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能力。
2
教学要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关键词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社会形态 社会基本矛盾 人民群众
3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4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
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5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存在(Social exist)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6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7
社会意识的内涵 社会意识(Social consciousness)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它们从各自不同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8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9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另外,历史上也有这样的情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未必都是最高的;某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却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10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11
社会意识反作用的性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大小: 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问久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密切联系在一起。
1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
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唯物史观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主义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谜”,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13
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之中蕴涵着人类的智慧、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举凡适应先进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文化都能起到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先进文化是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冲武器;在现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当代中国,加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先进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就要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和全人类的文明进一步作出更大贡献。
14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
生产力的定义: 生产力(Productive)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15
生产力的构成 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如何,主要取决于生产工具的质量和数量;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二是劳动对象。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其中引入生产过程的部分则是现实的劳动对象。现实的劳动对象还包括生产深度加工的对象。 劳动对象是现实生产的必要前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和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三是劳动者。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
1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17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的定义: 生产关系(Product relationship)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18
生产关系的构成 一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二是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三是产品的分配关系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
19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20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相互联系的。 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对立: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相互联系的。 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表现为: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其次,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表现为两种情形: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1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规律的内容: 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 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22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该规律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这一规律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为正确认识社会和历史提供了基本观点和方法。 其次,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23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Economic basis)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理解这个定义时要注意几点: 第一,生产关系就是经济基础。第二,只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是经济基础。第三,只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三个方面的总和才是经济基础。
24
上层建筑的内涵 上层建筑(Superstructure)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25
上层建筑的构成 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
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26
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 首先,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其次,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27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国家的实质: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它是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强制性的暴力机关,以保障其在政治上也成为统治阶级。 国家的职能:国家的职能或作用是由国家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本质的具体表现。 国家是一种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有组织的力量。作为政治统治亦即阶级统治,国家是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国家还具有防御外来侵略和保护本国领土完整的职能。
28
国体和政体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它表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 一般来说,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
29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者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对立:经济基础在社会关系中属于社会的物质关系、经济关系;上层建筑在社会关系中属于社会的政治关系、思想关系。
30
统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表现为: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第二,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第三,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表现在:第一,从服务的方向看,上层建筑总是要千方百计保证其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有害于自己基础的因素作斗争; 第二,从服务的方式上看,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为经济基础服务; 第三,从服务的性质上看,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上层建筑维护的是先进的经济基础时,就对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当上层建筑维护的是腐朽的经济基础时,就对生产力和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31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规律的内容: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要求。
32
3、规律的实践意义 第一,这个规律是我们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问题的基本依据 第二,这个规律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33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Social form)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34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在社会发展趋势上社会形态更替具有统一性、顺序性。
基本内容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客观历史进程;这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 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这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35
2、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又存在着多样性、差异性。
社会形态更替统一性中的多样性、差异性表现为: 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社会形态更替的非同步性。在同一时代,有的可能进入较高级发展阶段,有的甚至停留在较低社会形态。 如欧洲已进入资本主义,我国还处在封建社会。 再比如:有的国家在发展中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典型过程,也有的国家在发展中超越了一个甚至几个社会形态而跨越式地向前发展;有些国家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社会形态性质不够典型等等。所有这些,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形式的多样性。
