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财 政 学 河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财政学》课程组.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财 政 学 河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财政学》课程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财 政 学 河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财政学》课程组

2 参考书目 教学大纲 授课内容 题 库 教学日历

3 奋 斗 人的一生全靠奋斗 惟有奋斗才能成功

4 第一章 财政概述 第二章 财政职能 第三章 财政收入概述 第四章 税收理论 第五章 财政支出概述 第六章 购买性支出 第七章 转移性支出 第八章 国 债 第九章 国家预算 第十章 财政管理体制 第十一章 财政平衡 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

5 一、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财政现象与财政问题 二、学习对象、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 三、我国财政学建设的指导思想
导 论 一、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财政现象与财政问题 二、学习对象、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 三、我国财政学建设的指导思想

6 我国财政学建设的指导思想 1.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 马克思 毛泽东 邓小平

7 2.借鉴西方财政学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亚当·斯密

8 3.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继承和发展

9 第一章 财政概述 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 第二节 财政概念

10 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 一、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 二、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 三、政府的经济作用

11 第二节 财政概念 一、“财政”一词的来源 二、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 三、财政的基本特征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
第二节 财政概念 一、“财政”一词的来源 二、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 三、财政的基本特征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 五、简略的财政概念

12 一、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 (一)为什么从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说起 资源配置系统 市场失灵 固 有 缺 陷 市场 市场缺陷 经 济 行 为 政府
财 政 市场失灵 市场缺陷 必要的、合理的依据

13 1、含义 2 、主要表现 (二) 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相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
(1) 垄断(2)信息不充分(3)外部效应

14 外部效应是指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 对其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也就是在市 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外部效应是指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 对其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也就是在市 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三)市场缺陷  1、收入分配不公 2、经济波动

15 二、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   (一)公共物品   1、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1)概念   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别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私人物品;由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机构–––公共部门供给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公共物品。

16 (2)判别标准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 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 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2、混合物品  

17 (二)公共需要   1、提出 “公共需要”的原因  经济学——物——社会关系 财政学——财力——公共部门——公共物品 公共需要

18 2、公共需要的特征(4个) (1)它是共同需要,不是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
2、公共需要的特征(4个)   (1)它是共同需要,不是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 数学加总。 (2)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3)社会成员享用,也要付出代价(如交税或付 费),但不是等价交换原则。 (4)满足它的物质手段只能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但也并不是剩余产品的全部用于满足它。

19 3.公共需要的性质 (1)共同性 (2)特殊性 (3)历史性 4.公共需要的范围

20 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除保证执行国家职能那部分需要外,社会公共需要的主要内容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生产关系变迁(不同的社会形态):社会形态的变迁对社会公共需要的历史规定性,主要不在于各社会形态下的社会公共需要内容上的差异,而是表现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集团将自身的需要说成是社会公共需要,或将社会公共需要攫取为自身的需要。

21 三、政府的经济作用 (一)政府的经济职能 (二)政府机制的缺陷和干预失效 1、干预失效的概念
  (一)政府的经济职能   (二)政府机制的缺陷和干预失效    1、干预失效的概念    政府干预失效,是指政府干预非但没有弥补市场失灵和克服市场的缺陷,而且干扰了正常的市场规则,损丧了市场效率。

22 2、政府机制的缺陷和干预失效的原因 政府的运行总是以政治权力为基础和前提,而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权力不能创造财富,却可以支配财富,甚至凌驾于经济之上支配经济,这正是政府机制的缺陷和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

23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 经济职能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 经济职能 财政“缺位”,即该由财政来办的事情财政没有办。   财政“越位”,即财政代替了市场职能。

24 一、“财政”一词的来源 二、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 经济行为 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财政学是一门名副其实的政治经济学
财政学等同于“政府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学”

25 三、财政的基本特征 (一)阶级性与公共性 (二)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 (三)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

26 五、简略的财政概念 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收支活动,或者说财政是政府从事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收支活动,并通过收支活动调节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并使它们相协调,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以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27 书到用时方恨少 书到用时方恨少 书到用时方恨少 书到用时方恨少 书到用时方恨少

28 第一节 资源配置职能 第二节 收入再分配职能 第三节 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 第四节 财政职能的理论演变
第二章 财政职能 第一节 资源配置职能 第二节 收入再分配职能 第三节 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 第四节 财政职能的理论演变

29 第一节 资源配置职能 一、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 二、资源的财政配置与市场机制 三、财政配置资源的主要内容 四、资源配置的财政机制

30 一、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调节、引导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形成合理的经济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直接投资 间接调整

31 二、资源的财政配置与市场机制 (二)市场经济中存在市场失灵及其外部 经济效应问题 (三)财政的本质特征使得财政在资源配
(一)资源具有稀缺性 (二)市场经济中存在市场失灵及其外部 经济效应问题 (三)财政的本质特征使得财政在资源配 置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1、无偿性 2、强制性

32 三、财政配置资源的主要内容 (一)调节资源在积累和消费之间的配置 (二)调节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配置 政府部门 社会公共需要 微观经济活动
1、不同部门占有资源的目的 政府部门 社会公共需要 微观经济活动 及个人需要 非政府部门 (企业和个人)

33 2、衡量标准 取决于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比例。这一比例随着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特别是国家(或政府)职能的变化而变化。

34 (三)调节资源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 1、产业结构的调整包括的内容 增量调整主要是调整投资结构,形成有关产业部门新的生产能力,克服“瓶颈”约束,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存量调整是改变现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向,将闲置甚至浪费的生产资料、劳动力转移到国民经济短缺的产业部门,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35 2、方式 一是调整财政投资结构,增加滞后产业投资。 二是通过制定实施财政政策,运用税收、财政补贴等工具,引导调节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鼓励、支持落后产业的发展。

36 (四)调节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 1、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在一定时期内对哪个地区投资多,那个地区发展就快;反之则相反。
2、制定实施科学的区域财政政策,吸引其他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流向不发达地区,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开发,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37 四、资源配置的财政机制 1、确定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 收入的合理比例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结构
4、调节社会投资方向 5、提高财政配置本身的效率

38 第二节 收入再分配职能 一、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的含义 二、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产生的原因 三、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收入再分配职能 一、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的含义 二、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产生的原因 三、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 四、收入再分配的财政机制

39 一、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的含义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政治制度下,或者在同一政治制度下的不同生产力发展时期,公平的内涵有很大的差异。
财政的收入再分配职能是指通过财政分配,使国民收入和社会财富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行再分配,并使之符合社会认为的“公平”或“合理”的标准。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政治制度下,或者在同一政治制度下的不同生产力发展时期,公平的内涵有很大的差异。

40 二、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产生的原因 收入比例 B 绝对公平分配线 X A Y 洛伦兹曲线 人口比例

41 (三)财政分配的本质特征(强制性、无偿性)
(一)市场机制不完善 1、市场机制给予人们的报酬要以生产能力 和贡献为标准 2、垄断势力的存在 3、经济机会的不平等 (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消费需要 (三)财政分配的本质特征(强制性、无偿性)

42 三、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 (一)企业利润水平 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二)居民个人收入水平 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类等

43 四、收入再分配的财政机制 对社会不公平的分配结果可以有多种纠正方式,但只有政府和政府财政才能有效地进行大规模的再分配。 1、具体方式
(一)财政进行收入再分配的方式 对社会不公平的分配结果可以有多种纠正方式,但只有政府和政府财政才能有效地进行大规模的再分配。 1、具体方式 依据一定标准组织税收等财政收入,建设供电、供水、城市交通等公共设施,这是间接方式;也可以直接通过转移支付将现金补贴给个人,这是直接方式。

44 2、特点 就间接方式来说,其优点是容易组织大规模的公共服务,并且能使全体公民利益平等地享用;其缺点是它减少了个人的选择范围,只能享受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政府也增加了控制个人自由选择的程度,它使得人们无法在价格和质量上有所竞争,实际影响了再分配的质量。

45 就直接方式来说,其缺点是无法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一旦政府的再分配政策的目的是提供公共产品时,直接方式就不适用了;其优点是直接方式进行的再分配有明确的受益对象和范围,不象提供公共产品那样广泛受益,对改变社会分配不公程度的作用更强,因而也有它的可行性。

46 (二)财政实现收入再分配职能的手段 1、税收。我国现行税制是多税种、多环节和多层次征收的复合税制体系,通过设置不同的税种,从不同方面调节企业及个人收入水平。 2、转移性支出。它们直接构成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使每个社会成员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和福利水平,体现社会公平。运用这一政策工具应注意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47 3、购买性支出。支出的规模与标准是政府调节企业、个人收入水平的重要手段。
4、各种收入政策。这些政策的运用,可调节企业、个人的收入水平,实现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目标。

48 一、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含义 二、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客观必然性 三、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主要内容 四、经济稳定的财政机制
第三节 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 一、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含义 二、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客观必然性 三、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主要内容 四、经济稳定的财政机制

49 一、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含义 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是指通过财政分配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及国际收支平衡等政策目标。也就是财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承担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实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职责。

50 二、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客观必然性 (一)其根本原因在于市场机制的缺陷 1、就业水平 其它因素 劳动力 市场供求 企业 就业水平 投资收益
投资利润 投资成本

51 2、物价总水平 供给 成千上万 企业、个人 商品、劳务 的价格 市场 需求 全社会 预测 失误 全社会 物价总水平 社会总供求 政府

52 450(总供给) 3、经济稳定与增长 D2 D B 总需求 E D0 C1 B1 D1 C Y1 Yf Y2 国民收入 Y 通货膨胀缺口与通货紧缩缺口的消除

53 经济稳定是基础,经济增长是核心, 结构调整是重点。
R1 公共部门产出 R 私人部门产出 O R R1 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

54 4、国际收支平衡 我国 经济 与世界 依赖 关系 增强 我国经济的发展 对外科技、 文化交流的增多 外商投资的增加

55 (二)财政执行经济稳定职能也与财政分配自身的特点有关
局限性 企业、个人 经济决策 狭隘性 盲目性 宏观上 国家或政府 整体上

56 三、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主要内容 (一)调节社会供求总量的平衡 (二)调节社会供求结构的平衡

57 四、经济稳定的财政机制 (一)财政收入政策与财政支出政策 (二)内在稳定器 (三)各种财政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

58 第四节 财政职能的理论演变 一、西方财政职能的理论演变 二、中国财政职能的理论演变

59 一、西方财政职能的理论演变 (一)收入职能、配置职能 17世纪末,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古典学派 (二)收入职能、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
资本的积聚和集中、社会居民的贫富两极分化、劳资对立日趋激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社会政策学派

60 (三)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职能 1929–1933年 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革命”
1959年,马斯格雷夫出版了《财政学原理》(“三职能”得到学术界公认) (四)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增长)职能 或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经济增长职能 20世纪60年代后,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日益繁荣

