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年版)解读 湖南省继教中心 黄佑生 湖南省国培办.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年版)解读 湖南省继教中心 黄佑生 湖南省国培办."—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年版)解读 湖南省继教中心 黄佑生 湖南省国培办

2 晒一晒 1.您看过《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吗? 2.如果看过,留下了哪些印象? 3.您认为,课程标准有什么作用?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基本依据,是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依据。

3 一、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

4 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 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发展 全球化与国际形势的变化 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
传统导向与创新导向:学生发展的需要 多元价值与主导价值之间的博弈(统编教材)

5 交流:新课程改革以来,您认为思想品德课的显著变化有哪些?

6 新课程带来的变化 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课程标准回归生活世界、更加人性化 教材的多样化,学生喜欢教材
教师教学方式转变:情境式、体验式、角色扮演等 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过程性和研究性学习 评价方式的转变:

7 新课程实施的困难 城与乡、发达与落后地区的差异,教材城市化倾向严重 传统习惯与新课程之间的不适应 新课程的要求与教师资源之间的差距
理想与现实条件之间的矛盾 可读性与可教性之间的矛盾 新课程的目标与评价习惯之间的矛盾 新课程与旧的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

8 二、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

9 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归旨,服务于生命成长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从儿童到成年人的过渡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然而这同时也表示他们的观念和品格还不很稳定 是人生过程中最好学的时期,他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都充满好奇心,勇于体验,善于吸取,但是在理智上还不成熟,情绪上容易波动 是人生的立志时期,其思想品德和品格意志对其一生都起着奠基性的作用

10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不是知识的教学,而是为学生成长服务的教学,要首先顾及学生的感受,考虑学生的生活需要。

11 2.回归生活的德育理念 中央电视台节目:说到爱国,您想到了什么? 一个小学生的回答。 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转变

12 (1)突出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不再过于追求知识的逻辑线索以及知识的系统性、完备性,而更加重视学生如何发展,更多考虑知识与学生年龄、心理、生理特征的关系,与他们不断经历和扩展的生活世界之间的联系。 帮助学生处理其所面对的社会大环境、学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直接遭遇的生活小环境。

13 强调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以生活主题组织知识,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化

14 案例:湖南师大版思想品德 生活主题:七年级上册走进中学 七年级下册在公共生活中 八年级上册放飞青春 八年级下册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 九年级全一册世界在我心中

15 (2)关注个体生活经验 回归生活的落脚点在个体生活经验,不仅关注和讨论较普遍性的问题,也关注个人的特殊经验 案例:湖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国情教育 课例:珍爱我们的生命

16 3. 注重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一致性 健康的社会化、政治化与个体发展的一致性

17 4. 重视代际间的双向互动和共同成长 成人:“道德已经完善”的一方 学生:“道德需要完善”的另一方 无论成人还是儿童,身上都蕴藏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强调代际之间的双向互动和共同成长。 教师:本真、唯美、超然

18 三、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目标及重要性

19 (一)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性质 1.思想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引领学生发展,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20 2.人文性 以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

21 3.实践性 强调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 注重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2 4.课程的综合性 道德、心理、法律、国情四大领域的知识综合 情感态度、知识认知、行动能力的多维综合
强调社会性认知,包括道德思维、道德判断与批判能力的发展; 重视教与学过程中诸要素的整合。 注重设计综合的活动形态 学会认识和处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注重班级·校园·家庭·社区相连接的活动等。

23 (二)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 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从好公民到合格公民

24 1.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体会生态环境也人类生存的关系,爱护环境,形成勤俭节约、珍惜资源的意识。 ●养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有责任心、追求公正的品质。 ●形成热爱劳动,注重实践,崇尚科学,自主自立、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 ●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热爱和平。

25 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置于前列,是基于情感对人的道德价值观发展的基础作用和特殊价值,以及思想品德教育不同于其他诸育的基本特点。

