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药炮制技术 配套电子课件.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药炮制技术 配套电子课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药炮制技术 配套电子课件

2 项目二 炮制辅料和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3 目录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4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 辅料:是指中药炮制过程中,除主药以外所加入的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 辅料:是指中药炮制过程中,除主药以外所加入的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 辅料作用:具有与主药起协同作用而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或减轻副作用,或影响主药理化性质,或作为主药的中间传热体等作用。 常用的辅料分为两大类:液体辅料和固体辅料。

5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1.酒 有黄酒和白酒之分,炮制用酒一般为黄酒,浸提药物一般用白酒。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1.酒 有黄酒和白酒之分,炮制用酒一般为黄酒,浸提药物一般用白酒。 质量要求:黄酒一般为棕黄色至深褐色透明液体,气味醇香特异。白酒一般为无色澄明液体,气味醇香特异,且有较强的刺激性。通常以透明、无沉淀、无杂质、无异味、具酒香味为佳。

6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1.酒 主要成分:黄酒含乙醇15﹪~20﹪,白酒含乙醇50﹪~70﹪。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1.酒 主要成分:黄酒含乙醇15﹪~20﹪,白酒含乙醇50﹪~70﹪。 性能:味甘、辛,性大热,能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臭矫味。

7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1.酒 炮制作用:能缓和苦寒之性,引药上行,增强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的作用,并能矫臭矫味。同时有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而增强疗效。 代表药:黄连、大黄、常山、乌梢蛇、蕲蛇、蛇蜕、桑枝、蟾酥、龙胆、丹参、川芎、白芍、续断、当归、牛膝、威灵仙、黄芩、女贞子、熟地黄、黄精、肉苁蓉、山茱萸等。

8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2.醋 炮制用醋为食用醋,且存放时间越长越好,习称“陈醋”。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2.醋  炮制用醋为食用醋,且存放时间越长越好,习称“陈醋”。 质量要求:一般为淡黄棕色至棕色澄明液体,有特异的醋酸气味。以澄明、无混浊、无沉淀、具醋香味为佳。 主要成分:主含醋酸(约占4﹪~6﹪)。

9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2.醋 性能:味酸、苦,性温。具有引药入肝、散淤止痛、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矫味矫臭等作用。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2.醋 性能:味酸、苦,性温。具有引药入肝、散淤止痛、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矫味矫臭等作用。 炮制作用:能引药入肝经,入血分,增强活血散瘀止痛、疏肝行气解郁的作用,并能解毒,矫臭矫味。同时醋含有醋酸,能与药物中所含的游离生物碱类成分结合成盐,增大溶解度而易于煎出有效成分,提高疗效。

10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2.醋 代表药:甘遂、商陆、芫花、京大戟、狼毒、莪术、柴胡、延胡索、香附、三棱、青皮、艾叶、乳香、没药、郁金、自然铜、代赭石、磁石、五味子等。

11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3.蜂蜜 中药炮制常用的是炼蜜。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3.蜂蜜  中药炮制常用的是炼蜜。 质量要求:为半透明,具有光泽而浓稠的液体,白色、淡黄色或黄褐色,久贮或遇冷则渐有白色颗粒状结晶析出,气芳香,味极甜。以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粘度大、气味香甜、不酸者为佳。

12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3.蜂蜜 主要成分:主含果糖、葡萄糖(二者约占蜂蜜的70﹪)。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3.蜂蜜  主要成分:主含果糖、葡萄糖(二者约占蜂蜜的70﹪)。 性能:生蜜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缓急止痛,解毒,矫味等作用。而炼蜜味甘,性温;具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解毒,矫味等作用。

13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3.蜂蜜 炮制作用:能和药物起协同作用,增强补中益气、润肺止咳的疗效,并能解毒、缓和药性、矫臭矫味。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3.蜂蜜  炮制作用:能和药物起协同作用,增强补中益气、润肺止咳的疗效,并能解毒、缓和药性、矫臭矫味。 代表药:甘草、黄芪、紫菀、马兜铃、百部、白前、枇杷叶、款冬花、旋覆花、桑白皮、百合、麻黄、金樱子、桑叶等。

