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胡适小传.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胡适小传."—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胡适小传

2 常生小语 上一次至胡适纪念馆(胡适故居)参观,大约是在30年前吧!今天我是第二次去,有点小雨,打断不了我的兴致,基本上,我是想到胡适纪念馆买几片胡适之写的小语,想送给南京东南大学(原中央大学)的朱光亚与喻学才老师。 适之纪念馆每星期三、六开馆,位在台北中央研究院内,占地面积不大,但与阳明山上的林语堂故居、东吴大学里的钱穆故居一样,走进去以后马上就可以闻到满室书香气息,以及感觉到有学问的人曾经留下来的深厚底蕴,让整个房间充满了智能。 胡适之、林语堂与钱穆先生于1949年以后来到台湾,早期一直不被大陆政府所喜爱,大约完全开放也是这一二十年的事吧!我敬仰上述三位大师,因此多次去过三位故居,每次去,似乎都可以感受到自己与三位大师的契合。我也去过无锡钱钟书与绍兴鲁迅的故居,差别在台湾的故居都是一、二楼的小洋房,大陆的故居,则是祖传的老房子了。但是比较起来,台湾的故居比较像是大师刚住过的味道,大陆的名人故居,就比较有点适刻意装扮了。 李常生

3

4

5 胡 适 之 先 生 传 1978 年 10 月 10 日 毛 子 水 修 订 胡先生,名适,字适之。世为安徽绩溪人,住绩溪八都上庄。 民国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五日 ,上庄村人为庆祝他的五十岁生日,将上庄改为「适之村」。 先生的父亲名传,字守三,又字铁花。清岁贡生。因曾在东三省和广东任官职,故精熟于边疆地理。光绪十四年葛士浚编的《皇清经世文续编》及光绪二十三年盛康编的《皇清经世文续编》都载有他的著述。 先生的母亲冯顺弟,是绩溪七都中屯人。她是铁花先生第二次续弦所娶的。结婚时,铁花先生四十七岁,而冯夫人才十七岁。婚后不久,铁花先生便同她到上海去住。他们的年纪虽然相差很多,但他们的生活好像过得很正常愉快。清光绪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 (民前二十一年、公历一八九一年十二月十七日 ),适之先生出世。 先生出世两个月,铁花先生被台湾巡抚邵友濂奏调往台湾。他于光绪十八年二月底单身到台湾;先生和他的母亲则于十九年二月二十六日( 一八九三年四月十二日 )才从上海到台湾。初住台南,后移台东。

6 光绪二十 ── 甲午 ── 年(公历一八九四年),中日战争起。铁花先生于光绪二十一年正月把家眷送回徽州故乡;他自己留台。后来他因脚气病,于二十一年六月离台,于七月初三日卒于厦门。
先生的父亲去世时,他的母亲只有二十三岁。铁花先生临死前曾写了遗嘱给他的太太和儿子。给太太的遗嘱上说:穈儿 〔 适之先生在家族中的名字叫「嗣穈」 〕 天资颇聪明,应该令他读书。给适之先生的遗嘱,也教他努力读书上进。适之先生后来说,「这寥寥几句话,在我的一生很有重大的影响。」(《四十自述》页十七。) 这位母亲,不止能够培植儿子读书,也能够以「身教」。先生在他的《四十自述》里说,「我在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一丝一毫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 ── 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自述》页三二。)

7

8 先生回到家乡进学堂的时候,名为五岁,实只有三岁零几个月。他因为已认得近一千字,所以不须念三字经、千字文等,而念他父亲编的「学为人诗」。接上第二部书是他父亲编的「原学」,亦是四言韵文。第三部书是「律诗六钞」。以后,四,《孝经》;五,朱子《小学》;六,《论语》;七,《孟子》;八,《大学》、《中庸》;九,《诗经》;十,《书经》;十一,《易经》;十二,《礼记》。 先生九岁时,有一天他在他学塾后边一间待客的卧室中发现一本小字木板的第五才子的残卷。这个残卷,引起他看小说的欲望;从此到处去借小说看。到他离开家乡时,已经看过三十多部小说了。他从那些白话小说中,学到不少的写白话文的技能。 光绪三十年(公历一九○四)的春天,他的母亲叫他到上海去求学。他进了梅溪学堂。课程很不完备,只有国文、算学、英文三科。次年,改进澄衷学堂。澄衷的学科比较完备;国文英文算学之外,还有物理化学博物图画等科。在这个时候,先生对于算学最感兴趣。他买了一部丁福保編的代數書,在一個夏天,把初等代數習完了。

