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
云南省设计院 2009年1月

2 主要内容 一、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 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 三、编制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3 一、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
1. 国家相关规定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4年3月) 2. 涉及阶段 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4 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
(一) 云南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1 设计说明书 1.1 概述 设计依据 设计委托书(或设计合同)、批准的可研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选厂报告等的批准机关、文号、日期、批准的主要内容,业主的主要要求,采用的规范和标准,详勘资料及工程测量资料。 主要设计资料 资料名称、来源、编制单位及日期,一般包括1:500地形测量图(场区、道路、中转站等)、场区水文地质资料及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多年平均逐月降雨量及蒸发量资料、用水、用电、征地协议,环保部门的批准书,流域或区域环境治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城市(或区域)概况及自然条件 建设现状、总体规划、分期修建计划及有关情况,概述地表、地貌、工程地质、地下水水位、水文地质、气象、水文等有关情况。 现有环卫工程概况及存在问题 现有街道清扫、垃圾收运系统、垃圾处理及回收利用现状、处理工艺、设施的利用情况,垃圾无害化处理程度及其它的相关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5 1.2 设计概要 总体设计 1 垃圾产生量及成分 复核可行性研究中规划人口、人均垃圾产率等设计参数并说明采用的计算公式。 复核可行性研究中提供的现状垃圾成分资料。 说明垃圾的回收利用情况。 综合说明近、远期垃圾产生量及工程分期建设的确定。 2 工程规模 工程规模指项目服务期限内的平均规模。 复核可研确定的工程规模,最终确定设计工程规模并说明理由。 3 垃圾收运及垃圾处理工艺 说明服务区域内垃圾收运所采用的方法及垃圾处置所采用的工艺。 4 收运、处置系统总体布置 根据城镇总体规划、分期建设的要求,结合环卫设施现状,提出可能的收运、处置系统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论证方案的合理性和先进性,择优推荐方案,列出方案的系统示意图。

6 收运系统设计 1 收集系统设计:说明不同片区的服务面积、垃圾收集方式、垃圾收集容器配置、垃圾收集车辆配置的原则,收集路线、转运方式、及系统的环境保护措施等。 2 垃圾收集转运站或垃圾中转站设计:说明收集转运站或中转站采用的形式、设备选型、性能与台数、主要设计参数、运行要求、交通组织、相关的土建、供配电、供排水、通风除臭等配套设施。 垃圾处理场设计 1 说明垃圾处理场位置的选择,选定场址考虑的因素,如相关规划要求、地理位置、地形、工程及水文地质、防洪标准、卫生防护距离与城镇布局关系,占地面积、相关建设条件(如供水、供电、道路交通)等。还应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必要的复核。 2 根据垃圾量及垃圾成分,说明垃圾处理处置采用的方法,工艺流程,总平面布置原则,预计处理后达到的目标。 3 按流程顺序说明各构筑物的方案比较或选型,工艺布置,主要设计数据、尺寸、构造材料及其所需设备选型、台数与性能,采用新技术的工艺原理特点。 4 如采用卫生填埋工艺,应根据场址的综合情况,重点进行库区防渗、进场及场内道路、垃圾渗滤液处置的设计。 5 简要说明场内主要辅助建筑物及生活福利设施的建筑面积及其使用功能。 6 说明场内给水管及消火栓的布置,排水管布置及雨水排除措施、道路标准、绿化设施。

7 建筑设计 1 说明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或使用功能确定的建筑平面布置、层数、层高、装修标准、对室内热工、通风、消防、节能所采取的措施。 2 说明建筑物的立面造型及其周围环境的关系。 3 辅助建筑物及职工宿舍的建筑面积和标准。 4 除满足上述要求外,尚需符合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的有关规定。 结构设计 1 工程所在地区的风荷、雪荷、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冰冻深度、地震基本烈度。对场地的特殊地质条件(如软弱地基、膨胀土、滑坡、溶洞、冻土、采空区、抗震的不利地段等)应分别予以说明。 2 根据构(建)筑物使用功能、生产需要所确定的使用荷载、地基土的承载力设计值、抗震设防烈度等,阐述对结构设计的特殊要求(如抗浮、防水、防爆、防震、防蚀等)。 3 阐述主要构筑物(如渗滤液调节池、垃圾坝等)结构设计的方案比较和确定,如结构选型,地基处理及基础形式、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的设置、为满足特殊使用要求的结构处理、主要结构材料的选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的采用。 4 除满足上述要求外,尚需符合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规定》(2003年版)。