61 二、中国财政职能的理论演变 (一)分配职能、监督职能 20世纪70年代之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二)分配职能、监督职能、调节职能
20世纪80年代初,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代

62 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施,改变了“公社化”的经济组织形式 2、城市:财税体制改革——“利改税” (三)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 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体制

63 我国财政学界20年来对财政职能的 界定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分配 调节 (控) 监督 (管理) 三职能论 筹集资金、 供应资金 经济稳定 资源 配置 收入 分配 经济 稳定

64 四 职 能 论 筹集 资金 供应 资金 调节 监督 配置 分配 调控 监督 公共 保障 收入 分配 经济 调控 国有资产 管理 资源配置
经济稳定 配置 分配 调控 监督 收入分配 经济稳定 公共 保障 收入 分配 经济 调控 国有资产 管理 资源配置 经济稳定

65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66 第三章 财政收入概述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分类 第二节 财政收入的原则 第三节 财政收入的规模分析 第四节 财政收入的结构分析

67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分类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 二、财政收入的分类

68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 一个过程 财 政 收 入 一定量 的资金 它是财政分配 的第一阶段, 即组织收入, 筹集资金阶段 它是国家通过一定形式
和渠道集中起来 的一种货币资金, 即用货币表现的一定量 的社会产品价值 一定量 的资金

69 财政收入作为财政分配的第一阶段,不仅表现为取得一定的货币资金,它还在整个财政分配关系中起着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

70 二、财政收入的分类 工商税收、 农业税、关税 税 收 (一) 按照 财政 收入 国有资产管理收入、 形式 债务收入、 分类 规费收入、
税 收 (一) 按照 财政 收入 形式 分类 国有资产管理收入、 债务收入、 规费收入、 专项收入、 罚没收入等 其他收入

71 所有制 结构 为标准 (二) 按照 财政 收入 来源 分类 部门 结构 为标准
国有经济收入、 集体经济收入、 个体经济收入、 私营经济收入、 中外合营经济收入、 外商独资经济收入等 所有制 结构 为标准 (二) 按照 财政 收入 来源 分类 部门 结构 为标准 第一产业部门收入、 第二产业部门收入、第三产业部门收入

72 我国国家政权机构分成中央、省、 市、县和乡(镇)五级, 而原则上有一级政权就应有一级财政,因此,我国就有五级财政。 (三) 按照 财政 收入 征收的 政府 级别 分类 中央财政收入 地方财政收入

73 第二节 财政收入的原则 一、发展经济,广开财源 二、兼顾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 三者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三、区别对待,合理负担
第二节 财政收入的原则 一、发展经济,广开财源 二、兼顾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 三者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三、区别对待,合理负担 四、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74 一、发展经济,广开财源 发展经济,广开财源的原则,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必须从发展国民经济来增加财政收入;二是取得财政收入的方式和数额 必须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这一原则是由经济与财政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经济与财政存在一种辩证的关系。首先,经济决定财政。其次,财政影响经济。

75 二、兼顾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 三者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二、兼顾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 三者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大,速度的加快和效益的提高,使社会财富这块蛋糕越做越大,社会收入总额也越来越多。而对收入的分配,尤其是增量的分配,必须按物质利益规律办事,贯彻兼顾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三者物质利益的原则。

76 1、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2、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三者之间在物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是三者各自相对独立的物质利益关系在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三者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存在着此增彼减的反相关关系)。 1、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2、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7 三、区别对待,合理负担 组织财政收入,实行区别对待、合理负担原则,是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在财政工作中的体现,它使财政调节收入的职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所谓区别对待,是指对不同经济成份、不同行业、不同地区而言的。没有区别,就没有政策。在组织财政收入的过程中,对不同经济成份,不同行业企业、不同地区的收入,在负担上有所不同。

78 所谓合理负担,是对同一性质、不同数量的收入而言。在区别对待的基础上,对企业盈利水平进一步进行调节,使其负担能够较为合理。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调节企业间的级差收入,使企业间收入较公平。二是就负担能力强弱进一步调节。

79 四、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自力更生是我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坚持的一贯原则,坚持自力更生,这是由国际环境和我国国情决定的。 自力更生地筹集资金,不等于提倡闭关锁国,拒绝一切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外援力量。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是加速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80 第三节 财政收入的规模分析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 二、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

81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 财政收入规模是指财政收入的总水平,通常用绝对额如财政收入总额,或用相对额如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收入的比重来表示。财政收入规模是衡量国家财力和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职能范围的重要指标。

82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和占GDP比重变化趋势示意图
40 30 20 10 29.5 1.2 22 10.2 19.6 18.7 16.8 14.2 15.9 17 22.3 15.4 31.2 25.7 22.4 15.8 10.7 10.9 11.6 12.6 13.9 15 17.1 18.5 197 8 198 5 199 6 7 9 200 1 2 197 198 198 199 199 199 199 199 199 200 200 200 8 5 5 6 7 8 9 1 2 29.5 1.2 22 10.2 19.6 18.7 16.8 14.2 15.9 17 22.3 15.4 31.2 25.7 22.4 15.8 10.7 10.9 11.6 12.6 13.9 15 17.1 18.5 比上年增长% 占GDP比重%

83 二、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制约
经济决定财政,可见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具有基础性的制约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它是用该国一定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等几个指标表示的。

84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会产品就越丰富,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就越多,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则该国的财政收入总额较大,占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比重也较高。

85 (二)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制约 生产技术水平是指生产中采用先进技术的程度,又称之为技术进步。其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进步导致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技术进步速度越快,GDP的增加也越快,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有了充分的财源。

86 二是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物耗降低,经济效益提高,剩余产品价值所占的比例扩大。由于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剩余产品的价值,所以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

87 (三)收入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对 财政收入的制约
(三)收入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对 财政收入的制约 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收入分配政策决定剩余产品价值占整个社会产品价值的比例,进而决定财政分配对象的大小;二是分配政策决定财政集中资金的比例,即剩余产品价值中财政收入所占的比重,从而决定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

88 > < = (四)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总水平一般呈上升趋势,而持续下降则为罕见的。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价格上升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有几种不同情况: > < = 物价 上升率 财政收入 增长率

89 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的对比

90 2、价格变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还与现行的税制有着很大的关系。
比例税率 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 定额税率 累进税率

91 第四节 财政收入的结构分析 一、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 二、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 三、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 四、财政收入的技术构成
第四节 财政收入的结构分析 一、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 二、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 三、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 四、财政收入的技术构成 五、财政收入的地区构成

92 一、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 C 部 分 价值补偿 流动性资 与物质补偿 产的消费 具有一致性 价值补偿 固定资产 和实物补偿 的消耗 不一致性

93 V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的 分配是在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形式下进行 的,但不排除其他分配形式,不排除由于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等因素的不平等所带来的分配上的不平等,为了防止个人收入之间差距过大,妨碍社会公平,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中应强化政府再分配机制的作用,充分适用财政税收杠杆有效地调节和控制个人收入的分配水平和分配结构。因此,V应当成为财政收入的经常来源。

94 V 部 分 直接来源于 V的税费 间接来源于 V的税费 认购国债 个人所得税、 车船使用税、 房产税和规费
服务、旅游行业缴纳的税收,高档产品的消费税 认购国债 随着个人收入项目的增加、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财政直接来源于V部分的收入会不断增加。

95 M 社会产品价值构成中的M部分,是劳动 者在生产活动中为社会劳动创造的剩余 价值,它是积累的唯一源泉。作为无偿性分配的财政,它只能主要从剩余产品的价值中占有一定份额。如何增加M呢?除了扩大生产,增加社会产品总量来增加M外,M部分还受成本的影响,在社会总产品价值量或者社会生产价格一定的情况下,M和C、V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96 在V不变的情况下,缩小C则相对地使M的份额增大,因此减少物化劳动,即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原材料消耗,是增加M从而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
如果社会产品价格不变,C不变的情况下,V部分减少,M就相对增大;反之相反。但V部分是职工的劳动报酬,不能笼统地说越少越好,职工的工资水平不仅不能降低,随着生产的发展还要不断提高。因此,要使单位产品中V的比例减少,唯一的途径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V与M:

97 财政收入可以来自C、V和M 三部分,但主要是来自M部分,而M部分的多少,不仅取决于社会产品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生产的经济效益。为了取得更多的财政收入,就必须发展生产,提高企业效益,真正作到增产增收。

98 二、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 直接来自 农业的收入 农(牧)业税 间接来源于 农业的收入 工农业产品 价格剪刀差

99 我国财政收入绝大部分直接来自 工业,因此,工业对财政收入的状况起决定性作用。
我国财政收入绝大部分直接来自 工业,因此,工业对财政收入的状况起决定性作用。 第三 产业 商业、交通运输等服务行业是 联结生产与消费的桥梁。第三产业是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环节,它是我国财政收入的最重要的潜在来源。

100 三、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 建国初期,我国建立起以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结构。当时对财政收入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种经济,即国营经济、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 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所有制以单一化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

101 从1979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国家政策允许存在和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成份有了较快的发展,它们提供的财政收入逐年增加,相比之下,国营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其主导地位仍是不可动摇的。

102 1994年我国进行了财税体制改革。 加强对非国有经济税收的征管, 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有效途径。

103 四、财政收入的技术构成 大中小企业 的构成 财政 收入 技术 构成 现实科技 水平(静态) 新老企业 的构成 科技动态 变化(动态)

104 五、财政收入的地区构成 财政收入的地区构成主要表现在国民经济的地区构成上,即生产力布局方面,生产力的布局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而且也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105 感到有困难就是能力不足 感到有麻烦就是方法不对

106 第四章 税收理论 第一节 税收的性质与作用 第二节 税收制度的建立原则 第三节 税制结构与税收分类 第四节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第四章 税收理论 第一节 税收的性质与作用 第二节 税收制度的建立原则 第三节 税制结构与税收分类 第四节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第五节 税负转嫁与归宿

107 第一节 税收的性质与作用 一、税收的概念及特征 二、税收的本质 三、税收的作用

108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一、税收的概念及特征 (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109 (二)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1、含义 2、原因 3、相关观点 税收的三个特征是互相联系的,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重要标志。

110 二、税收的本质 其本质则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国家与各方面所发生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
(一)税收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 (二)税收体现着以国家为主体的特定的分配关系

111 这些分配关系主要是: (1)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这是核心部分(不仅可以通过大量的流转税表现出来,还可通过所得税表现出来); (2)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主要是通过所得税和一些财产税表现出来); (3)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分配关系(主要通过国际税收——跨国所得税表现出来); (4)由于税收的分配而形成的企业和企业、企业和个人、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是由上述税收分配活动引起的连锁反应。

112 三、税收的作用 (一)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 (二)体现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 (三)体现国家产业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 整和资源合理配置
(四)调节分配 (五)体现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与加强宏观调 控的一致性 (六)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对外经济交往的发展 (七)监督经济活动,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113 第二节 税收制度的建立原则 一、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税收原则理论 二、我国的税收原则

