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新三板每周资讯 战略投资部 第二十二期.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新三板每周资讯 战略投资部 第二十二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三板每周资讯 战略投资部 第二十二期

2 新三板公司为何质量越来越差? 你为什么看好新三板?因为这里有海量优质股权资产,因为新三板独特的定位及其政策预期。
但今天,读懂君要告诉你一件悲剧的事:新三板公司的资产质量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在此之前,你可以先试着猜一下,哪个阶段挂牌的新三板公司资产质量最好?去年牛市时、去年股灾时还是今年分层后? 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在去年股灾时挂牌新三板的公司,质量达到了高峰;而分层后挂牌公司的质量,却跌倒了新三板扩容后的最低。 是的,很多好公司已经不愿意再来新三板,是的,很多好公司正试图离去。而这背后的原因是,因为缺乏明确的政策预期,很多优质公司已经不敢来这里冒险。 是时候开启新三板政策变革的大门了,是时候了。 1、股灾后挂牌的企业最牛;分层后,企业质量一路下滑 可能你觉得读懂君夸张了,分层后的企业质量竟然这么差?不信,可以看数据。 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将2012年年初至2016年9月30日期间挂牌的9035家企业,分为6个阶段:

3 新三板公司为何质量越来越差? 新三板扩容前,挂牌企业营收普遍较低。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2年初至正式扩容前,新三板新增挂牌企业256家,256家企业平均营收是 万元。

4 新三板公司为何质量越来越差? 2014年1月24日,新三板正式扩容后,对政策敏锐的企业纷纷跑步进场,挂牌企业的经营质量明显上升一个台阶,九鼎集团、联讯证券、新产业、华图教育等企业都在此时挂牌。这阶段挂牌的企业有725家,它们挂牌时的平均营收猛增至 万元。 2014年8月25日,新三板正式引入做市制度。当年年底,A股市场开始爆发,新三板也迎来扩容后的第一波行情,这波行情持续到2015年年中。 好企业看到新三板这么牛,于是开始转向新三板。但登陆新三板总需要时间,于是我们看到,2015年6月16日股灾之后到2015年年底,这阶段挂牌新三板的企业营收规模最大,达到1.61亿元。其中的典型公司包括东海证券、齐鲁银行。 但进入2016年后,行情继续冷却,新三板也面临流动性减弱、投资者离场等困境,而新增挂牌企业挂牌时的经营业绩也下滑明显。今年年初至分层前,新增挂牌企业2513家,他们挂牌时的平均营收分别为 万元,与股灾后挂牌的企业有明显差距。 分层实施后的市场你也看到了。企业自然也有所反应。分层后至今新增挂牌企业1501家,挂牌时平均营收降至 万元。也就是说,分层后挂牌的企业,是新三板扩容后,平均营收最低的一批企业。

5 新三板公司为何质量越来越差? 我们再来看不同阶段挂牌企业的净资产情况。
如图所示,扩容前挂牌的企业平均净资产仍然是最低的,挂牌时平均净资产 万元。扩容政策后挂牌企业的平均净资产出现了一个小高峰,达到了 万元。随着政策的不断推出,企业挂牌时的净资产规模在股灾后达到最大,平均 万元。

6 新三板公司为何质量越来越差? 但股灾之后,企业挂牌时的净资产规模开始逐渐减小。分层后,企业挂牌时的净资产规模平均只有 万元,只比扩容前的企业规模稍大点。 分层后,挂牌企业中净资产规模超过10亿元的企业只有6家,今年年初至分层前挂牌的企业中净资产规模超过10亿元的有7家,他们分别占各自阶段挂牌企业的0.4%和0.28%。而股灾后挂牌的2550家中,挂牌时净资产规模超过10亿元的就达到27家,占比1.06%,比2016年2个阶段10亿净资产规模以上的企业数总和还要多。

7 新三板公司为何质量越来越差? 虽然股灾后至2015年年末挂牌的27家大型企业,大多数是金融类公司,像中投保、南京证券、明石创新、新安金融、皖江金租等净资产都超过30亿元,而且净资产规模超过10亿的金融类企业共有11家。但是,仍然还有16家大型非金融类企业挂牌,比如华强方特、金田铜业、江苏新能、颖泰生物等,他们的净资产全部超过15亿元。 2、股灾时挂牌企业的盈利能力最强,之后一路下降 不仅挂牌新三板的大中型企业越来越少,而且挂牌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在下降。 下面这张图是净利润情况,趋势和挂牌企业平均营收、平均净资产的变化几乎完全一致。

