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章 土地规模应用 第一节 土地规模利用原理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第三节 城市土地规模利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章 土地规模应用 第一节 土地规模利用原理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第三节 城市土地规模利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 土地规模应用 第一节 土地规模利用原理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第三节 城市土地规模利用

2 一、土地利用规模及其表现 第一节 土地规模利用原理
土地利用规模,是指相对独立的单项经济活动占用土地面积的大小,是反映土地生产要素利用集中程度的一个指标。 在农业中,土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 土地利用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经营规模的 大小。 农业生产首先是要表现为一种土地规模,即在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地空间上进行。其次, 土地规模是其他生产要素规模的基础, 即只有在一定的土地规模上,才能决定劳动力和资金的投入规模,

3 第一节 土地规模利用原理 其投入规模的大小最终取决于土地规模的受容力。因此, 土地利用规模在农业中通常是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标志。
在农业生产的人畜力阶段, 生产要素合理利用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劳动力的作用,形成劳力满负荷。 在工商业中, 土地只是作为基地、操作场所而发挥作用。所以,与农业不同,土地利用规模对工商企业的经营规模并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 城市中, 只有当土地本身成为劳动对象时 , 土地利用规模才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这样的活动, 主要是城市房地产的开发经营。因此,城市土地规 模利用问题, 主要表现在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城市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用地。

4 第一节 土地规模利用原理 二、土地规模报酬的变动类型
在生产经济学中,所有的生产要素以相同的比例,同时增加或减少, 称为"纯粹规模 "的变动。由纯粹规模变动而引起的企业经济收益的变化,称为规模报酬。 在现实中,存在三种情况: (1)当土地规模扩大的幅度小于规模报酬的增长幅度时,称为递增土地规模报酬。 (2)当土地规模扩大幅度等于规模报酬的增长幅度时,称为固定土地规模报酬。 (3)当土地规模扩大的幅度大于规模报酬的增长幅度时,称为递减土地规模报酬。

5 第一节 土地规模利用原理 土地规模利用, 就是尽可能地使土地利用处于报酬递增的阶段, 至少也应该是处于报酬不变的阶段, 而不是处于报酬递减的阶段。这样就能获得的经济利益,就是土地规模经济。在企业经营的层次,它表现为较大土地规模的经营能够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或可增加收入,或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这种现象反映在单位产品成本的变化上,就是单位产品平均成本随着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不断降低的过程。土地规模经济的对立面是土地规模不经济。

6 M 第一节 土地规模利用原理 B O M’ 产品平均成本
在AM阶段曲线向右下倾斜,平均成本随着土地经营规模扩大而下降,是规模经济阶段;在MB阶段曲线向右上倾斜,平均成本随着经营规模扩大而上升,是规模不经济阶段。显然,规模小于OM’时,应该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当规模大于OM’时,应该适当缩小土地经营规模。 M’

7 M 第一节 土地规模利用原理 B O 产品平均成本
结论:与产品平均成本最低点M相对应的经营规模OM’称为最佳土地经营规模或适度土地经营规模。

8 第一节 土地规模利用原理 三、土地规模经济的来源 (一) 内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不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是指企业经营实体规模扩大而在企业内部产生的效益。在生产阶段,规模经济是因为生产设备的不可分性。 首先,是单个生产设备的不可分性,使得大规模生产能够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例如,农业机械必须在一定面积土地上才能进行正常作业, 当土地经营规模较小时,农业机械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影响其生产效率。

9 其次,是各生产要素间相互联系的不可分性,包括:
第一节 土地规模利用原理 其次,是各生产要素间相互联系的不可分性,包括: (1)大规模生产有利于进行分工协作,从而提高劳动效率。 (2)大规模生产可以减少管理人员的比例,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3)大规模生产为充分利用产品生产的互补性,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等创造条件,从而提高效益。

10 第一节 土地规模利用原理 规模经济是因为企业规模的扩大可以降低平均交易成本。
首先,大规模企业在与对于进行谈判时, 可以凭借规模的优势获得相 对有利的购销价格;其次大规模企业,可以在市场信息收集、监督合同执行等方面,节约平均交易费用; 再次,大规模企业,由于大量运输,也可节约平均运费。

