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章 自然结构 第一节 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 第二节 土地资源结构及其评价 第三节 水资源结构及其评价 第四节 矿产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章 自然结构 第一节 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 第二节 土地资源结构及其评价 第三节 水资源结构及其评价 第四节 矿产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自然结构 第一节 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 第二节 土地资源结构及其评价 第三节 水资源结构及其评价 第四节 矿产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
中国地理电子教案 第二章 自然结构 第一节 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 第二节 土地资源结构及其评价 第三节 水资源结构及其评价 第四节 矿产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 第五节 风景旅游资源结构与开发评价

2 教学重点 关键词 阐明中国自然结构,包括气候水热结构、土地资源 结构、水资源结构、矿产资源结构以及风景旅游资 源结构等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自然结构 阐明中国自然结构,包括气候水热结构、土地资源 结构、水资源结构、矿产资源结构以及风景旅游资 源结构等的基本特征。 对中国自然结构的基本状况进行评价。 关键词 中国自然结构(natural structure of China) 气候水热结构(hydrothermal structure) 土地资源结构(land resources structure) 水资源结构(water resources structure) 矿产资源结构(mineral resources structure) 风景旅游资源结构(landscape and tourist resources structure)

3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气候水热结构 基 本 特 征 第二节 特 土地资源结构 基 殊 本 方 内 面 容 第三节 水资源结构 开 发 评 第四节
第二章 自然结构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气候水热结构 天气系统 气候演变 第二节 土地资源结构 开源潜力 需求分析 第三节 水资源结构 第四节 矿产资源结构 类型结构 空间结构 第五节 风景旅游资源结构

4 第一节 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 一、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一)气候基本特点 第二章 自然结构
第一节 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 一、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一)气候基本特点 季风气候明显,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的变化,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大陆性气候强,影响的范围广,冬夏两季的平均气温与同纬度其他国家或地区有较大差异,冬季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大。 气候类型多样,不仅地处温带、亚热带、热带各种气候带,而且由于地形崎岖,往往在不同范围内形成不同尺度的气候差异。 水热同期,利于农牧业生产,但气候的稳定性差,旱涝、低温、冻害、台风、冰雹等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影响范围广,防灾减灾的任务繁重。

5 (二)季风特征 第二章 自然结构 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
按中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大致在北纬30°以北为西风带,北纬30°以南为副热带高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由于行星风系的季节性位移,在东、西风气流交界处(北纬25°~35°)基本气流的季节变化最为明显,冬季受西风气流支配,夏季则受东风气流制约。行星风系的这种季节性位移配合因海陆冷热源作用所引起的季节性风系的变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有三个源地 第一支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阿拉伯海一带形成一支低空急流,经过印度半岛影响我国西南及华南地区; 第二支源于澳大利亚北部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与第一支气流及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会合成赤道辐合带; 第三支气流源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即为主要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的东南季风和南季风。它与从北方来的冷空气相遇后形成一条大雨带,通常以这条大雨带表示夏季风的活动。

6 行星风系季节性位移 与海陆冷热源作用所引起的季节性风系变化相配合(高空)
第二章 自然结构 行星风系季节性位移 与海陆冷热源作用所引起的季节性风系变化相配合(高空) 图2-1 中国1月气压平均流场 图2-2 中国7月气压平均流场

7 第二章 自然结构 冬夏盛行风向 极地大陆冷高 压及其伴随的极锋或冷锋是冬季天气的控制系统,盛行偏北风。大陆上的冷高压一般于9月份形成,冬季风1月最盛。 图2-3 中国1月海平面气压和盛行风向频率图

8 第二章 自然结构 夏季时,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副热带海洋气团和热带大陆气团所控制。地面为印度热低压盘踞,与海洋上的高压系统相配合,使得夏季对流层低层盛行西南季风、南季风和东南季风。 图2-4 中国7月海平面气压和盛行风向频率图

9 第二章 自然结构 青藏高原不仅强烈影响高空气流的运行,而且导致高原季风生成,使我国季风呈现出复杂现象。 图2-5 青藏高原的隆起

10 第二章 自然结构 表2-1 中国三大自然区演变趋向

11 (三)水热条件特点 三大气候区,大部分地区雨热同季 温度自南向北降低 冬冷夏热,南北温差冬季远大于夏季 第二章 自然结构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南部,东半部属于大陆东岸的季风气候,西北部深入大陆腹地,属于干旱气候,西南部为高度超过3 000 m的青藏高原,具有高原气候的特点。 我国从赤道带,经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中温带,直到寒温带,具有纬度地带性差别,特别是东部表现更为明显,温度基本上自南向北降低。季风的更替使这种温度变化表现更为复杂。 温度自南向北降低 冬冷夏热,南北温差冬季远大于夏季

12 第二章 自然结构 我国冬季气温低,南北温度差异大。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最冷的地方。与同纬度地区的平均气温相比,东北偏低14~18℃;黄河中下游偏低10~14℃;长江以南偏低8℃;华南沿海偏低5℃上下。 图2-6 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

13 夏季全国气温普遍升高。南北之间的温度差远小于冬季。
第二章 自然结构 夏季全国气温普遍升高。南北之间的温度差远小于冬季。 除青藏高原地区外,全国各地极端最高气温都在35℃以上,平均气温比同纬度均温偏高1.3~2.5℃。因此,我国夏季温度与同纬度地区的差值比冬季时要小得多。 图2-7 中国7月平均气温图

14 第二章 自然结构 全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仅华南地区长夏无冬,大、小兴安岭和青藏高原等地无夏,藏北地区西部全年皆冬,云南中部四季如春。广大四季分明的地区,位置越北,春秋季节越短。 图2-8 中国气温年较差

15 从东、南两个方向向西北内陆减少,等雨量线走向大致为东北—西南向。
第二章 自然结构 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 从东、南两个方向向西北内陆减少,等雨量线走向大致为东北—西南向。 全国平均:648 mm 以旱轴为中心:向东南50~4 000 mm(80倍) 向西北50~400 mm(8倍) 三条重要等值线:800 mm 400 mm 250 mm 图2-9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16 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干旱少雨,夏季雨量充沛
第二章 自然结构 降水的季节分配和雨型关系密切 冬末春初(2月份)南北方气流交汇于南岭一带,形成具有稳定降水的准静止锋,使粤北和南岭发生低温阴雨。 3~4月准静止锋跃迁至温州和南岭北面的江南丘陵一带,并可波及长江中下游两岸,形成这一带的春季连绵阴雨。 6月中旬开始,准静止锋迅速移至长江中下游平原,形成梅雨。 7月中旬以后,锋面又跃进到淮河平原和鄂西北山地,在这些地方形成较短期的阴雨。自此以后,雨带移至北方,具有过境锋性质,形成北方的夏末秋初雨季,不具有连阴雨特点。 7月中旬开始,江南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东南沿海因常受台风侵袭,降水相当丰富,而江南丘陵出现伏旱,形成短期的旱季。 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干旱少雨,夏季雨量充沛 华北为“春旱夏雨型”,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春雨、梅雨、伏旱型”,青海南部、西藏东部、四川西部和云南大部及华南为“冬春旱夏秋雨型”,青藏高原西部为“夏雨集中型”,湖北西部、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地区为“全年多雨型”,东北东部地区为“夏秋雨型”,西北内陆为“全年干旱型”。

