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四章 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民族独立国家的发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四章 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民族独立国家的发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民族独立国家的发展
第四章 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民族独立国家的发展 一、总论 二、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与民族独立国家的诞生 三、中东地区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 四、拉美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

2 一、总论 (一)、非殖民化概念的提出及学术界的不同观点 1、观点:
一是认为非殖民化是指殖民宗主国在二战后甚至更早主动给予殖民地独立或自治地位的行为,或是殖民宗主国有计划运作的结果。 二是认为非殖民化作为一种过程,既包括殖民地人民的独立斗争,也包括殖民宗主国的活动。 三是认为非殖民化是一含义丰富的词汇,狭义是指殖民统治终结、殖民结构解散,殖民地国家政治地位改善,获得独立这一历史过程。广义而言则是从各方面摆脱殖民主义的遗产,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2、总结:非殖民化主要指殖民统治终结,殖民结构解散这一历史进程,它包括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在经济上摆脱对宗主国的依附关系,以及在历史、文化、心理上争取独立、平等地位的过程。

3 (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 1、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亚非拉民族民主革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一是大战增强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意识,促进了民族解放力量的成长。 二是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主义政党的出现,为民族民主运动准备了重要物质条件。 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 2、战后初期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峙有利于民族独立运动获得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国际支持。 3、联合国的非殖民化活动也是推动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4 (三)、战后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 1、1945年后,民族独立浪潮在亚洲兴起。 2、50年代,民族独立浪潮从亚洲向北非延伸。
3、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以非洲民族独立浪潮为中心,亚非拉地区基本完成“非殖民化”。 4、70年代中期以后,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进入最后扫尾阶段,至90年代殖民主义体系瓦解。 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

5 (四)、战后世界民族独立运动的类型 1、以社会性质和面临的革命任务为标准,可划分为殖民地人民斗争和半殖民地人民斗争两种类型。
2、按照斗争方式、革命道路的不同,可划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坚持武装斗争道路或通过武装起义的方式赢得革命胜利和民族独立。 二是通过非暴力的和平发展的道路取得独立。 3、按照各国民族民主运动领导力量的性质进行划分,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二是由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 三是爱国的王公贵族和部落酋长领导的独立运动。

6 二、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与民族独立国家的诞生
(一)、印巴分治 1、战后初期印度人民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2、蒙巴顿方案与印巴分立 3、印巴分治的原因 4、印巴分治的影响 印度获得独立,举国上下欢腾 

7 蒙巴顿方案 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斯坦国家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国家,两国都获自治领地位。 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
原英属印度的其余部分组成印度联邦。 各土邦有权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亦或两者都不加入,保持与英国原有关系,但不享有建立自治领的权利。 方案核心是按宗教区别划分自治领。实质是分而治之。 尼赫鲁与蒙巴顿夫人在一起 真纳和蒙巴顿夫妇在一起

8 印巴分治的原因? 想一想 第一,英国殖民主义者所奉行的分而治之政策对印度起了严重的分离作用,是印巴分治的主要原因。
第二,历史上形成的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对立是造成印巴分治的社会原因之一。 三是党派纷争加剧了印穆宿怨,使分治不可避免。

9 印巴分治的影响? 想一想 积极影响:印巴获得独立,摆脱了英国长达190年的殖民统治,为两国发展奠定了基础,鼓舞了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的士气,也大大加速了英帝国的衰落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 消极影响: 首先是教派冲突加剧。 其次是经济被分割。 最重要者是土邦归属问题,特别是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成为印巴两国长期纷争的重要问题,至今影响着南亚次大陆的稳定。

10 (二)、越南人民反对法美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1946-1973)
1、八月革命和越南独立 1945年8月14日,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出后,越南独立同盟立即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成立民族解放委员会,号召全国举行总起义。从8月15到25日10天内,全国各地普遍成立革命政权。此过程在越南当代史上称为“八月革命”。 1945年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宣告成立。 2、法越之战 1945年9月23日,在英支持下,法殖民军占领西贡,抗法战争首先在西贡拉开序幕。 1945年10月,法军占领柬埔寨,1946年3月入侵老挝。悍然发动对印支三国的侵略战争。 1946年12月19日,入侵河内,法越全面战争爆发。 胡志明 (1890—1969)