14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4.食盐水 质量要求:澄明液体,无沉淀、无杂质、无异味、具咸味。 主要成分:主含氯化钠。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4.食盐水  质量要求:澄明液体,无沉淀、无杂质、无异味、具咸味。 主要成分:主含氯化钠。 性能:味咸,性寒。能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并能矫味。

15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4.食盐水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4.食盐水  炮制作用:能引药入肾,引火下行,增强补肾固精、利尿、疗疝、泻相火作用,并能缓和药物辛燥之性。 代表药:知母、泽泻、巴戟天、小茴香、益智仁、橘核、杜仲、补骨脂、黄柏、沙苑子、车前子、砂仁、菟丝子等。

16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质量要求:黄白色液体,有香气,具辛辣味。 主要成分:主含挥发油、姜辣素,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5.姜汁  质量要求:黄白色液体,有香气,具辛辣味。 主要成分:主含挥发油、姜辣素, 性能:味辛,性温。能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开痰、解毒。 炮制作用:能降低其寒性,增强温中化痰止呕作用,降低毒性。 代表药:厚朴、竹茹、草果、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等。

17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6.羊脂油 质量要求:无杂质、无油败味,以尾油为佳。 主要成分:主要为油脂。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6.羊脂油  质量要求:无杂质、无油败味,以尾油为佳。 主要成分:主要为油脂。 性能:味甘,性热。能温散寒邪、补肾助阳、润燥、解毒。 炮制作用:能增强补虚助阳的作用。 代表药:淫羊藿。

18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7.麻油 质量要求:无沉淀、无杂质、无油败味。 主要成分:主含亚油酸甘油酯、芝麻素等。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7.麻油  质量要求:无沉淀、无杂质、无油败味。 主要成分:主含亚油酸甘油酯、芝麻素等。 性能:味甘,性微寒。能清热,润燥,生肌。 炮制作用:因沸点较高,常用以炮制质地坚硬或有毒药物,使之酥脆,降低毒性。 代表药:三七、蛤蚧等。

19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8.甘草汁 质量要求:黄棕色至深棕色液体,无杂质、无残渣、具甜味。 主要成分:主含甘草甜素、甘草苷等。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8.甘草汁  质量要求:黄棕色至深棕色液体,无杂质、无残渣、具甜味。 主要成分:主含甘草甜素、甘草苷等。 性能:味甘,性平。能和中缓急、补脾、益肺、解毒、调和诸药。 炮制作用:能缓和药性,降低毒性。 代表药:远志、吴茱萸、半夏等。

20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9.黑豆汁 质量要求:黑色混浊液体,无杂质、无残渣、无异味。 主要成分:主含蛋白质、脂肪等。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9.黑豆汁  质量要求:黑色混浊液体,无杂质、无残渣、无异味。 主要成分:主含蛋白质、脂肪等。 性能:味甘,性平。能滋补肝肾、养血祛风、活血、利水,还能解毒。 炮制作用:可增强滋补肝肾作用,降低毒副作用。 代表药:何首乌等。

21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10.米泔水 质量要求:灰白色混浊液体,无杂质、无酸败味。 主要成分:含少量淀粉及维生素。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10.米泔水  质量要求:灰白色混浊液体,无杂质、无酸败味。 主要成分:含少量淀粉及维生素。 性能:味甘,性凉。能益气除烦、止渴、解毒、清热凉血、利小便,同时对油脂有吸附作用。 炮制作用:常用来浸泡含油质较多的药物,可除去部分油质,降低药物辛燥之性,增强补脾和中的作用。 代表药:苍术、白术等。

22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11.胆汁 质量要求:为绿褐色、微透明的液体,略有黏性,有特异腥臭气。传统认为以牛胆汁为佳。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11.胆汁  质量要求:为绿褐色、微透明的液体,略有黏性,有特异腥臭气。传统认为以牛胆汁为佳。 主要成分:主含胆酸钠、胆色素等。 性能:味苦,性大寒。能清肝明目,利胆通肠,解毒消肿,润燥。 炮制作用:能降低毒性,缓和燥性,增强疗效。 代表药:天南星等。