114 税收制度的建立原则,简称税收原则,是指国家在设计、制订税收制度,贯彻和实施税收政策方面应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评价税收政策应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即评价税收制度优劣以及考核税务行政管理状况的基本标准。

115 一、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税收原则 (一)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 (二)萨伊的税收原则 (三)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四)当代西方税收学界的税收原则

116 二、我国的税收原则 税收原则是在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根据客观要求从税收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因此,税收原则也是发展变化的。我国社会主义税收原则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它的具体内容和侧重点也不完全相同。

117 充裕的税源 (一) 弹性机能 保护税本 适度合理

118 税收的 经济效率 (二) 税收的 工作效率

119 普遍征税 (三) 量能负担 社会公平

120 税收的 征纳手续 尽量从简 (四) 便

121 第三节 税制结构与税收分类 一、税制结构 二、税收分类

122 一、税制结构 (一)税制结构的概念 税制结构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以某种税或某类税为主体与其他税种相互联结配套的税收体系。简单地讲就是税收体系的布局问题。一个国家的税制结构是根据其经济条件和税收政策,分别主次,设置若干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税种所组成的税制总体格局。

123 (二)税制结构的内容 税制结构的内容主要包括税种的设置、主体税种的选择以及主体税种与辅助税种的配合。根据税种的多少又可以把税制分为单一税制和复合税制。单一税制是以一种征税对象为基础设置税种而形成的税制,这种税制实际应用较少;复合税制是以多种征税对象为基础设置税种而形成的税制。

124 (三)税制结构的影响因素 税制结构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社会经济结构。经济结构是指社会经济各种成份、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及社会再生产各个方面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生产关系方面的结构,这种经济结构主要通过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来表现;二是指生产力方面的结构,主要有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结构和组织结构。

125 二、税收分类 (一)以税收的征税对象为标准,可分为: 1、流转税类: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2、所得税类: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农(牧)业税 3、资源税类:资源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 4、财产税类:房产税与城市房地产税、契税、车船使用税、与车船使用牌照税 5、行为税类: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屠宰税与筵席税、车辆购置税

126 (二)以税收的计税依据为标准,可分为 从价税和从量税 (三)以税金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可分为 价内税和价外税

127 (四)以税收的管辖权和使用权为标准,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印花税 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印花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税 种 多 少、上 缴 比 例

128 (七)以税收的用途为标准,可分为 一般税和目的税 (八)以税款的确定方法为标准,可分为 定率税和配赋税 (五)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可分为
直接税和间接税 (六)以税收收入的形态为标准,可分为 实物税和货币税 (七)以税收的用途为标准,可分为 一般税和目的税 (八)以税款的确定方法为标准,可分为 定率税和配赋税

129 第四节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一、纳税人 二、征税对象 三、税率 四、纳税环节 五、纳税期限 六、减税免税 七、违章处理

130 一、纳税人 (一)纳税人的概念 纳税人即纳税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各种税都有各自的纳税义务人,它是税收制度构成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二)纳税人的种类 从法律角度划分,纳税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两种。

131 1、扣缴义务人。所谓扣缴义务人,就是代国家征收机关向纳税义务人扣缴税款或代纳税义务人向国家征收机关缴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三)相关概念 1、扣缴义务人。所谓扣缴义务人,就是代国家征收机关向纳税义务人扣缴税款或代纳税义务人向国家征收机关缴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2、负税人。负税人是税款的实际负担者。如果说纳税人是法律上的纳税主体,负税人则是经济上的纳税主体。(两者关系)

132 二、征税对象 (一)征税对象的概念 征税对象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亦称课税对象或课税客体。 (二)构成税制核心要素的原因
首先,它体现着不同税种征税的基本界限;其次,它是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往往也是一个税种名称的由来。

133 1.税源。它是指税收的经济来源。各种税因征税对象的不同,都有不同的经济来源。有的税种征税对象与税源是相同的,有的税种两者则不相同。
(三)与征税对象密切相关的概念 1.税源。它是指税收的经济来源。各种税因征税对象的不同,都有不同的经济来源。有的税种征税对象与税源是相同的,有的税种两者则不相同。 2.税目。它是征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是征税对象在内容上的具体化,反映了一个税种的征收广度。它有概括法和列举法两种。

134 3.计税依据。又称“计税基数”,是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也是征税对象在数量方面的具体化。计税依据与征税对象数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之间有时一致,有时则不一致。在许多情况下,征税基数直接是征税对象数量的某种表现形式,但在有些情况下,征税基数仅是征税对象数量的一部分,不完全相等。

135 4.计税单位。它是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计税单位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按自然单位来计量——从量计征;另一种是按价值即货币单位来计量——从价计征。

136 三、税率 (一)税率的概念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
三、税率 (一)税率的概念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 (二)构成税制核心要素的原因 它体现征税的深度,反映国家有关的经济政策,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137 (三)税率的种类 1、比例税率 (1)概念。比例税率是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只规定同一比例的税率。 (2)种类 (3)特点
(三)税率的种类 1、比例税率 (1)概念。比例税率是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只规定同一比例的税率。 (2)种类 (3)特点 2、累进税率 (1)概念。累进税率是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

138 ②超额累进税率。即把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每个等级分别按该等级的税率计税。
(2)种类。①全额累进税率。即对征税对象的全额按照与之相适应等级的税率计算税额。在征税对象数额提高一个级距时,对征税对象全额都按提高一级的税率征税。 ②超额累进税率。即把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每个等级分别按该等级的税率计税。 计算问题

139 (三)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的概念。定额税率亦称“固定税额”,是税率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按征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规定固定税额,而不是规定征收比例。定额税率一般适用于从量计征的某些税种。 、定额税率的种类 、定额税率的特点

140 税率的划分-- 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
税率的划分-- 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 累进 比例 定额 O 税基

141 减税是对某些纳税人或征税对象减轻一部分税负;免税则是对某些纳税人或征税对象免除全部税负。
形式主要有:一是税基式减免,即通过缩小计税依据来实现减免税,具体包括起征点、免征额、项目扣除和跨期结转等。二是税率式减免,即通过降低税率来实现减免税,具体包括重新确立新税率、规定低税率和规定零税率等。三是税额式减免,即通过减少一部分税额或免除全部税额实现减税免税,具体又分为全部免征、减半征收、核定减征率、核定减征额等。

142 起征点是对征税对象规定的开始征税的数量界限。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不予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全部数额均要征税,而不是仅就超过部分征税。
免征额是在征税对象总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它是按一定标准从征税对象总额中预先扣除的数额,只对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143 第五节 税负转嫁与归宿 一、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含义 二、税负转嫁的方式 三、税负转嫁的条件及影响因素

144 一、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含义 (一)税负转嫁的概念
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或压低商品购进价格等办法,将缴纳的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的过程,即最初缴纳税款的法定纳税人,不一定是该项税款的最后负担者。只要某种税的纳税人和负税人不一致,便发生了税负转嫁。

145 (二)税负转嫁的特征 一是税负转嫁和价格的升降有直接联系,而且价格的升降是由税负转移引起的;
二是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负的再分配,也就是经济利益的再分配,转嫁的结果是导致纳税人与负税人的不一致; 三是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因为课税是对纳税人经济利益的侵犯。

146 (三)相关概念 1、税负归宿 税负归宿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只要税收的转嫁过程结束,税负总要落到最终负税人身上,不再转嫁,这便是税负归宿。 税负转嫁往往不是一次,但也并不是无穷的。税负转嫁与归宿是税收负担转移的过程及结果,税负转嫁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经济范畴。

147 2、逃税 逃税指个人或企业以不合法的方式逃避纳税义务,包括偷税、漏税和抗税等。
税负转嫁是经济现象,逃税是社会的、政治的现象;税负转嫁的结果只是税收负担结构及税负归宿不同,政府的税收并无减少或损失,逃税的结果是无人承担纳税义务,使政府的税收收入总量减少或损失,是一种不正常的违法行为,必然受到法律制裁。

148 二、税负转嫁的方式 1、前转 前转又称顺转,是指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前转的办法是纳税人将其所缴纳的税款加入商品价格内,在销售商品时转嫁给购买者。 前转是税负转嫁的最主要方式。税负向前转嫁时不止发生一次,而是连续几次向前转嫁。

149 2、后转 后转又称逆转,是指纳税人通过压低商品购进价格将税负转嫁给供应者。后转的办法是纳税人无法将其所纳税款向前转嫁,而改为向后转嫁给批发商,或再进一步转嫁给厂商。 后转也有可能不止发生一次,因此也有辗转转嫁的情况。

150 棉花商 纱 商 布 商 消费者 布 商 纱 商 棉花商 农民

151 3、消转 消转又称转化或扩散转移,是指纳税人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经营管理水平以降低生产成本,自行消化税负。
消转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转嫁,而只能说是一种税负的“转化”,这种“转化”与转嫁是不同的,税负转嫁是纳税人将其税负转嫁给最后的负税人,而税负转化时,纳税人即税负归宿所在。

152 4、税收资本化 税收资本化又称资本还原,指纳税人在购买课税商品时,将今后若干年应纳的税款,在所购商品价格中预先扣除,然后再从事经济交易,扣除款恰好等于税收的还原价值。 税收资本化是将今后若干年应纳的税款预先作一次性转嫁,而一般税收转嫁则是于每次经济交易时将税款即时转嫁。

153 三、税负转嫁的条件及影响因素 (一)税负转嫁的基本条件——商品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自由浮动。
(二)税负转嫁的影响因素 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能转嫁 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课税范围较窄的商品的课税难以转嫁 生产者谋求利润目标对税负转嫁的关系

154 珍惜每一天 善待每一天 享受每一天

155 第五章 财政支出概述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 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原则 第三节 财政支出的规模与增长分析 第四节 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

156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 一、财政支出的含义 二、财政支出的分类

157 一、财政支出的含义 一个过程 财 政 支 出 一定量 的资金 是财政分配 的第二阶段,指 国家对财政收入 进行计划性 安排使用 反映了国家
的活动范围 和所需要的 费用数量 一定量 的资金

158 二、财政支出的分类 (一)按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分类 (二)按国家职能分类 (三)按财政支出的最终用途分类 (四)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 (五)按财政支出的补偿性分类

159 是否 在经济上 直接获得 等价的 补偿 购买性支出 按财政 支出的 补偿性 分类 转移性支出

160 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原则 一、效益原则 二、公平原则 三、稳定原则

161 就是要求财政支出的社会总效益应当超过社会总成本。
就是要求国家通过财政支出提供给社会的利益在社会各阶层居民中间的分配达到公平的状态,能恰当地分别符合各阶层居民的需要。 要求国家正确安排财政支出的方向和规模,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162 我国长期以来提出的财政支出原则主要有: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厉行节约,讲求效益;量入为出。

