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初级财务 会计学 王永梅
2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的含义、职能与目标 第二节 会计的对象和会计要素 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 第四节 会计方法
3
第一节 会计的含义、职能与目标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 二、现代会计的含义 2 三、会计目标 3 四、会计的职能 4
4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古代会计阶段 近代会计阶段 现代会计阶段 特点:单式记账、附带职能、实物和货币计量、官厅会计
特点:复式记账、管理职能、货币计量、会计核算方法、企业会计 现代会计阶段 特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会计理论、会计国际化、注册会计师
5
二、现代会计的含义 会计是通过专门的方法收集、加工和利用以一定货币单位计量标准来表现的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比较得失、权衡利弊、讲求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6
三、会计目标 会计的目标是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 会计应当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终极目标。
经济效益,就是已经投入及消耗的价值量与收回的价值量之比。 具体来说,我们还应当分析会计核算的目标。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同时指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7
会计信息使用者 国家宏观管理 投资者(出资人) 债权人 内部管理 其他
8
会计能提供的信息 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业绩) 现金流量 其他
9
四、会计的职能 职 能——人、事物、机构应有的作用,功能。 (见《现代汉语词典》)
职 能——人、事物、机构应有的作用,功能。 (见《现代汉语词典》) 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 能或能够发挥的作用。 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
10
会计核算是通过价值量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
(一)会计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是通过价值量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 这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全部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
11
会计核算职能的基本特点: 1、主要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 2、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3、要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反映,不仅要进行事中、事后的核算,还可以预测未来的经济活动。
12
1、主要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
货币量度:会计主要采用,其他管理部门参考使用; 实物量度:销售、采购、生产部门主要采用,会计部门参考使用; 劳动量度: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要采用,会计部门参考使用。 由此也可以进一步理解会计在计量属性方面的特征。
13
2、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完整性:对所有的会计对象都要计量、记录、报告,不能有任何遗漏;
连续性:对会计对象的计量、记录、报告要连续进行,不能有任何中断; 系统性:保证所提供的会计资料能够成为一个系统的、有序的整体。 这也是会计与其他管理活动,如设备管理、生产管理等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
14
3、要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反映,不仅要进行事中、事后的核算,还可以预测未来的经济活动
事后核算: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也是会计对一定期间经济活动的价值总结; 事中核算:会计利用价值数据、指标等对单位经济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事前预测:会计利用以往的价值数据和相关变化因素对未来经济活动及结果的预计。 这还是会计本身特性的体现,也是完整的、系统的管理赋予会计的重任。
15
(二)会计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是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核等具体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这是会计的另一个职能,与前述的会计核算职能相辅相成。
16
会计监督职能的特点: 1:主要通过价值指标来进行。 以价值指标为核心才能发挥货币反映的综合性和完整性;
因此,会计监督是一种更为有效的监督,可以全面、及时、有效地控制经济活动。 2:要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后、事中、事前的全过程监督。 事后监督: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及相应会计资料进行审查、分析; 事中监督:依据经济活动发生时的资料来纠正偏差及失误,发挥对经济活动的控制作用; 事前监督:审查未来经济活动是否合乎规定和要求,是否切实可行。 3:目的是保证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合法性: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法规,会计准则等; 合理性: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和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要求。
17
(三)会计核算职能与会计监督职能之间的关系: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其他职能是这一职能的派生。与其他经济管理活动相比,这种核算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 会计的监督职能寓于会计的核算职能之中,是在核算过程中的监督。也只有搞好会计监督职能,才能保证经济活动按预期的要求进行,才能发挥会计核算的作用,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18
第二节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 1 一、会计对象 2 二、会计要素
19
一、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从会计的角度解释构成企业经济活动的必要因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20
资 产 资 源 负 债 企业 所有 者 权益 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首先要有可供利用的资源 这些资源的具体表现即为企业的资产
这些资源有着不同的取得来源,如果是从外部借入的,被称为负债 企业 这些资源如果是由所有者(业主)投入的,被称为所有者权益 所有 者 权益 我们应当说:这是从静态的角度对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进行分析的结果。 进一步解释:我们对企业的资源(其实,这只是一个内容)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即若从表现形态分析,为资产;若从取得来源分析,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1
费 用 收 入 收 入 费 用 亏损 利润 按照法规的规定进行分配
从另一方面来看,企业要想从经营中取得经营效果,就会形成一定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亦即费用。包括工资、设备、材料消耗 而企业支出的结果,应当形成一定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亦即收入。包括提供商品、劳务 亏损 利润 费 用 收 入 收 入 费 用 会计工作的最重要内容,就是要比较二者之差,确定企业的经营损益。 我们应当说:这是从动态的角度对企业经营活动过程进行分析的结果。 进一步解释:我们对企业的经营过程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即从经济利益流入方面的收入,从经济利益流出方面的费用,作为二者比较结果的利润或亏损。
22
(一)资产与权益 1 资产 2 负债 3 所有者权益
23
1、资产 资产是指过去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4
负 资 债 产 源 资产的进一步划分 流 动 资 产 非 流 动 资 产 所有 者 权益 资产的进一步划分: ――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可划分为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款项、存货 --非流动资产又可划分为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资 源 产 负 债 所有 者 权益 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 应收款项 存 货 流 动 资 产 非 流 动 资 产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25
资产的特征: (1)资产必须是企业所拥有的或所控制的,即拥有产权(所有权)或有支配使用权; (2)资产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3)资产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未来的交易可能形成的资产不能加以确认; (4)资产必须能以货币计量,不能确认和计量其价值的不能作为资产。
26
2、负债 负债是指过去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7
负债的特征 (1)负债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潜在的义务不能确认为负债; (2)偿还义务的履行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负债一定是能够用货币计量的。
28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所有者权益的进一步划分:
企业投资人对企业投入的资本,即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种财产物资; 企业在经营中形成的盈余,即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积累的资本增值额。
29
(二)收入、费用与利润 1 收入 2 费用 3 利润
30
收 入 费 用 1、收入 利润 收入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可进一步划分: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的收入 收 入 利润 费 用 销售商品收入 提供劳务收入 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的收入
31
收入的特征 (1)是日常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 (2)收入形成经济利益的流入,即日常活动能形成企业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3)收入的形成伴随着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32
2、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 特征:费用是为取得收入付出的代价 费用与收入配比确认
瞬间资产 伴随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33
3、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全部收入减去全部费用的结果。 特征:不是独立的会计要素 增加所有者权益
34
负 资 债 产 源 资产 = 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所有 者 权益
由于这是一个事物从两方面看待的结果,即表现形态的资产,取得来源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所以二者总是相等的。 资产 = 负债+所有者权益
35
收入-费用=利润 收 入 利润 费 用
36
负 资 债 产 例子 短期借款 200 2 现金 应付账款 400 28 银行存款 140 应收账款 480 存货 350 固定资产 所有
者 权益 短期借款 200 应付账款 400 现金 28 银行存款 140 应收账款 存货 350 固定资产 实收资本 350 盈余公积 50 1000
37
进一步解释: 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以现金或者应收账款的形式,从客户获得的收入,导致了资产增加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企业为了获得收入就需要支付费用,一旦资产投入使用,资产形态就转变为费用形态,因此费用可视为瞬间的资产,费用的增加导致了资产的减少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利润也可以理解为企业净资产的增加额,亦即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
38
企业发生下列经济业务将会对会计等式产生影响
1、资源流入企业。 2、资源流出企业。 3、资源的表现形态在企业内部相互转化。 4、资源的取得途径在企业内部学会转化。 但是,上述经济业务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
39
负 资 债 产 1、资源流入企业 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会计等式的左右两方等额增加,即资产增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也增加,会计等式保持平衡。 所有