9

10 「澄衷的教员之中,我受了杨千里先生(天骥)的影响最大。人都说他思想很新。我去看他,他很鼓励我;在我的作文稿本上题了『言论自由』四个字。后来我在东一斋和西一斋,他都做过国文教员。有一次,他教我们班上买吴汝纶删节的严复译本天演论来做读本。这是我第一次读天演论,高兴得很。他出作文题目也很特别;有一次的题目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试申其义。』这种题目,自然不是十几岁小孩子所能发挥的;但读天演论,做『物竞天择』的文章,都可以代表那个时代的风气。」(《自述》页四九。) 先生从家乡到上海的那一年,思想上变动得很大。第二年进了澄衷以后,听到新的东西更多,当然有更大的变动。他自己说,「我在澄衷一年半,看了一些课外的书籍;严复译的羣己权界论,像是这个时候读的。 严先生的文字太古雅,所以少年人受他的影响没有梁启超的影响大。……我个人受了梁先生无穷的恩惠;现在想起来,有两点最分明:第一是他的新民说,第二是他的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新民说给我开辟了一个新世界,使我相信中国之外还有很高等的民族,很高等的文化;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也给我开辟一个新世界,使我知道四书五经之外中国还有学术思想。」(《自述》页五二。)

11 他以为梁氏的中国学术思想之大势,第一次给我们一个新式「学术史」的榜样。但这部「学术史」,几个重要的部分,一直就没有写出来,因而他便有自己来做的志虑。他说,「我在那失望时期,自己忽发野心;心想,『我将来若能替梁任公先生补作这几章阙了的中国学术思想史,岂不是很光荣的事业?』我越想越高兴;虽然不敢告诉人,却真打定主意做这件事了。这一点野心,就是我后来做中国哲学史的种子。我从那时起,就留心读周秦诸子的书。我二哥劝我读朱子的《近思录》;这是我读理学的第一部。 梁先生的《德育鉴》和节本《明儒学案》,也是这个时期出来的。这些书引我去读宋明理学书。但我读的并不多;只读了王守仁的《传习录》和正谊堂丛书内的《程朱语录》。」(《自述》页五三 - 四。) 先生在澄衷一年半,于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年)暑后转进中国公学。不久,他就加入一个竞业学会。竞业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创办一个白话的旬报,叫做《竞业旬报》。旬报的宗旨,名为一、振兴教育,二、提倡民气,三、改良社会,四、主张自治:其实是要鼓吹革命。办报的人,要把革命思想「传布于小学校之青年国民」,所以决定用白话文。

12 1948年攝於南京,右四為胡適之先生。

13 《竞业旬报》的第一期是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十一日出版的。这一期里就有胡先生一篇「地理学」,署名「期自胜生」。「这篇文字是我的第一篇白话文字。」(《自述》页六一。) 《竞业旬报》共出了三十八期。从二十四期起,由胡先生编辑。他后来说,「这几十期的竞业旬报,不但给了我一个发表思想和整理思想的机会,还给了我一年多作白话文的训练。我不知道我那几十篇文字在当时有什么影响,但我知道这一年多的训练给了我自己绝大的好处。白话文从此成了我的一种工具;七八年之后,这件工具使我能够在中国文字学革命的运动里做一个开路的工人。」(《自述》页六七 - 八。) 先生在中国公学不到半年,便因脚气病告假。他的做诗的兴趣,便是在这个养病期间偶然翻读到吴汝纶所选的古诗歌(吴氏所选古文读本的第四册)所引起的。「我在病脚气的几个月之中,发现了一个新世界,同时也决定了我一生的命运。我从此走上了文学史的路。后来几次想走到自然科学路上去,但兴趣已深,习惯已成,终无法挽回去了。」(《自述》页六九。) 光绪三十四年九月,中国公学里发生了大风潮;大部分的学生退出学校,另组成一个中国新公学。先生亦在退学的学生中。到宣统元年冬天,中国新公学解散;先生从新公学出来,便没有再进学校。