11 一队越南人民军正通过一座竹制浮桥,这种浮桥在胡志明小道上非常典型。(1950)

12 越南人民军正在“解放区”集结,身上缠的是足够装数星期干粮的干粮袋。(1951)

13 中国的支援 1950年9月,在中国军事顾问团的帮助下,越南人民军发动“边界战役”,歼灭法军近万人(8000余),打通了长达1000公里的中越边界,解放了5省,把中央根据地与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直接连成一片。此后,越南抗法战争有了可靠的靠山和坚强后盾,战争主动权开始转向越南人民军方面。 韦国清

14 奠边府战役 在中国大力支援和中国军事顾问团的直接帮助下,越人民军于1954年3月对奠边府发动强大包围战。经过55天战斗,歼敌16000余人,取得奠边府战役的胜利。 此战震动法朝野,导致内阁倒台,是印度支那战争的转折点,为和平解决越南问题奠定基础。 奠边府战役中,越南人民军正在一条老(挝)越(南)边境围绕法军要塞的一战战壕里休整。

15 法国方面不断向奠边府投放空降兵以支援那里的守军
战斗间隙的法军士兵 照顾伤员的法军士兵

16 奠边府战役的胜利 看一看 奠边府战役战果辉煌。共歼敌1.62万人,其中俘虏1.0903万人,包括少将一名、上校三名、中校十名、少校27名、尉官和军士1749名。击落击毁各型飞机62架,击毁坦克四辆,缴获重炮30门、坦克六辆、降落伞3万多具及大量其他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在这次战役中,人民军伤亡、失踪共1.3957万人,其中伤9124人,60%为轻伤。 被越盟军俘虏4个月后释放的奠边府法军指挥官Christian de Castries少将 奠边府战役中被俘法军

17 日内瓦会议 1954年4月至7月,中、苏、美、英、法、越、老、柬、朝等23国在日内瓦召开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朝鲜和印支和平问题。会议最后签署了《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交战双方停止敌对行动协定》,规定在印支全境停火,法撤军,与会国尊重三国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越南暂时以北纬17度为军事分界线,法军向以南集结,北方获得解放。并规定老挝、柬埔寨将在1955年内,越南在1956年分别举行普选。日内瓦协定的签定,标志着越南人民取得抗法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法国在越南的殖民统治。 这是日内瓦会议最后一次全体会议(1954年摄)。新华社发

18 中国与日内瓦会议 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会见法国总理兼外长孟戴斯-弗朗斯 日内瓦会议期间英国外交大臣艾登拜会周恩来

19 3、抗美战争 (1)、美国卷入越南战争 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认为包括越南在内的印支半岛是抵制苏联领导的世界共产主义侵略扩张的重要战线,其陷落会在世界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共产主义影响不断扩大。同时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也是重要因素。 吴庭艳 Ⅰ、援助法国作战 Ⅱ、取代法国,直接干涉越南 。 1963年10月5日 当时的南越首都西贡,为了抗议政府对佛教徒的镇压,一名年轻的僧人引火自焚。

20 (2)、肯尼迪的“特种战争” 所谓的“特种战争”。由美国提供武器、金钱,派教官、顾问,训练南越伪军,协同镇压南越人民的反抗。
1964年6月,威斯特摩兰在越南西贡。 1965年,威斯特摩兰在越南与美军士兵交谈。

21 约翰逊上台后,采取越战升级政策,扩大战争规模,将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直接派军进行公开干预。
(3)、约翰逊的“局部战争” 约翰逊上台后,采取越战升级政策,扩大战争规模,将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直接派军进行公开干预。 北部湾事件:1964年8月1日,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侵入越民主共和国领海,越人将其赶出,美政府就此叫嚷海军遭挑衅,8月3日,总统约公然宣布美舰队继续在北部湾巡逻,并调大批军舰到北越附近海面。8月4日,华盛顿再次散布消息,说美军舰遭越鱼雷第二次袭击,此即“北部湾事件”。8月5日,约以此为借口,悍然出动美飞机对北越发动突然袭击,将侵越战火扩展到北方,战争升级。北部湾事件是美为扩大战争而策划的一次军事行动。 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

