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西游记 名著《西游记》导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西游记 名著《西游记》导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西游记 名著《西游记》导读

2 学习重点: 了解作者; 掌握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基本内容,熟悉小说中精彩情节,并能完整叙述(起因、经过、结果);
了解小说主要人物及其性格; 理解作品的思想与艺术; 对社会和人生的一点领悟。

3 关于作者 吴承恩生平简介 吴承恩,生于1499年,逝世于1582年,活了81岁。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我国明代著名小说家,他在晚年所创作的《西游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4 问题:小说主要内容题材 本书主要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中战胜各路妖魔鬼怪,历经81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为了目标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奋勇前进的可贵精神。 《西游记》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写大闹天宫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 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 回写唐僧师徒取经途中历经81难和师徒终成正果,带经回东土大唐。 《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

5 问题:取经的师徒四人 指哪四人? 师徒四人指的是: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6 唐僧,俗家姓陈,乳名江流,法名 玄奘,唐朝第一高僧,所以被人 们称为唐僧。西行取经时,唐朝 太宗皇帝李世民赐法名三藏。唐 僧十八岁出家皈依佛门,经常青 灯夜读,对佛家经典研修不断, 而且悟性极高,二十来岁便名冠 中国佛教,倍受唐朝太宗皇帝厚 爱。后来被如来佛祖暗中选中去 西天取经,并赐宝物三件,即袈 裟、九环锡杖、紧箍咒。唐僧身 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 佛经造诣极高。他西行取经遇到 九九八十一难,始终痴心不改, 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辅 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 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为 弘扬佛家教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不忘他的历史功绩。取经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7 唐僧性格及精彩情节 唐僧性格:举止文雅、性情和善、 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 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
可摧;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 辨、忠奸不分、固执。 精彩情节: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 真假唐僧、女儿国遇难

8 孙悟空,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 ,有美猴王和齐天大圣美称,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一双 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 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 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 大能小,随心变化,小到绣花针 ,大到顶天立地。他占花果山为 王,自称“齐天大圣” ,搅乱王母娘 娘的蟠桃胜会,偷吃太上老君的 长生不老金丹,打败天宫十万天 兵天将,又与如来佛 祖斗法,终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 年。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 护唐僧西天取经,三打白骨精, 收服红孩儿,熄灭火焰山,一路 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取回真经终成正果。他嫉恶如 仇,不怕困难,坚韧不拔,英勇 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9 孙悟空性格和精彩情节 性格: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压迫、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正直无私、行侠仗义、无所畏惧、幽默;性情急躁、好胜心强、喜欢搞点恶作剧。 精彩情节有:大闹天宫(最能体现他的反抗精神)、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等。

10 菩提祖师住在灵山方寸山斜 月三星洞,是传授美猴王孙悟空武艺的师傅,对三教九流,长生之术,七十二变、腾云驾雾等样样精通。美猴王刚投到菩提祖师门下,祖师见他天性聪悟,给他取名悟空。随后教给孙悟空长生的法术,又教了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再传授给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十年功夫的悉心教授,使美猴王从顽劣的凡骨俗胎成为得道的神猴,身上八万四千根毫毛,根根能随心变化,为悟空闹天宫、保唐僧奠定了深厚的武功基础。 菩提祖师 (教孙悟空本领的师傅)

11 猪八戒,法号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 ,原来是天蓬元帅, 因调戏嫦娥被逐出天界,到人间 投胎,却又错投猪胎,嘴脸与猪 相似。他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 ,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钯。唐僧 西去取经路过云栈洞,猪八戒被 孙悟空收服,八戒从此成为孙悟 空的好帮手,一同保护唐僧西天 取经。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 ,力气大,但又好吃懒做,爱占 小便宜,贪图女色,难分敌我。他对师 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 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 劳,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取经后被 封为“净坛使者”。 猪八戒

12 猪八戒性格及主要情节 性格:一方面不失忠勇和善良、战斗勇猛、能知错改错、淳朴憨厚;另一方面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自私、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猪八戒是《西游记》中一个非常奇特的人物形象。他优点和缺点参半,优点和缺点在他身上似乎得到了比较完整的体现。 主要情节:高老庄收八戒、八戒大战流沙河

13 地帮助师徒四人渡河西去。沙和尚 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 怨,忠心不二,取经后被封为“金 身罗汉”。
法名悟净,原是天宫玉帝的 卷帘大将,因触犯天条,被贬出 天界,在人间流沙河兴风作浪。 他使用的兵器是一柄月牙铲,武 艺高强,不畏强敌。经南海观世 音菩萨点化,拜唐僧为师,与孙 悟空、猪八戒一起保护唐僧西天 取经。他身上有两件宝,一件是 菩萨葫芦,一件是九个骷髅组成 的项圈。后来,他用九个骷髅作为九宫,把菩萨葫芦安放在其中 ,成为法船,稳似轻舟,顺利 地帮助师徒四人渡河西去。沙和尚 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 怨,忠心不二,取经后被封为“金 身罗汉”。

14 沙僧的性格与主要情节: 性格:循规蹈矩、埋头苦干、默默无闻、小心谨慎、忠诚老实、勤勤恳恳、明哲保身、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关键时刻不失义骨侠肠;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固执。 情节:大战流沙河

15 问题:《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何在?
昏庸无能,不辨忠愚。对封建统治者的嘲讽蔑视,对黑暗社会的尖锐讽刺、嘲笑和批判。

