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章 绪 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章 绪 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绪 论

2 目的要求 第一章 教学纲要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掌握生物电、机体功能的调节及基本概念。 本章共分六节,计4学时。
重点讲授:内环境与稳态、机体功能的 调节和生物电现象。

3 第一节 动物生理学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二节 内环境与稳态 第三节 机体功能的调节 第四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和信息传递 第五节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4 第一节 动物生理学的 内容及研究方法

5 生理学(physiology) 是研究生物有机体功能的科学, 是生命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生理功能研究的核心:
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及其调节机理

6 动物生理学 一、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 physiology of animals)
是生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家畜(禽)生理功能为基本内容,以及它的特殊性及其规律。 例如, 草食动物胃肠道的微生物消化, 乳牛的泌乳生理特点等。

7 生理学的研究水平 1. 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 2. 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 3. 整体水平的研究

8 二、研究方法 动物实验方法 分为慢性实验和急性实验。 急性实验:又可分为在体(in vivo)、离体(in vitro)两类。
急性在体实验: 动物处于麻醉或破坏大脑状态,解剖暴露某种器官后,给予适当刺激,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称为活体解剖法。

9 急性离体实验: 离体器官或组织、细胞,在模拟机体生理条件下进行实验,例如心脏、肾、乳房等器官灌流实验。
离体器官或组织、细胞,在模拟机体生理条件下进行实验,例如心脏、肾、乳房等器官灌流实验。    优点:操作简单,可进行较细致的实验研究。 缺点:不能完全反映器官、组织在体内的正 常活动情况。

10  慢性实验: 通过外科手术,以暴露、摘除或破坏某一器官或组织,或安置瘘管(如消化管和血管)或埋植电极(如神经组织)等,待动物手术恢复后,可在比较正常条件下进行长期的系统观察。 优点:能较好地反映器官在机体的正常活动。 缺点:不便分析影响因素。

11 第二节 内环境与稳态

12 体液:动物体内所含的液体统称为体液。约占体重的60~70%。(人约占60%)
细胞内液:约占体液的2/3;构成细胞原生质的主体。 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和脑脊液等,约占体液的1/3。 血浆,占1/4 ;间质液,占3/4。 两者彼此隔离,而又相互联系。

13 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metabolism)
分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停止了,生命也就终止了。 2、兴奋性(另作讲解) 3、适应性 动物机体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调整自身生理功能以适应环境变化的特性,称为适应性(adaptation)。

14  二、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将构成细胞稳定的生活环境的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三、稳态(homeostasis) 内环境能保持pH、渗透压、各种离子浓度以及温度等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呈现一种动态平衡。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WB Cannon )称其为稳态。 稳态保证了细胞的各种代谢活动(各种酶促反应过程)和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

15 稳态调节: 稳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保持着动态的平衡。 ※ 涉及机体不同水平的调节,极为复杂。
例如,消化系统活动,提供各种营养物质; 肾脏活动,内环境中代谢终产物得以 清除等。

16 当代稳态概念 ※ 凡能保持协调、稳定的各种生理过程均属 稳态范畴。 整个有机体稳态的实现,均依赖神经、体液 的调控,尤其是精细的负反馈调节机理。

17 第三节 机体功能的调节

18    机体各部分功能统一的整体活动,主要通过以下调节方式实现。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 起主导作用

19 一、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 1. 神经调节(neural regulation) 神经调节主要通过神经系统活动来完成。 反射: 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例如,摄食→唾液分泌 气温升高→皮肤血管舒张 反射弧:完成反射活动所需的结构基础。 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 经、效应器五个环节。 反射弧完整性 功能

20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伸肌 屈肌 图1-8 膝跳反射示意图

21 反射活动区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由种族进化形成,具有先天性、遗传性。
 反射活动区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由种族进化形成,具有先天性、遗传性。 反射活动固定,中枢位于CNS较低级部位,属于基本和较低级的神经调节方式。例如,吮吸反射、防御反射等。  条件反射 后天形成,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不稳定,CNS的高级部位即大脑皮层的参与。 例如: 条件反射性唾液的分泌。

