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学校体育学 授课教师:李海英.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学校体育学 授课教师:李海英."—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学校体育学 授课教师:李海英

2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第一节 学校体育思想 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我国学校体 育思想的形成 与发展 第三节 20世纪后期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一、现代体育思想的形成与体育的 教育化 二、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 育的的课程化和科学化 三、20世纪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学校体育思想 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我国学校体 育思想的形成 与发展 一、 西方体育和体育教育思想的早期传播 二、自然体育学说的传人及其影响 三、凯洛夫教育理论对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20世纪后期 学校体育发展 的新趋势 一、 社会转型与教育改革 二、终身教育于学校体育的性发展 三、新世纪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3 一、现代体育思想的形成与体育的教育化 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奠定了现代体育的思想基础。由于革命发端的一系列巨大社会变革,则造成了对体育特别是学校体育的现实需要和条件。

4 现代体育的形成历程: 现代体育的雏形在中世纪后期已初显端倪。 11-15世纪 骑士教育(七艺) 现代体育雏形
14-16世纪 文艺复兴 现代体育萌芽 16世纪 宗教改革 现代体育兴起

5 现代体育的形成历程: 现代体育的雏形在中世纪后期已初显端倪。 11-15世纪 骑士教育(七艺) 现代体育雏形
14-16世纪 文艺复兴 现代体育萌芽 16世纪 宗教改革 现代体育兴起 现代体育思想:以人为本,关心人的身体的娱乐与发展。

6 体育的教育化: 1、第一个新式体育教师------维多里诺
最早对现代体育和教育进行实践的是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维多里诺。他开办了宫廷学校,并将其称为“快乐之家”。 维多里诺主张把读书和运动结合起来,认为运动是健康的基础。他制定了各种锻炼身体的制度和方法,规定学生必须参加户外运动,并亲自带领学生从事骑马、跑、跳、击剑、游泳、射箭、角力和球类活动。

7 洛克: 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但体育活动的人文教化作用更重要。 提倡绅士教育思想。

8 体育的教育化: 2、现代体育在学校中的体现 (1)探索学校体育的基本形式
在1955年耶稣会编写的《授课规则》中,已经采用了学级、学期和分节授课、课间休息制。这对于现代学校体育基本形式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9 体育的教育化: 2、现代体育在学校中的体现 (2)开始了对体育理论的研究
如意大利医生美尔库里亚利----《体操术》,是当时体操教师和医生最重要的参考书。他根据身体练习的作用将其分为医疗的、军事的和竞技3大类,并根据练习的特点将其分为准备运动、主体运动和整理运动3个部分。建议从事保健性的运动项目,反对拳击、摔跤。复活了古代体操,使之成为当时重要的医疗手段。

10 二、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和科学化
(一)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 启蒙运动:以科学理性、科学规范和方法为指导,使近代科学的精神与文化功能得到广泛而充分的发展。 现代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学校体育逐渐完成了从“活动”向“课程”的转变。

11 夸美纽斯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成为课程的先驱者
使学校教育冲破贵族社会狭小田地而奠定现代学校雏形的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贡献: 首先,他主张学校要设置宽广的运动场,采用游戏和各种体育活动来增进学生健康并激发他们的精神; 其次,他首创了体育教学班级授课制,提出在每进行1小时智力课后,要有半小时休息,在早饭和午饭后,要有1小时的散步和娱乐活动。即现在各国学校普遍实行的课间活动、课间操制度; 最后,在他的教学计划中,体育首次成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夸美纽斯被成为“学校体育之父”。

12 夸美纽斯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成为课程的先驱者
因为他确立了学年和班级教学制度,他认为,“身体不仅是推理的灵魂的住所,而且也是灵魂的工具”;“假如身体不健康,任何部分受到损害,它的客人--灵魂,便住在一个薄待客人的住所”。 夸美纽斯认为:要做一个健全的人,在具备了学问、德行、怜诚之外,还必须拥有健康的身体,以保证人的机体和智能正常发展,达到 “ 身心两个方面的一种和谐 ”.

