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对2011高考备考的一点思考和建议 李金良
2
一、 “新课标”下的高考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学习方式的巨大变革。 《新课标》:以学生为本、实践第一。以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为核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促进学生 知识与技能的发展,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 发展。 三维立体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考知识 考能力 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
二、正确理解2011年的高考改革 1、以平稳过渡为主 高考改革不是革命,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变革,是
循序渐进、稳中求变的过程。原有的高考大纲卷和新 课改卷力求做到“平稳过渡无缝衔接”。《考试大纲》 始终是在渐变中运行的,这个渐变可能要延续一段时 间,这样才能达到最初设计新课改的理想状况。 试题的基础分肯定是不会变的,可能会多一些能 力方面的题型。高考肯定会有变化,但不会很多,在整体的拔高题上出现能力的灵活运用会多一些。尤其对信息阅读能力的考查力度会加大。
4
我们可以把“新课改”比作“老酒装新瓶”,高考必然还 是要考那些核心的知识内容,只不过把考试的重点开始 偏移,即偏移到考能力上。 每年的高考都会有15%左右的难题,所谓难题就是思 维程度高需要灵活运用的考题,一活就难。最后的难题 把握好希望就大,把握不好可能就没有希望。但是对于多数以考上一所大学为目标的考生来说,“新课改”基本 上对他们没有太大的影响。 新课改的考试内容一定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最 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推进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这两点,所以新课改高考在试 题检测上非常重视探究能力
5
2、2011高考命题的新特点 四个坚持: (1)坚持命题以能力立意不会变; (2)坚持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命题不会变; (3)坚持考查重点内容和主干知识不会变; (4)坚持考查思想方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会变。 三个转变: (1)变以“淘汰”作为基本特征为以“成功”作为基本特征; (2)变考查学生“不会什么”为考查学生“应学会什么”; (3)变设置陷阱从“反面”考查学生为突出思维品质从 “正面”考查学生。 高考是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思想方法和相关的 能力,而不是专门找考生的毛病。 一个过渡:新旧衔接,平稳过渡。
6
1、选修内容的分数比例 一个特别注意 选考内容的命题动态 山东 全国新课标 海南 江苏 福建 2、选考内容的层次定位 选考内容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都比必考内容高。
7
三、我们的方针:积极应对, 科学备考 科学备考就是研究命题、研究考纲,有针对性地、高效率地备考
三、我们的方针:积极应对, 科学备考 科学备考就是研究命题、研究考纲,有针对性地、高效率地备考
8
1、.高考考什么? ——考知识 考能力 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9
(一)关于知识的考查 1.高考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回归教材 ①基础知识是继续学习的工具。不仅是记忆,要理解和应用。
②基础知识是应用分析的依据,高考试题把基础知识与新材料,新情境问题重新组合
10
2.突出主干知识 为什么突出主干知识 ①突出主干知识是公平、有效的基本措施和手段; ②是对学生刻苦学习双基、培养能力的鼓励与尊重;
③可以保证中学正常的教学过程和秩序。 (4)新材料、新情境问题落脚于主干知识
11
3.检测知识网络 ①知识点构成知识网络,解综合题的基础 ②突出学科内联系,命题常在交汇点处 语文知识文史结合是一大特点。 自然的跨学科偶尔存在: 如地理、生物、化学
12
(二)关于能力的考查 1.为什么考能力? ①考能力是大纲的指导思想 ②考知识,必然考能力。能力以知识为 载体
③培养思维能力是进入高等学校的需要
13
2.怎样考能力? (1)不超过考试说明的范围 (2)考查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
14
例如: 文综四大能力: ①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 ②调动运用知识能力; ③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 ④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5
