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華 族 婚 俗 僑港伍氏宗親會伍時暢紀念學校 完成日期:20/12/2007 第二組.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華 族 婚 俗 僑港伍氏宗親會伍時暢紀念學校 完成日期:20/12/2007 第二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僑港伍氏宗親會伍時暢紀念學校 完成日期:20/12/2007 第二組

2 組員名單: 吳嘉希 (組長) 畢嘉熹  陳翠珊  莊逸軒 

3 引言   自從決定參加「錦繡中華」這個比賽後,我們便上網參閱有關中華文化的資料,以訂定是次專題研習的主題。可是,雖然「中華文化」是個闊大的課題,但要從中揀選一個主題亦非易事。經商議後,我們希望藉著這個專題研習帶出中華民族有趣的一面,並能使讀者閱後感到開心,最後,我們選擇以中華民族婚姻作為主題,因為婚姻是人生的大喜事,令人有一種喜悅的感覺;而中國各民族的奇風異俗,在婚禮習俗方面尤為特色和有趣,故我們決定以此為題,並把是次的專題研習定名為「華族婚俗」。

4 資料搜集之方法    由於網上資源實在很豐富,所以在是次專題研習中,我組主要是利用網上搜集資料的方法來進行資料搜集。

5 漢族的婚姻習俗 傳統的漢族婚姻習俗繁複,共有六個儀式—求婚、訂婚、議聘禮、送聘禮、迎娶和回門。 傳統的漢族婚禮,新娘都會戴上鳳冠。

6 儀式一:求婚   傳統的漢族婚姻是由媒妁介紹,當男女家雙方同意,便會進行「合命」,看看男女雙方的八字是否相合。媒妁先把女方的年庚八字送到男家,男家接到後,在七天內如果男女兩家都沒有發生不幸之事,便可以訂婚。

7 儀式二:訂婚  「合命」後,雙方擇定吉日,舉行訂婚儀式。男家請人代寫庚帖和禮帖,由媒人送往女家。女家接到禮帖後,也寫回帖給男家。禮帖的格式和字數要兩邊相對稱,而且字數一定要雙數,以應「成雙成對」之吉語。

8 儀式三:議聘禮 訂婚儀式過後,雙方開始商議聘禮、嫁妝、結婚和迎親日期等事項。

9 儀式四:送聘禮   在結婚日前一個月或二十天左右,男方備辦豬肉、雞、魚、酒等禮物及庚譜紅帖,由媒人送往女家。女方接禮後,即將年糕、糖片、綠豆及名帖等作答,這個儀式稱為「送聘」。在迎親的前一、二天,男家會請兩位好命人(即生有男孩女孩,夫妻雙全的婦人)來安床,並抱小孩在新床上互相嬉戲,撒下紅棗、花生、瓜子,取其「早生貴子」的諧音。 送聘禮品

10 儀式五:迎娶 迎娶是結婚禮儀的高潮,男家和女家都會舉行一系列的儀式。女方在新娘出嫁前夕,約請結拜姐妹來陪新娘「唱家堂」,共訴依依惜別之情。到凌晨時,新娘叩拜祖先、天地。到吉時,新郎會以花轎到女家迎接新娘,並伴隨媒人、伴娘等返回男家。當新娘花 轎到達男家門口時,新郎的結拜兄 弟會燃放鞭炮,扶新婆隨即打開布 傘,並撒以谷米或錢,然後新郎新 娘到廳前並立,向天地、祖先、父 母行跪拜禮,俗稱拜堂。接著雙雙 進入新房,進行夫妻對拜,行合巹 之禮。 花轎

11 儀式六:回門 婚後次日,新郎新娘由媒人引領到廳堂,先拜天地祖先,後拜親屬戚友。其後,新郎攜同禮品與新娘返回女家,俗稱「回門」。「回門」乃漢族婚事的最後一項儀式,意味著女兒不忘父母養育之恩,而女婿亦藉此時向岳父母道謝。「回門」在不同地區會有不同做法,有的會在成婚後三、六、七、九日或滿月進行。而最廣為熟悉的就是「三朝回門」。當此儀式辦妥後,整個婚禮便告終結。 漢族婚禮示範