163 第三节 财政支出的规模与增长分析 一、财政支出规模的含义 二、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 三、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第三节 财政支出的规模与增长分析 一、财政支出规模的含义 二、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 三、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四、财政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

164 一、财政支出规模的含义 财政支出规模是指财政支出的总体水平,财政支出规模可以分为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财政支出绝对规模一般通过财政支出的绝对值来表示,财政支出相对规模通常采用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比重来衡量。

165 瓦格纳定律 工业化 人均收入增加 政府支出增加 政府活动扩张

166 三、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一)经济性因素 (二)政治性因素 (三)社会性因素

167 经济发展水平 最主要的 经济体制 的类型 总量增加 政府的经济 干预政策 结构调整

168 政局是否稳定 政体结构 的行政效率

169 文化背景 人口状态

170 第四节 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 一、财政支出的效益 二、“成本——效益”分析法 三、最低费用选择法 四、“公共劳务”收费法 五、政府采购制度

171 珍惜每一天 善待每一天 享受每一天

172 第六章 购买性支出 第一节 社会消费性支出 第二节 财政投资性支出

173 第一节 社会消费性支出 一、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 二、行政管理支出 三、国防支出 四、文教科卫支出

174 一、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 社会消费性支出与投资性支出同属于购买性支出,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非生产的消费性支出,它的使用并不形成任何资产。然而,两者又有共同之处,即在必要的限度内,它们都是为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所必需的。

175 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有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卫支出等。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社会消费性支出的规模有所不同。

176 二、 行政管理支出 (一)行政管理支出的性质和内容 行政管理支出是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司法检察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支出。其支出属于非生产性的支出;属于社会消费性。

177 其内容决定于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的结构及其职能。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包括行政支出、公安支出、国家安全支出、司法检察支出和外交支出。
从行政管理支出的内部结构来看,整个行政管理支出包括两大类,即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178 (二)行政管理支出的变动分析 其变化的特点:(1)行政管理支出的快速增长始于经济体制改革之初的1978年。(2)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3)行政管理支出占总支出比重的提高基本上是从1978年逐渐开始的。

179 (三)行政管理支出的影响因素 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而且具有历史延续性。直接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经济总体增长水平、财政收支规模、政府职能及其相应的机构设置和行政管理支出本身的使用效率,因此控制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和加强管理必须从多方面着手。

180 三、国防支出 (一)国防支出的性质和内容 国防支出是用于国防建设和人民解放军方面的费用,包括国防费、民兵建设费、国防科研事业费和防空经费等。国防支出属于非生产性的支出;属于社会消费性的支出。

181 (二)国防支出的变动分析 国防支出规模的变化特点: (1)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高达38
(二)国防支出的变动分析 国防支出规模的变化特点: (1)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高达38.2%。这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伊始,解放全中国和“抗美援朝”等军事行动对国防支出的影响。

182 (2)从1966年开始,国防支出的绝对规模上升,但相对规模下降。
(3)1980年~1999年,我国国防支出绝对规模的年均增长率为8.7%,但同期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年均为6.7%,国防支出实际增长率仅为 2%。

183 (三)国防支出的影响因素 1.政治因素 2.经济因素 3.兵员制度 4.经费使用效率因素 5.地域因素

184 四、文教科卫支出 (一)文教科卫支出的性质和意义
文教科卫支出是指财政用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 其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非生产性支出。 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的发展,逐渐增加这方面的支出。

185 (二)文教科卫支出的变动分析 造成我国财政文教科卫支出占GDP比重偏低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大量制度外收入游离于预算外,造成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偏低。(2)在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中,经济建设服务性支出占总支出的40%,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平均14%和发展中国家平均25%的水平。

186 (3)一方面是大量的制度外政府收入已用于文教科卫支出,由于未列入预算,也不能在财政性文教科卫经费占GDP的比例数字中得到反映;另一方面是预算内经费支出统计口径过窄,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187 (三)文教科卫支出的资金来源 为了促进文教科卫事业的发展,政府和社会公众应当共同出资。

188 第二节 财政投资性支出 一、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 二、基础产业财政投资与财政投融资 三、农业的财政投入

189 一、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 (一)投资与经济增长 (二)政府投资的特点
一、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 (一)投资与经济增长 (二)政府投资的特点 社会总投资按投资主体可以分为政府投资和非政府部门投资两部分。

190 1、 影响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比重的因素
主要有:一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差异,二是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一般来说,推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政府投资所占比重较小,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政府部门投资所占比重较大,经济发达国家非政府部门投资所占比重较大,发展中国家政府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较大。

191 2、政府投资和非政府部门投资在一国投资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不同 在发展中国家和计划经济国家,以政府投资为主,非政府投资只发挥弥补政府投资不足的作用,而在发达国家和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投资主要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关系国计民生部门等公益性、非竞争性领域,非政府投资主要在盈利性、竞争性等领域。

192 3、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各自具有的特点 与非政府部门投资相比,政府投资具有不同的特点: (1)政府居于宏观调控主体地位,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的角度来安排自己的投资。政府投资可以不赢利或微利,甚至可以亏损,只要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有效益的。

193 (3)政府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
(2)政府资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又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3)政府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

194 二、 基础产业财政投资与财政投融资 (一)产业投资的意义 (二)基础产业发展与财政投融资
财政投融资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2)虽然财政投融资的政策性和计划性很强,但它并不完全脱离市场。(3)财政投融资的方式和资金来源是多样化的。

195 三、农业的财政投入 (一)农业投资的意义 (二)农业投资的资金来源和政府投资的重点
根据自筹资金为主、国家投资为辅的原则,用于农业发展的资金来源应主要依靠农业生产者的自身积累。 凡是具有“外部经济”特征以及牵涉面广、规模巨大的农业投资,原则上都应由政府承担。

196 珍惜每一天 善待每一天 享受每一天

197 第七章 转移性支出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第二节 财政补贴 第三节 税式支出

198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一、社会保障支出的性质和特征 二、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与筹集方式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199 一、社会保障支出的性质和特征 社会保障支出 补助支出 财政补贴支出 捐赠支出 债务利息支出

200 社会保障的需要是随生产的社会化产生和发展的。
(一)社会保障支出的性质 社会保障的需要是随生产的社会化产生和发展的。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一项重大社会政策。 社会保障制度就是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

201 社会保障支出则是指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社会保障资金的运筹是对国民收入进行的分配和再分配,是政府调节社会成员收入水平,防止贫富悬殊,缓和社会矛盾的重要杠杆。

202 社会保障支出是与社会保障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同,相应的社会保障支出安排也就存在较大差别。但是,在现代社会下的任何社会制度的任何国家,社会保障支出都是社会公共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203 (二)社会保障支出的特征 1.覆盖面的社会广泛性 2.参与上的强制性 3.制度上的立法性 4.受益程度的约束性

204 二、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与筹集方式 (一)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 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既要能满足社会保障的实际需要,更要充分考虑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考虑到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负担能力。 1.政府财政负担 2.企业(雇主)负担 3.个人负担

205 (二)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 1.完全基金制 2.现收现付制 3.部分基金制

206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主要构成是:(1)社会保险。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2)社会福利。(3)社会救助。(4)社会优抚和安置。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概况

207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 改革思路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 改革思路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覆盖面还不够宽。(2)资金运营方式单一。(3)救助水平过低。(4)没有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改革思路为:(1)保障水平必须和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及生产力水平相适应。(2)必须建立社会保障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3)建立社会保障预算。

208 第二节 财政补贴 一、财政补贴的性质和特征 二、财政补贴的必要性及作用 三、财政补贴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四、我国财政补贴的改革

209 一、 财政补贴的性质和特征 作为一种转移支出,财政补贴同社会保障支出有很多相似性。但这两类支出也有差别。
一、 财政补贴的性质和特征 (一)财政补贴的性质 财政补贴是一国政府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势及方针政策,为达到特定的目的,对指定的事项由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补助支出。 作为一种转移支出,财政补贴同社会保障支出有很多相似性。但这两类支出也有差别。

210 (二)财政补贴的特征 1.具有很强的政策性 2.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3.具有明显的时效性

211 二、财政补贴的必要性及作用 (一)财政补贴的必要性 (二)财政补贴的作用 1.纠正不合理的价格结构,有助于价值规律发挥作用。
2.纠正市场缺陷,借以实现国家的社会福利目标。

212 三、 财政补贴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一)财政补贴的主要内容
1、从补贴同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关系来看,可分为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和消费环节补贴 2、从政府是否明确地安排支出来分,可分为明补与暗补 3、从补贴资金的接受主体来分,可分为企业补贴和居民补贴

213 5、从补贴是否与具体的购买活动相联系来分,可分为实物补贴与现金补贴
4、从补贴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来看,可分为对生产的补贴和对消费的补贴 5、从补贴是否与具体的购买活动相联系来分,可分为实物补贴与现金补贴 6、按财政补贴的政策目的进行分类,财政补贴可分为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出口补贴、财政贴息、税式支出等。

214 (二)财政补贴的主要形式 1.货币补贴 货币补贴又分为显性货币补贴和隐性货币补贴,在我国又称为明补和暗补。 2.实物补贴

215 四、我国财政补贴的改革 (一)我国财政补贴的困境 我国财政补贴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政补贴的数额大,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包袱。
2.财政补贴的项目过多,妨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

216 3.财政补贴制度的不规范,不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换经营机制。 4.财政补贴方式运用的不当,造成了财政补贴支出效益低下,而且不利于公平。

217 (二)我国财政补贴的改革 2.规范财政补贴制度,取消经营性亏损补贴。 3.适时调整财政补贴政策,避免僵化。 4.加强对财政补贴的管理。
1.合理确定财政补贴项目,控制财政补贴的总规模。 2.规范财政补贴制度,取消经营性亏损补贴。 3.适时调整财政补贴政策,避免僵化。 4.加强对财政补贴的管理。

218 第三节 税式支出 一、税式支出的概念与性质 二、税式支出的特点 三、税式支出的手段 四、税式支出的预算控制

219 一、税式支出的概念与性质 税式支出是国家为了引导、扶持某些经济活动,刺激投资、消费或者补助某些特殊困难而制定的各种税收优惠措施。其实质是政府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可见,税式支出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

220 从其发挥的作用看,又可分为照顾性税式支出和刺激性税式支出。
(1)照顾性税式支出,主要是针对纳税人由于客观原因在生产经营上发生临时困难而无力纳税所采取的照顾性措施,其目的在于扶持国家希望发展的亏损或微利企业以及外贸企业,以保持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基本平衡。

221 (2)刺激性税式支出,主要是指用来改善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特殊减免规定,其目的是为了正确引导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进出口结构以及市场供求,促进纳税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以及安排劳动就业等等。