36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规定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的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但是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的自己的社会行动规律,它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
37
社会形态更替中人的选择性 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38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但这一过程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一种新社会制度取代旧社会制度,往往并不是从旧社会制度发展较为充分的典型国家开始,而更易于在旧制度发展不很完善或者很不充分的地方突破。这既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过程的曲折性,又为社会形态更替的跨越性提供了条件和历史契机。
39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Social basical contradiction)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40
(一)为什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1、因为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着人类社会的本质; 2、因为这两对矛盾涉及到三个方面: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它们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具体的展开,所以,掌握了这两对矛盾也就基本上把握了社会的全貌。 3、还因为这两对矛盾的运动体现了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41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再次,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无论是阶级斗争、社会革命,还是社会改革,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
42
二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经济范畴。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阶级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同经济发展过程联系在一起的。
43
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阶级利益的轴心是经济利益。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总是要凭借它们所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在生产中的统治地位来压榨和奴役被剥削阶级,被剥削阶级为了争取自己应得的物质利益,摆脱受奴役受剥削的地位,就必须起来进行反抗斗争,所以经济利益、阶级利益是阶级斗争的根源。
44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首先,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过程中。 其次,阶级斗争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被剥削阶级反对剥削阶级的斗争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剥削阶级的统治,迫使反动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不得不调整某些经济关系和政策,使社会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45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阶级分析方法为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阶级社会现象,认识阶级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
46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1 、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革命的首要的、基本标志是 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阶级手里。所以,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7
2、社会革命的根源 社会革命的根源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达到尖锐化的程度时,代表新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革命阶级起来反抗代表旧生产关系的反动阶级时,就会遭到竭力维护旧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特别是国家政权)的极力阻碍,这样,强烈要求变革旧经济基础的要求同保守的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化了,社会革命的时机也就成熟了。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
48
3、社会革命的条件 社会革命是在一定的革命形势下发生的。它的爆发既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如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又要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如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和群众的发动程度等。
49
(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首先,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旧的上层建筑又极力维护旧的经济基础时,必须通过社会革命这一手段来摧毁或扫除历史前进的障碍。 再次,社会革命还能够极大地教育和锻炼包括革命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 最后,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50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什么叫改革? 改革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而不是被统治阶级发起的旨在推翻统治阶级及现存社会制度的革命运动。它是同—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
51
(二)改革的原因、内容、目的和作用 改革的原因:当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激化到引起社会革命的程度时,需要依靠改革的途径或手段,来改变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改革的内容:社会改革所涉及的领域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文化改革等等。 改革的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改革的途径和手段,改革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改革的作用: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52
(三 ) 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一场伟大的改革。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源: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动因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社会本身的改革或调整而不断得到解决。 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社会主义改革的直接对象:就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与之相应的政治体制、文化体制、思想观念。改革就是要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指出:衡量改革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3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马克思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引起思维变化的最切近的基础是实践。科技革命 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54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因为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 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 一种情形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55
全球问题 人口增长过陕、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全球问题”的出现,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
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人口增长过陕、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全球问题”的出现,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 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起的,它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以及各种社会认识和实践的复杂问题。 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 。
56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1、什么叫唯心史观?
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而这样的观点被称为英雄史观。
57
英雄史观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 (1)唯意志论的英雄史观(主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唯意志论把少数个别人物的作用无限夸大,认为历史是由少数天才人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的,而人民群众不过是盲目追随少数英雄人物的“群盲”。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58
(2)宿命论的英雄史观(客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宿命论认为,决定社会历史的是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如“上帝”、“天命”、“宇宙精神”等,人只能消极地听命于这种神秘力量的摆布。在宿命论者看来,英雄人物是上帝命令的执行者,是“天命”的体现者,而人民群众只能俯首听从他们的支配。 唯意志论和宿命论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共同点:第一,都否认历史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二,都把人民群众的作用置于历史之外,即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这两者虽表现形式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都是英雄史观。
59
(3)英雄史观产生的认识根源、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
从认识根源看,英雄史观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因为停留于历史现象的表面,把活动在历史舞台前面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尤其是他们的意识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而把默默无闻的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历史活动置于视野之外。 从社会历史根源看,英雄史观的产生同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大多数人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少数人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有关。 从阶级根源看,剥削阶级的思想家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出于阶级偏见,不敢承认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而需要用英雄史观来为自己服务。这是英雄史观得以产生并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重要原因。
