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數學與文化:以數學小說閱讀為進路 洪萬生 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數學與文化:以數學小說閱讀為進路 洪萬生 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數學與文化:以數學小說閱讀為進路 洪萬生 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2 歐拉的類比: 美麗但錯誤的推論! 洪萬生 台灣師大數學系退修教授

3 歐拉的進路 (approach) 類比或類推 (analogy)
多項式 vs. 無窮多項式 (infinite polynomial)(冪級數 (power series),牛頓用詞) 根與係數關係:代數方程式 vs. 三角方程式(冪級數表現式)

4 給定一個n次代數方程式: 有n個非0的根: 如此,左邊的多項式可以分解為n個一次式的乘積: 比較等號兩邊的x之n-1次方或乘冪,可得:

5 歐拉(Euler) 現在,考慮另一種表徵這個多項式的方式。由於 都不為0,因此,a0 也不為0(為什麼?),於是: 而且

6 Euler 現在,考慮下列三角方程式: 由於左邊的「多項式」(“polynomial”) 有無窮多次 (“infinite degree”),於是,它有無窮多個根:

7 Euler 比較 x2的係數,得 或 Eureka! Eureka!
Nico的反思:「有時候,當我用全新的角度在看一次這個等式的時候,又會再度感到訝異與敬畏。就是這種算式讓我愛上數學的。這裡有太多意想不到的連結,太多想不到的秩序,是一面幾乎隱藏的織錦,只有經過最聰明的頭腦的努力之後,我們才能瞥見少許。是誰製造這些連結的呢?它們為何存在?我只能說,上帝一定是個數學家。」(《爺爺的證明題》,p. 72)

8 Euler 歐拉去掉 0根,並將上式兩邊除以x,則 有(無窮多個根)如下: 因此,

9 數學與文化:以數學小說閱讀為進路 洪萬生 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10 《數學邏輯奇幻之旅》: 討論與導讀 洪萬生 台灣數學博物館策展志工

11 本漫畫第一作者 第一本數學小說

12

13 《數學邏輯奇幻之旅》: 數學漫畫或圖像小說
Logicomix: An Epic Search for Truth 阿波斯托羅斯‧杜克西阿迪斯(Apostolos Doxiadis)、克里斯托斯‧帕帕迪米崔歐 (Christos H. Papadimitriou) 繪圖:阿雷卡斯‧帕帕達托斯(Alecos Papadatos)、安妮‧迪‧唐娜 (Annie di Donna) 繁星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10年

14 主要內容 一個傳記:英國哲學家羅素 (Bertrand A.W. Russell, 1872-1970) 的傳記。 兩個故事:
一方面,記錄了本書作者在編輯此書的心路歷程 - 這涉及作者敘事時所運用的「自我指涉」手法; 另一方面,虛構羅素在美國某大學的演講(以反戰為主題)現場所發生的故事。

15 數學邏輯與實在 重現羅素的一生:蒐集龐大資料,從中選擇、刪減、簡化、解釋,甚至自創。 儘可能貼近事實,但敘事連貫深入更優先考量。
虛構數學家的會面

16 本書目錄 序幕 朋布洛克莊園 大師的弟子 求知之旅 悖論 中場休息 邏輯 - 哲學大戰 不完整(按即:不完備,incomplete)的系統
完結篇 數學邏輯與現實(按即:實在,reality)

17 真理的史詩探尋 vs. 陪溜的寵物酷哥 作者現身說法的開場白! 《(數學)基礎探尋》
1939年,德軍入侵波蘭後三天,英國對德宣戰,羅素應邀到美國某大學演講。 講題:邏輯在人為事件中的角色

18 朋布洛克莊園 可參考《羅素回憶錄》 探尋家族秘密 vs. 探尋數學真理 祖母的規矩 vs.邏輯的定義與規則(約) 臥室=你晚上睡覺的地方
知識不確定性的初體驗:僕人都否認晚上有哭嚎與呻吟的聲音。 邏輯必然性:歐幾里得《幾何原本》 然而,平行公設呢?

19 大師的弟子 劍橋求學的日子 遍讀數學、哲學與文學 苦思邏輯基礎問題 萊布尼茲的推理計算與布爾(Boole)的思維法則 認識第一任妻子,並結婚
認識懷海德(Whitehead),鼓勵他到歐洲大陸遊學

20 求知之旅 弗雷格(Frege) 康托爾(Cantor):希爾伯特旅館 (pp ) 羅素:「沒有其他概念像無限大一樣,把人類的心智推向力量的極限!……還有,也沒有其他概念像它這樣暴露了數學知識的內部缺陷!」 1900年,巴黎舉行的國際數學家大會 希爾伯特23個問題 彭加勒 (Poincare) vs. 希爾伯特 (Hilbert)

