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国际贸易原理 主讲 张宁.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国际贸易原理 主讲 张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国际贸易原理 主讲 张宁

2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一 国际贸易 的概念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一 国际贸易 的概念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相互之间劳动分工的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 二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贸易是在国家产生后产生的。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国际贸易就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了。中世纪时期,伊斯兰教帝国和蒙古帝国的相继出现,使对外贸易达到了新的高度。

3 二、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概念 出口与进口、复出口与复进口、对外贸易额与贸易量、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和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依存度等

4 二 国际贸易的分类 可分为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按商品的形态分类,可分为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按贸易是否有第三者参加分类,可分为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按商品运输方式分类,可分为陆路贸易、海路贸易、空运贸易和邮购贸易。

5 第二章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 第一 节 国际分工 一 国际分工的含义
第一 节 国际分工 一 国际分工的含义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6 二国际分工的发展过程 .国际分工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和深化四个阶段,社会生产力、自然条件、资本流动和上层建筑是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因素。国际分工对各国的贸易、经济,乃至整个国际经济关系、世界经济格局都能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7 三、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 一 绝对成本论
绝对成本论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拥有生产某些产品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进行彼此交换,这样对所有交换国家来说都是有利的;比较成本论则认为每个国家应该集中生产其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劳动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总的生产数量。

8 三、绝对成本论 (1)斯密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因地域、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绝对差异。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被称为绝对成本论。

9 (2)斯密主张分工,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每个人专门从事于一种物品的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他在《国富论》中指出:如果一件东西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内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同样的道理:国际分工是各种分工形式中的最高形式。如果外国的产品比自已国内生产要便宜(生产成本绝对地低),那幺就应该输出本国在有利的生产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去交换外国的产品,而不要自己去生产。

10 (3)他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
无论是自然禀斌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都可以使一个国家生产某种生产成本绝对低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

11 (4)举例说明:(两国模式) 在国际分工发生前,英、法两国各自生产小麦和布两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日如下: 分工前 小麦 布
小麦 布 劳动日数 产量(吨) 劳动日数 产量(匹) 法国 英国 合计 在国际分工发生前,英、法两国所使用的劳动日数各为200天,总数为400天;两国小麦的总产量为100吨,布为40匹。

12 如果按绝对成本高低进行国际分工,法国专门生产小麦,英国专门生产布
分工后 小麦 布 劳动日数 产量(吨) 劳动日数 产量(匹) 法国 英国 合计 在国际分工发生后,两国所耗费的劳动日数仍为400天,小麦的总产量仍为100吨,但布的总产量增加到80匹,比过去增加了40匹。由此可见,在同样劳动投入情况下,由于国际分工,世界产量增加了。

13 四、比较成本论 (1)李嘉图对斯密的绝对成本论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比较成本论。李嘉图证明: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另一国都处于绝对劣势,两国仍会发生贸易,而且对双方都有利。

14 (2)他用英国和葡萄牙都生产毛呢和葡萄酒为例来说明这一论点
分工前 (生产1单位毛呢或葡萄酒所需的劳动日) 毛呢 葡萄酒 英国 (100) 1(120) 葡萄牙 (90) 1(80) 按绝对成本论,两国不可能发生贸易。因为在葡萄牙,这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都比英国低,他们不需要从英国进口;英国也没什幺便宜货可以卖。但通过成本比较,就可以找到各自的比较优势:

15 通过成本比较,就可以找到各自的比较优势:
葡萄牙对英国的比较成本:毛呢是90/100(=0.9),葡萄酒是80/120(=0.6666),葡萄牙的比较优势在葡萄酒; 英国对葡萄牙的比较成本:毛呢是100/90(=1.1),葡萄酒是120/80(=1.5),英国的比较优势在毛呢。 两国通过分工,专门生产比较成本较低的产品,可以增加世界产量;通过交换,双方都可以得到利益。

16 通过分工,专门生产比较成本较低的产品 两国通过分工,专门生产比较成本较低的产品,可以增加世界产量;通过交换,双方都可以得到利益。 分工后
毛呢 葡萄酒 英国 2.20=( )/ 葡萄牙 =(80+90)/80

