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世界貿易概論 章節內容 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引力模型 經濟體系規模大小將影響貿易量 距離及其他因素也影響貿易量 各國疆界與貿易協定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世界貿易概論 章節內容 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引力模型 經濟體系規模大小將影響貿易量 距離及其他因素也影響貿易量 各國疆界與貿易協定"—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世界貿易概論 章節內容 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引力模型 經濟體系規模大小將影響貿易量 距離及其他因素也影響貿易量 各國疆界與貿易協定
全球化的過去與現在 貿易型態的變化 勞務委外代工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Chapter 2 世界貿易概論

3 哪些國家相互貿易? 美國2006年前五大貿易夥伴分別為加拿大、 中國、墨西哥 、日本與德國。
美國2006年對加拿大的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5000億美元。 2006年美國與前十大貿易夥伴的貿易額,即包辦了美國對外貿易額的68%。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Chapter 2 世界貿易概論

4 圖2-1:2006年美國與主要貿易夥伴的貿易額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Chapter 2 世界貿易概論

5 經濟規模大小影響貿易量:引力模型 1/3 在美國前十大貿易夥伴中,有三個同時也是歐洲經濟規模前三大的國家,這些國家分別是德國、英國和法國。
這三個國家的GDP歐洲排名前三大: GDP 衡量經濟體系生產之商品與勞務的總值。 為什麼美國和這三個歐洲國家的貿易往來如此密切,勝過其他歐洲國家?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Chapter 2 世界貿易概論

6 經濟規模大小影響貿易量:引力模型 2/3 事實上,經濟體系的規模大小和進出口貿易量有著直接關聯。
大型經濟體系生產出較多的商品與勞務,因此他們會在出口市場大量銷售財貨。 大型經濟體系藉由銷售商品與勞務獲得較高的所得,因此人民能夠購買更多的進口財貨。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Chapter 2 世界貿易概論

7 圖2-2:歐洲各國的經濟規模與對美貿易額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Chapter 2 世界貿易概論

8 引力模型 1/4 除了經濟規模以外,影響貿易的其他因素有: 不同市場之間的距離將影響運輸成本,進而左右進出口的貿易成本。
距離亦左右人與人的接觸與通訊,這些都對貿易造成影響。 文化傾向:如果兩國有文化上的聯繫與相關性,如此可能產生經濟上的緊密聯繫。 地理位置:海港或群山隘口將使得貿易與運輸更加便利。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Chapter 2 世界貿易概論

9 引力模型 2/4 多國籍企業:企業分佈橫跨各個國家時,各個子公司將不時進出口相關產品。
國界:商品跨越國界不但需要繁瑣的手續,而且還產生如關稅等金錢上的成本。. 這些隱含或顯著的成本將降低貿易量 。 國家疆界亦象徵不同語言之間的籓籬或不同的交易貨幣,這些因素都將妨礙貿易。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Chapter 2 世界貿易概論

10 引力模型 3/4 引力模型的基本假設為,兩國的經濟規模和距離對兩國貿易將有重大影響,如以下等式所示:
Tij = A × Yi × Yj /Dij 其中, Tij 為 i 國對 j 國貿易額 A 為常數項 Yi 為 i 國 GDP Yj為 j 國 GDP Dij 為 i 國至 j 國的距離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Chapter 2 世界貿易概論

11 引力模型 4/4 若引用相對一般化的等式來估計兩國貿易額, 其中,參數 a, b, 與 c 使本式與原先的式子不盡相同。
令人訝異的是,下圖顯示,美國與歐洲國家的貿易流量大致上符合引力模型的估計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Chapter 2 世界貿易概論

12 距離與國界 1/5 根據引力模型對距離效果的估計,國與國之間的距離每增加1%,貿易量將減少0.7% 至 1%。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Chapter 2 世界貿易概論

13 距離與國界 2/5 除了距離以外,各國疆界也徒增貿易往返的時間與成本。
各國之間的貿易協定有助於減少橫越國界所需的繁瑣手續及關稅,如此可增加兩國貿易量。 引力模型可估計貿易協定的效果:給定各國的GDP與距離,有了貿易協定真能顯著地提高兩國之間的貿易量嗎?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Chapter 2 世界貿易概論

14 距離與國界 3/5 美國在1994年與加拿大及墨西哥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成立北美自由貿易區 (NAFTA)。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Chapter 2 世界貿易概論