17 第二章 自然结构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 降水量愈大,变率愈小;降水量愈小,变率愈大。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干季,降水变率大;湿润地区的雨季,降水变率小;极锋气旋性降水的区域、季节,降水变率小。 图2-10 中国年降水量变率

18 干湿状况的综合特征——干燥度 第二章 自然结构 干燥度: <1,湿润 1~1.25,半湿润 1.25~4,半干旱 >4,干旱
图2-11 中国干燥度等值线

19 二、几种重要的天气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寒潮、梅雨、台风是我国重要的天气气候现象。它们各自的形成、变化构成了我国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 (一)寒潮
第二章 自然结构 二、几种重要的天气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寒潮、梅雨、台风是我国重要的天气气候现象。它们各自的形成、变化构成了我国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 (一)寒潮 寒潮是冬半年危害较大的大规模天气现象。它起源于北极地区的冷空气,当迅速南移时其前缘即为寒潮冷锋,常使沿途地区剧烈降温、风速猛增、出现霜冻,偶尔伴有雨雪天气。 我国气象台一般用日均温的过程总降温高于10℃和温度负距平的绝对值高于5℃,或者过程总降温高于7℃和温度负距平的绝对值高于3℃作为标准,根据寒潮影响地区的大小,分别定义全国性寒潮和区域性寒潮。在冬季,大约平均10天左右就有一次冷空气爆发南下的过程。 图2-12 影响中国的寒潮路径

20 寒潮的侵袭,往往在不同地区造成不同程度的灾害
第二章 自然结构 侵袭我国的寒潮路径主要有4条: 西北方路径为最多,约占60%; 北方路径,约占19%; 西方路径,约占14%; 东北方路径,约占7%。 我国平均每年出现寒潮的次数约6次,但各年差异很大,寒潮出现最多的年度达10次,出现最少的年度仅2次。11月出现寒潮的次数最多,秋末和初春由于西风带的活动和调整,寒潮出现次数也较多。 寒潮的侵袭,往往在不同地区造成不同程度的灾害 很多地区出现冻害和低温冷害,对农业常造成巨大损失;当寒潮伴有暴风雪时,还给牧区造成严重灾害;在黄河以南出现的冻雨,也会给交通、通讯和工业带来破坏。

21 第二章 自然结构 (二)梅雨 梅雨是初夏季节在江淮地区经常出现的一种大范围的降水气候特征。每年初夏,江淮地区有一段时期降水充沛、相对湿度大、云量多,地面风力弱的连阴雨,称为“梅雨”或“霉雨”。 初夏,行星风带显著北移,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北移到北纬20°附近。这时大陆低气压已加强,且青藏热低压形成,西南季风加强,但中纬度的冷空气仍常常南下,锋面发生波动而形成江淮气旋,造成江淮流域的降雨。 图2-13 中国梅雨分布图

22 第二章 自然结构 (三)台风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台风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相当部分地区均直接或间接受台风影响而产生暴雨。沿海各省市最大雨量的影响系统是台风。 图 影响中国的台风路径示意图

23 在我国沿海登陆的台风次数平均每年7次,但各年间差别很大。
第二章 自然结构 在我国沿海登陆的台风次数平均每年7次,但各年间差别很大。 台风产生集中于夏秋季。在我国登陆的台风主要集中于7—9月,这3个月台风登陆频率各占26%,占全年总数的78%。 中国南海北部、台湾海峡、台湾及其东部沿海、东海西部和黄海均为台风通过的高频区。 台风登陆的地区几乎遍及我国沿海各省份,但主要集中于浙江以南各地,其中在广东登陆占39%,台湾占23%,海南占21%,福建占7%,浙江占5%。 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4 三、对我国气候的评价 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具有适于不同种植制度的气候资源 。 (一)亚热带光、热、水条件优越 (二)温带光、热、水组合优越
第二章 自然结构 三、对我国气候的评价 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具有适于不同种植制度的气候资源 。 (一)亚热带光、热、水条件优越 从世界范围看,在北纬20°~30°的亚热带光、热资源丰富,但降水稀少,形成著名的回归干旱带。在这一地带只有我国南方、印度恒河流域等地区气候湿润,成为文化起源久远、农业发达的地区。 (二)温带光、热、水组合优越   地处温带地区的我国东部,在作物生长季节,水、热、太阳辐射的高值期重合,使这里的夏季具有亚热带的气候特点,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单季作物的种植线比同纬度其他国家或地区普遍偏北。例如,水稻生长可以达到黑龙江省的北部,棉花种植可以达到新疆北纬45°,是世界水稻、棉花分布的最北位置。

25 (三)种植制度具有多样性 第二章 自然结构 ≥0℃积温4 000~4 200℃为一熟带和二熟带的分界线;
≥0℃积温5 900~6 100℃为二熟带与三熟带的分界线。 图2-15 日平均温≥0℃的积温分布

26 第二章 自然结构 ≥10℃积温3 600~4 800℃地区是小麦、玉米两熟为主的地区; ≥10℃积温5 000~5 500℃可成为双季稻三熟地区。 图2-16 日平均温≥10℃的积温分布

27 (四)山区气候条件复杂,具有山区立体农业的分层布局
第二章 自然结构 (四)山区气候条件复杂,具有山区立体农业的分层布局 全国山地县约占68.7%,山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的40%,山区林地占全国林地面积的90%,山区草场占全国草场面积的54%。山区由于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了复杂的立体气候。 (五)冬季气温偏低 东北北部1月平均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平均偏低14~18℃,黄河流域偏低10~14℃。冬季气温偏低,不利于多年生作物越冬。 (六)旱涝灾害频繁发生 我国气候年际间变化大,旱涝、低温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是造成农业大幅度减产的重要因素。据估计,平均每年因气候灾害减产达150×108 kg以上,重灾年份甚至可达300×108 kg左右。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和最大可能地防御、减轻气候灾害是重要的任务。

28 四、气候变化及演变趋势 (一)近5 000年来的气候变化 第二章 自然结构 图2-17 中国5 000年来的温度变化曲线
图2-17 中国5 000年来的温度变化曲线 (据竺可桢,1972)

29 (二)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趋势 百年温度变化 第二章 自然结构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于1995年发表的评估报告,自19世纪以来,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大约上升了0.3~0.6℃,过去100年中,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25 cm。 从总体上说,中国在20世纪的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与同期北半球的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10年代为持续低温期,20世纪20—40年代为持续高温期,20世纪50—70年代中期为又一低温期,20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为第二个高温期。但是,中国在20世纪40—60年代的降温比北半球明显,而20世纪80年代增温不如北半球快。北半球百年最暖期在20世纪80年代,而中国百年最暖期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 各地气温变化不尽相同。1951—1990年间,北方各地年平均气温呈增暖趋势,而西南地区则呈变冷趋势。冬季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与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一致,但夏季大部分地区为变冷趋势。

