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专题复习讲座 --主讲:王年胜 时间:四月十八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专题复习讲座 --主讲:王年胜 时间:四月十八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
2
【专题提示】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变革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其中,它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同时还包括思想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等。
3
近现代中国经历两个发展阶段,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渡而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之后虽步履维艰,但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迈出了大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4
【知识拓展】 一、旧中国的现代化历程 1.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阶段特征:
1.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阶段特征: 起步阶段(1840年—1895年),突出事件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求强”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所”等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厂”等近代民用工业。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现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现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5
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1927年),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现代化有了发展,主要表现为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政治体制的现代化实现了重大突破,但呈现波浪型推进的特点,思想文化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型。 曲折前进阶段(1927年—1949年),现代化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地进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从外国人手中夺回了“关税主权”;设立了国家银行,实行币制改革;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工商业及整个经济领域现代化的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民营工业的发展。抗战期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举侵略下遭到严酷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现代化事业推入绝境。
6
■突出特点: 中国工业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各国的现代化相比,它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 (1)现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或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2)现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现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现代化的领导权。
7
(3)现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4)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8
■中国近代工业的分布格局及原因: 格局:中国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原因:(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 (2)东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3)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渗入这一地区,客观上瓦解了当地的自然经济,有利于近代工业的发展。
9
■不利因素: 先天的不利条件:(1)资金准备不足,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缺乏资金储备;(2)技术准备不足,只有手工技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3)人才准备不足,只有经史子集型的人才,缺乏通晓国际现代化大势和能经营管理大机器生产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4)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
10
■面临三大政治障碍: 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破坏; 封建专制统治的压制; 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
11
■缺乏正确的道路、科学的决策和安定的环境:
(1)从道路上来看,欧美各国的工业化一般是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延伸到重工业。在工业化的同时,农业都有一个相应的较大变化,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中国的现代化在从重工业领域中开始后,农业始终没有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拖了工业化的后腿。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工业化开始之前,资产阶级都通过政治革命掌握了统治权,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中国的民主革命直到新中国成立才最终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
12
(2)从决策上来看,历届统治者都没有把知识结构的变革放到极其重要的地位,致使中国在长时期内一直是一个文盲半文盲的国家。缺乏现代知识的推动,使中国的现代化一直为缺少人才、技术而困扰。由于历届政府都代表了反动落后的阶级,违背广大人民的利益,不可能从发展生产力的主观愿望出发来制定内外政策,因而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国现代化的正常进行。(3)从环境上来看,战争和革命不断,中国政局长期动荡。
13
■中国近代的经济结构: 1.19世纪60年代至1927年大革命失败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下的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2. 1927年大革命失败至新中国成立 官僚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下的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14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演变、性质和地位 (一)封建自然经济: (1)性质与地位: 封建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鸦片战争以前,我国经济结构的基本形式是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但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经济已产生,仍在缓慢发展。在近代,封建自然经济仍然占据着主体地位,也是近代封建势力——清政府、北洋军阀政权的经济基础和统治基础,是中国社会最落后的生产关系,是阻碍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源。 (2)瓦解过程: 1、开始瓦解: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家庭手工业逐步破产,农产品商业化加强,自然经济开始在沿海地区逐步解体。 2、趋势是逐渐走向衰落解体,但其过程漫长。 3、归宿: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也被消灭了,社会公有制完全建立起来,才有了彻底改变。
15
(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1)性质及地位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是适应西方列强侵略需要而在中国出现的经济形式,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在中国的势力不断增强。它是造成中国人民苦难和近代落后、阻碍中国民族资本和重工业发展、阻碍中国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使近代中国经济呈现半殖民化特征,是外国侵华的重要手段,但在客观上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中国近代化进程。 (2)兴衰过程: 1、从19世纪40年代起,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非法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外商企业在华兴起。 2、19世纪60年代起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逐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从而使外国在华投资投厂取得合法地位;19世纪末,帝国主义大规模在华进行资本输出,抢夺路权矿权,开设银行,办工厂,外国资本在华势力不断增加。
16