8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 1 设计范围及其他专业提供的本工程设计资料等。 2 设计计算参数:室外主要气象参数,各构(建)筑物的计算温度。 3 采暖系统:各建(构)筑物热负荷:热源状况与选择和换气次数;通风系统的形式及补水与定压;室内外供热管道布置方式和敷设原则;采暖设备、散热器类型、管道材料及保温材料的选择。 4 通风系统:需要通风的房间和部位:通风系统的形式和换气次数;通风系统设备大的选择;降低噪音措施;通风管道材料及保温材料的选择;防火技术措施。 5 空气调节系统:需要空调的房间及冷负荷;空调(风、水)系统、控制简述及必要的气流组织说明;空气调节系统设备的选择;降低噪音措施;空气调节管道材料及保温材料的选择;防火技术措施。 6 锅炉房:确定锅炉设备选型(或其它热源);供热介质及参数的确定;燃料来源与种类;锅炉用水水质软化、降低噪音及消烟除除尘措施,简述锅炉房组成及附属设备间设置的布置。锅炉房消防及安全措施。 7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节能环保措施和需要说明的问题。 8 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对负荷、风量和水量、主要管道水力等应做初步计算,确定主要管道和风道的管径、风道尺寸及主要设备的选择。 9 对大型厂站及厂前区综合管理楼和宿舍楼等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参见《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热能动力及建筑给排水有关章节的深度要求。

9 供电设计 1 说明设计范围及电源资料概况。 2 电源及电压:说明电源电压,供电来源,备用电源的运行方式,内部电压选择。 3 负荷计算:说明用电设备种类,并以表格表明设备容量,计算负荷数值和自然功率因数,功率因数补偿方法,补偿设备的数量以及补偿后功率因数结果,补偿方式。 4 供电系统:说明负荷性质及其对供电电源可靠程度的要求,内部配电方式,变电所容量、位置、变压器容量和数量选定及其安装方式(室内或室外),备用电源、工作电源及其切换方式。 5 保护和控制:说明采用继电保护方式。控制的工艺过程,各种遥测仪表的传递方法、信号反映、操作电源类型等,确定防雷保护措施,接地装置,防曝要求。 6 厂区管缆敷设、主要设备选型、电话及火灾报警装置的设置。 7 计量:说明计量方式。 仪表、自动控制及通讯设计 1 说明厂站控制模式、仪表、自动控制设计的原则和标准,全厂控制功能的简单描述,仪表、自动控制测定的内容、各系统的数据采集和调度系统,包括带监控点的流程图(P&I)。 2 说明通讯设计范围及通讯设计内容,有线及无线通讯。 3 仪表系统防雷、接地和克服干扰的内容。

10 机械设计 1 说明垃圾场所需设备的选型、规格、数量及主要结构特点。 机修间说明书、表明机修间维修范围、面积、设备种类、人员安排等。 1.3 环境保护 处理场所在地点对附近居民点的卫生环境影响。 尾气及填埋产生气体排放对大气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渗滤液处理后排放对地表水体和地下水可能造成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垃圾处理场环境监测手段和方式。 垃圾收集转运站或中转站的通风除臭等环保措施。 如采用卫生填埋工艺,应说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和预期处理效果。 锅炉房消烟除尘措施和预期效果。 降低噪音措施。 1.4 劳动保护 泵房地下部分散发有害有毒气体的可能性和防范措施。 垃圾处置过程中所产生的易燃易爆气体的可能性和防范措施。 采用减轻劳动强度,电器安全保护,防滑梯、护栏、转动设备防护罩等防护措施。

11 1.4.4 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如个人防护用具的配备及医学防护措施。设置浴室、厕所、更衣室等卫生设施。
作业场所的洒水降尘措施及防止使用杀虫灭鼠药剂造成二次污染的措施。 安全设施。 1.5 消防 根据构(建)筑物的消防保护等级,考虑必要的安全防火间距,消防道路、安全出口、消防给水等措施。 1.6 节能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叙述能耗情况及主要节能措施,包括建筑物隔热措施、节电、节药和节水措施,余热利用,说明节能效益。 1.7 人员编制及经营管理 提出需要的运行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的建议。 提出年总成本费用并计算每吨垃圾处置的成本费用。 单位库容的投资指标。 分期投资的确定。 1.8 下阶段设计要求 需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施工图设计阶段需要的资料和勘测要求。

