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自由軟體 Free Software.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自由軟體 Free Software."—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自由軟體 Free Software

2 研 習 大 綱 自由軟體概念 自由軟體介紹 創用CC

3 想像 數位照片與電腦文件檔案十年後沒有任何軟體可開啟。 文書處理軟體只剩一家公司製作,開一次文件都就要收一次費用。
偏遠落後地區學生無法購買正版軟體,造成貧富差異更懸殊。 試想你們家裏電腦內軟體真正應付出的費用。

4 前言 開放原碼運動 -- 近十年來,全球在電腦軟體界興起一股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運動風潮,此舉廣受各國政府的注意,因為可大幅降低使用軟體的成本,進而提升產業的競爭力。

5 起源 在1985年Richard Stallman,成立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自由軟體基金會),提出『自由軟體』的想法。 認為自由軟體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應該自由傳播。 認為軟體應該是自由的,應該讓使用者可以自由地使用、自由地拷貝、自由地修改、自由的散布,讓使用者成為軟體的主人。 但有很多人會誤以為是「免費軟體」,實際上自由軟體英文中的 Free 代表的是自由軟體可自由傳遞的開放性,而非成本上的「免費」。

6 何謂自由軟體? 自由軟體(Free Software)是指公開軟體原 始碼,讓使用者可以自由使用、研究、散佈與 修改其執行程式及程式原始碼。

7 自由軟體 或稱開放原始碼軟體 (Open Source Software)
不僅可以自網路上合法免費取得, 在技術上更享有一般市售版權私有軟體所沒有的優勢。 然而比價格與技術更重要的, 是它背後鼓勵合作的理念。

8 自由軟體的四大要素 •使用的自由: •研究的自由: •散佈的自由: •改良的自由: 可以不受限制的使用該軟體。
可以研究該軟體的運作方式(know how),並使其符合個人需求。 •散佈的自由: 可以自由的複製該軟體並散佈給他人。 •改良的自由: 可以自行改良該軟體並散布改良後的版本。

9 自由軟體的條件 自由軟體必須符合Open Source Initiative (OSI)所列十項條件,包括: 允許自由散佈。
包含程式原始碼的自由流通。 授權條款應允許對原作品的修改以及衍生作品的產生。 需保持原作者原始碼的一致性(Integrity)。 授權條款對任何個人或群體均需一視同仁,不得有差別待。 授權條款不得對特定領域或活動的應用有差別限制。 授權條款對於衍生作品自動適用。 授權條款不得附屬於其它產品之下。 授權條款不得對隨同散佈的其它軟體做出限制(例如規定需同為開放原始碼軟體)。 散佈管道必須保持技術中立性,不限制特定方式或平台才能取得。

10 『自由軟體』就等於是『免費軟體』嗎? 大部分的自由軟體都是在線上(online)發佈,並且不收任何費用;或是以離線(off-line)實體的方式發行,有時會酌情收最低限度的費用(例如:工本費),而人們可用任何價格來販售這些軟體。 然而,自由軟體與商業軟體是可以共同並立存在的︰因為禁止販賣軟體是違反了自由軟體的定義。所以自由軟體不代表為免費軟體。

11 免費但不自由的免費軟體 另一類的軟體常與自由軟體混淆,它們讓你免費的使用,但是不允許你修改它,這類可以免費使用的軟體我們稱之為『免費軟體』。
自由軟體允許你使用、拷貝、修改、散布,你願意的話,還可以拿去賣錢 (前提是你要找得到買主)。但是免費軟體通常祇允許你免費使用 (有些允許你散布它),但要修改、用以賺錢,那就完全不行了。所以相較於免費軟體,自由軟體是真的不負其名,是自由許多的。

12 自由軟體、免費軟體、商業軟體

13 發展自由軟體的好處 降低對外部軟體供應商的依賴。 避免軟體市場的獨占。 培育軟體開發人才。 降低軟體發展以及軟體供給的費用。
安全、相同性高、符合國際標準。 軟體開發基礎的累積。

14 自由軟體在校園/教學中應用的好處 尊重智慧財產權 降低學生資訊落差 提供多元選擇 減少學校軟體採購金額 教學與行政電子檔不會變成檔案孤兒

15 自由軟體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全世界有將近70%的電子郵件,都是透過 名為Sendmail 的自由軟體伺服器進行傳遞與交換。
全世界有近60%的網頁是透過名為Apache 的自由軟體網頁伺服器服務。 許多家電與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所需的程式,也是嵌入自由軟體。

16 開放/封閉文件格式比較

17 常見好用的軟體

18 不常見但好用的軟體

19 相同精神產物 維基百科 wiki-wiki 是夏威夷語裡「快(quick)」的意思。 雲端科技
雲端科技

20 自由軟體影響『創用CC』 沒錯,其實當初制定創用CC 的法律人士在2001年構思相關條文時,就是依據 Richard Stallman 提出的自由軟體概念來制定創用CC 條例 ,因此兩者聽起來有些許相似。 Stallman 不祇影響了創用CC 的制定者,在他提出自由軟體概念之後,網路上許多認同他理念的程式設計師也寫出了許多自由軟體分享給群眾使用。