11 第一节 土地规模利用原理 与内部规模经济相对的是内部规模不经济。
内部规模不经济是指,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在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收益下降。例如,因规 模过大而使得管理不便, 管理效率降低; 规模扩大造成的内部通讯费用的增加;规模扩大后需要设立专门的购销机构引起的购销成本的增加等。

12 第一节 土地规模利用原理 ( 二 ) 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不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得到的经济利益。例如,整个行业的发展可以使得个别生产经 营单位得到修理、服务、运输、人才供给、科技情报等方面的有利条件,从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减少成本支出。

13 第一节 土地规模利用原理 与外部规模经济相对的是外部规模不经济。外部规模不经济是指 , 整 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 增加、收益减少。例如, 整个行业的发展,可能使得招工困难、动力不 足、交通运输紧张、地价上涨、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等, 从而使得个别生 产经营单位减少了收益。

14 第一节 土地规模利用原理 四、集聚经济:空间意义上的规模经济
将生产经营活动集中在某一地点所得到的空间意义上的规模经济,这就是集聚经济。集聚经济理论是分析城市土地规模利用的重要依据。 原因 1. 规模扩大中大数规则的作用 因为季节、景气循环以及其他的随机原因所引起的企业生产量和投入量的经常变动,会增加库存等的企业成本和失业等的社会成本。然而,根据大数规则 , 在存在大量企业,而且这些变动在企业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情况下,从平均来看 ,

15 第一节 土地规模利用原理 变动的影响会相互抵消。在大量企业共存的大城市里,企业销售额的变动一般会变小。由此可以节约库存成本,保持雇用稳定,提高经济效益。 2. 劳动力供给的互补性和生产的互补性 如同男女比例基本稳定一样,各种类型劳动力的比例也相当稳定。大量使用女子劳动力的产业 , 必然会向她们丈夫的工作地集中。大城市中各种类型劳动力的共存, 使企业可以享受容易募集到所需人才和劳动力的好处。 此外,同时生产两种以上产品可以降低成本时 , 生产的互补性会促使 这些产品的需求者趋向集中于同一地域。

16 第一节 土地规模利用原理 3. 企业间交通、通讯费用的节约
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交易关系,相邻集中会使得企业间交通、通讯费用大大节约, 从而产生很大的集聚效益。但是这种集聚效益, 是以企业 的生产活动存在规模经济为前提的。因为,不存在规模经济的企业,可以通过分散成极小的单位,在极为便利的场所(例如自己的庭院)中进行生产,使得交通、通讯成本为零。当然,现实中几乎不存在完全没有规模经 济的生产活动。

17 第一节 土地规模利用原理 4. 消费的多样性 大城市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娱乐设施和商业设施 , 其丰富多样程度往往是中小城市所不能达到的。这种消费的多样性 , 促使企业和人们的集中。 5. 公共产品的存在 下水道,交通设施、通信设施等都存在规模经济 ,城市越大,越有利于经营 , 也就越能提供良好的服务。这种公共服务质量的差距,促使人口向大城市集中。 同时,由于中央政府或者地方政府的存 在, 可以更便利地接受政府的服务, 也是集聚的原因。

18 第一节 土地规模利用原理 集聚不经济:在集聚不经济中 , 最重要的是包括: 时间成本、拥挤成本在内的交通成本的增加。城市变大,城市居民的平均上下班时间延长, 整个城市的上下班成本急剧增大。同时, 城市居民消费 的农产品通常是由周围的农业地区供给的 , 城市变大后供给区域的扩大造 成农产品的运输成本增加。而且, 城市规模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必然会发生交通拥挤, 这使得交通成本进一步增加。此外, 大气污染 , 噪声危害等的环境恶化、公园等公共设施的拥挤等也是集聚不经济的原因。

19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一、农业经营中的土地规模问题 (一)国内外农业土地规模经营 1.国外农业土地规模的扩大趋势
农场数量增多,经营面积增大。农业家庭经营制度的稳定。 2.我国农业土地规模经营过程 大规模的农业集体经营到小规模的家庭经营。

20 二、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经济机制和条件 1. 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原因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二、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经济机制和条件 1. 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原因 (1) 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小规模农业经营与非农产业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差距越来越大,造成农民的收入显著低于非农产业的从业者,农民为了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扩大土地经营规模。