22 《北部湾决议案》 1964年8月7日通过,“美国准备根据总统决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包括使用武力在内,帮助在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协定上签字的任何请求援助的地区和国家,捍卫他们的自由。” 该决议案意味着美国“承担了不可逆转的义务”,从此,越南战争越来越成为美国直接承担的战争,战争逐渐“美国化”, 它使美国行政当局获得战争升级的最大自由。 美国总统约翰逊正在签署扩大越战的命令

23 水中逃亡 摄于1965年9月8日 南越中部,自己的村庄被美军的空袭所毁,过江逃难的两位母亲和她们的孩子。
水中逃亡 摄于1965年9月8日 南越中部,自己的村庄被美军的空袭所毁,过江逃难的两位母亲和她们的孩子。

24 俘获敌人 摄于1966年1月29日 美军在南越的扫荡中,两名美军第一骑兵师的士兵把处于半死状态的越共游击队员从隐蔽壕中拖出。
俘获敌人 摄于1966年1月29日 美军在南越的扫荡中,两名美军第一骑兵师的士兵把处于半死状态的越共游击队员从隐蔽壕中拖出。

25 战地补给 摄于1967年1月7日 南越首都西贡的美军空军基地,刚有两架C-130军用运输机降落,物资都停放在跑道两边。

26 脱离战场 摄于1967年5月22日

27 被友军击毁的运输机 摄于1967年8月3日 越南海防地区,因为着陆航线错误,美军运输机被己方防空炮火误击,3名乘员全部死亡。
被友军击毁的运输机 摄于1967年8月3日 越南海防地区,因为着陆航线错误,美军运输机被己方防空炮火误击,3名乘员全部死亡。

28 雨中的美梦 摄于1967年6月17日 因受到越共游击队连日猛烈的攻击,美军士兵体力精神的损耗都非常大,越南常见的间歇雨中,一名士兵在沉睡。但他的后方有一名士兵在放哨,警惕游击队的偷袭。

29 不停歇的战火 摄于1968年2月3日 南越北部城市顺化,美海军陆战队同南越军队与越共游击队进行巷战。南越军队为了找出越共游击队的隐藏地,将普通市民赶出家门,让他们坐在路边和树下。

30 晚饭 摄于1968年2月13日 顺化市的巷战正在激烈进行中,一名美军海军陆战队士兵正在一家人的门前休息。从家里出来一名妇女将自己家的饭分给了这名士兵。

31 遭受攻击后的顺化城

32 北越女民兵正在河内郊外的训练基地学习埋设竹钉陷阱。数以千记的“青年志愿者”被派往胡志明小道和前线后就在也没回来。(1970)

33 (4)、尼克松的“战争越南化”政策及越战结束
战争越南化:扩大并强化南越伪军,使美军逐步从战场上撤下来;谈战结合。以炸压和,以获得“体面的和平”。                                               1973年1月27日签定美越《关于在越南停止敌对行动和恢复和平的协议》。规定美保证尊重越南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60天内从越南南方撤出全部军队和军事人员,不再干涉南方内政,承认其自决权,南方人民将通过普选决定其政治前途,越南国家统一将通过和平方法逐步实现。 越南和平协议在巴黎签字。前排自左至右,北越代表团的春水、黎德寿和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

34 越战结束 美军从越南撤军。 陷落 摄于1975年4月1日 南越政府将要倒台时,大量市民为了逃往国外,冲进了美军基地。飞机已经满员了,美国政府职员在不停的殴打纷拥而上的市民,以阻止他们上机。这架飞机起飞后,南越政府投降,越南战争结束了。  

35 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战争胜利的原因? 想一想 首先是越南人民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坚定信念与坚持不懈的斗争。
其次是中国人民、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及全世界爱好和平国家和人民的同情和支援。 第三是是美国出于全球战略的考虑,无法倾全力入侵越南,加之美国国内反战力量强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战争力量。