17 (3)李嘉图比较成本论的核心是比较利益原则
这一原则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国家,不论它的经济力量是强是弱,都能根据比较优势原则,确定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安排生产,进行贸易,使贸易双方都可以利用同样的劳动耗费,交换到比分工前所能得到的更多的产品。

18 五、要素禀赋论 (1)赫克歇尔和俄林继承和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2)俄林认为,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国际贸易之所以发生,就是由于价格的不同。价格的绝对差异主要由于成本的绝对差异。而成本的绝对差异主要是由于:第一、生产要素的供给不同,即两国的要素禀赋不同;第二、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的比例不同。

19 (3)俄林认为 (3)俄林认为:一个国家出口的应是那些在生产中密集地使用了这个国家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进口的应是那些在生产中密集地使用了这国家最感缺乏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国际贸易的流向应该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应该集中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到劳动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去;资本丰富的国家应该集中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到资本相对缺乏的国家去。

20 相互需求原理 (1)英国经济学家穆勒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最早从理论上论述了贸易条件,分析了在两国贸易中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是由什幺因素确定的,以及如何确定的,提出了相互需求原理。 (2)穆勒在阐述他的论点时,运用了比较优势原则,即每个国家都集中力量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对双方都有利。

21 假设一定的劳动投入量在英、德两国的产出量如下:
分工前 麻布 毛呢 英国 码 码 德国 码 码 合计 码 码 分工后 英国 码 德国 码 合计 码 码

22 (3)穆勒的结论是 分工后,世界总产量增加。那幺,这种由于分工带来的利益,将如何分配呢?这就要分析国际交换比例(即贸易条件)的确定。国际交换比例必定介于由两国国内交换比例所确定的下上限之间。 (3)穆勒的结论是:实际的交换比例,即均衡的交换比例,是总进口和总出口达到均衡状态时的交换比例,它取决于两个贸易国家各自对对方商品的相对需求强度。

23 第二节 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商品和服务进行交换的场所,是世界范围内国家间各种类型市场的组合。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总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不断进行着演变,其因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发生而迅速发展,随着第二次产业革命的进展而最终形成。

24 二 世界市场的结构与特征 世界市场由市场主体、市场客体、销售渠道、运输通讯和管理组织等多项因素构成。世界市场的总容量和规模在动荡中不断扩大;服务贸易成为了世界市场中一朵持久绽放的美丽鲜花;区域市场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正不断增大。

25 三,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途径 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途径和方式多种多样,按参与世界市场程度大小的不同分为间接出口、直接出口和国外生产三大类。

26 第三节 国际市场价格 一国际市场价格的含义和种类
国际市场价格是指商品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它是一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接受并具有代表性的成交价格。 商品国际市场价格按其形成原因、变化特征可以分为世界“自由市场”价格和世界“封闭市场”价格。

27 二 影响世界市场价格的因素 影响国际市场价格的因素主要有:(1)供求关系;(2)垄断;(3)经济周期;(4)各国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5)商品的质量与包装;(6)商品销售中的各种因素;(7)自然灾害、政治动乱及投机等。

28 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和构成
第一节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和构成 一国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对本国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它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是统治者意志的反映。 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有两种: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29 二.重商主义的对外贸易政策 基本观点:只有金银才是唯一的财富,除了开采金银矿外,贸易才能增加一国所拥有的金银量.因此,国家应当干预经济生活,大力发展对外贸易,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 早期重商主义以货币差额论为理论基础 后期重商主义以贸易差额论为理论基础

30 三.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 1.保护贸易政策的含义
保护贸易政策是国家广泛利用各种措施对进口和经营领域与范围进行限制,保护 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的产品和服务给予优待与补贴。

31 二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 超保护贸易政策指为维持国内市场的垄断高价和夺取国外市场而采取的一种进攻性的对外贸易政策。超保护贸易政策有以下特点:(1)保护的对象扩大了。(2)保护的目的变了;(3)它不是为了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3)保护转入进攻性;(4)保护的措施多样化。