16 问题:作者什么时期创作《西游记》的,该书有怎样的现实意义?(给我们的启发)
明确:是作者在晚年创作的;告诉人们为了实现某一崇高的目的,必须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勇敢、善于战胜一切困难。

17 主题的探讨 歌颂了正义、无畏和勇敢的斗争精神,鞭笞了黑暗、邪恶势力 ;
修心,故事当中所出现的各种妖魔鬼怪,其实也就是人类各种欲念的化身。贪婪、懒惰、软弱、甚至愚昧,其实都是人类一直需要修正的一些特质。

18 问题:艺术特色 请你写出推荐西游记的几个理由
①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故事性强,情节生动; 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栩栩如生,使人过目不忘; ③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19 课后作业 1、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简析。 从唐僧师徒四人中选一人,结合情节对所选之人作出较全面地辨证地评价。
2.孙悟空最后得到了怎样的光荣称号?

20 3、选择题 1.“水帘洞的对联是什么”在( ) A.车迟国 B.东胜傲来国 C.朱紫国 D.宝相国 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1.“水帘洞的对联是什么”在( ) A.车迟国  B.东胜傲来国 C.朱紫国   D.宝相国 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2.下列情节与人物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八卦炉火炼大圣—太白金星   B.反天宫诸神抓怪—孙悟空 C.观音显像化金蝉—唐僧     D.黄风岭斗怪争勇—猪八戒 3.下列人物与称号相符的一项是( ) A.猪八戒—金身罗汉         B.唐僧—斗战胜佛 C.沙僧—净坛使者           D.白龙马—八部天龙

21 4.下列是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顺序的是( ) A.翠云山戏铁扇公主—李天王哪吒助大圣力擒牛魔王—摩云洞斗牛魔王 B.翠云山戏铁扇公主—摩云洞斗牛魔王—李天王哪吒助大圣力擒牛魔王 C.摩云洞斗牛魔王—翠云山戏铁扇公主—李天王哪吒助大圣力擒牛魔王 D. 摩云洞斗牛魔王—李天王哪吒助大圣力擒牛魔王—翠云山戏铁扇公主 5.孙悟空最具反抗精神的情节是( ) A.三打白骨精 B.大闹天宫 C.大闹五庄观 D.花果山称王 6.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  )山下。 A.五指山 B.五行山 C.太行山 D.昆仑山 7.白骨夫人三次变化的顺序是( ) A.少女—老妇—老翁  B.少女—老翁—老妇 C.老翁—老妇—少女  D.老妇—少女—老翁 8.孙悟空的名字是( )起的。 A.太上老君     B.玉皇大帝 C.唐僧       D.菩提老祖

22 4、熟记下面的歇后语。 唐三藏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孙猴子吃蟠桃——自食其果; 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 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猪八戒见了白骨精——垂涎三尺; 猪八戒招亲——凡心难丢;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唐僧看书——一本正经;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山中无老虎---猴子成大王;猪八戒进了女儿国------看花了眼;猪八戒戴耳环------自以为美;猪八戒的武艺一一倒打一耙;猪八戒三十六变------没有一副好嘴脸;猪八戒西天取经------三心二意;猪八戒拱帘子------嘴先进;猪八戒照像------自找难堪(看);猪八戒摔镜子------怕露丑;猪八戒招亲------黑灯黑人;猪八戒的嘴巴------自我欣赏;猪八戒戴花—越多越丑;猪八戒吃猪啼 ——自残骨肉。

23 阅读课文(P161) 了解作者; 了解作品; 了解人物; 理解作品的思想与艺术。

24 知识大比拼 《西游记》知多少 D C B A

25 A 1.《西游记》的作者是谁,什么朝代哪里人? 2.作者什么时期创作本书的,该书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3.取经的师徒四人指哪四人?
1.吴承恩;明代江苏淮安人。 2.是作者在晚年创作的;为了实现某一崇高的目的,人们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地战胜一切敌人。 3.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26 B 1.孙悟空最后得到了怎样的光荣称号? 2.你能说出6个妖魔的名字吗? 3.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1.斗战圣佛。
2.牛魔王平天大圣 黄风怪黄毛貂鼠 白骨夫人白骨精  罗刹女铁扇公主 圣婴大王红孩儿  六耳猕猴假悟空 3. ①表现理想英雄自身素质的完善与成长。②表现理想英雄光辉的社会实践。《西游记》“普渡众生”的宗旨在西行中的实践主要表现为“除恶”与“利民”两个方面。③表现理想英雄的成功。《西游记》在事业成功、个人成佛的两美境地结束全文。

27 C 1.最能体现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是什么情节? 2.唐僧是一个怎样的人? 3.作者创作本书的生活基础是什么? 1.大闹天宫。
2.唐僧心地善良,信仰坚定,到西天取经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也不管外界有多少诱惑,从来没有动摇过。但唐僧分辨不出妖魔鬼怪,太糊涂,太慈悲,离开徒弟连饭也吃不上。 3.作者隐居家乡时创作的。

28 活动五:艺术宝库, 取之不尽

29 理解电视剧与原著的区别是什么? 答:电视剧是在原著的基础上加工创作的,许多地方加上了导演的意图,与原著有区别,但它的图像、声音形象,娱乐性强;原著则是原汁原味的,它能够提高人的文学欣赏水平,启发人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这是电视剧无法比拟的。


Download ppt "西游记 名著《西游记》导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