22 神经调节的特点: 迅速、精确、短暂, 具有高度的整合能力。

23 2. 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
指内分泌腺和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组织细胞产生的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运送到特殊的靶组织、细胞,作用于相应的受体(receptor)对靶组织细胞活动进行的调节称之。 分为: 全身性体液因素,如,激素 局部体液因素,如,代谢产物CO2 ⑴ 激素 如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通过血液运送到机体各组织细胞。起促进代谢、调节生长、发育等作用。

24 体内的内分泌系统分泌几十种激素,分别调节不同的生理活动,还进行复杂的协同或颉颃的调节作用。
   体内的内分泌系统分泌几十种激素,分别调节不同的生理活动,还进行复杂的协同或颉颃的调节作用。 ⑵ 局部体液因素的调节 指组织细胞 → 生物活性物质,如组胺、激肽,代谢产物如CO2和乳酸等,通过细胞外液扩散到邻近细胞并影响其功能活动。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许多体液因素的生成和释放直接或间接地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例如,交感神经直接控制肾上腺素分泌;又如下丘脑释放神经激素间接地控制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和性腺的内分泌活动。因此,体液调节可看作神经调节的延伸,激素成为反射弧传出途径的体液环节,所以称为神经一体液调节。近年来,经系统的肽类激素在消化道发现,原属于胃肠道的肽类激素也在神经系统发现,总称为脑肠肽。由此可见,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关系甚为密切。某些方面甚至难以划分。研究神经与内分泌两大调节系统的相互关系及其统一体系已形成一门边缘学科,称为神经内分泌学。

25 对持续性生理活动,尤其代谢过程起重要作用。
体液调节的特点: 缓慢、广泛和持久。 对持续性生理活动,尤其代谢过程起重要作用。 ※ 内分泌的激素若直接或间接受神经系统的控制,这类调节称为: 神经—体液调节 如 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

26 3. 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当内、外环境变化时,局部的组织或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神经或体液的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自身调节。 是全身性神经和体液调节的补充,特别在心血管功能调节。 例如:脑血流量的相对稳定、肾血流量的自动 调节等。 自身调节特点: 调节范围较小

27 二、机体功能的反馈调节 根据控制论,控制部分发出的信号称为控制信息;由受控部分返回控制部分,调整控制部分活动的信息称为反馈信息。反馈是稳态调节的基础。 (一)反馈控制系统 反馈(feedback)由效应器发出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活动的作用称之。 1.负反馈 反馈信息抑制或减弱控制部分活动。 分为:简单负反馈和复杂负反馈。

28 ⑴简单负反馈 如: 胰岛В细胞→胰岛素→血糖↓ 作用: 重新建立稳态。 ⑵复杂负反馈 是由一系列激素组成的连锁体系,包括很多个负反馈。效应细胞可以接受两种不同的信号。 作用:建立复杂的功能稳态。 见下图

29

30

31 а激素受体↑ 2. 正反馈 反馈信息促进和加强控制部分活动。 细胞А→激素а→细胞В → 激素b 调节结果,内分泌与靶细胞的相互作用
2. 正反馈 反馈信息促进和加强控制部分活动。 а激素受体↑ 细胞А→激素а→细胞В → 激素b 调节结果,内分泌与靶细胞的相互作用 不能达到稳态。

32 机体的某些活动发生的特别快所产生的适应性调节。 大脑 → 前馈控制机制 → 受控部分 信号 作用: 机体做出正确的反应。
(二) 适应性控制系统 机体的某些活动发生的特别快所产生的适应性调节。 大脑 → 前馈控制机制 → 受控部分 调节前馈信号 ↓ 信号 作用: 机体做出正确的反应。

33 不仅高级中枢调节低级中枢的活动,反过来低级中枢也能影响高级中枢的活动,从而达到机体的整体性与对环境更加完善的适应性。
反馈调节,不仅感受器和中枢可通过反射调节效应器的活动;效应器也能影响感受器和中枢的活动。 不仅高级中枢调节低级中枢的活动,反过来低级中枢也能影响高级中枢的活动,从而达到机体的整体性与对环境更加完善的适应性。