13 现代体育思想的发展: 卢梭的自然体育思想: 其一,体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其二,体育教育的任务是使受教育者的身体获得自然的发展。
其三,体育教育是阶段性教育的基础。卢梭重视儿童成长的阶段性和顺序性,强调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来实施教育。

14 现代体育思想的发展: 法国的卢梭主张教育顺应自然,他提出健康的身体是智慧的工具,体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并指出,这个基础,并要从婴儿时期就打好,使婴儿获得自然的发展,解除一切身体上的桎梏。

15 现代体育思想的发展: 把洛克和卢梭的体育思想变为教育现实的,是以巴塞多等人为代表的博爱教育家。

16 巴塞多与学校体育的初步课程化 德国教育家巴塞多在德绍创办了第一所博爱学校,最早把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正式课程,创造了著名的“德绍五项”,即跑步、跳高、攀登、平衡和负重。采用按年龄选用教材和分组教学方法。 “德绍五项”的形成,标志着学校体育内容已经初步实现了体系化。德绍学校的最大贡献在于它解决了如何对大多数儿童实施体育教育的方法问题。这所学校实施的体育被认为是近代学校体育的开端。

17 古茨穆斯与体育课程的体系化 古茨姆茨是德意志教育家,他是1784年创办的雪尼芬撒儿学校的教师,从1786年起负责该校的体育课。该校摆脱了博爱学校中体育课的课外活动和游戏形式,体操通常安排在上午11:00-12:00进行;在教学活动中按照学生的年龄和能力分组的教学组织形式;课被分成导入、视察、矫正、助成、测评、评价几个部分。贡献之一是发展了学校体育的课程形式. 其另一贡献是使体育方法体系化。

18 古茨穆斯构建了完整的体育课程体系,对与体育教学有关的几乎所有问题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他的体育理论和实践为德国、瑞典等国家的不同体操体系奠定了基础。被誉为“近代体育之父”,他的体操体系成为近代学校体育的普遍模式 .

19 裴斯泰洛齐是使体育课程趋于成熟的代表人物
裴斯塔洛齐对学校体育发展的贡献: 裴斯塔洛齐体育教育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突破了以前对体育作用的认识,认为体育在形成人格的过程中应占有重要地位。 在具体办学实践中,他将体育与其他教育统一协调起来,使之成为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认识到了体育的德育和智育价值。 裴斯塔洛齐是第一个用要素的观点去分析人体运动,他认为人体运动的基本要素是关节活动主张按照关节活动的难易程度安排体育活动的教学顺序。

20 裴斯泰洛齐是使体育课程趋于成熟的代表人物
裴斯塔洛齐: 进一步发展了卢梭的理论,他主张通过合理的教育,使人从动物的感情的状态 中解放出来,他强调儿童的全面发展,把智、德、体育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教育过程,在 这一过程中,体育起着最关键的作用,因为只有通过体育才能培养出才智和道德的“奴仆”—  -强健的身体,全面教育过程才得以完成。

21 二、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和科学化
(二)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科学化 对人体及人体运动本质的科学认识,是体育和学校体育得以形成并沿着科学轨道发展的重要基础。科学技术革命和学校体育的课程化推动了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科学化进程。

22 二、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和科学化
(二)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科学化 在文艺复兴以来现代生物-医学发展的基础上,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科学化倾向日益突出。 学校体育科学化最明显的标志,是专门培养体育师资的体育师范学校的出现。

23 三、20世纪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 (一)20世纪前期的学校体育思想 1.自然体育思想:代表人物,高尔霍夫(奥地利);
2. “新体育”学说:伍德和赫塞林顿的(美国)。

24 高氏自然体育思想: 在《奥地利学校体育概要》中阐述了奥地利教育改革三原则(自主活动原则、乡土化原则和综合教学原则)在体育课程中的应用。
奥地利学校体育概要按照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体育活动的生理学价值和儿童的运动兴趣,设计了针对儿童成长的课程。 在体育理论方面,高尔霍夫尔建立了以保健和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发育为特色的教材体系,主要包括补偿运动、形成运动和完美运动。 在教学方面,他提出了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儿童中心主义(尊重儿童的运动需求),在授课安排上,他第一次提出要系统的考虑速度、耐力和灵敏的运动学特征,这是他在方法论上的突出贡献。

25 美国的杜威认为:任何时代人,对于儿童的教育,尤其是对于年幼儿童的教育,无不在很 大程度上依赖于游戏与娱乐。
美国的新体育理论认为:(伍德) “ 体育的伟大理想不仅局限于身体方面的训练,更重 要的是体育与全面教育的关系,然后是使身体能在个人生活的环境方面,训练方面或是文化方面充 分发挥它的作用。 ” (赫塞林顿)认为新体育为四个方面:机体教育、神经肌肉活动教育、 品德教育和智力教育。

