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河南省2007-2008年度科技进步考核材料填报有关说明 郑 州 2009-03-06.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河南省2007-2008年度科技进步考核材料填报有关说明 郑 州 2009-03-06."—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河南省2007-2008年度科技进步考核材料填报有关说明
郑 州

2 内容 一、考核范围、对象、方式和目的 二、指标修改内容及本次考核指标 三、考核程序与计分方法 四、考核表填写和证明材料的具体要求
五、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 一、考核范围、对象、方式和目的 (一)考核范围、对象、方式 (二)考核目的

4 (一)考核的范围、对象和方式 1、范围:我省全部省辖市、县(市)、城区。 2、对象:地方政府。 3、方式:分类考核。
分三类考核:(1)省辖市 (2)县(市) (3)城区

5 (一)考核的范围、对象和方式 3、考核方式 (1)对县(市)、城区进行全面考核。各县(市)、区填写《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表》,准备考核指标证明材料。 (2)对省辖市不进行单独考核。重点考核三项一票否决指标及其所辖县(市)、区通过考核的情况。对达到三项一票否决指标要求,并且所辖60%的县(市)、区通过考核的省辖市,可以作为建议通过考核的省辖市。各省辖市填写《城市科技进步状况申报表》和三项一票否决指标证明材料。

6 (二)考核目的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县(市)科技进步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推进地方自主创新,加速地方科技进步,通过科技进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7 (二)考核目的 1、提升党委和政府对科技工作和科技进步的重视程度; 2、增加财政科技投入,改善科技投入使用的规范性和效益;
3、为科技管理部门配备强有力的主要领导人和领导班子,改善工作条件; 4、引导科技管理部门规范性、创新性地开展工作。

8 二、指标修改内容及本次考核指标 (一)考核指标体系的总体结构 (二)三级指标修改内容 (三)2007-2008年科技进步考核指标体系
(四)指标间的关系

9 (一)考核指标体系的总体结构 与 年的考核指标体系相比,本次考核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没有变化,仍然是:科技进步工作领导与管理、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科技发展。 对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本次进行了微调,增加了两个二级指标。在一级指标“科技进步工作领导与管理”中新增二级指标“科普工作情况”。在“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增二级指标“节能减排”。

10 (一)考核指标体系的总体结构 一级指标 标准分 序号 二级指标 科技进步工作领导与管理 400 1 科技进步工作领导情况 2
科技政策与法规的执行情况 3 科普工作情况 4 基础性科技进步工作情况 5 科技进步工作特色及成效 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00 6 经济发展 7 社会发展 8 节能减排 科技发展 9 科技投入 10 科技产出

11 (二) 三级指标修改内容 相比2007年,2009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指标体系中的三级指标进行了比较多的修改,新增了4个指标,删除了6个指标,另有2个指标的名称不变但考核要求进行了修改,还有9个指标的名称和考核要求均作了调整。这样,考核指标数量明显减少,由2007年的34个调整为目前的31个。

12 (二) 三级指标修改内容 1.新增的指标 新增的4个三级指标分别是: “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全民素质纲要工作例会制度及其工作情况”、“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及活动开展和产生成效情况”、“人均科学技术普及支出”及“技术开发和服务机构数” ,以配合二级指标的调整和考虑新形势对科技进步的新要求 。

13 (二) 三级指标修改内容 1.新增的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6 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全民素质纲要工作例会制度及其工作情况 7
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及活动开展和产生成效情况 23 人均科学技术普及支出 26 技术开发和服务机构数

14 (二) 三级指标修改内容 2.删除的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原13 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 原14 工业增加值率 原21 人均邮电业务量
原31 实用科技成果转化数量 原27 获得上级政府科技进步奖励项目数 原3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通过ISO系列等标准认证的比例