8 新三板公司为何质量越来越差? 新三板扩容前,挂牌企业平均净利润509.73万元,是各阶段挂牌企业中最低的。
正式扩容后至做市前挂牌了725家公司,优质企业开始进场,此时挂牌的企业平均净利润达到899.77万元。而扩容前挂牌的256家公司此时的平均盈利不过454.99万元,前者是后者的2倍。 做市制度实施后至股灾前,挂牌的企业盈利能力略微下降,此阶段挂牌企业平均盈利841.99万元。你知道,这个阶段挂牌的企业多数是先期扩容进场公司的跟随者,况且新三板对业绩没有限制,再加上做市制度的刺激,以及股市大爆发,一些盈利不佳的企业也冲了进来。 和营收、净资产一样,股灾时挂牌的企业盈利也达到了高峰,2550家公司挂牌时平均盈利1120万元,是上阶段挂牌企业平均盈利的1.33倍。此时,盈利巨头们出现,比如2014年盈利10.9亿的齐鲁银行、盈利9.2亿的东海证券以及盈利8.78亿的恒大文化、盈利7.11亿的华强方特。你知道,新三板9033家挂牌企业在2014年时的盈利超过7亿元的一共才6家,而此阶段就占了4家,牛市对优质企业的吸引力可见一般。

9 新三板公司为何质量越来越差? 不过,当进入2016年的冷淡行情后,随着挂牌企业的营收下滑,盈利水平下滑更明显。今年年初至分层前新增的挂牌企业平均盈利降至816.12万元,较前一阶段下滑27.13%。 分层后情况更糟,挂牌企业的平均盈利继续下滑,已至707.7万元,同样达到了扩容后的最低点。这2个阶段挂牌的公司净利润超过3亿元的只有华龙证券(10.19亿元)和南通三建(7.37亿元)2家公司。 而对于挂牌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来说,情况也在变糟。股灾时挂牌的企业,挂牌时整体净资产收益率11.63%,而2016年挂牌的企业整体净资产收益率下降至11.47%。 显然,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悲催的事实:市场发展的好,好企业就愿意来;市场预期不明,企业质量就降低。至少现在从净资产和营收规模来看,新三板挂牌公司的质量正一路下滑,同时新增挂牌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在减弱。 显然,新三板正在丧失掉她对优质企业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已经有197家挂牌公司在今年开始上市辅导了,而去年这个数字只有49家。 的确是时候了,新三板政策变革的大门要开启了。

10 清科季报:2016年Q3 IPO回暖/新三板放缓,VC/PE单笔IPO获利3亿回报超10倍
大中华区著名股权投资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在清科研究中心关注的海外16个市场和境内3个市场上,2016年第三季度共有80家中国企业融资1,205.70亿元人民币,其中,65家中企在境内上市,融资484.64亿元,15家中企在海外上市,融资721.06亿元。此外,截至2016年9月30日,新三板累计挂牌企业达9,122家,总股本达 亿股,流通股本 亿股,总市值超过3.5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2016年第三季度新增挂牌企业1,454家,较2016年第一、二季度有所上升,但增速放缓。 全球中企IPO回升,80家中企境内外融资超千亿元,创年度新高 2016年第三季度,共有80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合计融资1,205.70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5.07亿元。从上市市场来看,中国企业在境内上市活跃度超过境外市场,但境外市场融资规模相对远超境内市场,平均融资额也与境外市场有较大差距。具体来看,境内方面,65家上市中企融资484.64亿元;境外方面,15家中企赴海外上市,合计融资额高达721.06亿元。

11 清科季报:2016年Q3 IPO回暖/新三板放缓,VC/PE单笔IPO获利3亿回报超10倍

12 清科季报:2016年Q3 IPO回暖/新三板放缓,VC/PE单笔IPO获利3亿回报超10倍
2016年第三季度,共有15家中国企业在海外4个市场上市,上市数量同比下降6.3%,环比上升66.7%;15家中企合计融资721.04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2.11倍,环比大涨5.31倍。中企第三季度在海外市场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在香港主板上市的“邮储银行”,单笔融资496.79亿元,是今年最大一笔融资。 中企海外上市的步伐一直紧随国内A股的表现。在2014年中概股集中爆发后,2015年上半年A股的火爆使得境外上市遇冷,随之中企赴境外上市持续低迷,2015下半年国内A股开始降温,并于2015年7月境内A股停摆,海外上市才在2015年四季度出现了明显回升,而伴随着A股在11月份的重新开闸,2016年一季度中企赴海外上市的热情又出现了大幅回落。2016上半年,全球经济形势持续走低,对于中企赴海外上市的估值造成不利影响,于是更多中企将上市的目光转向了国内市场,但随着二季度借壳上市新规的出台,中概股回归难度加大。2016第三季度,中企海外IPO市场相应有所回升。

13 清科季报:2016年Q3 IPO回暖/新三板放缓,VC/PE单笔IPO获利3亿回报超10倍
市场分布方面,2016年第三季度海外上市的15家中国企业分布于香港主板、香港创业板、新加坡主板、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四个海外市场。具体来看,香港交易所依然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市场的首选,共有13家企业赴港上市,合计融资683.84亿元,其中,在香港主板上市11家,融资额682.14亿元,分别占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总数的62.0%和融资总额的94.6%,平均每家企业融资额达62.01亿元,为四个市场里最高的。