30 第二章 自然结构 百年降水变化 20世纪我国降水的趋势大致是从18、19世纪的较湿润时期转为较干燥的过渡时期。20世纪的10年代、50年代是多雨期,3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是少雨期,70年代后期雨水逐渐增加。 中国各地区的多雨期和少雨期的变化,与北半球乃至全球的气候背景变化有密切关系。前些年频繁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使人们重视海气作用的研究。 20世纪厄尔尼诺活动已发生27次,共有46年在东太平洋赤道地区,海面水温持续正距平超过0.5℃,而拉尼娜(同样地区海面水温持续负距平≤0.5℃)有18次(年)。厄尔尼诺与拉尼诺活动对中国气候的主要影响是造成降水异常,或产生大范围的干旱和洪涝灾害。

31 图2-18 用树轮指数表示到公元2070年我国寒暖变化的大趋势(虚线为CO2的增温趋势)
第二章 自然结构 气候变化趋势预测 大多数气候学家认为,全球气候日渐变暖。气候变暖除了人类活动使大气中产生温室气体的人为因素外,太阳辐射变化、火山活动等自然因素也有很大作用。气候变暖是一个趋势,但气温仍会出现波动。 图2-18 用树轮指数表示到公元2070年我国寒暖变化的大趋势(虚线为CO2的增温趋势)

32 第二节 土地资源结构及其评价 一、土地与土地资源 (一)土地 第二章 自然结构
第二节 土地资源结构及其评价 一、土地与土地资源 (一)土地 土地是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它占据着三维空间,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贯穿着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交流过程。表现为复杂的开放系统。 图2-19 土地系统形成机制示意图

33 (二)土地资源属性 第二章 自然结构 (1)土地资源具有自然生产能力,可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农产品、畜产品、林副产品并提供人类生息的空间场所。
(2)土地资源具有稳定性和可更新性。 (3)土地资源具有空间分布的地域性和面积的有限性。 (4)土地资源具有时间的变化性。 (5)土地资源是特殊的生产资料。任何部门的生产过程都离不开土地。 (6)土地资源具有自然与经济的统一性。 (7)土地资源具有承载能力。土地生产率不能无限制地提高,土地的承载能力(包括农作物的数量及人口容量)总是有限的。

34 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土地辽阔,类型多样 (二)山地多,平地少 第二章 自然结构
中国土地总面积约960×104 km2。南北长约5 500 km,跨49个纬度,包括9个热量带,东西宽5 000余千米,跨62个经度,包括4个水分区。由于土地的水热条件组合的差异和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悠久的农业历史,多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了我国极其多种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有利于农、林、牧、副、渔生产的发展。 (二)山地多,平地少 中国山地、丘陵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2/3,平地占1/3。山地是中国主要的林牧业生产基地,尤其中国南方亚热带、热带山地,生物资源丰富,土地生产能力高,非常适宜于林木生长与土特产品的多种经营。西北地区的山地是中国主要牧场,而且又是平原地区农业灌溉水源的集水区,在农业自然资源组成中和农业生产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35 (三)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第二章 自然结构 (三)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中国耕地面积约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居世界第4位;天然草地为世界草地总面积的9.5%,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2位;有林地面积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3.0%,居世界第5位。 人均耕地约0.13 hm2/人,为世界人均的1/3强。 森林覆盖率仅16.55%(1998年)。 人均有林地0.11 hm2/人,仅为世界人均数的11%。 天然草地稍多,人均0.34 hm2 /人,不及世界平均数的1/2。 后备耕地资源不足,无效土地资源多。 (四)部分地区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土地退化现象严重 中国山地多,平地少,干旱区与高寒区面积大,无效土地资源比重大,可供农林牧使用的土地不超过70%;水土资源不匹配,旱涝灾害频繁;土地退化严重,仅土壤侵蚀与沙化的土地就占国土总面积的22%;退化草地占北方天然草地资源的28%。

36 (五)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能力的地区差别显著
第二章 自然结构 (五)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能力的地区差别显著 中国土地划分为三大区域 东南季风区,水热丰富,雨热同季,土壤肥沃,生物多样,土地生产能力较高,集中了全国87%的生物生产量和92%左右的耕地、林地,95%左右农业人口和农业总产值,是中国重要的农区和林区,而且也是畜牧业比重较大的地区。 西北内陆区,光照充足,热量也较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少,沙漠、戈壁、盐碱地面积大,其中东半部为草原与荒漠草原,西半部为极端干旱荒漠,无灌溉即无农业,草地多,耕地、林地少,土地自然生产能力低。 青藏高原区,大部分海拔在3 000 m以上,日照虽充足,但热量不足,高而寒冷,土地生产能力低,而且不易被利用。 (六)人口不断增长,土地资源日益短缺

37 三、土地资源结构:数量与质量评价 第二章自然结构 表2-2 全国主要土地利用种类面积统计表 类 型 面 积 / 占中国大陆 面积/%
类 型 面 积 / 占中国大陆 面积/% 资料来源 耕地 有林地 疏林地与灌木林地 草地 裸地 内陆水域 冰川 居民点与工矿交通用地 133.33 119.47 47.73 400.00 185.26 17.60 5.87 26.40 1.33 1.19 0.48 4.00 1.85 0.18 0.059 0.26 13.94 12.49 4.99 41.82 19.37 1.84 0.62 2.77 综合各种调查资料推算 林业部1984—1988年清查 农业部畜牧总局草地调查 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 农业部水产局 国家土地管理局 104km2 108hm2

38 (一)耕地资源 数量 分布 第二章 自然结构 我国大陆目前实有耕地面积在1.33×108 hm2左右。 在耕地结构中: 水田占23.7%;
水浇地占17.2%; 雨养旱地约占59%; 灌溉地占总耕地40.9%。 分布 图2-20 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比重

39 第二章 自然结构   我国无限制、质量好的一等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41.33%;有一定限制、质量中等的二等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34.55%;有较大限制、质量差的三等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20.47%;不宜农业耕种的耕地507×104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3.65%;中、下等耕地共约占58.67%。   耕地质量不算好。 质量  受各种因素限制的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59.6%。  其中:以侵蚀为主要威胁的耕地占8.6%;  坡度限制而有潜在侵蚀威胁的耕地占11.38%;  受洪涝限制的耕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9.19%;  盐碱限制的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6.62%;  土质过黏、过砂的限制占耕地总面积的10.07%;  薄土层耕地占3.46%;  裸岩出露的耕地约占0.36%。 限制

40 我国后备耕地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分布上西北部多于东南部。
第二章 自然结构 (二)后备耕地资源 我国后备耕地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分布上西北部多于东南部。 数量   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为3 533×104 hm2;   尚有可供开垦农用的海涂资源约100×104 hm2。 分布 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纬35°以北,以东北地区、内蒙古、西北为集中,如果从黑龙江的兴凯湖经通辽至兰州划一条东北-西南向的斜线,在此线以北、以西地区,后备耕地资源约2 867×104 hm2,占全国后备耕地资源总量的81%。 从社会经济条件看,后备耕地集中分布在人口稀少、交通不便、少数民族聚居、开发历史短、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的边远地区,尤其牧业比重大的地区。 从热量条件看,后备耕地大部分分布在北纬40°~50°的温带地区,约占全国总量的62%。暖温带地区次之,占21%。 从水分条件看,后备耕地主要集中在年降水量小于400 mm、干燥度大于1.5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41 第二章自然结构 质量 后备耕地资源的质量较差。属质量好的一等地只有 ×104 hm2,仅占全国总量的8.9%;属质量中等的二等 地800×104 hm2,占22.5%;质量差的三等地约 2 410×104 hm2,占68.6%。二、三等地占绝大多数。 需采取不同程度改造措施或保护措施才能开垦的土地占全国总量的91%。在限制因素中,需采取灌溉措施才能保证稳产的约占总量的64%;不灌溉就不能发展农业生产的约占总量的49%;要求排水疏干才能开发利用的沼泽化土地约占总量的16%;需要改良盐碱的约占总量的43%;需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约占总量的32%。 限制