理综: 生物四大能力: ①理解能力 ②实验与探究能力 ③获取信息能力: →同文综的①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 ④综合运用能力: →同文综的④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6
化学: ①观察能力 ②实验能力 ③思维能力→就是综合运用能力 ④自学能力→就是获取信息能力
17
物理: ①理解能力 ②推理能力 ③分析综合能力 ④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⑤实验能力
18
数学: ①思维能力 ②运算能力 ③空间想象能力 ④有实践能力 ⑤创新意识
19
语文和英语特殊一些: 语文: ①识记能力 ②理解能力 ③分析综合能力 ④表达运用能力 ⑤鉴赏评价能力
20
3.考什么能力? ①自学能力: a.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 b.理解能力 c.调动运用知识能力 d.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如:政治、生物
如:历史 d.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如:语文的作文
21
②观察能力: a.人、自然、社会 b.透过现象看本质 如:化学、地理、历史 c.图、图解、表格、曲线 如:数学、物理、政治、英语 d.实验能力,设计与探究
22
③思维能力: a.推理能力 d.敏捷性、严密性、整体性、深刻性 辑思维。例如:化学 b.知识重组、网络化离不开思维 如:英语
c.理性思维:定性思维、定量思维、逻 辑思维。例如:化学 d.敏捷性、严密性、整体性、深刻性 如:语文(作文题)、数学、生物
23
④实践能力: a.时代性、前延性,联系高科技、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如:基因工程 b.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如:物理的环保汽车 c.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⑤创新精神: a.稳中求改、稳中求变、稳中求新 b.开放式:如:宁夏、海南试题 c.背景公平
24
(三)考情感、态度、价值观 1.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方法 如:作文 2.开放式
25
四、我们的工作思路及备考建议 (一).学生高考成功的关键 ①钻研考纲大纲,对考试要求和试卷编排胸中有数----方向正确
②夯实教材,深刻理解考点内容—夯实基础 ③分析错题,提升解题能力---提高能力 ④调整心态,从容应考----心理基础
26
学生的四大误区 ①盲目备考 ②忽视教材 ③钻进题海 ④焦虑情绪
27
(二)、对2011高考备考的建议 1、吃透一个文件——《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是依据《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结合各地的高考方案和各学科教学实际制定的。《考试说明》既是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复习教学的依据
28
要通过研究《考试说明》 明确“考试目标” 领会“能力要求” 弄清“考试内容” 知道高考考什么,把准”复习方向”
29
2、落实两大体系 ——基础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 1、落实基础知识 (1)高考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在高考试题中,基础题占30%,中档题占50%,基础题和中档题共占80%。 (2)没有扎实的基础,就不可能有相应的能力。 以知识为载体的高考,如果没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是考不出能力的。 只有基础知识教学得到落实,就等于控制了高考的主要得分点,在可以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30
要特别注意对知识的归纳整理。现有的新课标教材,很多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引入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教材突出了紧密联系实际,但忽视了知识本身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只有进行归纳整理,才能使学生对知识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才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1
要引导、指导学生完成知识点的自我构建,要求学生构建自己的基础知识网络体系,以便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以便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可以是图表图示法。一张图表,一个图示,可以是一个单元的内容,也可以是一个专题的内容,内容可多可少,表图可大可小。只要能将相关知识点间的联系标识清楚即可。 如有机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就非常适合这种方法。