3、一战期间,日本乘机扩大投资和侵略,一度形成独 霸中国的局面。 4、战后列强卷土重来,门户开放政策下的共同支配局面再度形势。 5、国民政府前期,列强继续扩大经济侵略,向中国转嫁经济危机。 6、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的日本殖民地经济形成,在“以战养战”的目的下对工矿业、农业和财政金融业实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在国统区美国经济扩张增强。 7、抗战胜利后,美国独占中国的商品市场和投资市场。 8、归宿: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受了帝国主义在 华企业,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经济侵略势力。
17
(三)洋务经济: (1)性质与地位: 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洋务运动兴起,洋务经济产生,它仍属于封建性质的经济形式。洋务经济的产生对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促进民族资本产生、引进先进技术、发展教育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兴衰过程: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近代民族机器工业出现。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固有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中国经济开始呈现出半殖民地特征,90年代因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而逐渐消亡
18
(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1)性质 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的发展起来的,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束缚,同时又对它们存在一定的依赖性,这在政治上直接表现为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软弱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革命和进步的经济成分,既瓦解着自然经济,又对外国经济侵略起抵制作用
19
(2)曲折发展进程及归宿 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鸦片战争前,中国已有资本主义萌芽,战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在外国主义和洋务运动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 2、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甲午战争后,列强争相对华输出资本,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新政”后,资本主义又得到了发展。 3、短暂的发展春天(1912——1919):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被迫放松了对华经济扩张,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度迅速发展。 4、日益萎缩(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由于受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压迫,民族经济日益萎缩。 5、陷入困境:抗日战争时期,官僚资本主义逐渐垄断社会经济,民族工业遭到破产。抗战结束后,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受到摧毁性打击。 6、恢复和发展:建国后,中共中央合理地调整了工商业,使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发展。 7、归宿:1953-1956年,国家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利用“赎买”的政策,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20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并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4、从发展趋势上看:由于“先天不足”和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束缚,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难以独立发展。其发展的前提是政治上的民族独立。在原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加上外商的刺激与洋务的诱导而产生。19世纪60、70年代产生;19世纪末得以初步发展;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国民党南京建立官僚资本后,日益萎缩;抗日战争期间,进一步被削弱;内战期间,遭到毁灭性打击;新中国建立后,得以恢复与发展;1956年,接受中共改造。
21
(五)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1)性质与地位: 官僚资本通常是指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垄断资本,内和国家政权相结合,外依附于帝国主义。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的统治基础。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是中国近代史上一种反动的封建经济形式,其一方面阻碍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外国经济侵华的代理工具。 (2)兴衰过程: 1、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各种手段建立起了官僚资本对全国经济的统治地位。 2、膨胀: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官僚资本急剧膨胀; 3、解放战争时期,官僚资本加强对人民的盘剥,造成工商业倒闭,农业产量急剧下降,国统区经济危机。 4、归宿:新中国成立后,没收官僚资本,结束其统治。
22
(六)新民主主义经济: (1)性质: 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一种由中共领导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经济形式,在新中国成立前新民主主义经济主要指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或解放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代表着民主革命各革命阶层的经济利益,成为中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物质保障。 1949——1956年过渡时期的经济,就其性质而言也是新民主主义经济。
23
(2)演变: 1、开始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进行土地革命和经济建设。 2、发展于抗战时期:实行“双交”“双减”、精兵简政、开展大生产运动 3、进一步发展于解放战争时期:进行土地革命,发展农业生产 4、建国后,新民主主义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措施:略) 从1927年国共十年对峙开始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表现为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为支配地位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封建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经济)。从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底。从旧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到新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其典型特征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五种经济成分分工合作,各得其所。
24
2.资产阶级对政治民主化的求索 中国现代化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的,但在甲午战争前主要限于经济领域。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现代化的一大转折,标志着现代化由经济领域转入政治领域。 这一时期发生的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借助皇权进行政治变革的第一次尝试。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推翻帝制,创建共和国的第一个成功行动。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共和制度的建立。此后,虽然发生过两次复辟帝制的事件,但政治现代化的总趋势不可逆转。
25
19世纪末的清末新政也是值得一提的重大事件。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受义和团运动的冲击和八国联军侵略的鞭挞后,为巩固统治而被迫进行的改革。就其性质而言,不言而喻应是资本主义的或带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传播,有利于中国近代民主化的进程。在清末新政中形成的立宪派,积极倡导兴办实业,抵制洋货,收回矿权、路权等,他们虽然反对革命派用武力推翻清政府,但在向清政府请愿立宪遭到拒绝后,便转而加入反清行列,支持辛亥革命。
26
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是资产阶级对国家政治民主化进行探索的两种理论模式,在政治行为上直接表现为资产阶级立宪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它们构成了晚清反对专制政治的两条阵线。革命派怀着由革命而共和的信念,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正面有力地冲击了清朝专制统治。立宪派则从实业、教育、启蒙等多方面为民主大厦在中国的建成添砖加瓦,赢得了多数工商业资本家和开明士绅的支持。他们以谘议局和资政院为基地,利用合法手段从事反专制的斗争,掀起了请愿运动、抵制美货运动、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使清政府陷于困境,进退两难。
27