14 民前二年 ( 宣统二年 ) ,是考选留美赔款官费生的第二年。先生往北京应试,被录取在出洋的名额中。 八月十六日 ,先生从上海乘船赴美。九月,进绮色佳康南耳大学,选读农科。经过一年半,乃改读政治、经济,兼治文学、哲学。先生在康南耳的第二年,作《诗三百篇言字解》。这是先生用新方法以研究古书的开始。九月里,先生写成《康南耳传》。我们读先生这传,知道先生后来致力于国家的教育事业,盖亦由于青年时期多识贤哲的懿行所致。民国二年,先生被举为世界学生会会长,又和赵元任,胡达(明复)同被举为 Phi Beta Kappa 的会员。 民国三年五月,先生得卜郎吟征文奖金,论文题为“ A Defense of Browning‘s Optimism ” 。 六月十七日 ,参与康乃耳大学毕业典礼。 七月二十九日 ,在日记里写「标点符号释例」一段,这是一年后在《科学》发表的〈论句读及文字符号〉那篇文章和五年后〈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那篇文章的椎轮。 先生于民国四年九月二十日 ,由绮色佳赴纽约,进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那时候,杜威( John Dewey )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系主任;先生的受业于杜威,可以说从这时开始。但 先生在这年的暑假里,便已发愤读杜威的著作,并且写了提要。「从此以后,实验主义成了我的生活和思想的一个向导,成了我自己的哲学基础。……我写『先秦名学史』,『中国哲学史』,都是受那一派思想的指导;我的文学革命主张,也是实验主义的一种表现。『尝试集』的题名就是一个证据。」(《胡适留学日记》自序。)

15 民國四十幾年自美回台,陳誠先生至機場迎接。

16 从五年二月起,先生和梅光迪等讨论「文学改良」的问题。到了八月十九日 ,他写信给朱经农有这样一段:「新文学之要点,约有八事:(一)不用典;(二)不用陈套语;(三)不讲对仗;(四)不避俗字俗语(不嫌以白话作诗词。);(五)须讲求文法; - 以上为形式的方面。(六)不作无病的呻吟;(七)不摹仿古人;(八)须言之有物。 - 以上为精神(内容)的方面。」后来,他把和朋友辩论所得的结果,写成一篇〈文学改良刍议〉。首段里说:「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据先生后来自己解释,「不避俗字俗语」这条,就是「很郑重的提出我的白话文学的主张」。这篇文章用复写纸钞了两份:一份给《留美学生季报》;一份给陈独秀所编的《新青年》」。《新青年》于 民国六年一月一日 发表这文章。那时陈独秀是北大的文学院长,所以北大的教授和学生首先对这个问题发生兴趣。当 时 教授中的钱玄同、学生中的傅斯年等, 都赞成 先生的主张。他们都是「国学」很有根柢、文言文写得很好的人;因而「文学改良」的运动,便很快的普及全国。这是我们中国从有文字以来几千年中间关于文字的第一件大事情。

17

18 六年四月十六日,先生作〈诸子不出于王官论〉。这是一篇最可以看出作者在学术史上卓越见解的文章。二十七日,他的博士论文“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Logical Method in Ancient China ” (《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写成,约九万字。五月,他写了〈历史的文学观念论〉一文(载在《新青年》三卷三号)。二十二日,先生考过博士学位的最后一场的考试。二十九日,辞别杜威教授。杜威说,他的关心于国际政局的问题乃过于别的事情!他于六月九日离纽约;二十一日从文古瓦( Vancouver )上船回国; 七月十日到上海;旋从上海回绩溪。 先生在美国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即已函聘先生任北京大学教授。六年八月,先生从绩溪动身到校。十二月,回绩溪与江冬秀女士结婚;七年一月中回校。 江女士则于这年夏天北上。 七年三月十五日,先生在北大国文研究所作一个讲演,题目为「论短篇小说」。四月,作「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说,「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有了国语的文学,方才可有文学的国语。有了文学的国语,我们的国语才可算得真正国语。国语没有文学,便没有生命,便没有价值,便不能成立,便不能发达。这是我这一篇文字的大旨。」 这一年的十一月二十三日 ,先生的母亲冯夫人在绩溪病逝。第二天,先生接到电讯,即和夫人回家治丧。 八年二月,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本书虽只讲到中国古代的哲学。但在国内学术界所发生的影响极大,可以说是一本划时代的书。因为在这本书里,作者把做学问较合理的方法都教给读者了。它使当时国内许多学人从荆棘丛生的小径转到平坦的大道上。

