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光纤通信概述.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光纤通信概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光纤通信概述

2 通信业务的迅猛增长主要体现为对传输带宽的需求
光纤通信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巨大的传输带宽成为当今最主要的信息传输方式 光纤通信在所有信息传输领域均获得广泛应用

3 通信网与业务应用 传输网络是各种通信应用的平台 用户规模与业务需求增长推动网络技术发展
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运营商开发的各种新(增值)业务应运而生 光纤通信是电力网通信调度信号传输的发展方向

4 光纤通信网络 以光波为信号载体,以光导纤维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方式即为光纤通信 光纤传输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巨大的传输带宽
目前,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信息(语音、数据、图象)通过光纤传输 我国各通信运营商与各行业、部门的专用网建设的光缆骨干网、城域网及用户接入网总长度已达680万公里以上

5 光纤通信的特点 传输带宽达数百THz,通信容量极大。 传输衰耗低,中继距离长。 光缆重量轻、尺寸小,便于敷设与维护。
抗电磁干扰,特别有利于电力网通信. 无信号间串扰,保密性好。 材料来源广,成本相对低。

6 光纤传输的应用问题 光纤使用中不能弯曲过小 光纤线路的连接操作较复杂(固定、活动) 光的分路与耦合较困难

7 光纤通信的技术演变 大气光通信 1966年:高锟的论点 1970年:光纤(康宁)器件(贝尔)、1976(中国武汉)
系统建设:市话(1982)——长话(1987)——八纵八横 波长应用:850nm——1310nm——1550nm(S、C、L) 光纤应用:MMF——SMF——新型:G.655、LEAF、EDF、DCF 信号类型:模拟——数字(PDH——SDH) 传输速率:8M、34M、140M、——155M、622M、2.5G、10G 使用波长:单一波长——波分复用——密集波分复用(DWDM) 网络技术:光分插复用(OADM)——光交叉连接(OXC) ——自动光交换(ASON)

8 光纤通信的应用类型 公用网:市话局间中继、长途干线系统 (国际、 一级、二级)、移动网 专用网:铁道、电力、军事、石油、 高速、金融、公安等
公用网:市话局间中继、长途干线系统 (国际、 一级、二级)、移动网 专用网:铁道、电力、军事、石油、 高速、金融、公安等 广电网:HFC图象传输(CATV) 计算机网:WAN、MAN、FRN、DDN 用户接入网:FTTC、FTTB、FTTH、FTTO

9 光纤通信系统涉及的产品 (1)光传输设备:光端机、中继机、波分复用机 (2)光纤、光缆及附件:接头盒、终端盒、光配线架 (3)光电器件:
有源器件:光源、光探测器、光放大器、波长转换器等 无源器件:连接器、隔离器、耦合 器、波分复用器等 (4)测试仪器与专用工具: 误码分析仪、光时域反射仪(OTDR)、光谱分析仪 光源、光功率计、光纤熔接机、米勒钳、切割器等。

10 光纤传输系统

11 单信道光传输系统 交换 交换 光纤数字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 (1)误码指标:平均误码率 BER 误码秒 ES 严重误码秒 SES
误码块 EB 误块秒比 ESR (2)抖动与漂移性能 (3)光发送与接收的技术指标 E/O O /E/O O / E 光端机 中继机 光端机 交换 交换

12 光纤传输扩容方式 光纤通信技术主要围绕提高传输容量与增大传输距离发展。(PDH——SDH——WDM) 提高传输容量的手段有:
1、SDM—采用增加光纤对扩大通信容量。 2、TDM—不断提高信道传输速率。 3、WDM—增加光纤中信道(波长)数量。 增大传输距离的方式有: 1、进行光放大 2、采用色散补偿与前向纠 错技术 、实现光孤子通信

13 光传输系统主要指标

14 光纤传输系统发送指标 1、工作波长(λ): dBm=10 Log Ps/1mw(毫瓦分贝值)
850nm.1310nm.1550nm(S.C.L波段) 线路传输特性与系统工作波长密切相关。 2、平均发送光功率(Ps) : 功率单位:mw、μw(制造、购买光源用) dBm(设计、施工、测量用) dBm=10 Log Ps/1mw(毫瓦分贝值)