21 創用CC的理念與歷史 創用CC的理念是希望透過眾人自願共享智慧成果,讓文化資源自由流通、累積,並且激發出更多的創作(wiki)。
它是一種「以善意換取善意」的著作權授權模式。透過「保留部份權利」的互助合作,著作人與利用人不僅可以互蒙其利,人們也得以建立文化的共有資源,使得文化能更為豐富、發展。

22 創用CC的理念與歷史 創用CC發源於美國,是由現任哈佛大學Lawrence Lessig教授所倡議,認為現行著作權法對自由文化造成過大限制的反思運動。 在2001年時,與Lessig教授志同道合的一群人成立了 Creative Commons 非營利組織,一同推廣Creative Common License(中譯「創用CC」)此一授權模式。 創用CC在世界各地都獲得了廣泛迴響,除了通用版之外,目前創用CC已有51個國家的在地化版本,其中許多國家除了授權條款外,尚有當地致力推廣創用CC的組織或社群。 台灣的創用CC是在2003年由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所引進,目前最新的版本是創用CC 3.0版。

23 什麼是創用CC 創用CC (Creative Commons)是一種針對受著作權保護之作品所設計的公眾授權模式。任何人在著作權人所設定的授權條件下,都可以自由使用創用CC授權的著作。

24 創用CC授權有四個核心授權要素1: 姓名標示 (Attribution) 利用人必須按照作者或授權人所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但不得以任何方式暗示其為利用人(或利用人使用該著作的方式)背書。

25 創用CC授權有四個核心授權要素2: 利用人不得為商業性目的而使用著作。 非商業性 (Noncommercial)
利用人不得以主要為獲取商業利益或私人金錢報酬的方式,來利用著作。與他人無償交換著作,例如數位檔案交換分享的行為,不是商業性利用。

26 創用CC授權有四個核心授權要素3: 利用人不得改變、轉變、或改作原著作。
禁止改作 (No Derivatives) 利用人不得改變、轉變、或改作原著作。 利用人不能改作授權人的作品。改作的常見形式有翻譯、編曲、編劇、改編小說、改編電影、錄音、節略、濃縮等。如果著作是音樂作曲或錄音時,將樂曲與動態影像作同步結合的行為,構成此處的改作。

27 創用CC授權有四個核心授權要素4: 利用人改作自原著作的衍生作品,必須採用和原著作相同或類似的創用CC授權條款。
相同方式分享 (Share Alike) 利用人改作自原著作的衍生作品,必須採用和原著作相同或類似的創用CC授權條款。 例如,原著作採用「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利用人改作授權人之著作後的作品,也要採取同樣的創用CC授權條款,亦即「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授權條款。 如果不是衍生著作,而是重製、散布原著作,無論有無「相同方式分享」的要求,都不能任意更改原著作的創用CC授權。

28 四要素組成的六種主要的授權條款 前面四種核心要素,可以組合而成下面六種主要的授權條款,這些條款的共通點是都要求「姓名標示」,並且允許非商業性的重製。

29 四要素組成的六種主要的授權條款 姓名標示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非商業性- 相同方式分享

30 創用CC在教育的發展與應用 如果您是教育工作者,或者時常轉載、寫網誌、上傳自製影片的網路使用者,您都有必要瞭解創用CC授權。

31 適合我的創用CC 在教育領域,我們較「不」建議採取含有「禁止改作」的創用CC授權條款,因為教學上常有需要依個別的需求修改、變動的必要,這樣可能達不到您和他人分享教學資源的本意。 如果您想要採用「禁止改作」的原因是擔心他人剽竊您的作品,您並不需要有此顧慮。 因為所有的創用CC授權條款都有「姓名標示」的要求,利用人改作您的作品後,都必須標示其作品是根據您的著作改作,不可以只以自己的名義發表,而不提及您的貢獻。

32 姓名標示 圖示: 適合之著作人:希望以最少限制讓著作快速散播的著作人。
您可以保有應得的聲譽,利用人也得以在最少限制的情況下,利用您的作品,包括商業性使用與改作。

33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圖示: 適合之著作人:希望保留著作商業利用權利的著作人;允許改作,但改作後衍生著作,也要採取同樣的創用CC授權。 您除了保有應得的聲譽外,也可以保留對著作的商業性利用,但您允許他人改作您的作品。

34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圖示: 適合之著作人:希望他人改作自原著作的衍生著作,也可以採用同樣授權,擴大文化共有資源的著作人。
您除了保有應得的聲譽外,也可以確保改作自您作品的創作,採取和您一樣的創用CC授權條款。此種授權條款並不禁止改作與商業性利用。