短期借款 400 应付账款 400 短期借款 200 应付账款 400 +400 现金 28 银行存款 140 应收账款 存货 350 固定资产 现金 428 银行存款 140 应收账款 存货 350 固定资产 400+ 实收资本 350 盈余公积 50 1000 1000 1400 1400
40
负 资 债 产 2、资源流出企业 所有 者 权益 短期借款 600 应付账款 250 短期借款 600 应付账款 400 2 现金
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会计等式的左右两方等额减少,即资产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也同时等额减少,会计等式保持平衡。 资 产 负 债 所有 者 权益 短期借款 600 应付账款 250 短期借款 600 应付账款 400 现金 428 银行存款 140 应收账款 存货 350 固定资产 现金 278 银行存款 140 应收账款 存货 350 固定资产 -150 -150+ 实收资本 350 盈余公积 50 1250 1250 1400 1400
41
负 资 债 产 3、资源的表现形态在企业内部相互转化 短期借款 600 1 + 2 现金 3 现金 应付账款 250 278 银行存款
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会计等式的左方内各项目之间发生增减变化,增减额相等,即资产类项目一个增加,一个减少,会计等式也会保持平衡。 资 产 负 债 所有 者 权益 短期借款 600 应付账款 250 现金 277 银行存款 140 应收账款 存货 350 固定资产 现金 278 银行存款 140 应收账款 存货 350 固定资产 1 + -1+ 实收资本 350 盈余公积 50 1250 1250
42
负 资 债 产 4、资源的取得途径在企业内部相互转化 所有 者 权益 短期借款 600 应付账款 250 短期借款 600 应付账款 50
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会计等式的右方内各项目之间发生增减变化,增减额相等,即负债类内部项目之间、所有者权益类内部项目之间或者负债类项目与所有者权益类项目之间此增彼减,会计等式也会保持平衡。 资 产 负 债 所有 者 权益 短期借款 600 应付账款 250 短期借款 600 应付账款 50 现金 277 银行存款 140 应收账款 存货 350 固定资产 -200 实收资本 350 盈余公积 50 实收资本 550 盈余公积 50 +200 1250 1250
43
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二、会计基础 三、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44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前提:在推理上可以推出另一个判断的判断; 事物发生或发展的先决条件。 (见《现代汉语词典》)
前提:在推理上可以推出另一个判断的判断; 事物发生或发展的先决条件。 (见《现代汉语词典》) 我国会计学界承认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为四个: 1、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 4、会计计量
45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核算服务的对象即会计人员进行核算(确认、计量、记录、报告)采取的立场及空间活动范围界定。
――会计主体与法人主体不是等同的概念; ――会计主体可能是法人主体之下细分的分支机构; ――会计主体也可能是企业集团众多法人主体的集合。 可以被概括为:会计要为特定的主体进行会计核算。
46
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企业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破产和清算,而是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
――只有不会破产清算,企业拥有的资产才能在正常的经营过程耗用、出售、转换等; ――它为正确地计量财产的价值、确定收益提供了理论依据。 可以与上一条前提结合为:会计要为特定的会计主体在不会面临破产清算的情况下进行会计核算。
47
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会计为了确定损益和编制财务报表,定期为使用者提供信息,必须将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划分成若干期间。
――它一般按照日历时间划分,是一种人为的划分; ――它可能与实际的经济活动周期不一致,有的经济活动可以持续至多个会计期间。 可以与前两条前提结合为:会计要为特定的会计主体在不会面临破产清算的情况下分期进行会计核算。
48
4、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是指用货币来反映一切经济业务。企业经济活动中凡是能够用这一尺度计量的,就可以进行会计反映,凡是不能用这一尺度计量的,则不必进行会计反映。 ――货币计量前提包括币值稳定前提; ――货币计量前提一般包括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的前提。 可以与前三条前提结合为:会计主要以货币(我国是人民币)为计量单位,为特定的会计主体在不会面临破产清算的情况下分期进行会计核算。
49
二、会计基础 权责发生制原则: 指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的时间基础,即费用或收入是否计入某会计期间,是依据收入是否归属该期间的成果、费用是否由该期负担来确定。 收付实现制原则: 指会计核算应当以收付的实现作为会计确认的时间基础,即费用或收入是否计入某会计期间,是依据该期间的费用是否有现金流出、收入是否有现金流入为标志。 例:12月25日销售商品10万元,1月20日收款。 处理方法:作为12月份的销售 权责发生制 作为1月份的销售 收付实现制 采用权责发生制作记账基础时,还应考虑收入与费用的配比。
50
三、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原则――说话和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 (见《简明汉语词典》)
原则――说话和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 (见《简明汉语词典》) 会计原则是会计核算具体操作行为的规范,是会计实践工作经验的抽象、概括和总结,同时又用来指导和规范会计实践工作。 我国现阶段承认的会计原则为真实性,有用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原则。
51
我国现阶段承认的会计原则 1、真实性原则:指会计核算要客观如实地反映经济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要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要求。 2、有用性原则:指会计核算的资料必须有用,必须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3、清晰性原则: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都应当清晰明了、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利用。 4、可比性原则:指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
52
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形式是指会计核算依据的法律形式。会计核算应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核算,而不是其法律形式进行核算。
6、重要性原则。指可以根据会计信息对于使用者决策的影响程度来决定会计核算的精确程度及会计报表内容的详略程度,进而决定核算的工作量。 质的方面 量的方面 7、谨慎性原则,亦称稳健性原则。指在企业经济活动具有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会计核算应尽可能减少经营者的风险负担,以尽量低估企业的资产与收益,对可能发生的损失与费用则要算足。 8、及时性原则。指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保证会计信息与所反映的对象在时间上保持一致,以免使会计信息失去时效。
53
第四节 会计方法 一、会计核算 二、会计分析 三、会计考核 四、会计预测 五、会计决策
54
第二章 会计处理方法 第一节 会计确认 第二节 会计计量 第三节 会计记录 第四节 会计报告 第五节 会计循环
55
第一节 会计确认 1 一、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 2 二、会计确认标准 3 三、会计要素的确认
56
一、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 会计确认是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辨认和确定经济信息是否作为会计信息进行正式记录并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
大量经济业务只有按一定的标准或规定确认之后,才能进入会计核算系统; 已进入会计核算系统的信息要对外输出,又必须再经过确认才能保证其有效性。 这样提出问题即概述了会计确认的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
57
初次确认是指对输入会计核算系统的原始经济信息进行的确认。其标准主要是发生的经济业务能否用货币计量。
再次确认是指对会计处理系统输出的经过加工的会计信息的确认。再次确认是对已初次确认过的账簿资料的进一步加工,还包括对已确认过的经济数据在日后的再次认定。 二者的关系:初次确认决定着经济信息能否转换成会计信息;再次确认是对经过加工的信息的提炼。经过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用性。
58
二、会计确认标准 可定义性 可计量性 经济信息的可靠性 经济信息的相关性
59
三、会计要素的确认 资产的确认 负债的确认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 收入的确认 费用的确认 利润的确认
60
第二节 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是会计核算的第二个步骤,它是在确认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已确认对象数量化和价值化的一种会计行为。
第二节 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是会计核算的第二个步骤,它是在确认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已确认对象数量化和价值化的一种会计行为。 会计计量涉及的问题: 会计计量尺度:只能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会计计量属性:亦即是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现行成本、可变现价值。 我国现阶段一般采用历史成本,亦即过去发生的成本。 由此,可有有关会计计量与会计确认的关系:将经济信息按一定的规则量化为会计信息,才能够确认,不能够进行会计计量的信息自然不能进行确认。
61
第三节 会计记录 此处介绍的会计记录,亦即我们一般称谓的七种会计核算方法。 概括地说:在单位组织的经济业务发生时,
第三节 会计记录 此处介绍的会计记录,亦即我们一般称谓的七种会计核算方法。 概括地说:在单位组织的经济业务发生时, 1、要根据业务的内容取得或填制会计凭证并加以审核; 2、要按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账户; 3、要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运用复式记账法登记账簿; 4、对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费用,以及需要确定成本的业务,要进行成本计算; 5、对凭证、账簿的记录的财产要通过财产清查加以核实,保证会计记录的正确性。 在上述工作均已完成后,依据确认的各种数据编制会计报表。
62
会计核算的方法 因此,会计核算的方法包括: 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 复式记账 填制与审核凭证 登记账簿 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等方法 编制会计报表
63
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方法。它要求事先规定分类核算的项目,在账簿中开设相应的账户。
(一)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 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方法。它要求事先规定分类核算的项目,在账簿中开设相应的账户。
64
(二)复式记账 复式记帐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中进行记录的方法。它能够通过平衡关系了解、掌握经济业务的内容及相互关系,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乃至反映经济活动的全貌。
65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 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正确的一致专门方法。原始凭证经过会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核并认为是正确无误后才能作为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记账凭证也要经过形式和内容的审核之后才能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
66
(四)登记账簿 是将记账凭证中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分别记入有关账户并在账簿上进行全面、连续、系统记录的方法。登记账簿要以记账凭证为依据,将记账凭证中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分别记入有关账户。
67
(五)成本计算 是将应计入一定对象上的全部费用进行归集、计算,并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会计方法。通过成本计算可以对核算对象计价,考核各种费用的耗费程度,提供经营盈亏的资料。
68
(六)财产清查 是通过实物盘点、往来款项的核对来检查财产和资金实有数额的方法。财产清查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真实、正确。
69
第四节 会计报告 一、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编制的步骤:初次确认、入账、过账、结账、编表 二、利润表
第四节 会计报告 一、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编制的步骤:初次确认、入账、过账、结账、编表 二、利润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编制的步骤:初次确认、入账、过账、调整、结账、编表
70
会计计量 会计确认 会计记录 会计报告 交易或事项
货币计量 使用者的需要 初次确认 再次确认 交易或事项 原始凭证 记账凭证 会计账簿
71