23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12.清水  为天然经净化处理而得的水,又称饮用水。 

24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固体辅料 1.麦麸 以片大、无细麸和面粉者为佳。 主要成分:主含淀粉、蛋白质及维生素等。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固体辅料 1.麦麸  以片大、无细麸和面粉者为佳。 主要成分:主含淀粉、蛋白质及维生素等。 性能:味甘、淡,性平。能和中益脾。 炮制作用:能缓和燥性,增强健脾和中的作用,并能矫臭矫味、赋色、吸附油脂。 代表药:苍术、僵蚕、枳壳、枳实、薏苡仁、肉豆蔻、葛根等。

25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固体辅料 2.稻米 主要成分:主含淀粉、蛋白质等。 性能:味甘,性平。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止泻痢。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固体辅料 2.稻米 主要成分:主含淀粉、蛋白质等。 性能:味甘,性平。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止泻痢。 炮制作用:能降低刺激性和毒性,增强补中益气作用。 代表药:党参、红娘子、斑蝥等。

26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固体辅料 3.土 中药炮制常用的土是灶心土(伏龙肝),也有用黄土或赤石脂等。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固体辅料 3.土 中药炮制常用的土是灶心土(伏龙肝),也有用黄土或赤石脂等。 主要成分:灶心土主含硅酸盐、钙盐及多种碱性氧化物。赤石脂主含硅酸盐。

27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固体辅料 3.土 性能:灶心土味辛,性温。能温中和胃,止血,止呕,涩肠止泻等。赤石脂味甘、酸、涩,性温。能涩肠、止血。 炮制作用:能缓和燥性,增强补脾止泻作用。 代表药:山药、白术等。

28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固体辅料 4.河砂 炮制作用:主要作为中间传热体,取其温度高、传热快、受热均匀的特点,可使坚硬的药物经砂烫炒后,质变酥脆,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还可以降低药物的毒性;易于除去非药用部分。 代表药:鳖甲、龟甲、穿山甲、鸡内金、骨碎补、马钱子等。

29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固体辅料 5.蛤粉 主要成分:主含氧化钙、碳酸钙等。 性能:味苦、咸,性寒。能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固体辅料 5.蛤粉 主要成分:主含氧化钙、碳酸钙等。 性能:味苦、咸,性寒。能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 炮制作用:能除去腥味,增强清肺化痰作用,并可作为中间传热体,使药物受热均匀,质变酥脆,利于粉碎。 代表药:阿胶、鹿角胶等。

30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固体辅料 6.滑石粉 成分:主要为含水硅酸镁。 性能:味甘、淡,性寒。能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固体辅料 6.滑石粉 成分:主要为含水硅酸镁。 性能:味甘、淡,性寒。能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 炮制作用:一般作中间传热体,用以拌炒药物,能使药物受热均匀,质变酥脆,易于粉碎和煎出药效,并可杀死一些动物药表面的微生物及虫卵、还能降低毒性,矫臭矫味。 代表药:鱼鳔胶、黄狗肾、刺猬皮、水蛭等。

31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固体辅料 7.豆腐 主要成分:主含蛋白质、维生素、淀粉等。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固体辅料 7.豆腐 主要成分:主含蛋白质、维生素、淀粉等。 性能:味甘,性平。能补中益气、生津润燥、清热解毒,还具较强的沉淀与吸附作用。 炮制作用:能降低毒性,去除污垢。 代表药:藤黄、硫黄、珍珠(指做过装饰品的花珠)等。

32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固体辅料 8.白矾 主要成分:主要为含水硫酸铝钾 [KAl(SO4)2·12H2O]。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固体辅料 8.白矾 主要成分:主要为含水硫酸铝钾 [KAl(SO4)2·12H2O]。 性能:味酸、涩,性寒。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祛风痰,另有防腐作用。 炮制作用:可防止腐烂,降低毒性,增强疗效,并使炮制品增加光泽度。 代表药: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等。

