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臺灣通史》序 連 橫 莊溎芬老師製作 圖片來源:http://www.lib.ntu.edu.tw/General/souvenirs/postcard.htm.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臺灣通史》序 連 橫 莊溎芬老師製作 圖片來源:http://www.lib.ntu.edu.tw/General/souvenirs/postcard.ht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臺灣通史》序 連 橫 莊溎芬老師製作 圖片來源:

2 相關語文常識 史書與《臺灣通史》 作者介紹 相關掌故 修辭技巧探索 補充注釋 學習評量
目 錄 相關語文常識 史書與《臺灣通史》 作者介紹 相關掌故 修辭技巧探索 補充注釋 學習評量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3 相關語文常識

4 何謂「序」? 「序」通「敘」,為文體的一種。 序可分為兩大類: 本文屬於「序跋類」 贈序類——贈人以言,以示忠告之誼
序跋類——用以說明著作的旨趣。 本文屬於「序跋類」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5 序跋類 分自序和他序(代序) 序原本置於書後,如:《史記.太史公自序》、《說文解字.敘》
宋代開始,書後又有「跋」,乃將「序」改置書前,「跋」置書後,亦稱「書後」、「題後」。

6 贈序類 贈序是臨別贈言類文章,發端於晉,盛行於唐、宋 。
唐初文壇,親朋好友在臨別之際,常常設宴餞別,飲酒賦詩,積成卷帙之後,由某人為這些詩寫一篇序,說明緣由。後來並無餞別或詩歌唱和,單寫一篇文章贈人,也稱為序。 韓愈的〈送李愿歸盤谷序〉、〈送孟東野序〉等皆為贈序名篇

7 史書與《臺灣通史》 圖片來源:

8 正式的史書,首推漢代司馬遷的《史記》。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9 史書的分類 史書主要分為通史和斷代史兩種 通史除史記外,資治通鑑、通志、通鑑紀事本末等,都是通史
斷代史,則有漢書、三國志、晉書等,傳世的二十四史大多是斷代史。

10 史書的體例 從體例上說,史書以編年體和紀傳體為主,其他有國別體和記事本末體
《史記》為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東漢班固所撰漢書為最早的紀傳體斷代史 規模最大的編年體通史則是北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鑑》。 國別體:以《國語》、《戰國策》為代表 記事本末:以《通鑑記事本末》為代表

11 《臺灣通史》 內容:起自隋朝,迄於臺灣割讓日本 時間:歷時一千二百九十年 性質:通史。
體例:紀傳體,仿司馬遷的《史記》,分為紀、志、傳三部分,共三十六卷。 價值:研究臺灣歷史的重要典籍。

12 連橫 連橫的史學成就 連橫的文學成就:詩學 連橫的文學成就:散文 《臺灣府志》 《臺灣語典》 《臺灣詩乘》 《雅堂叢刊》
作者介紹 連橫 連橫的史學成就 連橫的文學成就:詩學 連橫的文學成就:散文 《臺灣府志》 《臺灣語典》 《臺灣詩乘》 《雅堂叢刊》

13 連 橫 保存臺灣歷史與文化的先行者 清光緒四年(1878) 民國二十五年(1936)
連 橫 清光緒四年(1878) 民國二十五年(1936) 圖片來源:

14 連 橫 連橫,字武公,號雅堂、劍花。 少承父親期勉,立志為臺灣撰史,他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曾主持多項報紙,大力提倡中國文化,也曾加入同盟會,鼓吹革命。 民國3年,到北平國史館任職,因得盡閱館中所藏臺灣檔案和資料。是年開始整理所收集臺灣史料。民國7年完成臺灣通史。民國25年病逝。

15 連 橫 連橫能詩能文,其詩多批評時事得失,文風則平易而內涵豐富。畢生致力於臺灣文獻的保存,除《臺灣通史》外,還有《臺灣語典》、《臺灣詩乘(ㄕㄥˋ)》等,又校訂有關臺灣著作38種為《雅堂叢刊》。

16 連橫於民國元年赴大陸前與全家合影,右起:次女春台、雅堂先生、夫人、三女秋漢、長女夏甸、子震東
圖片來源:

17 連橫的不佞之志: 發揚種性 淪陷之恨,為促使他寫史的重要原因。臺灣淪陷日本已十餘年。後來民國雖建,鄉土仍未光復。
所憂慮者:倘中國人自己不修臺灣之史,而後此工作竟落入日本人手中,則是非曲直之度,不可逆料! 出於使命感,乃於光緒末年著手修史。