19

20 美国哲学家杜威应中国共学社的聘请,来华讲学,于八年五月一日到上海。先生先期从北方到上海欢迎。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再版自序〉,是于五月三日在上海写的。「五四」那一天,他亦在上海。所以「五四运动」的发生,他事先是一点不知情的。他在五四以后才回到北大。但他所提倡的白话文,则因五四运动而得以加速通行全国;这是五四运动一种较有价值的收获。 在五四运动的前后,先生在报纸上所发表的关于政俗和教育的文字很多;最重要的是二月十九日写成的〈不朽〉和七月一日 写成的〈实验主义〉。而七月里所作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八月里所作的〈新生活〉、 十一月一日 写成的〈新思潮的意义〉几篇文字,对青年学子尤应当有大影响。我想,当时国内必有很多的青年 能够读 先生这些文章而增进慎思明辨的功夫的! 先生从六年到十五年,都在北大教书。在这九年里,先生除上课讲授外,大部分的精力、都用于学术史和思想史的研究;在《中国哲学史大纲》出版后,尤为积极。不过先生是一个最有政治责任心的人,所以对于国家和社会的事务,先生力所能及的,没有不尽力的。先生在八年六月接办《每周评论》,就是要想对于自己国家的政治贡献他的力量。但是《每周评论》不久也被封了。不过先生那时对于国事的意见,乃是全国知识界所最尊重的。到了 十一年五月七日,先生主编的《努力周报》第一期出版。以后一年以内,先生在这个刊物上所发表的时事述评共有六十四篇。 五月十五日,先生所草的〈我们的政治主张〉一文发表于《晨报》。先生和蔡元培及丁文江两先生,都在提议人里面。后来在九月里,又写了〈「联省自治和军阀割据〉及〈一个平庸的提议〉两篇文章。从这些文章里,我们很可以看出先生为国家的苦心。

21

22 民国八年八月,先生写成〈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的前六章;九年春天补上第七章;十年十一月,写成第八章。这篇文字对于所有有志治「国学」的青年,可以说和他的哲学史有同样的影响。先生在十二年一月里写成的〈国学季刊宣言〉,非特评论过去学者在古学上的得失,并且根据精思熟虑的结果、详明的指示我们现在研究古学所应注意的要点。五十多年来我们的「国学」有些可观的成就,这篇宣言实有倡导的功劳。 先生于九年七月写〈水浒传考证〉;于十年十一月写〈红楼梦考证〉。这虽说为考据学示范,实在是治文学史的人正当的工作。先生生平治学的大目的,在思想史。(实在是在人类的思想史;不过着重点在中国这一部分罢了。)但文学是他的一种「玩意儿」。所以他于中国哲学史以外,又写了一部国语文学史。 先生在民国九年所作的〈国语文法概论〉,乃是从《马氏文通》以后中国语文中一篇最重要的文字。它的重要,不在它告诉人以国语文法的知识,而在它告诉人以对国语文法正当的观念。先生把「国语的进化」和「历史的研究法」在文法学上提出,乃是我国文法学的一大进步。

23 十五年七月二十二日 ,先生动身经俄、德、法赴英;八月转巴黎,后又回英;十月底赴德国佛兰克府演讲;十一月回到英国,在各大学作了十次学术演讲。十六年一月初,由英乘船赴美;十二日至纽约。四月中,由美启程回国。在船上曾将高本汉的〈左传真伪考〉的大意节译出来并做了几十页的提要,寄给在厦门的顾颉刚。月底到日本,留二十多天。五月底回到上海。从六月后,寓上海极司斐而路四十九号甲, 和蔡 先生为邻。《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乃是这一年的夏天在上海买到的。八月,作〈菩提达摩考〉;十月,作〈左传真伪考的提要与批评〉;这是为陆侃如〈左传真伪考〉的译本作序而新写的长文。《戴东原的哲学》这年出版。 十七年四月,中国公学校董蔡元培、王云五等推先生任校长; 四月三十日,先生到校就职。九月,作〈治学的方法与材料〉。十月,作〈入声考〉,于除夕写定。 十八年五月,作〈人权与约法〉一文;又作〈知难行亦不易〉一文。(按八年五月初旬先生在上海时,曾谒见中山先生;中山先生告以新着「行易知难」学说。现在先生写这篇文字,盖怕人因中山先生的「行易」便把「行难」忽略的缘故。)十一月,作〈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除夕,〈荷泽大师神会传〉写成。