15 (二) 三级指标修改内容 3.名称不变但考核要求调整的指标
“党委和政府对科技进步工作的重视和领导情况”,过去考核要求是“由党委或政府召开专门研究解决科技进步工作中重大问题的专题会议和听取科技工作专题汇报的次数每年分别不少于两次(每年共四次),并切实、有效和及时地解决了科技进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新的考核要求修改为:要求由党委或政府召开专门研究解决由科技管理部门负责或参与的科技进步工作中重大问题的专题会议和听取科技管理部门科技工作专题汇报的次数每年分别不少于两次(每年共四次),并切实、有效和及时地解决了科技进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16 (二) 三级指标修改内容 “科技管理部门机构建设与履行职能情况”,原来只考核其是否有独立的科技管理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如何履行其职能。新的考核增加了内容,考核要求修改为:一方面是地方党委和政府支持科技管理机构改善工作条件和为其配备强有力领导班子、支持其开展工作的情况;另一方面是科技管理部门履行职能情况。

17 (二) 三级指标修改内容 4.名称和考核要求均调整的指标
一是由于财政部进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将原来财政科技投入涉及的三个科目“科技三项费用”、“科普经费”和“科学事业费”统一为一个一类科目“科学技术支出”。这样,2009年的考核指标中,将“本级科技三项费用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调整为“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将“本级科技三项费用增长比例”调整为“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增长比例”。在此基础上,对考核要求进行了调整。

18 (二) 三级指标修改内容 二是将原来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调整“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使用领域和方式及其产生成效情况”,重点加强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规范使用及产生成效情况的考核。 三是在“能源利用”和“工业三废排放”指标中,增加了对“单位GDP能耗减少比例”和“万元工业增加值三废排放减少比例”的考核,强化对能源消耗和三废排放减少情况的考核。

19 (二) 三级指标修改内容 四是考虑到许多地区的“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几乎达到100%,对其进行考核已经意义不大,该指标调整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比例”。 五是为使考核指标涵义更明确和准确,将“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调整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将“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开展及产生成效情况”调整为“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工作开展及产生成效情况”,将“上级政府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数”调整为“国家和省级有关政府部门累计认定并有效的高新技术企业数”。

20 (三) 年科技进步考核指标及其说明 科技进步工作领导情况 1.党委和政府对科技进步工作的重视和领导情况:(一票否决指标) 系指党委和政府召开专门研究由科技管理部门负责或参与的重大科技进步工作的常务会议次数、听取科技管理部门科技进步工作汇报的次数以及是否及时、有效地解决了科技进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并产生显著成效。要求对召开的会议及解决科技进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其产生成效进行说明。考核重点是解决科技进步工作中问题的重要性和产生的成效。提交的证明材料主要是会议纪要(录)。考核时可实地访查。

21 (三) 年科技进步考核指标及其说明 2.科技管理部门机构建设与履行职能情况:(一票否决指标)在机构建设上,一方面是本级政府中设立有独立机构、编制和职能的科技管理部门的情况;另一方面,对市是所属县(市、区)设立有独立机构、编制和职能的科技管理部门的情况;对县(市、区)是所属乡镇(街道)设置专门科技工作机构或配置专人负责科技工作的情况。在履行职能上,一方面是地方党委和政府支持科技管理机构改善工作条件和为其配备强有力领导班子、支持其开展工作的情况;另一方面是科技管理部门履行职能情况。考核重点是党委和政府支持科技管理机构改善工作条件和为其配备强有力领导班子情况以及本级科技管理部门履行职能情况。

22 (三) 年科技进步考核指标及其说明 3.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上级政府对本级政府建立和实施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情况,另一方面是本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实施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情况。要求说明是否实施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以及其内容和方式及产生成效情况。考核重点是目标责任制实施产生的成效。

23 (三)2007-2008年科技进步考核指标及其说明 科技政策与法规的执行情况
4.科技进步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及落实情况:系指本级政府根据本地区特点具体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年)》、《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等的情况及产生的成效,制定各类科技进步政策、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及实施和产生成效情况。考核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年)》、《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等的落实情况,科技进步政策制定和落实及产生成效情况。