15 光纤工作波段 工作窗口 波 段 标称波长 波长范围(nm) 第一窗口 850 第二窗口 O波 段 1310 1280-1360
第一窗口 第二窗口 O波 段 第三窗口 S波 段 C波 段 第四窗口 L波 段 第五窗口 E波段 波长扩展

16 光纤传输系统发送指标 3、光谱特性(Δλ): 4、边模抑制比(SMSR): 5、消光比(EXT): 信号脉冲包含的波长范围
SMSR = Pmain/ Pside≥30dB 5、消光比(EXT): EXT=P。/P1x100%<10% or 10lgP1/P。>10dB P。:全零码的光功率值,P1:全1码的光功率 值。

17 光纤传输系统接收指标 1.接收灵敏度(Pr) 在保证系统误码指标的条件下,光接收机所需要的最小光功率值:
Pr = 10lg Pmin/mw (dBm) Pr值决定于系统传输速率、码型以及光探测器的类型。 2.接收动态范围(D) 在保证系统误码指标的条件下,光接收机所需最小光功率值与所允许的最大光功率值之差。 即: D = 10lg Pmax/Pmin(Pr) (dB)

18 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接收灵敏度 灵敏度与系统误码指标相关! 速率等级 2Mb/s STM-4 STM-16 STM-64 误码指标
BER 接收灵敏度 dBm -32dBm dBm dBm Pr -9 -10 -12

19 光纤与光缆

20 光纤结构 涂复层 n 包层 2 n 纤芯 1 包层 涂复层 n1≈1.4672 n2 ≈1.4647 介质折射率的差别形成光波导

21 光纤光缆制造工艺 原料提纯 熔炼制棒 拉丝涂覆 套塑成缆

22 光纤的类别 按传导模数分:多 模(MMF)单 模(SMF) 按折射率分布:渐变型(GI) 阶跃型(SI) 按特殊用途分:
可有不同分类方式: 按传导模数分:多 模(MMF)单 模(SMF) 按折射率分布:渐变型(GI) 阶跃型(SI) 按特殊用途分: EDF、DCF、LEAF……. 按ITU-T或IEC文号分: G.651( A1 )、 G.652( B1 ) G.653( B2 )、 G.655( B4 )…….

23 模的概念 纵模 指激光振荡的频谱成分,即波长成分 单纵模激光器的频率仍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横模 指电磁场的横向场分布
分为基模TEM00和高阶模TEMmn 偏振模 指同一光波模式所包含的相互正交的两个偏振态 TEM TEM11

24 ITU-T建议文号 G.651光纤(MM)—多模光纤 G.652光纤(SM)—标准单模光纤 G.653光纤(SM)—色散位移光纤
G.656光纤(SM)—宽带NZ-DSF G.657光纤(SM)—抗弯曲衰减光纤

25 特殊用途光纤 1、掺铒光纤(EDF) 2、色散补偿光纤(DCF) 3、数据光纤 4、大有效面积光纤(LEAF) 5、色散平坦光纤
6、全波光纤(AWF)

26 常用光纤命名与标准对照 光纤名称 ITU-T标准 IEC标准 多模光纤 G.651 A1a A1b
非色散位移光纤 G.652A、B、C B1.1、B1.3 零色散位移光纤 G B2 截止波长位移光纤 G B1.2 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G.655A、G.655B B4 注:G.652C(B1.3)为全波光纤,G.652B有偏振色散要求,仍归于B1.1 G.654(B1.2)为截止波长位移光纤(最低衰耗光纤)

27 单模光纤导光原理 光的折射现象: 光的全反射: 1 2 3 3 2 1 Sin = =1.460/1.464 =85.8
光的折射现象: 光的全反射: 1 2 3 3 2 1 Sin = =1.460/1.464 =85.8 入射角= =4.2度,近于直线传导。

28 光纤的基本参数 1.几何尺寸 2 相对折射率差 (μm) EDF 数据 类别 SM MM DCF 9 50 4.5 纤芯直径(2a)
62.5 6 包层外径(2b) 125 约250 涂复层外径 2 相对折射率差 = n1- n2 / n1

