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九章 社会影响.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九章 社会影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章 社会影响

2 学习目标: 1.掌握社会促进、社会抑制的现象和关于他人在场的理论解释; 2. 理解从众现象、影响从众现象的因素和服从实验;
3.了解个性化宏观的社会影响现象。

3 课前热身: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 干活时,如果和几个人合伙干,干劲就大一些,活也干得快一些。一些高中学生也反映说,在家里一个人做作业,不如在学校和同学一起做得快,做得准确率高。做作业这个行为,并没有提出竞赛的要求,仅仅只是因为结伴活动,就提高了活动效率。 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发现,在演员表演和运动员比赛时,观众越多,情绪越激烈,他们的劲头就越大,技术发挥得就越好;一些老教师上讲台也是如此,听者越多,他讲得越起劲,思路越开阔,而且越发地兴致勃勃,神采飞扬,论述问题甚至比备课时还深刻。 这是为 什么呢?

4 第一节 他人在场 社会影响是指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用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第一节 他人在场 社会影响是指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用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社会影响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一类是强制性的;如: 法律、法规、学校教育等;一类是社会自发的形成的;如习俗、流言、时尚等。

5 一、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 在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的时候,如果有其他人在场,他就会感到有一种刺激,这种刺激会影响到他的活动效果,如果这一刺激会促进活动的完成,我们称其为“社会促进”。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人多力量大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6 社会抑制 社会抑制现象举例: 许多学者或科研人员都要求看书、写东西的地方安静,是因为他们的体会是独自在一间安静的书房中工作效率高。 怯场现象:一个新教师或新演员,在登台之前的练习时,口齿清楚,表情自然,可是一到台上,面对众人,就心里发慌,手足无措。有人说,这是由于不习惯造成的。这个解释说明不了为什么那些已经习惯自己职业的老教师或老演员,如果台下有自己的朋友,熟人或领导,神情也不同以往,常会汗流浃背,内心紧张,甚至还会出现不应有的失误。这种因他人在场而会干扰个体活动的进行,被称为社会干扰现象,也称为社会抑制。 如果个体从事的工作比较陌生,或正在学习,或比较复杂,那么他人在场时动机增强,反而会产生负作用。或者说个体活动效率因为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而受到抑制减弱的现象。

7 阿尔波特社会影响的实验 实验原理:在本世纪初,社会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发现:个人单独完成任务与别人在场时完成任务相比,如果是完成同样的任务,单独完成赶不上在别人面前完成的效果。 实验材料:两套汉语词汇。一套比较简单的,一套比较复杂的。 实验对象:初、高中学生、青年工人、大学都可作为被试。 实验步骤与方法:1、让被试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下分别学习两套词汇。一是单独一个人;另是和团体其他成员一起学习。2、记录被试在不同情况下的学习成绩。 实验结果:被试在学习比较简单的材料时,有其他人在场比单独学习效果更好;但当学习比较复杂的材料时,效果则相反,单独一个学习的成绩又优于他人在场情况下的成绩。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在安排工作时,应考虑到:一般简单性劳动(如挖沟、挑土等),应在责任制前提下,尽量不让一人单独工作,这容易增加孤独感、疲劳感,降低效率;如复杂性工作(如创作,设计等),则应在进行集体讨论以后,尽量让其单独思考。

8 二、关于他人在场的理论解释 他人在场是产生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的具体因素。 第一,影响者的作业性质 第二,个体特征 第三,竞争的影响 第四,外界刺激的干扰作用

9 三、社会惰化 社会惰化,在群体活动中个体作出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情况。又称“社会性磨洋工”是指个体与他人共同工作时比自己单位工作时付出的努力更少的现象。俗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二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正是这种社会心理现象的具体形象化。 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奈曾在个体独自的情况下和在不同群体规模的情况下测查个体鼓掌和欢呼的声音强度,他发现,与个体独自情况相比,个体的声音强度(鼓掌声和欢呼声)是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而减弱的 。 [实验]达谢尔拉绳实验

10 达谢尔拉绳实验 1930,心理学家达谢尔(J.F.Dashiell)发现,随着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人数增加,每个人所作的个人努力程度也会逐步下降。 达谢尔曾经用实验的方法测量拔河比赛中每个人的用力水平。结果发现,如果一个人独自参加实验,那么平均拉力可达63公斤;如果是群体一起参与,则参加人数越多,每个人所贡献的平均拉力越小。在达谢尔的实验中,2人一起拔河时,每人平均拉力下降到了59公斤;3人时继续下降为53.3公斤;8人时人均仅剩31公斤。 社会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已经证实,出现社会惰化的原因,是个人的评价焦虑减弱,使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动力也相应降低。