24 (三) 年科技进步考核指标及其说明 5.加强人才工作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及落实情况:系指本级政府为加强人才工作制定的各种政策和采取的各种措施及其实施产生的成效情况。考核重点是具体政策措施落实和产生成效情况。 科普工作情况 6.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全民素质纲要工作例会制度及其工作情况:系指有关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其工作和产生成效情况以及全民素质纲要工作例会制度及其工作和产生成效情况等。考核重点是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全民素质纲要工作例会制度建立和运行及产生成效情况。

25 (三) 年科技进步考核指标及其说明 7.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及活动开展和产生成效情况:系指本级政府支持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画廊(科普宣传栏)、科普活动站(室)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科教进社区等群众性和经常性科普活动开展及其产生成效情况。考核重点是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及活动开展产生的成效。 基础性科技工作情况 8.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立和运行情况:系指农业科技推广、科技信息系统、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中介组织和机构等的建立和运行及产生成效。考核重点是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建设和运行及产生成效情况。

26 (三) 年科技进步考核指标及其说明 9.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使用领域和方式及其产生成效情况:系指政府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的使用领域、管理方式、绩效评价方法以及发挥的引导作用和产生成效情况,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中归科技管理部门掌握和使用部分所占比例情况。考核重点是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的使用和产生成效情况。 10.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工作开展及产生成效情况:系指本地区在促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工作上所采取措施及其产生成效情况。考核重点是产生成效情况。

27 (三)2007-2008年科技进步考核指标及其说明 科技进步工作特色及成效
11.本地区科技进步工作特色及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情况:本指标考核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考核本地区在科技兴市(县)工作中在科技政策与管理、科技型企业发展、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科技促进社会发展、节能减排、《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年)》以及《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落实等方面的独创性工作和突出成效;另一方面是考核本地区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建设和谐社会的情况。

28 (三)2007-2008年科技进步考核指标及其说明 经济发展 12.GDP增长率、人均GDP。以统计数据为准。
13.人均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以统计或财政局数据为准。

29 (三)2007-2008年科技进步考核指标及其说明 社会发展
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被调查的城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及其他经常性转移支出后所余下的实际收入。以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为准填报。 1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指农村常住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剩余的,可直接用于进行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一部分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考核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考核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考核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以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为准填报。

30 (三) 年科技进步考核指标及其说明 16.城乡居民收入比:城乡居民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以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为准填报。 17.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比例: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比例=当年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等入学人数/初中毕业生人数,以统计年鉴或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填报。 18.万人拥有医护人员数:医护人员是指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以统计年鉴或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填报。

31 (三)2007-2008年科技进步考核指标及其说明 节能减排
19.单位GDP能耗、单位GDP能耗减少比例:单位GDP能耗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和地区内能源消耗总量与GDP总量的比值。能源消费总量指一定时期内,本地区各行业和居民生活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能源消费总量包括原煤和原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电力,不包括低热值燃料、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的利用。 单位GDP能耗=能源消费总量/GDP总量。单位GDP能耗减少比例=(考核上年度单位GDP能耗-考核年度单位GDP能耗)/考核上年度单位GDP能耗*100%。以统计年鉴或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填报。

32 (三) 年科技进步考核指标及其说明 20.单位工业增加值工业三废排放量及其减少比例: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增加值;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减少比例=(考核上年度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考核年度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考核上年度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100%。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气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工业增加值;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气排放减少比例=(考核上年度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气排放量-考核年度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气排放量)/考核上年度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气排放量*100%。万元工业增加值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增加值;万元工业增加值固体废物产生减少比例=(考核上年度万元工业增加值固体废物产生量-考核年度万元工业增加值固体废物产生量)/考核上年度万元工业增加值固体废物产生量*100%。由基本表相关数据计算得到。

33 (三)2007-2008年科技进步考核指标及其说明 科技投入
21.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一票否决)本级科学技术支出指本级政府用于科学技术支出的决算费用;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系指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决算额。由基本表相关数据计算得到。 22.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增长比例: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增长比例=(考核年度本级科学技术支出-考核上年度科学技术支出)/考核上年度科学技术支出*100%。由基本表相关数据计算得到。 23.人均科学技术普及支出:人均科学技术普及支出=财政科学技术普及支出/年末总人口。基本表相关数据计算得到。