12 2 工程概算书 见《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和概预算文件》的相关章节。 3 主要材料及设备表 提出全部工程及分期建设需要的三材、管材及其它主要设备、材料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以表格方式列出清单)。 4 设计图纸 初步设计一般应包括下列图纸,根据工程内容可增加或减少。 4.1 总体布置图 比例一般采用1:5000~1:25000,图上表示出地形、地物、河流、道路、风玫瑰等,标出座标网,绘出现有和设计的环卫工程系统及服务范围,列出主要工程项目表。 4.2 垃圾收运系统 垃圾收集转运站或中转站工艺平面布置图:比例一般采用1:100~1:500,图上表示出坐标轴线、等高线、风玫瑰(指北针)平面尺寸,绘出现有和设计的建、构筑物及主要管渠、围墙、道路、及相关位置,绿化景观示意,竖向设计,列出构筑物和建筑物一览表、工程量表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3 4.3 垃圾处理场 4.3.1 垃圾处理场总平面图:比例一般采用1:100~1:500,图上表示出坐标轴线、等高线、风玫瑰(指北针)平面尺寸,标注征地范围坐标,绘出现有和设计的建、构筑物及主要围墙、道路的相关位置,绿化景观示意,竖向设计,列出构筑物和建筑物一览表、工程量表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4.3.2 工艺流程图:采用框图或其它方式表示出生产流程中各工段之间的关系,主要技术指标。 4.3.3 填埋库区纵、横剖面图:采用比例一般1:100~1:500。绘出填埋库区典型、特殊的库区纵、横剖面图,表示出各主要设施之间的竖向标高关系。 4.4 主要构筑物工艺图(主体工程设计) 采用比例一般1:50~1:200,图上表示出工艺布置、安装尺寸、相关位置、标高。列出主要设备、材料一览表,并注明主要设计技术数据。 4.5 特殊设施的设计图:如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焚烧炉烟气处理等,应满足有关专业的设计要求。 4.6 场区给排水设计:包括场区给排水、消防系统设计及排洪系统设计图。 4.7进场道路(含填埋场场内道路)

14 4.7.1 平面设计图:一般采用比例1:500~1:2000。包括规划道路中线位置、红线宽度、规划道路宽度、道路施工中线及主要部位的平面布置和尺寸。
纵断面图:一般采用比例纵向1:50~1:200,横向1:500~1:2000。包括道路高程控制点及初步确定纵断线型及相应参数。 横断面设计图:采用比例1:100~1:200,包括设计横断面图、现状横断面图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现状地上、地下杆管线位置、两侧重要建筑、路面结构设计图。 4.7.4 挡土墙、涵洞及附属构筑物图。 4.7.5 必要的交通标志、标线布置图。 4.8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建筑图 应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采用比例一般1:50~1:200,图上表示出主要结构和建筑配件的位置,基础做法,建筑材料、室内外主要装修、建筑构造、门窗以及主要构建截面尺寸等。 4.9 供电系统和主要变、配电设备布置图,厂区管缆路由图 表示变电、配电、用电启动保护等设备位置、名称、符号及型号规格,附主要设备材料表。

15 4.10 自动控制仪表系统布置图 仪表数量多时,绘制系统控制流程图,当采用微机时,绘制微机系统框图。 4.11 通风、锅炉房及供热系统布置图 4.12 机械设备布置图 专用机械设备和非标机械设备设计图,表明设备的规格、性能安装位置及操作方式等设计参数。 机修车间平面图,表明机修设备型号、数量及布置。 附件:各类批件和附件

16 (二) 云南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1 设计说明书 1.1 设计依据 摘要说明初步设计批准的机关、文号、日期及主要审批内容。 施工图设计资料依据。 采用的规范、标准和标准设计。 详细勘测资料。 1.2 设计内容 工艺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详见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 其它专业设计。 对照初步设计变更部分的内容、原因、依据等。 1.3 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的说明。 1.4 施工安装注意事项及质量验收要求 有必要时另编主要工程施工方法设计。 1.5 运转管理注意事项。