26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达成要经过“接受——内化——喜欢——信仰——性格化”几个步骤。
接受是因喜爱而接纳外界人和事物的一种的行为心理。内化是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是持久的,并且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喜欢——喜爱;爱好。它包括接受或偏爱某种价值标准和为某种价值标准作出奉献。 信仰——是指对圣贤的主张、主义、或对神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性格化——人们将态度价值观等组织在一个和谐的系统内,形成性格特征 。

27 2.能力 ●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 ●掌握爱护环境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形成爱护环境的能力。 ●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 ●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 ●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多样的价值观念,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标准,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

28 3.知识 ●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常识,掌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理解个体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了解我与他人和集体关系的基本知识,认识处理我与他人和集体关系的基本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 ●理解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根源,掌握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 ●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在个人、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知道我国的基本国情,初步了解当今世界的现状与趋势。

29 (三)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30 当你把学到的东西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那么,剩下了什么呢?
1.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当你把学到的东西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那么,剩下了什么呢?

31 智商(IQ ):知识、能力与方法 德商(MQ):良好品德(完美学生的不完美自杀) 情商(EQ):敢于承担(美国西点军校)、兴趣爱好、态度积极、心理健康、情感丰富。 韧商(AQ):意志坚强

32 2.思想品德:人之隐形翅膀 什么是良好教育?巴伯(M. Barber)提出了一个模式 WE = E (K + T + L)
字母K代表“知识”,T代表“思维”,L代表“领导才能”(领导自己和他人),E代表“道德品质”。

33 2011年10月16日,央视《看见》栏目专访了一个十六岁的学生——张炘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3个月内认识了一千多个汉字,4岁读小学一年级,6岁升入五年级,9岁直接上高三,10岁读大学,12岁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生,16岁成为全国最小的博士生。10岁的时候,张炘炀说“我最佩服的人是张炘炀,因为我觉得张炘炀比其他人都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张炘炀说:“我博士出来,我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博士毕业有用吗?博士后毕业有用吗?”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给他买房。这可把张炘炀的父母愁坏了,而且让他们特别伤心的是,张炘炀说:“本来最希望我留在北京就是他们,他们应该为此努力。”

34 案例:白某是某县的中考、高考状元,在一流高校经常拿奖学金。小时候有小偷小摸习惯,进入大学后盗窃10余起,总涉案金额达9000余元。
我们需思考: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还有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吗?思想品德不好,再好的成绩又有何用呢?

35 3.国民思想品德素养:国之器 案例:韩国旅游随感;中国诚信度跌破60%

36 三、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容

37 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道德·心理健康·国情 法律 成长中的我 认识自我 自尊自强 心中有法 我与他人和集体 交往与沟通 在集体中成长
权利与义务 我与国家和社会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法律与社会秩序

38 (一)课标修订的内容变化

39 1.成长中的我 (1)“体会青春期的美好” (2)“克服厌学情绪”、“培养正确的成就动机” (3)“体会生态精神与人的生存关系”
本版块增加的内容 (1)“体会青春期的美好” (2)“克服厌学情绪”、“培养正确的成就动机” (3)“体会生态精神与人的生存关系” (4)“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和价值性” (5)“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6)“违法的含义及其法律责任”

40 注意: (1)“体会青春期的美好” 提出应引导学生体会青春期的美好。 (2)增加至三条课程内容涉及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体会生命的价值。 (3)注意到德育理论的新近话题——反年龄歧视论,强调与父母的有效沟通。特别是将“克服逆反心理”修改为“调适逆反心理”。

41 心理内容的把握 (1)知道心理出毛病是正常的 (2)调节是需要过程的 (3)调节是需要学习方法的 (4)调节是需要帮助的

42 2.我与他人和集体 本版块增加的内容 (1)“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 (2)“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3)“与家人共创共享的家庭美德” (4)“异性交往要把握原则与尺度” (5)“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 (6)“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7)“正义感” (8)“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43 第二部分中,将“交往中的品德”改为“在集体中成长”。
该部分新增的思想主要有:“领会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