第五节 会计循环 会计循环是指依次发生、周而复始的以记录为主的会计处理过程。 基本步骤:初次确认、入账、过账、结账、编制调整前的试算平衡表、编制期末调整分录并过账、编制调整后的试算平衡表、编制正式的财务报告。
72
会计循环示意图 期初财务报告 发生的经济业务 编制期末财务报告 入账 过账 结账 编制调整后的平衡表 编制调整分录并过账 编制调整前的平衡表
初次确认 再次确认 入账 编制调整后的平衡表 过账 编制调整分录并过账 结账 编制调整前的平衡表
73
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一节 会计科目 第二节 会计账户
74
第一节 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进一步分类的标志或项目。设置会计科目,就是根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事先规定分类核算的项目或标志的一种专门方法。 具体要求为:将会计对象中内容相同的归为一类,设立一个会计科目名称,凡是具备这类信息特征的经济业务都在这个科目项下核算。 一般来说,我们按照企业经济活动的内容对会计要素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就构成了会计科目。
75
负 资 债 产 反映静态会计资料的会计科目 非 流 动 资 产 所有 者 权益 流动 长期 负债 资本 留存 收益
按我国会计法规的要求,反映静态会计资料的会计科目大概如下: 现金 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 预付账款 材料采购 原材料 库存商品 待摊费用 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应付股利 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 其他应付款 预提费用 资 产 所有 者 权益 负 债 非 流 动 资 产 留存 收益 投入 资本 长期 负债 流动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 无形资产 实收资本 盈余公积 本年利润 利润分配
76
收入 费用 反映动态会计资料的会计科目 按我国会计法规的要求,反映动态会计资料的会计科目大概如下: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收入 所得税费用 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费用 收入
77
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一)必须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 (二)必须符合经济管理的要求; (三)要将统一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四)名称要简单、明确,字义相符,通俗易懂; (五)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78
第二节 会计账户 1 一、设置账户的意义 2 二、账户的格式 3 三、账户的分类
79
一、设置账户的意义 账户是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对各项经济业务的分类、系统、连续记录的一种手段。
设置会计科目只是对会计要素进行了分类,但是个会计科目的内容会有增加、减少等的变化,为了反映这种变化,就要设置会计账户。 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一定的区别。 二者的共同点为:都要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都要说明一定的经济业务内容。 二者的不同点为:会计科目只是经济业务分类核算的项目或标志,只能说明一定经济业务的内容;而账户却可以具体记录经济业务内容、提供具体的数据资料。
80
二、账户的格式 我国手工记账的账户格式(以银行存款为例)如下表: 银行存款 本期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81
银行存款 1000 118000 12000 107000 我们在具体解释问题,进行会计科研等时,经常采用“T”形账户图。 科目名称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额 本期减少额 期末余额 1000 118000 12000 107000 本期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82
账户的特点: (1)相反方向记账 (2)平衡 (3)余额
83
三、账户的分类 账户一般可以按照三条标准分类: (一)、按照会计要素分类 (二) 、按照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 (三) 、其他分类
84
(一)按照会计要素分类 1、反映资产的账户,如“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等。 2、反映负债的账户,如“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短期借款”、“应交税费”、“应付股利”等。 3、反映所有者权益的账户,如“实收资本”、“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 4、反映损益的账户,如“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 5、反映成本费用的账户,如“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可以看出,上述账户分类完全等同于会计科目的名称。
85
(三)其他分类 1、资产负债表账户和利润表账户。 反映企业实际资源及其取得途径的账户都是资产负债表账户; 2、表内账户和表外账户。
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和经营结果过程的账户都是利润表账户。 2、表内账户和表外账户。 以上介绍的都是表内账户; 产权归属不在于企业本身,但是企业要对起负责的账户是表外账户。 3、借方余额账户、贷方余额账户和无余额账户。 资产负债表账户中的资产账户是借方余额账户;(也为实账户) 资产负债表账户中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是贷方余额账户;(也为实账户) 利润表账户大部分都是无余额账户。(亦即虚账户)
86
研究账户分类的目的是进一步认识账户。 举例来说:某类原材料是什么账户? 正确的答案为: 按照会计要素分类为反映资产的账户; 按照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为明细分类账户; 按照其他分类为资产负债表账户,表内账户,借方余额账户。 这样,就可以在多个层面上对每一账户有更深刻的认识。
87
第四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 第一节 复式记账原理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第三节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88
第一节 复式记帐原理 记账方法:单式记账和复式记账
第一节 复式记帐原理 记账方法:单式记账和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在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需要记录时,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以相等金额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特点: 根据账户记录的结果可以了解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89
一、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 会计等式,亦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比如,一个企业刚刚组成,有货币资金10万元,其中6万元有所有者投入,4万元从债权人出借入。就形成了账户上的对应关系和账户记录之间的平衡关系。 银行存款 短期借款 40000 100000 实收资本 60000
90
在账户中的另一主要内容即为与账户的余额有关。
二、记账符号 借――debit 贷――Credit 在“T”账户中也有其固定的位置。 在账户中的另一主要内容即为与账户的余额有关。 借方 账户 贷方 账户 借方 贷方 余额 余额
91
三、账户结构 资产类账户增加记入借方,减少记入贷方,余额在借方。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增加记入贷方,减少记入借方,余额在贷方。
短期借款 银行存款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增加记入贷方,减少记入借方,余额在贷方。 100000 40000 实收资本 60000 费用类账户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但与资产类账户的区别在于期末无余额。(若有余额,则与资产类账户具有相同的性质) 费用 增加 减少 收入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但与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区别在于期末无余额。 收入 增加 减少
92
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将上述账户结构进行归纳可有: 资产增加 费用成本增加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 收入转入 资产减少 费用成本转销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加 收入增加 期末余额:资产余额 期末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余额 借方 贷方
93
四、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即: 1、对任何一个经济业务都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 2、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应当做借贷增减相反的记录。
94
例子1 比如,销售增加银行存款5000元;就记入银行存款账户借方,同时记入收入账户的贷方。 借方 银行存款 贷方 借方 主营业务 收入 贷方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95
例子2 又如,企业收到客户寄来的款项10000元,其中3000元用来清偿原来所欠的购货款项,7000元用来再购买物资;就在记入银行存款账户借方的同时,贷记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账户。 银行存款 10000 借方 贷方 应收账款 3000 贷方 借方 主营业务收入 7000 贷方 借方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主营业务收入
96
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1、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 账户之间的应借应贷关系, 即为账户的对应关系; 存在着对应关系的账户, 即为对应账户;
账户的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可以 了解经济活动的内容, 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2、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的构成要素; 简单的会计分录与复杂的会计分录。 银行存款 5000 借方 贷方 营业收入 5000 贷方 借方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主营业务收入 7000
97
五、试算平衡 由于记账规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由此也就有了利用会计分录数据记录的发生额的平衡。即: 借方科目金额=贷方科目金额
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 会计科目 借方发生额 贷方发生额
98
由于会计恒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由此也就有了利用各账户会计余额数据记录的余额的平衡。即:
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 总分类账户余额试算平衡表 会计科目 借方余额 贷方余额
99
实际工作中经常将两种平衡试算的发生结合在一起用。
会计科目 期初余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借方 贷方
100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此处只是简单介绍会计处理的过程,目的是使同学们进一步加深对会计基本原理的理解。实际的核算内容,将在本书财务会计部分进一步阐述。 此处的讲解充分运用了“T”形账户,请同学们按照图示对照讲义中的会计分录,及其反映的内容。 要注意将会计分录之间的关系,账户的平衡原理,会计业务结束时的平衡试算结合在一起,以相互联系地分析问题。
101
一、资产:货币资金和交易性货币资产 1、库存现金 2、银行存款 3、其他货币资金
102
1、库存现金 1)概念:存放于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货币。 2)管理制度:现金的使用范围: 企业可以使用现金的范围主要包括:
(1)职工工资、津贴; (2)个人劳动报酬; (3)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 (4)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等; (5)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 (6)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7)结算起点(现行规定为1 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 (8)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3)现金的核算:库存现金、备用金
103
现金限额 企业的库存现金限额由其开户银行根据实际需要核定,一般为三至五天的零星开支需要量 。
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地区的企业,库存现金限额可以多于五天,但不能超过十五天的日常零星开支量。 企业必须严格按规定的限额控制现金结余量,超过限额的部分,必须及时送存银行,库存现金低于限额时,可以签发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现金,以补足限额。
104
现金收支规定 (1)现金收入应于当日送存银行,如当日送存银行确有困难,由银行确定送存时间;