32 四.新贸易保护主义 70年代以来,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它是在关税水平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70年代中期开始广泛采取并不断强化种种非关税壁垒措施,作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以限制别国商品的进口。这是一种新的贸易保护主义。

33 新老贸易保护主义的区别 (1)保护的目的不同;(2)保护的对象不同;(3)保护的范围不同;(4)保护的措施不同;(5)保护的区域不同。

34 20世纪90年代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征: (1) 利用WTO规则,实行贸易保护;(2) 国际贸易保护的技术化和绿色化特征日益突出;(3) 新贸易保护主义又在向传统的进口保护措施回归;(4)制定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

35 第三节 自由贸易政策 .贸易自由化出现于二战后,标志是《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生效。深化于20世纪90年代,标志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取代关贸总协定(GATT)。 .战后贸易自由化的趋势:(1)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自由化超过农产品的贸易自由化;(2)机器设备的贸易自由化超过工业消费品的贸易自由化;(3)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的贸易自由化超过集团对外的贸易自由化;(4)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自由化超过它们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自由化。

36 .管理贸易政策 .管理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内制定各种对外经济贸易法规和条例,加强对本国进出口贸易有秩序地发展的管理,对外通过协商,签订各种对外经济协定,对本国与他国之间的双边贸易关系进行协调和管理的一种对外贸易政策。 16.管理贸易政策的积极作用:(1)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2)企业的贸易机会增加。

37 第四章 国际贸易措施 1关税是一个国家海关依据国家制定的关税税法、税则对进出该国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种税收。关税是传统的贸易保护工具。关税种类繁多,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2.关税的征收方法,有从量税、从价税、混合税、选择税等。

38 二.关税的征收依据 海关税则是国家制定的海关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应税及免税商品进行系统分类的一览表。海关税则一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海关课征关税的规章条例及说明;二是商品分类及关税税率一览表。 征收关税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主要有关税的保护效应、价格效应、税收效应和贸易条件效应。

39 第二节 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全称非关税贸易壁垒,是指一国政府采取除关税以外的各种办法,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节、管理和控制的一切政策与手段的总和,其目的就是试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的发展。非关税壁垒名目繁多,种类复杂。

40 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进口国以维护生产、消费安全和消费者健康等为借口,规定复杂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安全规定、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等,限制外国产品进口的一种措施。WTO《技术壁垒协议》将技术性贸易壁垒分为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三种形式。各国采用的措施有技术标准和法规、产品合格评定和质量认证、标签和包装、绿色壁垒、社会壁垒、专利壁垒、检验程序和检验手续、计量单位制、条码。

41 第三节鼓励出口及出口管制 .鼓励出口的措施主要有出口信贷(包括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出口补贴、商品倾销、外汇倾销、外汇分红、出口奖励证制、复汇率制、进出口连锁制。一些国家也通过设立一些行政组织来鼓励和扩大出口,如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设立专门的市场调研结构、设立国际贸易中心、组织交易会、组织贸易代表团和接待来访等。

42 .出口管制也称出口控制 出口管制也称出口控制,是指一国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目的,通过各种经济和行政措施,对某些商品(特别是战略物资和先进技术产品)实行限制出口或禁止出口行为的总称。出口管制的措施有出口税、出口工业的产业税、出口配额、出口许可证制、出口禁运等。

43 第五章 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 1.国际投资是指资本从一国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以实现资本增值的国际经济活动。
2.如果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划分,国际投资则可以分为多种方式和类型:以投资时间为依据,国际投资可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两类;以不同的投资方式为依据,国际投资可分为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国际投资以投资主体为依据划分,可分为国际公共投资和国际私人投资。 3.国际直接投资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合办合资企业、开办独资子公司、收买外国公司的股权、BOT投资。

44 .国际直接投资发展趋势与特点 国际直接投资发展趋势与特点主要表现在:(1)发达国家仍是国际直接投资的的主要输出国和输入国;(2)发展中国家所占份额显著提高;(3)跨国并购交易复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增长主要驱动因素;(4)在国际直接投资中,自然资源行业和服务业增长迅速。