44 2.5 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正义既是政治的概念,也是个人品德的概念。一个孩子能够从小就知道不能欺负弱小,敢于主持公道,那么他就有正义感。个人美德上的正义感是和社会正义感相通的。(校园暴力、富二代、官二代,不同流合污)

45 法律内容的把握 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多少法律知识和条文,重在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法律精神和意识。

46 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小结 非法财产如何对待 侵害者的后果 受害者怎么办 爱国还是犯罪 探究4 探究3 探究2 导入 探究1 保钓与暴行

47 3.我与国家和社会 (1)合理利用互联网等媒介(新媒体,批判能力) (2)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和价值 (3)维护社会公正
本版块增加的内容 (1)合理利用互联网等媒介(新媒体,批判能力) (2)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和价值 (3)维护社会公正 (4)民族文化的认同 (5)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8 (7)中华文化传统” (8)全球观念、国际视野” (9)“依法治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 (10)“保护环境的义务”(美丽中国,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法律义务,道德义务) (11)“公民意识”(公民精神,公民道德) (12)“公民的政治义务”

49 注意: (1)“合理利用互联网等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关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环境变化——各种新媒介的普及,引导学生学会甄别媒介信息和价值导向,能够借助媒介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50 (2)补充“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这一内容要求,期望对初中学生进行适度的职业生涯教育,更希望通过德育课程让学生懂得劳动的价值和尊严。(尊重劳动,劳动是人的天职。理解劳动划分的特点、新职业,劳动社会化。劳动观念)

51 “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部分的修改意图 (1)减负。2.5 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知道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52 (2)加强现实国情内容。 在新课标中,首次提到了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2.4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知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

53 强调 2.6 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增加 2.7 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54 (3)突出了全球意识。 单列一条,2.9“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

55 研讨: 1.新课标的变化有哪些特点? 2.您怎样看待这些变化? 教学启示: 案例:《感悟青春》

56 (二)课标修订内容变化的突出特点

57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统领,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贯穿始终
品德课的重要功能是帮助学生通过相关知识学习和认知,特别是社会性认知的发展,通过情感体验、行为经历以认同、形成正面的、积极的价值观。 帮助学生完成青春期的社会化、政治化。 在当前社会矛盾较多、社会思潮活跃时期,对品德课的挑战很大,但不能回避,需要直面问题,共同思考、辨析,体悟,保持对建设社会、成长自己的信心。

58 学校德育所要解决的问题,尽管要以事实与知识为基础,但不全是知识问题,而是价值问题,即:学生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与价值实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学过程,是要尽可能吸收人类先进文明的成果,特别是全球化时代新的知识观、学习观、发展观、道德观、科技观、幸福观等,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丰富性体现出来。

59 教材及教学过程围绕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突出的问题所提炼的主题进行,每个主题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讨论,一些重要的价值观,如:生命意义、平等、正义、自由、诚实、勤劳、尊重、民主、自尊自信自强、友谊、宽容、关爱、互助、责任、爱祖国、爱和平等,需要经过周密的教学设计、多样的学习方式带领学生进入到学习过程中。

60 这次课标修订根据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水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解、渗透到整个课程内容之中。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共同理想、改革开放、中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基本道德观等之中均有体现。

61 2. 公民教育进一步凸显 公共精神、公民意识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现代诉求 。现代社会的基本体制——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社会等的实现,需要现代公民的支撑,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公民意识教育列入国家政治发展目标中,使其成为中国教育的现代诉求。

