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软交换与IMS技术对比分析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2013.09.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软交换与IMS技术对比分析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2013.09."—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软交换与IMS技术对比分析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2 软交换定义 软交换是网络演进以及下一代分组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它独立于传送网络,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同时可以向用户提供现有电路交换机所能提供的所有业务,并向第三方提供可编程能力。

3 软交换体系架构 业务层 控制层 承载层 接入层 PSTN PLMN SoftSwitch SoftSwitch 3G Access
Policy Server MRS iOSS App Server IN 控制层 SoftSwitch SoftSwitch 承载层 分组核心网 3G Access IAD AMG UMG 接入层 Broadband Access SG TMG PSTN UMG PLMN 3

4 IMS定义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即IP多媒体子系统,IMS 技术对控制层功能做了进一步分解,实现了会话控制实体和媒体网关控制实体在功能上的分离,使网络架构更为开放和灵活。 IMS以其业务、控制、承载完全分离的水平架构,集中的用户属性和接入无关等特性,一方面解决了目前软交换技术还无法解决的问题, 如用户移动性支持、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灵活的IP多媒体业务提供等;另一方面,由于其接入无关性,也使得IMS成为固定和移动网络融合演进的基础。

5 IMS体系架构

6 程控交换、软交换、IMS技术演进关系 7号信令 链路模块 呼叫控制 Time Slot 交换矩阵 用户线 模块 中继线 模块 SCP VAS
PSS/PES VAS 呼叫控制 SG SS IM-SSF CSCF/BGCF HSS Time Slot 交换矩阵 MGCF P-CSCF AGCF 用户线 模块 中继线 模块 AG TG IM-MGW

7 软交换将控制和承载分离 软交换SS实现了复杂的信令、路由、媒体控制等功能 媒体网关只需实现媒体编解码等所谓承载相关功能
传统TDM 软交换SS实现了复杂的信令、路由、媒体控制等功能 媒体网关只需实现媒体编解码等所谓承载相关功能 二者分离即控制和承载分离,其好处在于二者可以分布式组网,并可独立演进 软交换的业务以窄带电路域为主,可以认为是语音的IP化 分组核心网 软交换

8 IMS将业务和路由进一步分离 IMS进一步实现路由功能和业务处理分离 业务的需求是不断变化和增加的
而路由功能即实现主叫方找到被叫方的功能是相对稳定的 所有电信类业务都需要实现路由功能,包括打电话、发短信、传真、多媒体推送等业务 因此将二者进一步分离可加速新业务的引入,业务采用标准化、开放、松耦合的SIP接口,同时业务之间容易组合和相互调用 分组核心网 软交换 HSS SIP AS CSCF

9 IMS vs 软交换的共性 IMS和软交换实际上是NGN的两个版本,和软交换当年把控制和承载分离开类似,IMS不过把业务和控制进一步分离,相当于控制更加独立 可以说IMS就是更标准的软交换,简单说就是用计算机互联网的思维搭建起来的一个类internet的网络,其唯一的目的就是丰富业务创新,上面承载的业务与internet中并无大的差别。 理论上说IMS能实现的业务,软交换都可以实现,只不过都是基于各厂家私有的协议和标准,如果软交换进一步标准化这些业务和接口,就和IMS没有什么区别

10 IMS vs 软交换的区别 软交换的窄带域和IMS是PSTN向NGN演进的两个不同阶段,这两种技术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两者将长期共存。
软交换以提供话音为主,SIP业务为辅;IMS则以提供SIP业务和未来固定和移动融合业务为主。 IMS采用了端到端的SIP信令,智能化向业务和终端迁移。

11 IMS vs 软交换的区别 协议分类 软交换 IMS 呼叫控制(信令)协议 SIGTRAN、H.323、SIP、SIP-T/I、BICC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 MGCP、H248、MAGACO MGCP、H.248 用户数据操作协议 MAP Diameter

12 IMS vs 软交换的区别 IMS 和软交换最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软交换最初由固网通信界提出,是为完成TDM网络向IP网络的迁移,只能适用于固网;而IMS起源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应用,是为移动网络提供多媒体业务而生的,核心特点是采用SIP协议,具有分布式、接入无关(由归属地进行逻辑控制)等特性,适用于移动网与固网的融合。 (2)IMS 全部采用会话初始协议(SIP)作为呼叫控制和业务控制的信令,而在软交换中,SIP只是可用于呼叫控制的多种协议的一种,更多的使用媒体网关协议(MGCP)和H.248 协议。 (3)IMS相比软交换具有一定的Qos保障机制

13 结论 软交换与IMS对比分析: 1、标准成熟及商用情况:软交换优于IMS;

14 中国电科院对于国网下一代交换网技术体制研究的结论(2013.07)
初步的结论:公司交换网的技术演进,应统一技术体制后,进行试点建设,逐步推广和改造。综合分析业务需求、技术革新和产业链对设备的后续供应和维保的影响,IMS技术生命力会强于软交换,未来设备也更加成熟。 接口协议更标准 安全与QOS更有保障 建设成本更低

15 汇报完毕


Download ppt "软交换与IMS技术对比分析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2013.09."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