18 連橫的史學成就 連雅堂的才華多元,成就也是多方面;而尤以史學方面的成就最大,所著的《臺灣通史》一書,奠定他在史學界的地位,已然蓋棺論定。
該書付梓後,一時洛陽紙貴,臺灣學術界及日本各界都甚為重視,他在史之卷末有「三百年來無此作」、「馬遷而後失宗風」之句,可見他當時的自信 國學大師章太炎讀後以此書為民族精神之所附,謂為必傳之作

19 連橫的文學成就:詩學 連雅堂以堅定文學理念以及優秀的創作實踐,為臺灣古典文學立下典範,深具歷史意義。期詩學理念如下: 強調詩的比興諷諭作用
《臺灣詩乘》選詩標準:只要與臺灣相關的人事物,都加以收錄 革新臺灣詩界的建議:提倡以聯句切磋詩藝、隨興寫作,不拘體制,並且以教導漢學為主。

20 連橫的文學成就:散文 文風平易:上承桐城派餘緒,下開五四白話文先鋒之際,時代文體正朝實用與傳播的方向前進。雅堂在報社服務,自然也感受到語文變革的趨勢,所以文風也有淺顯平易的傾向。 散文特色:經世致用前提下發展出兩種不同的文風一種是用以傳世的經典之作,這類文章多以典雅莊重的文言寫成。另一種則是用以覺世的散文,這類文章通常用字較前一種來得淺俗易懂。

21 《臺灣府志》 《臺灣通史孝義列傳序》:「橫年十三時,就傅讀書,先君以兩金購《臺灣府志》授橫曰:『汝為臺灣人,不可不知臺灣事。』橫受而誦之,頗病其疏。故自玄黃以來,發誓述作,冀補舊志之缺。」 《臺灣府志》經蔣毓英、高拱乾……等人,前後共修撰七次。當時臺灣所易得之府志,乃乾隆39年(1764)余文儀所修之《續修臺灣府志》,即世稱余志者是也。

22 《臺灣語典》 民國18年,連氏開始編寫《臺灣語典》,22年編成,凡四卷。全書共收1100餘條,舉凡臺灣方言,無不旁徵博引,窮其源流。其自序有云:「曩者余懼文獻之亡,撰述《臺灣通史》;今復刻此書,雖不足以資貢獻,苟從此而整理之、演繹之、發揚之,民族精神賴以不墜。則此書也,其猶玉山之一雲,甲溪之一水也歟!」

23 《臺灣語典》摘例 食未: 佳哉: 中晝: 下晡: 盈暗: 半冥: 為相見相問之辭。 為感嘆辭。又有幸之之意。 中午。 向晚。 謂夜也。
謂半夜也。

24 《臺灣語典》摘例 透早: 闌珊: 有身: 度晬: 散赤: 無采: 凌晨。 猶零星也。 謂懷妊也。 子生一年曰度晬。 貧曰散赤。 猶可惜也。

25 《臺灣詩乘》 連氏選古今200多位詩人有關臺灣史事及山川風物的詩篇,編而次之。
民國13年起,刊登於《臺灣詩薈》,連載十三次,止於卷二。39年,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首次刊行,全書六卷。 其自序云:「二十年來,余既刊行《臺灣通史》,以保文獻;又撰《臺灣詩乘》,以存文學。余之效忠桑梓,亦已勤矣,而猶不敢自怠。」

26 《雅堂叢刊》 連氏曾就先賢有關臺灣的載籍,加以輯校刊行,以整理並保存臺灣文獻。叢刊收黃宗羲〈賜姓始末〉、鄭亦鄒〈鄭成功傳〉、藍鼎元《平臺紀略》等計三十八種,其中即包括郁永河《裨海紀遊》一書。

27 荷蘭人與臺灣 鄭成功與臺灣 英人之役 美船之役 法軍之役 朱一貴事件 林爽文事件 建省之議 沈葆楨 劉銘傳
相關掌故 荷蘭人與臺灣 鄭成功與臺灣 英人之役 美船之役 法軍之役 朱一貴事件 林爽文事件 建省之議 沈葆楨 劉銘傳

28 荷蘭人在明熹宗天啟四年(1624)占領臺灣,清聖祖康熙元年(1662)被鄭成功趕走,佔領台灣共三十八年之久
荷蘭人所繪臺灣地圖 圖片來源:

29 碑後古堡原係荷蘭侵佔臺灣的據點﹐名熱蘭遮堡 1662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後﹐曾以此為指揮中心
臺南安平古堡前的鄭成功紀念碑 碑後古堡原係荷蘭侵佔臺灣的據點﹐名熱蘭遮堡 1662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後﹐曾以此為指揮中心 圖片來源:

30 鄭成功與臺灣 鄭成功收復臺灣後,即推廣教育,建立制度,建設臺灣。從康熙元年到康熙22年(1683)鄭克塽降清,鄭氏共維持21年。
清沈葆楨輓鄭成功聯: 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 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