62 早在20世纪上半叶,梁启超、鲁迅等思想大师就曾对民族精神中整体的“公共精神”维度之稀缺、国民公德心之缺乏、公共人格之萎缩等问题作过犀利的批判和解剖。在现阶段,人们的公民意识还比较淡薄。一方面,许多人对于维护权利的意识尚未觉醒,另一方面,愿意享受权利但逃避承担义务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公共精神的缺失是一个困扰着我国健康的民主社会建设的问题。

63

64 思想品德课程是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 对初中学生进行公共精神教育的内容包括独立人格的权利主体教育、公共责任意识教育和公共参与精神的教育。 提倡建设学校公共生活的环境氛围,在学校生活中锻炼公共品质及能力。

65 “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是2011版课标中的重要概念。
2011年版课标增加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富有正义感”、“维护社会公正”、“参与公共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学习了解中华文化传统”等具体内容。

66 公民教育主要内容 知识层面 民主的概念和意义 社会对于个人的影响 政治决策及法律 公民权利与义务 政党以及利益群体的角色 参与决策的理念
怎样影响政策制定 当前政治问题

67 态度/观念层面 对社会及政治事务感兴趣 珍视民主 向往做一个民主公民 政治自信与效能感 自律 认识到自己可能存在的偏见 尊重他人
秉持文明、民主、公平、人权的价值观

68 技能层面 通过各种媒体收集政治信息 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各种信息、政见、观点 沟通技能(分析、推理、表达) 表明思考过程、情境、功能及目标
诉诸非暴力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承担责任 判断能力 在困难情境中做出选择

69 行动层面 影响政策和决策(如写请愿书与游说) 建立同盟,寻求其他组织的合作 参与政治讨论 参与社会和政治过程

70 3. 突现生命教育的底色 关注初中阶段学生生命成长的特殊需要,帮助学生积极健康地度过青春期的初始阶段。
强调对生命教育理解的完整性,持多维度生命观:生理生命(自然肉身的)、社会伦理生命、超越性生命(审美的、精神的)。

71 关注和尊重自然生命的存在与质量,讨论和思考社会与精神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教育引导青少年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发挥生命潜能与价值、过好青春期生命。
新课标特别增加了“体会生态精神与人的生存关系”、 “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和价值性”等具体内容。

72 要特别重视初中学生青春期生命的特点,创造条件让孩子释放生命能量,把他们的生命意志力调节、引向合理、积极、正面的方向。
新课标特别增加了“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克服厌学情绪”等具体内容。

73 四、思想品德教学建议

74 (一)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75 美好的道德,人间大美,生活更美好 缺德,社会寒冷,人们寒心
新闻联播报道:一妇女闯红灯在斑马线被撞倒,2万元抛出。周围的人帮忙捡钱,一分不少。 缺德,社会寒冷,人们寒心 道德危机:中国人什么都不缺,就缺德。 小悦悦遇交通事故,18位路人无人援手;17岁的女孩,好心助人竟是不归路……

76 2011年,童大焕老师的一条104字微博:“中国,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不要让列车脱轨,不要让桥梁坍塌,不要让道路成为陷阱,不要让房屋成为废墟。慢点走,让每一个生命都享有自由和尊严。每一个个体,都不应该被这个时代抛弃。”

77 道德危机渗入学校 从地震中弃生而逃的范跑跑,到前段时间频发的教师性侵学生案件,近年来,师德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学生受社会影响大,是非不分,美丑不分,精神颓废。(上海中学生援交案)

78 道德滑坡给学校提出更高期望 每当国家陷入政治危机或道德危机时,人们就会将社会生活的道德缺陷与盛行的道德准则和公民在学校中所受的教育相联系。无论学校存在于何处,它们一直被指望去加强、补充有时甚至替代儿童在家庭或社会里所获得的道德教育。

79 要对学生进行“正能量教育” 悦读:《你不能把香蕉皮骂进垃圾桶》 卢新宇:
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 

80 学员陈淩飞:针对当前社会道德滑坡的现实,作为我们这些思想品德教师而言,最需要注重的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结合生活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和人生价值观,在生活中乐于发现新兴的、闪光的、健康的事物,让他们拥有一种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否则,这种现象将更为严重,社会更加乱,更不要说“创建和谐社会”了!就我们这些思想品德教师来说,真的是最大的失职和人生的悲哀!

