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十章 台港文学
2
总论 台港澳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 台湾和香港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3
一、台港文学与大陆文学的同一性 1、首先,台港文学与大陆文学拥有相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文学传统,可以说,大陆文化是台港文化的母体文化。 2、台港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组成部分。 如何将台港文学纳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总叙事?
4
“抗战”以后中国文学非常明显地分成了三大块:
第一块就是国民党统治地区的文学。(台湾文学) 第二块就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学。(大陆文学) 第三块就是我们过去忽略的日据时代的文学,这是日本统治下的殖民文学。(香港文学)
5
二、台港文学与大陆文学相比自身的特殊性 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1、本土性,对文学本土性格的强调。 所谓本土性即一个地区特有的地域文化的特殊性,带有一个地区区域特色的文化,多带有风俗性,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区域文化。其实质是中华文化母体和文学传统在特定地区延播时所形成的区域形态和性格,也可以说是一种次生文化或文学的地方特征,而不是一种独立性质的文化 或文学。
6
把“本土性”孤立起来,分离出去,事实上是分离主义的做法。我们应警惕文学上的台独主义和台独倾向。
2、是带有殖民色彩的外来文化 3、台港文学不同于大陆社会的文化环境,使台港文学具有了自身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形态,其突出的一个特点是“社会的都市化”。
7
事实上,台湾文学与香港文学相比也有着较大的差异性。
研究现状: 刊物: 台港文学的研究起始于80年代初,目前主要的研究刊物有《世界华文文学》《华文文学》《台港文学选刊》《世界华文文学论坛》《海峡》等,还包括各个大学的学报,人大复印资料辟有台港澳文学研究专栏。
8
吴浊流 一、作者简介 吴浊流(1900—1976),原名吴建田,台湾新竹县人。出身于富有民族气节的书香之家,从小就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具有强烈的民族情绪和反叛性格。1941年从大陆返台,先后任《日日新报》、《新生报》、《民报》记者,1964年倾尽全部积蓄创办《台湾文艺》杂志,惨淡经营共出52期。1969年变卖田产,利用退休金设立“吴浊流文学奖”。1976年10月7日,吴浊流病逝于台湾。
9
代表作《亚细亚孤儿》分析 这是吴浊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日据时期台湾新文学所产生的一部成就最高的长篇小说,被公认为是现代台湾新文学史上“一部雄壮的叙事诗”。这部小说选取日本殖民统治统治下的台湾社会为背景,透过主人公胡太明的人生经历,展现出扩大的历史画卷。
10
《亚细亚的孤儿》的艺术特色 第一,洋溢着浓郁的民俗色彩和乡土文化寻根意识。 第二,作者采用了中国传统小说的结构方式和表现手法,以主人公的生活轨迹、时空转换为经纬来架构故事情节。 第三、善用对比和讽刺手法。
11
陈映真 “海峡两岸第一人” 一、作者简介 陈映真,本名陈永善,笔名许南邨,1937年11月6日生于台湾西海岸的竹南,后随家迁台北县莺歌镇。淡江文理学院外文系毕业。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将军族》、《第一件差事》、《夜行货车》、《陈映真选集》,中篇小说《云》,长篇小说《山路》、《铃铛花》,理论文集《知识人的偏执》、《孤儿的历史,历史的孤儿》等等,陈映真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绩,对台湾作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12
二、作品分析 1、《将军族》 短篇小说《将军族》,是陈映真早期的代表作,发表于一九六四年《现代文学》第十九期,这是一篇意蕴深刻的作品。从立意上看,作品不仅讴歌了人间真情,更重要的是包含着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借此严肃地探讨了迁居台湾的大陆人与台湾本省人之间的关系,传达了希望在台湾的“分离或有相分离危机的中国人重新和睦”的心声。
13
2、《华盛顿大楼》 陈映真的《华盛顿大楼》系列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中最早的以“跨国企业”为题材,而且深入反省了“跨国企业”或者“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人的困境”问题的作品。
14
陈若曦 一、作者简介 陈若曦,女,原名陈秀美,一九三八年十一月生于台湾台北中和庄。父亲是木匠,母亲是佃农,小时家境清苦。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纸婚》《城里城外》等。
15
代表作分析 《纸婚》 《纸婚》出版于1986年,是陈若曦的小说创作中很独特的一篇。 这时一部日记体小说,陈若曦在《纸婚》中展现了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一是美国六十年代“垮掉的一代”的历史和社会根源;二是同性恋的根源及其人们如何对待艾滋病;三是“等待戈多”式的虚无和无望的形而上思考。借这些历史背景陈若曦为自己的叙述揭示人所面临的人生境遇。
16
余光中 一、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18
余光中著作目录 1、诗集 《舟子的悲歌》,野风,1952。 《蓝色的羽毛》,蓝星诗社,1954。 《藕神》,台湾九歌出版社,2008。
《蓝色的羽毛》,蓝星诗社,1954。 《藕神》,台湾九歌出版社,2008。 2、散文及文艺批评文集 《听听那冷雨》,纯文学,1974。 3、翻译: 《英诗译注》,文星,1960。 《美国诗选》,今日世界,1961。 《英美现代诗选》,学生,1968。 《土耳其现代诗选》,林白,1984。
19
余光中诗歌的审美特征: 1、具象美 如《寻李白》。 2、密度美与弹性美 如《白玉苦瓜》。 3、音乐美 如《灯下》。
20
余光中诗歌的结构形式 1、整齐中求变的自由体结构 如《乡愁四韵》。 2、民歌体结构 如《两相惜》《江湖上》。 3、三联句式结构 如《莲的联想》《等你在雨中》。 4、欧化式结构 如《天狼星》《食客之歌》。
21
金庸 一、作者简介 金庸,本名查良镛,生 于1923年,浙江海宁人。 著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 书神侠倚碧鸳”等15部脍炙 人口的武侠小说。
22
二、解读金庸 1、金庸小说与传统文化 2、金庸小说的文化品位 3、金庸小说中的信仰之维 4、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 5、金庸小说“武功透视” 6、金庸小说中的善恶观
23
主要参考文献: 1 白少帆 王玉斌等主编《现代台湾文学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 汪景寿《台湾小说作家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3 陆士清《台湾文学新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 潘亚敦《台湾文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4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下册),《杨义文存·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 王晋民《台湾当代文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4
6 黄维樑《香港文学初探》,华汉文化事业公司,1985年版。
7 刘登翰《香港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8 赵稀方《小说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作品: 9陆士清等编《台湾小说选讲》,1983年版。 10 李旭初等编《台港文学精品赏读》,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