21 悖論 一般數學家:數學以邏輯為基礎。 弗列格:邏輯以及合為基礎! 集合有悖論!
理髮師悖論(消解之道 – 類型論(theory of types),pp :「禁止同階級的人幫你刮鬍子,便排除了自己幫自己刮鬍子的可能性!」) 說慌者悖論 弗列格的《數學基礎》第二冊印刷前的插曲。覆羅素函:「對於一位科學家來說,著作剛剛完成,理論基礎就被推翻,這實在是最大的不幸。本書籍將付印之際,羅素先生的一封信,就讓我陷入這樣的困境」。 羅素和懷海德合著《數學原理》(10年三冊,無以為繼!),運用全書362頁證明1+1=2。 比喻:畫作《丹納德的女兒》,一疊支撐地球的烏龜。

22 自我指涉或參照 這一部圖像小說最顯著的書寫特色之一,就是「自我指涉」(self reference)(p. 172 註解)。
在本書中,作者引述羅素等人有關數學基礎的研究成果,說明集合論之悖論(paradox)與自我指涉有關。 所謂的自我指涉,「從字面上來看,是指陳述本身提到自己。不過,它同時更被廣泛地被用在邏輯學上,來描繪陳述的指涉範圍也包括自己的特性,就像羅素悖論裡的理髮師故事一樣。」(p. 341)

23 自我指涉或參照 本書敘事然利用了此一特性。作者時常進入漫畫情節中,討論、質疑或補充羅素故事中的數學與邏輯概念之說明。
譬如:頁 有關悖論之說明,作者指出羅素所說的理髮師悖論和說方者悖論很像! 還有,內容提及自己本身的書籍,如馮內果的《冠軍的早餐》等書。 假設你現在為所有非自我指涉的書籍整理出完整的書目,那麼,它是否包含它自己? 如果包含……;如果不包含……

24 文學作品的例證! 呼應文學創作中的自我指涉。
評論黃凡的短篇小說〈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時,周芬伶等指出:「測量水溝是一件無聊的事,作者也不斷地揭示此事之無稽,並不斷地涉入小說之進行,並談論書寫之困難。這即是自我指涉。」 另外比較常見的自我指涉,則大都出現在戲劇表演現場上,某一角色在舞台上與觀眾討論劇情插曲或發展。

25 中場休息 創作者的反思時間! 「製作地圖的人」之比喻:「當然,弗列格、羅素、懷海德等人都是優秀的地圖製作人……但他們最後可能把現實和他們製作的地圖混為一談。」

26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圖示 來源/作者 7 Nico的反思:「有時候,…,上帝一定是個數學家。」 《爺爺的證明題》,高瑞夫、哈托許著,(洪萬生、洪贊天、林倉億譯),博雅書屋出版社,2009年9月22日出版,第72頁。 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11 《遇見哥德巴赫猜想》,阿波斯多羅斯.多夏狄斯著(王維旎譯),小知堂出版, 2002年12月02日出版。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12 《數學邏輯奇幻之旅》,阿波斯托羅斯.杜克西阿迪斯、克里斯托斯.帕帕迪米崔歐著(劉復苓譯),繁星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10年7月21日出版。

27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圖示 來源/作者 20 沒有其他概念像無限大一樣……知識的內部缺陷! 《數學邏輯奇幻之旅》,阿波斯托羅斯.杜克西阿迪斯、克里斯托斯.帕帕迪米崔歐著(劉復苓譯),繁星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10年7月21日出版,第136頁。 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21 禁止同階級的人幫你刮鬍子,……的可能性! 《數學邏輯奇幻之旅》,阿波斯托羅斯.杜克西阿迪斯、克里斯托斯.帕帕迪米崔歐著(劉復苓譯),繁星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10年7月21日出版,第180~181頁。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對於一位科學家來說,著作……,就讓我陷入這樣的困境 《數學邏輯奇幻之旅》,阿波斯托羅斯.杜克西阿迪斯、克里斯托斯.帕帕迪米崔歐著(劉復苓譯),繁星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10年7月21日出版,第177頁。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28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圖示 來源/作者 22 這一部圖像小說最顯著的書寫特色之一,就是「自我指涉」(self reference) 《數學邏輯奇幻之旅》,阿波斯托羅斯.杜克西阿迪斯、克里斯托斯.帕帕迪米崔歐著(劉復苓譯),繁星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10年7月21日出版, 第172頁。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所謂的自我指涉,「從字面上來看,…,就像羅素悖論裡的理髮師故事一樣。」 第341頁。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24 評論黃凡的短篇小說…。這即是自我指涉。」 25 當然,弗列格、……但他們最後可能把現實和他們製作的地圖混為一談。 第223頁。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Download ppt "數學與文化:以數學小說閱讀為進路 洪萬生 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