81 (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82 道德是课堂上空飘扬的旗帜 道德课堂,决不仅仅是进行道德教育的课堂,更为重要的,课堂充溢着道德意义,教学是以道德的方式展开的。 道德方式是人与人交往的方式,尊重,信任,包容,鼓励。 道德课堂,让教师尤其是学生有尊严地生活在课堂里,他们虽然坐着,心里却有一个站着的灵魂。这是一种道德生活,是一种幸福生活。

83 起因: 4月23日中午12:20分,一个消息打破了学校德育处的宁静,初二2班的小尹同学不见了。同学们议论纷纷,老师们也紧张的行动起来。

84 第一阶段 时间:12:25分 地点:校保卫办公室 ◆事情发展:
第一阶段 时间:12:25分 地点:校保卫办公室 ◆事情发展: 德育周校长在学校监控录像器上查找到12:20分左右的录像,确认小尹的确在12:10分偷偷溜出校门。 校保卫办公室的监控录像设备

85 第二阶段 时间:12:30分 地点:校德育处 ◆事情发展: 班主任老师通过学生电子信息系统迅速查找出小尹的家庭信息。并与小尹的父母联系。
第二阶段 时间:12:30分 地点:校德育处 ◆事情发展: 班主任老师通过学生电子信息系统迅速查找出小尹的家庭信息。并与小尹的父母联系。 学校登记学生信息的计算机

86 ◆事情发展: 第三阶段 时间 1:00 地点:初二年级组
第三阶段 时间 1: 地点:初二年级组 ◆事情发展: 小尹的父母来了,诉说昨天晚上在她家发生的争吵。小尹的妈妈偷看了她的日记,翻看了她的手机通话及短信信息,并与她谈及此事,小尹很生气,并与母亲吵了起来,气急中说了一句:“你侵犯了我的隐私,我都可以告你了。”母亲生气地说:“小孩子家有什么隐私?告吧,最好这个家你也别回。”

87 ◆事情发展: 第四阶段 时间:下午6:00 地点:初二2班教室
第四阶段 时间:下午6: 地点:初二2班教室 ◆事情发展: 对于小尹的出走,同学们也是议论纷纷,很为她担心,小思是小尹最要好的朋友,她也忐忑不安,因为昨天晚上她和小尹在网上聊天时的情景一直萦绕在她的脑海里…… 小思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终于敲开了德育处的门,告诉了老师和小尹的父母,她们昨晚的聊天内容。

88 结局 时间:晚上11:00 地点:小尹家 ◆事情的发展:
结局 时间:晚上11: 地点:小尹家 ◆事情的发展: 夜已经深了,小尹家客厅的灯依然亮着,有小尹、爸爸、妈妈三个人坐在灯下交谈,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不眠之夜……

89 《保护隐私权》 学校的管理与学生的隐私 两难选择1:学校监控器装还是 不装? 老师的教育与学生的隐私
家长的抚育与学生的隐私 朋友的帮助与学生的隐私 两难选择5:关于朋友的秘密保 持沉默还是说出来? 两难选择3:未成年人可以有隐私吗? 两难选择4:父母侵犯孩子的隐私告还 是不告? 两难选择2:老师是否可以拥有 学生信息? 两难选择1:学校监控器装还是 不装?