29 光纤的基本参数 3.数值孔径:NA=n1 =Sin 数值孔径表示光纤接收(耦合)光信号的能力 常规单模光纤的NA值约为0.108

30 光纤的基本参数 6.光纤截面形状误差 1、包层不圆度:< 1% 2、同心度误差: < 0.8μm

31 光纤的传输特性 传输衰减 传输色散 非线性效应

32 光纤传输衰减 光纤传输中各种因素引起的信号能量损失 传输衰耗是系统设计、光功率分配、中继距离确定的重要参数 定义: L Pin Pout
=10 L g Pin /Pout (dB)

33 光纤衰减机理 光纤材料固有损耗: 1、 瑞利散射—光纤工艺中材料结晶产生的不 均匀组织引起。其效率与光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
2、材料吸收—光纤材料(含杂质)对光信号的吸收。可分为紫外吸收与红外吸收。

34 附加损耗 附加损耗 主要指光纤使用中引起的损耗 接续损耗 包括: 1、光纤固定熔接损耗(一般小于0.05dB)
接续损耗 包括: 1、光纤固定熔接损耗(一般小于0.05dB) 2、活动连接损耗(一般小于0.3dB) 弯曲损耗

35 光纤衰减的测量 常用测量方法: 1、剪断法 2、插入法 3、背向散射法 剪断法测量:(ITU-T建议的基准方法) 滤模器 被测光纤(L)
1、剪断法 2、插入法 3、背向散射法 剪断法测量:(ITU-T建议的基准方法) 滤模器 被测光纤(L) 光源 光功率计 P2 P1 2m = Lg (dB/Km)

36 背向散射法测量 利用光传输中的背向散射与菲涅尔反射设计的光时域反射仪(OTDR)测量。 OTDR测试功能:
1、光缆线路长度 (工程施工、线路维 2、光纤衰耗分布 护中广泛应用。) 3、接头损耗 4、线路故障点的位置。

37 光 缆

38 光缆类别 中心管式 层绞式 骨架式光缆 敷设条件不同分为: 架空光缆、管道光缆、直埋光缆和水底光缆 光缆中光纤的松紧状态不同分为:
缆芯结构不同分为: 中心管式 层绞式 骨架式光缆 敷设条件不同分为: 架空光缆、管道光缆、直埋光缆和水底光缆 光缆中光纤的松紧状态不同分为: 紧结构 松结构 半松半紧结构光缆 使用环境与缆中材料不同可分为: 金属加强构件、非金属加强构件 阻燃、防蚁光缆、电力光缆

39 光缆构造与材料 套塑 填充 1、松套—多纤合成、油膏填充,适于野外 光缆(PBT) 余长控制(水温、绞合节距)
2、紧套—单纤紧包、线径细,适于局内光缆。 (硅橡胶 or PVC) 填充 材料:气体、油膏、阻水纱 对油膏性能要求:无腐蚀、高低温特性、易 清除

40 光缆构造与材料 加强件(抗拉) 护层(提供侧面保护) 1、金属:磷化钢丝、钢绞线(野外光缆) 2、非金属:工程塑料(电力光缆用)
芳纶纤维(局内光缆用) 要求:材料杨氏模量 E 值大、不锈蚀 护层(提供侧面保护) 不同结构的光缆根据应用要求选用不同材料的护层,主要提供侧面保护。

41 光缆构造与材料 光缆外护套 野外用光缆:采用黑色聚乙烯(PE) 易成形、机械强度高、致密性好、耐紫外线。 局内用光缆:浅色聚氯乙烯(PVC)
挠性好、耐弯曲疲劳且具阻燃性能。

42 光缆型号标识 光缆型式代号(左边字母或数字) 1、光缆类型:GY、GJ、GH、GT、GS…… 2、加强件: 无符号、F、
目前尚无ITU-T建议,采用 GB/T( ) 完整代号分为两大部分: 光缆型式代号(左边字母或数字) 1、光缆类型:GY、GJ、GH、GT、GS…… 2、加强件: 无符号、F、 3、特征代号:B、T、Z、X、G、D…... 光缆型式代号 —— 光纤规格代号

43 光缆型号标识 光纤规格代号(右边数字或字母) 4、护层代号:PE、PVC、A、S、L、Q、 W、 33、43、53
5、外护套代号:Y(或03,可略)、V 光纤规格代号(右边数字或字母) 依次为:光纤芯数、光纤类型(D、J、S模场直径/包层外径、工作波长(1、2、3)、 衰耗系数、适用温度(A、B、C、D)