32
2、强化能力训练 首选高考题能提高应试能力。 高考题是《考试大纲》的典型范例,具有强烈的指示性和重要的示范性,是把握教学的重要标尺。
高考题遵循大纲,不拘泥于大纲。 练习高考题:一、可以在心理上取得象征性的成功,消除神秘感和恐惧感,增强自信心;二、可以弄清高考考什么,高考怎么考,把握好复习方向;三、新高考题不回避原高考题,如果在高考中遇上了原高考题可以做快而准。
33
训练高考题 训练高考题的基本方法是: ①一题多做 ②一题多变 ③一问多解 ④多题一法
教师要认识到新形式下备考训练题选、编的极端重要性,要积极主动做好训练题的选、编工作。
34
要提醒学生: ①立足中档题,不求难求异 ②不押题猜题,不搞“试题猜想” ③习题从五方面总结:审题、找考点、 入手、技巧、变式 ④错题记录本不离身 5)注意总结解题思路与方法
35
——高考的考点目标、考生的弱点目标、单位时间的提分目标
3、针对三项目标 ——高考的考点目标、考生的弱点目标、单位时间的提分目标 1、要切实对准高考的考点目标,做到高考考什么就复习什么,高考怎么考就怎么复习。
36
要研究高考考什么,高考怎么考,必须将《考试大纲》与高考试题同时研究,只研究一个省、区、市的不行,要将同类高考所有省、区、市的试题都进行研究;只研究一年的不行,要将三年甚至五年的高考试题都进行研究。通过这样横向与纵向研究,才能弄清高考考什么,高考怎么考。
37
(一)研究试卷结构(以化学为例) 全国新课标卷 山东卷 福建卷 海南卷 江苏卷 题量 分值 第 Ⅰ卷 单选 7 42 28 6 12 14
试卷类型 理科综合卷 (满分300分) (满分240分) 化学单科卷 (满分100分) (满分120分) 题量 分值 第 Ⅰ卷 单选 7 42 28 6 12 14 双选 4 24 第Ⅱ卷 必考 3 43 45 5 44 64 选考 1 (3选1) 15 8 (2选) 13 20 (2选1) 合计 11 100 78 16 120 时间/分 150 90
38
2010高考模块统计 必修1 必修2 化学反应原理 物质结构 有机化学 化学 与技术 化学与 生活 实验 全国新课标 必考 √ 选考 山东
(二)研究考查内容 2010高考模块统计 必修1 必修2 化学反应原理 物质结构 与性质 有机化学 基础 化学 与技术 化学与 生活 实验 全国新课标 必考 √ 选考 山东 福建
39
(三)研究试卷考点统计(必考部分) 考点 海南卷 全国卷 山东卷 福建卷 北京卷 广东卷 安徽卷 浙江卷 天津卷 氧化还原反应 7.概念
16.写未知方程式 28.分析方程式 24.补齐、配平方程式 11. 27.概念 26.电子转移 33.判断还原剂 7.判断氧化剂还原剂25.写方程式 25.写方程式 5.浓盐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与双氧水反应
40
1.试卷结构——题型题量,保持稳定性 2. 知识载体——突出主干,立足基础性 3. 能力立意——能力中心,全面多样性 (1)理解、应用能力
(四)研究试卷特点 1.试卷结构——题型题量,保持稳定性 2. 知识载体——突出主干,立足基础性 3. 能力立意——能力中心,全面多样性 (1)理解、应用能力 (2)学科内综合能力 (3)自主学习能力 学科网 (4)发散思维能力 4. 化学实验——注重技能,强化探究性 5. 题设情境——联系实际,体现时代性 6. 内容设置——必考选考,提供选择性 7. 试题形式——开放灵活,具有创新性
41
才能弄清高考考什么,高考怎么考。 才能保证高频考点的复习到位。 才能弄清命题者的思想动态。
42
2、针对考生的弱点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做到缺什么补什么。
知识复习课,要针对考生弱点 习题讲评课,要针对考生弱点 要想方设法,弄清弄准考生弱点 要不惜代价,彻底解决考生弱点 复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要解决考生弱点
43
最好,要求学生也必须主动对自己的弱点进行有的放矢地复习。对已经掌握了的知识或习题可以不复习、不训练.
为确保学生弱点的彻底解决,每一部分复习完毕之后,老师要发放复习情况调查提纲,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本部分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本部分复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调查学生该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在以后复习时,再“针对学生弱点、做到有的放矢”。
44
针对考生的弱点目标,要分轻重缓急,要按照先易后难、先大后小的原则进行。
针对高考的考点目标,要分主次,首先要针对高考的高频考点、高考的重点考点。 针对考生的弱点目标,要分轻重缓急,要按照先易后难、先大后小的原则进行。 考生的弱点问题:全班的共性弱点,由教师指导备考统筹解决;考生的个性弱点,由考生自主备考自行解决。
45
老师应要求学生 每一阶段明确复习重点及达到目标 每一节课明确知识重点及常规题型 每次考试明确得分经验及失分教训
46
3、针对单位时间的提分目标,做到高效复习。
不能做无用功,不能走弯路。 要首先解决高考的重点内容。
47
4、提升四种能力 1、审题能力 2、简答能力 3、计算能力 4、实验能力
48
特别是对于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的高考,试题不可能难,审题显得更为重要.