90 五对两难选择 学校的管理与学生的隐私 法律—权利与义务道德—监督与自律 老师的教育与学生的隐私 法律—权利与义务道德—信任与责任
家长的抚育与学生的隐私 朋友的帮助与学生的隐私 法律—权利与义务道德—监督与自律 法律—权利与义务道德—信任与责任 法律—权利与义务道德—沟通与理解 法律—权利与义务道德—原则与是非 五对两难选择

91 (三)理性面对教材与现实的冲撞

92

93 教材很理想,现实很复杂。谁对了,谁错了?
案例1:八年级学生小淘辍学离校,违犯了《义务教育法》。镇政府责令小淘立即返校,并对其家长罚款1000元。 案例2:学生小泽发现学校周围有几家非法经营的黑网吧,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健康,于是给市长热线打电话。不久,这些黑网吧被取缔了。 教材很理想,现实很复杂。谁对了,谁错了?

94 危害: 学生对课本、老师、社会失去基本信任,进而影响其基本信仰。

95 学员:就现实与书本知识的矛盾进行简单的反面论证吧。第一,社会没有了小偷,那还要警察干什么?第二,社会没有了交通违规,那要交警干什么?第三,社会都是共产主义,那要各个基层的领导干什么?第四,人人都是博学的人,都是遵守规章,纪律的人那就不用老师罗。因此,书本与现实必然会出现矛盾,不然,要老师干什么?

96 学员:思想品德教师其实就是初中阶段学生的人生导航师,所以教师自身面对人生与社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一个高度,既要看到社会的阴暗面,又要看到社会的阳光面,要用自己的积极态度去影响学生,并用教会学生正确有效的解决方法,这样才能教会学生面对现实与书本的矛盾。

97 (四)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让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98 在一次海难中,轮船上12个人中只有6个人能活下来,请您选择:
1.13岁中学生,智商很高; 2.运动员; 3.怀孕的妇女; .女教师; 5.女医生; .历史学家; 7.建筑师; .带枪的警察; 9.自己的好朋友,曾经因犯罪判过刑; 10.不愿意离开妻子的科学家; 11.科学家的妻子,有严重疾病; 12.能歌善舞的女明星。

99 问题: 您的选择是什么?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活动:说服你的同桌,让他(她)改变自己的选择。

100 活动结果分析: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指对人、对事的态度; 2.要接受别人的价值观或者让别人接受你的价值观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3.生活当中要有条件地接受别人的价值观;要有方法、有技巧地让别人接受自己的价值观。

101 1.蹲下来教学 学员曹建国:在授课过程中,不要总是讲大道理,唱高调,在课堂中总是一幅高高在上的样子,而要做到与学生真正平等。

102 2.用学生身边的素材: 案例:唐老师的“责任”教学 3.用感人的事例: 案例:“雷德蒙”

103 4.多让学生体验 案例:“假设你是一个有轨电车司机,你看到前面轨道上有5名工人在工作,但刹车坏了,停不下来,继续往前会轧死这5名工人。电车可以拐上另一条轨道,那里有一名工人在工作,转向的结果是撞死这名工人,但那5名工人会活下来。”桑德尔开始提问:“现在,怎么做才是对的?请大家举手,有多少人同意电车转向?有多少人不同意?”

104 桑德尔提第二个问题。“还是那辆刹车失灵的电车。不过这一次你不是司机,是个旁观者。危急关头,你发现身边站着一个很胖的人,如果他卡在轨道上,电车就会停下,5名工人就会得救。当然,胖子会被轧死。”桑德尔再次发问:“请大家举手,多少人会把胖子推下桥去?”举手者寥寥无几。桑德尔立即追问道:“火车转向和推胖子下桥的目的,不都是‘牺牲1人胜于牺牲5人’吗?为什么刚才同意这样做的人改变了主意……

105 只在智力而不在道德上教育一个人,就等于为社会培养危险品。 ——西奥多·罗斯福
结束语 只在智力而不在道德上教育一个人,就等于为社会培养危险品。 ——西奥多·罗斯福 我的专著:《培养真正的人》、《就这样成为好老师》、《好班主任是这样炼成的》 QQ:


Download ppt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年版)解读 湖南省继教中心 黄佑生 湖南省国培办."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