222 二、税式支出的特点 税式支出与直接支出的共同点: (1)性质相同 (2)效果相同 (3)目的相同 (4)对财政收支平衡的影响相同
(3)目的相同 (4)对财政收支平衡的影响相同 税式支出的特点:(1)时效性 (2)广泛性 (3)间接性 (4)弹 性

223 三、税式支出的手段 (一)税收豁免。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对纳税人的某些所得项目或所得来源不予征税,或对某些活动不列入征税范围等,以豁免其税收负担。 (二)纳税扣除。是指准许企业把一些合乎规定的特殊支出,以一定的比率或全部从应税所得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

224 (三)税收抵免。是指允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以一定比率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
(四)优惠税率。是对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或征税对象适用较低的税率。其适用的范围可根据实际需要而予以调整。

225 (五)盈亏相抵。是指准许企业以某一年度的亏损,抵消以后年度的盈余,以减少其以后年度的已纳税款;或者冲抵以前年度的盈余,申请退还以前年度已纳的部分税款。
(六)退税。是指国家按规定对纳税人已纳税款的退还。但作为税式支出形式的退税是指优惠退税,是国家鼓励纳税人从事或扩大某种经济活动而给予的税款退还,包括出口退税和再投资退税。

226 (七)延期纳税。是指允许纳税人对那些符合规定的税收,延迟缴纳或分期缴纳应负担的税额。延期纳税可适用于各种税的缴纳,其通常应用于税额较大的税收上。
(八)加速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初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加速折旧可以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内早一些得到补偿。

227 四、税式支出的预算控制

228 珍惜每一天 善待每一天 享受每一天

229 第八章 国 债 第一节 国债原理 第二节 国债制度 第三节 国债管理 第四节 外 债 

230 第一节 国债原理 一、国债的含义 二、国债的产生和发展 三、我国国债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四、国债的功能 五、国债的负担与限度

231 一、国债的含义 (一)国债的含义 民间债务 或私债 债 务 公债 或国债 私人和企业 举借的债务 政府在国内外 发行债券 或向外国政府
和金融机构借款 所形成的国家债务 公债 或国债

232 (二)国债是一个特殊的范畴 特殊的 偿还性 财政范畴 自愿性 国债 是一 个特 殊的 范畴 本质差别 特殊的 在于发行的依据 债务范畴
或担保物不同 特殊的 债务范畴

233 二、国债的产生和发展 财政资金 上的需要 国家 职能的 需要 国家调节 经济的需要 (一) 国债 产生 条件 社会闲置 资金的存在 商品
货币 经济的 发展 信用制度的健全 社会意识观念

234 (二)国债的发展 新中国的国债发行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中国刚刚建立的1950年(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第二阶段是1954年至1958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第三阶段是1979年以后,为了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克服国家财政的困难和筹集重点建设资金,我国从1981年起重新开始发行国债。

235 四、国债的功能 (一)弥补财政赤字 1、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一是向银行透支,即借款;二是增加税收;三是发行国债。
2、国债成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最佳选择的原因:一是发行国债只是部分社会游资的使用权的暂时转移;二是国债的认购通常遵循自愿的原则。

236 3、对国债弥补财政赤字的功能不能绝对化,不能把国债视为医治财政赤字的灵丹妙药:一方面,财政赤字过大,形成债台高筑,还本付息的压力又会引致赤字的进一步扩大(恶性循环)。另一方面,社会的闲置资金是有限的。

237 (二)筹集建设资金 1.从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财政类型上区分2.从国债发行方式、目的和用途上区分 3.从国债收入的性质上区分

238 临时性、 应急性 的收入 弥补 财政 赤字 国债 依存于 赤字 筹集 建设 资金 稳定、 长期的 收入 国债 牵动 赤字

239 1.调节积累与消费,促进两者比例关系合理化。
(三)调节经济功能 1.调节积累与消费,促进两者比例关系合理化。 2.调节投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3.调节资金供求和流通中的货币量。

240 五、国债的负担与限度 (一)国债的负担 国债无负担观点,显然只看到了问题的现象,而没有把握国债问题的实质,而且也不符合当代世界各国国债的实践。

241 1、从政府角度看,借债到期必须还本付息是政府债券发行具有良好信用的基本条件。 2、从国债认购者看,用于购买国债的资金主要是地方企业和居民个人所拥有的暂时闲置资金。

242 3、从国债偿还看,偿还国债的资金归根到底来源于税收。
4、代际负担:如果国债偿还期限较长,而国债所动员的资金使用不当、效益差,还会造成未来收入不足以偿还本息,使当代人的负但转移到下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身上。

243 (二)国债的限度 当今世界各国都把通过发行国债筹集资金看成是解决政府支出不足的重要手段。但是国债的发行数量不是无限制的,特别是把借债收入当成财政收入的一项经常性资金来源时,更要注意研究它的可行性和数量界限,否则将会引起债务危机的严重后果。

244 1.国债依存度。指当年国债发行额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
2.国债负担率。指到计算期为止,国家历年发行国债尚未偿还的累计余额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关系。 3.国债偿债率。指当年到期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额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例关系。

245 第二节 国债制度 一、国债制度的含义 二、国债的种类 三、国债的发行 四、国债的偿还 五、国债利率和国债市场
第二节 国债制度 一、国债制度的含义 二、国债的种类 三、国债的发行 四、国债的偿还 五、国债利率和国债市场

246 一、国债制度的含义 国债制度是指有关国债的种类、发行、偿还、流通和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总称。反映着国债债权人和债务人相互之间的关系。

247 二、国债的种类 1、以筹措和发行的区域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内债和外债。 2、以国家举债的形式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国家借款和发行债券。
3、以偿还期限为标准,国债可分为短期国债、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

248 4、以筹措和发行的性质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强制国债和自由国债 。
5、以债券的流动性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可出售国债和不可出售国债。 6、以发行的计量单位为标准,国债可分为货币国债和实物国债。

249 三、国债的发行 (一)国债的发行原则 1.短期财源需要的原则 2.负担限额的原则 3.稳定经济的原则 4.吸收社会游资的原则 5.低成本原则

250 (二)国债的发行方式 各国政府都是根据本国政治经济发展情况,有选择地加以运用。 1.公募法 2.包销法 3.公卖法 4.摊派法

251 四、国债的偿还 (一)国债的偿还方式 1.买销偿还法 (收买偿还法) 2.抽签偿还法:定期抽签法、一次抽签法 3.一次偿还法 4.调换偿还法

252 (二)国债偿还资金的来源 建立我国的偿债基金,其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每年政府超计划发行的国债收入;二是财政年度的预算盈余;三是用法律形式规定每年从政府预算中划出一定数量专款作为清偿债务的基金;四是国债资金投入生产建设使用所带来的收益。

253 五、国债利率和国债市场 (一)国债利率 1.影响国债利率的因素:一是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二是市场发育程度;三是社会资金的供给量;四是政府信誉。 2.国债利率与经济关系:一是影响社会资源配置;二是调节货币流通量;三是影响物价水平。 3.国债利率的选择:国债利率的选择应略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略低于其他证券同期利率。

254 (二)国债市场 1、国债市场的概念:指政府通过证券市场所进行的国债交易活动,是证券市场的组成部分。

255 2、国债市场的组成:一是国债发行市场;二是国债流通市场。前者又称国债一级市场或初级市场,是指国债发行场所,是国债交易的初始环节。后者又称国债二级市场或次级市场,是国债交易的第二阶段,它又分为证券交易所交易和场外交易两类。

256 3、国债市场的功能:一是实现国债的发行和偿还; 二是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
4、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

257 第三节 国债管理 一、 国债管理的含义 二、 国债管理的原则 三、 国债管理的内容

258 一、国债管理的含义 国债管理是指一国政府通过国债的发行、偿还和市场买卖活动,对国债总额的增减、结构变化和利率升降等方面制定适当方针,采取有效措施,以达到筹措财政资金与稳定经济的目的。

259 国 债 管 理 狭义 广义 指国债的调换和整理, 即发新债还旧债
指国债发行、付息和还本全部过程的决策和经营,包括对国债总额、结构、利率、期限和流动性等问题的管理。 广义

260 二、国债管理的原则 一是促进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二是满足投资者的需要 三是争取利息成本最小化

261 三、国债管理的内容 (一)降低国债发行成本,减少国债发行 费用 (二)控制国债依存度 (三)国债的调换与整理

262 经济繁荣时期 量上 控制 (二) 控制 经济不景气时 国债 依存 度 质上 控制 税收 水平、 影响因素 财政 支出 水平
合理安排债务收入的投向 质上 控制 合理选择 国债期限结构

263 (三)国债的调换与整理 1.国债的调换。又称为国债的借换或转换,它是指在国债未清偿以前,对原来规定的发行条件加以改变的做法。它通常以法律形式来加以规定,一般包括增加或减少国债的本金;提高或降低国债利率;停付国债利息;延长偿还期限或上述几种兼而有之。

264 2.国债的整理。它是指政府将原来发行的不同类型的、条件不一的各种国债,统一归并成一种还本付息条件相同的国债,以便加强债务管理,维护国家信誉。
国债整理和国债调换是国债调整的两种形式,国债整理必须通过调换才能实现。两者的区别在于国债调换是一种债券与另一种债券调换;而国债整理是一种债券与多种债券的兑换。

265 珍惜每一天 善待每一天 享受每一天

266 第九章 国家预算 第一节 国家预算的组成与原则 第二节 国家预算的编制与执行 第三节 国家决算

267 第一节 国家预算的组成与原则 一、 国家预算的概念 二、 国家预算的分类 三、 国家预算的组成 四、 国家预算的原则与立法 五、 预算外资金

268 一、国家预算的概念 国家预算是指政府制定的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269 二、国家预算的分类 单式预算 1、按照预算的编制形式划分 复式预算 增量预算 2、按照预算的编制方法划分 零基预算 分预算
3、按照预算的收支管理范围划分 分预算 总预算

270 地方预算 4、按照预算分级管理的要求划分 中央预算 5、按照预算的作用时间长短划分 平衡预算 6、按照预算收支的平衡状况划分 差额预算
年度预算 6、按照预算收支的平衡状况划分 7、按照预算项目能否直接反映 其经济效果划分 投入预算 绩效预算 4、按照预算分级管理的要求划分 地方预算 中央预算 中长期预算 平衡预算 差额预算

271 世界各国或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根据不同的需要及分析问题的不同角度,可以采用不同的预算形式和预算方法。

272 三、国家预算的组成(国家预算体系) 国家预算的组成与国家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域划分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实行多级预算。
我国国家预算的组成,原则上是有一级政权就有一级预算。

273 中央 预算 我国 国家 预算 省、自治区、 直辖市 设区的市、 自治州 地方 预算 县、自治县、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 乡、镇

274 四、国家预算的原则与立法 (一)国家预算的原则 1、概念:是指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方针。
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预算的原则各不相同。