33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固体辅料 9.朱砂 主要成分:主含硫化汞。 性能:味甘,性微寒,有毒。能镇惊、安神、解毒。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固体辅料 9.朱砂 主要成分:主含硫化汞。 性能:味甘,性微寒,有毒。能镇惊、安神、解毒。 炮制作用:能起协同作用,增强疗效。 代表药:麦冬、茯苓、茯神、灯芯草等。

34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固体辅料 10.萝卜 性能:味甘,性温。能消导降气、利尿。 炮制作用:药物经萝卜制后,能缓和药性,增强疗效。
任务一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固体辅料 10.萝卜  性能:味甘,性温。能消导降气、利尿。 炮制作用:药物经萝卜制后,能缓和药性,增强疗效。 代表药:芒硝。

35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简称《药品管理法》第二章《药品生产企业管理》中第十条第二款规定:“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应当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这便是中药炮制所必须遵守的法规。

36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一、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 (一)国家药品质量标准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一、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 (一)国家药品质量标准 中药饮片的国家药品质量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和《中药饮片质量通则》。

37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一、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 (一)国家药品质量标准 1、《中国药典》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一、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 (一)国家药品质量标准 1、《中国药典》 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是国家药品标准的核心,是药品现代化生产和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和行政、技术监督管理各部门应共同遵循的法定技术依据。《中国药典》一经颁布实施,同品种的上版标准和其原国家药品标准即同时停止使用。

38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一、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 (一)国家药品质量标准 2.《全国中药炮制规范》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一、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 (一)国家药品质量标准 2.《全国中药炮制规范》 亦称部颁标准。共收载554种常用中药及其不同规格的炮制品(饮片),在附录中还收录了“中药炮制通则”和“全国中药炮制法概况表”。

39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一、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 (一)国家药品质量标准 3.《中药饮片质量通则》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一、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 (一)国家药品质量标准 3.《中药饮片质量通则》 亦称局颁标准。分为《中药饮片生产过程质量标准通则(试行)》和《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两部分。 《中药饮片生产过程质量标准通则(试行)》对中药饮片的每一道加工工序(包括挑选整理、水处理、切制、粉碎、干燥、炮炙等)标明了质量要求、质量指标和检查方法。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对中药饮片的性状、片型、水分、药屑杂质、包装等做出了具体规定。

40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一、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 (二)地方药品质量标准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一、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 (二)地方药品质量标准 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药炮制规范》。地方标准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后,即可作为本地法定的强制性标准。但应与《中国药典》和《全国中药炮制规范》相一致。只有在国家标准中没有收载的中药饮片品种和炮制项目,才能使用地方标准。

41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二、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一)净度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二、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一)净度 净度系指中药饮片的纯净度,即饮片中所含杂质及非药用部位的限度。中药饮片应有一定的净度标准,饮片中不应夹带泥土沙石、灰屑等杂质;应无霉烂品、虫蛀品;规定除去的非药用部位如壳、核、芦头、栓皮和某些动物药的头、足、翅等均不得带入,以保证调配剂量的准确。

42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不同类型饮片净度要求 饮片类型 净度要求(药屑、杂质不超过%) 果实类、种子类、全草类、树脂类等 3%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不同类型饮片净度要求 饮片类型 净度要求(药屑、杂质不超过%) 果实类、种子类、全草类、树脂类等 3% 根类、根茎类、藤木类、叶类、花类、皮类、动物类、矿物类、菌藻类 2% 炒黄品、米炒品 酒炙品、醋炙品、盐炙品、姜炙品 燀制品 发酵品、发芽品 1% 炒焦品、麸炒品 明煅制品 药汁煮品、豆腐煮品 复制品 炒炭品 煨制品

43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二、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二)片型及粉碎粒度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二、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二)片型及粉碎粒度 1.片型 指中药饮片的外观形状。切制后的饮片应厚薄均匀、整齐,色泽鲜明,表面光洁,无污染,无泛油,无整体,无枝梗,无连刀片和斧头片。 2. 粉碎粒度 粉碎后的药物应有一定的粉碎粒度,且应粉粒均匀,无杂质。颗粒或粉末的分等应符合现行版《中国药典》和《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的规定。