26 二、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和科学化
(二)20世纪中期的学校体育思想 1.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美国(欧洲国家) 2.主智主义--主智主义体育思想;前苏联。(亚洲各社会主义国家)

27 第二节 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 西方体育和体育教育思想的早期传播 2 3 4 5 自然体育学说的传入及其影响
第二节 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西方体育和体育教育思想的早期传播 1 自然体育学说的传入及其影响 2 凯洛夫教育理论对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 3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 4 新世纪中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趋势 5

28 一、西方体育和体育教育思想的早期 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军事学堂和普通学堂,除开设近代科学知识学科外,还设有体育课。
由于洋务运动主要局限于与军事有关的学堂、少数新军和军事工业,因而它未能对中国教育产生更大影响。

29 一、西方体育和体育教育思想的早期 自维新派人士严复“优胜劣态,适者生存”和“自强保种”的思想以及梁启超的尚武强国之说一出,尚武思潮便在思想界流行开来。20世纪初(清末明初),这种尚武思潮渐渐被军国民教育思想所替代。军国民教育思想迅速成为主导学校体育的主流思想。

30 一、西方体育和体育教育思想的早期 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且在全国普遍实行的学制是: 《奏定学堂章程》
“癸卯学制”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开设体操科,并倡导的“以兵式体操为主,普通体操为辅”。它体现了军国民体育的思想。

31 一、西方体育和体育教育思想的早期 军国民教育思想
定义:军国民主义教育是一种“通过对学生和全体民众进行尚武精神的培养和军事的训练,使他们具有军人的品德和体质,以达到抵御外侮、寓兵于民的教育思想”。

32 一、西方体育和体育教育思想的早期 核心: 主要内容: 就是以“军人使智识、军人之精神、 军人之本领”教育国民。
一 是批判传统文弱教育,宣传尚武精神; 二 是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军事知 和技能训练; 三 是重视学校体育; 四 是在社会上加强军事教育和训练。

33 一、西方体育和体育教育思想的早期 核心: 主要内容: 就是以“军人使智识、军人之精神、 军人之本领”教育国民。
一 是批判传统文弱教育,宣传尚武精神; 二 是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军事知 和技能训练; 三 是重视学校体育; 四 是在社会上加强军事教育和训练。

34 毛泽东:《体育之研究》 “率多有形式而无质......教者法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精神手无量之痛苦,精神苦而身亦苦矣。”

35 二、自然体育学说的传入及其影响 自然主义思想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逐渐传播开来,并在“五四”运动以后取代军国主义思潮成为影响学校体育的主要思想。

36 二、自然体育学说的传入及其影响 实用主义教育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强调“儿童是中心和个性自由发展”,重视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强调教育的实用性、生活性,反对传统教育中的形式主义、机械主义。

37 二、自然体育学说的传入及其影响 自然体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是:强调体育的目的在于教育人,认为体育即生活是人的本能,主张个性的充分发展,推崇自然活动,否定人为的活动,主张到大自然的环境中去从事自己所爱好的各种活动。

38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对“五四”以后的中国体育产生了巨大影响。(积极和消极)
积极影响: 第一、兵式体操迅速衰落,欧美流行的现代田径 和球类运动从此成为中国体育的主体。 第二、体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方面的作用开始 受到重视。 第三、开始了对体育教学和对人的发育过程的研 究,从而促进了体育的科学化进程和体育 教学理论研究。

39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对“五四”以后的中国体育产生了巨大影响。(积极和消极)
消极影响: 过分强调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助长了不负责任的“放羊式”教学;忽视了增强体质和健康水平。

40 中外历史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的几个要点 : (1) 兵式体操迅速衰落,欧美流行的现代田径和球类运动从此成为中国体育的主体。长沙雅礼学 校、南京离等师范学校等分别 年和 1920 年宣布废除兵操。 (2) 许多学校自动把 “ 体操课 ” 改为 “ 体育课 ” ,废除兵操,改以田径、球类、游戏和 普通体操为教材。 (3)1904 年 1 月,清政府颁布并实施《奏定学堂章程》,这标志着中国现代化教育和体育制度 的正式确立。 (4) 在张伯苓、陶行知、麦克乐等人的推动下,开始对体育教学和对人的发育过程的研究,从而 促进了体育的科学化进程和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体育教学中的 “ 设计模仿法 ” 、 “ 分组 教学法 ” 等,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并流行的。 (5) 主智主义体育理论是在苏联凯洛夫教育理论影响下形成的一种体育学说。