34 (三) 年科技进步考核指标及其说明 2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是指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调整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验费、技术图书资料费、未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试验费、研究开发机构人员的工资、研究开发设备的折旧与新产品的试制、技术研究有关的其它经费以及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科研试制的费用等。由基本表相关数据计算得到。

35 (三) 年科技进步考核指标及其说明 25.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 = 年末专业技术人员总数 / 年末总人口。由基本表相关数据计算得到。 26.技术开发和服务机构数:所辖区域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机构数。以统计年鉴、科技统计年鉴或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填报。

36 (三)2007-2008年科技进步考核指标及其说明 科技产出
27.10万人专利申请数:系指考核年度向专利行政部门提出专利申请并被受理的件数。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10万人专利申请数 =专利申请数 / 考核年末总人口*10。由基本表相关数据计算得到。 28.10万人授权专利数、10万人授权发明专利数:系指考核年度获得专利行政部门授权的专利数和发明专利数。由基本表相关数据计算得到。 29.年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按统计年鉴、科技统计年鉴或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填报。

37 (三) 年科技进步考核指标及其说明 3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高新技术产业包括医药制造业(含化学药品制造、中成药制造、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含通信设备制造业、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业、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电子器件制造业、电子元件制造业、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含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制造业)、医疗器械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含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由基本表相关数据计算得到。

38 (三) 年科技进步考核指标及其说明 31.国家和省级有关政府部门累计认定并有效的高新技术企业数:系指考核年度及其以前被国家和省级有关政府部门认定、并在认定有效期内正常运行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量。以统计年鉴、科技统计年鉴或科技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填报。

39 (四)相关指标间的关系 1.(考核指标20)=(基本情况指标10、11、12)/(基本情况指标9),即万元工业增加值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增加值。 2.(考核指标21)=(基本情况指标13)/(基本情况指标8),即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本级科学技术支出/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00。 3.(考核指标23)=(基本情况指标15)/(基本情况指标3),即人均科学技术普及支出=科学技术普及支出/总人口。

40 (四)相关指标间的关系 4.(考核指标24)=(基本情况指标21)/(基本情况指标22),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 5.(考核指标25)=(基本情况指标17)/(基本情况指标3),即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专业技术人员数/总人口。 6.(考核指标27)=(基本情况指标19)/(基本情况指标3),即10万人专利申请数=专利申请数/总人口。考核指标28与此类似。 7.(考核指标30)=(基本情况指标18)/(基本情况指标9),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

41 三、考核程序与计分方法 (一)考核程序 (二)对一票否决指标的要求 (三)计分方法

42 (一)考核程序 1.各个县(市)、区均须先根据考核办法和指标的具体要求,对照科技进步考核指标中三项一票否决指标(包括指标1、指标2和指标21)的要求,评价本地区是否能达到一票否决指标规定的要求。只要有一项不能达到要求,只填写《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表》中的“基本情况”和“考核内容及指标”中的定量考核指标,报送省辖市科技管理部门;如果三项一票否决指标均能达到要求,完整填写《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表》,准备各个考核指标的相关证明材料,一并报送省辖市科技管理部门。

43 (一)考核程序 2.省辖市根据考核办法和指标的具体要求,评价本市是否能达到一票否决指标规定的要求。只要有一项不能达到要求,只填写完整的《城市科技进步状况申报表》;如果三项一票否决指标均能达到要求,填写申报表,并准备三项一票否决指标的证明材料。

44 (一)考核程序 3.省辖市科技管理部门负责核准各县(市)、区提供交的考核材料是否齐全,数据是否准确可靠。然后对县(市)、区组织考核,考核可采用实地考察、数据审核、听取汇报等方法。 4.省辖市科技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材料齐全、各种数据准确可靠的县(市)、区,首先考核其三项一票否决指标是否能达到要求,如果其中有一项指标未达到要求,即视为未通过考核。