24

25 民国十九年四月十日 ,先生作〈我们走那条路?〉,又作〈神会和尚遗集序〉。 五月十九日 ,辞去中国公学校长的职务。《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七章),亦是在十九年写成的。(这七章里边,只有第五章(淮南王书)全部和第二章、第三章、第七章的各一部分,曾先后印行;其余一直没有发表。民国六十年,胡适纪念馆才将七章手稿影印行世。) 十一月二十八日 ,先生偕同家眷离上海赴北平,就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的职务。在离开上海的前一天,先生作〈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一文,当作《胡适文选》自序。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看出先生对于国家文化的关心,对于青年教育的热情,对于独立思想的重视。 二十年,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董事长顾临,为表示尊崇先生的学问和道德起见,建议基金会在北大设立十数个讲座,使北大可以养成学术研究的风气。 后经先生和基金会商定办法,于二十年秋季开学后实行。

26

27 二十一年五月,先生和蒋廷黻、丁文江、傅斯年等发起《独立评论》(周刊),由先生主编;二十一日,第一号出版。先生在这年有〈宪政问题〉、〈废止内战大同盟〉、〈论对日外交方针〉、〈中国政治出路的讨论〉、〈统一的路〉等文;在二十二年有〈国民参政会应该如何组织〉、〈国联报告与建议案的述评〉、〈日本人应该醒醒了〉、〈制宪不如守法〉、〈建设问题引论〉、〈世界新形势里的中国外交方针〉等文;在二十三年有〈今日可做的建设事业〉、〈论宪法初稿〉、〈信心与反省〉、〈再论信心与反省〉、〈三论信心与反省〉等文;在二十四年有〈从民主与独裁的讨论里求得一个共同政治信仰〉、〈试评所谓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政制改革的大路〉、〈从一党到无党的政治〉、〈敬告日本的国民〉(亦发表于日本出版的《日本评论》十一月号)、〈华北问题〉等文;在二十五年有〈关于调整中日关系的先决条件〉、〈中国的高等教育〉等文;二十六年有〈读经平议〉、〈再谈谈宪政〉、〈我们能行的宪法与宪政〉等文。

28 在芦沟桥战事发生以前的六年中间,先生虽然很热心于国事,但亦没有忘记他的治学工作。他的〈真诰考〉和〈四十二章经考〉作于二十二年,他的〈说儒〉、〈坛经考之二〉和〈校勘学方法论〉作于二十三年,他的〈楞伽宗考〉作于二十四年。这些差不多都是和他研究中国思想史有关的工作。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军在芦沟桥向我们的军队开战。这是八年中日战争的开始,亦可以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先生于七月八日 离平,十一日到庐山参加「庐山谈话会」。谈话会于十六日开始举行。会毕,先生于 七月二十八日 乘飞机返南京。自国民政府北伐成功后,先生总希望政府得以好好的进行建设新国家的事情。不幸日本军阀必欲实行侵吞中国的计划!庐山谈话会中,先生对日本军阀虽义愤填膺,但心里以为,只要可以和平,我们总是选择和平的路。先生于 八月六日 谒蒋委员长,还希望政府作一次最大的和平努力。后来知道中央决心抗战以后,亦遂支持抗战。先生在京时,并向蒋委员长提议北方的三大学联合南迁的事情;后来西南联合大学的产生,可以说是由先生发动的。

