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学生的核心素养 双流中学 熊伟
3
2017/9/12
4
2017/9/12
5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 三个 方面 六大 核心 素养 十八个 基本 要点 具体内涵 文 化 基 础 人 底 蕴 积 淀
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情 怀 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审 美 趣 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科 学 精 神 理 性 思 维 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 批 判 质 疑 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勇 于 探 究 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2017/9/12
6
自 主 发 展 学 会 习 乐 善 勤 于 反 思 信 息 意 识 健 康 生 活 珍 爱 命 全 人 格 我 管 理
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 勤 于 反 思 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信 息 意 识 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 健 康 生 活 珍 爱 命 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全 人 格 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我 管 理 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2017/9/12
7
社 会 参 与 责 任 担 当 国 家 认 同 际 理 解 实 践 创 新 劳 动 意 识 问 题 决 技 术 运 用
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 国 家 认 同 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 际 理 解 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实 践 创 新 劳 动 意 识 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 问 题 决 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 技 术 运 用 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 2017/9/12
8
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 学科 学科素养 具体内涵 数学 数学抽象 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
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逻辑规则推出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 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 直观想象 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指针对研究对象获得相关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断,形成知识的过程。 2017/9/12
9
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 学科 学科素养 具体内涵 物理 物理观念
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 科学思维 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 实验探究 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做出解释,以及对实验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 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关系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以及责任感。 2017/9/12
10
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 学科 学科素养 具体内涵 化学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并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能从内因和外因、量变与质变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能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分析化学反应,预测在一定条件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崇尚真理,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2017/9/12
11
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 学科 学科素养 具体内涵 生物
生命观念 生命是源于自然随机事件且能在与环境互作中保留下来的具有新陈代谢和自我复制特征的物质形态,生命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无贵贱之分。 理性思维 崇尚并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能够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生命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 科学探究 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 社会责任 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 2017/9/12
12
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 学科 学科素养 具体内涵 语文 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 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 2017/9/12
13
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 学科 学科素养 具体内涵 历史 时空观念 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史料实证
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理解 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 历史解释 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历史价值观 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2017/9/12
14
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 学科 学科素养 具体内涵 政治 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 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 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的认可、崇尚与遵从,是关于法治的思想、知识和态度,主要包括规则意识、程序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等。 公共参与 公共参与是公民主动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和国家治理,承担公共责任,维护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的意愿与能力。 2017/9/12
15
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 学科 学科素养 具体内涵 地理 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理解和判断。 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 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 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 2017/9/12
16
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 学科 学科素养 具体内涵 艺术 艺术感知能力
艺术感知是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对生活、文化和科学等情境中艺术形式的感知和体验。 艺术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学生艺术修养的精神追求,是美感愉悦、优雅气质、生命关怀的心灵建构。 艺术创意表达 创意表达侧重于理解想象、表现创造、反思评价等艺术活动。 2017/9/12
17
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 学科 学科素养 具体内涵 音乐 自主音乐需要
自主音乐需要是学生自觉进行音乐学习和音乐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学生自主发展素养在音乐学科的具体体现。 音乐实践能力 音乐实践能力是学生音乐素养的重点。 音乐情感体验 音乐情感体验是指学生在听、唱、奏、动等音乐活动中,通过直接体验(音乐感知觉直接产生的情绪体验)和间接体验(音乐表象及联想产生的情感体验),用音乐表达与抒发情感,或从音乐感悟与激发情感,这是音乐从音响形式转化为情感本质的关键过程。 音乐文化理解 音乐文化理解是重要的社会人文素养。高中学生对音乐作必要的文化理解,有助于学生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认识音乐,也有助于学生从音乐发展的角度认识社会。 2017/9/12
18
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 学科 学科素养 具体内涵 美术 图像识读 图像识读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
美术表现 美术表现指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 审美判断 审美判断指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 创意实践 创意实践指由创新意识主导的思维和行为。 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指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 2017/9/12
19
