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2 上册“三说” 一年级语文 本册学 教材的编排特点 习目标 教材内容 和结构 教学建议 课程总目标 说教材 说建议 学段目标 评价建议 说课标
本册目标 教学建议 教材内容 和结构 本册学 习目标 教材的编排特点 评价建议

3 说课标——课程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 说课标——学段目标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5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6 说课标——本册目标 课程标准对一年级上册教材的基本要求: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的内容感兴趣,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7 说教材——教材内容和结构 1、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不但着力于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丰富语文的积累,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符合儿童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 教材重视语文教育的实践性,自主性,整体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积累和实践中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3、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教材的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论是插图、儿歌,还是课文,都富有时代精神,富有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  教材的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还体现在与当代儿童生活的紧密联系上。教材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准确把握儿童的思想状态,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  4、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倡导转变学习方式: 从方便学生的学出发,教材首先是学生的学本,其次才是教师的教本。教材适当体现在游戏中学、在玩中学,注重学生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教材通过多种方式体现了学生主动学、游戏中学的意图。在练习、复习、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认”“我会画”等练习形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教材还倡导自主识字、自主阅读。

8 说教材——本册学习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的内容感兴趣,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9 说教材——教材编排的特点 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四部分。入学教育有四幅图,向学生进行爱学校、爱学习的教育。“汉语拼音”13课,为便于巩固,将13课分为四组,每组之后安排一个复习。“识字”全册共8课,分两次安排,每次学4课,独立成一组。“课文”全册共20课,5课为一组,编成四组。为了复习巩固所学内容,进行语文能力的培养,识字和课文后有练习题。每组“识字”或每组“课文”后安排一个“语文园地”。每个园地后安排一次“口语交际”,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书后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共400个,“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共100个。教材中还安排有大量的精美的图画。图画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极为重要。

10 说建议——教学建议 1、关于入学教育 入学教育包括四幅图画,分别以“欢迎新同学”“学习语文很快乐”和“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的一些侧面,感受学习生活的乐趣,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并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姿势和书写的执笔方法,为今后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打好基础。这几幅图为学生提供了观察讲述的材料,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讲述自己的感受。另外,根据各学校不同的实际情况,把观察画面与观察校园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认识校园,学习初步的学校常规。对读书写字姿势的指导,起步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可以指导学生模仿图画练一练。在之后的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一直都要十分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2、关于汉语拼音 (1).语境中学习拼音,培养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充分利用插图,把观察画面、学习字母、音节和说话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观察、语言的训练,进行思想教育。 (2).观察情景图,认读音节、词语,并运用音节、词语说话,在说话中巩固字词。 (3).在发现中学习拼音,体验自主、合作、研究学习的乐趣。发现图中与字母的形相象的地方。发现j q x与ü相拼两点省略的规律。课文中j q x与ü相拼的一组音节旁还有一幅卡通图:小“ü”碰到j q x,伸出小手,摘帽敬礼。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读一读这组音节,发现组合后有什么变化,再仔细观察旁边的图,明白两点怎么不见了,让学生自己来编编顺口溜:小“ü”碰到j q x,摘帽来敬礼。从而揭示j q x与ü相拼两点省略的规律。发现鼻韵母的组合规律,按规律发音、识记字形。 除了用编顺口溜,唱顺口溜的方法识记、巩固字母外,还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形式来复习巩固字母的音节。如:趣味儿歌、摆一摆、找一找、贴标签、给字母找家等游戏来学习巩固拼音。

