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学习情境九 物流运输决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学习情境九 物流运输决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学习情境九 物流运输决策

2 Contents 1 2 3 4 10.1物流运输方式决策 10.2物流运输路线决策 10.3物流运输车辆运行路线决策
10.4物流运输企业的决策 4

3 10.1物流运输方式决策 物流运输方式的决定因素 1、运输期限 2、运输成本 3、运输距离 4、运输批量 5、货物种类

4 物流运输方式的决策方法 1、成本比较法 2、竞争因素决定法 3、需要注意的问题

5 竞争因素决定法 某制造商分别从两个供应商那里购买3000个配件,每个配件单价100元。目前这3000个配件是由两个供应商平均提供的,如一个供应商缩短运达时间,则可以多得到交易份额,每缩短一天,制造商会将采购订单的5%(即150个)转给这个供应商。如果不考虑运输成本,供应商可从每个配件中赚得占配件价格(不包括运输费用) 20%的利润。

6 参考数据: 费率和运达时间 运输方式 运输费率(元/件) 运达时间(天) 铁路 2.50 7 卡车 6.00 4 航空 10.35 2

7 供应商A使用不同运输方式的利润比较表 运输方式 配件销售量 毛利 运输成本核算 净利润 铁路 1500 30000 3750 26250 卡车 1950 39000 11700 27300 航空 2250 45000

8 10.2物流运输路线决策 最短路线法

9 表上作业法 原理:最小元素法的所谓元素就是指单位运价。 此法的基本思想是:运价最便宜的优先调运。 适用于每一个供应地到每一需求地都有路且可以 直达的情况。

10 表上作业法步骤 1、依据问题列出调运物资的供需平衡表以及运价表 2、确定一个初始的调运方案(最小元素法)
3、根据一个判定法则,判定初始方案是否为最优方案 (闭回路法):从空格出发回到起点 其余点为数字格 见数字格转90度 每个空格都有闭回路(检验数),闭回路是唯一的,闭回路不一定都是四边形 4、判断是否最优: 计算空格检验数(=C1-C2+C3-C4),非负为最优 5、调整方案(调整量为闭回路上奇次顶点运量中最小的, 奇次顶点减,偶次顶点加) 6、形成新方案

11 例 题 某公司下属四个储存某种物资的料库,供应五个 工地的需要。四个料库的供应量和五个工地的需求
例 题 某公司下属四个储存某种物资的料库,供应五个 工地的需要。四个料库的供应量和五个工地的需求 量以及由各料库到各工地调运单位物资的运价见下 表。试求运输费用最少的合理调运方案。

12 A B C D E 供应量(t) 甲 3 2 5 100 乙 1 4 300 丙 7 8 600 丁 800 需求量(t) 250 350
工地 料库 A B C D E 供应量(t) 3 2 5 100 1 4 300 7 8 600 800 需求量(t) 250 350 400 500 1800

13 A B C D E 供应量(t) 甲 3 2 5 100 乙 1 4 300 丙 7 8 600 丁 800 需求量(t) 250 350
工地 料库 A B C D E 供应量(t) 3 2 5 100 1 4 300 7 8 600 800 需求量(t) 250 350 400 500 1800 100 × × × × 300 × × × × 400 200 × × × 250 200 50 300 ×

14 运费=2×100+1×300+2×400+2×200+5×250+4×200+7×50+8×300=6500

15 A V1=3 B V2=2 C V3=5 D V4=6 E V5=6 甲 U1=0 3 2 5 乙 U2=-4 1 4 丙 U3=-4 7
工地 料库 A V1=3 B V2=2 C V3=5 D V4=6 E V5=6 U1=0 3 2 5 U2=-4 1 4 U3=-4 7 8 U4=2 100 -2 -1 -3 300 1 2 4 5 400 200 8 10 3 250 200 50 -1 300

16 A V1=0 B V2=-1 C V3=2 D V4=3 E V5=3 甲 U1=0 3 2 5 乙 U2=-1 1 4 丙 U3=-1 7
工地 料库 A V1=0 B V2=-1 C V3=2 D V4=3 E V5=3 U1=0 3 2 5 U2=-1 1 4 U3=-1 7 8 U4=5 100 3 3 1 2 4 3 300 1 2 8 8 3 400 200 250 300 50 -1 200

17 A V1=1 B V2=0 C V3=3 D V4=3 E V5=3 甲 U1=0 3 2 5 乙 U2=-2 1 4 丙 U3=-1 7
工地 料库 A V1=1 B V2=0 C V3=3 D V4=3 E V5=3 U1=0 3 2 5 U2=-2 1 4 U3=-1 7 8 U4=4 2 2 2 100 4 5 300 2 3 7 9 2 200 400 250 300 50 200 1