(2)企业可以在现金使用范围内支付现金或从银行提取现金,但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坐支),因特殊情况需要坐支现金的,应当事先报经开户银行审查批准,由开户银行核定坐支范围和限额。企业应定期向开户银行报送坐支金额和使用情况; (3)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应当在取款凭证上写明具体用途,并由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后,交开户银行审核后方可支取; (4)因采购地点不固定,交通不便,生产或者市场急需,抢险救灾以及其他情况必须使用现金的,企业应当提出申请,经开户银行审核批准后,方可支付现金。 (5)不得“白条顶库”、“套取现金”、“公款私存”、“设置小金库”。
105
2、银行存款 1)概念: 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2)核算: 银行存款
106
3、其他货币资金 掌握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及其核算 核算科目:其他货币资金
107
1)外埠存款 外埠存款是指到外地进行临时或零星采购时,汇往采购地银行并在采购地银行开立采购专户的款项。
【例】某企业根据发生的有关外埠存款收付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企业在外埠开立临时采购账户,委托银行将50万元汇往采购地。 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贷:银行存款 (2)采购员以外埠存款购买材料,材料价款 元,增值税68 000元,货款共计 元,材料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3)外埠采购结束,将外埠存款清户,收到银行转来收账通知,余款32 000元收妥入账 。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108
2)银行汇票存款 银行汇票存款是指企业为取得银行汇票,按规定用于银行汇票结算而存入银行的款项。
【例】某企业根据发生的有关银行汇票存款收付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企业申请办理银行汇票,将银行存款30 000元转为银行汇票存款。 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贷:银行存款 (2)收到收款单位发票等单据,采购材料付款29 250元,其中,材料价款25 000元,增值税 4 250元,材料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3)收到多余款项退回通知,将余款750元收妥入账。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109
3)银行本票存款 银行本票存款是指企业为取得银行本票,按规定用于银行本票结算而存入银行的款项。
【例】某企业根据发生的有关银行本票存款收付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企业申请办理银行本票,将银行存款40 000元转入银行本票存款。 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 贷:银行存款 (2)收到收款单位发票等单据,采购材料付款39 780元,其中,材料价款34 000元,增值税5 780元,材料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 (3)收到收款单位退回的银行本票余款22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
110
4)信用卡存款 信用卡存款是指企业为取得信用卡以办理信用卡结算而按规定存入银行的款项。
【例】某企业根据发生的有关信用卡存款收付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将银行存款50 000元存入信用卡。 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存款 贷:银行存款 (2)信用卡支付业务招待费1 500元。 借:管理费用 贷: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存款 (3)收到信用卡存款的利息60元。 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存款 贷:财务费用
111
5)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信用证保证金存款是指企业为取得信用证按规定存入银行的款项;存出投资款是指企业已存入证券公司但尚未进行短期投资的现金。
【例】某企业根据发生的信用证结算的有关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申向银行交纳信用证保证金30 000元。 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证保证金 贷:银行存款 (2)接到开证行交来的信用证来单通知书及有关购货凭证等,以信用证方式采购的材料已到并验收入库,货款全部支付。货款总计 元,其中材料价款 元,增值税 元。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 贷:其他货币资金——信用证保证金 银行存款
112
6)存出投资款 存出投资款:指企业已存入证券公司但尚未进行投资的资金。 【例】某企业根据发生的进行短期投资的业务,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1)将银行存款 元划入某证券公司准备进行短期股票投资。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贷:银行存款 (2)将存入证券公司款项用于购买股票,并已成交,购买股票的成本为 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13
二、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 1、概述: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
设置科目:交易性金融资产(明细科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 2、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 购入: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应收股利(已宣告尚未发放的股利)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 投资收益(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 其他货币资产——存出投资款 确认股利或利息 借: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收到股利或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114
期末计量: 1、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增加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一方面记录为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待实现收益的增加或待实现损失得减少,一方面反映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2、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调减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一方面记录为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待实现收益的减少或待实现损失的增加额,一方面反映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下降,则为相反的分录。 处置:将该金融资产售价与其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作为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同时: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115
三、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 1、应收票据 2、应收账款 3、预付账款 4、其他应付款 5、应收款项减值——坏账核算
116
1、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 应收账款 收款: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转让:借:原材料
概念及种类: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核算:取得: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 应收账款 收款: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转让: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
117
2、应收账款 概念: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而应像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得款项,包括价款、代购款及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
确认: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买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 银行存款(代垫费用) 收到: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改用票据结算:借:应收票据
118
3、预付账款 概念: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 预付: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购入:借:预付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买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 银行存款(补付款项)
119
4、其他应付款 概念:企业除应收票据、罚款、应收帐款、预付账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掌握其主要内容。 核算举例见教材2P78-P79
120
5、应收款项减值——坏账核算 概念:在资产负债表日队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证据表明该应收账款发生减值的,应当将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减至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得金额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计算公式: 当期应提数=计算应提数-(+)“坏账准备”贷方(借方)余额 核算: 计提坏帐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实际发生坏帐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帐款
121
发生的坏帐又收回 借:应收帐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帐款
122
四、资产:存货 概念: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资等。
内容:包括企业为产品生产和商品销售而持有的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代销商品等。 成本的确定: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计价法、移动加权平均法
123
(一)原材料的核算 1、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2、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124
1、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科目:在途材料、原材料、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应交税金货款支付或开出汇票并同时材料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应付票据 货款支付或开出汇票材料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 借:在途材料 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借:原材料 月末暂估入账,下月初冲回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应付账款
125
货款已预付,材料尚未验收入库: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入库后再冲回预付账款、补付货款。 发出材料的核算(根据用途计入):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
126
2、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 科目设置: “物资采购”或“材料采购”、“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等科目 不再设置“在途材料”或“在途物资”科目
1、采购材料时,按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借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有关科目 。 2、月份终了(或在材料入库时),根据已经结算入库外购材料的计划成本,借记“原 材料”科目,按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贷记“材料采购”科目。按两者差额, 贷记或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3、月份终了,对于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的收料凭证,应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 下月初用红字冲回。 4、发出材料时,按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记帐。 5、月份终了,将材料成本差异总额按成本差异率在发出材料和期末库存材料之间进行分摊 。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按当月的成本差异率计算;二是按上月的成本差异率计算。
127
(二)包装物的核算 概念:企业为了包装本企业的商品、产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如 桶、箱、瓶、坛、袋等。 科目设置:周转材料——包装物
包装物入库:同原材料 包装物领用:生产领用计入生产成本 随同商品出售而不计价包装物计入销售费用 随同商品出售而单独计价包装物计入销售费用
