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七章 土壤空气.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七章 土壤空气."—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 土壤空气

2 土壤空气是土壤的重要组分,是土壤肥力的 四个要素之一,土壤空气状况是土壤重要的物理 性质。 另外,土壤的通气状况对土壤发生发展也有重 要的影响。

3 第一节 土壤空气状况

4 一、土壤空气的含量 土壤空气的含量不是一个稳定的数值,因 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土壤
空气存在于未被水所占据的土壤孔隙中,在孔 隙度不变的情况下,土壤含水量增加,空气含 量必然减少。

5 由于土壤水的含量随降雨、灌溉、蒸发、蒸 腾等因素不断变化,土壤空气的含量也因此而不断变化。 在水、气这对矛盾中,水处于主导地位,水可以赶走空气,但空气一般不能排斥水,水处于优先的、支配的地位。

6 受的水分是一定的,但是通过人为因素改变土 壤的孔隙状况,也会极大地影响土壤空气的含 量。
另外,对于一定的土壤类型来说,尽管接 受的水分是一定的,但是通过人为因素改变土 壤的孔隙状况,也会极大地影响土壤空气的含 量。

7 土壤空气的含量一般称为空气容量,通常以 单位体积中,空气所占的容积百分数表示。一般 旱地要求空气容量在10~15%以上,这和通气孔 隙度是一致的。

8 二、土壤空气的组成  和土壤空气的含量一样,土壤空气的组成也 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时间、土层深度、生物 的活动不断变化的。
其组成特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

9 1、土壤空气是不连续的 在一般情况下,土壤空气被分隔在大大小 小的土壤孔隙中,有时被土粒所分隔,有时被 水分所分隔,不象大气层中那样连成一片。

10 2、土壤空气是不均匀的 土壤中的空气,由于受到生物活动的影响,在各处是不均匀的,有时,各点之间的差别是 很大的。

11 3、土壤空气中CO2的含量远远超过大气 大气中CO2的含量约为0.03%,而在土壤中可高 达0.16~0.65%。 这一特点有利于土壤中矿物质的化学风化, 对 提供矿质养分有积极作用。

12 4、土壤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总是低于大气 这是生物消耗的结果,在严重时对植物根 系的呼吸和好气微生物的活动会产生不利影 响,氧气供应不足在土壤中不同程度地时有发 生。有人认为,土壤空气中,氧的浓度低于 10%是很普遍的现象。

13 表7-1 土壤空气与大气组成的比较(容积%) 0.15-0.65 - 气 体 O2 CO2 N2 其他 气体 地面 大气 20.94
气 体 O2 CO2 N2 其他 气体 地面 大气 20.94 0.03 78.05 0.95 土 壤 空 气

14 5、土壤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比大气高 当土壤含水量超过土壤能吸附的水量时,土壤 空气总是水分饱和的。

15 6、土壤空气中有少量的还原性气体 当土壤空气流通严重受阻时,有一些还原 性气体在土壤中积累,如 CH4、H2S、 H2,特 殊情况下,还可能产生PH3 和CS2,严重危害 作物生长。

16 三、土壤空气与作物生长 (一) 影响根系的发育  大多数作物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根系长、 颜色浅、根毛多,缺氧的根系则短而粗,颜色发
黑,根毛大量减少。

17 根据资料,土壤空气中O2的浓度低于9~ 10%,根系发育就要受影响,如降到5%以下, 绝大部分的根系就停止发育。

18 中国农业大学试验资料: 土壤空气中O2和CO2的总和为土壤空气的 21%时,棉花根系的生长和O2 / CO2的相对比 例有关。

19 O2占17.85%, CO2 占3.15%时,发育良好; O2 占14.7%, CO2占6.3%时,能正常生长; O2降到8.42%, CO2超过12.6%时,根系就 停止了发育。

20 通气不良时,作物根呼吸作用减弱,吸收养分和水分的功能降低,特别是对K的吸收影响最大,因而作物柔软、黄化。
长期淹水时,作物死亡,在一定程度上是 渴死的。

21 (二) 影响种子萌发 种子萌发需要氧气,使种子内的营养物质进 行转化和代谢活动。通气不良时,一方面影响正 常的转化,另一方面却因产生了有害物质而使种 子受害(粉籽、烂种)。

22 (三) 影响作物的抗病性 原因是O2不足,CO2过多,土壤酸度增加, 适于霉菌发育;同时,由于营养不良,抗病能力 降低。

23 第二节 土壤通气性 (soil aeration)

24 土壤通气性有两方面的含意: 一是指土壤空气与大气进行交换的能力; 二是指土体内部空气扩散交流的能力。

25 土壤通气性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和大气的 交流,不断更新土壤空气的组成,保证足够的 氧气浓度,减少有害气体的影响。