45 (一)考核程序 5.省辖市对三项一票否决指标均达到要求的县(市)和城区,按照考核计分方法计算出考核得分。根据考核得分情况,提出通过考核的县(市)、区建议名单和推荐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的建议名单。

46 (一)考核程序 6.省辖市将签署审核意见的县(市)、区考核材料及考核结果,连同本市科技进申报材料上报省科技厅。
7.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各省辖市上报的县(市)、区考核表格和材料认真审核,对于通过审核且三项一票否决指标均达到要求的县(市)、区,按照考核计分方法计算考核得分。根据材料审核情况、省辖市推荐情况、考核得分情况等综合因素确定通过考核的县(市)、区名单,提出国家先进县(市)、区的建议名单。

47 (一)考核程序 8.省科技厅根据在认真审核各省辖市科技进步申报材料的基础上,对于达到三项一票否决指标要求,且所辖60%的县
(市)、区通过考核的省辖市,作为通过科技进步考核建议单位。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市工作特色和成就,提出科技进步先进市建议名单。

48 (一)考核程序 9.省考核组将根据材料审查情况,对部分省辖市、县(市)、城区进行实地考察。 10.公示、总结、上报。

49 (二)对一票否决指标的要求 1.党委和政府对科技进步工作的重视和领导情况(指标1):要求由党委或政府召开专门研究解决由科技管理部门负责或参与的科技进步工作中重大问题的专题会议和听取科技管理部门科技工作专题汇报的次数每年分别不少于两次(每年共四次),并切实、有效和及时地解决了科技进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50 (二)对一票否决指标的要求 2.科技管理部门机构建设与履行职能情况(指标2):要求本级政府中设立独立科技管理部门。同时,对市,要求所属县(市、区)全部设有科技管理部门;对县(市、区),要求所属乡镇(街道)全部设置专门科技工作机构或配置专人负责科技工作。

51 (二)对一票否决指标的要求 3.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指标21):要求城市本级科学技术支出所占比例不低于1.4%;县(市、区)本级科学技术支出所占比例:东部地区1.3%以上;中部地区1.1%以上;西部地区及国家级贫困县1.0%以上(附证明) 。

52 (三)计分方法 1、分数设置 本考核体系包括31个考核指标,标准分总和1000分(区为900分)。分定性和定量两类指标。定性指标包括指标1到指标11,标准分总和400分。定量指标包括指标12到指标31,标准分总和600分(区500分)。被考核地区在各个指标上的得分总和为该地区的考核得分。

53 (三)计分方法 2、定性指标:定性指标由考核组成员用定性指标计分表根据被考核地区提供的考核材料和必要的实地考察,判别在各个定性考核指标上达到的水平,对照定性指标计分表上的要求进行打分。

54 (三)计分方法 2、定量指标:可由考核系统自动打分。 若该指标的取值越大越好,则 平均值)]}, 当 指标实际值≥平均值
标准分×{0.6+[(1-0.6)×(实际值—平均值)/(最高值— 平均值)]}, 当 指标实际值≥平均值 得分= 标准分×0.6×实际值/平均值, 0<指标实际值<平均值 当 指标实际值≤0

55 标准分×{1-0.4×(实际值—最优值)/(平均值—最优值)},
(三)计分方法 若该指标的取值越小越好,则   标准分×{1-0.4×(实际值—最优值)/(平均值—最优值)}, 若指标实际值〈平均值 得分= 标准分×0.6×(最差值—实际值)/( 最差值—平均值), 若指标实际值≥平均值

56 四、考核表填写和证明材料的具体要求 (一)考核表填写注意事项 (二)提交材料的具体要求 (三)考核指标证明材料的具体要求

57 (一)考核表填写注意事项 1.地区名称须与本地区政府公章上的名称一致,不能用简称。(特别是名称较长的区要注意)
2.“地区类别”中,区指地级和地级以上城市中的城区和郊区。填写考核表时,在相应类别上打“√”。 3.主要负责人签章,须是本地区政府正职领导签字或盖章。(每份材料都要签字和盖章) 4.考核表中数据和材料真实性、准确性的审核工作由各省辖市科技管理部门负责。(要签署意见、签字盖章) 5.地区代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国家标准(GB/T )填写。