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两种观点,两种模式,既对立又统一。他们是在同一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股新的政治势力,他们的主张和要求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近代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要求。他们同时以“救亡图存”为己任,爱国是二者的共同起点。虽然他们对帝国主义都缺乏本质的认识,对帝国主义斗争存在一定的软弱性,但都希望中国从帝国主义的枷锁下解放出来,实现民族独立。他们都取法于西方,向西方学习。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作为革新中国与打击旧学的思想武器,最初取自西方的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说、进化论和以实验科学为基础的归纳方法等。他们都把中国的出路寄托于实现资本主义,因此反封建又是二者共同的目标。
28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对于国家民主化仍有自己的特殊认识。民族资产阶级先是追随蒋介石,参与南京国民政府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们一方面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一方面又对蒋介石消极抗日、专制独裁、压制民族资本经济发展不满。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对美蒋抱过幻想,并企图走第三条道路,但最终还是站到人民斗争的行列,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支持和帮助中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业。
29
二、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一)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 (1)社会主义经济建立与发展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恢复发展经济,并成功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经济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过渡,从而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历经“全面建设”,“文革”,社会主义经济在曲折中发展。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4、十三大:提出了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十四大:作出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决策,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正在逐步完善中向前发展。
30
(2)、建国后农村经济的四次调整 1、土地改革: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它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农业合作化: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合作化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它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人民公社化: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人为地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它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等,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1
(3)、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市场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1)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求成工业化。 (2)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3)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其严重的弊端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32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1)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吸取了“文革”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 (2)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3)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33
3、从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1)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2)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3)结果:使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34
(4)过渡时期中共对两种性质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采取的不同政策 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官僚资本采取了没收政策,对民族资本采取了赎买政策,这主要是由它们各自的本质和作用决定的。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产物,是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基础,是四大家族利用国家政权对人民巧取豪夺而得来的,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之一,没收官僚资本是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之一,因此中国共产党在掌握政权后,没收了官僚资本。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带有剥削性,但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赎买政策,其原因是: 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是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 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产阶级曾为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国家作出过有益的贡献。 ③建国初期,民族工商业为国家经济的恢复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④民族资产阶级拥护党的领导,大多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35
(二)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概况及经验教训(50——70年代) (1)为国民经济的恢复而斗争 ①没收官僚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二)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概况及经验教训(50——70年代) (1)为国民经济的恢复而斗争 ①没收官僚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②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③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④深化土地改革,发展农业生产。 ⑤在国营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36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①初期有益的探索 随着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础建立起来。此后,我国历史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历史性任务。 A、毛泽东提出的《论十大关系》,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B、中共八大是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大会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和相应的经济建设方针,大会提出了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共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的成果。 C、八大以后进一步探索的是调整若干方面的经济关系。从1960年冬开始,党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是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探索中的一次重要转变。从1962年起,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D、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邓小平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抓经济建设,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国民经济迅速回升。
37
