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高中阅读教学质量反馈及教学对策 长沙市 一中 周玉龙.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高中阅读教学质量反馈及教学对策 长沙市 一中 周玉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中阅读教学质量反馈及教学对策 长沙市 一中 周玉龙

2 前方那一盏灯, 感谢你为我而提。

3 一、2012年《考试说明》解读 一、2012年《考试说明》解读 (一)基本没有变化的地方:
Ⅰ、考试性质。Ⅱ、命题指导思想。Ⅲ、考试能力要求。 (二)作了调整的地方: Ⅴ.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4 一、2012年《考试说明》解读 一、2012年《考试说明》解读 (三)《考试说明》的解读 1..考试说明的制定,在确保稳妥的基础上求变化。
2.试卷的设计,在坚持稳定的基础上求创新。 3.命题思路,在注重考查素养的基础上求发展。

5 2012年试卷结构 2011年 2012年 语言文字运用 12分左右 文言文阅读 23分 22分 5小题 古诗鉴赏 7分 8分 1小题
古诗文默写 5分

6 2012年试卷结构 2011年 2012年 论述类实用类文章 12分左右 11分左右 3小题 文学类文章 22分 20分 4小题 选做题
9分 12分 二选一 写作 60分 1小题

7 识记 理解 分析综合

8 一、2012年《考试说明》解读 1..考试说明的制定,在确保稳妥的基础上求变化。
(1)明确了命题的指导思想。把湖南省统一使用的高中语文教材作为命题的依据之一。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考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调整了考试内容。把国家方案中设计为选修内容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调整为必考内容,其中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为一道大题,文学类文本阅读为一道大题。

9 一、2012年《考试说明》解读 2.试卷的设计,在坚持稳定的基础上求创新。
(1)保持去年整卷题量总分。共七道大题,20道小题,满分150分。内容分为“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选做题”与“写作”等部分。 (2)全卷书写量略有上升。 (3)继续保留选做题,分值有明显的增大。选做题,分值12分,可能继续采取二选一的方式,从五个选修模块中选择。

10 一、2012年《考试说明》解读 3.命题思路,在注重考查素养的基础上求发展。 (1)尊重语文学科特点,注重基础,体现新课改精神。
“语言文字运用”,坚持从拼音、字形、词语、病句和语用等方面命题,着眼于考查考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 “古代诗文阅读”,对考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古代诗歌鉴赏能力进行检验和考查,通过默写对古代诗文熟悉与积累程度进行考查。默写分值没变。

11 一、2012年《考试说明》解读 “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考生在阅读时能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写作题”:在论叙文、议论文两种文体中考查考生观察生活、感悟生命、综合应用各种表达方式,有创意、有个性、真实准确地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感受与思考。 (2)体现探究,强化“选做题”。 阅读方面的命题,强调个性化的感悟以及多元化的解读、探究等,注重考查考生对有关材料的多层次、多角度的解读,有个性、有创意的解读。“选做题”的权重增加,选择范围有可能继续扩大。

12 研究《考试说明》的意义 用心的研究,找到考纲与考题的对应点,能减少学生的盲目,提高复习的效度。 把冰冷的文字变成温热的记忆。
把抽象而笼统的概念转化成真切而具体的感受。 设计典型的试题去把住“考试说明”的脉搏。

13 研究《考试说明》的意义 研究考试说明的变动之处,确定当年复习的重点。 选做题由9分提高到12分,体现了什么趋势?这道题的复习该如何提高效率?
文学类文章阅读减掉2分有什么隐含信息? 古诗文整体分值稳定意味着什么?