11 3、关于识字、写字 上下册要求认识的字950个,上册认识400个,下册认识550个。要求会写的字共350个,上册100个,下册250个。 (1).准确把握识字要求。 多认少写,扩大初入学儿童的认字量,提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教师不要对认字提出过高的要求,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反复见面,让儿童从整体上把握字形,并通过大量阅读来复习和巩固识字。    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不要过分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个个清。一篇课文十几个生字,不一定要全部过关后再学下一篇。要认识到,汉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创造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增加学生与汉字见面的机会,加强汉字的复现和巩固,相信所有学生最终都会成功地完成识字任务。  ( 2).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要鼓励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依托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如,认姓氏字,认各种标牌上的字,从电视、广播中认字,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使生活成为识字的大舞台,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使学生形成对识字的浓厚兴趣,并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课外认的字。   (3).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我们不反对采用单独的生字卡认记汉字的办法,但建议不把学生认记字卡作为衡量学生是否已经掌握生字的尺度。对识字的要求,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就算认识。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巩固识字。 (4).在识字过程中,适当渗透识字知识和识字方法,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如,结合汉字的学习,认识最常见的偏旁,也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熟字加一加或减一减的方法来学习。可以设计多种活动,如,字词游戏、阅读竞赛活动等,使儿童通过与汉字反复见面,逐步从本课会认,过渡到在其他语言环境也能认识。要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并注意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与成果。 4.写字教学需要注意:

12    (1)在一年级起步阶段,打下坚实的写字基础。
    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写好。写字指导必须细致、到位,教师可以边指导边板书示范。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既要有数量上的要求,更要有质量上的要求。遵循写字的自身规律,引导学生把典型字写好。    (2)每节课都让学生动动笔、写写字,不要集中在一节课上完成写字任务。    (3)注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如,要求学生看清字形再起笔;把字写整洁,尽可能不用橡皮擦字等。     另外,写字练习要体现弹性,不必对每个学生都提出同样的作业要求。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可以少写几个;自己觉得写得不满意的,就多写几个;自己还想写哪个字,就可以再写几个。只要能够达到一定质的要求,应该允许学生有选择作业的权力。 5.关于阅读教学 新课程的阅读教学要树立体验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拓展性阅读三种阅读教学观。(1).读好课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好还能读出感情来。要重视朗读指导,每次于朗读都要有不同的要求,形式要多样,要体现层次性,还要注意范读,遇到长句子或难句子还可以带着读。 (2)、要留给学生交流阅读感受的时间.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鼓励学生读后发表自已的看法,而且愿意与他人交流,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都应给予肯定,这样可以体现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和多元化,还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和活跃思维。例如“雪化了是什么?”学了《四季》后,说说你喜欢哪个季节,说一说,画一画。

13 (3)、重视积累语言。 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不仅要求学生读,背课内的好词佳句,还要引导学生积极读课外书中的好词好句,发现学生说出了比较好的句子特别是本书上没见过的句子应及时表扬,让他介绍经验,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 6.关于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 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的题目,主要应由学生独立完成,有些题目要倡导合作和互相交流。在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个别辅导,发现带有共性的问题,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在进行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的教学时,教师应鼓励独立思考,引导发现,举一反三,形成能力。 7.关于口语交际 (1).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要重视创设情境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在交际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际中去,用自己的语言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并对交际的过程进行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 (2).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交际过程上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及时肯定、表扬,让学生感受到交际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3).在口语交际课上,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语言,体现由说得少到说得多、由说得不大好到说得比较好的训练过程,还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除了专门的口语交际课,要重视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进行口语交际。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4 说建议——评价建议 1、围绕目标,注重根本  “课程标准”规定的五个方面的阶段目标,也是评价的目标,我们要把识字、写字作为评价的重点,以利于夯实这个基础。 评价的标准主要应是“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大体上懂得字义”,要求会写的字再增加“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对本册阅读这一块的评价,在要求上应该侧重于“正确、通顺”。  2、注重实践,形式多样  以识字评价为例,我是这样做的,在评价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时,运用查字典比赛、组词接龙、诊治社会上的不规范汉字、介绍自己记字形解字义的窍门等形式。如果我们再把教师的评价跟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之间相互评价,乃至家长的评价结合起来,就能够真正让学生成为语文实践的主体,成为语文评价的主人。  3、三维交融,体现综合 在评价工作中,我们也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比如评价学生的写字,我们一要看写得对不对、写得好不好;二要看握笔方法、写字姿势正确不正确,笔顺是否规范,行笔是否到位;三要看喜欢不喜欢写,能不能始终都认真写。

15 以上是我对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粗浅认识,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专家给予批评指教!谢谢!


Download ppt "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