45 第三节.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有: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完全经济一体化。
当代主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有: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46 第六章 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技术贸易 1.国际服务贸易是指国际间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贸易方式。
第六章 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技术贸易 1.国际服务贸易是指国际间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贸易方式。 2.国际服务贸易具有标的无形性、时空一致性、不可存贮性、贸易壁垒隐蔽性和国际服务贸易市场垄断性等特征。 3.当代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1)发展速度快,涉及面广;(2)以高新技术为发展动力;(3)国际服务贸易在国际间发展不平衡;(4)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受到保护主义的阻碍。

47 .当代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当代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表现在:(1)国际分工深化是国际服务贸易产生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扩大了国际服务贸易的规模;(3)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带动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4)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国民收入的提高,推动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5)各国政府对外贸易政策的支持,是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催化剂。

48 新世纪以来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格局 新世纪以来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格局:(1)世界服务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出口增速大体保持同步;(2)在地区分布中,地区发展不平衡继续存在;(3)在国别与国家类型看,发达国家是主体,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4)在服务贸易结构方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别显著。

49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是指一国政府或地区为了本国的服务贸易利益,保护国内服务贸易市场,对国外的服务提供或销售所设置的有障碍作用的政策措施。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1)削弱国外服务产品的竞争力,保护国内服务贸易市场;(2)保持本国经济独立性;(3)防止意识形态等领域的渗透。

50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的特点 (1)以国内立法与政策措施为主。通常采用国内立法或制定政策措施的形式,限制国外服务产品的进入;(2)针对“人”的资格与活动进行限制;(3)国际贸易壁垒制定的繁杂性,缺乏有效统一;(4)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具有隐蔽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强的特点;(5)除了商业贸易的利益外,还强调国家的安全与主权利益等作为政策目标。

51 国际服务贸易的自由化 国际服务贸易的自由化是指国家或地区在对外服务贸易中,减少政府对与服务贸易有关的人、资本、信息等要素在国际间的提供或流动的行政干预,放松对服务贸易的管制,建立并维护服务贸易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规则的过程。 .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特点:(1)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是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的前提与基础;(2)国际多边贸易体制是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的助推器;(3)国服务贸易自由化进展受制于不同成员之间利益的博弈;(4)国际服务贸易的自由化是有条件

52 国际技术贸易 .国际技术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将其技术转让给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一种有偿转让活动。具有无形性、多次交易性、复杂性和技术增值性等特点。

53 第七章 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 .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拥有或控制着某种经营活动,在一个统一的决策系统中来实现其全球化经营战略目标的公司。 2.当代跨国公司通常具有以下特征:①具有全球战略,②多种经营、专业分工,③国际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形成的主要方式,④具有一体化的内部管理机制。

54 二战后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有着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因素
①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进步为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应对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是跨国公司迅猛发展的内在动力; ③投资环境改善是跨国公司迅猛发展的外在推力。

55 第二节 跨国公司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认为市场不完全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因此,企业可以凭借其拥有的垄断优势排斥东道国企业的竞争,维持垄断高价,导致不完全竞争和寡头的市场格局,这就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垄断优势理论把跨国公司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所凭借的垄断优势分为以下四类: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全的垄断优势、来自要素市场的垄断优势、来自规模经济的垄断优势、来自政府干预的垄断优势。

56 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认为,由于市场的不完全,若将企业所拥有的中间产品通过外部市场来组织交易,则难以保证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但是,如果企业建立内部市场,可利用企业管理手段协调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避免市场不完全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跨国公司实行内部化的动机有三个:减少交易成本、防止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的消极影响和运用转移定价手段。

57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融合了以往的三种理论研究成果,包括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巴克莱和卡森的内部化理论、俄林的区位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企业要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同时拥有三个优势: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这种三位一体的组合也被称为“OIL”模式。