14 二、2011年高考语文 质量反馈

15 欲往明日, 问“道”昨天。

16 表1:2010年与2011年各版块得分情况的对比 2010 2011 文言翻译 42.2 % 70.8% 7.08 古诗鉴赏 51 %
64.6 % 4.52 古诗文默写 63 % 64.2 % 3.81 小阅读 66 % 65.3 % 3.92 大阅读 55.8 % 63.7 % 14.0 选做题 65 % 69.2 % 6.22 作文 68.3 % 41

17 表2:选做题分数分布 分数段 人数 10444 3.09 5 14539 4.31 1 335 0.09 6 85234 25.2 2 488 0.14 7 115732 73.6 3 1040 0.30 8 12130 3.59 4 2745 0.81% 9 334

18 关于选做题 题目变化及作答情况:赋分由6分调整为9分,作答字数要求由“不少于100字”调整为“200字左右”,只设一问,试题难度并没有增大,虽然书写量有所增大,但相对来说,考生能更好、更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思考,能更加放开地进行个性理解、个性阅读和个性表达。本题得分率为69.2%,分数集中在5-8分之间。 今年再上调到12分,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考点

19 估计2012年的难度系数会与2011年持平。 (一)注入了鲜明的新课程元素。 (二)注重了学科素养与能力的检测。
(三)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四)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0 2011年湖南高考语文试卷 重视整体阅读 重视探究能力 1、探索性解题的分量增加。 2、答题的开放度加大。 3、增加了自选答题的比重。
注重教材疏理 1、文言选文。关于归庄,现行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曾将他与顾炎武、屈大均、侯方域、魏禧一起列为明末清初的“重要作家”。

21 注重教材疏理 2、文言虚词考查。《游褒禅山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88页《伶官传序》 3、诗歌选材。对于高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63页介绍“明初高启诗才最高,风格豪迈”,但其诗歌从未在高考试卷中出现,湖南卷也从未考过明代诗歌,今年选《春暮西园》作为素材是为了强调丰富性,强调整体阅读。 4、文学作品阅读题。第17题,“谈谈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第二人称的好处。”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中对小说中第二人称运用有专门的介绍,这一知识点考生并不陌生,试题很巧妙地将这一知识进行移用。

22 2011年高考湖南卷 注重理念渗透 尊重新课改,命题理念渗透新课改精神,试题命制反映新课改成果,始终把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以能力立意,开放地考查考生语文知识和能力,实现了对创新性人才的有效选拔。

23 2011年得分数据的启示 1、落实选择题的得分。 2、保住默写题不扣分。 3、文言翻译反复练习,少丢分。
4、诗歌鉴赏题从读懂入手,根据要求答题。 5、文学类阅读,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表述要具体。 6、选做题要观点明确,结构完整,思路清晰,语言精炼。 7、不留空白,凡题必答。

24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复习策略 周玉 龍印

25 三、2012年高考复习 阅读教学策略

26 (一)阅读教学的教学理念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有关阅读教学的新理念改革中小学的阅读教学,必须寻找相应的阅读教学的新策略。所谓“阅读教学的新策略”,是指在阅读教学新理念的指导下,为达到阅读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新方法、新手段、新途径的总称。这些教学策略的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7 (一)阅读教学的教学理念 1.阅读教学的目标观:变“一维目标”为“三维目标”。形成全面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8 (一)阅读教学的教学理念 2.阅读教学的价值观:变“一元解读”为“多元解读”。增长胆识。
第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阅读教学理念,为学生个性的彰显和思想的解放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多元解读”与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与标准导向的辩证关系。 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独特性、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之间多向互动的对话,使学生自主建构文本的意义。而这个意义既有其独特个性的一面,也有其共性标准的一面,这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新的阅读教学的价值观。

29 (一)阅读教学的教学理念 3.阅读教学的方式观:变“肢解分析”为“整体把握”。 回归根本点 因为理清文章思路的过程,本身就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过程。 字、词、句、段是“目”,篇章是“纲”,所以,抓思路教学就能纲举目张。

30 (一)阅读教学的教学理念 4.阅读教学的主体观: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 培养尊严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阅读主体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唤回直觉经验,来重构文本的具体化形态。 第一,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第二,要积极鼓励学生通过批判性阅读,培养问题意识,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阅读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31 (一)阅读教学的教学理念 5.阅读教学的过程观:变“传话”教学为“对话”教学 。涵养生气。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教学,包含着“阅读对话”和“教学对话”两层意思。 “阅读对话”是讲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之间的对话过程,其形式主要有“师本对话”和“生本对话”。“教学对话”是讲阅读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其形式主要有“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32 (一)阅读教学的教学理念 阅读教学的“金三角”关系: 1)文本——教师——学生; 2)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教师——试题。