18 运费=3×100+1×300+2×200+2×400+5×250+4×300+7×50+7×200=6000 节省 =500

19 练习 求最优运输方案 销地 产地 B1 B2 B3 产量 A1 A2 6 8 4 5 2 7 销量 3 9

20 销地 产地 B1 B2 B3 产量 A1 A2 6 8 4 5 2 7 销量 3 9 1 3 3 2 4*1+2*3+8*3+5*2=44

21 销地 产地 B1 B2 B3 产量 A1 A2 6 8 4 5 2 7 销量 3 9 1 3 2 3 6*1+2*3+8*2+5*3=43

22 课后作业 销地 产地 B1 B2 B3 B4 产量 A1 A2 A3 3 5 9 6 7 2 4 8 65 70 75 销量 50 45 55 60 210

23 图上作业法 作一个没有对流的流向图 检查有无迂回 经过若干次调整后可得最优调运方案

24 “○”表示发点,在圈内记发货量;“□”表示收点,在框内记收货量
交通网络图 “○”表示发点,在圈内记发货量;“□”表示收点,在框内记收货量 距离与运量记录在交通线上,运量加括号以区别于距离 避免对流和迂回,以找到运输量或吨公里数最小的调运方案 20 15 5 10 (20) A1 B1 (5) B2 (15) A2 (10) A3

25 对流 同一种物资在同一线路上往返运输,亦即物资在同一线路上两个相反的方向上所作的相向运动。 10 30 A1 B1 (10) 40 B2
(10) A2向B1,A1向B2分别调运10个单位 10 30 A1 B1 (10) 40 B2 A2 (10) 调整后消除对流

26 迂回 若内圈长或外圈长大于总圈长的1/2,则称为迂回运输 6 (a)有迂回 5 A B 4 (5) (b)无迂回
(b)比(a)节省运输量5×6-5×4=10

27 凡是按顺时针方向调运的货物调运线路(如A2至B1、A1至B2),其调运箭头线都画在圈内,称为内圈;否则,其调运箭头线(A1至B1)都画在圈外,称为外圈
10 30 50 A1 B1 A2 B2 2 3 (30) 4 (20) (10) (a) (b) (a)中内圈和为7,大于全圈长13的1/2,因此有迂回,应调整:在内圈各运量中减去一个最小运量,在外圈各运量中(包括无运量的0运量)加上这一最小运量,得到(b)

28 例 题 有某物资7t,由发出点A1,A2,A3发出,发量分别为3,3,1(t),运往收点B1,B2,B3,B4,收量分别为2,3,1,1(t),收发量平衡,交通图如下图,问应如何调动,才使 t·km最小?

29 (1)选用“去线破圈”的方法把有圈的交通图化为无圈的交通图,再做一个无对流的流向图。“去线破圈”的方法,去一线破一圈,有几个圈去掉几条线。对某一个圈,可任意去一边,于是就破掉了一圈,这样去一边,破一圈,直至无图,即可把一个有圈的交通图,化成一个无圈的交通图。

30 一般是先去掉长度最长的交通线,比如,去掉A1B4(7km),破A1B1B2A3B4圈,再去掉A3B3(4km),破B2A2B3A3圈。这样原来的有圈交通图,便成了一个无圈的交通图。

31 在上图的基础上做一个无对流的流向图。 1 3 2 注意:与表上作业法类似,表上 作业法要求有调运量的格子数应 该是收点数+发点数-1。图上作
业法要求在流向图上的箭头数( 有调运量的边数)也应为收点数 +发点数-1。这一要求也可以等 价地表述为:在去线破圈后得到 的不成圈的交通图上,要求每边 都应该有流向。 3 1 2 B2 A2 B3 A3 B4 B1 4 5 (3) (1) (2) A1

32 因此,某一边无流向时,必须在这一边上添上调运量为0的虚流向,和其它流向同样对待。按照这一要求,应在A3边上添上虚流向。于是,再补上去掉的边,得下图:
1 2 A1 B2 A2 B3 A3 B4 B1 4 5 (3) (1) (2) (0)

33 (2)检查有无迂回 方法:对流向图中只有一边没有流向的各圈进行检查。如果没有迂回,即已到最优调运方案。如果有迂回,则需要进行调整。 首先分别计算线路的全圈长、内圈长和外圈长(圈长即指里程数),如果内圈长和外圈长都分别小于全圈长的一半,则该方案即为最优方案;否则,即为非最优方案,需要对其进行调整 A1B1B2A3B4外圈长5+4+3=12,大于全圈长23的1/2

34 (3)调整方案: 方法:在有迂回的外圈各流量中减去一个最小调运量,在内圈(含无调运量的边)各流量上加上这一最小调运量。
圈A1B1B2A3B4中的最小流量为,在外圈上减去该最小调运量后,有两条边同时为,需在任意一边上记上0运量,于是,得到调整后的调运方案。如图

35 1 3 2 A1 B2 A2 B3 A3 B4 B1 4 5 7 (1) 经检查圈B2A2B3A3不构成迂回运输,所以所得到的
(2) (0) (1) 7 (1) 经检查圈B2A2B3A3不构成迂回运输,所以所得到的 方案已是最优方案。 最优调运方案的总运输量为Z=2×5+2×3+1×2+1×4+1×7 =29t·km

36 Thank You !


Download ppt "学习情境九 物流运输决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