42 (三)林地资源 后备资源丰富,潜力大。 数量 分布 质量 后备 第二章自然结构 我国林地资源相对数量不大,覆盖率低,分布不均,
我国大陆有林地面积约1.87×108 hm2,森林覆盖率为16.55%。 分布 有林地的90%以上分布在东半部,东北、西南、东南、华南地区的丘陵山地森林资源丰富,西北地区、内蒙古与西藏的中、西部地区与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华北地区,以及黄河、长江下游地区森林资源稀少。 质量 一等林地面积约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的65%; 二等林地面积约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的27%。 后备 后备林地资源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半部,其中南方地区包括西南、华南和江南的丘陵山区约占58%;东北与内蒙古东部约占28%;黄土高原约占5%。

43 我国草地资源面积大,类型多,但质量较低,主要集中于西半部。
第二章 自然结构 (四)草地资源 我国草地资源面积大,类型多,但质量较低,主要集中于西半部。 数量   我国草地资源约4×108 hm2,其中天然草地面积约3.92×108 hm2,可利用草地3.12×108 hm2。 分布   主要分布于北部、西部年平均降水量小于400 mm的半干旱、干旱地区,部分零星分布在南部与中部地区。 质量   中下等草地合计占87.15%,我国天然草地质量不高。 一等草地面积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12.85%,以草甸草原与草原为主; 二等草地面积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38.93%,以荒漠草原类型为主; 三等草地面积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47.86%,以荒漠、沙生、盐生、沼泽和南方灌丛草地等类型为主。 不宜牧草地约占0.36%。

44 (五)内陆水域与沼泽 第二章 自然结构 中国内陆水域总面积为2 660×104 hm2。 其中:
  中国海洋水域面积为4.73×108 hm2。其中水深小于200 m的大陆架为1.5×108 hm2,占海洋水域的31.7%,其中: 海岸带面积1 400×104hm2; 沿海滩涂面积130×104~200×104 hm2; 可养殖水面近5×104hm2。   中国沼泽面积约1 000×104 hm2。 分布在东部地区为750×104 hm2,其中东北地区约500×104hm2; 分布在西部地区为250×104 hm2,其中青藏高原约占80%,北疆山地约占20%。

45 第三节 水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 一、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水资源由天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三部分组成。 (一)降水资源 (二)地表水资源
第二章 自然结构 第三节 水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 一、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水资源由天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三部分组成。 (一)降水资源 中国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61 889×108 m3 ; 年平均降水量648 mm,低于世界大陆平均水平(834 mm); 降水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 (二)地表水资源 中国江河众多 流域面积在100 km2以上的河流有5万多条; 流域面积在1 000 km2以上的河流有1 500多条。

46 外流流域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4%,内陆流域约占36%
第二章 自然结构 外流流域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4%,内陆流域约占36% 图2-21 中国水系流域分布图

47 中国河流平均年径流量为27 115×108 m3,平均径流深为284 mm
第二章 自然结构 中国河流平均年径流量为27 115×108 m3,平均径流深为284 mm 图2-22 中国多年平均径流深图 从河流的分布看,长江、珠江、淮河、黄河、海河、辽河、松花江、雅鲁藏布江等8大江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6 980×108 m3,占全国年径流量的62.6%。

48 中国河川径流分布不均 第二章 自然结构 表2-3 中国河川径流分布 流域名称 平均年 径流深 平均年径流量 占全国百分比/%
表2-3 中国河川径流分布 流域名称 平均年 径流深 平均年径流量 占全国百分比/% 不同频率年径流量/108m3 /mm /108m3 20% 50% 75% 95% 东北诸河 132.4 1 653 6.1 2 056 1 617 1 303 909 海 河 90.5 288 1.1 380 268 199 130 淮河及山东半岛诸河 25.1 74l 2.7 1 000 689 496 296 黄 河 83.2 661 2.4 768 649 569 470 长 江 526.0 9 513 35.1 10 559 9 417 8 656 7 610 华南诸河 806.9 4 685 17.3 5 390 4 640 4 130 3 380 东南诸河 2 557 9.4 3 069 2 507 2 097 1 611 西南诸河 687.5 5 853 21.6 6 439 5 380 4 711 内陆诸河 34.5 1 164 4.3 1 250 1 159 1 091 全 国 284.1 27 115 100 29 010 27 110 25 490 23 590 资料来源: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中国水资源利用.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

49 湖泊多与外流河相通,可互济水量 冰川是西部河流的补给来源之一 第二章 自然结构
  湖泊总面积7 l787 km2,占陆地总面积的0.8%左右;总储水量约7 090×108 m3,其中淡水湖泊约占总储量的1/3,水面积大于1 km2的湖泊约有2 300个。 冰川是西部河流的补给来源之一 冰川总面积约 km2,总储水量约51 000×108 m3。 冰川年融水径流量仅560×108 m3,约占全国年径流总量的2%。 表2-4 西部省区山岳冰川融水径流分布 省 区 冰川 面积 冰川融水径流量 km2 占全国/% 108m3 占补给/% 甘 肃 新 疆 青 海 西 藏 滇、川 合 计 517.0 2.7 44.0 5.8 46.6 0.9 100 9.46 189.91 22.44 321.73 16.35 559.89 1.7 33.9 4.0 57.5 2.9 13.1 24.2 3.6 15.0

50 (三)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类型 第二章 自然结构 松散沉积物孔隙水主要分布于中生代以来陷落的, 具有巨厚疏松沉积的构造盆地地区。
岩溶裂隙溶洞水 主要分布于碳酸盐岩层分布区。 基岩裂隙水分布较广泛,北方地区侵入岩裂隙水分布面积大。南方 地区除东部沿海丘陵地区分布比较广泛外,其余地区均呈零星分布。 冻土孔隙裂隙水 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北端、阿尔泰山地等纬度较高, 或纬度不高但地势特高,气候寒冷有冻土层分布的地区。 从地下水化学类型看,我国浅层地下水以淡水为主,矿化度小于1g/L,属重碳酸盐水。矿化度1~10 g/L的咸性地下水,主要分布于昆仑山—秦岭一线以北的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区。由东向西,矿化度逐渐增大,由重碳酸盐、硫酸盐钠质水向氯化物钠质水转化。在东部滨海平原地带,直接受海水影响,亦属氯化物钠质水。