275 2、具体原则:公开性、完整性、可靠性、统一性、法律性、
年度性 预算年度又称财政年度,是指国家预算 收支起止的有效期限,通常为一年。 预算年度的类型:历年制和跨年制

276 历年制预算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起至同年12月31日止,我国目前目前实行的是历年制预算年度。

277 跨年制预算年度,即从每年某月某日起至次年某月某日止,跨越了两个年度。
种类: 4月1日~次年的3月31日(英国、日本等) 7月1日~次年的6月30日(澳大利亚等) 10月1日~次年的9月30日(美国等)

278 (二)国家预算的立法 1、概述:国家预算法是国家预算管理的法律规范,是组织和管理国家预算的法律依据。
它的主要任务是规定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执行机关、中央与地方、总预算和单位预算之间的权责关系和收支分配关系。 国家预算法主要有三种类型:权责法、组织法、程序法。

279 2、我国国家预算的立法概况 1951年8月公布了《预算决算暂行条例》,对国家的预算、决算制度做了明确的规定。
《国家预算管理条例》,自199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预算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法制化和正规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并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280 该预算法是一部综合性的预算法,共设11章79条,对国家预算总原则、预算管理职权、预算收支范围、预算编制、预算审查与批准、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决算、监督和法律责任等事项做出全面的规定。其中预算管理职权是保证预算严格依法管理的前提条件,是预算法的核心内容。

281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 各级政府的职权、 各级财政部门的职责。

282 五、预算外资金 (一)预算外资金的性质、范围和特点
预算外资金是其所有权和支配权都归政府所有,只是不纳入政府预算内管理的,但却用于满足政府履行职能需要的财政资金。 预算外资金主要包括:行政性收费、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附加)、政府性提成、经营、服务性收入 其特点主要有:非盈利性、零散性、依托性

283 (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三)积极、稳妥地推行“费改税”
所谓“费改税”,就是将可以以税收形式取得收入的“收费”改为税收。 首先,“费改税”必须与规范“费”同时并举;其次,“费改税”应从中央政府做起;最后,先清理,后规范,分步纳入国家预算。

284 第二节 国家预算的编制与执行 一、国家预算的编制 二、国家预算的审查与批准 三、国家预算的执行

285 一、国家预算的编制 (一)国家预算编制的原则 1.正确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 2.正确处理国家预算与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计划的关系
3.坚持预算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286 (二)国家预算编制的准备工作 (三)国家预算编制的程序和形式
1、程序: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逐级汇总。 基层预算 执行单位 收支 建议数 财政部 收支指标 控制数 国务院 预算草案 国家 立法机关 预算 国家预算草案

287 2、形式: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288 三、国家预算的执行 (一)国家预算的执行机构 各级人民政府和职能机构(财政部门) (二)国家预算执行的任务 (三)国家预算的调整

289 全面 调整 科目流用 局部 调整 动用预备费 预算的追加与追减 预算划转

290 第三节 国家决算 一、国家决算的意义及组成 二、 国家决算的编制 三、国家决算的审查与批准

291 国家决算编制的原则: 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数字准确。 内容完整。 报送及时。

292 (1)严格划清预算执行的截止日期。预算执行截止期可以采取两种形式: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是指预算年度结束当天为截止期。权责发生制是指在预算年度结束后再延长一段时期,将截止期延长到新的预算年度内。 (2)编制决算使用的科目、主要项目内容应与预算相一致。 (3)各决算单位在编制决算时,必须以年终实际实现的账面数为准,严禁估算和层层代编。

293 国家决算的审批: 国家决算的审查与批准是和下一年度国家预算的审查与批准同时进行的,其程序和审批国家预算一样。

294 珍惜每一天 善待每一天 享受每一天

295 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概述 第二节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第三节 国家税收管理体制 第四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第五节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体制
第十章 财政管理体制  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概述 第二节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第三节 国家税收管理体制 第四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第五节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体制

296 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概述 一、 财政管理体制的概念 二、 财政管理体制的构成 三、 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和原则

297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概念 财政管理体制是规定国家管理财政的组织体系、管理权限和管理制度的总称(在财政管理权限和财政资金划分上的责权利关系)。通常具有法律性和规范性。

298 二、财政管理体制的构成 管理的 内容和范围 预算管理体制 中 央 体制的 级次和主体 纵向 地 方 横向

299 ? 三、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和原则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
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是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以及国家与各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在财政资金分配上的 关系。 集权与分权

300 1、概念:所谓集权与分权就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通过职责权限的划分,分工负责,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保证国家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301 2、表现:我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各单位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由于它们所处地位不同,所承担的政治经济任务及各项职能不同,必然产生利益矛盾,这些矛盾实际上反映了集权与分权的矛盾。

302 3、如何处理:集中和分散的程度要根据不同时期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和任务来定,既不是集中得越多越好,也不是分散得越多越好。现阶段,我国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财权宜适当集中在中央。
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有利于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各项政令的实施,有利于发挥财政的宏观调控作用,有利于缩小我国东西部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差距,以适应和促进国民经济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

303 (二)财政管理体制的原则 1、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为基础 2、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 3、与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相适应

304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区自然、社会条件差异较大,经济文化发展又很不平衡。
经过三十多年计划经济建设和十几年经济体制改革, 目前我国的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市场发育不太成熟,仍属于发展中的农业大国。

305 第二节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一、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 二、 建立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三、 我国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演变
第二节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一、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 二、 建立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三、 我国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演变 四、 我国现行预算管理体制

306 一、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是国家处理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分配关系,划分各级政府的预算收支范围和确定其预算管理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

307 二、建立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一)基本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是建立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家预算管理体制中的具体运用,这是由我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所决定的。

308 (二)原因 多民族的 社会主义国家 各项 方针政策 在全国统一 贯彻执行 的需要 1、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国家的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 的需要 国家的强力推进

309 2、 充分发挥 地方的积极性

310 (三)贯彻落实时应注意的问题 中央要有三个统一:国家的财政方针政策必须由中央统一制定;国家的财政计划必须由中央统一安排;全国性的财政法令、规章制度必须由中央颁布实施。 地方要有三个职权:地方有权统筹安排、适当调剂本级预算资金;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地方有权支配本级预算机动财力;在贯彻中央颁布实施的财政法规制度的前提下,地方有权制定具体执行办法和实施细则。

311 四、我国现行预算管理体制 (一)实行分税制的客观必然性 (二)分税制体制的基本内容 1.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 2.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3.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312 (三)不断完善我国的分税制 一是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科学界定政府的职责,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在此基础上确定政府可支配财力的大小以及中央与地方财权的划分。 二是由于目前财权宜适当集中在中央,所以,地方事权所需财力的不足,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来解决。 三是随着中央对地方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逐步规范,必须逐步完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的财政体制。

313 第三节 国家税收管理体制 一、国家税收管理体制的概念和意义 二、我国税收管理体制的演变 三、新税制下的税收管理体制

314 一、国家税收管理体制的概念和意义 概念:税收管理体制是指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划分税收管理权限的一种制度。它是国家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税收管理权限有狭义、广义之分。

315 税 收 管 理 权 限 税 收 立 法 权 税 收 管 理 权 税法制定权、 审议权、 表决权、 批准权、 公布权 权力机关
税种的开征与停征权、 税法的解释权、 税目的增减与税率的调整权、 减免税的审批权 行政权力

316 意义:科学地建立税收管理体制,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合理地划分税收管理权限,对国家各项税收政策、法令的贯彻执行,对提高税收征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以及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317 二、我国税收管理体制的演变 建国以来,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适应经济发展变化需要的原则,根据不同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并同整个财政、经济管理体制相适应,我国的税收管理体制进行了多次调整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一个由分级管理到高度集中统一,再由高度集中统一逐步过渡到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这样一个过程。

318 三、新税制下的税收管理体制 (一)中央与地方税收立法权的划分
三、新税制下的税收管理体制 (一)中央与地方税收立法权的划分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税法 条例或 暂行条例 税法实 施细则 国务院 税收条例 实施细则 国家税务总局

319 地 方 性 税 种 省级 人大 及其 常委会 地方 税法 税收 条例 或 征收 方法 地方 税法 实施 细则 省级 政府 不违背国家统一税法
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不妨碍社会主义统一市场 税收 条例 征收 方法 地方 税法 实施 细则 省级 政府

320 (二)中央与地方税收管理权的划分 根据按收入归属划分税收管理权限的原则,属于中央收入的税种(包括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其税收管理权由国务院及其税务主管部门掌握;属于地方收入的税种,其管理权由省级人民政府及其税务主管部门掌握。 (三) 中央与地方收入的税种划分

321 第四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一、国有资产的概念与分类 二、国有资产的管理 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322 一、国有资产的概念与分类 (一)概念 国有资产是指产权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资产。主要有下列渠道:一是国家依法取得和认定的资产,二是国家以各种形式对企业投资和投资收益形成的资产,三是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拨入经费形成的资产,四是接受馈赠的资产。

323 1、按照国有资产的经济用途来划分,可分为经营性国有资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二)分类 1、按照国有资产的经济用途来划分,可分为经营性国有资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2、按照国有资产有无实物形态来划分,可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3、按照国有资产所在的地域来划分,可分为境内国有资产和境外国有资产。

324 二、国有资产的管理 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政府管理国有资产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行使下列权力上,即监督管理权、投资和收益权、资产处置权。

325 监督管理权是指有权对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通过立法和制定行政法规加以规范;有权对国有资产的增减变动和经营效益情况实施统计监督;有权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运营过程进行统一的检查和监督。

326 投资和收益权主要是指国家以国有资产代表者的身份,对国有企业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拥有分配决策权、收益权和再投资权;对中外合资企业、合作企业、股份制企业交纳所得税后的利润拥有按国家投资份额或协议规定的相应的收益权和再投资权。

327 资产处置权是指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企业的经营状况,对国有资产进行发包、出租、参股、兼并、拍卖、出售等处置,对资产评估价值予以确认,并取得和使用资产处置收入。

328 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一)概念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确定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国家行政(经济)管理机构之间、国有资产所有者之间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内部各机构之间权责关系的根本制度,是国家所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

329 (二)主要内容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组成、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国家一般行政管理机构之间的权责划分、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和企业作为国有资产经营者之间的权责划分及其制约关系、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内部各机构之间的权责划分及其相互关系。 (三)发展概况

330 第五节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体制 一、国有企业利润分配体制的概念与意义 二、国有企业利润分配体制的完善与发展

331 一、国有企业利润分配体制的概念与意义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体制是国家与企业之间关于利润分配权限、分配形式的重要制度。
合理确定国有企业利润分配体制,关系到国家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的形成和调整,涉及到国家财力的充实、企业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的能力以及企业职工的物质利益,影响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332 二、国有企业利润分配体制的完善与发展 (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1978年以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利润分配体制基本上是传统的统收统支框架内的小幅度调整。 (二)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1978年以来,国有企业利润分配体制一直处于改革变化状态,先后实行了企业基金制度、利润留成制度、利改税制度、承包制和税利分流等。