29

30 九月,先生从汉口飞香港;约于十九日,从香港飞美,二十六日扺旧金山。先生到美以后,随处宣传中国抗战的意义和世界上民主国家团结的必要。二十七年七月,又赴英从事国民外交活动。九月,赴日内瓦。同月十七日,政府特 任 先生为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国特命全权大使。 那时先生尚在欧洲。二十八日,由英赴美;十月三日到纽约。五日,赴华盛顿就中华民国驻美大使职;二十七日,向美总统罗斯福呈递国书。 先生任驻美大使后,除屡次谒见罗斯福总统讨论国际问题以外,又时常旅行全美各地,对人民团体发表演说。先生平常作任何一演讲,都必作充分的预备,所以都很动听。现在以大使的身份说话,由于他一向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心,自然更加谨慎周到。他的心脏病,或即因此而起。而美国朝野对于中国对日抗战的了解, 从先生任大使后,便一天一天多起来。 三十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美国向日本提出应付远东危机的方案:一、日本立即退出轴心;二、从中国撤兵;三、停止支持南京傀儡政权。到了十二月八日 ,遂发生珍珠港事变。从这天起,先生的旅行演讲更勤;珍珠港事变半年内,先生在加拿大及美国各地,行了 三万五千英里 的路程,作了一百多次的演讲。三十一年九月二日,在华盛顿大学召开的国际学生大会演讲「联合国」( The United Nations )。八日,辞去驻美大使职务。十八日,移居纽约,恢复中断五年做学问的工作。

31 三十二年,他任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的职务。这对他很为有用,因为这个职务可以使他很便当的利用许多中国的古书。三十三年九月至三十四年夏,在哈佛大学讲中国思想史。
三十四年三月二十七日,国民政府发表先生为中国出席旧金山联合国会议代表团代表。 四月二十五日起,出席旧金山的联合国制宪会议。 八月十四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九月,政府 任命 先生为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在先生没有到校以前,由傅斯年代理。十一月,联合国在伦敦开创设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会议,先生任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 三十五年二月,发表〈联合国教科文会议的检讨〉、〈中国成就些什么〉等文。 六月一日,由美国动身回国; 七月五日 到上海;月底到北平。九月,就任北大校长。 十月十日 ,先生在北大开学典礼讲词中曾引用吕祖谦「善未易明、理未易察」的话。事后,共党因为这是对他们统制思想政策的致命伤,便在共党《文汇报》上对先生的演讲大肆攻击。先生曾于三十四年八月四日,电劝毛泽东放弃武力,为中国建立一个不靠武力的第二政党;这个劝告,毫没有效果。这次共党对于先生演讲的攻击,更使先生明白共党已经完全失去理性了。

32 胡適臥房

33 十一月,先生被选为制宪国大代表;并于开会时被推为主席。先生是一位真正尊崇法律的君子,对于宪法是一向注意的。先生以为,我们的国家有了一部比较合理的宪法以后,全国人民便可一心一意、共同努力于国家的建设,使中华民国成为世界上一个头等的民主国家。 三十六年四月,先生被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并于开会时被推为大会主席。 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日,因共军包围北平,先生乘政府所派的专机飞扺南京。 先生在北大校长任内,除出席国民代表大会以及学术和文化的会议以外,即专心于著述。在学术方面,他继续致力于《水经注》的研究,要替戴东原辨诬。在政治方面,他发表了许多重要的议论;如三十六年的〈眼前『两个世界』的明朗化〉、〈两种根本不同的政党〉、〈我们必须选择我们的方向〉、〈眼前世界文化的趋向〉、三十七年的〈国际形势里的两个问题〉、〈自由主义是什么?〉。这些文字,都出自启世牖民的情怀,乃是我们散文中最上乘的文字

34 胡適夫人臥房

35 三十八年三月,先生已决定赴美,曾来台湾一行,并在台北中山堂作了一次公开的演讲,题为「中国文化的自由传统」。一周后回上海趁船赴美。后来四十一年十一月返台北讲学,留住约两个月。四十三年二月,因出席国民大会,又返台北一次。 四十六年十一月,中央研究院改选院长,先生当选。先生于四十七年四月八日回到台北; 四月十日就职。 四十八年二月,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成立。先生常觉得国内教书的生活太清苦;他以为国家最重要的事情是教育;而要教育办得好,必须教师能安心教书。因此,他每次从美国回国时都向教育当局建议提高教员的待遇。四十五年吴大猷先生回国讲学时,曾拟了一个发展科学教育的草案。先生接长中央研究院,遂修正吴案而向政府建议成立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 先生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的董事、三十多年如一日,可以说是由于以教育救国的一念所鼓励的。我国自有学术和文化的基金会以来,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可以说是一个模范的组织。这得力于先生人格的影响不少。现在的国家科学委员会,则已隶属于行政院。我们相信,先生公正无私的精神,将永为国内公私各种教育文化基金会的主持人所矜式! 四十九年七月九日,先生赴美出席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中美学术合作会议。在这个会议里,先生有一个重要的演讲,题为「中国的传统和将来」( The Chinese Tradition and the Future )。会后赴东美;于四十九年十月二十二日返回台北。从此以后,先生便没有再离开祖国。