44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二、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三)色泽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二、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三)色泽 中药饮片都有其固有的色泽,饮片色泽是反映其内在质量的一项指标。色泽的变异,不仅影响饮片的外观质量,而且是饮片内在质量变化的标志之一。饮片色泽应符合现行版《中国药典》和《全国中药炮制规范》的规定。

45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二、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四)气味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二、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四)气味 中药饮片均有固有的气味。饮片的气味是体现其内在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鉴别饮片质量的重要依据。 饮片经切制或炮炙,应具有原有的气味,不应带有异味,或气味散失变淡。另一方面饮片若用辅料炮制,除具有原来药物的气味外,还应具有辅料的气味。

46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二、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五)水分 水分是控制中药饮片质量的一项基本指标。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二、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五)水分 水分是控制中药饮片质量的一项基本指标。 一般中药饮片的含水量宜控制在7%~13%之间,但蜜炙品类不得超过15%,烫制后醋淬制品不得超过10%。

47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二、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六)灰分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二、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六)灰分 灰分系指将药材或饮片在高温下灼烧、灰化,所剩残留物的重量,也称为“总灰分”。将干净而又无任何杂质的饮片高温灼烧,所得之灰分称为“生理灰分”。在生理灰分中加入稀盐酸滤过,将残渣再灼烧,所得之灰分称为“酸不溶性灰分”。 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是控制中药饮片质量的基本指标。 灰分超过正常值,说明无机盐杂质含量多,原因可能是掺杂或有外源性杂质,饮片净度不符合要求。灰分低于正常值,应考虑饮片的质量问题,可能有伪品或劣质品之嫌。

48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二、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七)浸出物 浸出物系指中药材或饮片用不同的溶媒进行浸提,所得的干膏重量。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二、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七)浸出物 浸出物系指中药材或饮片用不同的溶媒进行浸提,所得的干膏重量。 对于那些有效成分尚不完全清楚或尚无准确定量方法的饮片,是非常有用的指标。 浸出物的测定,主要分为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和挥发性醚浸出物三类。

49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二、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八)显微与理化鉴别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二、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八)显微与理化鉴别 1.显微鉴别 系指利用显微镜来观察饮片的组织结构或粉末中的组织、细胞、内含物等特征,以鉴别饮片的真伪、纯度,甚至质量。显微鉴别的方法包括组织鉴别和粉末鉴别。 2.理化鉴别 系指用化学与物理的方法对饮片中所含某些化学成分进行的鉴别试验。主要包括:显色反应与沉淀反应、荧光鉴别、升华物鉴别及薄层色谱鉴别等。

50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二、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九)有效成分 (十)有毒成分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二、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九)有效成分 测定中药饮片有效成分的含量,是评价饮片质量最可靠、最准确的方法。 (十)有毒成分 为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对有毒中药饮片建立毒性成分限量指标是必不可少的。有毒成分的限量指标一般应包括:毒副作用成分含量、重金属含量、砷盐含量、农药残留量等。

51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二、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十一)卫生学检查 (十二)包装检查
任务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二、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十一)卫生学检查 主要指标有细菌总数、霉菌总数及活螨等,还应检查大肠杆菌、沙门菌等致病菌。 (十二)包装检查 包装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药物不受污染,便于贮存、运输和装卸。检查饮片的包装也是保证其质量的关键环节。

52 贮藏保管的核心是保持饮片的固有品质,减少贮品的损耗。恰当的贮存条件、科学的保管方法是保证中药饮片质量的重要手段。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贮藏保管的核心是保持饮片的固有品质,减少贮品的损耗。恰当的贮存条件、科学的保管方法是保证中药饮片质量的重要手段。

53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一、中药饮片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1. 发霉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一、中药饮片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1. 发霉 又称霉变,系指药物受潮后,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霉菌在药物中滋生和繁殖,导致药物表面或内部布满菌丝的现象。 中药贮藏过程中的两大难题,一是霉变,二是虫蛀。其中以霉变危害最大。俗话云“霉药不治病”,足以说明发霉对药物危害的严重性。