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 学科 学科素养 具体内涵 体育与健康 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是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是人类身体活动的基础。 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是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是改善健康状况并逐渐形成良好生活方式的关键。 体育品德 体育品德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对维护社会规范、促进社会风尚具有积极作用。 2017/9/12
20
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 学科 学科素养 具体内涵 通用技术 技术意识 技术意识是对技术现象及技术问题的感知与体悟。 工程思维
工程思维是以系统分析和比较权衡为核心的一种筹划性思维。 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是指基于技术问题进行创新性方案构思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过程。 图样表达 图样表达是指运用图形样式对意念中或客观存在的技术对象加以描述和交流。 物化能力 物化能力是指将意念、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的能力。 2017/9/12
21
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 学科 学科素养 具体内涵 信息技术 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 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 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社会责任指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 2017/9/12
22
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 学科 学科素养 具体内涵 英语 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 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 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 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 2017/9/12
23
四川高考改革方案终于正式发布 2017/9/12
24
>>>四川高考改革时间轴
2017/9/12
25
四川高考改革核心要点 2021年开始,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此次调整中,与众多学生直接相关的一大变化,就是将实行“3+3”模式。根据《方案》,从2021年开始,统一高考考试科目设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各科满分仍为150分,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最好成绩计入总成绩。 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必考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选考科目)成绩组成。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成绩按等级赋分。 2017/9/12
26
四川高考改革核心要点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将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四川将制定出台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办法,从2018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施。 此外,《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每门课程学完即考。从2018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年级起,计入高考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统一公布成绩。 高校招生依据考生高考总成绩,参考其综合素质评价情况(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择优录取。高校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 2017/9/12
27
四川高考改革核心要点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时间安排在春季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统一高考相对分开,推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从2021年开始,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时间安排在当年春季。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 2021年前,高职单招和职教对口招生两类入学考试时间和录取办法不变,逐步扩大“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的试点专业类别,加大技能测试成绩在录取中所占权重。 2017/9/12
28
四川高考改革核心要点 取消体育特长生等所有鼓励类加分项目
作为此次改革的重点之一,四川将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高考升学率。逐步缩小不同区域、城乡之间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差距,大力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和我省地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积极支持高校面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实施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省属院校继续招收免费师范生,努力增加我省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和升学考试的政策措施。 根据《方案》,我省将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严格执行教育厅、省民族宗教委、公安厅、省体育局、省科协2015年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实施意见》,取消体育特长生等所有鼓励类加分项目,取消除烈士子女、少数民族考生等项目外的所有扶持类加分项目。 2017/9/12
29
教育部出台中考改革方案 2017/9/12
30
教育部出台中考改革方案 2017/9/12
31
中考改革的关键词 “两考合一” 《意见》提到,将推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后将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考试 “两考合一”,合并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现“一考多用”,减轻学生多次备考负担。 尽管近几年许多地方进行了“两考合一”的探索,但名称、要求不一,这次进行了统一规范。《意见》要求,已经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的地区要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 2017/9/12
32
中考改革的关键词 “改革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
以往的中考都有固定的考试科目,这就在一些学校中形成了“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倾向。本次《意见》提出要改革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部分科目作为录取计分科目,除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外,根据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的原则,确定其他具体科目及数量,也就是所谓的“全科开考”。 推行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后,虽然在考试上已经实施了“全科开考”,但是,并不是所有科目的成绩都计入到高中录取计分中。“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基础学科和体育这四门统一纳入录取计分科目,”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说,其他科目各地方按照“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的原则,自行确定是否纳入录取的计分科目。 2017/9/12
33
2017/9/12
34
中考改革的关键词 “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
《指导意见》提出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是取消体育、艺术等竞赛类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要求各省组织对本地区加分项目和分值进行清理和规范,取消不合理的加分项目,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地方实际保留的加分项目,要严格控制加分分值,健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制度。 2017/9/12
35
中考改革的关键词 “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在评价内容上,要求细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在评价重点上,强调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充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特点;在评价程序上,强调要做好写实记录、遴选典型事实材料、将用于招生使用的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做到程序严谨,方便适用;在结果使用上,实行谁使用谁评价,由高中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定具体的使用办法。 2017/9/12
36
中考改革的关键词 “体育科目录取计分” 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有条件的试点地区,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门科目合格的前提下,也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录取计分科目的机会,发挥学科优势,促进学生发展兴趣爱好。 2017/9/12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