58 (一)考核表填写注意事项 7.涉及价格因素的指标,均以现价计算;指标值如有小数,请保留两位。
6.基本情况和考核指标中的每个数据栏均须按要求认真填写,不能空白。基本情况和考核指标中除特殊注明外均填写两年的数据。所有数据除指明是本级之外,均填写全市或全县(市、区)所辖的数据。所有填报数据,如本级科学技术支出、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等,均用决算数据,不能用预算数据。涉及到人均量的指标,其总人口均按常住人口计算。 7.涉及价格因素的指标,均以现价计算;指标值如有小数,请保留两位。 8.在填写有关数据时,必须保证数据之间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59 (二)提交材料的具体要求 1.凡是能达到三项一票否决指标要求的县(市、区),均须提交三套考核材料:一套是一份单独的考核表;另一套包括考核表和三项一票否决指标的证明材料;还有一套包括考核表和所有考核指标的证明材料。对达不到一票否决指标要求的县(市、区),只须提交两份单独的考核表。 2.凡是能达到三项一票否决指标要求的市,均须提交两套材料:一套是一份单独的申报表;另一套一式两份,包括申报表和三项一票否决指标的证明材料。对达不到一票否决指标要求的市,只须提交两份单独的申报表。

60 (二)提交材料的具体要求 3.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管理部门建议通过考核的地区,均需要报送两套材料到科学技术部:一套是一份单独的考核表或申报表;另一套是包括考核表或申报表和三项一票否决指标的证明材料。对不能通过考核的地区,只须提交一份单独的考核表或申报表。 4.提交的各种证明材料,不管是打印件还是复印件,均必须保证清晰可读。如果有材料打印或复印不清楚,视为材料不合格。

61 (二)提交材料的具体要求 6.必须提供规范、完整和准确的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决算总表,并加盖财政局和人大常委会公章。否则视为材料不合格。
5.必须保证考核表或申报表中的数据与考核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完全一致。否则视为材料不合格。(最好是先输入系统,确认无误后再生成考核表或申报表) 6.必须提供规范、完整和准确的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决算总表,并加盖财政局和人大常委会公章。否则视为材料不合格。

62 (二)提交材料的具体要求 7.各市和县(市、区)在准备考核指标的证明材料时,只提供最重要和最能说明情况的,不相关或关系不密切的不要提供,尽量减少证明材料的数量。特别要求,除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考核指标21)的证明材料外,其它所有指标的证明材料不能超过200页,否则视为材料不合格。

63 (二)提交材料的具体要求 8.每套材料均用A4纸打印或复印,并于左侧装订成册,每份均须加盖政府公章(盖在考核表的封面“加盖政府章”处)。所有材料的装订顺序:先是考核表或申报表和材料总目录,然后按照科技进步考核工作手册“考核指标证明材料的具体要求”中规定的顺序提供各个考核指标的证明材料汇总表和相应的证明材料。要求在一票否决材料总目录、表1、表2、表6、表7前面加彩页。

64 (二)提交材料的具体要求 10、书脊从上到下的内容和格式为“河南省**县(市、区)2005年-2006年科技进步考核(申报)材料”。
9.用考核表第一页的内容和格式作为材料的总封面(与上次一致),考核表后面用彩页作为附件目录,后面依次按要求是证明材料。考核材料统一编页码。不得用塑料皮和塑料夹。否则视为不合格。 10、书脊从上到下的内容和格式为“河南省**县(市、区)2005年-2006年科技进步考核(申报)材料”。

65 (二)提交材料的具体要求 1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管理部门对材料要进行严格的形式审查,如果有材料字迹不清楚,或者考核表中的数据与考核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不一致,或者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决算总表不符合要求,或者材料页数超过规定要求等,必须要求其对准备的材料进行调整和完善。