17 2 修正概算或工程预算 见《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和概预算文件》的相关章节。 3 主要材料及设备表 4 设计图纸 4.1 总体布置图 采用比例1:2000~1:10000,图上内容基本同初步设计,而要求更为详细确切。 4.2 垃圾收集转运站或中转站总平面布置图:比例一般采用1:200~1:500,图上表示出坐标轴线、等高线、风玫瑰(指北针)平面尺寸,绘出建、构筑物及主要管渠、围墙、道路、及相关位置,绿化景观示意,竖向设计,列出构筑物和建筑物一览表、工程量表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4.3 垃圾收集转运站或中转站工艺设计图及相关专业设计图:比例一般采用1:50~1:200。 4.4 垃圾处理场 垃圾处理场总平面图:比例1:200~1:500,包括风玫瑰图、等高线、座标轴线、构筑物、围墙、绿地、道路等的平面位置,注明厂界四角座标及构筑物四角座标或相对位置,构筑物的主要尺寸和各种附属设施尺寸、位置等,并附构筑物一览表、工程量表、厂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图例及有关说明。

18 4.4.2 工艺流程图:采用比例竖向1:100~1:200,表示出生产工艺流程中各构筑物及其标高关系,主要技术指标。(如采用卫生填埋工艺,可不附此图)
填埋库区纵、横剖面图:应包括渗滤液调节池等,图上内容基本同初步设计,要求更为详细确切并附必要的大样图。 场内各构筑物和附属设备的建筑安装详图:采用比例1:10~1:50。 4.5 特殊设施的设计图:如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焚烧炉烟气处理等,应满足有关专业施工图的设计要求。 4.6场区给排水设计:包括场区给排水、消防系统设计及排洪系统设计图,图纸应满足施工图的设计要求。 4.7进场道路(含填埋场场内道路) 平面设计图:一般采用比例1:500~1:1000。包括规划道路中线位置、红线宽度、规划道路宽度、道路施工中线坐标、平曲线要素及主要部位的平面布置和尺寸,各种杆、管线和附属构筑物的位置、尺寸、征地范围等。 纵断面图:一般采用比例纵向1:50~1:100,横向1:500~1:1000。包含设计路面高程、边沟纵断面设计线、坡度及变坡点高程、竖曲线及其参数等。 横断面设计图:采用比例1:100~1:200,应示出设计横断面图、现状横断面图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现状地上、地下杆管线位置、两侧重要建筑、路面结构设计图,大填大挖方路基设计,特殊横断面及边沟设计、路拱曲线大样图等。

19 4.7.4 路面结构设计图:路面结构组合大样、构造大样及分块大样,特殊路段路面结构大样等。
4.7.5 挡土墙、涵洞及附属构筑物平、立、剖面结构详图。 4.7.6 必要的交通标志、标线设计图。 4.8 单体建构筑物设计图 工艺图:比例一般采用1:50~1:100,分别绘制平面、剖面图及详图,表示出工艺布置,细部构造,设备,管路系统等的安装位置和方法,详细标注各部尺寸和标高(绝对标高),引用的详图、标准图,并附设备管件一览表以及必要的说明和主要技术数据。 建筑图:比例一般采用1:50~1:100,分别绘制平面、立面、剖面图及各部构造详图、节点大样,注明轴线间尺寸、各部分及总尺寸、标高设备或基座位置、尺寸与标高等,留孔位置的尺寸与标高,表明室外用料做法,室内装修做法及有特殊要求的做法,引用的详图、标准图并附门窗表及必要的说明。尚需满足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 结构图:比例一般采用1:50~1:100,绘出结构整体及构件详图,配筋情况,各部分及总尺寸与标高,设备或基座等位置、尺寸与标高,留孔、预埋件等位置、尺寸与标高,地基处理、基础平面布置、结构形式、尺寸、标高,墙柱、梁等位置及尺寸,屋面结构布置及详图。引用的详图、标准图。汇总工程量表,主要材料表、钢筋表(根据需要)及必要的说明。尚需满足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