33 (二)高三阅读教学的具体做法 1.遵循学科规律,循序渐渐,制定一个科学的复习计划。 2.选择经典而鲜活的文本,培养正确的阅读观念。
3.搭建桥梁,实施阅读迁移,提升阅读能力。 4.归纳常见题型,审清题干要求,明白命题指向。 5.熟习答题规范,优化语言表达,减少失分现象。

34 选择经典的文本从多方面设题,多做变式训练,在比较中明确不同题型的解题要领。
高三阅读教学的具体做法 做好“解剖麻雀”的功夫。 选择经典的文本从多方面设题,多做变式训练,在比较中明确不同题型的解题要领。 将近几年全国各地语文试卷的典型试题搜集整理,加以改造,增强学生的适应性。

35 (三)解剖典型试题 示例1.关于人称的运用。 1)2010年全国1卷(萧萧的《灯火》)
问题: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案】第一问: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视角;②偶尔插入第二人称,构成两种不同人称的互相交叉。第二问:①不同人称的出现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②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气氛,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36 示例1.关于人称的运用 2)模拟题(陈富强的《宋朝的雨》) 问题:文章行文突出的特点是采用第二人称进行叙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表述一】更有亲切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作者感情。 【答案表述二】第二人称“你”是指读者,能拉近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及引起读者的共鸣。

37 示例1.关于人称的运用 3)模拟题:最后两小节人称有所变化,这种变化有何艺术效果?
放下听筒,我仍在听松。我的心,始而醉,继而痴,尔后又惶然悚然,愧然愀然。我以为人过中年,从此只谈风月为好。岂知今夜的松涛,再一次冲刷了我的肺腑。心中的尘垢被荡涤一尽。松涛呵松涛,多谢你吹碎一个诗人病态的淡泊,再开他热血男儿的襟抱。 从此,他不仅仅听松,感受剧烈的震荡。他更想变成一棵松,植入中国的任何一座山,挺起他的腰,伸开他的臂,加入伟大的呐喊。(节选自熊召政《听松》) 【答案表述】将“松涛”称作“你”,赋予松涛人格化的特点,有利于抒发情感,表达了对松涛的感激之情;将“我”称作“他”,突出“我”和听到松涛的每个人,都会进入新的境界,有新的认识和胸襟。

38 示例1.关于人称的运用 4)2011年湖南卷(徐志摩的《想飞》)谈谈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第二人称的好处。(4分) 【答案】①运用第二人称,如对朋友,殷殷相告,有一种亲切感;(2分)②有利于躲着对不能飞的“你”倾注同情与关怀,与“你”共同感受不能飞的痛苦。(2分)

39 2012湖南卷17题 评分细则 (分2个要点)1、考生答运用第二人称,好象朋友一样殷殷相告,增加了亲切感。得2分。(或者答出运用第二人称,有利于和读者的平等交流,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得2分。)2、考生答运用第二人称有利于作者对不能飞的“你”倾注同情与关怀(或者关爱、理解)给2分。或者考生答出运用第二人称有利于与“你”共同感受不能飞的痛苦(或不平、愤懑),或“难受”“懊恼”“寒伧”,给2分。3、考生答出第一个要点运用第二人称增加了亲切感,而第2个要点不够明晰的,但又有所表述的,比如谈到意义,或者谈到重要性的,可酌情给3分。

40 示例2:关于“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 《山阴道上》16.“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句中“故乡”一词的含义是 :
①鲁迅的故乡②作者向往的精神家园 借用索绪尔的概念:“所指”与“能指” 字典义与语境义 固定意义与临时意义 误例展示: ① 鲁迅的故乡②我的故乡 ① 一个人出生成长的地方②一个人内心里的家乡