11 第二节 从众与服从

12 阿希实验 一、从众 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在社会生活中,比较多见的是从众行为。有些人虽然感到群体决定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但为了明哲保身,避免与群体冲突,仍然违心地听从了群体的意见。 一、从众 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从众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人云亦云、随大流、随波逐流等,都是从众心理的最好例证。如大街上有两个人在吵架,这本不是什么大事,结果,人越来越多,最后连交通也堵塞了。后面的人停了脚步,也抬头向人群里观望…… 如大学里学习从众、消费从众、恋爱从众、就业从众、作弊从众等。 C B A X 阿希实验

13 阿希的研究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E.Asch)在五十年代做过多次关于知觉方面的从众实验,获得一系列重要的研究结果。
实验材料是十八套卡片,每套两张,分标准线段与比较线段。例如在阿希的一次实验中,共有七名被试,其中六人是实验者的助手(即假被试),只有一人是真正的被试,而且总是安排在倒数第二个回答。几个被试围桌而坐,面对两张卡片,依次比较判断a、b、c三条线段中的哪一条线段与标准线段等长。 实验要求被试大声说出他所选择的线段。十八套卡片共呈现十八次,前几次判断,大家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从第七次开始,假被试故意做出错误的选择,实验者观察被试的选择是独立的还是从众的。面对这一实验情境,被试在做出反应前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14 阿希的研究 第一,是自己的眼睛有问题,还是别人的眼睛有问题;第二,是相信多数人的判断,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第三,在确信多数人作了错误判断时,能否坚持自己的独立性。 实验者记录被试的每一次选择,然后加以统计分析。阿希在1951年开始实施这一实验,在1956年、1958年又重复了这项实验,得出了三个结论:第一,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保持了独立性,每次选择反应无一次发生从众行为;第二,约有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的四分之三次的从众行为,即从众反应平均每12次中就有9次;第三,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的三分之一次的从众反应,即每12次中就有4次发生从众行为。

15 阿希的研究 实验结束后,实验者个别访问被试,询问其发生错误选择的原因,从被试的回答中,可以把错误归纳为三种类型:
第一,知觉歪曲。被试确实发生了错误的观察,把他人(假被试)的反应作为自己判断的参照点,根据别人的选择辨认“正确”的答案。知觉歪曲。当刺激物的特性十分鲜明时,发生这种歪曲的极少。 第二,判断歪曲。因为对自己的判断缺乏信心,对后果没有十分把握,被试虽然意识到自己看到的与他人不同,但却认为多数人总比个人要正确些,发生错误的肯定是自己,于是,从众以求心安。 第三,行为歪曲。被试确认自己是对的,错的是其他多数人,但是不愿意成为“一匹离群之马”,所以表面上采取了从众行为,跟着多数人作了同样的错误选择,而一旦当群体的压力解除,他会说出自己真正的意见。

16 美国人詹姆斯·瑟伯有一段十分传神的文字,来描述人的从众心理
突然,一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现在已经过时很久了。不管他想些什么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向东跑去。另一个人也跑了起来,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也小跑起来……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嘈杂的声音逐渐清晰了,可以听清“大堤“这个词。“决堤了!“这充满恐怖的声音,可能是电车上一位老妇人喊的,或许是一个交通警说的,也可能是一个男孩子说的。没有人知道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两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来。“向东!“人群喊叫了起来。东边远离大河,东边安全。“向东去!向东去!“……

17

18

19

20

21 2、从众的原因解释与影响因素 信息性社会影响是人们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规范性社会影响是由社会规范而引发的从众行为,并不是因为我们以别人作为信息来源,而是为了不引人注目,不被他人嘲笑,不至于陷入困境或遭到排斥。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从众行为呢?

22 第一、群体规模。 一般而言,群体规模越大,从众越容易发生。 第二、群体一致性。 群体一致性越强,从众越容易发生。 第三、群体的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越强,从众越容易发生。 第四、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 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越高,越有权威性,就越不容易屈服于群体的压力。

23 第五、时间因素。 第六、刺激物的性质。 人们更容易对模凌两可的刺激物做出从众反应 第七、文化因素。 集体主义文化浓厚的国家里,人们更关注别人的反应,因此更容易出现从众行为。 第八、个人因素。 从众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性别、年龄、个性特征、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24 二、服从 服从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幼儿时期服从父母;上学期间服从老师;参加部队后服从部队的领导者。
服从行为一般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下产生: 一种是在有一定的组织的群体规范影响下的服从;(如 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另一种是对权威人物命令的服从。