54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一、中药饮片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2. 虫蛀 系指中药材及其饮片被仓虫蛀蚀的现象。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一、中药饮片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2. 虫蛀 系指中药材及其饮片被仓虫蛀蚀的现象。 富含淀粉、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成分的饮片最易被虫蛀,一般易在饮片重叠空隙处或裂痕处以及碎屑中发生。虫蛀是中药饮片贮藏过程中危害最严重的变异现象之一。

55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一、中药饮片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3. 变色 系指中药材或饮片的天然色泽发生了异常变化。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一、中药饮片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3. 变色 系指中药材或饮片的天然色泽发生了异常变化。 饮片色泽的变化导致饮片内在质量的下降。 若饮片贮藏不当,其色泽可发生变异,或由浅变深;或由深变浅;或由鲜艳变黯淡。

56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一、中药饮片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4. 气味散失 系指饮片的固有气味变淡薄或散失的现象。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一、中药饮片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4. 气味散失 系指饮片的固有气味变淡薄或散失的现象。 也是饮片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的标志。 5. 挥发 系指某些含挥发油的药物,因受温度和空气的影响,以及贮存日久,挥发油挥散,失去油润,产生干枯或破裂的现象。

57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一、中药饮片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6. 泛油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一、中药饮片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6. 泛油 习称“走油”,系指含有挥发油、脂类、糖类等成分的药物,因受热或受潮而在其表面出现油状物质和返软、发黏、颜色变浑,并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 含脂肪油的药物,在水分多、温度高,同时在空气和日光的作用下,加之酶的催化,使油脂被水解为游离脂肪酸,从而透过细胞和组织,溢出表面,再进一步氧化、分解,则出现酸败气味,俗称“哈喇”。

58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一、中药饮片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7. 粘连 8. 风化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一、中药饮片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7. 粘连 系指某些熔点比较低的固体树脂类药物或动物胶类药物,受潮、受热后粘结成块的现象。 8. 风化 系指某些含有结晶水的矿物药,经风吹日晒或与干燥空气接触,日久逐渐脱水而成为粉末状态的现象。

59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一、中药饮片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9. 潮解溶化 10. 腐烂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一、中药饮片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9. 潮解溶化 系指某些固体药物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并在湿热气候影响下,其表面慢慢溶化成液体状态的现象。如咸秋石、硇砂、大青盐、芒硝等。 10. 腐烂 系指某些鲜活药物因受温度、空气和微生物的影响,引起发热,使微生物繁殖和活动增加,导致药物酸败、臭腐而破坏的现象。如鲜生地、鲜生姜、鲜芦根、鲜石斛、鲜茅根、鲜菖蒲等。

60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一、中药饮片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11. 冲烧 又叫自燃,系指因贮藏不当而导致药材自动燃烧的现象。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一、中药饮片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11. 冲烧 又叫自燃,系指因贮藏不当而导致药材自动燃烧的现象。 防止药材自燃的方法主要是药材应干燥,仓库空气要流通,堆垛层数不能太高,特别是夏天。

61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二、引起中药饮片质量变异的自然因素 1. 空气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二、引起中药饮片质量变异的自然因素 1. 空气 空气中的氧和臭氧是氧化剂,能够促使含挥发油、脂肪类、糖类成分的药物发生氧化、分解、微生物滋生,而出现酸败、泛油、泛糖、发霉、虫蛀、变色、变味等异常现象;也能氧化矿物类药物。 因此饮片一般不宜久贮,贮存时应包装存放,减少与空气接触。

62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二、引起中药饮片质量变异的自然因素 2. 日光 3. 温度 4. 湿度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二、引起中药饮片质量变异的自然因素 2. 日光 药材或饮片在日光的直接或间接照射下可导致变色、变味、挥发、泛油等变异现象的发生,从而影响饮片的质量。 3. 温度 一般药物成分在15~20℃时是比较稳定的。 4. 湿度 一般饮片的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7%~13%之间,相对湿度在 60%~70%之间。