36 胡適先生書房

37 五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先生在中央研究院主持第五次院士会议。会毕,下午六时在招待院士的酒会中,以心脏病突发去世。这个终身为正义、为自由、为国家的光荣、为人类的文化而努力奋斗的人,便从此离开人间了。先生夫人江女士卒于六十四年。长子祖望现任职中华民国驻美大使馆。次子思杜陷大陆,传闻已殁。 先生在世时,学问行谊都是为人所钦崇的。世界著名的学术机构,如牛津、哈佛、耶鲁、哥伦比亚、普灵斯顿、芝加哥、加州大学等,赠予先生以名誉学位的,先后有三十五个。德国普鲁士学院,亦于民国二十一年选举先生为通信院士。 先生去世以后,中央研究院为记先生的懿德,以先生生前所住的房屋为「胡适纪念馆」。 先生在大学读书时便立志以树人救国,以教育救国。 民国四年二月二十日他在日记上写着,「吾他日能生见中国有一个国家大学可比此邦之哈佛,英国之康桥、牛津,德之柏林,法之巴黎,吾死瞑目矣!」五年一月二十五日的日记上写着,「近来别无奢望;但求归国后能以一张苦口、一只秃笔从事于社会教育以为百年树人之计:如是而已。……明知乃迂远之图,但近来洞见国事与天下事均非快捷方式所能为功。」

38 胡適先生餐廳

39 先生生平对朋友和相识的和蔼乐易,是大家所熟知的。在先生的意思,和蔼待人,乃是受过教育的人所应当有的态度。但先生最不可及的地方,乃在他的以正直待人。我们可以说,先生对于朋友,正和他对于国家一样。他总希望他的国家能够成为世界上一个最文明的国家;他亦希望他的朋友个个都是世界上第一等的好人。因此,他对于朋友的行为和社会有关系的地方,便劝善规过,一点也不放松。这种对朋友的直道,并不是普通能够和气待人的人所常有的。 先生对学问的最大目的,为人类思想史,而对政治上最大的愿望则为自由,尤其是思想和言论的自由。先生主张人类有争自由的权利和义务;但先生爱好和平与秩序、又不下于自由。在国家危急的时候,先生为顾全和平与秩序,有时甚至于主张勉强容忍而放弃个人的自由。这可以说是人类所能表现的至高的德操。 二千余年前,孟子评论几个古代没有在君位的圣人的德行,说他们是「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的。就我生平所见知的而言,在去世的师长中,如蔡孑民先生和胡适之先生,在行谊上,实在可以用这十六个字作为定论。六十年的心仪,自信可无愧于神明。现中央研究院胡适纪念馆要重印我十余年前所写的「胡适传」;因将原文修订一过而谨记这个意思于后。 中华民国六十七年(1977)十月十日 毛子水

40

41

42

43

44

45 胡適之夫婦墓地

46

47

48 研究甲骨文大师董作宾先生墓与胡适夫妇墓地为邻

49 吴大猷先生纪念碑也与胡适墓园为邻

50 胡適先生在安徽的祖祠

51 胡适先生在安徽的故居

52

53

54

55 三十多年前,我有看过一部十六本的 胡适之文集,至今记忆犹深。我特别 喜欢他的小诗,我还特别跑到北京翠 微山上去感觉这首诗的韵味:
秘魔崖月夜 胡适    依旧是月圆时,    依旧是空山,静夜;    我独自月下归来,--    这凄凉如何能解!       翠微山上的一阵松涛,    惊破了空山的寂静。    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痕,    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 --选自《胡适选集》.文星丛刊 THE END


Download ppt "胡适小传."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