51 地下水分布 地下水数量 第二章 自然结构 图2-23 中国地下水类型图
图2-23 中国地下水类型图 山丘区计算面积679.1×104 km2,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6 762×108 m3;平原区计算面积198.4×104 km2,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 ×108 m3,扣除重复计算量347.7×108 m3以后,全国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 ×108 m3。

52 (四)水资源总量 全国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28 124×108 m3。 第二章 自然结构
中国陆地多年平均降水总量约6.1×108 m3,折合降水深648 mm, 其中: 56%即3.4×108 m3通过地表蒸发返回到大气中; 44%即2.7×108 m3通过江河注入海洋。 全国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28 124×108 m3。 全国多年平均年地表水资源量27 115×108 m3; 多年平均年地下水资源量8 288×108 m3; 扣除二者之间的重复计算量7 279×108 m3。 平均产水模数为29.46×104 m3/km2,其中北方5区平均产水模数为8.8×104 m3/km2,相当全国平均值的约30%,南方4区平均产水模数为65.4×104 m3/km2,为北方的7.4倍。

53 第二章 自然结构 表2-5 全国分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 分区名称 地表水资源量/ (108m3) 地下水资源量/ 重复计算量/ 水资源总量/
表2-5 全国分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 分区名称 地表水资源量/ (108m3) 地下水资源量/ 重复计算量/ 水资源总量/ 产水模数/ (104m3· km-2) 东北诸河 624.9 349.3 15.45 海 河 287.8 265.2 131.8 421.2 13.24 淮河和山东 半岛诸河 741.3 393.0 173.4 960.9 29.19 黄 河 661.5 405.8 323.6 743.7 9.36 长 江 53.16 华南诸河 81.08 东南诸河 613.1 578.4 108.08 西南诸河 68.75 内陆诸河 862.2 722.0 3.86 北方五区 8.83 南方四区 65.41 全 国 29.46

54 第二章 自然结构 (五)泥沙  平均每年从山地、丘陵挟带的泥沙约35×108 t,其中:外流河的输沙量约33×108 t,占全国总输沙量的94%;内陆河的输沙量约2×108 t,占全国的6%。外流河的大部分泥沙(占56%)是由我国直接入海,12×108 t(约占36%)沉积在中下游平原河道、湖泊水库和灌区内。  黄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108 t;长江的输沙量达5×108 t。 (六)天然水质   河水矿化度和总硬度最大的是黄河,矿化度为300~500 mg/L,总硬度一般为85~110 mg/L。   矿化度超过1 000 mg/L的高矿化度河水分布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3%;总硬度超过200 mg/L的极硬河水分布面积也仅占全国的12%。   高矿化水及极硬水均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及黄土高原西北部的局部地区。   全国河水属重碳酸盐类的面积约占全国的78%以上,氯化物和硫酸盐水占全国不到22%。大部分地区河水的总硬度不高,适于生活和工农业用水。

55 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一)地区分布 第二章 自然结构 中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总趋势和降水基本一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在同一地区内,山地的迎风坡是径流相对高值区,平原、盆地、山地背风坡则是径流相对低值区。 全国划分为五个不同地带 图2-24 中国径流地带区划示意图 Ⅰ丰水带:年降水量大于1 600 mm, 径流深大于900 mm。 Ⅱ多水带:年降水量800~1 600 mm,径流深200~900 mm。 Ⅲ过渡带:年降水量400~800 mm, 径流深50~200 mm。 Ⅳ少水带:年降水量200~400 mm, 径流深10~50 mm。 Ⅴ缺水带:年降水量小于200 mm, 径流深不足10 mm。

56 第二章 自然结构 (二)径流时程分配 受季风环流影响,我国大气降水和河川径流在时程分配上具有很大的不均衡性和不稳定性,年际和年内季节变化很大。 表2-6 中国河川径流年际与年内分配 分 区 Km值 Cv值 雨 季 /月 雨季4个月占全年/% 长江流域 2~5 0.15~0.45 4~7、6~9 50~60 黄河流域 3~6 0.25~0.50 5~8、6~9 60~70 珠江流域 2~3 0.13~0.40 3~6、4~7 海滦河流域 5~7 0.50~0.70 6~9 80~90 淮河流域 4~6 0.50~0.60 5~8 东北诸河 3~5 0.20~0.30 东南沿海诸河 0.27~0.30 西南国际诸河 2~4 0.15~0.30 西藏诸河 0.13~0.3 内陆及新疆诸河 1~2 0.4~0.6 7~10 70~80 注: Km值为年径流极值比, Cv值为径流变差系数,数值愈大,表明年际变化愈大。

57 第二章 自然结构 河流降水补给条件,全国河川年径流季节分配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秦岭以南主要为雨水补给区,河川径流的季节变化主要受降水季节分配的影响,夏汛比较突出。因流域的调节作用,河流多水季节一般比多雨季节滞后1个月左右。 东北地区、华北部分地区、黄河上游和西北一些河流,为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区,有春、夏两次汛期,年径流过程呈双峰型。但春汛水量不大,多数河流占年径流量的5%左右,少数超过10%。 西北内陆区的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以及青藏高原部分河流,主要由山区降水与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径流的变化与气温有密切关系,有春汛、夏汛出现。 除了北方少数由暴雨形成的季节性河流外,几乎所有河流都有一定数量的地下水补给。 我国径流年内分配差别悬殊。每年6—9月或5—8月为汛期,径流量一般占全年的60%~80%,特别是7—8月,径流量往往占全年的40%左右。

58 三、水资源的特点及评价 (一)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人均、地均拥有水量少 第二章 自然结构
我国平均年径流总量为27 115×108 m3,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6位。约占全球河川径流量的5.8%。平均径流深为284 mm,为世界平均值的90%,低于印度尼西亚、日本、巴西、印度、美国和加拿大,居世界第7位。因此,从世界范围看,我国河川径流总量还是比较丰富的。 按人口和耕地面积分配,水资源数量却极为有限。我国每公顷耕地占有径流量为 m3,仅为世界平均值的80%。平均每人年占有的径流量仅为2 260 m3,不到世界平均值的1/4。年径流量仅及我国1/5的日本,人均占有的径流量却是我国的2倍。可见,按人口和耕地平均拥有的水资源量相当紧缺,因此水资源是我国十分珍贵的自然资源。

59 (二)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旱涝灾害频繁
第二章 自然结构 (二)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旱涝灾害频繁 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南北相差悬殊。从各省区看,最多的是西藏、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每年拥有的水资源量均在1800×108 m3以上,宁夏、天津、上海、北京、山西、河北、甘肃等省、市、区,每年拥有水资源量均在280×108 m3以下,以宁夏最低,年水资源量仅为10×108 m3。 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很大。径流量逐年变化存在明显的丰、平、枯水年交替出现及连续数年为丰水段或枯水段的现象,使我国不断发生旱涝及连旱连涝现象,加重了水资源调节利用的困难。 我国南方月径流集中度一般为40%~50%,北方为60%~70%,最高的地区为山东和辽东半岛、东北内流区和新疆的阿尔泰山、昆仑山区,达70%以上。 全国平均每年的水旱灾害面积约2 670×104 hm2。黄河、海河、淮河、长江、珠江、松花江、辽河等7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是洪涝灾害的主要发生地区。

