进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优化了群体关系,提升了群体互动的深度与广度。“教育信息生态”是指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下,由信息人、教育实践和技术化的环境构成的一个自组织、自我进化的系统,信息人与技术化环境之间以教育实践活动为纽带,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促进信息资源的传输、交流、反馈和循环,以最优化的实现系统价值而形成的一种均衡化的运动系统,处于均衡状态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拥有最优的人与技术的共生关系和最大的系统价值——也就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生态观的融合要求教育信息化不再局限于技术方面,而愈来愈重视人、信息、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人与信息环境的相互关系。要以应用为核心,推进信息技术深度进入教学、管理、学生活等领域内的关键性业务。一方面提高这些业务的效率,另一方面为这些关键业务提供完全不同的实施生态环境,从而促进这些业务流程与模式的优化,最终导致管理与服务体制的变革。

51 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生态模型

52 在此模型中,技术不再是单独的工具,而是蕴含了许多不同类型的专业资源、人和工具,它们以互补的方式共同运作,革新了学生及其学习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建立和维护了一种创新性的生态圈或者学习文化。
学习者在这种生态圈中,他们彼此之间、与教师之间、与家长之间已经与社会专业人士之间存在着不同于现在形态的互动关系,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凸显出来了。使学习内容的来源、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每个人既是知识的生产者,也是知识的消费者。 技术从作为支持个体的工具更多地转变为一种支持泛在学习、自由探究、知识建构、交流协作的无缝学习环境。 学校和教育机构不再是封闭的社会单元,而是通过网络汇聚作用,形成集体智慧聚变的节点,是一个充满活力、人性化和高度社会化的地方;不再是静态知识的仓储,而是开放的、流动的、社会性的、分布的、连接的智慧认知网络与个性化发展空间。 这种生态环境不是一个割裂的学习空间,而是通过网络连接全球性社会的,连接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与未来生活,学习也不仅仅发生教室和学校里,而是终身的、全面的、按需获得的。

53 此模型之所以具有重要的启示性作用,是因为该模型强调技术与教育服务的融合、人和技术的融合、实体的空间和虚拟的空间融合,形成一个技术完全融入“学习”的和谐教育信息生态。
它从整体优化的视角考察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与定位,从技术要素的关注到人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关注,强调技术和人相互作用的整体优化变革,强调技术与技术之间、技术与人之间信息的无缝流通、认知的分布均衡。

54 多谢倾听! 网址:


Download ppt "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 余 胜 泉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2012年5月于日本"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