31 英人之役 鴉片戰爭後,清宣宗道光廿一年,英艦曾襲基隆。次年,又犯大安港(在今臺中縣大安鄉),均被守軍擊退。
英軍來犯,被提督王得祿、臺灣總兵達洪阿、兵備道姚瑩所擊退。

32 美船之役 清穆宗同治六年,美國商船挪威號航行遇風,飄抵臺灣南部海岸,觸礁沉沒。
船中人乘小艇上岸後,被當地居民所殺,引起美軍與居民之間的戰事,旋獲和解。

33 法軍之役 清德宗光緒十年,中法之戰,法國派兵攻基隆、滬尾(今臺北縣淡水鎮),又陷澎湖。 後法將孤拔戰死,中法講和,失地旋亦收復。

34 朱一貴事件 朱一貴相傳是鄭成功的部將,明鄭淪亡後,便隱居於羅漢門,以養鴨為生。因常疏財仗義,鄉人稱他為「鴨母王」。
往來多故國遺民、草澤群雄,每宰鴨煮酒,痛談亡國情事,率悲歔不已。康熙六十年四月,百姓因稅斂繁苛而群起謀變,一貴以姓朱,託為明裔,號召群眾,各地響應而光復全臺,群眾奉為中興王。六月,清水師提督施世驃率軍萬餘攻臺,朱一貴不敵被縛至北京磔殺。直至雍正元年其餘黨乃被肅清。 圖片來源:

35 林爽文事件 林爽文,原籍福建平和,後遷居臺灣彰化。曾加入天地會。
乾隆51年率眾起義,攻克彰化。12月建立政權,被推為盟主大元帥,以「除貪官,保民生」為號召,群眾紛紛響應。後與莊大田兩軍合圍府城臺南,遂控制臺西大部分地區。 他軍紀嚴明,懲治貪官,能團結各方力量,共同退敵,迫使清廷數易統帥,不斷增兵。乾隆五十三年,被福康安、海蘭察擊敗,被俘,死於北京。 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之變的御賜記功碑,今置於臺南赤崁樓。 圖片來源:文建會文化資產網

36 乾隆51年,林爽文事變現存之彩繪 圖片來源:

37 建省之議 清穆宗同治十三年,欽差大臣沈葆楨奏請臺灣建省,清廷未允。 德宗光緒十一年九月,始詔臺灣建省,劉銘傳任首屆臺灣巡撫

38 沈葆楨 清福建侯官人,林則徐女婿。道光進士,曾隨曾國藩管營務,後以功擢江西巡撫。光緒初,官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卒諡文肅。
億載金城上的沈葆楨題字 圖片來源:

39 劉銘傳 清末淮軍將領,曾追隨曾國藩、李鴻章平定太平軍、捻軍。中法戰爭時,督辦臺灣軍務,擊退敵軍。後升任臺灣巡撫,大力開發建設臺灣,數年後因病去職。 劉銘傳題獅球嶺隧道南口 圖片來源:

40 修辭技巧探索

41 譬喻 茍欲以二三陳編,而知臺灣大勢,是猶以管窺天,以蠡測海 追懷先德,眷顧前途,若涉深淵 明喻 暗喻

42 借代 草澤群雄: 朱林以下,輒起兵戎: 私家收拾,半付祝融: 名山之業: 十稔之間: 陳編: 草莽水澤→鄉野民間 軍器→戰爭 火神→火災
  草莽水澤→鄉野民間         軍器→戰爭         火神→火災   古帝王藏書之府→著書   穀熟→年 編竹簡的皮條→書

43 轉化、對偶、層遞 擬物 老成凋謝 郢書燕說,猶存其名。 晉乘楚杌,語多可採。 偶句對 修史固難,修臺之史更難,以今日修之尤難。
   偶句對 難→更難→尤難(層遞) 老成凋謝 郢書燕說,猶存其名。 晉乘楚杌,語多可採。 修史固難,修臺之史更難,以今日修之尤難。

44 排比、倒裝 排比 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 代之興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虛 有英人之役,有美船之役,有法軍之役 倒裝 均於是乎在
均在於是

45 聯緜詞 婆娑之洋:海水動蕩起伏、波濤騰湧的樣子。 兵馬倥傯:紛亂迫促。 (ㄆㄛˊ ㄙㄨㄛ)疊韻聯緜詞 (ㄎㄨㄥˇ ㄗㄨㄥˇ)疊韻聯緜詞

46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以管窺天,以蠡測海 郢書燕說,猶存其名 晉乘楚杌 祝融 金匱石室 風雨名山
補充注釋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以管窺天,以蠡測海 郢書燕說,猶存其名 晉乘楚杌 祝融 金匱石室 風雨名山