41 注意:常见题型与题型变式 (2007湖南卷)17. 在“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一句中,作者为什么 在“古文”前用“弄”字和“烂”字?请从字义与情感两个方面分析(4分) (1)“弄”是“写”的意思,还有“玩弄”(游戏)的含义,“烂”是“陈旧”的意思。(2)从前刘半农投身文学革命,提倡写白话文,是一名勇敢的战士“五四”;退潮后,思想发生了变化,日益走向保守,写古文是其表现之一,鲁迅用这两个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是要表现对刘半农的批评。

42 示例2:关于“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 夏丏尊《钢铁假山》 “论到证据的性质,这确是‘铁证’了”,句中“铁证”一词的含义是① ;② (4分)
“论到证据的性质,这确是‘铁证’了”,句中“铁证”一词的含义是① ;② (4分) ① 作为证据的钢铁②“铁”的证据(日本侵略者的证据) ①钢铁是炸毁房子、炸死炸伤人的工具;②见证着惨痛的历史的非常确凿、不容怀疑的证据。 ①钢铁制成的杀人武器的残片;②日本侵略者残杀民众的不容抵赖的罪证。 【解析】这道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解释该词在文中的语境义,要特别注意词语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具象意义和抽象意义。

43 湖南卷已考过“句子的作用”,而“句子的含意”则很少涉及。 句子的含意(含蓄与直白) 句子的作用(内容和结构) 句子的表达效果(手法和效果)
示例3:关于“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 湖南卷已考过“句子的作用”,而“句子的含意”则很少涉及。 句子的含意(含蓄与直白) 句子的作用(内容和结构) 句子的表达效果(手法和效果) 应注意对相关题型的整理归类

44 示例4:文言文阅读 (1)典例对照法 (2)语法分析法 (3)语感审读法

45 柳宗元《观八骏图说 》 答案:C。求:寻求、搜求 选文: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咸若骞若翔 骞:高飞 B. 其书尤不经,世多有,然不足采 采:采取 C. 絺而清,裘而燠 燠:暖和 D. 慕圣人者,不求之人 求:请求 答案:C。求:寻求、搜求

46 注意虚词题2011年的变化 D(A.他们/他的;B.与/在;C.表顺接,就; 表因果,因而;D.都是人称代词,它或他)
2)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则其言圣人者,亦类是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食谷而饱肉,絺而清,裘而燠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D.然而世之慕骏者,不求之马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D(A.他们/他的;B.与/在;C.表顺接,就; 表因果,因而;D.都是人称代词,它或他)

47 柳宗元《观八骏图说 》 3.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3分)
孟子曰:“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今夫马者,驾而乘之,或一里而汗,或十里而汗,或千百里而不汗者。视之,毛物尾鬛,四足而蹄,龁草饮水,一也。 题型:客观选择题,主观题(画线断句)

48 柳宗元《观八骏图说 》 4-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八骏图上所画的那些奇形怪状的马很不以为然,认为照此图去找骏马是根本找不到的。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社会上流传的圣贤图像的质疑。 B.这是一篇观后感,作者借人们一定要按照《八骏图》上画的那些样子去找骏马,最终一无所获的做法来批评统治者寻求人才的标准。 C.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戳穿了对古代圣贤进行神化、异化的把戏,揭掉了古代圣贤头上耀眼的光环,还圣贤以常人的形貌,从而废除了人们对圣贤的偶像崇拜。 D.文章从批判“异形求骏”着手,先是揭示了根据形貌差异来求骏马的荒谬,而后又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揭示了异形求圣贤的荒谬。 C(并未废除人们对圣贤的偶像崇拜)

49 柳宗元《观八骏图说 》 4-2概括本文的写作意图。(3分) 链接:《马说》《移树说》《钓说》 马---人:根据“形”(外形)来寻找
骏马---圣贤(人才):根据“标准”来衡量 文章叙述了那些按图索骥的人最终无法找到骏马,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做法的质疑和否定,并借此类比统治者的选拔人才的标准,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做法的否定与批判。 如果给文章加上注释:王叔文及其永贞革新失败后,本文写于作者因此而被贬时。 作者还借此表达了怀才不遇、无人赏识的愤懑,渴望受到重用。