36 中国人民积极抢运援越物资 援越物资源源不断运往越南 越南境内的一处中国援越军人墓地 中国援越医疗队抢救越南伤员 中国援越高炮部队严阵以待,时刻打击来犯之敌

37 三、中东地区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 (一)、阿以冲突的由来与四次中东战争 1、阿以冲突的由来 (1)犹太复国主义的兴起
犹太复国主义先锋赫茨尔 (一)、阿以冲突的由来与四次中东战争 阿以冲突的实质是犹太人(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争夺巴勒斯坦主权的斗争。其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 1、阿以冲突的由来 (1)犹太复国主义的兴起 犹太复国主义是兴起于19世纪末,指犹太人要求回到故乡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的政治主张和运动。 魏兹曼 (2)、英、美两国为自身利益插手巴勒斯坦问题为巴以冲突种下了祸根。 (1874——1952)

38 《贝尔福宣言》 英国政府支持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的最早的政策性文件。 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致函给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罗斯柴尔德,发表下列宣言:英国“赞成在巴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家园,并且愿为实现这一目标尽一切努力。” 宣言的发表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发展和犹太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埋下了犹太复国主义者和阿拉伯人之间纠纷和冲突的祸根。

39 联合国分治决议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第二届会议通过了关于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英国在1948年8月1日前结束在巴委任统治;在委任统治结束2个月内成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面积为1120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2.88%,犹太国面积14942平方公里,占56.47%。耶路撒冷及其附近村镇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分治决议直接导致了巴勒斯坦战争的爆发,为巴以冲突埋下祸根。

40 2、四次中东战争 (1)、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1948-1949) Ⅰ、起因:以色列建国 Ⅱ、经过
1948年5月15日,埃及、约旦、叙利亚、伊拉克和黎巴嫩五国不宣而战,出兵10万大军进军巴勒斯坦,从而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 Ⅲ、结果: 以色列占领更多土地; 领土被分割,阿拉伯国未能建立; 难民问题; 中东局势陷入长期紧张之中。 果尔达·梅厄

41 以色列建国 1948年5月14日,特拉维夫,以色列首任总理本·古里安宣读《以色列国独立宣言》。肖像上是现代犹太复国主义鼻祖西奥多.赫茨尔。
英军撤离以色列 1948年5月14日,特拉维夫,以色列首任总理本·古里安宣读《以色列国独立宣言》。肖像上是现代犹太复国主义鼻祖西奥多.赫茨尔。 戴维﹒本﹒古里安

42

43 (2)、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 Ⅰ、背景:以埃及纳塞尔为首的阿拉伯民族主义与新老殖民主义之间矛盾激化。 Ⅱ、经过
七月革命: 1952年7月,在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领导下,埃及爆发“七月革命”,推翻法鲁克王朝统治,成立埃及共和国。 Ⅲ、埃及获胜原因及影响 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颁布国有化法令,将一直在英、法两国控制之下的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图为纳赛尔7月28日回到开罗,几十万埃及人民聚集在车站、街道向他欢呼,表示他们对这一措施的支持。

44 第二次中东战争中的英国士兵 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上的英法军舰 第二次中东战争后联合国维和部队正重新界定双方控制区

45 埃及获胜原因? 想一想 首先是在纳领导下,埃及人民与侵略者进行英勇战斗。 其次是阿拉伯国家和世界人民的同情与支持。
三是美国与苏联反对英法动武,对其施加压力。 影响: 意味着英法在中东的殖民统治作为一个时代已经基本结束。 美苏乘虚而入,开始对中东的争夺。 危机加深了英法与美的矛盾,加速了西欧一体化进程。

46 (3)、第三次中东战争(六.五战争1967) Ⅰ、背景:阿以矛盾和美苏在中东激烈争夺 Ⅱ、经过:
Ⅲ、结果:以占领65000多平方公里土地,使近50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沦为难民。 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军队溃败

47

48 艾森豪威尔主义 1957年1月5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致国会的中东政策特别咨文中提出了对中东的扩张计划,称“艾森豪威尔主义”
主要内容:由国会授权总统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可借口共产主义威胁在中东使用美国的武装部队,并授权总统对中东国家给予经济援助。 其目的是“填补势力真空”,趁英法败退之际,占领中东,取代英法。以后,这个中东政策纲领也被用于中东以外地区。