15 圖2-3:各國經濟規模與對美貿易額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Chapter 2 世界貿易概論

16 距離與國界 5/5 即使美國與加拿大之間有自由貿易協定,而且美加兩國使用相通的語言,國與國之間的疆界似乎仍然會減少彼此之間的貿易量。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Chapter 2 世界貿易概論

17 圖2-4:加拿大諸省及美國各州與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的貿易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Chapter 2 世界貿易概論

18 表2-3:1996年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與其他州省之間的貿易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Chapter 2 世界貿易概論

19 天涯若比鄰? 1/3 根據引力模型,距離對貿易產生的負面效果是顯著的,但由於現代通訊與運輸方式的進步,這個效果將隨著時間增進而變小。
車輪、船隻、羅盤、鐵路、電報、蒸氣動力、汽車、電話、飛機、電腦、傳真機、網際網路、光纖、個人數位助理(PDA)及GPS導航等等都有助於增進貿易。 然而歷史顯示,諸如戰爭等政治因素比通訊運輸的革新更能夠影響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型態。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Chapter 2 世界貿易概論

20 天涯若比鄰? 2/3 自古以來有兩波全球化的浪潮。
1840–1914年:蒸氣動力、鐵路、電報、電話的發明促成全球經濟整合。此波全球化因為經濟大蕭條與世界大戰而終止。 1945迄今:電話、飛機、電腦、網際網路、光纖、PDA、GPS導航等發明帶動全球經濟整合。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Chapter 2 世界貿易概論

21 天涯若比鄰? 3/3 英國在1910年時的貿易大好,此後直到近數十年來才超越當年的盛況。
對美國而言,今日貿易對美國的重要性上遠不如英國在19世紀對國際貿易的依賴。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Chapter 2 世界貿易概論

22 圖2-5:1830年以來的國際貿易起伏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Chapter 2 世界貿易概論

23 貿易型態的變化 1/5 有哪幾類產品是國與國之間經常藉由貿易來交換的?這些產品貿易的型態和過去有何不同?
汽車、電腦、衣服、機械等工業製品囊括了今日大部分的商品貿易。 勞務如海運、保險、訴訟費用、旅費等約佔貿易總額的20%。 礦物如石油、煤、銅等以及農業產品佔貿易的比重較小。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Chapter 2 世界貿易概論

24 圖2-6:2005年世界貿易的組成內容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Chapter 2 世界貿易概論

25 貿易型態的變化 過去的貿易以農產品與礦物為主。 英國1910年主要進口農產品與礦物,而工業製品則包辦大宗出口。
美國在1910年主要的進出口產品分別為農品與礦物。 時值2002年,工業製品成為這兩國進出口貿易的大宗。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Chapter 2 世界貿易概論

26 表2-4:英、美兩國工業製品的進出口比例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Chapter 2 世界貿易概論

27 貿易型態的變化 5/5 中低所得國家的貿易型態亦發生改變。 2001年,中低所得國家的出口中有65%為工業製品,農產品的比重只有10%。
1960年代,中低收入國家的出口中有58%是農產品,工業製品出口的比重僅為12%。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Chapter 2 世界貿易概論

28 圖2-7:開發中國家出口型態的變化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Chapter 2 世界貿易概論
資料來源:United Nations Council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Chapter 2 世界貿易概論

29 勞務委外代工 1/3 當廠商於國外某處運作以提供服務時,即稱為勞務委外代工。 當服務項目可藉由電訊傳輸或提供時,勞務委外代工即可能發生。
例如,廠商可將透過電話撥打以傳達訊息的顧客服務中心遷移至國外某處。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Chapter 2 世界貿易概論

30 勞務委外代工 2/3 勞務委外代工現今所佔的貿易比重並不大,但是有19%的勞務工作是「可貿易的」,這些工作將來都有委外代工的潛力。
相比之下,約有12%的製造業工作是「可貿易的」並且有潛力可以委外代工的。 然而大部分的工作是不可貿易的,因為這些勞務必須貼近顧客方能進行。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Chapter 2 世界貿易概論

31 圖2-8:美國貿易產業的就業比例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Chapter 2 世界貿易概論


Download ppt "世界貿易概論 章節內容 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引力模型 經濟體系規模大小將影響貿易量 距離及其他因素也影響貿易量 各國疆界與貿易協定"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