26 如果土壤通气由于某种原因受阻,土壤空气 中的氧在很短时间内就可能被全部消耗掉,这对 作物生长是非常有害的。

27 一、土壤通气的机制 (一) 土壤空气和大气之间的整体交流 由于土壤空气和大气之间的总压力梯度而 产生的整体流动,叫作整体交流。

28 整体交流产生的原因: 1、土壤温度的变化 当土温高于气温时,土壤中的空气受热上升, 近地面空气由于较湿而渗入土壤孔隙中,土壤温
度的昼夜变化,都能促进这种交流。

29 2、水分进出土壤 当土壤水分含量增加时,就有更多的孔隙被 水所充塞,同时把相应体积的空气排挤出土体; 而当水分由于再分布或蒸腾、蒸发而降低时,大 气中的新鲜空气又会进入土体的孔隙之内。

30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水分迅速进入土壤,则可能有一部分空气被封闭在土体内,成为受挤压的气泡,此时水分的进入对空气的更新作用就受到限制,同时,空气也影响水的运动和分布。

31 3、大气气压的变化 因地面上的风和气体流动而产生的空气机械搅动,也会推动表层土壤空气的整体流动,也是造 成土壤空气与大气进行整体交流的因素。

32 (二) 气体扩散(soil air diffusion)
 气体的扩散,是由个别气体的分压梯度而产 生的移动。 这是土壤通气的主要机制。

33 土壤中生物的生命活动,使土壤空气中CO2的浓度不断增加,O2的浓度不断减少,因而造成

34 CO2不断从土壤空气中向大气扩散,同时O2不断 从大气中向土壤空气中扩散。 这个过程叫作土壤呼吸。
这两个梯度的方向是相反的,它们分别引起 CO2不断从土壤空气中向大气扩散,同时O2不断 从大气中向土壤空气中扩散。 这个过程叫作土壤呼吸。

35 土壤中O2和CO2的扩散,可用扩散定律来描述:
dQ = D · A · (dp/dx)dt 这个公式可以叙述为: 气体的扩散量和它的分压梯度以及扩散通 道的断面积成正比。

36 D为扩散系数,代表气体在单位分压梯度下每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土体断面的气体量。

37 D主要取决于土壤性质,如孔隙状况。另外,
也和气体本身的性质有关。 相同含水量情况下,O2的扩散系数比CO2高1.25倍;温度对扩散系数也有影响,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8 土壤空气中的O2和CO2也可以在溶液中扩 散,但这种扩散速率要比在空气中扩散慢得多。 另一方面,由于各种气体和溶解度不同,在 溶液中扩散的速度也不一样,CO2要比O2快。

39 在土壤中,能让气体通过的主要是未被水占 据的孔隙,而且这些孔隙又是粗细不等的,气体 分子在其中扩散时,往往会碰壁,需要经过曲折 的道路,才能从一点运动到另一点,速度极慢。

40 二、土壤通气性的指标 (一) 氧扩散率(Oxygen Diffusion Rate, ODR) 1、概念
每分钟内扩散到每平方厘米土层氧的克 数,称为土壤的氧扩散率。

41 2、测定原理和方法 用铂电极作为正极,一个标准电极作为负 极,把电极插入土中,铂电极上的氧被还原,产 生电流,其强度和氧被还原的量成比例,而氧被 还原的数量与扩散到铂电极表面的氧的速率有 关,根据测得的电流,用公式计算出氧的流量。

42 一般认为,ODR的数值应大于3×10-7— 4×10-7克/cm2·min,低于2×10-8克/cm2·min,根 系生长就会受阻。

43 3、存在问题 ① 铂电极的界面条件与根周围的界面条件不完 全一致; ② 受含水量影响,对水分饱和的土壤适用,较 干土壤不适用; ③ 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土壤pH等。

44 (二) 土壤通气量 ( soil air flux ) 
指在单位时间内,在单位压力下,进入单位 体积土壤的气体总量,用ml/cm3·s来表示。 (三) 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

45 第三节 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 ( soil redox potential )

46 一、土壤通气性与氧化还原电位 土壤溶液中氧的浓度必然较高,这就强烈地影响 土壤溶液的氧化还原状况。因此,土壤通气性的
如果土壤通气性好,土壤空气中氧含量高, 土壤溶液中氧的浓度必然较高,这就强烈地影响 土壤溶液的氧化还原状况。因此,土壤通气性的 好坏,可以通过氧化还原电位来衡量。

47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是如何产生的 —以Fe3+、Fe2+为例: 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土壤溶液中氧分压较 高,溶液中的铁大部分呈氧化态(Fe3+ )存在,只 有很少一部分铁没有氧化,呈Fe2+ 状态。

48 如果通气不好,则Fe2+的浓度增高。 Fe3+和Fe2+之间的转化,可以通过铂电极 反应出来。

49 在土壤中插入一个铂电极,则Fe2+和铂电极
接触时,就有可能将电子传给它,使电极带阴电荷,相应地,Fe2+被氧化成Fe3+;