50 柳宗元《观八骏图说 》 4-2概括本文的写作意图。 从设题的思想看, 体现了整体阅读的理念, 结合了“知人论世”的观点, 体现了课内课外的衔接。 考纲----试题----教材 教师----试题-----学生

51 柳宗元《观八骏图说 》 (5)翻译上面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10分) (1)其书尤不经,世多有,然不足采。世闻其骏也,因以异形求之。 译文:这类书籍世上有很多,但是都荒诞不经(不合常理),没有可取的地方。世上的人听说是骏马,因此便按照奇异的形状去想象(搜求)它。

52 柳宗元《观八骏图说 》 (5)翻译上面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10分) (2)然而世之慕骏者,不求之马,而必是图之似,故终不能有得于骏也
译文:可是社会上那些爱慕骏马的人,不是从普通马群(生活里、现实里的马群)中去寻找,却一定要找像《八骏图》上画的那种样子的马,所以最终也不能得到骏马。

53 示例5:关于选做题 1.阅读下面的新闻,回答后面的问题。
在河南商丘顺天小区附近的马路上,5个月来,清晨总有一个50多岁的男子携妻子以捡垃圾的方式搞晨练。该男子的举动被网友发到网上,还被亲切地称为“街净哥”。不料,这位“街净哥”的身份近日曝光以后,却引发网友的强烈关注和议论——这位“街净哥”的真实身份是商丘市城管局副局长轩敬杰。倘若不是城管局副局长的身份,相信“街净哥”会毫无争议地成为公民精神的代表。然而,副局长尤其是城管局副局长的身份给了许多人以质疑的理由:这和市长捞树叶疏通下水道、区长带手下上街治理“牛皮藓”如出一辙,是典型的官员作秀! 请从上述消息中,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12分)

54 观点提取 1、不要盲目仇官。 2、为那些以身作则的官员鼓掌。 3、官员要拒绝作秀,真诚做人。

55 2011年湖南卷 19题评分细则 一类卷 (8~9分) 能结合新闻素材, 从整体上或者任意角度对人口问题进行评论,观点明确,言之成理,结构完整。 二类卷 (6~7分) 能结合新闻素材,并能借用素材中的语句或数据对人口 问题进行评论,有观点,有理据。 三类卷(1~5分)凡属其中任意一项的,均在此类卷给分 ①没有结合新闻素材的;②没有围绕人口问题评论的; ③简单摘抄素材原文的;④没有写成新闻评论的; ⑤观点模糊、混乱,不知所云的;⑥篇幅不足100字的。

56 示例5:关于选做题 概念 官员 角度 判断 不要仇视官员 观点 官员是公民精神的楷模 推理 分析

57 示例5:关于选做题 概念 作秀 角度 判断 拒绝作秀,真诚做人 。 观点 推理 分析

58 学生习作 别用怀疑挡住了真正公民精神的到来
学生习作 别用怀疑挡住了真正公民精神的到来 近日街净哥捡垃圾晨练一事引起网友强烈关注和议论。是作秀还是真的公民典范?他的城管局长的身份引人质疑。但是,长达5个多月的垃圾晨练还能是作秀吗?假如是,那也只是曾经因为5个多月的坚持早就可以抹去别人的怀疑,质疑的人群中谁能站出来做一场这样的秀?让你我抛下质疑吧,请相信官职下那颗有着公民精神的心。我们需要这样的官员,也需要这样的公民,这样的人心中有的是对社会的责任感,别再把时间浪费在质疑争吵中,别挡住了公民精神的步伐,从现在起,让你我共铸公民精神。

59 选做题答题的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角度 观点应明确具体 分析要合情合理 结构要规范完整 字数要合乎要求