34 第四节 细胞膜的物质 转运和信息传递

35 生物膜或单位膜: 指细胞外表面的细胞膜和细胞内的核膜与各种细胞器膜的总称。
 生物膜或单位膜:  指细胞外表面的细胞膜和细胞内的核膜与各种细胞器膜的总称。 细胞膜作为通透性屏障,可保持细胞质的化学组成相对稳定,从而维持其生命活动。细胞膜含有酶、受体和抗原,在细胞与其他细胞、细胞外液的激素等相互作用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各种细胞器的膜将细胞分隔为若干个区,使各细胞器在一定区域进行专门的生化过程。许多生命活动的细胞过程即是在这种膜上或膜内进行。例如电子转运和氧化磷酸化过程在线粒体内膜上、内膜里和通过内膜时实现的。

36 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和糖类组成。呈脂质双分子层结构。(见图1-3)
一、细胞膜的结构  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和糖类组成。呈脂质双分子层结构。(见图1-3) (一)脂质双分子层 细胞膜上的脂质主要是磷脂,其次是胆固醇和少量的糖脂。 1. 磷脂 是一种两性分子。 主要是磷酸甘油脂(最简单的是磷脂酸)和鞘磷脂。

37 图1-3 生物膜磷脂分子双层结构及镶嵌模型示意图
(脂酰基链) (磷脂酰碱基) 图1-3 生物膜磷脂分子双层结构及镶嵌模型示意图

38 2. 磷脂酸的基本结构 胆 碱 | 磷 酸 亲水的极性端 甘 油 | | 脂肪酸 脂肪酸 疏水的非极性端

39 磷脂结构 图 磷脂的结构

40 (二)蛋白质 分为 内在蛋白和外周蛋白 内在蛋白 大多数镶嵌在脂质双层中。 肽链中亲水性氨基酸常露出膜外,
分为 内在蛋白和外周蛋白   内在蛋白 大多数镶嵌在脂质双层中。 肽链中亲水性氨基酸常露出膜外, 疏水性氨基酸则与磷脂的脂酰基相连而深嵌在脂质双层中。 外周蛋白 结合于磷脂双层的表面。有时因基质离子组成改变而脱离细胞膜。

41 根据功能不同膜蛋白分类: 第一类 与物质转运有关的载体蛋白、通道蛋 白和离子泵等。 第二类 受体蛋白,具有辨认、接受信号,引 起细胞发生反应的功能。 第三类 抗原蛋白,起到细胞“标志”的作用。

42 (三)细胞膜糖类 以低聚糖或多聚糖链形式共价结合于膜蛋白,形成糖蛋白,或与膜脂结合形成糖脂,成树枝状伸向细胞膜的外表面,构成细胞外表面的微环境。 膜糖类的特殊结构 细胞具有各自抗原性及血型 的分子基础。

43 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 脂溶性物质顺浓度梯度跨膜扩散的现象。 1. 脂溶性物质
 1. 脂溶性物质 依靠分子运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的脂质双层,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 决定扩散通量 ①浓度梯度(电解质-电场力) ②膜的通透性   例如:氧是可溶于非极性溶剂的小分子,经膜脂质分子中的扩散而通过生物膜。单纯扩散的速度受膜两侧溶质的浓度差、溶质分子大小、电荷性质等条件的影响。

44 2. 小分子水溶性物质 物质可以顺着浓度差,扩散通过膜的含水微孔。 决定扩散通量因素 ①浓度梯度 (电解质-电场力) ②分子本身大小

45 (二)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
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小的物质在膜蛋白的帮助下顺浓度梯度跨膜扩散。 特点:①细胞不耗能 ②顺浓度梯度 ③膜蛋白参与 分两类:  1. 以载体为中介 (载体运输) 如葡萄糖的转运 ①高度的结构特异性 ②饱和现象 ③竞争性抑制,如A、B两种物质共用载体。

46 2. 以通道为中介(channel transport)
如K+ , Na + ,Ca2+等离子的转运。 膜通道由蛋白质构成,随着蛋白质分子构型的改变,通道可以迅速开放或关闭,并受闸门的控制,闸门受化学物质及膜电位的控制。 通道分为: 化学依从性通道、电位依从性通道和 时间依从性通道。 见下图