21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2)随着工业化的进展,产品的商品率大大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 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而大规模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农民为了摆脱小规模经营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 享受购销阶段的规模经济而扩大土地经营规模。 (3) 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 劳动力工资开始上涨 , 劳动相对于资本变得越来越昂贵,促使农业实现以资本替代 劳动的机械化,农业生产中不可分割的生产要素投入量迅速增大,农民为了充分利用农业机械,获得生产阶段的规模经济而扩大土地经营规模。

22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2. 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条件 (1) 非农产业发达。 (2) 农机化水平的提高。
(3)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加强。 (4) 经营者素质的提高。

23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三、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确定 适度经营规模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取得最大纯收入(或者盈利)的规模。可以将不同土地规模的经营单位进行分组,比较各组之间的纯收入(或者盈利),选择纯收入(或者盈利)最大组的土地经营规模为适度土地经营规模。

24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1 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标志
使农业专业劳动收入达到或者略高于其他行业同等劳动力收入水平时,一个务农劳动力所应经营的耕地面积。 (1) 一个劳动力尽其能力所能经营的土地量 , 才是适度规模。 (2) 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同时提高,即不能以降低经营集约度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应该在实现合理经营集约度的同时实现合理的经营规模。 (3)在生产水平提高的同时,经营者的收入也必须达到相当的水平, 否则在机会成本的作用下,会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发展缺乏后劲。并据此提出了各自相应的直观评价方法。

25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案例1.:我国土地规模较小的弊端
我国实行了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农村经营规模是一家一户,生产规模是三头猪、五头牛、七八亩地,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过少,小规模与大市场的矛盾十分突出。从世界看,发达国家农业虽然也是家庭经营,但生产规模却非常之大。以土地经营为例,美国是我国的400倍以上,欧盟是我国的40倍以上,日本和韩国也分别比我国高2.5和2.2倍以上。

26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目前,发达国家使用的是大机械、电气化,运用的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空间遥感技术,发展的是“精准”农业。而我们受规模所限,农业机械由大变小,出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逆适应现象,各种现代技术应用十分困难,这必将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的竞争能力。那么今后的农民土地规模应怎样调整?太大,农民太多,与城市争地打架的事越来越多,太小,农民又富不起来,农民们到底多大规模最合适?

27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小规模经营的弊端 1 农户耕地面积过小,地块过于分散,不利于合理使用农业机械,不利于农业作物结构调整、灌溉、植保;采用现代技术,实现农业现代化。 2 善于经营农业的劳动者,得不到足够的土地,使其专长得不到发挥; 3 不利于专业农业劳动者收入的进一步提高; 4 一些已经转入非农部门的劳动力又不转让土地,把农业作为副业经营,往往降低农业投入甚至出现土地撂荒现象,既降低了产量,又浪费了土地资源。

28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小规模经营的弊端 5农业商品经济发展后,小规模农户经营, 很难与农产品市场相连接,出现了许多农产品的卖难问题。
小规模经营的优势 1.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2.利于因地、因时、因作物种好管好收好作物; 3.节约商品性物资投入

29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我国农业规模扩大的渐进性 (一)内容 1时间长 2 不均衡性 3条件不完备性
4 发展多样性(土地社区单位、规模大小、投入内涵、规模效益等方面) (二)阶段 1.人畜力 2 .使用农机 3.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

30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判断: 农业劳动力的离农率到60-70%才能达到农业规模经营是否正确。 农村劳动力剩余为0时 离农率为40%
农业劳动力必要离农率=

31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三、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 确定 2. 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条件 (1) 非农产业发达。
(2) 农机化水平的提高。 (3)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加强。 (4) 经营者素质的提高。 三、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 确定 1. 地区性 2. 动态性 3. 层次性 4. 适应性

32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四、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组织形式 (一) 家庭经营型
包括种植业专业户和家庭农场 , 它是通过合同形式 , 接包其他农户转让的土地或承包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土地而形成的 , 其特点是仍以家 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核算 , 集体在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一定的服务。种植业专业户和家庭农场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区分 , 从各地的实践看 ,通常只是以土地经营面积的多少和农机化程度的高低加以区别。 1.种植专业户