14 清科季报:2016年Q3 IPO回暖/新三板放缓,VC/PE单笔IPO获利3亿回报超10倍
第三季度,中国邮政储蓄银行(01658.HK)在香港主板上市,发行股票121.07亿股,每股发行价4.76港元,共募集资金576.27亿港元,合计人民币496.79亿元,成为2016年以来中企海内外市场融资额最大IPO。第三季度,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赴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为第三季度唯一在美国市场IPO的企业,共募集资金金额8,710.00万美元,合计人民币5.73亿元。 行业分布方面,2016年第三季度赴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分布在8个行业中。金融行业延续上半年的优异表现继续领跑,第三季度共有4家金融行业企业上市,合计融资627.17亿元人民币,分别占海外上市总数的26.7%和融资总额的87.0%。其中,“邮储银行”以496.79亿元的融资额拔得头筹,其次是“光大证券”融资74.33亿元人民币,“国银租赁”排名第三,融资53.45亿元人民币。使得金融行业的平均融资额也高达156.79亿元人民币。

15 清科季报:2016年Q3 IPO回暖/新三板放缓,VC/PE单笔IPO获利3亿回报超10倍
境内上市同比回升,65家中企融资额达484.64亿元 2016年第三季度,共有65家中国企业在境内3个市场上市,上市数量同比增长12倍,环比上升75.7%。65家中企合计融资484.64亿元人民币,同比大涨38倍,环比上涨1.83倍。相较于2015年第三季度,中企境内上市有明显回升。中企第三季度在境内市场的最大一笔融资额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江苏银行”,单笔融资72.38亿元,与此同时,第三季度出现多笔IPO大额融资企业,银行系是主要部分。 国内IPO市场方面,随着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的删除,意味着从2015年以来就备受中国企业关注的战新板处于悬停状态。境内资本市场的改革目前仍有变数,使得中企在境内上市趋于谨慎。2016年上半年证监会监管不断趋严,尤其在中概股回归热潮下,对“壳资源”的炒作引起了证监会的极大关注。其于6月17日就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旨在规范借壳上市行为,给“炒壳”降温。但整体来看,2016年第三季度仍然延续了上半年的国内A股的回升趋势。

16 清科季报:2016年Q3 IPO回暖/新三板放缓,VC/PE单笔IPO获利3亿回报超10倍
市场分布方面,2016年第三季度,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创业板上市数量均为28家,各占境内上市企业总数的43.1%;9家中企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占比13.8%。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的融资规模仍然最高,达356.85亿元人民币,占中国企业境内上市融资总额的73.6%,平均融资规模为12.74亿元,为三个市场里最高。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企业共融资37.53亿元,占中国企业境内上市融资总额的7.7%,平均融资规模为4.17亿元。深圳创业板上市企业合计融资90.26亿元,占中国企业境内上市融资总额的18.6%,平均融资规模较另两个市场低,仅3.22亿元。

17 清科季报:2016年Q3 IPO回暖/新三板放缓,VC/PE单笔IPO获利3亿回报超10倍
46家VC/PE支持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PE机构IPO退出超10倍回报 2016年第三季度,VC/PE支持的中国企业在全球上市共计46家,上市数量同比上涨4.11倍,环比上涨76.9%。46家中国企业共筹资837.25亿元人民币,融资额同比上涨12.79倍,环比上涨3.17倍。境内市场方面,40家中国企业融资244.02亿元,上市数量占比87.0%,融资额占比29.1%;海外市场方面,6家中国企业融资593.23亿元,上市数量占比13.0%,融资额占比70.9%。VC/PE支持的中国企业在境内的上市活跃度较高,但融资规模较境外市场仍较低。与境内外上市的全部中企行情一致,2016年第三季度,VC/PE支持的中国企业上市数量整体有所回升,延续上半年的回暖趋势,但与2014年及2015上半年形成较大落差。

18 清科季报:2016年Q3 IPO回暖/新三板放缓,VC/PE单笔IPO获利3亿回报超10倍
第三季度新三板挂牌企业环比上涨,挂牌数增至9,122家  2016年第三季度新三板挂牌情况在分层制正式落地后持续火爆,截至9月底累计挂牌企业达9,122家,总股本达 亿股,流通股本 亿股,总市值超过3.54万亿元人民币。2016年第三季度累计新增挂牌企业1,454家,环比二季度挂牌企业数量1,343家增长8.3%,较一季度挂牌企业数量1,217家增长19.5%。其中,尤其8月份挂牌数量高达983家,而7月份挂牌数量仅241家,9月份挂牌数量230家。 随着2016年上半年全国股转公司正式发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分层管理办法(试行)》,新三板分层制度正式落地。但就目前来看,新三板的流动性依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观。为改善市场流动性,监管层也出台了相关的措施,9月12日,《私募机构全国股转系统做市业务试点评审方案》出炉,公布了私募机构申请条件及37条评分标准。私募做市试点正式启动,新三板混合做市制度或有助于改善新三板流动性问题。此外,2016年第三季度,国务院相继出台多次意见,支持新三板的发展及有关制度的完善。

19 谢谢!


Download ppt "新三板每周资讯 战略投资部 第二十二期."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