47 图1-5 Na+、K+转运的蛋白通道

48 (三)主动转运 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某些物质的分子或离子逆电-化学梯度跨膜转运的过程。 特点:①耗能 ②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 ③需要载体
  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某些物质的分子或离子逆电-化学梯度跨膜转运的过程。 特点:①耗能 ②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 ③需要载体 如Na +、K+ 依靠Na +-K+ 泵(特殊蛋白质)完成转运。Na +-K+ 泵通过构型的改变转运物质。 能量: 由膜的三磷酸腺苷(ATP)的分解供给。   这是一种能分解三磷酸腺苷的酶,有K+ 、Na+和Mg2+存在时才有活性,所以又叫Na-K-ATP酶,Na+和K+通过膜的流量与Na-K-ATP酶活性呈一定的比例。ATP受Na-K-ATP酶作用释放能量,每水解一分子ATP,便有3个Na+流出和2~2.5个K+进入细胞。   Na+在膜内侧与Na-K-ATP酶结合,发生激活反应(1),使酶在膜内磷酸化,并改变酶的构象,从而使酶与Na+的亲和力降低而与K+的亲和力升高。于是原来与酶结合的Na+就被释放到膜外。同时,酶在膜外侧与K+结合,发生激活反应(2),使酶脱磷酸化而恢复原来构象。酶与Na+的亲和力重新升高,而与K+的亲和力重新降低。钠泵蛋白质的这种构象变化能反复而迅速地进行,从而维持细胞膜内外一定的Na+和K+的浓度差。 生物膜除存在钠泵外,还有其他离子泵,例如神经细胞和肌细胞膜有钙泵(Ca2+激活的ATP酶),甲状腺细胞膜存在碘泵等。

49 原发性主动转运: 直接利用ATP水解产生的能量,如:Na+的转运。 继发性主动转运: 利用膜外的高势能Na+,跨膜转运依赖钠泵的活动,如葡萄糖的转运,是间接利用ATP。

50 1.入胞作用(endocytosis) (四)入胞和出胞作用
细胞外的大分子物质或团块进入细胞内的过程。是与细胞膜的特殊蛋白质结合附着在胞膜上,该部位向胞内凹陷形成小泡,包裹这种物质,继而小泡与细胞膜断离进入细胞内部。 吞噬 — 细胞摄取的是固体物质称之 吞饮 — 细胞摄取液体物质称之 (吞噬体与吞饮泡之分)

51 部分物质由受体介导入胞,内吞作用是一种选择性浓缩机制
2.出胞作用( exocytosis ) 细胞把大分子或团块物质由细胞内向外排出的过程。其过程与入胞作用类似而走向相反。 例如 神经递质从神经细胞释放,腺细胞分泌 酶蛋白质等。

52 三、细胞膜的受体功能 受体(receptor) 指细胞拥有的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化学物质)的蛋白质大分子,与配体结合后,启动一系列过程,引发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分类:细胞膜受体、胞浆受体和核受体 (-)膜受体的分子结构 膜受体是镶嵌于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一般包括三个部分。 1.分辨部或识别器 效应部或效应器 3.转换部或传导物

53 分别起到识别、结合、催化的作用,转换部将分辨部接受的信息转换为蛋白质的构象变化,传给催化亚单位。
(二)膜受体的的特征 1.特异性 受体与物质的特定结合,产生特定的效 应。某种物质结合的受体的种类可以大于 1。命名—决定于所结合的化学信号; 2.饱和性 膜受体的数量是有限的,结合有限; 3.可逆性 非共价键结合,结合与解离是可逆 的过程。

54 ※ 大多数神经递质的受体是阀门离子通道。离子通道—细胞膜上镶嵌的能够运载离子通过的膜蛋白质,称为通道蛋白,或离子通道,简称通道。
 ※ 大多数神经递质的受体是阀门离子通道。离子通道—细胞膜上镶嵌的能够运载离子通过的膜蛋白质,称为通道蛋白,或离子通道,简称通道。 该通道可发生构象变化,而作阀门式的开启与关闭,所以称为阀门离子通道。 通道与神经递质调节分子(配体)结合诱发配体离子流。因此,阀门离子通道既是神经递质作用的受体,又是它的效应器。