49 (4)、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1973) Ⅰ、战争的爆发
1973年10月6日14时,埃及集中8万多军队对以色列突然发动进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

50 萨达特总统在战争爆发前视察阵地 取得初步胜利的埃及士兵举着总统萨达特照片欢呼雀跃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军挺进戈兰高地

51 Ⅱ、战争影响 十月战争突破了两个超级大国维持不战不和的局面,对以后中东战争结局、国际关系和阿以冲突产生直接影响。
十月战争后,美国调整其战略,从单纯偏袒以和敌视阿,改为在支持以同时谋求改善同阿国的关系;萨完成战略转变,终止联苏抗美反以战略,走上联美抗苏和以道路。美埃关系、埃以关系出现转机,埃苏关系则进一步冷却。 埃以媾和使埃及收复失地,为民族复兴、经济发展创造有利和平环境。 暂时加深了阿国之间的矛盾,但打破了阿以之间长期军事对抗局面,开创了通过谈判解决争端的先例,使阿以冲突向和平解决方向迈出一大步。

52 1978年9月17日埃及以色列签署《戴维营协议》

53 (二)、伊朗“伊斯兰革命” 1、白色革命 (1)、白色革命的背景 国内王权与教权矛盾尖锐,政治空气紧张
国际上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中东地区正发生深刻的社会变革。 美国为确保其冷战前沿阵地的稳定,要求其第三世界的盟友包括伊朗进行必要的社会改革。 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

54 (2)、内容 以土地改革为中心,并涉及到文教、卫生、司法和社会习俗等多方面。其目的是实现伊朗的现代化。
土地改革:核心是限制地主拥有土地的数量,给予农民一定土地; 工业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兴建大批工厂。 教育——借鉴西方民主,以世俗教育取代宗教教育,实行8年制义务教育, 妇女解放——给与妇女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限制一夫多妻制;取消丈夫任意离婚的权力。 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立农村医疗队,扫盲队,农村开发队,农村民众司法所等。 “我们需要进行一场深刻的、根本性的革命,一举结束一切社会对立和导致不公正、压迫和剥削的因素,消除一切妨碍前进、助长落后的反动势力,指出建设新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 《白色革命》

55 (3)、白色革命失败的原因 首先,改革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伊朗在政治上却变得更加专制与腐败,社会分化日益加剧,贫富悬殊日趋严重,招致了人民的不满。 其次,改革进一步加剧了早已存在的教权与王权的矛盾,引起宗教界上层僧侣阶层的反抗,使其成为这次革命的领导者。 第三,改革不顾本国国情,完全照搬西方模式,其亲西方倾向与宗教情绪极深并具有强烈反西方情绪的人民发生冲突,招致人民的反抗。

56 2、霍梅尼和伊斯兰革命 (1)、宗教领袖霍梅尼及其思想
霍梅尼反对世俗政权,反对君主制。主张排除东西方发展模式以及君主政体,建立一套伊斯兰秩序,把伊朗建立成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 “不要西方,也不要东方,只要伊斯兰。” “伊朗的贫富悬殊,贪污腐败,社会不公与道德失序,都是受西化毒害的结果;唯有回归真正的伊斯兰教教义,才能建成一个更美好,更高尚,更和谐的伟大社会。” ——霍梅尼

57 (2)、伊斯兰革命 (3)革命的启示与影响 启示:现代化道路应建立在国情基础之上,而且在现代化过程中,要妥善解决一系列伴随而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问题,否则就会阻碍现代化进程。 影响: 打断了伊朗世俗化、西方化的进程,终结了亲西方的政教分离的世俗化政权,使伊朗脱离了西方国际主流社会轨道,走上一条既不偏向西方,也不偏向东方,独立和不结盟的道路。 使得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思潮进一步膨胀,形成一支巨大的思想和政治力量,在新的国际格局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58 四、拉美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 (一)、古巴革命 1、1959年革命前的社会状况 (1)、殖民地半殖民地地位。
(2)、依附性经济畸形发展和停滞不前。 (3)、卖国独裁政权的腐败和残酷统治。 2、古巴人民革命的胜利(1959年1月1日) 蒙卡达兵营(1953) 七二六运动(1955) 格拉玛号(1955) 马埃斯特腊山区(1955) 加拉加斯协定(1958) 卡斯特罗