60 (三)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分布不匹配
第二章 自然结构 (三)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分布不匹配 水资源与人口组合特点 北方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5强,但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5;南方片人口占全国的3/5,而水资源量为全国的4/5。北方片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1 127 m3,仅为南方片人均量的1/3。 图2-25 各省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

61 水资源与耕地组合特点 水资源与矿产资源组合特点 第二章 自然结构
北方片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5,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5,平均每公顷水量只有9 465 m3;南方片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5,而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4/5,平均每公顷水量为 m3。每公顷耕地水量不足1 500 m3的15个省区中,北方占13个。 华北区耕地每公顷水量只有5 646 m3,目前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达70%以上,水量不足是华北耕地生产能力提高的主要制约因素。 我国的可耕后备荒地主要集中在东北区与西北区,其开垦主要受当地水资源条件的制约。 水资源与矿产资源组合特点 北方矿多水少,南方矿少水多,如果按照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计算,华北地区约占全国的41.2%,而水资源仅占4.7%;江南地区水资源占全国的42.6%,而矿产资源仅占全国的10.2%。

62 四、中国水资源开源潜力 第二章 自然结构 要切实地评价一个区域的水资源开源潜力,必须考虑气候、地点、时间、人口、区界和人类的干预能力。
图2-26 区域水资源开源潜力关系图解

63 区域水资源开源潜力类型 区域水资源开源潜力估算 第二章自然结构
河川径流的2/3为洪水径流,通常不能利用。可供开源的水量主要是其余的1/3河川径流量,即稳定径流或基流。稳定径流是河流的持续低水流量,主要由地下径流补给形成。 水库调蓄洪水有助于增加稳定径流量。据估计,由于水库拦蓄洪水,天然基流量增加15%,可使河川径流中基流占年总径流量的比重提高到35%~40%。 地下水是河川基流的主要组成部分。从理论上讲,地下水的最大开源量应不超过地下水的天然补给量。 跨流域调水是扩大可利用水量,增加水资源开源潜力的重要部分。 区域水资源开源潜力估算 中国水资源开源潜力约 ×108~ ×108 m3,开发利用极限在12 000×108 m3左右,约占中国水资源总量的43%。 开发潜力的分布在不同地区差异很大。如长江及其以南地的区超过8 000×108 m3,而黄淮海地区仅1 000×108 m3。 实际开发利用中,应扣除约1 000×108 m3的开发潜力,所以,中国实际水资源开源潜力为11 000×108 m3。

64 五、21世纪中国水资源需求分析 区域水资源需求 第二章 自然结构 预计到2050年:
华北区耕地需水比现状用水增加400×108 m3,工业取水量比现状增加270×108 m3,生活需水是目前的10倍。21世纪上半叶的需水将比现状用水增长约900×108~1 000×108 m3。 东北区灌溉需水比现在增加约170×108 m3,工业需水量约是现状用水的8倍,生活需水比现状用水增加约65×108 m3 ,21世纪上半叶需水量将比现状用水增加500×108 m3 。 东南区工业需水量比现状用水净增长约1 000×108 m3。城镇生活用水是现状用水的10倍。灌溉面积增长不大,需水量仅比现状用水增长400×108 m3。21世纪上半叶需水量将比现状用水增加1 800×108 m3。 西南区需水量为974×108 m3,工业需水量和生活需水量分别比现状增加约310×108 m3、70×108 m3 。 西北5省区农业需水量比目前增加400×108 m3,工业需水是现状的15倍,生活需水比现状用水增长50×108 m3,总计将增长500×108 m3。

65 第二章 自然结构 表2-7 全国水资源需求 (单位:108m3 ) 项 目 2000年 年 年 年 农田灌溉需水量 工业需水量 生活需水量 总需水量 中国水资源需求量将持续增长,一方面需要开源,加快水源工程建设,提高河川径流控制能力;另一方面提倡节约用水,降低工业和农田灌溉的用水定额。此外,还需加强污水处理。

66 第四节 矿产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 一、中国矿藏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种类多、资源总量丰富 (二)成矿时空跨度大 第二章 自然结构
第四节 矿产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 一、中国矿藏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种类多、资源总量丰富 目前发现的矿藏有162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149种,发现矿床、矿点20多万处,发现油气田440多处、固体矿产矿区1.6万个,已经开发利用的矿产136种,我国有20余种矿产探明储量在世界上具有明显优势。 (二)成矿时空跨度大 地质构造运动具有多旋回性,岩浆活动是多期多幕的,内生矿藏的形成也具有多期多幕性。特别是几条巨大的构造带,多次的造山运动导致了多期的岩浆活动,产生多次的成矿过程。频繁的地壳运动,在褶皱隆起带两侧的低洼地区则产生多次的沉积旋回,形成多期的沉积矿藏。煤、铁、锰、磷、铝、铜、盐等沉积矿床的形成都是多期的。

67 (四)富矿少、贫矿多,共生矿床多,选矿难度大
第二章自然结构 (三)矿床类型多样,矿石类型齐全 在矿床种类上,中国不仅拥有世界上主要矿产的重要矿床类型,而且有些矿床类型惟中国独有,带有明显中国地质特色。 中国南方滇、黔、桂、湘、赣、粤6省区内,有居世界上第1、2位的钨、锡、锑、锌、汞、铅等矿产;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矿,是世界上罕有的矿产,仅探明工业储量就为世界其他国家同类储量总和的5倍多。中国的铅锌矿,不仅类型多、储量丰富,而且具有特色。 (四)富矿少、贫矿多,共生矿床多,选矿难度大 铁矿石95%以上的储量均为平均品位33%左右的中低品位矿。 铜矿品位大于1%的富矿仅占35%,加上伴生组分多,大大增加了选冶的难度和费用。 铝土矿二氧化硅含量大,品位低,铝、硅比值大于7的富矿仅占27%,小于5的贫矿占38%,亦增加了选冶的难度和成本。 其他如磷矿、锰矿都有类似特点。在已探明的储量中,贫品位的磷占44%,贫、杂、难选的锰占94%。

68 (五)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地域组合多样 第二章 自然结构 煤炭68%的探明储量集中于晋、陕、内蒙古3省区,南方10个省缺煤;
铁矿集中分布在辽、冀、晋、川4省,占全国保有储量的60%; 磷矿的80%以上分布在滇、黔、鄂、川、湘5省; 82%探明储量的铝土矿集中于晋、豫、黔、桂4省区。 10片矿产资源合理配套组合,有利于原材料工业基地建设: 辽中—辽河地区,铁、煤、油气、辅助原料、建筑材料、钠盐; 冀东—渤海湾地区,铁、煤、油气、辅助原料,建筑材料、钠盐; 冀南—豫北地区,煤、铁、辅助原料、油气; 豫西—豫中地区,煤、铝土矿、辅助原料; 鲁中—黄河三角洲地区,石油、煤、铁、铝土矿、辅助原料、建筑材料 晋中地区,煤、铁、辅助原料,建筑材料、铝土矿; 黔中地区,煤、铝土矿、磷、建筑材料; 川滇黔接壤地区,铁、煤、铜、锡; 内蒙古宁夏接壤地区,煤、建筑材料,天然碱、钠盐; 河西—东疆地区,铁、镍、铜、煤、石油。