44 光缆代号示例 GYTA33——36D9/125(325)B GYDTS——192D9/125(230)A
GYXTW——24D9/125(236)A GJFV——1D9/125(325)D

45 GYTA

46 GYTS

47 GYXTA

48 GHDT53 3000芯

49 光无源器件

50 光无源器件常用类型与功能 光纤连接器——光路的活动连接 光耦合器——光功率分配 光衰减器——光功率控制与调整 光波分复用器——分波与合波
光隔离器——阻挡反向光 光环行器——改变光方向 光纤光栅——信号滤波

51 光纤连接器 功能: 对光连接器的要求: 为光纤与器件、设备之间、设备和仪表之间或线路与测试仪表之间实现高质量活动连接 可重复插拔
低插损:小于0.3dB 高回损:大于50dB 重复性、互换性好:小于0.1dB 插拔寿命长:大于1000次 价格低

52 活动连接器基本类型 FC——金属螺纹锁紧式 SC——塑料矩形插拔式样插针:2.5mm ST——金属圆柱卡口式 MT——多芯带状光纤连接
LC——微型连接器(美) 插针:1.25mm MU——微型连接器(日) 光连接器由螺纹锁紧向直接插拔演变,可减小操作空间,增大安装密度,避免挤压

53 不同结构的 光连接器

54 插针端面结构与性能 FC - PC – SPC - APC

55 光纤连接器 型号与参数 常用型号:FC/PC、FC/APC,MU/PC 1.25mm 插针直径: 2.5mm
基本参数:插入损耗 < 0.4dB 插拔次数 > 1000次 回波损耗 > 50dB 跳线长度:0.5、1、5、10 (m)

56 光衰减器 功能 对光功率进行一定量衰减的器件。 应用场合 系统调试---模拟光纤 中继站----减小富余光功率 光测试仪表----校准定标
分类 光可变衰减器 连续可变光衰减器,分档可变光衰减器 光固定衰减器

57 光纤线路 接续与成端

58 光纤接续与成端 接续—光缆线路盘长之间的连接。 成端—光缆线路终端与光传输设备的连接。 接续要求: 纤号确定、准确对接(色标、领示色)
接头损耗尽可能小 连接稳定可靠,满足强度要求 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操作 接续费用低

59 接续施工准备 光缆端部检查(运输、敷设中的损坏) 接头附件: 接头盒、终端盒、热缩管、PVC (清点数量、检查质量) 接续仪器、工具:
光纤熔接机、OTDR、专用开缆、剥线工具 施工车、蓬。

60 光纤熔接机 工程中均采用自动熔接机。 型号如: 藤仓: FSM - 40S(50S)、 30R(带纤) 、
住友 : TYPE-37SE、TYPE65 (带纤) 功能:自动校准、熔接参数选择、自动放 电熔接、接头质量评估、接头热缩保护。 微处理器运行,屏幕显示 供电:市电转换、蓄充电池(直流12V) 产生4000V高压电弧,温度约1800—2000度。

61 光缆接头处理步骤 分端套接头盒 开剥光缆约1m,清除油膏,去护层、套管 加强芯固定 光纤熔接与保护 余纤盘留与固定 接头盒密封与安装

62 光纤熔接程序 分纤对号,套热缩管 去光纤涂覆层 酒精清污 切制端面 光纤放置与校准 放电熔接 强度检测与质量评估
接头热缩保护(裸纤须全部包住)

63 光配线架成端示意 光配线架(ODF) < > 活动连接 活动连接器 跳线

64 光纤配线架(ODF) 采用国际标准19″机柜,容量大,密度高,为封闭式;
机架右门内布外缆,左门内寸跳纤;布局合理,走线清晰,保证光纤的最小曲率半径; 倾斜的适配器安装形式,既保证了光纤的曲率半径,又可避免光传输时损伤眼睛;

65 结束语 光纤通信技术日新月异 光纤传输应用无处不在 光分插复用、交叉连接与自动光交换 (ASON)将成为核心技术
全光传送网(OTN)是未来发展方向 FTTH将是光纤传输应用的终极目标


Download ppt "光纤通信概述."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