128
(三)低值易耗品的核算 企业在业务经营过程中所必需的单项价值比较低或使用年限比较短,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物质设备和劳动资料等各种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劳动用具、以及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 科目设置: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摊销方法:一次摊销法、五五摊销法 掌握方法及核算
129
(四)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 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材料、商品等物资。 科目设置:委托加工物资 核算:发出材料 支付运杂费 支付加工费 支付税金 加工完工验收入库
130
(五)库存商品的核算 库存商品指企业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合乎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定货单位,或者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以及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 科目设置:库存商品 核算:验收入库: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销售商品: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企业商品可采用进价或售价核算,后者进价和售价的差额 通过“商品进销差价”核算。
131
商品流通企业库存商品核算方法 毛利率法: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上期实际(或本期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据以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售价金额核算法:平时商品的购入、加工收回、销售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期末计算进销差价率和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并据以调整本期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
132
(六)存货减值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可变现净值是指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完工及出售前尚需花费的相关费用及税金等支出后的净额。 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转回的存货跌价损失: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损失 结转销售成本: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133
五、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投出各种资产取得被投资企业股权且不准备随时出售的投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长远利益而影响、控制其他在经济业务上相关联的企业。企业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后,成为被投资企业的股东,有参与被投资企业经营决策的权利。按照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程度,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控制:成本法 2.共同控制:权益法 3.重大影响:权益法 4.无重大影响:成本法 科目设置: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
134
(一)成本法 成本法(除合并取得): 与长期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和必要支出计入成本,现金股利或利润作为应收项目处理。
取得: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宣告发放投资前实现净利润: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 收到股利: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处置: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
135
(二)权益法 权益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要随着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而相应变动,大体上反映在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中占有的份额。
采用权益法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可以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下,设置“投资成本”、“损益调整”、“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等明细科目。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余额,反映全部投资成本。其中,“投资成本”明细科目反映购入股权时在被投资企业按公允价值确定的所有者权益中占有的份额;“损益调整”明细科目反映购入股权以后随着被投资企业留存收益的增减变动而享有份额的调整数;“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明细科目反映购入股权以后随着被投资企业资本公积的增减变动而享有份额的调整数。
136
1 1、 采用权益法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为了更为客观地反映在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中享有的份额,应将初始投资成本按照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值和持股比例进行调整。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是指被投资企业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负债及或有负债公允价值后的余额。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性质与商誉相同,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在投资期间也不摊销;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137
2 2、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应按照享有被投资企业净利润的份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另一方面作为追加投资,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被投资企业亏损则相反。
138
3 3、采用权益法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被投资企业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投资企业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资本公积,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如果被投资企业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减少,投资企业做相反的处理。
139
4 4、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时,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投资企业应根据实际收到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根据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根据两者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科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被投资企业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而计入资本公积的数额,也应转入当期损益。
140
5 5、如果长期股权投资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说明长期股权投资已经发生减值损失,应当将其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141
六、固定资产 1、概念和特征: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持有;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2、确认: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3、固定资产的分类:按经济用途分类、综合分类 4、科目设置: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
142
取得固定资产 购入: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借:在建工程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贷:在建工程 建造固定资产:自营工程 借:工程物资 借:在建工程 借:固定资产 贷:工程物资 贷:在建工程 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 应付职工薪酬 银行存款 出包工程类似。
143
1、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减少的价值,其影响因素有原价、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计提折旧的范围: 1、所有的固定资产除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2、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提折旧 3、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当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开始计提折旧。 折旧方法: 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144
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平均计提折旧的方法,其累计折旧额为使用时间的线性函数。采用这种方法,假定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递减,其效能与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无关。因此,固定资产的应计提折旧总额可以均匀摊配于预计使用年限内的各个会计期间。 固定资 预计残 预计清 产原值- (值收入- 理费用) 年折旧额=—————————————— 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 =—————————————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145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完成的工作总量平均计提折旧的方法,其累计折旧额为完成工作量的线性函数。采用这种方法,假定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随着完成工作量的增加而逐渐递减,其效能与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无关。因此,固定资产的应计提折旧总额可以均匀摊配于预计的每一单位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 该项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 产单位工作=—————————————— 量折旧额 该项固定资产预计完成的工作总量 该项固定资产月 折 旧 额 =该项固定资产单位工作量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该月实际完成的工作总量
146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按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直线折旧率计提折旧的方法。
147
4)年数总和法 是指按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和某年尚可使用年数占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的比重(即年折旧率)计提折旧的方法。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简称年数总和),是一个以预计使用年限为n项和初项,通项为1的等差数列。
148
5)直线法 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平均摊配于其使用的各个会计期间或完成的工作量,优点是使用方便,易于理解。但是,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相关支出摊配于各个会计期间或完成的工作量的均衡性。因为随着固定资产使用时间的推移,其磨损程度也会逐渐增加,使用后期的维修费支出将会高于使用前期的维修费支出,即使各个会计期间或单位工作量负担的折旧费相同,但各个会计期间或单位工作量负担的固定资产使用成本(折旧费与维修费之和)将会不同。
149
6)加速折旧法 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克服了直线法的不足。因为这种方法前期计提的折旧费较多而维修费较少,后期计提的折旧费较少而维修费较多,从而保持了各个会计期间负担的固定资产使用成本的均衡性。此外,由于这种方法前期计提的折旧费较多,能够使固定资产投资在前期较多地收回,在税法允许将各种方法计提的折旧费作为税前费用扣除的前提下,还能够减少前期的所得税额,符合谨慎原则。但是,在固定资产各期工作量不均衡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可能导致单位工作量负担的固定资产使用成本不够均衡。此外,由于这种方法不适宜采用分类折旧方式,在固定资产数量较多的情况下,计提折旧的工作量较大。
