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系列 第二册第五单元 第二册第六单元 新野三高 郑清虎 第二册第四单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系列 第二册第五单元 第二册第六单元 新野三高 郑清虎 第二册第四单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系列 第二册第五单元 第二册第六单元 新野三高 郑清虎 第二册第四单元

2 第二册第四单元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谏太宗十思疏》: 振之以威怒(“振”通“震”) 《滕王阁序》: 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
云销雨霁(“销”通“消”) 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 《师说》: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一、通假字 第二册第四单元知识积累

3 固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过秦论》 ②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形容词,坚固
③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④蔺相如固止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至于颠覆,理固亦然 《六国论》 ⑥斯固百世之遇也 《五人墓碑记》 ⑦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形容词,坚固 形容词,顽固,固执 动词,巩固,使……牢固 副词,坚决,坚持 副词,本来,原来 副词,确实,实在 副词,究竟,到底

4 1.故治国无法则乱。《察今》 2.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列传》 3.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谏太宗十思书》 4.民治渠少烦苦。《西门豹治邺》 5.于是约车治装,载券而行。《冯谖客孟尝君》 6.今治水军八十万众。《赤壁之战》 7.同心一意,共治曹操。《赤壁之战》 8.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 9.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 10.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 灵。 《出师表》 11.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12.此为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仪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治理,管理 安定,太平 安定,太平 修治,建造 整理,备办 训练,整顿 对付,抵御 医治 医治 处理,处治 处理,处治 讲求,研究

5 安 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②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②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⑤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孔雀东南飞》 ⑥敬亭亦无所不安也 《柳敬亭传》 ⑦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⑧沛公安在 《史记•鸿门宴》 a.奉养 b.哪里 什么地方 c.怎么 d..安心 e.安定 f.安逸 安适 g.安稳 h.抚慰 安抚 e.安定 g.安稳 f.安逸 安适 a.奉养 h.抚慰 安抚 d..安心 c.怎么 b.哪里 什么地方

6 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2、海客谈瀛州,烟波微茫信难求 3、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4、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5、低眉信手续续弹 c.讲信用 a.副词,的确,实在 e.信物,凭证 b.使者,送信的人 d.任意,随便 c.讲信用 a.副词,的确,实在 e.信物,凭证 b.使者,送信的人 d.任意,随便

7 ①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③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④温故而知新/故垒西边《论语》/《赤壁怀古》 ⑤故久立与其客语《信陵君窃符救赵》 ⑥此物故非西产《促织》 ⑦累官故不失州郡/大人故嫌迟 《赤壁之战》/《孔雀东南飞》 ⑧故治国无法则乱《察今》 ⑨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 名词,原因,缘故 名词,老朋友,老交情 动词,衰老 形容词,旧的,原来的 副词,故意,特意 副词,原来,本来 副词,仍然 连词,所以,因此 复合词,旧事,先例

8 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3.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 4.亡国破家相随属( ) 5.屈平属草稿未定( ) 6.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 7.以兵属蒙恬( ) 8.属予作文以记之( ) 属 9.乃属其耆老而告之( ) 10.酌玄酒,三属于荨( ) 11.则恐国人之属耳目于我也( ) 12.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 ) 13.以安其属( ) 14.周斌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 ) 15.盘桓瞻属( ) 16.下臣不幸,属当戎行( ) 17.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属于 掌管 zhǔ连接 zhǔ属文,作文章 跟着 zhǔ委托,交付 zhǔ嘱托 zhǔ聚集 zhǔ倾注 zhǔ专注 隶属,归属 官属,部属 亲属 zhǔ通“瞩”,看 zhǔ适逢 适才,刚刚

9 ①识盈虚之有数(     ) ②计之以数(     ) ③礼、乐、射、御、书、数(  ) ④乃以千数(    ) ⑤弈之为数,小数也(       ) ⑥数罟不入湾池(        ) ⑦不数岁薄产累尽( ) ⑧夫物之合并,必有数存乎其间( ) ⑨何不壹令臣得熟数之于前( ) ⑩使吏数之( ) ⑾数犯边境(    ) 定数,天命 数目,数量 算术 shǔ计算 shù技艺,方术 cù密,与“疏”相对 几,几个 规律,必然性 一一列举 列举罪状加以责备 shuò屡次

10  爱 ①故以其爱不若燕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②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柳毅传》 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④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书博鸡者事》 ⑤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六国论》 ⑥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⑦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 b.亲爱 疼爱 c.心爱的 a.舍不得 吝啬 d.喜爱 爱好 e.怜惜 爱惜 f.爱护 g.爱戴 b.亲爱 疼爱 c.心爱的 f.爱护 g.爱戴 e.怜惜 爱惜 a.舍不得 吝啬 d.喜爱 爱好

11 1.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 (收族:和同一家族的人搞好关系) 3.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4.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5.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师说》 6.族庖月更刀,折也。《庖丁解牛》 7.每至于族,我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庖丁解牛》 a.灭族 b.宗族,家族 c.交错聚结之处 d.众,一般的 f.宗族,家族 e.类 b.宗族,家族 f.宗族,家族 a.灭族 a.灭族 e.类 d.众,一般的 c.交错聚结之处

12 使:shǐ ①使人奉璧,拜送书于廷。《廉》 ②輮使之然也。《劝》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出》 ③不能母驱使,及时相谴归。《孔》 ④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五》 ⑤求人可使报秦者。 ⑥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 秦,……,或未易量。《六》 e.派遣、命令 d.让、使 f.使用、使唤 b.主使、指使 a.出使 c.连词,假设 e.派遣、命令 d.让、使 f.使用、使唤 b.主使、指使 a.出使 c.连词,假设

13 三、虚词(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之四) 1.所 (1)助词 ①“所”字放于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遇《<指南录>后序》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②“所”后一般跟动词,而如果是名词或形容词,则先活用为动词。 王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14 (2)“为……所”表被动 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3)复音虚词“所以” ①表原因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 ②表凭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15 2.于 (1)介词 ①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⑦比 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③对 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日。《赤壁之战》 ④和,与 赵尝五战于秦。《六国论》 ⑤向 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16 ⑥在 战于长勺。《营刿论战》 ⑦由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⑧被 不役于物。《训俭示康》 ⑨到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2)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 “于是”不完全相同。

17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 传》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做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从这”、“在这”等。 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译为“从这时。” 《殽之战》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译为“在这职业 上。” 《捕蛇者说》

18 四、特殊句式 A.判断句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灭六国者六国也。 族秦者秦也。 B、被动句 不拘于时,学于余。(介词“于”表被动)

19 C、宾语前置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介词后置句 师不必贤于弟子。 多于市人之言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E.省略句 (父母)爱其子,择师而教子。(省主语) (别人)问之,(他)则日:“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省主语) (阿房宫)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省主语) (阿房宫)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省主语)

20 再 见 郑清虎于2004年10月


Download ppt "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系列 第二册第五单元 第二册第六单元 新野三高 郑清虎 第二册第四单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