333 1978年实行企业基金制度。该制度规定,国有企业在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八项年度计划指标(产量,品种,质量,原材料、燃料、动力的消耗,劳动生产率,成本,利润,流动资金占用)以及供货合同以后,可按职工工资总额5%提取企业基金。

334 1979~1982年,实行了利润留成制度。该制度规定,国营企业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留用一部分利润,用于建立生产发展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和职工奖励基金。这使得企业有了一定的资金自主权,为企业逐步向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过渡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335 1983年实行利改税制度。利改税又称以税代利,是指将国营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改为按国家税法规定缴纳税金,税后利润由企业自行支配的一种利润分配制度。

336 第一步利改税始于1983年6月。一是凡有盈利的国营大中型企业,均根据实现的利润,按55%的税率缴纳所得税。二是凡有盈利的国营小型企业,按照八级超额累进税率缴纳所得税。

337 第二步利改税始于1984年10月1日。主要内容是:将国营企业原来上缴给国家的利润和税款,改为分别按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盐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所得税和调节税等十一个税种向国家依法纳税。税后利润归企业支配使用。

338 1988年实行利润上缴承包制。国营企业承包经营,是在坚持国营资产所有权不变的基础上,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以承包经营的合同形式,确立国家与国营企业的责权关系,使企业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一种经营方式。

339 主要内容是:企业包上缴利润、包完成技术改造任务,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
基本原则是: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 出现的问题:一是包盈不包亏。二是包死国家一头,使国家财政不能随着企业增产而增收。三是在确定承包基数进行谈判时,总是国家让步。四是承包期短,经营者难以避免短期行为。

340 1994年实行税利分流。税利分流是指国有企业实现的利润由原来以所得税和调节税形式上缴国家财政,改为以所得税和利润的形式上缴国家财政一部分,其余部分由企业自主支配的一种利润分配制度。

341 主要内容是:一是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制,取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征收的调节税。二是取消对国有企业征收的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国家预算调节基金。三是统一规范企业所得税税基。四是逐步建立国有资产投资收益按资分利、按股分红或税后利润上缴的分配制度。五是强化税收征管,取消包税,严格执行按税法规定减免税。

342 珍惜每一天 善待每一天 享受每一天

343 第一节 财政收支矛盾与平衡 第二节 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第三节 财政赤字
第十一章 财政平衡   第一节 财政收支矛盾与平衡 第二节 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第三节 财政赤字

344 第一节 财政收支矛盾与平衡 一、 财政平衡的含义 二、 财政收支矛盾与平衡的转化 三、 我国传统的财政平衡学说

345 一、财政平衡的含义 (一)基本含义 财政平衡是“财政收支平衡”的简称,通常是指年度财政收入与年度财政支出在总量对比上的相等或者平衡。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财政收支都是通过政府预算实现的,所以,财政收支之间的平衡也就表现为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

346 财政结余 > =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财政平衡 < 财政赤字

347 (二)应正确理解财政平衡 不能将财政平衡机械地认为是收支数量上的绝对相等 必须有全局观点,不能就财政平衡论财政平衡
要坚持动态平衡的观点,不能局限于静态平衡 必须注意财政平衡的真实性,防止可能出现虚假平衡

348 造成财政虚假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当年的财政收支当中含有“水分”,以货币表现形式的财政收入与实际价值不对称。
从我国的实践看,出现财政收入虚假成分的因素一般有以下几种:(1)质量不合格或者品种不对路的商品积压,由此而形成一部分财政收入就是没有“物质保证”的货币收入。(2)存在着财政挂账和企业挂账。(3)通货膨胀。

349 二、 财政收支矛盾与平衡的转化 财政收入与支出是财政工作的两个基本内容。在财政收支不停息的运动过程中,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经常处于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之中,即构成一对矛盾,其矛盾的表现形态就是平衡与不平衡。因此,我们应该从认识财政收支矛盾的客观性入手,揭示我国财政收支矛盾与平衡转化的规律性。

350 由于财政内部与外界众多因素的影响,财政收支之间经常出现矛盾。主要原因有:
(一)财政收支矛盾的客观性 由于财政内部与外界众多因素的影响,财政收支之间经常出现矛盾。主要原因有: (1)社会需要与资源供给可能的矛盾在财政领域经常反复出现。 (2)财政决策失误,计划与实际的不一致也会引起财政收支的矛盾。往往发生在两种情况:一是计划制定不够科学。二是对计划执行不认真。 (3)某些意外事故甚至突发事件的出现。

351 (二)财政收支矛盾统一的规律性 财政收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是财政收支矛盾向平衡转化的根本原因。
(1)相同的财政收入、支出都代表相等价值的资源,其运行目的都是为了更好满足国家公共物品需要服务,推动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2)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来源,财政支出是财政收入的使用。 (3)财政支出又促进和影响着财政收入,合理的财政支出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条件和基础。

352 由此可见,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不仅在性质上表现为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而且在数量上也存在着一定的规定性,使得财政收支之间出现的偏离有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得到纠正,从矛盾的对立不平衡状态向相对统一的平衡状态转化。

353 (三)实现收支矛盾相对统一的条件和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有效地调节财政收支,促进财政收支矛盾向财政收支平衡转化创造了客观条件。同时,财政平衡又是政府实行宏观调控的一种形式,促进财政收支平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要求。 财政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在全面认识财政收支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经常分析造成财政收支矛盾的各种因素,把握时机,采取各种调节措施,促进财政收支矛盾向平衡转化,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354 三、我国传统的财政平衡学说 (一)传统财政平衡学说的理论渊源及产生的 历史背景
在创立了“财政学”的亚当·斯密所著《国富论》中,就是主张财政平衡,反对财政赤字。直至20世纪30年代为止,西方国家的财政活动,大多数年份是处于财政平衡状态,而只有少量年份,其中主要是战争和经济危机时期,才出现财政赤字的。

355 我国传统的财政平衡学说,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直到20世纪80年代为止,中国理论界占统治地位的是财政平衡论,这一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主张财政平衡,反对赤字财政。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兼之计划经济的实践,又清楚地昭示着当时财政平衡的必要性,传统的财政平衡学说是适应了当时的经济条件产生的。

356 陈云同志总结了“一五”时期的建设经验,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财政平衡、信贷平衡、物资平衡及其综合平衡的理论,即“三平”理论。这是以陈云1957年初的著名报告《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为标志的。以后,随着对外经济交往的不断扩大,又在“三平”的基础上加上外汇收支平衡,而形成了“四平”理论。

357 (二)传统财政平衡学说的主要内容 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和外汇收支都是资金运动,三者收支之间的平衡实质上是资金的平衡。由于资金是物资的表现形式,资金运动是物资运动的反映。物资供求平衡,也就是用货币数量所表示出来的物资可供量与对物资的货币需求相互适应、相互协调。

358 (三)传统财政平衡学说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财政平衡学说适应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建设,加快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起到过应有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资金管理体制、商品流通体制、价格体制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总结传统财政平衡学说,对指导我们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是十分必要的。

359 1.在发挥财政、金融调节经济发展的合力作用方面。要改变计划体制下财政是整个经济的总账房,银行是整个经济的总出纳的状况,重新认识和协调财政与银行的关系,更好地发挥金融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360 2.在财政资金与物资供求平衡关系协调方面。当今,计划价格已主要转为市场价格,投资主体和资金筹集方式已呈多元化,政府已不再直接协调资金运动与物资运动的关系,而是利用市场机制间接调控物资供求关系。

361 3.传统财政平衡学说把财政平衡、信贷平衡、外汇收支平衡结合在一起,作为全社会资金,来考察其运动变化,这种统筹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市场化作用的不断成熟,社会资金的分布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微观主体的行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政府已不再像过去直接握有绝大多数社会资金。政府对社会资金的作用方式要从直接调控为主转变为间接调控为主,从政府控制的资金运动与物资供求平衡转变为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362 第二节 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一、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二、 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

363 一、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一)供给与需求矛盾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矛盾
这一矛盾贯穿于任何性质的商品经济始终,无论是简单的商品经济还是发达的市场经济,也不管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都必然存在和发生作用。

364 1、从供给与需求内含口径的角度分析,其矛盾呈现为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
研究总量矛盾是从社会经济宏观全局着眼,它是市场经济发展供求矛盾的典型形式。供需总量是侧重社会所提供的商品价值和劳务总额来考察的。 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是侧重从使用价值方面考察的。如果有总量平衡,而无结构平衡,可能导致比例失调,经济阻滞。结构平衡是实现总量平衡必须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365 2、从供给与需求矛盾对立与统一的角度分析,其矛盾表现又存在两种状态。一是平衡状态,二是失衡状态。失衡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总供给过大于总需求,表现为总供给过剩或需求不足;另一种是总需求过大于总供给,表现为总需求膨胀或供给短缺。

366 (二)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标志 1、平衡的表现 大体上是指两种情况,其一是比例双方的对等关系;其二是指比例双方的协调状态(有些比例关系不存在对等关系)。
社会总供需平衡,是指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处于大致均衡,使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协调地运行。总量的基本平衡不是要求供需双方严格对等或绝对相等,而是指基本对应,即使有差异,如果限定在不影响宏观经济健康运行的范围内,就可以视为社会供需处于平衡之中。

367 2、衡量指标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关系是宏观经济中最高层次的一个比例关系。这种平衡是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概括反映,是制订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出发点,同时它又是经济生活中各种问题的综合表现。

368 商 品市场 物价上涨率 货币资本市场 利率和汇率 劳动力市场 失业率 经济增长率

369 (三)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当总供给过大于总需求时,虽然客观上形成了买方市场,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增加了竞争压力,但由于社会总需求不足,产品销售不畅,库存积压增多,生产滑坡。 由于商品流通时间延长,资金周转速度缓慢,流通费用增加,商业不兴旺,因此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效益下降,造成财政收入增长缓慢。 由于经济不景气,带来的失业和半失业人员增多,在业人员的工资水平也要下降,就可能使广大职工生活水平下降。

370 当出现总需求过大于社会总供给的失衡状况时,总需求膨胀会带来商品抢购,当物价上涨较快时,商品的市场价格就会由劣等生产条件下的个别商品价值来决定。(“萝卜快了不洗泥” )
市场紧张的出现,会有相当一部分货币购买力不能实现,不利于人民生活的稳定。 物资匮乏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加剧,必然使价格扭曲,不能反映正常的社会必要劳动消耗,利率、税率和汇率等市场信号也相应失真,运用经济机制的余地缩小,宽松的宏观市场环境难以形成,效率和公平不能正常体现,造成各种经济政策和手段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