20 4.8.4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锅炉房(其它动力站)、室内外给排水施工图。
1 包括图纸目录、设计与施工说明、设备表、设计图纸、计算书。 2 一般建(构)筑物要求表示出图例,各种设备、管道、风道布置与建筑物的相关位置和尺寸绘制的有关安装平面图、剖面图、安装详图、系统(透视)图、立管图。 3 锅炉房绘出设备平面布置图、剖面图注明设备定位尺寸、设备编号及安装标高,必要时还应注明管道坡度及坡向;系统图应绘出设备、各种管道工艺流程,就地测量仪表设置的位置,按本专业制图规定注明符号、管径及介质、流向,并注明设备名称或编号。 室外管网应绘出管道、管沟平面图,途中表示管线支架、补偿器、检查井等定位尺寸或座标,并注明管线长度及规格、介质代号、设备编号,简单项目或地势平坦处,可不绘管道纵断面图而在管道平面图主要控制点直接标准或列表说明,设计地面标高、管道敷设高度(或深度)坡度、坡向、地沟断面尺寸等;管道、管沟横断面图,应表示管道直径、保温厚度、两管中心距等,直埋敷设管道应标出填砂层厚度及埋深等;节点详图,应绘制检查井(或管道操作平台)、管道及附件的节点等。 大型厂站以及厂前区综合管理楼和宿舍楼等建筑物其出图深度参见《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热力动力及建筑给排水有关章节的深度要求。

21 4.9 电气 厂(站)高、低压变配电系统和一、二次回路接线原理图:包括变电、配电、用电启动和保护等设备型号、规格和编号。附设备材料表,说明工作原理,主要技术数据和要求。 各构筑物平面、剖面图:包括变电所、配电间、操作控制间、电气设备位置,供电控制线路敷设,接地装置,设备材料明细表和施工说明及注意事项。 各种保护和控制原理图、接线图:包括系统布置原理图,引出或引入的接线端子板编号、符号和设备一览表以及动作原理说明。 电气设备安装图:包括材料明细表,制作或安装说明。 厂区室外线路照明平面图:包括系统布置原理图,架空和电缆配电线路,控制线路及照明布置。 非标准件加工详图。 4.10 仪表及自动控制 需要表示出有关工艺流程的检测与自控原理图,全厂仪表及控制的布置、仪表控制流程图、仪表及自控设备的接线图和安装图,仪表及自控设备的供电、供气系统图和管线图、工业电视监视系统图、控制柜、仪表屏、操作台及有关自控辅助设备的结构布置图和安装图,仪表间、控制室的平面布置图,仪表自控部分的主要设备材料表。

22 4.11 机械设计 专用机械设备的设备安装图,表明设备与基础的联接,设备的外形尺寸、规格、重量等设计参数。 非标机械设备施工图,包括负荷国家标准的机械总图、部件图、另件图。 机修车间平、剖面图、设备一览表,表明设备的种类、型号、数量及布置。

23 三、编制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
1. 编制要求: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进行综合的研究和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推荐建设方案,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着重论述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经论证后确定项目的主要特征(服务范围、规模、处理工艺、投资、效益等)。 3. 确定项目的建设目标:针对项目所在地的具体情况,结合相关规划要求,确定出项目的建设目标(含可量化的目标和不可量化的绩效)。

24 (二) 需注意的方面: 1. 污水项目 (1)城市给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应作详尽的叙述; (2)相关规划概况(包括城市总体规划、给排水专项规划、防洪规划):简述相关内容并进行分析,说清其相关关系 ; (3)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 (4)合流制管道截流倍数的确定; (5)排放污水水量情况论证(人口预测、人均用水量标准); (6)排放污水水质情况论证(旱季、雨季设计水质); (7)厂址比选; (8)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9)污泥干化的问题; (10)工程效益分析: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25 2. 垃圾项目 (1)城市环卫系统现状; (2)项目区域人口预测; (3)工艺比选; (4)填埋场场址选择; (5)库区分期; (6)双层防渗的问题; (7)渗滤液调节池的计算、调节池加盖; (8)渗滤液处理; (9)设防火隔离带、绿化隔离带; (10)油站的设置; (11)进场道路及总图; (12)库区排水; (13)消防系统。

26 谢谢


Download ppt "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