12 滿族的婚姻習俗 滿族的婚禮習俗亦算繁複,整個過程包括定親、婚禮、婚祭和娶親。
定親是在男方家中舉行,由村落最德高望重的人主持,雙方家族的長者、父母和媒人出席。主持人除了做簡短的祝願外,還請薩滿選擇吉日 良辰成親。自此開始男 女雙方不能見面,直到 結婚為止。 滿族的新郎新娘

13 婚禮是在結婚的前一天舉行。當日,賓客們都會帶上禮物,送上祝福。接著便會進行「婚祭」儀式。「婚祭」是為了驅除邪惡,祈求吉祥。儀式由薩滿主持,當薩滿引領
新郎到祖先的神位前跪拜後,他便 會擊鼓唱歌。 滿族婚祭儀式

14 第二天,新郎和新娘便會正式結婚。男方由族長率領媒人和幾十個男性青年,身上佩帶著刀劍和弓箭,騎著馬匹護衛著新郎向新娘家出發。當到達女家門外時,媒人便會引導新郎到門前叩頭,並遞上名帖。這時岳父率眾人一起迎接。新郎先向岳父行跪拜禮,然後再向岳母行跪拜禮,見禮完畢岳父岳母陪同新郎和男方的族長、媒人等進屋。接著便進行新郎和新娘交拜儀式。

15 交拜儀式後,迎親隊伍便會返男家進行正式的結婚儀式。儀式仍由薩滿主持,整個過程莊嚴非常,薩滿會拖長聲音念誦,祝福一對新人。
滿族婚禮示範

16 蒙古族的婚姻習俗 蒙古族的婚禮主要有訂婚和娶親。當男方向女方求親,而女方家同意,就可以訂婚。訂婚後男家送給女家聘禮,通常以牛、馬、羊等畜牧為聘禮;而女家則送回嫁妝。蒙古族非常講究陪送嫁妝,男方送多少聘禮,女方就要陪送相應數量的嫁妝。娶親時,新郎 到女家後,便和伴郎手捧 哈達、美酒,向新娘的父 母、長輩逐一敬酒,行跪 拜禮。次日清晨,娶親者 起程時,新娘由父或姑丈 抱上彩車,新郎要騎馬繞 新娘乘坐的彩車三次,然 後才可離去。 蒙古族婚禮

17   回到男家後,新郎、新娘不下車馬,先順時針繞蒙古包三圈,然後進行拜火儀式,即新郎、新娘雙雙穿過兩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塵,表示生活美滿幸福,白頭偕老。新郎、新娘進入蒙古包後,首先拜佛祭灶,然後拜見父母和親友。婚宴席上,新郎提銀壺,新娘捧銀碗,向長輩、親友逐一獻哈達、敬喜酒。婚宴往往延續兩三天,親友陸續離去,而女方送親者還會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 蒙古新娘 蒙古族婚禮示範

18 回族的婚姻習俗 回族稱新娘為「新姐姐」。新姐姐梳洗打扮完畢,臨行前要大哭一場,即使沒眼淚也得擠幾滴,否則,會被別人笑話。在迎娶的路上,若遇到水井,要用紅布或紅紙覆蓋,表示新人將來不會遇到坎坷。娶親途中, 還不能與其他的娶親 隊伍相遇,若不期而 遇,新娘要相互換褲 帶,以防「沖喜」。 回族婚禮

19   快到男方家大門口時,新郎要圍著接親車轉一圈,故意碰一下車,這叫「撞親」。到大門口時,隨新娘來的壓「轎」男孩便會堵在門口,要新郎給「押箱錢」,若不給,或給少了,他們就不讓搬嫁妝,不入席,直到滿意才行。有條件的男方家庭還要從新房門口到大門口,鋪上紅氈或紅色毛毯,讓新娘從上面走過;沒有條件的,新娘的哥哥或舅舅要抱著新娘走進新房。新娘的鞋是不能沾土。

20 藏族的婚姻習俗 在藏族農牧區青年男女的婚姻,多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為主要形式。當男青年看中姑娘後,便請媒人帶酒、哈達等物前去說媒,女方同意婚事,則飲其酒,受其禮;否則,婚事告吹。   婚期的前一天,新郎派婚使和媒人攜帶酒、哈達等物到女方家迎娶新娘。晚上,女家則為新娘進行宗教洗禮,梳妝打扮。結婚當日,新娘拜過家神、祖先及父母,由伴娘攙扶上馬,新娘在伴娘的陪伴下哭嫁,然後隨親者、媒人及婚使等一同起程。