58 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改变了国际分工的方式;(2)促使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优化;(3)促进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4)促进了东道国对外贸易的发展;(5)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59 第八章 国际贸易协定与组织 1.贸易条约与协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权国家为了确立它们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而缔结的书面性协议。
第八章 国际贸易协定与组织 1.贸易条约与协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权国家为了确立它们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而缔结的书面性协议。 2.在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的签订中,通常所适用的法律待遇条款有最惠国待遇条款和国民待遇条款等。 3.贸易条约与协定的种类很多,但常见的有通商航海条约、贸易协定、贸易议定书、支付协定、国际商品协定等。

60 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指政府间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

61 乌拉圭回合 “乌拉圭回合”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举行的第8次多边贸易谈判,因在乌拉圭举行而得名。

62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世界贸易组织继承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并强调扩大服务贸易、保护和维护环境、确保成员方(包括发展中成员)在国际贸易增长中得到与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份额和承担相适应的义务。 7.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公平竞争原则;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取消数量限制原则;对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原则。

63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权利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权利:享受非歧视待遇、享受发展中成员方特殊待遇和普惠制待遇、享受贸易自由化成果、享有决策权、享有利用磋商机制解决贸易争端权利、享有公平竞争和了解信息的权利。承担的义务:削减关税与取消非关税壁垒、开放服务业市场、放宽和完善外资政策、扩大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接受争端解决机构裁决义务、缴纳会费。

64 第九章 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 1.电子商务就是企业运用各种电子化手段开展各类商务活动的总称,包括广义电子商务与狭义电子商务。
第九章 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 1.电子商务就是企业运用各种电子化手段开展各类商务活动的总称,包括广义电子商务与狭义电子商务。 2.按电子商务的主体,一般将电子商务分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电子商务、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按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所使用的网络,一般将电子商务分为基于EDI网络的电子商务、基于因特网的电子商务与基于内联网的电子商务。 3.电子商务由电子市场、交易主体、交易事务、配送中心、认证中心、银行等基本要素构成。

65 二电子商务的运行机制 电子商务的交易主体在电子市场上完成商品交易的全过程经历了交易信息发布与搜
索、交易谈判与签订合同以及交易合同履行与售后服务三个阶段。 电子商务具有发布供求信息、缔结贸易关系、结算商品货款、管理交易业务等比传统贸易手段提供更高贸易效率的一系列新功能。

66 第二节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 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的交易准备、交易磋商、合同订立、货款结算等四个主要阶段得到广泛运用。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交易主体、国际贸易场所、国际贸易交易方式、国际贸易经营管理方式、国际贸易营销模式等方面有着巨大影响。

67 三.电子商务的优势 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的应用产生了降低贸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扩大贸易机会、提高国际竞争力等主要优势。

68 第十章 当前主要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 1.发达国家又称已发展国家,是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较为先进,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又称作工业化国家、高经济开发国家(MEDC)。 2.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发展主要特点是:(1)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发展中很不平衡;(2)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3)技术贸易日益发展;(4)服务贸易地位上升;(5)贸易集团化的趋势加强。

69 第二节 美国的对外贸易 战后美国对外贸易发展特点表现在:(1)美国在世界商品贸易中的地位受到挑战,但影响力仍不容小看;(2)美国服务贸易居世界首位;(3)美国的跨国公司数量巨大;(4)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多。

70 第三节 日本的对外贸易 战后日本对外贸易发展特点表现在:(1)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且以海上贸易为主;(2)对外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状态;(3)贸易地理方向集中度高,主要贸易伙伴为美国、中国和韩国等。

71 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战略 1、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所谓进口替代,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外国工业品的进口,而以国内生产的产品来取代原先的进口工业品,从而促进本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

72 2、出口导向发展战略 (1)出口导向,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促进面向出口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以非传统的出口产品来代替传统初级产品的出口,扩大对贸易,使出口产品多样化,以推动工业化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2)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政治上比较稳定,并实施了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使其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3)随着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实施,这些国家出现了一些问题: A、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受国际市场兴衰的影响; B、为加速经济发展,往往需大量引进外资,使得一些国家不得不借新债还旧债,甚至产生债务危机; C、出口替代部门发展较快,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73 第六节 金砖四国 金砖四国是指 巴西 、俄罗斯、印度、中国


Download ppt "国际贸易原理 主讲 张宁."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