150
2、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和处置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投入使用以后发生的修理和改扩建等支出 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满足的计入相关费用。 固定资产的处置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 科目设置: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收回出售价款或赔款、残料入库: 借: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 原材料 贷:固定资产清理 支付清理费用: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库存现金 结转清理收益: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或结转清理损失:借:营业外支出
151
3、固定资产减值 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52
七、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概念和特征:不具有实物形态、具有可辩性、属于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其确认类似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构成: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 无形资产核算: 取得:外购: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自行研发: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资本化支出 借:管理费用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153
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直线法、生产总量法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自可供使用当月起开始摊销。 借:管理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处置: 借:银行存款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 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无形资产减值: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54
八、负债: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应付帐款 预收账款
155
1、短期借款 借入: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计提利息: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支付利息和本金:借:应付利息 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156
2、应付票据 发生: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 贷:应付票据 支付手续费: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偿还: 借:应付票据
偿还: 借:应付票据 转销: 借:应付票据 贷:短期借款
157
3、应付帐款 发生: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 贷:应付账款 (总价) 偿还: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转销:借:应付账款 贷:营业外收入
158
4、预收账款 预收: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发货: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 退回货款:借:预收账款
贷:银行存款
159
5、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职工薪酬指企业根据有关规定支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声誉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及其其他。 货币性薪酬:确认: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发放: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其他应收款 支付其他费用:借:应付职工薪酬
160
非货币性福利 :确认:借: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发放: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累计折旧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 银行存款
161
6、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 应交消费税 应交营业税
162
1)应交增值税 应交增值税:概念、纳税人、种类
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以及工业性加工、修理修配各个环节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纳税义务人。按照我国现行制度规定,纳税义务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种。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的数额以下、会计核算不健全的纳税义务人,其应交增值税采用简化的核算方法 一般纳税企业:可以抵扣的进项税款(增值税发票和海关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科目设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已交税金 ——销项税额 ——出口退税 ——进项税额转出
163
采购和接受劳务:借:材料采购、制造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购入设备和工程用物资的增值税计入成本。 进项税额转出: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在建工程、应付职工薪酬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销售物资和提供应税劳务: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64
视同销售: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出口退税:借:其他应收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交纳增值税: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165
小规模纳税企业购进货物和接受应税劳务时支付的增值税,直接记入有关货物和劳务的成本。
应纳增值税=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购入: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 销售: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66
2)应交消费税 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按其流转额交纳的一种税。有从价定率(其销售额,与计征增值税的销售额口径相同,是指销售应税消费品向购买方收取的不含增值税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和从量定额两种征收方式。 科目设置: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销售应税消费品: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借:在建工程、应付职工薪酬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应税消费品,按税法规定,应由受托方在向委托方交货时代扣代交消费税,其销售额应按受托方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
167
企业收回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如果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按税法定,缴纳的消费税可以抵扣,企业收回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如果不再加工,而是直接出售,则缴纳的消费税应计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的成本。
进口应税消费品在进口环节应交的消费税,计入该项物资的成本。
168
3)应交营业税 应交营业税:对在我国境内提供交通运输、建筑、金融保险、邮电通信、文化体育、娱乐、服务等劳务以及出租、出售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流转税。以营业额为计税依据。 科目设置: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计算: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支出 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交纳: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贷:银行存款 其他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略。
169
九、负债:非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长期借款是企业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 的款项。 取得:借:长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利息:借:财务费用 在建工程 管理费用 研发支出 贷:应付利息 归还:借:长期借款 应付利息
170
应付债券 应付债券是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的债券,有面值发行、折价发 行、溢价发行三种方式。 科目设置:应付债券——面值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 面值发行: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债券——面值 利息:分期付息:借:财务费用 在建工程 管理费用 研发支出 借:应付利息 贷: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171
利息:一次付息:借:财务费用 在建工程 管理费用 研发支出 借: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 还本:借:应付债券——面值
172
十、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科目设置:股本(股份有限公司)、实收资本(其他企业) 接受投资:借:现金 固定资产 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无形资产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的溢价部分记入资本公积 ——股本溢价
173
实收资本 实收资本或股本的增加:借:银行存款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股本) 实收资本或股本的减少: 回购股票:借:库存股
贷:银行存款 注销股票:借: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贷:库存股
174
资金公积 资本公积是指归所有者所共有的、非收益转化而形成的资本,主要包括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等。
资本(股本)溢价: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借:银行存款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其他资本公积见长期股权投资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见资本的增加
175
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利润分配: 可供分配的利润=当年实现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其他转入
利润分配的顺序是(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3)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科目设置: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盈余公积补亏 ——未分配利润 结转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
176
提取盈余公积: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 宣告发放现金股利: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贷:应付股利 同时: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应付现金股利
177
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 提取盈余公积有关规定 提取: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 补亏: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转增资本:借:盈余公积 贷:股本(实收资本) 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贷:应付股利
178
收入 收入的概念和特征: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出资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的分类: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5)相关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179