21   當新娘來到門前,男方將撒有青稞、羊毛的新白氈鋪在新娘馬前,為媒人、送親者獻哈達、敬酒。婦女們扶新人下馬,用奶汁為新娘洗臉,以潔身清垢,除災避邪。入門後,喇嘛誦經祈禱,新娘新郎拜天地、家神及父母。禮畢,男家輪換宴請賓客,饋送禮物,延續三兩日方畢。 藏族新娘頭飾

22 中華民族十大婚姻之最 1.最「亂倫」之婚姻-怒族、白族、景頗族… 2.新娘最被「虐待」之婚姻-裕固族 3.最「不守法」之婚姻-東鄉族
4.最「痛」之婚姻-高山族 5.最「髒」之婚姻-納西族 6.最「前衛」之婚姻-白褲族 7.最「反常」之婚姻-塔塔爾族 8.最「好玩」之婚姻-傈僳族 9.最「無賴」之婚姻-鄂溫克族 10.最「隨便」之婚姻-獨龍族

23 最「亂倫」之婚姻    最「亂倫」的婚姻應該是怒族、彝族、景頗族、白族、佤族等民族。因為這些民族流行「轉房」這種婚姻制度。以怒族為例,就有「兄妻弟婦」的轉房習俗,即兄死,弟可娶其嫂為妻;弟死,兄可納其弟媳為妻。怒族的這種轉房制度是先內後外、由近而遠的原則。即無論兄或弟死後,寡婦必須先由死者的兄或弟選擇,只有在死者兄弟不願意時,寡婦才可改嫁他人。 阿嫂,我同你再結婚啦! 無得反對??我唔制呀!!

24 新娘最被「虐待」之婚姻 新娘最被「虐待」之婚姻一定是裕固族了。
  新娘最被「虐待」之婚姻一定是裕固族了。   根據裕固族的習俗,當新娘快要到新郎家時,男家需要在路旁燃起兩堆火,讓新娘從中間通過。然後,新郎即彎弓連向新娘射三支柳條。他們認為這樣做,可以驅除新娘身上的邪氣。射完三箭,新娘才能進入婆家。 裕固族新娘要受這麼樣的「酷刑」,挺可憐呢! 你再打我,遲D你就知死!

25 最「不守法」之婚姻    東鄉族的婚姻應是最「不守法」了。因為他們的婚禮有一個「偷廚」儀式。在迎娶新娘的當天,新郎和伴郎便要溜進女家的廚房「偷」走一件廚房用具。當姑娘們一見新郎和伴郎進了廚房,先是動嘴戲弄嘲諷新郎,繼而動手抓起鍋底的黑碳塗在新郎伴郎臉上,直至把他們抹成大花臉。喧鬧之際,新郎便會迅速「偷」走一件小用具,藏在身上。新郎「偷廚」得手,便會奮力衝出姑娘們的包圍,連新娘也不娶了。「偷廚」結束後,自會有人把新娘子給他娶來。 偷廚房用具? Easy job!

26 最「痛」之婚姻   你們知道嗎?高山族有一種奇特的婚俗:就是女方要忍痛拔下自己的兩顆側門牙送給男方,男方同樣要拔下自己的兩顆牙齒還贈女方,彼此珍藏,表示願意結終身之好。這種「鑿齒訂婚」的習俗,至今在高山族一些地區仍有保留。 這麼又痛又怪的婚俗,真令人不敢相信。 雖然好痛, 但係佢係我哋既定情信物。

27 最「髒」之婚姻    最「髒」之婚姻相信是納西族了。因為納西族人在結婚的時候,新娘到男家門前時,伴娘要舀一瓢冷水潑在新娘子的頭上。伴娘一邊淋一邊用手揉搓新娘的頭髮,大叫:「大吉大利」。連喊數聲﹐潑水淋頭的儀式便結束。    冷水淋頭後,巫師又取來兩塊酥油,切成兩片,分別貼在新郎及新娘的前額,然後領唱「媒歌」,新郎和新娘都要長跪在地,任憑額上的酥油熔化成油花,弄得酥油滿面,油和汗一齊流下,直到儀式完畢為止。 污漕晒,唔靚喇!!

