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0月舆论焦点 10月5日, 首位获诺贝尔科学类医学奖的中国本土女科学家 屠呦呦 她是?.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10月舆论焦点 10月5日, 首位获诺贝尔科学类医学奖的中国本土女科学家 屠呦呦 她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0月舆论焦点 10月5日, 首位获诺贝尔科学类医学奖的中国本土女科学家 屠呦呦 她是?

2 “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中国,文明的国度》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 “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中国科学技术史》英国学者李约瑟 我们在历史上也曾经辉煌和骄傲过,你能结合所 学知识,谈谈我国从古到今科技所走过的历程吗?

3 辉煌 衰落 振兴 古代—— 近代—— 新中国—— 我们在历史上也曾经辉煌和骄傲过,你能结合所 学知识,谈谈我国从古到今科技所走过的历程吗?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如四大发明 近代—— 衰落 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受制于人: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 新中国—— 振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4 19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学习目标: 1、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19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学习目标: 1、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2、了解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3、理解科技进步在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5 一、自主学习:建国后科技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
领域 时间 成就 地位、意义 原子能技术 1964年 1991、1994 航天技术 1970年 1999年起 2003年 农业 1973年 生物技术 1965年 20世纪末 计算机技术 1983年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加强国防,打破核垄断; 提高地位,维护和平; 取得经济社会效益 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秦山、大亚湾核电站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 号”发射成功 世界第五航天时代国家 神舟号无人飞船4次成功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行 世界第三载人航天技术大国。 袁隆平杂交水稻南优2号 大大提高水稻产量, 有助解决世界饥饿问题。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 世界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 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时代 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贡献 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号” 居世界前列, 加速国家信息化发展

6 拓展延伸: 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又如何努力将现代科学引入中国?结果怎样?为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努力: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 结果:促进我国近代科技发展,但仍处于弱国无外交的落后地位 原因: 地主阶级洋务派学西方是为维护封建制度; 资产阶级学西方先进科技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但由于时代和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 启示2: 要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除了向西方引进先进技术外,最根本的是要获得民族的独立。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科技领先的前提。

7 新中国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 探究三: 1、国家的独立(保障) 2、党和政府重视科技,实施国家战略。
思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以来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1、国家的独立(保障)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向科学进军”, 1949 年 11 月,成立了以郭沫若为院长的中国科学院,逐步建成了由中央各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组成的科学研究体系。 1956 年,中国制定《 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把发展以原子弹、导弹为代表的尖端科技放在突出位置。 2、党和政府重视科技,实施国家战略。

8 国家战略 新中国成立——“文革”前 “文革”之后
1956年,我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把原子能、火箭和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列为发展重点; 1963年,我国第二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部署导弹、原子能、氢弹的研究实验,安排了人造卫星的研制。 “文革”之后 1978年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86年86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旨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以前沿技术研究发展为重点。重点发展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

9 新中国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 探究三: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思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以来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材料二 20世纪中期以后,以航天技术、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的世界性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为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两弹一星”的重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都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4、科学家的努力与无私奉献 5、改革开放后,经济实力增强

10

11 感受精神 勇于奉献,民族脊梁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他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航天之父” 。 钱 学 森 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 ——美国海军部次长

12 感受精神 勇于奉献,民族脊梁 接到任务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妻子表示支持;
使用算盘进行极为复杂的原子理论计算,为了演算一个数据,一日三班倒。算一次,要一个多月,算9次,要花费一年多时间 。 两弹元勋邓稼先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 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最后因受核辐射严重伤害、全身大出血而病逝,年仅62岁。直到他去世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他的遗言是:“死而无憾”。

13 感受精神 勇于奉献,民族脊梁 屠呦呦对抗疟疾药物的研究始于近半个世纪前。1969年,作为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科技组组长,屠呦呦和团队开始寻找新的抗疟疾药物。她历经380多次实验,查阅大量文献,借鉴了古代用药的经验,终于在1971年成功提取出青蒿素,为新型抗疟药奠定了基础。 屠呦呦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说,虽然当时科研条件极为艰苦,但是这是国家交给的任务,有一种使命感,一定要做成。 屠呦呦:国家需要就必须持之以恒的把它做出来,应该有这种信念和信心,其中过程确实是非常曲折。 启示3: 科学家的爱国热情、无私奉献、淡泊名利、自我牺牲和艰苦创新的精神推动科技进步。

14 【针砭时弊】 近期媒体关注有两大人物:屠呦呦,黄晓明。 屠呦呦和黄晓明此时舆论的PK结果
当电视、广播、app新闻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黄的婚礼,铺天盖地全是娱乐消息的时候,屠呦呦的报道却明显冷清很多,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屠呦呦是谁。