25 关于服从权威的实验研究 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S.Milgram)在1963年进行了一项具有创新意义而又有争论的研究,用以研究服从现象。米尔格拉姆通过广告和邮递征求信,请人们报名参加在耶鲁大学进行的一次有偿的学习实验,结果有40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男性应招入选。这些人被告知说,他们将参加一些研究惩罚与学习效果的实验,需要两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并由抽签的办法决定一个人当老师,一个人当学生;老师的任务是朗读配对的关联词,学生则要记住这些词,然后,老师提出一个词,让学生从给出的4个词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如果选错了,就要给予电击惩罚。

26 关于服从权威的实验研究 老师坐到一台巨大的吓人的控制台前,那上面有30个电钮,每个电钮上都标有它所控制的电压强度,从15伏直到450伏。学生被带到另一间房子里,为了防止他中途逃走,还用带子把他拴在椅子上,然后,在他胳膊上绑上电极。老师和学生之间通过有线电讯保持联系。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多次出错,老师在指出他的错误前,随即给予电击。开始电击时,学生发出呻吟声,随着电压的增高,学生则叫喊怒骂,尔后哀讨求饶,再后又猛击桌子,踢打墙壁,最后停止了叫喊,似乎昏厥过去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者不断地督促老师说:“你必须继续下去,必须予以电击。”实验者还说,一切责任由他承担,与老师无关。在这种情况下,有26个被试(占65%)服从了实验者的命令,虽然他们听到学生叫喊哀求,显出极大的痛苦,但是还是按照实验者的命令,不断加大电压等级,直到450伏。

27 仍然服从的百分比 弱 中等 强 特强 剧烈 极剧烈 危险 хх 电 击 水 平

28 关于服从权威的实验研究 实际上,“学生”并不是真被试,而是实验者的助手,他并没有受到任何电击,呻吟、喊叫和拳打脚踢等等,都是先前排练好了的,并且录了音,实验时只须放录音而已。“老师”对这一切一无所知。 米尔格拉姆的实验结果令人震惊和不可思议,无论是对社会心理学不甚了解的门外汉,还是严肃认真的社会心理学家,都往往低估了权威人物对他人的影响力量。阿朗逊每年都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要求学生预测米尔格拉姆的被试能否持续给予“学生”电击。99%的学生都表示,当“学生”开始敲墙时,他们就不会再电击了。米尔格拉姆也曾请精神病医生预测这个问题,医生们回答说,大部分被试不会使用超过150伏的电压电击,只有占1%的极为罕见的或患有神经病的人,才会持续到施行450伏电压电击。米尔格拉姆的实验引起人们一连串的思索。

29 影响服从的因素 服从是指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这种服从倾向背后的因素是什么?
第一,命令者的权威性。命令者的权威性越高,越容易导致服从。 第二,他人支持与服从。社会支持显著增加了人们对权威的反抗。

30 第三,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在涉及道德、政治等问题时,人们是否服从权威,并不单独取决于服从心理,还与他的世界观、价值观密切相关。
第四,权威的靠近程度 第五,行为后果的反馈

31 第三节 模仿与暗示 一、模仿 1、模仿 模仿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影响,仿照他人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与之相同或相似。

32

33 2、影响模仿的因素 第一,年龄因素。儿童的模仿性远远大于成年人。 第二,地位因素。在有意识模仿的时候,模仿这些人的行为,容易得到他们的好评,得到表扬和奖励,使模仿行为得到强化。 第三,类似特质。

34 二、暗示 1、暗示的含义 暗示是社会影响的一种特殊形式,即一个人对 别人或团体的有目的,但没有根据的影响。 暗示可以是语言的,行动的,表情的,也可以 是某种符号的。

35 暗示可以根据发出者的来源分为自我暗示和他人
暗示。其中,自我暗示是依靠思想、语言,向自己 发出刺激,以影响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意志,或加 深对某一观念的认知,或要求自己按某一方式行动。 他人暗示,顾名思义是来自于他人的,它又可以分为直接暗示、间接暗示和反暗示三种。

36 2、影响暗示的因素 暗示效果的大小既受主观因素影响,又受客观因素影响,其中包括: 第一,暗示者的年龄与性别。年龄幼小,独立性差和身体衰弱者比较容易接受暗示。 第二,暗示者的心理状态。在一般情况下,暗示者是主动的、自觉的,而受暗示者相对是被动的。

37 第三,暗示的情境。人在情况不明时,在困难和焦虑时,最容易接受暗示。 第四,暗示者的影响力。暗示者的地位越高,暗示的效果往往越好。 第五,暗示刺激的特点。暗示效果大小与暗示者出示的刺激特点有关。

38 第四节 去个性化 一、去个性化的含义: 去个性化现象就是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也叫去个性化行为。 在群体中,一旦去个性化状态出现,个人的行为会较少受自己的个性支配,责任意识会明显丧失,而倾向于跟随整个群体的状态。群体的规模越大,凝聚力越强,越易于引发人的去个性化状态。