41 三、凯洛夫教育理论对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
凯洛夫教育理论影响下的“主智主义”体育理论。 其特点是:注重体育过程中精神和道德品德的培养,教学中重视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掌握; 注重老师、教材和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 在课程结构方面,主张将一堂课分为准备、基本、结束3个部分; 在教学原则和方法方面,基本采用了凯洛夫《教育学》中的5大教学原则。

42 在引进学习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同时,对自然体育思想等西方体育思想和理论采取了否定和排斥的态度,这使学校体育长期停止在一种概念和一个模式之中,并在实践中渐渐趋于绝对化、片面化,使学校体育理论和实践逐渐失去了活力,对学校体育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种情况直到1979年以后才开始转变。

43 四、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 1979年教育部在扬州了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开启了学校体育思想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各种国外体育思想和体育教学理论与教学法,如快乐体育、成功体育、终身体育、探索教学法等 ,开始在学校体育界广泛传播。

44 四、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 体质教育思想 体育整体效益思想 终身体育思想 成功体育思想

45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增强学生体质和改善健康状况,将增强学生体质确立为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
四、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 体质教育思想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增强学生体质和改善健康状况,将增强学生体质确立为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两次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口号。 至80年代中期,已基本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

46 四、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 体育整体效益思想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三论”思想方法的普及,我国体育观从单一的生物体育观向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的转变,促使许多学者从新的视野来认识学校体育,其核心是把学校体育作为一个系统,以求整体综合效益。

47 四、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 体育整体效益思想 整体效益论者认为学校体育具有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全面效用,只有从多方面挖掘体育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学校体育在整个教育和体育事业中的作用。因此,整体效益论者力图将学校体育的纵横联系统一和谐协调起来,以取得最佳的效益。强调在增强体质的同时,重视培养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竞技体育培养人才;满足学生精神、娱乐等多方面的追求和享受。这种思想体现了整体效益论者将学校体育系统运行“整合”于教育;体育目标的意图。

48 20世纪60年代末,苏联学者明确提出了终身体育的主张。
四、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 终身体育思想 20世纪60年代末,苏联学者明确提出了终身体育的主张。 学校体育界重视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注意提供有价值的运动消遣方式与手段,满足学生体育娱乐等方面的需要。使强调追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效益 (即阶段效益)与长远效益相结合。

49 四、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 成功体育思想 所谓“成功体育”,核心就是体育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成功体育的提出,不仅出自对建国后学校体育的反思,而且也受日本“快乐体育”和运动目的论的影响。 学校体育不仅要重视健身、技能目标的实现,也应重视心理方面的效果,尤其是良好的情感体验。主张以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实现自己的目标为基础来获得成功的乐趣。

50 中外思想的影响历程: 1. 德国、瑞士体操、日本 ---- 军国民体育 1903—1919 ) 2. 美国 ----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五四 —30 年代) 放羊式体育和选手体育思想 3. 前苏联 苏式体育教学理论 4. 大跃进 主观主义的急功近利学校体育思潮 5.“ 文革期间 ” 否定主义学校体育思想 6. 美国 “ 乒乓球外交 ” 后的竞技运动思想 年扬州会议 体质教育思想 8. 50 年代前的欧美 技术教学思想 9. 日本 快乐体育思想与终生体育思想

51 由于国外的体育思想和体育教学理论与教学法大多集中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对学校体育思想和体育课程理论少有涉及,因而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以“三基”和“三中心”为特色的主智主义体育教育特色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52 五、新中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趋势: 健康第一思想 终身体育思想 快乐体育思想

53 新世纪体育课程的新特征: 1.力图突破学科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传授,强调学生体育兴趣和体育实践能力的形成,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2.强调学生体育认识经验的重要性,关注学生经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健康状况的变化,而不仅是知识、技能和体质目标的达成,努力改变传统体育课程过于注重运动技能传授的倾向,是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体育价值的过程。 3.构建弹性化的课程内容结构,以适应多元化的体育需求。 4.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学习评价改革,改变传统课程评价中过分强调运动成绩,过于注重甄别功能的倾向。 5.强调课程的分级管理和教师在体育课程建设与实践中的作用。

54 课后题一: 1、什么奠定了现代体育的思想基础? 2、简述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3、主智主义体育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4. 简述自然体育思想的内容及其对我国学 校体育思想的影响。 5、简述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 6、新世纪体育课程体现出什么特征?

55 课后二: 小文章: 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演变(发展) 下载并打印成册: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阅读第一部分


Download ppt "学校体育学 授课教师:李海英."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