66 (三)考核指标证明材料的具体要求 对县(市、区),11个定性指标需提交的证明材料归类为5部分:
一是党委和政府召开重要科技工作会议和听取科技工作专门汇报的会议纪要(录)(指标1); 二是科技管理部门机构建设与履行职能情况相关材料(指标2); 三是关于科技进步、加强人才工作和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等方面的规章和政策(指标3、4和5); 四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立和运行情况(指标8); 五是定性指标的其它证明材料。

67 (三)考核指标证明材料的具体要求 对20个定量指标,需提交的证明材料归类为2部分:
一是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指标21); 二是除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外,其它定量指标的证明材料。对这些定量指标,如果是统计年鉴上直接有的数据,直接提交一本统计年鉴即可;如果统计年鉴上没有,可由有关部门出具证明。在证明中,应简单说明数据的来源和计算依据,每个定量指标的说明不超过一页。 对市,三项一票否决指标的证明材料,参照对县(市、区)的要求准备和提交。

68 (三)考核指标证明材料的具体要求 1、党委和政府召开重要科技工作会议和听取科技工作专门汇报的会议纪要(录)(指标1)
填写“会议和汇报清单(表1)”,要标明政府和党委会议 提供8次会议记录,党委、政府每年各两次,会议研究解决的问题要能体现出科技局负责和参与,至少科技局领导参加 会议记录规范清晰,针对因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而涉及到科技问题的会议不能算在内 一次会议解决多个问题时的会议记录,科技工作议题应居前,有实质内容。

69 表1 党委和政府召开研究重要科技工作会议和听取汇报清单
(三)考核指标证明材料的具体要求 表1 党委和政府召开研究重要科技工作会议和听取汇报清单 序号 会议(听取汇报)主题 时间 地点 参加领导及部门 讨论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

70 (三)考核指标证明材料的具体要求 2、科技管理部门机构建设与履行职能情况相关材料(指标2) 填写“机构建设和履行职能情况表(表2)”;
提交本级政府发文的最新三定方案; 提交科技管理部门在部门年度考核中的考核结果证明材料。

71 简单说明本级政府中科技管理机构的职能设置情况
(三)考核指标证明材料的具体要求 表2 科技管理部门机构建设与履行职能情况 序号 下属地区名称 科技管理部门(机构)负责人 科技管理部门(机构)编制人数 科技管理部门(机构)实际人数 联系电话 简单说明本级政府中科技管理机构的职能设置情况

72 (三)考核指标证明材料的具体要求 3、关于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科技进步、加强人才工作、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指标3、4和5) 填写表3,列出本级政府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年)》、《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加速科技进步、加强人才工作和实施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等制定的各种政策和规章清单。 提交考核年度内新出台、最具代表性的政策文件。

73 表3 关于科技进步等方面的各类法规、规章和政策清单
(三)考核指标证明材料的具体要求 表3 关于科技进步等方面的各类法规、规章和政策清单 序号 名称 制定时间 制定部门 类别(法规、规章和政策等)

74 (三)考核指标证明材料的具体要求 4、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立和运行情况(指标8)
填写表4,列出本地区包括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市场、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内的各类、各种所有制创新服务机构清单; 提交最多3个运行状况比较好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产生的成效的证明材料。

75 (三)考核指标证明材料的具体要求 表4 主要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清单 序号 机构名称 成立时间 总人数(人) 本科及本科以上人数(人)
表4 主要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清单 序号 机构名称 成立时间 总人数(人) 本科及本科以上人数(人) 主要服务内容 考核期年平均服务性收入(万元)

76 (三)考核指标证明材料的具体要求 5、定性指标的其它证明材料(指标6-7、9-11)
填写表5,列出在考核期内能够反映科技进步各项工作成效和特色的文件。 提交最多4项最能反映考核要求的材料。不一定覆盖每一个定性指标。