55 (三)膜受体的激动剂和阻断剂 与受体结合的物质分为两类: 激动剂 是一类与受体结合后引起特定的生物学效应的物质。 阻断剂 是一类与受体结合后不能引起特定的生物学效应的物质。只是占据了受体,使激动剂不能发挥结合及作用。

56 四、细胞的胯膜信号转导功能 动物体各器官之间的相互协调以维持整体统一性,是靠信息传递来完成。主要的信号转导系统有三条: 环腺苷酸信号转导系统
 四、细胞的胯膜信号转导功能 动物体各器官之间的相互协调以维持整体统一性,是靠信息传递来完成。主要的信号转导系统有三条: 环腺苷酸信号转导系统 肌醇信号转导系统 酪氨酸激酶相连的信号转导系统

57 信使 信息的载体或携带者称之。 与信息传递有关的活性物质 第一信使 激素和其他调节物质。 第二信使 由膜结构信息传递系统诱发产生存在
 信使 信息的载体或携带者称之。 第一信使 激素和其他调节物质。 第二信使 由膜结构信息传递系统诱发产生存在 于膜内(胞浆中)的物质。     G蛋白(鸟苷酸结合蛋白的简称) 细胞内侧的一种结合蛋白(调节蛋白)。  

58 G蛋白的状态: (见图1—3) 蛋白激酶 使蛋白磷酸化 活性G蛋白 对GTP有较高的结合力; 非活性G蛋白易与GDP(二磷酸鸟苷)结合。
活性G蛋白具有GTP酶活性,(可水解GTP生成GDP而失活)能与许多效应器蛋白(大多数为酶或通道)相互作用,改变其活性。    蛋白激酶 使蛋白磷酸化 蛋白磷酸酶 使磷酸与蛋白分离 

59 图1-6 G蛋白的活性循环

60 1. 环腺苷酸信号转导系统 配体→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 →cAMP↑(第二信使)→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2. 肌醇信号转导系统
 1. 环腺苷酸信号转导系统 配体→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 →cAMP↑(第二信使)→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2. 肌醇信号转导系统 配体→受体→G蛋白→磷脂酶C →磷脂酰肌醇水解→二酰甘油(DG)↑、三磷酸肌醇(IP3)↑ (第二信使)→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3. 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系统 配体→酪氨酸激酶受体膜外侧特异性肽链→受体膜内侧肽链的激活,具有磷酸激酶的活性→酪氨酸残基磷酸化→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61 磷脂酰肌醇 图 1-7

62 第五节 细胞的兴奋性 和生物电现象

63 (-)兴奋性 一、细胞的兴奋性 兴奋性(excitability)细胞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之。机体内以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为最高。
兴奋(excitation) 在体内条件下,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刺激(stimulus) 内、外环境因素的作用。 反应(reaction) 机体、组织、细胞对内外环境因素的作用做出的相应的变化称之。  

64 (二)刺激与反应 例如,一定频率的声波能引起内耳听细胞的兴奋反应,称适宜刺激;而对机体其他细胞则不起反应,则称不适宜刺激。
适宜刺激引起细胞反应需要一定的强度,和刺激作用一定的时间。 阈刺激 在一定的时间内,引起细胞兴奋或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之。 阈下刺激 劣性刺激

65 引起细胞发生反应的必要条件: ① 刺激的强度 ② 作用时间 细胞对刺激的反应一般出现两种情况: 兴奋或抑制 兴奋 刺激的作用,使从相对静止的状态转为活动,或是活动增强的状态的过程。 抑制 刺激的作用,使从活动状态转为相对静止,或活动减弱的状态的过程。

66 兴奋和抑制即对立又相互依存, 如:骨骼肌的收缩与舒张;吸气与呼气的交替等。 细胞接受刺激后引起何种反应,取决于: ①刺激的性质和强度 ②细胞所处于的功能状态 例如:适中刺激→常引起细胞发生兴奋 劣性刺激→常引起细胞发生抑制 机能上 刺激: 原抑制→兴奋,原兴奋→抑制