60
2、唯物史观 与唯心史观相反,唯物史观主张,“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
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出发,确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一种与英雄史观根本对立的群众史观。
61
(一)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 首先,所谓现实的人,就是指“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种现实的人,是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只有把人看作是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人及其活动的本质,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62
其次,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人类创造历史的第一个或最基本的活动就是生产劳动。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而且通过一定的创造物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劳动发展史是理解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同样也是理解社会历史创造过程和历史创造者的关键。 最后,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它告诉我们,人不仅作为“类”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也存在本质区别;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 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特别是经济关系中; 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 这一观点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要求我们从一定的社会关系包括阶级关系中去认识和把握一定群体和个人的本质和作用。
63
(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了如下原则: 1、唯物史观立足于社会历史的整体来探索历史创造者问题,从个体和整体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出发,可以说社会历史过程虽然离不开每一个个体的活动,但并不归结为个人的活动。 2、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体现在一定的历史主体的活动之中,一定的历史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动力体系的载体。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是社会领域中各种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些纵横交错的力量中,既存在着符合经济运动必然性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推动和促进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力量;也存在着违反经济运动必然性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阻碍历史前进的力量。只有代表前一种力量的人才属于创造者之列。
64
3、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人与历史的关系具有类与历史、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三层关系。当把历史主体当作类来看待,从最抽象的形式上考察历史主体的活动时,无疑应该肯定总体的人在总体的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观点,并借此同神创造历史、观念创造历史和超人创造历史等唯心史观划清界限。但是,唯物史观并没有停留在一般地承认“人”创造历史的这一点上,而是更深入地考察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的关系,考察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区分了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力量与非决定力量、主导力量与非主导力量,从而科学地解决了历史创造者的问题。
65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 、人民群众的内涵 人民群众(The masses)是一个历史范畴。既有质的规定性,也有量的规定性。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66
2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物质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们总是首先解决衣、食、住、行等方面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才能从事政治、科学和艺术活动,因此,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67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为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是因为,一切科学理论,一切有价值的文学艺术,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人民群众还直接参加了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在劳动群众中也直接产生了不少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 例如,我国北宋时期发明活字印刷的毕升,元代著名纺织革新家黄道婆,英国发明蒸汽机的瓦特、电磁学家法拉第,美国电学理论家富兰克林、发明家爱迪生,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狄慈根,俄国文学巨匠高尔基等。他们都来自社会下层,或者本人原来就是体力劳动者。知识分子在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或精神生产过程中起到了非常突出的作用。
68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并改造着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替,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却不会随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实现和完成,而必须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要求改进生产关系。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他们在充当“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的角色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69
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些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经济条件主要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政治条件指政治制度特别是国家制度。精神条件主要指传统观念和科学文化两个方面。
70
(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群众观点包括四个基本观点: 一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三是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四是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71
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方法和领导方法。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
72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唯物史观在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前提下,同时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恩格斯把历史的发展看作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就是说,每个人对历史的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作用。有的人的作用大些,有的人的作用小些;有的人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有的人对历史发展起阻碍作用。
73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对历史事件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从而导致历史发展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 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主要倡导者、发起人、组织者和领导者。 历史人物按其发挥作用的性质,可分为杰出人物和反面人物。
74
杰出人物 杰出人物,特别是杰出的政治家,由于他们在知识、才能、品质方面具有较高的素质,往往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解决历史任务的愿望比别人强烈,能够比较深刻地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顺应时代潮流,集中群众智慧,提出新的理论,并组织和领导广大群众为实现特定的历史任务而斗争。因而对历史的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教育家等的创造性活动,对于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75
(三)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1、历史人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历史人物或者说伟大人物、杰出人物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当时历史条件的需要;二是历史人物的品格和才能。 这两个条件就是历史人物产生的必然性,是历史人物产生的必然条件,如果没有这两个条件,那就谁都可以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伟大人物了,但这是不可能的。
76
2、历史人物产生的必然性又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历史任务成熟了,提出了社会变革的客观要求,一定会有人发现并提出这个任务,满足这个要求,这是必然的,但谁来做这件事,恰巧是某个人物而不是别人,恰巧是这时发生而不在别时,这具有偶然性,但是,偶然之中有必然,如果没有这个人,会有另外的人来代替。唯物史观的创立,这是历史的必然,如果没有马克思做到这一点,别的人也会发现它,相对论的创立也是历史的必然,如果没有爱因斯坦发现,别的人也会发现。 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历史人物才能起到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作用,否则,如果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或必然性,历史人物也会走向反面。
77
(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1、 历史分析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2、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78
3、无产阶级领袖及其作用 1、作用 ①在理论上,对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重大的理论贡献 ②在实践上,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创立了不朽的功勋
2、正确对待无产阶级领袖: ①要尊重我们的领袖,热爱领袖 ②反对个人崇拜,敢于向权威挑战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