对于难以回答的问题,要认真审题,要用审作文题的态度审题。对于一些容易回答的问题,也要认真审题。要通过审题,把问题答准确、答规范。对于文字少的度题,要认真审题,对于文字长的度题,更应该认真审题,要用毅力弄懂题意。
49
审题平时就要认真训练。 审题时要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对于试题中的一些关键字、词、句,要特别注意,要认真推敲,千万不要“一目十行”、“走马观花”不求甚解。要敏锐的觉察题示“信号”,发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弃去多余条件,由质变客观的分析量变,抓住问题的实质迅速地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50
要提高简答题的应答能力,基本策略是,在弄清问题指向的前提下,不是追求节省文字或符号,而是追求把问题叙述清楚,把思维过程表达清楚的策略。去掉“企图用较少的文字或符号,解决问题”的幻想。采取把要回答的问题全部用文字或符号有条理的准确表达出来的策略。采取用对待作文的态度(把题意审清楚、把内容表达清楚、使语言优美)对待简答题的策略。
51
5、处理好5种关系 1.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升华。拥有知识不一定拥有能力,拥有能力必需拥有知识。知识重要,能力也重要。在知识基本掌握的前提下,主要任务是提高能力。在知识漏洞百出的的情况下,主要精力要落实知识。要通过艰苦的复习,使知识扎实,使能力升华。坚持以知识和能力并重,坚持以知识为载体培养能力,是我们复习的基本策略。
52
总结包括:知识点的总结、解题方法的总结和易错点的总结。练习要注意:
2.总结与训练的关系 总结包括:知识点的总结、解题方法的总结和易错点的总结。练习要注意: 1)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解答习题时要注意总结。不能“解到结果”为目标,要从中领悟中解题的方法和思路,要能从会解“一道题”到会解“一类题”,要及时总结解题规律,总结解题技巧。 要总结错题。每一位考生都要做好错题记载(或抄或剪或贴),错题入集,红笔纠错,经常翻阅,做到“题不二错”。
53
2)质量与数量的关系 质量第一,数量第二。在保证质量前提下,追求数量。 糊里糊涂做十题,不如明明白白做一题 3)规范与思维的关系 “规范”是指对答题书面表达的规范化训练,“思维”是指对解题的思维训练。如果在复习中只训练“规范”,没有时间,更没有必要;如果在复习中只训练“思维”,就会使学生答解不规范。两者必须兼顾。其策略是:用少量的典型题目训练“规范”,用大量的非重复题目是训练“思维”。
54
化学2主题1物质结构基础→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化学2主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有机化学基础可整合为:
3.教材与教辅的关系 (1)不能不用教材 高三复习,一定要以纲(高考说明、考试大纲)为纲,以本(课本)为本。即使有的高考试题不是直接出自教材,其解题知识、解题思想、解题方法都是来自于教材。 (2)注意整合教材。 如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可整合为: 化学2主题1物质结构基础→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化学2主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有机化学基础可整合为: 化学2主题3化学与可持续发展→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55
(3)用好教辅资料。 教辅资料在复习备考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对教材中处于十分分散的实验的复习、对于计算的复习、对于基本概念的复习、对于某一专题复习及训练等,教辅资料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上述内容的具体知识的落实要依靠教材,上述内容的归纳、总结、提升要靠教辅资料。
56
让学生明白:苦学是基础,巧学(方法)是关键。
4. 全面与重点的关系 处理好复习内容方面的全面与重点的关系。首先,对历年高考的常考内容即高考的重点内容, 必须优先准备。其次, 对《考试大纲》规定的所有内容, 必须全面准备。要在确保重点内容的前提下,全面复习考试内容。 5.苦学与巧学的关系 鲁迅:哪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 咖啡的功夫用在工作上。 爱迪生: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 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让学生明白:苦学是基础,巧学(方法)是关键。
57
6、加强对学生6个方面的德育要求……
58
欢迎批评指正! 再见!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