59 3、社会主义革命 1959年5月起,采取一系列具有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的民主政策。
1960年,卡在电视讲话中正式宣告古巴革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1976年2月通过的《古巴共和国宪法》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组成部分”。 猪湾事件 古巴人民革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原因: 首先是美国对古巴革命的敌视态度。 其次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古巴的影响和支援。 其三是革命主要力量本身在思想上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熏陶,并逐渐接受了这一思想。

60 4、切.格瓦拉与格瓦拉主义 1960年11月,毛泽东会见格瓦拉 格瓦拉之死

61 格瓦拉主义 又称“游击中心主义”或“游击中心论”。 是切·格瓦拉在总结古巴革命经验基础上于60年代初提出的关于当代拉美民族民主革命的范围、性质和道路的一种理论主张。认为革命并不需要所有的条件都成熟,不需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武装小组是革命的政治先锋队,由城市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建立流动的游击中心,进行游击战,用出奇制胜的战术,就能迅速取得革命的胜利;革命应该在拉美整个大陆同时进行,单独一国革命很难取胜或不可能取胜;拉美革命的性质应当是社会主义的。

62 时人对格瓦拉的评价 “我们时代的完人。” ——萨特。1960年2月,萨特访问古巴,与格瓦拉会面后如此评价格瓦拉。
“如果我们要找一个典范的人,一个不只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典范的人,一个属于将来的典范的人,我衷心地说,这样一个在行为上,没有一丝污点,在举动中毫无瑕疵的典范就是切! 如果我们想表达我们要我们的子女成为怎样的人,那么作为热情的革命者,我们一定会从心底说:‘我们要他们像切!’” ——卡斯特罗。1967年10月18日,百万古巴人云集革命广场,卡斯特罗致悼词。 “格瓦拉是三人执政中最引人注目和危险的一位。他脸上充满着使许多妇女为之动心的带有伤感的微笑,他用冷静的头脑、超凡的能力、过人的智力以及幽默的情绪领导着古巴。” ——《时代》周刊

63 (二)、智利阿连德政府改革 国有化政策。将美国等国的外资所占有的矿业全部收归国有,并将外资企业和银行实行国有化。
土地改革。征收大庄园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农民。 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实行增加工资、减免税收、改善居民住宅等政策。 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坚决维护自决权和不干涉原则。

64 皮诺切特

65 本章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非殖民化 《蒙巴顿方案》 奠边府战役 霍梅尼 猪湾事件 伊斯兰革命 艾森豪威尔主义 贝福里奇报告 北部湾事件 阿连德政府改革 二、综合题: 1、分析战后世界非殖民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2、印巴分治的原因及影响。 3、试述美国从艾森豪威尔到尼克松对越南战争的政策。 4、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战争胜利的原因。 5、分析阿以冲突的由来。 6、简述四次中东战争的经过。 7、分析埃及在第二次中东战争中胜利的原因。 8、分析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的原因、启示及影响。 9、分析1959年前后古巴革命的性质及古巴革命转向社会主义的原因。 10、格瓦拉主义述评。

66 期中作业参考题目 1、冷战起因之我见 2、浅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 3、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之比较
4、浅析美国遏制战略的形成 5、浅论杜鲁门主义 6、朝鲜战争的缘起 7、小议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之母罗莎·帕克斯夫人 8、简评二战后英国艾德礼工党政府的福利国家政策 9、读《菊与刀》有感 10、战后日本修宪运动的历史考察 11、关于战后日本宪法第九条的几点认识 12、林登·约翰逊的“伟大社会”述评 13、1956年的波兰十月危机与匈牙利十月事件之比较 14、中国在解决1956年波兰十月危机中的历史作用 15、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启示


Download ppt "第四章 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民族独立国家的发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