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贵州苗族简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贵州苗族简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贵州苗族简介

2

3

4 基本概况 1.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970,000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

5

6

7

8  2.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9

10

11 3.苗族历史久远,其先民可能是古代三南的一部分。一说渊源于殷周时代的“鬃”人。秦汉时主要居住在湘西、黔东一带,包括在“长沙、武陵变’或“五溪蛮”的名称之中,以后逐渐迁徙,散布在西南各地山区。还有认为是和远古的“九黎”有关。四川、贵州、湖南的苗族至今把蚩尤当做自己的祖先。传说蚩尤是“九黎”之君,在5000年前,九黎部落与黄帝部落冲突,败而退出黄河下游,占据长江中、下游。逐渐形成“三苗”。

12

13

14

15

16 苗族锦鸡舞 苗族锦鸡舞源远流长。相传远古时代,由于战争的影响,苗族先祖被迫向西迁徙,在迁徙的历史进程中,是美丽的锦鸡帮助先祖们找到了最后定居的地方,也是她为先祖们带来了稻谷的种子和创造欢乐的飞歌。因此,居住在上述地方的苗族同胞在每年的盛大节日里举行隆重的吹笙跳月活动,敲击铜鼓,欢跳锦鸡舞,放牯子牛斗角,以纪念先祖和怀念给他们带来自由、祥和与欢乐的美丽的锦鸡。就这样,年复一年,一代一代地传下来,流传至今。在日常生活中,苗族同胞们特别是女性同胞除了劳作外,闲时都精心地用各种各样有色花线绣成各种花鸟纹图案,缝制百鸟衣裙,编织花带,刺绣花鞋,制备银饰。

17

18 4.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19

20

21 苗族婚礼           苗族婚礼 接伞、祭祖、吃合欢酒、挑喜水、 捉喜鱼等仪式,送亲人群要在大门外唱“拦门酒” 和“牛角酒”歌.自由式婚姻新娘子在认亲后可回 新郎家居住.古典式婚姻新娘子在婚礼结束后即回 家居住,待到夫家有婚丧大事或农忙季节才到夫家 小住几天,称“双边居住”.新娘第二次上夫家时 由兄弟、伯婶娘及嫂子等人抬糯米饭一挑,鱼数条 猪肉一腿陪同前往,夫家请众亲族来“吃客饭”, 并逐户宴请客人。送客人时还要献飘带.新娘子住 上十天半月后,夫家亦备同样的礼物送其回门,受 同样礼同。

22 黔南布仪依族苗族婚礼场景

23 五指山苗族婚礼

24


Download ppt "贵州苗族简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