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 医 内 科 学 第二章 第二节 胸 痹.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 医 内 科 学 第二章 第二节 胸 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 医 内 科 学 第二章 第二节 胸 痹

2 概述 胸痹是由于年老体虚,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寒邪内侵,劳倦内伤等因素导致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轻 症---- 短暂胸闷、隐痛或不适感 重 症---- 剧烈疼痛、压榨样绞痛 危 候----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伴随症状---- 心悸、气短、喘促、惊恐、面白、冷汗

3 主症:左胸疼痛

4 一、病因病机 寒邪内侵(六淫) 素体心气不足 寒邪 两虚相得 胸阳失展 心脉痹阻 心 阳 不 振 侵袭 乃客其形 情志失调 忧思恼怒 心肝之气郁滞 血脉运行不畅 气滞血瘀 痹阻而心痛 寒凝胸中

5 劳倦内伤 饮食不当 膏梁(肥甘)厚味 饥饱失常 损伤脾胃 聚湿生痰 上犯心胸 冷热失宜 胸痹 痹阻心脉 嗜酒成癖
劳倦伤脾 脾虚传导失能 气血生化不足 心失所养 积劳伤阳 鼓动无力 阴寒内侵 血行涩滞 饮食不当 膏梁(肥甘)厚味 饥饱失常 损伤脾胃 聚湿生痰 上犯心胸 冷热失宜 胸痹 痹阻心脉 嗜酒成癖

6 年迈体虚 中老年人 肾阳 不能鼓舞五脏之阳 肝肾亏虚 年过半白 肾阴 不能滋养五脏之阴 胸痹 心脉痹阻 气滞血瘀 气血运行不畅

7 以上病因病机可以两者或三者并存或交互为患,病情进一步发展,其转归有三: A、瘀血痹阻,持续不减 真心痛 B、心阳阻遏,心气不足,鼓动无力 心动悸、脉结代 C、心肾阳虚,水邪泛滥,水饮凌心射肺 咳嗽、肢肿

8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1.临床特征 左侧胸膺或膻中处突发憋闷而痛,疼痛性质为隐痛、胀痛、刺痛、绞痛、灼痛。疼痛可窜及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或持续不解,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至喘息不得卧。一般持续时间短暂,几秒至数十分钟,经休息或服药后可迅速缓解。严重者可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可发生心衰、猝死等危候。

9 2.病史 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情志波动,感受寒冷,暴饮暴食,劳累过度等而诱发。亦有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者。
2.病史 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情志波动,感受寒冷,暴饮暴食,劳累过度等而诱发。亦有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者。 3.辅助检查 心电图应列为必备的常规检查,动态心电图、心功能测定、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心肌损伤标记物、冠脉造影术等,有助于诊断。

10

11

12 胸痹 胸 痛 胃痛 胁痛 伴随证 心悸短气 咳喘痰鸣 纳呆恶心 厌油 鉴别诊断 部位 左胸膺膻中 胸部 上 腹部 胁肋部
胸痹 胸 痛 胃痛 胁痛 部位 左胸膺膻中 胸部 上 腹部 胁肋部 疼痛 闷痛 呼吸运动 胀痛压痛 肋下 特点 诱因而发 转侧加剧 持续时间长 压痛 伴随证 心悸短气 咳喘痰鸣 纳呆恶心 厌油 黄疸 辅检 心电图 X线 胃镜钡餐 B超肝功

13 三、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一)辨性质(疼痛性质) 闷痛:气滞、痰浊、心气不足 灼痛:火热 刺痛:瘀血 绞痛:寒凝
三、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一)辨性质(疼痛性质) 闷痛:气滞、痰浊、心气不足 灼痛:火热 刺痛:瘀血 绞痛:寒凝

14 (二)辨轻重顺逆 1、 发作次数 频——重 偶——轻 短(瞬间即逝)——轻 2、持续时间 长(持续时间)——重 数小时,数天不止者——危重 3、部位 固定——重、深 不固定——轻、浅

15 6、缓解方式 休息或药后缓解——顺证 休息或药后难解——逆证
4、虚实 实证明显者——轻 虚证明显者——重 5、病程 初发——轻 迁延者——重 6、缓解方式 休息或药后缓解——顺证 休息或药后难解——逆证

16 治疗原则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发作期-----泻其有余(重在活血通络) 缓解期-----补其不足(重在补益心气)
虚实夹杂----通补兼施 脱证先兆----益气固脱

17 分证论治 1.心血瘀阻 证候:心胸疼痛剧烈,如刺如绞,痛有定处,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心悸,常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而加重。 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斑,舌下瘀筋,苔薄,脉弦涩或结、代、促。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18 2. 气滞心胸 证候:心胸满闷不适,隐痛阵发,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腹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血舒脉。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19 3.寒凝心脉 证候:突然心痛如绞,形寒,手足不温,心悸气短,或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多因气候骤冷或骤遇风寒而发病或症状加重。苔薄白,脉沉紧或促。 治法:辛温散寒,宣痹通阳。 方药: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20 4.痰浊闭阻 证候:胸闷重而心痛轻,肥胖体沉,气短,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口粘,恶心,咯吐痰涎。苔浊腻或白滑,脉滑。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方药: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

21 5.心肾阴虚 证候:胸闷痛或灼痛,心悸心烦,失眠盗汗,腰膝痠软,头晕耳鸣,或胸憋闷刺痛,舌质红少津,苔少或剥。脉细数,或促代。 治法:滋阴益肾,养心和络。 方药: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

22 6.心肾阳虚 证候:胸闷而痛,心悸气短,遇寒加重,汗出乏力,腰痠,畏寒肢冷,唇甲淡白,重者胸痛彻背,四肢厥冷,唇色紫暗,脉微欲绝,或动则气喘,不能平卧,面浮足肿。舌质淡,或紫暗,苔白或腻,脉沉细,或脉微欲绝,或沉细迟,或结代。 治法: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方药: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

23 7.气阴两虚 证候: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心烦,神疲,或头晕,易汗出,手足心热,或胸憋闷而刺痛。舌质嫩红或有齿痕。苔少,或薄白,或舌质淡青有瘀斑,脉细弱无力,或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方药,生脉散合人参营养汤加减。

24 四、案例分析 王某,女,54岁。终年在田间劳作。一年来渐感身体乏力,易疲倦,有时出现心慌。半月来常发心胸阵阵隐痛,伴有心慌,气短,自汗,多在劳动时出现。查舌质淡青有瘀斑,脉细弱无力。 问题:1.中医诊断、分型; 2.治则; 3.方药。

25 小结 1.胸痹的主要特征: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 2.胸痹基本病机为心脉痹阻。
3.胸痹的诊断要点:依据——主症;线索——并发症;手段——心电图,冠脉造影术。 4.胸痹的辨证要点:病位,标本,本并。 5.胸痹的治疗原则:补中寓通,通中离补,通补兼施,当以补正而不碍邪,祛邪而不伤正为原则。 6.胸痹的分证论治。

26 THANKS 谢谢大家!


Download ppt "中 医 内 科 学 第二章 第二节 胸 痹."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