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在新课程改革中, 有力推动教学改革和提高自己水平,笔者认为应该实践中不断创新,采用新方法、新理念、引导学生采用历史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本文以高中必修三专题五第一节为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在新课程改革中, 有力推动教学改革和提高自己水平,笔者认为应该实践中不断创新,采用新方法、新理念、引导学生采用历史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本文以高中必修三专题五第一节为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在新课程改革中, 有力推动教学改革和提高自己水平,笔者认为应该实践中不断创新,采用新方法、新理念、引导学生采用历史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本文以高中必修三专题五第一节为例:

2

3 敦煌飞天壁画

4 万户的飞天梦

5   美国《纽约时报》发表评论:“中国的航天计划激发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中国展示了强大的航天技术能力。”
  西班牙《世界报》评论说:“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

6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第二十九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7 学思之窗 猜一猜 他是谁?________   “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

8 学思之窗 猜一猜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 9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上奋斗几十年,被誉为“两弹元勋”。 邓稼先 他是谁?________

9 第一颗原子弹 原子反应堆 第一颗人造卫星 氢弹爆炸

10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新华社播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明确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

11 学习探究   有人提出:中国热爱和平,而研究核武器这不是和我们的初衷相违背吗?何况如果那时把研究核武器的财力物力用于发展经济,也许我们的父辈不会那么穷。你怎么看待这种观念?

12   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文选》第3卷

13

14 凯文·卡特《饥饿的女孩》 获1994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2004年8日发表的《2004年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报告》中指出,全球有8.52亿人处在经常性的饥饿中,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使500多万儿童死亡,饥饿直接和间接给各国国民生产力和国家经济造成上百亿美元的巨额经济损失。

15 学思之窗 猜一猜   “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他是一个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被誉为“水稻之父”。 他是谁?________ 袁隆平

16 袁隆平在观察水稻生长情况

17   世界粮食基金会将本年度世界粮食奖授予袁隆平和蒙蒂·琼斯。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该奖项是世界农业研究工作方面的最高荣誉。
  2001年,袁隆平获得第一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18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袁隆平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19 学思之窗 猜一猜   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著,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正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他是谁?________ 杨利伟

20

21 “神舟5号”飞船在太空工作舱模型

22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23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

24 ⒈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步入发达国家行列,在21世纪成为世界上具有强大科技和竞争力的国家; ⒉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载人航天工程的意义:   ⒈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步入发达国家行列,在21世纪成为世界上具有强大科技和竞争力的国家;   ⒉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香港市民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25   在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宽敞明亮的机房里,矗立着一个红黄两色相间的大机柜。这就是我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达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它的诞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独立设计和研制巨型计算机的国家。

26 1997 年“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27 感受科技的力量   材料一 袁隆平杂交水稻与常规稻比较,每公顷年增产1.6吨,迄今已累计种植2.01亿公顷,累计增产粮食3亿吨,1999年已有美国、日本、巴西等20多个国家引进推广,为解决世界人口的粮食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   材料二 经过广大科研人员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863计划以相对较少的投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使我国在863计划所选高技术领域,由跟踪起步进入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据不完全统计,863计划实施15年来,在6个领域的230多个专题研究方向,共资助项目近5200余项,获国内外专利2000多项,发表论文47000多篇。共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达2000多亿元。

28 新中国科技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了怎样的作用?
请思考:   新中国科技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了怎样的作用?   两弹一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和对中国的核威胁,展示了自己的实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了安定环境。   杂交水稻的培育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   载人航天工程成为推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29 学史感悟 感悟一:科技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是密切相关的。 感悟二:科教兴国。 感悟三: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核战争的灾难。
  感悟一:科技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是密切相关的。   感悟二:科教兴国。   感悟三: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核战争的灾难。   感悟四:科学家们的事迹感动中国!让感动变成行动,让中国感动世界!   感悟五:……

30 合作探究:   材料一 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即近代科学)。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在16—18世纪却没有产生现代科学,这些科学已被证明是形成现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在亚洲产生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   问题一:16—18 世纪中国科学技术状况如何?   问题二:为什么没有产生现代科学?   问题三: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又如何努力将现代科学引入中国?结果怎样?   问题四: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国家独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31   材料二 20世纪中期以后,以航天技术、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的世界性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为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取得“两弹一星”的重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都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结论一: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我国科技发展。   结论二: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工作,取得了卓越成就。   结论三:改革开放后,经济实力增强,为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

32 结论:党和政府重视科技,为科技发展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向科学进军”。1949年11月,成立了以郭沫若为院长的中国科学院,逐步建成了由中央各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组成的科学研究体系。   1956年,中国制定《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把发展以原子弹、导弹为代表的尖端科技放在突出位置。   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制订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做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   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结论:党和政府重视科技,为科技发展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

33 交流结果归纳: 新中国科技取得成就的原因 ⒈国家的独立(保障); ⒉党和政府的重视; ⒊经济实力的增强; ⒋科学家的努力;
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Download ppt "在新课程改革中, 有力推动教学改革和提高自己水平,笔者认为应该实践中不断创新,采用新方法、新理念、引导学生采用历史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本文以高中必修三专题五第一节为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