67 细胞膜电位变化有两种形式: 1. 可兴奋组织 如神经、肌肉、腺体等,接受刺激后膜电位的变化表现为可传播的动作电位。
1. 可兴奋组织 如神经、肌肉、腺体等,接受刺激后膜电位的变化表现为可传播的动作电位。 2. 非可兴奋组织 如结缔组织等,膜电位变化仅表现为局部膜电位下降,并不产生动作电位。后者接受刺激产生膜电位变化的能力或特性特称为应激性。

68 (三)兴奋性的变化 以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为例 1.绝对不应期 细胞完全缺乏兴奋性的时期,对任何新刺激都不发生反应,所以也称绝对乏兴奋期。
 (三)兴奋性的变化  以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为例 1.绝对不应期    细胞完全缺乏兴奋性的时期,对任何新刺激都不发生反应,所以也称绝对乏兴奋期。 2. 相对不应期 细胞的兴奋性开始逐渐恢复,但还没有达到正常水平,原来的阈刺激不能引起反应,较强的刺激才能引起反应。

69 3. 超常期    继相对不应期之后出现,这时细胞的兴奋性略高于正常水平,原来的阈下刺激也能引起反应。 4. 低常期    细胞兴奋性又降低至正常水平以下,低常期后兴奋性逐渐恢复正常。

70 生命活动过程中出现的电现象称为生物电现象,它是细胞基本特性之一。
二、生物电现象   生命活动过程中出现的电现象称为生物电现象,它是细胞基本特性之一。 (-)静息电位 (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 RMP)   概念:细胞在安静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称为静息电位或膜电位。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的膜电位约-65mV至- 100mV之间。 细胞膜经常保持这种内负外正的电生理状态称为极化状态。

71 膜电位 图1-8 膜电位示意图

72 图 神经细胞膜的极化

73 (二)动作电位(active potential)
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而发生兴奋时,细 胞膜原来的极化状态立即消失,并在膜的内外 两侧发生一系列电位变化,这种电位变化称为 动作电位。 见图1—10。

74 图1-10

75 图1--11神 经 纤 维 的 动 作 电 位 (B图) 示波器记录

76    动作电位曲线组成如下 去极化 反极化 上升相 下降相 峰电位 后电位 动作电位 复极化 负后电位 正后电位

77 通常所说的神经冲动:是以一定频率和速度在N F上传导着的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与兴奋性的关系 (哺乳动物大N F) : 动作电位 兴奋性 时间 上升相、下降相 绝对不应期 ms 的前大部分 下降相的末端 相对不应期 ms 负后电位 超常期 ms 正后电位 低常期 ms

78 (三)静息电位形成机理 原因: 1. 膜内外离子分布存在差异; 2. 细胞膜的通透性差异。见下图 K+ 20~40 细胞 Na+ 20
原因: 1. 膜内外离子分布存在差异; 2. 细胞膜的通透性差异。见下图 K+ 20~40 细胞 Na+ 20 Cl- 20 蛋白质-10 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示意图

79 ※细胞膜内外两侧存在离子浓度差和电位差。
※ 细胞膜上存在微孔,直径3~4埃。 直径: k+ 3.96埃,Na+ 5.12埃。安静状态 下,膜对Na+ 的通透性小,而膜对k+ 有较大的 通透性。

80    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膜对Na+的通透性小,而膜对K+有较大的通透性,于是K+浓度差推动K+从膜内向膜外扩散,正电荷随钾离子外流,而带负电荷的蛋白质不能外流而留在膜内,于是膜外积累正电荷,膜内积累负电荷,出现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见下图 K+ 20~40 蛋白质-10 K+外向电流 细胞 ++++ Na+ 20 Cl- 20 K+外流使膜出现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

81 这种电位差随着K+的外流逐渐增大,并对K+外流产生阻碍作用。
当膜内外K+浓度差(K+外流动力)与电位差(K+外流阻力)达平衡时,K+跨膜净转运等于0,膜内外电位动态稳定于一定水平,即形成静息电位。 因此,细胞的静息电位主要由K+外流所产生,反映K+的平衡电位。