47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出處──《左傳》宣公十二年。 乘柴車、穿破衣,以開闢山林。後用以比喻 創業之艱難。 篳:荊條竹木之類。
路:通「輅」,車也。 篳路:以荊竹編的車, 也稱柴車。 藍縷:破衣。又作襤褸、藍蔞。

48 以管窺天,以蠡測海 出處──《漢書.東方朔傳》 用竹管觀看天空,用葫蘆瓢量海水,比喻所見之小。 用來形容人對事物的看法太過狹窄。

49 郢書燕說,猶存其名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郢人有遺燕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云,而過書『舉燭』。『舉燭』,非書意也。燕相受書而說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舉賢而任之。』燕相白王,大說,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今世學者,多似此類。」 後用「郢書燕說」一語,指穿鑿附會之說。

50 晉乘楚杌 出處《孟子.離婁》下:「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一也。」。 乘:晉國的史書 檮杌:楚國的史書 春秋:魯國的史書

51 祝融 號赤帝。《山海經•海內經》說是炎帝之後,祝融神話,見《山海經•海內經》:「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還見《墨子•非攻下》:「(成湯伐夏)天命融降火于夏城之間,西北之隅。」 因此祝融本為火官,後尊為火神,亦以為火或火災的代稱。 圖片來源:

52 金匱石室 《漢書•高帝紀下》:「天下既定,命蕭何次律令,韓信申軍法,張蒼定章程,叔孫通制禮義,陸賈造新語。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廟。」顏師古注云:「以金為匱,以石為室,重緘封之,保慎之義。」 後以「金匱石室」指珍藏圖書典籍之所。也作「石室金匱」。 匱,音ㄍㄨㄟˋ。大型藏物之具。今作「櫃」。

53 風雨名山 風雨,喻亂世。語本《詩經•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名山,《史記•太史公自序》:「以拾遺補藝,成一家之言,……藏之名山,副在京師,俟後世聖人君子。」郭璞曾云:「古帝王藏策之府」,即所謂名山者。 故以風雨名山比喻亂世的不朽著作。

54 學習評量

55 一、單選題 關於《臺灣通史》,下列何者正確? (A)與《資治通鑑》同屬紀傳體之寫法 (B)連橫父親著有《臺灣府志》,啟發其著作動機
(C)起自隋代終於臺灣割讓給日本,是一部通史 (D)取材宏富,事理詳賅,章太炎以為此書為民族精神之所託,故被列入正史。 (C)起自隋代終於臺灣割讓給日本,是一部通史

56 二、多選題 下列文句中「固」字,何者涵義相同? (A)夫臺灣「固」海上之荒島爾 (B)顧修史「固」難 (C)臺灣「固」無史也
(D)良無磐石「固」,虛名復何益?   (E)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A)夫臺灣「固」海上之荒島爾 (B)顧修史「固」難  (C)臺灣「固」無史也  (E)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57 下列何者使用了借代修辭法? (A)「草澤」群雄,後先崛起 (B) 朱、林以下,輒啟「兵戎」 (C) 私家收拾,半付「祝融」
(D) 十「稔」之間  (E)「名山」之業。 (A)「草澤」群雄,後先崛起 (B) 朱、林以下,輒啟「兵戎」  (C) 私家收拾,半付「祝融」  (D) 十「稔」之間  (E)「名山」之業。

58 關於史書的敘述,何者正確? (A)我國正史有通史、斷代史之別,前者如《史記》 ,後者如《漢書》 (B)紀傳體史書始於《春秋》
(C)《漢書》主要撰寫者為班固,記載西漢史事 (D)《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四史,均屬紀傳體  (E)《臺灣府志》乃根據《臺灣通史》寫成,也屬紀傳體 (A)我國正史有通史、斷代史之別,前者如《史記》 ,後者如《漢書》  (C)《漢書》主要撰寫者為班固,記載西漢史事 (D)《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四史,均屬紀傳體 

59 關於序類文體的說明何者正確? (A)序跋類,用以說明著作旨趣及經過 (B)贈序,用表敬愛之情,或陳忠告之誼 (C)韓愈〈師說〉屬自序類
(D)連橫〈臺灣通史序〉屬贈序類  (E)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序在前,詩在後,屬詩序。 (A)序跋類,用以說明著作旨趣及經過  (B)贈序,用表敬愛之情,或陳忠告之誼  (E)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序在前,詩在後,屬詩序。


Download ppt "《臺灣通史》序 連 橫 莊溎芬老師製作 圖片來源:http://www.lib.ntu.edu.tw/General/souvenirs/postcard.htm."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