69 二、我国矿产资源现状及潜力分折 (一)能源矿产
第二章 自然结构 二、我国矿产资源现状及潜力分折 (一)能源矿产 我国能源矿产比较丰富,已探明储量的有煤、石油、天然气、铀、钍、油页岩、地热、水力等,以煤和石油为主。 煤炭主要成煤时期是石炭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 全国已知含煤面积约55×104 km2,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7%,预测埋深在2 000 m以浅的总储量为4.5×1012 t,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居世界第3位,截止到1991年底,保有储量 ×108 t。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可持续开采500年左右。 在探明的煤炭资源中,烟煤占75%,无烟煤占12%,褐煤占13%。在保有储量中,炼焦煤占35.3%,其中气煤占19.8%,焦煤占5.9%,瘦煤与肥煤占4.4%;非炼焦煤占64.7%。煤种比较齐全,基本可满足国内生产和生活的各种需求,还可部分出口。

70 第二章自然结构 煤炭的保有储量中:华北占59%;西北占19%; 西南占10%;华东占6%; 中南占2%;东北占4%。 长江以北的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90%以上。 山西、陕西、内蒙古3省区的储量占全国64%。 南方除贵州外,均严重缺煤。 总的分布为:北多南少,东歉西丰。 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局面将长期存在。 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的含油、气盆地340多个,在15个盆地内共发现油、气田440多个。据1994年公布的全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我国石油总资源量为890×108 t,天然气总资源量为40×1012 m3,仅次于原苏联和美国,但人均储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9。

71 第二章 自然结构 油 气 图2-27 中国各油气盆地分布示意图
东部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庆油田、扶余油田、辽河油田、大港油田、任丘油田、中原油田、胜利油田、珠江口油田。沿海大陆架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渤海、黄海、东海、北部湾、莺歌海等。西部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柴达木和准噶尔三大盆地及吐鲁番—哈密盆地。

72 第二章 自然结构 从目前的勘探成果看,我国陆上最大的含油气盆地(塔里木盆地)的资源前景看好,石油资源量约占全国的1/7,天然气资源约占全国1/4。四川的天然气预测资源量约占全国的1/5~1/4。截止到1992年底,面积为20×104 km2的陕甘宁盆地已探明天然气资源1 300×108 m3,是我国目前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也是世界级大型气田。 我国已发现的铀矿产地较多,目前探明储量主要集中于赣、湘、桂边缘的南岭山地,以中、小型矿床为主,含量中等。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地热出露点2 900多处,据对2 412个地热点的统计,多年释放的能量相当于378×104 t标准煤,藏、滇、川、粤、闽等省区的温泉多达1 503处,占全国的61.3%,在121个水温大于80℃的温泉中,滇、藏占62%,粤、闽占18.2%。

73 我国已探明的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锰、铬、钒、钛等。
第二章 自然结构 (二)黑色金属矿产 我国已探明的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锰、铬、钒、钛等。 我国铁矿资源尚称丰富,预测资源总量为1 500×108t,已探明储量500×108 t,居世界第5位。 铁矿类型以沉积变质型为主,几乎占总储量的1/2。富铁矿资源较少。 铁矿主要分布在鞍山—本溪、攀枝花、冀东—北京、五台—岚县、宁芜—庐枞、白云鄂博6个地区,约占全国总储量的60%。 图2-28 中国主要铁矿分布示意图

74 我国锰矿的保存储量约4.8×108 t,约2/3集中分布于广西、湖南、贵州3省区,其次在辽宁、四川、云南等省。
第二章 自然结构 我国锰矿的保存储量约4.8×108 t,约2/3集中分布于广西、湖南、贵州3省区,其次在辽宁、四川、云南等省。 铬矿资源短缺,主要由于缺少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 目前探明储量不多,多为中小型矿床,主要分布于西藏、 新疆、内蒙古等边远地区。 我国钛、钒矿储量十分丰富,主要为四川攀西地区铁 矿中伴生矿。钛矿储量居世界首位,钒矿储量居世界第2 位,可以充分保证建设需要。

75 (三)有色金属矿产 第二章 自然结构 图2-29 中国主要金属矿产分布图
我国有色金属矿种齐全,钨、锡、钼、锑、汞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铝、铅、锌、镍资源潜力较大。有色金属需求总量中,铝、铜、铅、锌占95% 。 图2-29 中国主要金属矿产分布图

76 (四)贵金属及稀有、稀土金属矿产 (五)非金属矿产 第二章 自然结构
我国金、银和稀有、稀土矿产都很丰富。铂族矿产较少,主要是金川镍矿中的伴生矿。中国已探明储量的稀有金属共8种,稀土及分散元素矿产各10种。这28种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其中稀土资源的工业储量比国外稀土总量还多,其中96%以上集中于白云鄂博。 (五)非金属矿产 我国非金属矿产十分丰富,品种齐全,已探明储量的80多种,产地4 700多处,居世界前列的有14种。 化工原料矿产已探明储量的有23种,主要为磷、硫铁矿、钾盐、硼、盐矿、芒硝、天然碱等。 冶金辅助原料、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溶剂灰岩、白云岩、硅石、耐火黏土等大宗矿产储量充裕;菱镁矿、萤石量多质优;高铝矿物也具有较好资源远景。

77 第二章 自然结构 图2-30 中国主要非金属矿产分布

78 三、矿产资源保证程度 第二章 自然结构 表2-8 中国主要矿产资源保证程度归属表 保证程度 对2000年经济发展目标 保证程度归属类别的矿种
对2020年经济发展目标 充分保证 煤、钨、锡、钼、稀土元素、重晶石、石墨、石膏、硅藻土、黏土、膨润土、海泡石、硅灰石 硅藻土、膨润土 基本保证 铀、铅、锌、铝土矿、镍、锑、硫、铁矿、磷、水泥灰岩、滑石、硅质原料、 石材、石棉、萤石、盐 稀土元素、重晶石、磷、水泥灰岩、石膏、硅质原料、石材、石棉、盐 保证 程度低 铁、锰、银、高岭土、汞 煤、铁、铅、锌、钨、钼、硫铁矿、高岭土、石墨、硅灰石 有缺口 石油、天然气、铜、金、硼 石油、天然气、铀、锰、铜、铝土矿、镍、锡、锑、金、银、汞、硼、萤石、滑石、黏土、蓝晶石类 短缺矿种 铬、钾盐、金刚石

79 第五节 风景旅游资源结构与开发评价 一、风景旅游资源概念
第二章 自然结构 第五节 风景旅游资源结构与开发评价 一、风景旅游资源概念 旅游:是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深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们以游览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旅行,或暂时居留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风景旅游资源:是对具有旅游吸引力的自然、社会现象和因素的统称,即是指客观存在的包括已经开发利用和尚未开发利用的,能够吸引人们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自然存在、人类活动以及它们在不同时期形成的各种产物的总称。 风景旅游资源主要特征:广泛性、整体性、可变性和地域性。