35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示: 適合之著作人:允許改作,但希望保留商業應用權利的著作人。
您可以保有應得的聲譽,如果他人想要藉由重製您的著作營利,必須另外經過您的同意。

36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圖示: 適合之著作人:希望保留商業利用的權利、以及對著作改作的同意有需要的著作人。
除了應得的聲譽外,您仍然保留授權商業使用以及改作的權利,因此利用人若將該著作用於商業性用途,或想改作原著作,必須另外取得授權。

37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圖示: 適合之著作人:適合對著作改作的同意有需要的著作人。
您除了保有應得的聲譽,改作您著作的行為必須要經過您的同意,但商業化的利用不在此限。

38 標示創用CC 注意:您必須是作品的著作權利人,或經過權利人的同意,才可以要將著作以創用CC授權。您採用創用CC授權的著作範圍必須盡量明確,若您的著作引用他人的作品,必須註明該作品不在您創用CC授權的著作範圍。

39 授權精靈 建議用於:網頁或個人部落格。 操作完授權精靈後,會產生一段數位標籤,您只要將該數位標籤貼到網頁的html原始碼,即完成授權。
建議用於:網頁或個人部落格。 操作完授權精靈後,會產生一段數位標籤,您只要將該數位標籤貼到網頁的html原始碼,即完成授權。

40 利用提供創用CC授權的網路服務平台 在這些網路平台上傳檔案時,可選擇使用創用CC授權。 照片: Flickr 、Picassa 等網路相簿 影音檔案:blip.tv等影音分享網站 部落格: 無名小站等

41 圖案與文字標示 建議用於:實體出版品,如紙本的書籍、光碟等或個別文件、影音等檔案。 標示位置:通常是版權頁,或文件、影片檔的開頭或結尾。無固定限制,但以清楚、顯而易見為原則。 標示內容: 建議同時標示圖案和文字,以利使用者能夠一望即知。 圖檔可自本網頁下載後自由調整大小。 文字標示應標明以下四點:創用CC、授權條款、版次、司法管轄地區。例如:

42 創用CC貼心叮嚀 有權利者始能宣告: 只有對作品享有著作權的人,才可以將著作以創用CC授權釋出,否則即是侵害他人著作權的行為。

43 創用CC貼心叮嚀 與所有人分享: 創用CC是對不特定公眾的授權契約,因此不能有地域、身份的限制。一旦採用創用CC授權,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在著作人的授權範圍。另外附加創用CC授權所無之限制的授權方式,不能宣稱使用創用CC授權。

44 創用CC貼心叮嚀 保留部份權利: 超過授權條件的使用,例如「非商業性」、「禁止改作」,並不在著作人的授權範圍,如要取得授權,利用人需要另外聯絡著作權人。

45 創用CC貼心叮嚀 不可以事後撤銷: 為了保障利用人的對著作利用的信賴,著作權人不可以事後撤銷所採用的創用CC授權條款。創用CC授權條款的效力直到該作品的著作權期間屆滿為止。

46 創用CC貼心叮嚀 利用人合理使用的自由不受影響:
違反授權條件的使用,若構成法律上的「合理使用」,利用人的自由不會因為著作權人的條件設定而受到影響。例如著作權人雖然設定「禁止改作」的授權條件,但若個案的利用符合著作權法「合理使用」的規定,利用人仍可改作。

47 契約範本 創用CC授權不是要式契約,因此並不需要正式的書面契約才能有效成立,只要您是權利人或已經取得權利人的口頭同意,您可以直接參考「標示創用CC」的內容,快速地採用創用CC授權。 若您是徵集教材之單位,為求慎重以及日後舉證方便,您可以參考下列我們所提供各種類型的創用CC授權書,若您有個別的需要、或者對契約內容有不清楚的地方,歡迎您來信或來電( ),我們會為您提供進一步的服務。

48 創用CC檔案下載 創作分享,快樂使用。

49 創用CC相關網站1 教育部創用CC資訊網教育部創用CC推廣網站 台灣創用CC官網台灣創用CC官方網站,提供創用CC素材搜尋及創用CC資源
Flickr創用CC素材提供數千萬張的圖片,可以利用搜尋方法尋找 創用 CC 綜合藝廊 包含許多創用CC計畫與活動音樂、圖片、素材 OpenPhoto提供分類查詢的創用CC圖片 Peirceinternet提供許多創用CC授權插畫,已分類,適用於各種文件、簡報插圖

50 創用CC相關網站2 創用CC素材搜尋提供創用CC素材資源搜尋 Google創用CC搜尋Google限定搜尋有創用CC授權的網頁資料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網採用姓名標示-非商業-相同方式分享授權 台北益教網台北益教網採用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授權 授權相容精靈使用了部分採創用 CC 授權條款授權的作品,查看有哪些相容的授權方式。


Download ppt "自由軟體 Free Software."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