39 津巴多的经典实(1969) 津巴多(Zimbardo)着重对去个性化在诸如敌视、侵犯等极端行为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被试:纽约大学的女学生,四人一组。 去个性化组:每人发一件从头蒙到腿的大罩巾,不使用他们的姓名,并在黑暗中进行实验,因而同一组被试无法相互辨认。 控制组:每人胸前都有一个很大的姓名卡片,并相互引见,同组被试之间就知道了每个人的姓名。 实验条件(被评者):1)温柔的富有献身精神的年轻妇女,她正为资助未婚夫上大学而工作;2)令人讨厌的自私自利的女性。

40 津巴多的经典实(1969) 研究程序:给被评价对象以电击,引发她的痛苦,然后对其进行评价。实验进行时,被试可以看到被评价者正在说话,但听不到声音。每当她们按电键给予电击时,被评价者就身体扭动,挣扎,表现出痛苦的样子。电击共20次,分两个阶段操作。当电击进行到第10次时,被评价者痛苦强烈,以致于挣脱了电极带,继续进行后10次的电击。(见图) 金巴多指出诸如盗窃、抢劫、破坏等社会侵犯现象在大城市中的发生概率较高的原因就在于大量人群的聚集导致的以匿名性和责任分散为特征的去个性化。

41 去个性化使人最大限度 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评 价的意识,降低了对于 社会评价的关注。使人 表现出通常社会不允许 的行为,也使人的侵犯 行为增加。 非个性化条件下,被试 受指导语影响,猜测主 试目的(考察是否存在偏见) ,迎合主试,刻意表现 出对某类人没有偏见。

42

43  二、影响去个性化的因素 为什么人们在群体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去个性化的行为呢? 首先,匿名性是引起去个性化现象的关键,群体成员身份越隐匿,他们就越会觉得不需要对自我认同与行为负责。

44 其次,责任分散的影响。随着加入群体,成为群体成员,融化了个性,群体成员便会觉得自己是个匿名者而肆意破坏社会规范。
最后,自我意识下降。

45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 触目惊心地一幕:这个囚犯还保持着被烧死时的姿势。他和其他150被关押在Gardelegen集中营的囚犯在党卫军撤离时被活活烧死

46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 当美军第9军到达位于Wobbelin的集中营时景象惨不忍睹。 这个囚犯当知道他不在第一批被送往医院的名单上时哭了。

47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 这些被关押在Buchenwald集中营的俄国、波兰和荷兰的囚犯 在关押的11个月间体重下降160磅,平均体重仅70磅。

48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 1945年5月4日被美军第82空降师解放的Wobbelin集中营, 许多囚犯已几近饿死,这是他们被送上卡车去医院治疗

49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 这是位于Buchenwald的集中营中的囚犯。当美军第80师到达时许多人已死于营养不良。该集中营1945年4月16日解放。

50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 位于奥地利Ebensee集中营里快要饿死的囚犯们。 该集中营被用于“科学试验”,1945年5月7日被美国第80师解放

5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 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在一起

5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 在位于奥地利Linz的Muhlhausen集中营,囚犯们被强迫在附近的采石场做工,直到最后虚弱得不能工作,然后被杀死。这是集中营1945年5月12日解放后被搬运埋葬的尸体

53 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开国元勋、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批斗

54 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红海洋、群情沸腾、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55 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1967年4月10日,清华大学红卫兵召开批斗王光美大会。

56 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57 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58 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破四旧、立四新

59 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 正在虐待伊拉克犯人的美国女兵英格兰,英格兰在接受美国电视台采访时曾表示,虐俘行为是遵照上司指示行事。

60 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 在一名头被蒙住的全裸伊拉克俘虏旁,一名美军女兵笑嘻嘻地指着他。

61 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 一群赤裸的伊拉克战俘被捆着,挤在监狱的地板上。

62 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 372宪兵连的萨比里纳·哈尔曼在伊拉克犯人遗体前露出笑容

63 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 美军训斥囚犯

64 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 肆意殴打囚犯

65 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 强迫男囚犯赤身裸体仅穿一条女性内裤

66 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 美军用狼狗恐吓俘虏

67 你认识的自己只是个幻象 这些并非是一小撮“精神异常者”的疯狂行为,而是执行者对权威的盲目服从,如果你置身其间,你很可能也会这样做。
这也证实:在群体中,一旦去个性化状态出现,个人的行为会较少受自己的个性支配,责任意识会明显丧失,而倾向于跟随整个群体的状态。群体的规模越大,凝聚力越强,越易于引发人的去个性化状态。


Download ppt "第九章 社会影响."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