销售商品收入会计处理:一般销售商品业务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 已发出但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 借:发出商品 借:应收账款 贷:库存商品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 收入确认: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发出商品
180
商业折扣:企业为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价格扣除,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现金折扣: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一般采用总价法进行核算。 按照扣除折扣前的金额确认收入,在实际发生时记入当期财务费用。 (注意扣除金额积数是否包含增值税) 销售折让和退回:企业已经销售的商品,可能会由于品种、质量等不符合购销合同的规定而被客户退回或发生销售折让。企业收到退回的商品或发生销售折让时,应退还货款或冲减应收账款,并冲减主营业务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同时增加库存商品,冲减发出商品或主营业务成本。
181
销售材料等存货处理: 借:银行存款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其他业务收入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 劳务收入的确认: 在同一会计期间内开始并完成的劳务发生的支出先通过“劳务成本”归集,确认时再转入“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期间(1)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2)如果不能可靠地估计,应正确预计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并结转已发生的劳务成本。
182
会计处理: 预收收入: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确认收入: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实际发生成本:借:劳务成本 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 确认费用: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劳务成本 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作为其他业务收入,让渡资产所计提的摊销额作为其他业务支出处理。
183
费用 费用的概念和特征: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主要内容: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184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
利润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支净额 提取盈余 公积金 应付投资 者利润 利润总额 — 所得税 = 净利润 未分配利润
185
营业外收支核算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在经营业务以外取得的收入,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出售净收益,以及罚款收入等。企业取得营业外收入时,应借记有关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在经营业务以外发生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毁损、报废和出售的净损失,以及非常损失、对外捐赠支出、赔偿金和违约金支出等。企业发生营业外支出时,应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有关科目。 营业外收支净额是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的差额。 所得税费用核算: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 当期所得税是在企业税前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整确定的。 当期应纳所得税=(税前会计利润± 纳税调整增加(减少))×所得税率 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186
会计处理: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
187
本年利润 借:主营业务收入 借:本年利润 其他业务收入 贷:主营业务收入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其他业务成本 投资收益 营业税金及附加
借:主营业务收入 借:本年利润 其他业务收入 贷:主营业务收入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其他业务成本 投资收益 营业税金及附加 营业外收入 销售费用 贷:本年利润 管理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营业外支出
188
借:本年利润 贷: 所得税费用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89
第三节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账户用途:通过账户记录,能够提供哪些核算指标。 账户结构:账户借方、贷方登记的内容,余额的方向及其表示的内容。
190
盘存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各种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账户。
一、盘存账户 盘存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各种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账户。 盘存账户 期初余额:期初财产物资或货币资金结存额 发生额: 本期财产物资或货币资金减少额 发生额:本期财产物资或货币资金增加额 期末余额:期末财产物资或货币资金结存额 特点:提供实物和货币两种指标
191
资本账户 二、资本账户 资本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取得资本及提取资金的增减变动及其实有情况的账户。 特点:提供实物和货币两种指标
期初余额:期初资本和公积金实有额 发生额:本期资本和公积金减少额 发生额:本期资本和公积金增加额 期末余额:期末资本和公积金实有额 特点:提供实物和货币两种指标
192
三、结算账户 结算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同年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的债权、债务结算情况的账户。 债权结算账户 债务结算账户 债权债务结算账户
193
债权结算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各个债务单位或个人之间结算业务账户。
(一)债权结算账户 债权结算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各个债务单位或个人之间结算业务账户。 债权结算账户 发生额:本期应收及预付款项减少额 期初余额:期初尚未收回的应收及预付款项 发生额:本期应收及预付款项增加额 期末余额:期末尚未收回的应收及预付款项
194
债务结算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各个债权单位或个人之间结算业务账户。
(二)债务结算账户 债务结算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各个债权单位或个人之间结算业务账户。 债务结算账户 期初余额: 期初尚未结算的应付及预收款项 发生额: 本期应付及预收款项减少额 发生额: 本期应付及预收款项增加额 期末余额:期末尚未结算的应付及预收款项
195
债权债务结算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与某一单位或个人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往来结算业务账户。
(三)债权债务结算账户 债权债务结算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与某一单位或个人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往来结算业务账户。 债权债务结算账户 期初余额:期初债权大于债的务差额 期初余额:期初债务大于债权的差额 发生额:本期债务增加额 本期债权减少额 发生额:本期债权增加额 本期债务减少额 期末余额:期末债务大于债权的差额 期末余额:期末债务大于债权的差额
196
特点: 1、集中反映同某一单位或个人所发生的债权债务的往来结算情况。 2、余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但不论在借方还是在贷方均为借贷方相抵后的差额。 3、根据明细账计量债权或债务的金额。
197
期间账户是用来归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的账户。
四、期间账户 期间账户是用来归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的账户。 (一)期间收入账户 期间收入账户是用来归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个会计期间的收入的账户。 期间收入账户 发生额: 结转“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 发生额: 归集本期内各项收入的发生数
198
期间收入账户是用来归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个会计期间的费用的账户。
(二)期间费用账户 期间收入账户是用来归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个会计期间的费用的账户。 期间费用账户 发生额: 归集本期内各项费用的发生数 发生额: 结转“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
199
五、跨期摊提账户 跨期摊提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应有几个会计期间共同负担的费用,并将这些费用在各个会计期间进行分摊或预提的账户。 跨期摊提账户
期初余额:期初已支付而尚未摊销的 待摊费用数 期初余额:期初已预提而尚未支付的预 提费用数 发生额:本期待摊费用支付数 本期预提费用支付数 发生额:本期费用摊销数 本期预提费用数 期末余额:期末已支付而尚未摊销 的待摊费用数 期末余额:期末已预提尚未支付的预提 费用数
200
特点: 1、账户的借方反映支付数,贷方反映计入费用的数额。 2、“预提费用”账户可以从负债类账户转化为资产类账户。
201
六、成本计算账户 成本计算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一阶段发生的全部费用,并据此计算该阶段各个成本计算对象实际成本的的账户。
期初余额:期初尚未完成某个经营阶段 的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成本 发生额:归集经营过程该阶段成本计算 对象发生的全部费用 发生额:结转已完成某个经营阶段成本 计算对象的实际成本 期末余额:期末尚未完成某个阶段 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成本 期末余额:期末已预提尚未支付的预提 费用数
202
计价对比账户是用来对某项经济业务,按两种不同计价进行核算对比,借以确定其业务成果的账户。
七、计价对比账户 计价对比账户是用来对某项经济业务,按两种不同计价进行核算对比,借以确定其业务成果的账户。 计价对比账户 发生额:业务的第一种计价 发生额:业务的第二种计价 期末余额:期末第一种计价大于第二 种计价的差额 期末余额:期末第二种计价大于第一 种计价的差额
203
财务成果账户是用来计算并确定企业在一定时期(月份、季度、年度)内全部经营活动最终成果的账户。
八、财务成果账户 财务成果账户是用来计算并确定企业在一定时期(月份、季度、年度)内全部经营活动最终成果的账户。 财务成果账户 发生额:转入的各项费用 发生额:转入的各项收入 期末余额:发生的亏损总额 期末余额:实现的利润总额
204
九、调整账户 调整账户是为调整某个账户的余额,以表示被调整账户的实际余额而开设的账户。 抵减账户 附加账户 抵减附加账户
205
(一)抵减账户 抵减账户是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账户。 调整公式为: 被调整账户余额 — 抵减账户余额 = 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
206
(二)附加账户 附加账户是用来增加被调整账户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账户。 调整公式为: 被调整账户余额 + 附加账户余额 = 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
207
(三)抵减附加账户 抵减附加账户是依据调整账户与被调整账户余额方向不同,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余额,或用来增加被调整账户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账户。 调整公式为: + - 被调整账户余额 抵减账户余额 = 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
208
第五章 会计凭证 第一节 会计凭证概述 第二节 原始凭证 第三节 记帐凭证 第四节 会计凭证传递
209
第一节 会计凭证概述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意义
第一节 会计凭证概述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意义 通过填制会计凭证,可以及时、正确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完成情况,为登记账簿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创造有利条件; 通过对会计凭证的审核,可以监督和检查各项经济业务的合理性和合规性,从而有效地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通过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可以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的经济责任,强化他们的责任感,从而有利于考核他们的业绩,有利于加强单位内部经营管理上的责任制。
210
第二节 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的概念 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原始凭证的种类 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 原始凭证的审核