80 第二章 自然结构 二、中国风景旅游资源特点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数千年来,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祖国大地,创造了极其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气象万千。因此,无论从自然的或人文的各方面条件上讲,我国都是世界上风景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之邦,旅游业发展的潜力巨大。 (一)类型多,分布广 我国的风景旅游资源分布十分广泛,从东海之滨到我国西部边陲,从黑龙江到海南岛以及南海诸岛,三大平原、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五大丘陵,纵横交错的各大山系,无不分布着各具特色的自然风景资源和人文风景资源。

81 (二)地方特色鲜明,分布集中 (三)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结合互相映衬 第二章 自然结构
自然条件的地区差异和各地区历史文化的差异,风景资源往往以某一类或两类为主,集中连片或呈带状分布,形成明显的地域特色。如西北甘、宁、青、新古丝路和唐蕃古道沿线,以古文化旅游资源为主。 (三)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结合互相映衬 我国山河锦绣、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留下了无数的遗迹、遗物,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和财富。这些古迹遗物中,有不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相互映衬,构成独特的风景名胜。例如,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北郊军都山南麓的一个小盆地中,方圆40 km2,四面环山,13座陵墓群构成的人文景观,与整个盆地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形成规模宏大的陵园风景区。 我国一些城市及附近的风景区,如北京西山风景区、杭州西湖风景区、昆明西山风景区、西安骊山风景区等更是自然、人文因素相融合而形成的风景名胜的代表。

82 (四)风景奇特,历史悠久,观赏内容丰富 (五)地方特色鲜明,分布集中 第二章 自然结构
在我国从山川风光到虫鱼鸟兽、花草树木,从文物古迹到民族风情、文化艺术,都有许多令中外游人叹为观止的奇景,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更是让国际游人感到新奇,耳目一新。例如,自然风光中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构成“黄山之奇”。 我国是世界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悠久的开发历史,使得我国所有风景区几乎无一例外地渗透了文化内涵。特别是一些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都是我们的祖先按照自己的山水观,经过数千年的历程逐渐发展和完善而成的。 (五)地方特色鲜明,分布集中 风景旅游资源数量多,成片分布,景观奇特,吸引力强,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83 三、风景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 (一)自然风光资源 山岳风光 河湖泉瀑风光 海岸、沙滩、岩岛风景 气象气候风光 生物景观旅游
第二章 自然结构 三、风景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 花岗岩山岳风光 喀斯特山水风光 丹霞山石风光 火山地貌风光 其他岩层上的名山风光 (一)自然风光资源 山岳风光 河湖泉瀑风光 海岸、沙滩、岩岛风景 河川峡谷风光 湖泊水库风光 瀑布风光 泉水风光 气象气候风光 生物景观旅游 风沙、戈壁和黄土高原景观 特殊或典型的地学旅游资源

84 历史古迹 革命纪念地、博物馆 民族风情旅游资源 文化艺术资源 名特产资源
第二章 自然结构 (二)人文风光资源 古遗址 古代建筑、工程 古老名城 历史古迹 革命纪念地、博物馆 民族风情旅游资源 历史典籍和文学名著 旅游文学 琴棋书画 戏剧、杂技和武术 文化艺术资源 名特产资源

85 四、风景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 根据自然和人文旅游条件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全国可划分为10个大区。 第二章 自然结构 图2-31 中国旅游区域划分
中原历史 文化区 华东山水园林区 东北林海雪原区 华中 名山峡谷区 华南热带景观区 西南奇山异水民族风情区 北疆塞外草原风情区 青藏高原区 港澳台区 西 “丝 路” 图2-31 中国旅游区域划分

86 (一)中原历史文化区 (二)华东山水园林区 (三)东北林海雪原区 第二章 自然结构
中原区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长期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数千年的文明史给中原区留下了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使这里成为我国旅游资源种类最多、数量最丰富、分布最集中、质量最高的旅游资源区。 (二)华东山水园林区 华东区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更为密集),经济又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客源地。旅游资源 极其丰富多样,既为“资源型”旅游区,又为“市场型”旅游区,成为一种结构完整、层次丰富、功能齐全的“综合型”旅游区。 (三)东北林海雪原区 东北区自然景观突出特点是原野广阔,河流湖泊众多,山地林海茫茫,冬季冰雪覆盖大地,构成独具特色的北国风光。这里是我国历史上辽、金、清等王朝兴起之地,少数民族众多,工业经济发达,交通便捷,人文旅游资源区域特色明显。

87 (四)华中名山峡谷区 (五)华南热带景观区 (六)西北“丝路”文化区 第二章 自然结构
华中区地处我国地貌、气候、植被等自然因素的过渡地带,原始的自然保护区风貌、壮丽的三峡风光以及引人入胜的三国胜迹等主要旅游资源又具有地域关联性,从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一级旅游资源区。 (五)华南热带景观区 华南区大部分地处热带,以热带风光为主,地形形成许多奇石、幽谷和名山;绵长的海岸地带有不同类型的海岩和滨海景观,其中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景观别具特色,众多的岛屿千姿百态,风光各异,情趣无限。 (六)西北“丝路”文化区 位于亚欧大陆中部,深居内陆,属内陆型旅游资源区。 旅游地理位置优越,本区有发展边境旅游的条件,与中原古迹名胜旅游资源区、华中旅游资源区、青藏高原旅游资源区相邻,有利于西北区与周边其他旅游资源区之间的旅游开展横向联合及区际协作。

88 (七)西南奇山异水民族风情区 (八)北疆塞外草原风情区 (九)青藏高原区 (十)港澳台区 第二章 自然结构
西南区内喀斯特景观发育典型,分布广泛;山川秀美,气候宜人。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多民族的文化习俗绚丽多彩。 (八)北疆塞外草原风情区 内蒙古区旅游以广袤无垠的草原风光、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为特色,还有众多的名胜古迹、茫茫的原始森林、浩翰的沙漠戈壁风光等。 (九)青藏高原区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世界大河源地。这里有高山雪峰、星罗棋布的湖泊、深邃的峡谷,特别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有茫茫草原、原始森林,又是野生耐旱动物的天然乐园。神话般的高原民族风情,令人神往。 (十)港澳台区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由贸易政策,购物旅游、会议旅游等特种形式的旅游对港澳台区来说已不具有“特种”含义,而成为普遍的重要的旅游活动内容。

89 教学活动建议 相关网站 主题:编制中国地理结构图 方法:地图叠置法,或GIS的图层叠加 能力训练:挖掘与表达地图信息的能力
第二章 自然结构 教学活动建议 主题:编制中国地理结构图 方法:地图叠置法,或GIS的图层叠加 能力训练:挖掘与表达地图信息的能力 要求:2人一组,相互协作,完成1份作业 相关网站 地质春秋 中国地理学会 中国自然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中国气象局 华夏旅游 中国旅游网

90 思 考 题 1.为什么中国的旱涝灾害发生频率高,灾情严重? 2.中国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对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第二章 自然结构 思 考 题 1.为什么中国的旱涝灾害发生频率高,灾情严重? 2.中国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对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3.中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及矿产的匹配关系怎样? 4.评述中国矿产资源结构与开发。 5.评述中国风景旅游的空间结构。 6.概括中国自然结构的基本特征。 end 上一章 回主目录 下一章


Download ppt "第二章 自然结构 第一节 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 第二节 土地资源结构及其评价 第三节 水资源结构及其评价 第四节 矿产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