50 与此同时,土壤溶液中含有的Fe3+和铂电极接触时,则从铂电极上获取一个电子,使电极带正电荷。

51 决定于电极周围土壤溶液中〔Fe3+〕/〔Fe 2+〕:  Eh = E0 + 0.059 log 〔Fe3+〕/〔Fe 2+〕
在这个体系里,铂电极的电性及电位高低, 决定于电极周围土壤溶液中〔Fe3+〕/〔Fe 2+〕:  Eh = E log 〔Fe3+〕/〔Fe 2+〕 Eh就是这种〔Fe3+〕/〔Fe 2+〕溶液的氧化还 原电位,E0称为铁体系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

52 土壤中有许多氧化还原体系,如: Mn Mn SO4= S= NO NO NO N2 NO NH CO CH4

53 反应所有这些体系的一般公式为: n为得失电子数。

54 二、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因素  (一) 微生物的活动 微生物的活动需要氧,可能是游离态的氧,
也可能是化合物中的氧。微生物活动越强烈,耗 氧越多,使土壤溶液中的氧分压降低,氧化还原 电位下降,这种影响在通气性差时相当显著。

55 (二) 易分解有机质的含量 有机质的分解主要是耗氧过程,通气性 一定时,土壤中易分解的有机质越多,耗氧 越多,氧化还原电位就越低。

56 (三) 土壤中易氧化和易还原的无机物质的含量
土壤中的氧化铁和硝酸盐等含量高时,可以使Eh值下降得较慢。

57 (四) 植物根系的代谢作用 植物根系的分泌物可以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 到根际的氧化还原电位,这对植物营养有特殊的 意义。 一般情况下,根区的氧化还原电位要低于其它部位,这在旱田中是正常的现象。

58 对水稻来说,由于其根系有分泌氧的能力, 根际的Eh值反比根外高。水稻的这个生理特征, 使健壮的水稻根系的根毛表面常常包有红棕色的 胶膜,这层胶膜主要是铁质的含水氧化物,对根 系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59 (五) 土壤的pH值 土壤pH和Eh呈负相关关系,pH值上升, Eh下降。 大约为pH上升一个单位,Eh下降59mv, 但也有例外情况,影响因素比较复杂。

60 三、氧化还原电位与土壤肥力 (一) 反映土壤通气状况 旱地土壤在田间持水量的情况下,其氧化还
原电位一般在200 mv以上,多数在300~400 mv或500~600 mv。

61 高于700mv,可以认为是处于完全的好气 状态,这时微生物的活动有可能受水分太低的 限制,有机质的矿化会受到影响。

62 (二) 表明土壤中养分的存在形态 在pH = 7的中性土壤中,当Eh降到410 mv以下时,NO3-就有还原为NO2-的可能,Mn4+也会还原成Mn2+ ,两者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很接近,因此土壤中NO2-和大量的Mn2+可能相伴出现。

63 当Eh降到-110 mv时,Fe3+会大量转变为Fe2+ ,这种情况在旱田比较少见。
Eh再降低,到-200 mv时,SO4=开始还原 为S=, 这种情况在水田常常发生,使稻根发黑, 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64 (三) 反映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 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一个耗氧的过程。如 果微生物活动旺盛,短期内可以消耗大量氧气, 同时产生大量的CO2,这就会使土空气中的氧分 压迅速下降,而土壤中氧分压的恢复需要一个过 程,其长短随土壤的通气性而异。

65 在通气性基本一致的条件下,比较不同土壤 的Eh,可以判断土壤中生物活动的强度,Eh低 的土壤,其中的微生物活动比较旺盛。

66 需要注意这里的因果关系;不是Eh低使微 生物活动旺盛,而是生物活动的旺盛,导致Eh 降低。 因此,通过测定土壤的Eh,可以了解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状态。

67 第四节 土壤通气性的调节

68 一、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施有机质、砂掺粘等。

69 二、排水  在低洼或排水不良的土壤中,或者大雨之 后,土壤被水饱和,造成严重的缺氧状态。 此时,要采取有效的排水方法,迅速排除
多余水分,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

70 三、耕作措施 中耕松土,打破土表结壳,都是行之有效 的改善通气性的措施。

71 四、水田烤田 1、 能使土壤干缩,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 2、能增加土温,增加土壤空气,促进稻根下 扎,防止倒伏。
3、能促使好气微生物活动,增加土壤有效养 分,减少有害的还原性物质。

72 五、维持适宜的渗漏量 通过渗漏水,可以把一部分溶解氧带入下层 土中,起到补充氧气的作用。

73 复习参考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 土壤通气性、气体的扩散、氧扩散率、土壤通气量、土壤呼吸

74 二、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空气与作物生长发育有什么关系? 2、土壤空气的组成有什么特点? 3、土壤空气和大气之间的整体交流是如何产生的? 4、影响土壤Eh的因素有哪些? 5、如何调节土壤的通气性?


Download ppt "第七章 土壤空气."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