371 (四)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失衡的可能性分析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社会产品的价值运动和实物运动的矛盾,则表明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的可能性。 作为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货币加入商品流通,就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外化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社会商品总量运动是在实物运动与价值运动从分裂到统一的过程中进行的,其实物运动在生产和流通领域中最终形成总供给,而价值运动是通过分配和再分配环节形成全社会总需求。

372 如果社会的分配和再分配过程是以实物分配的形式,或是以价值分配的形式,但价值量及其它条件不变,那么最终形成的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一般来说在总量上不会不平衡的。

373 但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社会已不再可能进行实物分配,所有社会的分配和再分配过程都主要是以价值为分配对象。而价值是无法自己表现自己和人为地准确计量的,它只有通过价格这个本身不能稳定的第三者来表现和大致地计量自己,这样价值运动在这里实际上是货币运动。其间参与的经济主体有各级政府和各个自主经营的企业和居民个人,经过的环节有财政、信贷和市场等。这样,在价值形式上就潜伏着社会总供求之间失衡的可能性。

374 (五)社会总供求失衡的现实性分析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社会产品的价值运动和实物运动的统一,表明了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必然性。

375 1.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出现的供给过剩。 2.我国曾出现的社会总需求膨胀。
一般说来,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较长期存在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的生产过剩的失衡。而在短缺经济下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需求膨胀的失衡,但在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期间,也有出现市场疲软以至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失衡的可能。 1.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出现的供给过剩。 2.我国曾出现的社会总需求膨胀。

376 二、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 C+S+T+M = C+I+G+X G - T=(S -I)+(M-X) (一)平衡公式 总供给:消费C+储蓄S

377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社会总供需的大体平衡。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需平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财政收支的变动,会影响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对比关系。财政收支属于政府行为,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而消费、储蓄、投资以及进出口属于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是通过市场实现的。政府必须正确运用财政收支这一平衡杠杆,引导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协调消费、储蓄、投资以及进出口的关系,促进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378 (二)具体应用 1.当社会总需求过大于总供给, 即当C+S+T+M<C+I+G+X时: (1)可以直接削减财政支出,以抑制总需求
膨胀,从而达到平衡, 即:C+S+T+M=C+I+G↓+X (2)用增加税收的办法,扩大供给,以总供需 达到平衡,即:C+S+T↑+M=C+I+G+X (3)在既缩小需求的同时,又增加供给,从而 加快总供需平衡, 即:C+S+T↑+M=C+I+G↓+X

379 2.当出现总供给过大于总需求, 即当C+S+T+M<C+I+G+X时: (1)扩大财政支出, 即: C+S+T+M=C+I+G↑+X (2)削减少税收, 即: C+S+T↓+M=C+I+G+X (3)扩大财政支出与减轻税负同时运用, 即: C+S+T↓+M=C+I+G↑+X

380 第三节 财政赤字 一、 财政赤字的概念 二、 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 三、 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

381 一、财政赤字的概念 (一)概念 财政赤字一般是指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差额,通常是按照财政年度计算的。由于财政收支是通过政府预算安排和实施的,财政赤字是在政府预算中安排或者预算执行结果中表现出来的,所以,也常常称财政赤字为预算赤字。

382 (二)类型 硬赤字 软赤字 年度性赤字 决算赤字 预设赤字 年度性赤字 周期性赤字

383 硬赤字是将债务收入与经常性收入一起计入正常的财政收入,同时也将债务支出与经常性支出一道计入正常的财政支出当中。按照这样的口径,实际上是将一部分财政赤字用债务收入弥补上了。在这种前提下,如果再出现赤字,就是净赤字或者说是硬赤字了。 其公式表示为: 硬赤字=(经常性财政收入+债务收入) -(经常性财政支出+债务支出)

384 软赤字是指在统计和计算财政收支时,不把债务收入计入正常的财政收入,同时也不把债务支出计入正常的财政支出。在这种情形下,如果财政收支相抵后出现的赤字,就是软赤字。
其公式表示为: 软赤字=经常性财政收入-经常性财政支出

385 决算赤字是指在某一财政年度,计划的财政收支是平衡的,即政府预算时并没有安排赤字,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主客观不可预测的因素影响,致使决算出现支出大于收入的情况,这种支大于收的差额在国家决算中即表现为“决算赤字”,它说明的是一种事实。

386 预设赤字是指在某一财政年度,政府计划安排的总支出超过经常性收入并存在于决算中的差额。这种赤字不仅表现在预算的执行结果上,而且自始至终都是有意识安排的。这种预算又被称为“赤字预算”(或者“赤字财政”)。这种意识很可能是有目的地要实施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也可能是由于支出具有强烈的刚性,在税收增长难以一下子上去的情况下,不得已留下的赤字缺口。

387 年度性赤字就是在预算年度当中形成的财政赤字,通常所说到的财政赤字也泛指年度性财政赤字。
周期性财政赤字是指政府基于熨平经济周期性的波动而安排的财政赤字,它是依据经济周期理论以及经济运行周期性特征提出来的。

388 二、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 (一)财政发行 财政发行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为了政府弥补财政赤字而增加的货币发行。与财政发行相对应的货币发行是经济发行。经济发行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增加的货币发行。

389 (二)财政透支 财政透支是指政府财政在其银行的账户支取的款项超过其存款的数额。这是政府弥补赤字最不得已的手段。 (三)动用上年或以前财政结余 累计的财政结余是政府执行预算收大于支的结果。 (四)发行公债

390 三、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 (一)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 财政赤字存在排挤效应,指政府通过赤字而扩大的政府投资会引起非政府投资的相应减少,即增加的政府投资挤出了非政府部门的部分投资。(直接排挤、间接排挤 )

391 (二)财政赤字的拉动效应 财政赤字拉动效应是指政府的财政赤字支出形成的促使经济增长和私人投资增加的效果。它反映的是财政赤字支出对经济发展的正面的或者积极的影响。

392 奋 斗 人的一生全靠奋斗 唯有奋斗才能成功

393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影响及效应分析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理论与实践
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影响及效应分析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理论与实践

394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一、财政政策的概念与性质 二、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 三、财政政策的主要类型 四、财政政策目标 五、财政政策工具

395 一、财政政策的概念与性质 (一)基本概念 一般是指政府为达到发展、稳定,实现公平、效率,促进供需总量平衡等目标,通过税收、公共支出等手段,而确定的财政战略和策略。 对于财政政策的定义,不同时期的中外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大体上经过了从强调政策手段转移到强调政策目标的过程。促进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在于,财政政策目标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扩展而越显突出的。

396 (二)性质(4 方面) 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政策体系。 是主观指导与客观规律的统一。 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相对稳定性。 是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397 二、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 (一) 导向功能 (二) 协调功能 (三) 稳定功能

398 围绕宏观经济目标,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目标,以促进国民经济总目标的实现。
制定相关制度,引导市场取向。 直接投资,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或直接拉动经济增长。

399 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调节产业间的资源配置结构。 协调地区间的平衡发展与合理分工。

400 反周期性。 补偿性。

401 三、财政政策的主要类型 主 要 类 型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调节经济 周期的 作用不同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调节 国民经济
总量的 功能不同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中性财政政策

402 四、财政政策目标 (一)概念 财政政策目标是政府调控经济意图通过预定财政政策实施所达到的期望值。财政政策目标的范围,受政府职能的调整与变化的制约。同时,财政政策目标的确定,要以不同时期的经济条件和形势的需要为依据。随着现代经济发展的社会化和复杂化,财政政策目标已走向多元化。

403 (二)目标 财政政策是政府运用国家财力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其政策目标的确定,必须围绕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这一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具体分解为以下主要目标: 1、实现充分就业 2、收入分配公平 3、经济稳定增长 4、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

404 五、财政政策工具 (一)概念 财政政策工具是政府为了实现既定财政政策目标而选择的各种财政手段。作为财政政策工具,一般要符合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为实现政策目标所需要的;其二,它必须是政府能够直接控制的。

405 (二)工具 税收 购买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 公债 预算

406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影响及效应分析 一、财政政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二、财政政策乘数 三、财政政策效应分析

407 一、财政政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一)财政政策在生产环节的影响
财政政策在生产环节主要是发挥其资源配置功能,以及通过对投融资的影响而发挥其稳定经济增长的功能。 1.财政政策直接参与资源配置 2.财政政策间接引导资源配置

408 (二)财政政策在分配环节的影响 财政在分配环节的主要影响是其收入分配职能的发挥。收入分配的调节实质是利益格局的调整,财政政策工具是通过利益的调整实现财政政策目标值的。(初次分配、再分配)

409 (三)财政政策在流通环节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政政策与价格政策相配合,引导价格机制发挥作用。二是税收政策调整商品进出口总量和结构。 (四)财政政策在社会消费环节的影响

410 二、财政政策乘数

411 三、财政政策效应分析 (一)财政政策效应 财政政策效应是指财政政策作用于经济、社会的结果。对某项财政政策是高效还是低效的判断,不仅要看政策实施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还要分析为达到目标而付出的代价,通过效用与费用比较,全面衡量财政政策的效应。

412 (二)财政政策有效性分析的主要方法 1.费用––––成果(收益)比较法 2.费用––––社会职能比较法 3.费用––––贡献比较法
由于财政政策效应表现的多样性,这些效应之间往往不能简单地加总,必须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尺度,来对表现各异的政策效应进行评价。目前理论界和实际工作中对方法的探讨,原则上主要有以下几种: 1.费用––––成果(收益)比较法 2.费用––––社会职能比较法 3.费用––––贡献比较法

413 (三)全面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 财政政策效应的体现,一靠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二靠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全面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要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正确认识财政政策的局限性。要认识到两点:一是财政政策存在着时滞问题。二是财政政策必须与国情相适应问题。

414 2.减少财政政策效应的偏差。大致把政策效应偏差归为两大类:一类是政策实施过程客观环境和条件造成的偏差,一般称之为自然偏差现象;另一类是政策实施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偏差,一般称之为人为偏差现象。
3.提高财政政策水平。首先,必须注重对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的研究。其次,必须重视对政策行为规范的研究。再次,必须大力提高各级财政干部的素质。

415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 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 的理论与实践 一、货币政策的概念作用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理论依据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 四、我国现实经济中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运用

416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理论依据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经济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体系中的两大支柱,两种政策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差异性,客观地决定了只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从以下三方面来分析:1、调节领域的侧重点不同。2、调节机制的弹性作用不同。3、产生效应的时滞长度不同。

417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
按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松、紧类型,其松紧组合有四种形式,各有其不同的配合效应: 1.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 2.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搭配 3.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搭配 4.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方式的选择

418 四、我国现实经济运行中财政政策与 货币政策的运用
四、我国现实经济运行中财政政策与 货币政策的运用

419 谢谢!


Download ppt "财 政 学 河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财政学》课程组."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