63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二、引起中药饮片质量变异的自然因素 5. 霉菌 6. 虫害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二、引起中药饮片质量变异的自然因素 5. 霉菌 一般温度在20~35℃之间、相对湿度在75%以上,霉菌极易生长繁殖。 6. 虫害 温度在18~35℃之间、饮片的含水量在13%以上、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0%以上,最适合害虫的生长繁殖。

64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三、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方法 (一)传统贮藏保管方法 1.清洁养护法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三、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方法 (一)传统贮藏保管方法 1.清洁养护法 对中药材、饮片、贮存容器、库房及其周围环境保持清洁和定期消毒,是杜绝害虫、霉菌传播和生存的最基本、最有效方法。 2.防湿养护法 系利用通风、吸湿、曝晒或烘烤等方法来改变库房的小气候,起到抑制霉菌和害虫活动的作用。

65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三、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方法 (一)传统贮藏保管方法 3. 密封贮藏法(包括密闭贮藏法)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三、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方法 (一)传统贮藏保管方法 3. 密封贮藏法(包括密闭贮藏法) 是指将中药材及其饮片与外界(空气、温度、湿气、光线、微生物、害虫等)隔离,尽量减少外界因素对药物影响的贮藏方法。 4. 对抗同贮法 系采用两种以上的药物同贮或采用一些有特殊气味的物品与药物同贮而起到相互克制,抑制虫蛀、霉变、泛油的贮存方法。

66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三、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方法 (二)现代贮藏保管养护技术 1.气调养护技术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三、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方法 (二)现代贮藏保管养护技术 1.气调养护技术 系采用降氧充氮气,或降氧充二氧化碳的方法,人为地造成低氧或高浓度二氧化碳状态,达到杀虫、防虫、防霉抑霉、防止泛油、变色、气味散失等目的。 2.气体灭菌技术 系指用环氧乙烷及其混合气体灭菌杀虫的技术。

67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三、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方法 (二)现代贮藏保管养护技术 3.气幕防潮技术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三、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方法 (二)现代贮藏保管养护技术 3.气幕防潮技术 气幕又称气帘或气闸,是装在库房门上,配合自动门以防止库内冷空气排出、库外潮热空气侵入的装置。将特制的气幕安装在库房门上,可以维持库内温度和湿度相对稳定,达到防潮目的。 4.蒸汽加热技术 利用蒸汽杀灭中药材及饮片中的霉菌、杂菌及害虫的方法。

68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三、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方法 (二)现代贮藏保管养护技术 5.电热干燥技术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三、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方法 (二)现代贮藏保管养护技术 5.电热干燥技术 系利用电热干燥技术及其设备,使药物所含水分蒸发,降低水分含量,控制药物变异现象的发生,同时,能杀死害虫和微生物。 6.低温冷藏技术 系利用机械制冷设备降温,抑制微生物及仓虫的滋生和繁殖,从而达到抑霉防蛀的目的。

69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三、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方法 (二)现代贮藏保管养护技术 7.挥发油熏蒸防霉技术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三、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方法 (二)现代贮藏保管养护技术 7.挥发油熏蒸防霉技术 系利用某些中药挥发油的挥发特性,用以熏蒸中药材及饮片,达到抑菌或灭菌的目的。 8.无菌包装技术 系先将中药材或饮片灭菌,然后装入一个霉菌、杂菌无法生长的容器内,避免了再次污染的机会。 9.60Co-γ射线辐射 60Co产生的γ射线有很强的穿透力和杀菌力。

70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四、中药饮片贮藏保管的注意事项 1. 待贮藏的中药饮片必须达到质量标准。
任务三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四、中药饮片贮藏保管的注意事项 1. 待贮藏的中药饮片必须达到质量标准。 2. 依据中药饮片的特性,选择适宜的方法存放。 3. 贮藏期间要经常检查。 4. 严格控制保存期限。

71


Download ppt "中药炮制技术 配套电子课件."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