28 最「前衛」之婚姻   最「前衛」之婚姻應當是瑤族了。因為當瑤族的男女青年戀愛達到一定程度以後,他們便可進入「玩表」階段,即他們可以共居同宿,進行「試婚」。 經互相了解後,如果男女雙方都覺得對方是自己理想的人,便可結為伴侶;如果女方覺得男方不是自己理想的人,便可拒絕再與男方「玩表」同宿。假若男方再去糾纏女方,便將遭到社會議論甚至譴責。 瑤族的「玩表試婚」習俗,正與很多現今男女不選擇結婚,只奉行「同居」的做法相若,果然「前衛」啊! 未結婚之前已經同居,咀吓有乜咁出奇。

29 最「反常」之婚姻   最「反常」的婚姻莫過是塔塔爾族了。因為按塔塔爾族人的傳統習慣,婚禮是在新娘家舉行,因為他們是要把新郎「嫁」過去。結婚前幾天,男方要把為新娘製作的全部服裝、炊具、陳設和婚禮時食用的物品及自己的「嫁妝」送到女方家,其中包括給新娘父母的禮物。等到新婚之夜,新郎就正式「嫁」過去了。 我嫁喇!

30 最「好玩」之婚姻    最「好玩」的婚姻一定是傈僳族的「偷婚」了,因為傈僳族的男方會在求婚前先跟女方的家人來玩一次「捉迷藏」。原來傈僳族戀愛成熟的青年男女在私下締結婚約後,男方便會偷偷地將女方帶到森林裡躲藏起來。之後,女家便會發動所有的親友上山尋找。如果三天內找到了姑娘,則認為男方愚蠢無能,連個姑娘都保護不好,偷婚者不但不能如願以償,而且還得用一大筆錢財賠償女方家。如果三天之內未能找到,偷婚者就可以公開領著女子回寨,然後再托媒人前往女家求婚定聘。這樣,送給女方的彩禮就可以大大的減少。 結婚一齊玩「捉迷藏」,又好玩又刺激!

31 最「無賴」之婚姻 這種「先斬後奏」的做法,實為「無賴」!
   最「無賴」的婚姻可算是鄂溫克族了。原來鄂溫克族的青年男女戀愛比較自由,當他們互戀訂情後,男方便會告訴父母,由他們準備床和氈子,建造一個新的蒙古包,並在蒙古包旁搭蓋一個「撮羅子」(一種簡易帳棚)。找一個老年婦女住在裡面,但這一切都會瞞著女方父母。   到婚期的前一夜,兩個戀人約好時間,一起騎馬「逃」到搭建好的「撮羅子」中,由那老年婦女把姑娘的八根小辮梳成兩根粗辮,以示結婚。天亮時,新人共同到男方父母的住處,一起拜祖先、火神、高堂。男方在這時才派人到女方家通知婚事,向女方父母敬獻哈達,並設法請他們喝下兩杯酒,女方父母在無可奈何之下,也只好答應這門親事。 這種「先斬後奏」的做法,實為「無賴」!

32 最「隨便」之婚姻    最「隨便」的婚姻莫過是獨龍族了。因為當男女雙方訂婚後,雙方都到適婚年齡時,男方便可提出把姑娘接回去正式成婚。出嫁當天,當新娘到達男家後,卻不需要舉行什麼儀式。如果男方條件較好,便會請親友、鄰居喝杯喜酒﹔如果條件不具備,則和往常一樣,無須專辦酒席,隨便吃一餐便算。 「人生大事」就這樣隨便完成了! 咩都求求其其就得啦!

33 總結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的婚姻習俗都很有特色,並各有獨特的慶祝儀式或忌諱,特別是一些少數民族的婚禮,對於生處香港的我們,真的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實在是大開眼界。其實,無論各民族的婚姻習俗是怎麼樣,都是為了祈求新人們幸福快樂,白頭偕老。

34


Download ppt "華 族 婚 俗 僑港伍氏宗親會伍時暢紀念學校 完成日期:20/12/2007 第二組."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