82 (四)动作电位形成机理 刺激→细胞兴奋时→膜两侧Na+浓度差的推动 下, Na+内流↑,同时K+外流减少,膜内正电
  (四)动作电位形成机理 刺激→细胞兴奋时→膜两侧Na+浓度差的推动 下, Na+内流↑,同时K+外流减少,膜内正电 荷积累→去极化和反极化(超射)过程。 随后膜对Na+通透性迅速降低→K+通透性↑ → K+外流增多→恢复静息电位(复极化)

83 峰电位上升相形成过程示意图 外流减少 外流减少 +++ K+ 20~40 蛋白质-10 K+ 20~40 蛋白质-10 ++++++ +++
外流减少 外流减少 +++ K+ 20~40 蛋白质-10 K+ 20~40 蛋白质-10 ++++++ +++ Na+ 20 Cl- 20 Na+ Na+ 大量 大量 (a)细胞膜去极化,膜内外电位差为“0”。 (b)细胞膜反极化,出现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84 峰电位下降相及后电位形成过程示意图 被动扩散 大量 钠-钾泵 K+ K+ K+外向电流 Na+ K+ ++++ ++++ Na+ ATP
Cl- 20 渐停 被动扩散 (d)膜复极化后,除Na+、K+的被动扩散外,逆浓度差的主动转运作用,构成后电位。 (c)膜对Na+ 通透性降低,K+大量外流,形成膜的复极化。

85 后电位时相形成: Na+、K+的被动扩散外,还有赖于逆浓度差的主动转运作用。 在ATP分解供能使钠一钾泵运转下,膜内增多的Na+被排出膜外,同时把膜外增多的K+吸进膜内,使膜内外的Na+、K+浓度完全恢复到静息状态水平。

86 图 动作电位形成原理

87 可兴奋细胞 兴奋性这一特性在NC、MC、腺细胞表现得特别明显,这一类细胞称之。
阈电位 能造成膜对Na+通透性突然升高的临界膜电位的数值。 NC、MC约在-50 至 -70mv。 峰电位 由阈电位决定了峰电位,阈电位→ Na+通透性突然升高→出现峰电位的上升支,不依赖于原来的刺激,以离子流动特有的速度而完成的。 所以说,能引起细胞去极化达到阈电位的刺激叫做阈刺激。

88 阈下刺激与局部兴奋 阈下刺激→细胞→局部的微弱反应 →称为局部兴奋 局部兴奋→可以通过发生时间上的总和 以及空间上的总和→产生动作电位

89 图1-13

90 图1-14

91 图1-15

92 图1-16

93 (五)动作电位的传播 1.无髓NF 兴奋部位:电荷分布为内正外负(反极化) 相邻静息部位:电荷分布为内负外正 两部位存在电位差(可高达100mV)→产生局部电流,局部电流→邻近的静息部位→兴奋→膜去极化→新的动作电位,如此顺次重复→动作电位沿整个膜传播。 2.有髓NF 经郎飞结跳跃式传导。见下图

94 图 动作电位的传导

95 (六) 动作电位的特点 神经纤维兴奋的“全或无”反应 当刺激达到阈值时,神经纤维就产生最大的动作电位,并以最快的速度传播。若刺激持续加强,动作电位的大小和传播速度并不会随之增大,这种现象称之为神经纤维兴奋的“全或无”反应。 神经干的动作电位无此反应。

96 第六节 细胞的生长、增殖与凋亡(自学) 细胞凋亡(apoptosis)
第六节 细胞的生长、增殖与凋亡(自学) 细胞凋亡(apoptosis) 是一个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因这种细胞死亡要求一定的基因表达,通常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 生物学意义:表现在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自稳态平衡的保持、抵御外界干扰因素等。细胞凋亡可以清除不需要的细胞,而且不产生炎症。发育期间,控制形态发育(蝌蚪尾巴的消失)等。

97 细胞凋亡的特征 分为坏死(necrosis)和凋亡( apoptosis ) 坏死,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为非正常、意外 死亡。 凋亡,遗传控制或生理调节性死亡。 形态特点:细胞单个脱落、核纤层蛋白降解、染色质逐渐瓦解、DNA断裂、 DNA的修复能力受到抑制和肌动蛋白的水解使细胞质骨架受到破坏等。


Download ppt "第一章 绪 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