33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种植业专业户是目前各地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诸形式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模式。农户承包较多数量的耕地 , 务农收入在家庭收入中占很大比例,但一般自身不经营农业机械或仅经营少量的小型农机,其主要生产环 节的机械化作业依靠社会化服务组织完成,农户仅从事经营活动和田间的部分管理。它是双层经营体制下小农户经营的一种进化, 农户投资少而收益大,因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发展。但是也存在机、农分离,难以形成有效的积累机制等问题

34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2.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一般是指机械化的家庭农场。也就是说 , 它所经营的耕地面积应达到或接近一个合理基本机群结构的经济规模。同时,除部分需要大型专用设备的作业项目依靠服务或合作经济组织承担外, 生产过程中多数 作业环节主要由农场家庭成员操作自有或者租赁的机器完成。机械化家庭 农场既能保持农业家庭经营的格局,适应农业生产的特点 , 有效地避免 " 大锅饭 ", 又能基本上解决机农分离和经济利益在多主体间的协调问题 , 具有强盛的生命力。

35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二) 集体经营型 包括村办集体农场和厂办农业车间两种形式。其共同特点是:土地、农机等主要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使用权均属经营单位集体所有,统一组织生产、经营、核算。 1. 村办集体农场 村办企业比较发达、集体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村,在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时就未"包干到户 ",而以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为主,实行专业队或专业组承包经营;或在分包到户后尊重群众意愿,把农户转让、退包的土地重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集体农场大多采取场 长负责制,实行"定产量、定成本、定基本报酬、定超产节支奖励"等联产计酬责任制。

36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2. 厂办农业车间 厂办农业车间是乡、村骨干工业企业凭借其经济实力,通过乡村经济组织承包、租赁土地,或承接当地农民转出的土地,安排部分劳动力,专职从事粮食等农副产品生产而形成的从属于企业的一个生产单位。其生产 经营由工厂统一负责, 实行企业化管理 , 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 即“农业工人”) 实行 “ 编制在厂、劳动在地、分配在厂” 的政策 , 享有在厂 职工的同等待遇。基本工资支出,由企业汁入生产成本,税前列支奖金则与岗位责任制挂钩。

37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三) 联合经营型 亦称联户农场、粮农联合体等 , 其共同特点是农户(或其他组织)在承包到户的基础上 , 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以土地为纽带形成新的联合 体。既有在某些生产环节的松散联合 , 即几个农户共同完成某些生产环节的劳动,按劳计酬的联合互助 , 也有农户和农户、或农户、村组、和技 术、管理人员等, 以土地使用权、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折价入股,组成的股份联合农场。股份联合农场,一般在银行建立账户, 实行独立核算, 风险共担, 利益共享。在分配上采取按劳与按股分红相结合的方法。

38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五 、实现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途径 (四) 规模服务型
在保持分户承包、经济核算不变的前提下 , 通过在生产和流通的主要环节 , 例如种子供应、机械耕作、排灌和收获、产品销售等方面 的合作经营或集体的统一服务 , 使分散经营的农户达到规模经营的效果。 五 、实现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途径 1.大农场型。 2.三权分离型。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分离。 3.有偿转让。 4.工业化。

39 第三节 城市土地规模利用 一、城市规模大效益就越高。为了获得最大的城市规模效益, 必须努力实现城市的大规模模。但是否越大越好?

40 由于集聚经济的存在,城市规模越大,经济效益就越高(表1),但是并不是城市规模越大,规模效益就越高(表2)。
案例分析:我国的城市土地规模效益 由于集聚经济的存在,城市规模越大,经济效益就越高(表1),但是并不是城市规模越大,规模效益就越高(表2)。 (表1)反映了我国不同规模城市的经济效益。在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这四个层次之间,下一层次的地均GDP仅相当于上一层次的1/2左右,而小城市的人均GDP更只有中等城市的1/4左右。可见在土地利用上,城市规模效益显著。

41 表1 我国不同规模城市的经济效益比较 项目 内容 单位 城市人口规模(万人) 地均 A 万元/Km2 1211 545 208 116 30
表1 我国不同规模城市的经济效益比较 项目 内容 单位 城市人口规模(万人) > 200 100~200 50~100 20~50 <20 地均 A 万元/Km2 1211 545 208 116 30 GDP B 4037 1817 727 387 100 人均 元/人 5896 4329 4386 3035 1769 333 245 248 172 m2/人 61 81 86 103 用地 59 79 84 注∶A栏为当年实际数,B栏为以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的数据为100进行比较得出的比较数。