60 《浮冰上的两者 》 (「丹麦」哈夫·B·卡威 )
(1)请结合文本的具体情节简要概括诺尼的心理变化过程。(3分) (2)试从“摇摆”或“延宕(延迟)”的角度,概括上文的情节内容。(3) (3)从叙述视角分析上文的表达效果。(3) (4)结合现实,谈谈你阅读后获得的启示。(9分) (5)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人与其他生命体”的关系的理解。(9分)

61 《浮冰上的两者 》 (1)请结合文本的具体情节简要概括诺尼的心理变化过程。(3分) 答:诺尼的心理变化过程: 磨刀,决定杀犬;
尽量不去想,不忍心杀犬,心里很痛苦; 硬起心肠,又一次下定决心; 扔掉小刀,心又软下来; 听到尼马克喉咙里的吞咽声,极度恐慌; 头靠着头,轻轻地笑,惭愧与感动。

62 《浮冰上的两者 》 (2)试从“摇摆”或“延宕(延迟)”的角度,概括上文的情节内容。(3)

63 《浮冰上的两者 》 (3)从叙述视角分析上文的表达效果。(3分)
答题提示:本文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觉的约束,可以深入主人公的内心,便于将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 以“尼马克 ”来称呼,而不是以“狗”来称呼,题为“浮冰上的两者 ”,以对两个生命面临绝境的客观观察来表现作者的生命意识。

64 《浮冰上的两者 》 (4)结合现实,谈谈你阅读后获得的启示。(9分) 1、从生存与死亡的角度看 2、从人与其他生命体的关系看
3、从诺尼获救的结果看 诺尼克制住了对死的恐惧及对生的欲望,从而恢复了理智,也恢复了人性中善的一面。而恢复理智的过程中所体现的正是人性的高贵与伟大。

65 《浮冰上的两者 》 (5)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人与其他生命体”的关系的理解。(9分) 相互依存的关系。 联想到人类与自然的生存关系,让学生懂得如何与有生命的大自然相处。

66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论语》中有两处“和”的论述,一是孔子弟子有若说的,一为子曰。
(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为最宝贵;先王之治道,以‘礼’区分为最美好。但无论大事小事,都按礼制来办,则很难行得通。若为和而和,而不用礼仪去节制,也是很难行得通的。”

67 (2)“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孔子说:守礼的君子与不同的人有相应情形,但并不是为了与他们相同,不懂礼的小人同一情形下,他们也不是为相应(君子). 君子们团结但有不同思想 ,小人同谋利但是他们不团结 。 孔子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68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 (1)这两个选段在谈到“和”时,有什么不同?(3分)
选段(1)是将“和”与“礼”一起谈论的,并将“和”上升到治国之道(或答为“先王之道”)(2分)。选段(2)是将“和”置于君子与小人的区分中来谈论的,既讲究和谐也明辨了差异。(2分)

69 (2)请你根据材料中关于“和”的理解,阐述“和”在充满竞争的现实社会人际交往中作用。(9分)
示例一: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和”是人际关系的黏合剂,能消融工作中的强烈冲突,使人享受到竞争背后的丝丝温馨。 示例二: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实,一味的毫无原则的“和”实际上是一种妥协,这种“和”能消解人的斗志,不利于个人和群体的进步与发展。 示例三: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既要追求发展,也要讲究和谐,但对君子可以讲和谐,而对小人就不能毫无原则的讲和谐。 (注意题干中“竞争社会”“人际交往”等提示语,答案中没有体现这要求的,口1分。除上述角度,还可从其他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70 关注热点重点话题 儒家与道家:异质,相反相存 诚信 财富观 仁爱与孝道 礼:正、负面意义 幸福观

71 有备无患,循本遵纲。 整体把握,心中有数。 题文对照,眼中有题。 读懂题干,减少盲目。 具体明确,答题有序。 限时训练,提高速度。

72 祝愿我们的学生,在龙年,如鱼跃龙门,龙飞九天。

73


Download ppt "高中阅读教学质量反馈及教学对策 长沙市 一中 周玉龙."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