15 我们的反思 一个只知娱乐的民族没有未来! 民族竞争力最终靠的是科技!
在屠呦呦和黄晓明此时舆论的PK较量中,我们输了精神,赢得了一场2亿元的排场秀。当一位挥金如土的演员极尽奢靡办一场奢华的婚礼秀,费用两亿的时候,而诺奖得主屠呦呦呕心沥血,一生奉献,奖金却只能在北京买半个客厅,屠呦呦穷其一生所获报酬竟然不如baby一季跑男的收入。 这种巨大的反差与价值观的扭曲,进一步的放大了社会存在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奢靡的思想风气。 当社会虚荣成为风尚,娱乐成为主流,浮华成为氛围的时候,我们的民族竞争力靠什么去屹立世界之林,是黄晓明、还是屠呦呦? 一个只知娱乐的民族没有未来! 民族竞争力最终靠的是科技!

16 感谢各位! 江苏省溧阳中学历史组 颜子翔

17 美苏两极争霸 美英敌视中国 探究一: 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材料2
材料 刚刚建立的新中国就面临着侵略战争与核威胁。1984年和1985年初,报纸刊登着两条新闻:“一批解密文件表明,1953年美国曾想利用核武器攻击中国的援朝部队”“1954年,美、英等国考虑用核武器进攻中国。” 材料2 赫鲁晓夫与肯尼迪较量 美苏两极争霸 美英敌视中国 思考:1、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为什么果断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18 中苏关系恶化 增强国防力量 巩固新政权 探究一: 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材料3
材料4:陈毅元帅表示,“脱了裤子当当,也要把我国的尖端武器搞上去。”据聂帅在其回忆录中描述,陈帅多次对他风趣地说,“我这个外交部长的腰杆现在还不太硬,你们把导弹、原子弹搞出来了,我的腰杆就硬了 —《1960:国防过大关 》 增强国防力量 巩固新政权 思考:1、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为什么果断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19 C 美国敌视 中苏关系恶化 美苏争霸,导致局势紧张 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2、目的: ①国际 ②国内: (一)两弹一星 1、背景
下列与新中国的“两弹一星”战略决策没有直接关系的 A、加强了国防力量,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B、打破美苏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C、“大跃进”和“文革”的推动 D、提高国际地位 1、背景 C 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2、目的: 为了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增强国防,巩固新中国政权

20 探究一: 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启示1: 科技是把双刃剑,要正确对待合理把握,为人类造福。 2、不赞成。核技术有消极性。 理由:
核武器对人类的危害、破坏和平; 核泄漏危及环境; 1、赞成。核技术作用巨大。1 理由:4 维护国家安全、提高国际地位,保卫世界和平; 为经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等方面考虑。 广岛原子弹爆炸后 秦山核电站 据图和所学,你赞成中国发展核技术吗?请说明理由。(5分) 启示1: 科技是把双刃剑,要正确对待合理把握,为人类造福。

21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 邓小平

22 航天技术与中华民族复兴 探究二: 1970年,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开启了中国的航天时代。
2003年,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23 航天技术与中华民族复兴 探究二: 国家:美国和苏联 国际格局:两极格局
材料1: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进入轨道,在天空中响起东方红的乐曲,卫星的主要任务是向太空播放《东方红》乐曲。 总体目标:上得去,抓得住,看得到,听得见。 材料2: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据新华社电 问题:(1)据材料1、2,“垄断空间技术”的是哪两个国家?当时两国的地位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4分) 国家:美国和苏联 国际格局:两极格局

24 航天技术与中华民族复兴 侧重点: 材料1、2——打破垄断,政治意义。 材料3———和平发展,经济意义。 原因:
探究二: 航天技术与中华民族复兴 材料1: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进入轨道,在天空中响起东方红的乐曲,卫星的主要任务是向太空播放《东方红》乐曲。 总体目标:上得去,抓得住,看得到,听得见。 材料2: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据新华社电 侧重点: 材料1、2——打破垄断,政治意义。 材料3———和平发展,经济意义。 原因: 材料1、2: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 国际,处于冷战时期。 材料3: 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材料3:数据显示,我国近年来开发的10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在航天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近2000项航天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研究表明,航天技术的投入产出比达到了1:10。 可以说,航天产业是一个联动效应极强的高技术产业。 ……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 ——2012年4月13日《西安晚报》 (2)材料1、2与3在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意义时,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为何有这样的差异。(6分)


Download ppt "10月舆论焦点 10月5日, 首位获诺贝尔科学类医学奖的中国本土女科学家 屠呦呦 她是?."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