77 (三)考核指标证明材料的具体要求 表5 其它定性指标的证明材料清单 序号 材料名称 形成时间 提供部门 说明的问题

78 (三)考核指标证明材料的具体要求 6、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指标21) 填写表6和表7 提供附件:
2008年、2009年人大通过的预(决)算报告 加盖财政局和人大常委会章的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科技计划发文及项目清单 《国库集中支付明细表》(相当于表7,必须加盖财政局章) 银行拨款凭证 《决算报告》、《决算总表》、《国库集中支付明细表》、银行凭证等中的科技支出数据不一致的由财政局出具说明。

79 (三)考核指标证明材料的具体要求 6、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指标21)
原则上不允许扣除转移性收入,如需扣除,需经省及管理部门同意,并且只能扣除“转移性支付收入”中的“专项转移支付收入。 扣除程序:有考核单位向省厅提出申请,并提交人大通过的豫决算报告和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决算总表,并说明本级财政转移性中各种转移性收入的额度及专项转移支付收入的使用领域,提出要求扣除的理由,报省厅,省厅专家审核同意后方可扣除。并将相关材料与所有考核证明材料装订在一起上报科技部。

80 (三)考核指标证明材料的具体要求 6、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指标21)
科技计划项目清单。科技项目应符合支出范围;研发费用的使用不能高度集中

81 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科目下决算支出比例
(三)考核指标证明材料的具体要求 表6 本级科技学技术支出其使用情况 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科目下决算支出比例 考核年份 本级科学技术支出(万元) 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额(万元) 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决算支出比例(%) 2007年 2008年 本级科学技术支出使用情况 序号 使用领域 经费主管部门 经费额(万元) 1 科学技术管理事物 2 基础研究

82 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科目下决算支出比例
考核年份 本级科学技术支出(万元) 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额(万元) 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决算支出比例(%) 2007年 2008年 本级科学技术支出使用情况 序号 使用领域 经费主管部门 经费额(万元) 1 科学技术管理事物 2 基础研究 3 应用研究 4 技术研究与开发 5 科技条件与服务 6 社会科学 7 科学技术普及 8 科技交流与合作 9 其他科学技术支出

83 (三)考核指标证明材料的具体要求 表7 国库集中支付支出明细表 序号 付款人 收款人 拨款金额(万元) 拨款日期 用途 全称 开户银行

84 (三)考核指标证明材料的具体要求 对这些定量指标,数据来自哪个部门,应由哪个部门出具证明。
7、除指标21以外的其它定量指标的证明材料 对这些定量指标,数据来自哪个部门,应由哪个部门出具证明。 在证明中,应简单说明数据的来源和计算依据,每个定量指标的说明不超过一页。

85 七、需要特别提请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数据要相互对应 基本情况表和考核定量指标表内的数据要对应。 考核定量指标表与后附材料中的数据要对应。
考核材料与考核系统中的数据要对应。 说明同一指标的证明材料不能相互矛盾。 定性指标说明与材料证明的要一致

86 七、需要特别提请注意的几个问题 2、考核表的要求 不论是单独的考核表(申报表)或是与考核指标证明材料中的考核表,都要求完整无缺。
每份考核表都要加盖政府红章。 考核表11页,“考核组意见”一栏,省辖是市不填写。 “科技部门管理意见”一栏一定要签署明确的审查意见并签字盖章。

87 七、需要特别提请注意的几个问题 3、要尽量精简材料,非考核手册要求的尽量不附。
4、上报科技部的“一票否决证明材料中”,尽量附原件材料,所有需新出具的说明必须附原件,并加盖红章。 5、省辖市最好统一装订,统一封面,封面不要太花,颜色要素淡。

88 七、需要特别提请注意的几个问题 3、上报科技部的“一票否决证明材料中”,尽量附原件材料,所有需新出具的说明必须附原件,并加盖红章。

89 联系方式 张伟 河南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中心 电话:(0371)65738017 13653836889
张伟 河南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中心 电话:(0371)


Download ppt "河南省2007-2008年度科技进步考核材料填报有关说明 郑 州 2009-03-06."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