42 第三节 城市土地规模利用 集聚经济的存在,使城市具有规模效益,其来源: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均创造的GDP不断提高的结果;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均占用的土地面积不断节约的结果,这是内部规模经济。

43 表2 我国城市的规模效益和外部成本 城市规模 规模总 外部总 政府负担 居民负担 规模净效益(%) (万人) 效益(%) 成本(%) 外部成本(%) 10 11.25 11.79 4.87 6.92 -0.54 20 18.28 12.94 4.3 8.64 5.34 30 22.92 14.14 4.18 9.96 8.78 50 29.13 16.32 4.24 12.08 12.81 100 37.95 20.77 4.72 16.05 17.18 200 46.83 27.66 5.75 21.91 19.17 300 51.91 33.31 6.7 26.61 18.6 400 55.41 38。29 7.58 30.71 17.12 600 60.18 47.07 9.18 37.89 13.11 800 63.41 54.87 10.65 44.22 8.54 1500 69.98 78.23 15.26 62.97 -8.25

44 城市规模在100~400万人之间时,有较大的规模净效益,200万人为最大,之前呈递增,之后呈递减。
第三节 城市土地规模利用 表2 我国城市的规模效益和外部成本 城市规模在100~400万人之间时,有较大的规模净效益,200万人为最大,之前呈递增,之后呈递减。 问题:城市规模扩大与生活环境的矛盾,使经济效益与环境社会效益发生冲突的现实,使人开始考虑适宜居住和环境友好型城市问题。 判断评价下列城市的规模与宜居环境的优劣:

45 仙桃镇

46

47 重庆市

48 宁波市

49 济南

50 香港

51 万州市

52 海口市

53 桂林

54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在我国存在着城市规模效益,但是并不是城市越大规模效益就越高。为了获得最大的城市规模效益与环境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必须努力实现城市的适度规模。

55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 二 ) 适度城市规模的确定 集聚经济的存在具有使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的倾向,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又会产生集聚不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 现实的城市规模, 就是 由以上的集聚经济和集聚不经济的平衡关系所决定的。 城市建设中,采取控制大城市的做法, 具有经济合理性。大于适度城市规模的城市规模是稳定的市场均衡, 市场 经济不存在对这种状况进行自我修正的机制。我国城市发展中,"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 积极发展小城镇" 的基本方针.

56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 三 ) 城市规模与土地利用效率 1.增加楼层、提高容积率 2.移向城市之外 3.城市群
4.乡镇工业园区 5.生态型城市 那些是生态城市?是苏州、扬州、宁波、威海等沿海型;还是保定、昆明、桂林等内陆型?

57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小城市由于集约化程度较低 ,
一般用地规模都偏大,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在 90 ~110 平方米左右 ,如以人均 100 平方米计算,比大城市要高出约 30 平方米, 比特大城市要高出约45平方米,它意味着一个生活在小城市的人要比生活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人多用30%~40% 的土地, 这对于人多地少矛盾十分尖锐的中国,实在是土地资源的另一种隐性浪费。所以,生活在中等城市,尤其是环境友好型城市最佳。 我国优那些城市符合上述标准?

58 第十章结束

59 案例:江苏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倡导“无地招商”
从2003年7月起全省暂停新设立和扩建各类开发区的审批。2003年,全省共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2979起,涉及耕地面积 公顷,撤并各类省级以下“开发区”637个、恢复耕种用地 公顷。2003年13个国家级开发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实现生产总值5.68亿元,而省级开发区每平方公里的生产总值为3.05亿元。另外,苏南开发区的地均生产总值分别是苏中、苏北的1.6、1.46倍。

60 1996---2003年江苏开发区累计新开发土地面积432. 77平方公里,同期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88
年江苏开发区累计新开发土地面积432.77平方公里,同期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88.75亿美元,平均每投入1平方公里土地,吸纳外资8983万美元;亦即每吸纳1亿美元的外资需投入1.113平方公里的土地。预计今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将超过180亿美元,其中开发区约为120亿美元,扣除企业增资因素,至少需占用土地100平方公里。


Download ppt "第十章 土地规模应用 第一节 土地规模利用原理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第三节 城市土地规模利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