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四議題: 追求學術卓越, 強化社會關懷 子題二: 推動基礎科學及創新研究 題綱一: 強化基礎科學卓越研究
第八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 北部預備會議提案 第四議題: 追求學術卓越, 強化社會關懷 子題二: 推動基礎科學及創新研究 題綱一: 強化基礎科學卓越研究 主辦機關: 國科會 協辦機關: 中研院、教育部 報告人: 古煥球教授/清華大學物理系 中華民國97年12月2日
2
壹. 前言 追求我國基礎科學之卓越研究,需要政府: 1. 加強培育基礎科學研究人才 2. 支援學術研究及改善基礎設施
3. 鼓勵合作團隊及建構尖端共用研究平台 4. 推動大型基礎科學國際合作研究 5. 推動基礎科學與應用科技跨領域研究
3
貳. 現況檢討 問題及現況說明 1. 加強培育基礎科學研究人才 2. 支援學術研究及改善基礎設施
-- 國科會歷年來持續補助個別型基礎科學研究計畫,並推 動大型整合研究計畫如[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等。 -- 近年最顯著的支援卓越研究計畫為教育部推動,由相關 大學執行之五年五百億[頂尖大學及研究中心計畫]。 -- 中央研究院在最近十年來獲得大量科學研究經費及大力 延攬海外傑出人才,大幅提昇基礎科學卓越研究水準。
4
貳. 現況檢討 3. 鼓勵合作團隊及建構尖端共用研究平台,如 -- 近年最重要的工程之一為建 造[3-GeV台灣光子源(TPS)]
(預計2013年完工),進行尖 端凝態科學、先進材料、奈 米科技及生物科技研究。 -- 成立[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將建造新一代多功能海洋研究船,進行尖端海洋地質、大氣、物理、化學、生物等綜合性海洋研究。
5
貳. 現況檢討 4. 推動大型基礎科學國際合作研究,如 -- 較大型的有[CERN大強子對撞機(LHC)實驗物理計劃]
-- 智利[Atacama大型毫米/次毫米陣列(ALMA)-台灣計劃] 5. 推動基礎科學與應用科技跨領域研究,如 -- 尖端基礎科學方法探索生物系統及地球系統跨領域研究
6
貳. 現況檢討 二. 問題檢討 -- 問題之核心癥結: 具備科學創新能力的種子人力培育仍然不足。
-- 研究論文因學術研究人口的規模與限制,量的提升已達上限瓶頸,但質的提昇仍有待加強。國家補助質優的個別型研究計畫,及創新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仍需持續加強。 -- 研究平台或設施建置仍有亟待強化及提昇。
7
貳. 現況檢討 -- 研究環境與資源分配,各研究單位差異仍有待改善。 -- 跨領域研究組成團隊,是目前極需加強推動的方向。
-- 目前經費補助明顯不足,以致政府相關單位在推動各項工作時常力有未及。 -- 需揚棄狹窄的SCI指標,以社會貢獻指標(Social Contribution Index)為真正指標,以科技為本,善盡科技研究人員之社會責任,普及科技教育,積極關懷社會。
8
參. 未來展望 -- 近程之目標為厚植基礎科學能力,建立研究團隊,突破現有之研究環境與條件,創造新研究成果, 如推動[學術攻頂計畫]等。
-- 基礎科學研究,已取得 一定的成果。但研究質 量,仍有大量進步空間。 -- 長程展望,通過科技發 展中長程綱要計劃,強 化基礎科學卓越研究。 (ex) Professor A. K. H. Kong (江國興) (IoS, NTHU) Nature 453, 469 (2008), “An extremely luminous X-ray outburst at the birth of a supernova” (超新星誕生瞬間所產生的強烈X光爆)
9
肆. 建議可行方案 1. 加強培育基礎科學研究人才 (一). 激發大學生興趣,提昇研究生水準,強化助理人
員,使基礎科學研究往下紮根。吸引優秀年輕人 員,培養具科學創新能力的種子人員。 (二). 長期培植新進優秀研究人員,提昇研究人才水 平,促進人才與資訊流通。重點補助研究表現傑 出人才,促使其研究成果達到世界水準。 (三). 教育部持續推動[頂尖大學及研究中心計畫],加 強培育基礎科學研究人才及延攬國外傑出學者。
10
肆. 建議可行方案 2. 支援學術研究及改善基礎設施 (一). 基礎科學研究需循序漸進,應持續補助個別型、自
由或目標導向研究,使個別研究發展成跨領域績優 團隊,朝卓越研究拓展。鼓勵多年期計畫,使能持 續穩定的專注研究。 (二). 在改善基礎設施方面,整合國內有限資源,主動支 援資源匱乏之中堅團隊、購置共同使用研究設備, 補助系所中型儀器,積極改善研究環境,有效提昇 儀器利用效率,突破現有環境與條件。
11
肆. 建議可行方案 3. 鼓勵合作團隊及建構尖端共用研究平台,如 (一). 建立資訊流動平台,促進研究群相互了解,開展合作。
(二). 整合地球科學研究平台,建立資料庫;建設國際地 球系統科學(地震,颱風等)觀測實驗平台。 以新海洋研究船為研究平台,建構先進海洋地質、大 氣、地球科學、物理、化學、生物及考古研究設備。 (三). 組成國內研究團隊,以新台灣光子源為研究平台,建 造先進微米及奈米光束線,進行尖端凝態科學、先進 材料、奈米科技及生物科技研究。
12
肆. 建議可行方案 4. 推動大型基礎科學國際合作研究 (一). 研究計畫應以自主建立研發環境及提昇國際合作為
規劃準則,以提升國際競爭力為目標。建構國際合 作平台,參與國際大型計畫,強化國內共用基地。 (二). 持續提供國際接軌管道,建立國際合作網絡,強化 我國國際科技合作競爭力。 (三). 持續支援及推動現有大型國際合作計畫,與國際一 流機構合作。對未來可能之新國際合作研究計劃, 應慎選能力及經費所及之項目。
13
肆. 建議可行方案 5. 推動基礎科學與環境/生物/工程學等跨領域研究,如 (一). 鼓勵不同領域學者組成研究團隊,配合國家發展
需要,合作進行跨領域前瞻性卓越科技研究,為 國家重大議題提供參考方案。 (二). 推動以尖端基礎科學方法探索地球系統及生物系 統之跨領卓越科技研究。 (三). 推動綠色科學,能源生態永續發展及具本土特色 之跨領域卓越科技研究。 (四). 關懷社會,促進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之對談。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