②探索的失误 探索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需要经历复杂的考验,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规模速度问题,在前后长达二十(1957——1976年)之久的长时间中,我们党在这一大问题上再发生严重失误,使探索过程出现了歧途和曲折。 A、1958年提出的“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片面突出和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单纯地宣传“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盲目求快,压倒了一切,从而改变了八大所提出的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方针。 B、“大跃进”的提出,标志着党力图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打开一个崭新的局面。历史证明,这个努力是不成功的。在“大跃进”运动中,毛泽东和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的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于是在一个多月内全国大部分地区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又一次严重失误。 C、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发展越来越严重,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到1967年、1968年,“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具体表现在:经济工作机构瘫痪,处于无计划状态;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两年里的损失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一千亿元。
38
③经验教训 A、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B、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C、 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超越生产力水平,盲目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形式,片面追求高速度; D、 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阶级斗争已不是主要矛盾,要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 E、 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
39
(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成功探索 ■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的基本内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并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1)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中共十二大的召开,是完成拨乱反正、实现伟大转折的四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正确路线,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始伟大的历史转折。三中全会后,全面拨乱反正,调整国民经济,推行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在许多重大政治和经济问题上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到1982年,基本实现了历史性转折,1985年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通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0
(3)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规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大致上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4)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了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还确立了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
41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新时期发展的主流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在恢复国民经济和三大改造中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其弊端越来越明显,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拨乱反正,调整国民经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纳入议事日程,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种环节,其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对内改革先以农村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农村改革又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随后发展为公有制经济,改变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城市经济异常活跃。
42
(3)对外开放适应了世界潮流的发展,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以学习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为途径,以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解放生产力为根本目的,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的新格局。 (4)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发展迅速,并建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对起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了新局面;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80年代城乡人民生活显著提高,90年代正在向小康水平过渡。
43
专题复习试题: 洋务运动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据此回答1——3题
1、19世纪60年代,中国社会出现了顺应当时世界近代化潮流的变化,表现在 ①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 ②洋务运动兴起 ③太平天国转入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④私营企业出现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许多民用工业,这表明洋务派的 A、聚敛财富,搜刮人民的本性 B、增加税收,增强国力的愿望 C、认识深化,弥补军工的不足 D、目标转变,与洋人争夺市场 3、下列有关中国近代企业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欧风美雨的产物 B、都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有官办,商办等形式 D、利用了工业革命的成果 C C B
44
4.甲午战争后,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加快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 B、导致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扩大 C、外国在华设厂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D、列强的资本输出迫使中国清政府鼓励民办企业。 5.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资产阶级孤军奋战,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最终失败,这在根本上是因为 A、中国广大民众的觉悟程度太低 B、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太低 C、帝国主义诉干预和破坏 D、中国自然经济残余的影响 B B
45
6.在50年代前期和中期,下列经济措施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是 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企业 ②在农村地区实行土地改革 ③对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 ④在农村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A、①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究其共同原因是: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过分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远远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A B
46
阅读下列材料: 表一 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份比较柱形图
47
表二 1978年、1992年我国几种经济成份比较柱形图
48
请回答: 依据上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与经济体制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经历了两次重大变化: ①从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私有经济占优势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并逐步形成计划经济体制。 原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的完成;受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②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向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和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私营企业、外资、 合资企业兴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答案: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