211
原始凭证的概念 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原始依据。它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和重要依据。
212
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经济业务发生的数量和金额
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原始凭证的名称 填制凭证的日期和凭证的编号 填制和接受凭证的单位名称 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经济业务发生的数量和金额 填制单位和有关人员的签章 链接发票
213
例子
214
原始凭证的种类 自制原始凭证 一次凭证 累计凭证 记账编制凭证 外来原始凭证
215
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填制: 真实可靠 填列齐全 填写规范 审核: 内容审核 编制审核
216
第三节 记帐凭证 记帐凭证的概念 记帐凭证的基本内容 记帐凭证的种类 记帐凭证的填制要求 记帐凭证的审核
217
记账凭证的概念 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并确定会计分录而填制的、直接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凭证。
218
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填制单位的名称 凭证的名称 填制凭证的日期 凭证的编号 经济业务内容的摘要
会计科目(包括一级科目、二级科目和明细科目)的名称、记账方向和金额 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 会计主管、制证、审核、记账等有关人员的签名或盖章 链接发票
219
例子
220
记账凭证的种类 收款凭证 付款凭证 转帐凭证 记帐凭证
221
付款凭证例子
222
收款凭证例子
223
转帐凭证例子
224
记帐凭证例子
225
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 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及其核算内容,正确编制会计分录 在“摘要”栏内,简单概括地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容
不得把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合并填列在一张记账凭证中,以防止科目对应关系混淆不清 原始凭证应附在记账凭证后面,并在记账凭证上注明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 各种记账凭证必须连续编号,以便查考
226
记账凭证的审核 记账凭证是否附有原始凭证,记录的内容与所附原始凭证的内容是否相符。 审核凭证所确定的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及金额是否正确。
各个项目的填列是否齐全,有关人员是否都已签章等
227
第四节 会计凭证传递 会计凭证传递是指会计凭证从编制时起到归档为止,在单位内部各有关部分及人员之间的传递程序和传递时间。 作用:有利于完善经济责任制度 有利于及时进行会计记录
228
组织会计凭证传递的原则:内部牵制原则 内部牵制原则:指办理经济业务的各项手续制度要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各职能部门及其人员的职权和责任必须划分清楚; )各职能部门及其人员按办理经济业务的程序,明确各自的手续制度; )明确各职能部门及其人员之间的相互联系。
229
制定会计凭证传递应考虑的内容: (1)根据各单位经济业务的特点、企业内部机构组织、人员分工情况以及经济管理的需要,从完善内部牵制制度的角度出发,规定各种会计凭证的联次及其流程。 (2)根据有关部门和人员办理经济业务的必要时间,同相关的部门和人员协商制定会计凭证在各经办环节的停留时间。
230
第六章 会计帐簿 第一节 会计帐簿概述 第二节 会计帐簿登记 第三节 记帐规则
231
第一节 会计帐簿的概述 1 一、会计帐簿 2 二、会计帐簿的作用 3 三、设置帐簿的原则 2 四、帐簿的种类
232
一、会计帐簿 会计账簿,简称账簿,是由具有一定格式、相互联结的账页组成,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233
二、会计账簿的作用 可以为经营管理提供系统、完整的会计核算资料,可以正确地计算成本费用和经营成果,为财务成果的分配提供依据;
利用账簿提供的资料进行账实核对,可以检查账实是否相符,从而有利于保证各项财产物资和资金的安全完整和合理使用; 账簿所提供的资料既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又是进行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的必要依据; 通过设置和登记账簿,既便于保存会计资料和日后查阅使用,又便于会计核算工作的分工。
234
三、设置账簿的原则 1、确保全面、系统地核算各项经济业务,为经营管理提供系统、分类的会计核算资料。
2、在满足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尽量节约人力、物力。 3、账簿格式要力求简明实用,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各项指标。
235
四、账簿的种类 现金日记账 银行存款日记账 序时账簿 总分类账 分类账 按用途分类 明细分类账 备查账 账簿分类 订本式 按形式分类 活页式
卡片式
236
第二节 账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1 序时帐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2 总分类帐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3 明细帐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237
一、会计账簿的基本要素 封面 扉页 账页
238
二、日记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序时帐簿的概念 序时帐簿的格式 序时帐簿登记方法
239
1、序时账簿的概念 序时账簿,也称日记账,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
240
2、序时账簿的格式 现金日记帐的格式 银行存款日记帐的格式
241
现金日记帐的格式
242
银行存款日记帐的格式
243
3、序时账簿的登记方法 现金日记帐的登记方法 银行存款日记帐的登记方法
244
现金日记账的登记方法 现金日记账通常是由出纳人员根据审核后的现金收、付款凭证,逐日逐笔按顺序登记的。由于从银行提取现金的业务只填制银行存款付款凭证,不填制现金收款凭证,因而这种业务的现金收入数,应根据有关银行存款付款凭证登记。每日终了,应分别计算当日现金收入和付出的合计数以及账面的结余额,并将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实有数核对,借以检查每日现金收入、支出和结存情况。
245
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方法 银行存款日记账通常也是由出纳人员根据审核后的银行存款收、付款凭证,逐日逐笔按顺序登记的。由于将现金存入银行的业务只填制现金付款凭证,不填制银行存款收款凭证,因而这种业务的存款收入数,应根据有关现金付款凭证登记。每日终了,应分别计算出当日银行存款收入、付出的合计数以及账面的结余额,以便检查监督各项收入、支出款项,并便于定期同银行送来的对账单逐笔核对。
246
三、分类账的设置和登记 (一)总分类帐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二)明细帐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247
(一)总分类账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1 总分类帐簿的概念 2 总分类帐簿的格式 3 总分类帐簿登记方法
248
1、总分类账簿的概念 总分类账,简称总账,是根据总分类科目开设账户,用来分类登记全部经济业务,提供各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费用、成本、收入、利润等总括核算资料的分类账簿。
249
2、总分类帐簿的格式 返回
250
3、总分类账簿的登记方法 总分类账登记的依据和方法,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会计核算形式。它可以直接根据各种记账凭证逐笔进行登记,也可以把各种记账凭证先按一定方式进行汇总,然后据以登记。
251
(二)明细账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1 明细帐簿的概念 2 明细帐簿的格式 3 明细帐簿登记方法
252
1、明细分类账簿的概念 明细分类账,简称明细账,通常是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按所属二级或明细科目开设账户,用来分类登记某一类经济业务,提供明细核算资料的分类账簿。明细分类账一般采用活页式账簿,也有的采用卡片式账簿,如固定资产明细账。
253
2、明细账簿的格式 三栏式明细分类帐 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帐 多栏式明细分类帐
254
三栏式明细分类帐
255
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帐
256
多栏式明细分类帐
257
明细分类账簿的登记方法 明细分类账,简称明细账,通常是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按所属二级或明细科目开设账户,用来分类登记某一类经济业务,提供明细核算资料的分类账簿。明细分类账一般采用活页式账簿,也有的采用卡片式账簿,如固定资产明细账。
258
第三节 记帐规则 1 一、启用帐簿的规则 2 二、登记帐簿的规则 3 三、错帐更正的方法 2 四、平行登记规则 3 五、帐簿的更换
259
三、错账更正的方法 1、划线更正法 2、红字更正法 3、补充登记法
260
1、划线更正法 如果发现账簿记录有错误,而其所依据的记账凭证无错误,即纯属账簿记录中的文字或数字上的笔误,可用划线更正法予以更正。
更正的方法是:先在错误的文字或数字上划一条红线,以表示予以注销,然后,将正确的文字或数字用蓝字写在被注销的文字或数字的上方,并由记账人员在更正处盖章。
261
2、红字更正法(一) 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中的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有错误,那么应用红字更正法予以更正。更正时,应先用红字(金额用红字)填制一张会计分录与原错误记账凭证相同的记账凭证,并据以用红字登记入账,以冲销原错误的账簿记录
262
2、红字更正法(二) 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中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而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并无错误,也应用红字更正法予以更正。更正时,应按多记的金额用红字(金额用红字)填列一张应借、应贷会计科目与原错误记账凭证相同的记账凭证,并据以用红字登记入账,以冲销多记的金额。
263
3、补充登记法 记账以后,如果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的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而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并无错误,应用补充登记法予以更正。更正时,应按少记的金额用蓝字填制一张应借、应贷会计科目与原错误记账凭证相同的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入账,以补充少记的金额。
264
四、平行登记规则 所谓平行登记,就是对每项经济业务,根据会计凭证,一方面要在有关的总分类账中进行总括登记,另一方面要在其所属的有关明细分类账中进行明细登记,登记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原始依据应该相同,会计期间应该一致,借贷方向一般应该一致,金额应该相等。
265
平行登记的数量关系 总账本期发生额=明细账本期发生额合计 总账期末余额=所属明细账期末余额合计
266
五、账簿的更换
267
第七章 成本计算 第一节 成本计算概述 第二节 资产取得成本的计算 第三节 耗费资产成本的计算 第四节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成本的计算
第七章 成本计算 第一节 成本计算概述 第二节 资产取得成本的计算 第三节 耗费资产成本的计算 第四节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成本的计算 第五节 产品成本的计算
268
第一节 成本计算概述 一、成本计算的定义 二、成本计算的内容 三、成本计算的作用
269
一、成本计算的定义 成本计算是对应计入一定对象的全部费用进行归集、计算,并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会计方法。
270
二、成本计算的内容 资产取得成本; 耗费资产成本;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成本的计算; 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271
三、成本计算的作用 1、成本计算是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基础。 2、成本计算是确定耗费补偿尺度的重要方法。 3、成本计算的结果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272
第二节 资产取得成本的计算 一、外购材料取得成本的计算 二、自制材料取得成本的计算 三、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计算
273
一、外购材料取得成本的计算 外购材料取得成本=买价+附带成本 买价作为直接费用直接计入材料成本 附带成本如果属于直接费用直接计入材料成本;
如果属于间接费用,采用适当的方法分配计入材料成本。 分配的方法 分配对象 分配率 = 分配标准总数 某种材料应分配的附带成本=该种材料的实际分配标准×分配率
274
二、自制材料取得成本的计算 自制材料取得成本 =领用材料成本+工资+制造费用
275
三、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计算 固定资产取得成本 =买价+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
276
第三节 耗费资产成本的计算 计算原理: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277
一、存货盘存制度 (一)永续盘存制 永续盘存制是根据账簿记录计算账面结存数量的方法。 计算公式为: 发出存货价值=发出存货数量×存货单价
期末账面结存数量=期初账面结存数量+本期增加数量-本期减少数量 特点:从数量和金额两方面进行管理 可以通过盘点核对期末结存数量
278
实地盘存制是根据实地盘点或技术推算期末结存数量,倒算本期减少数量的方法。
(二)实地盘存制 实地盘存制是根据实地盘点或技术推算期末结存数量,倒算本期减少数量的方法。 计算公式为: 期末存货价值=期末存货数量×存货单价 本期减少数量=期初账面结存数量+本期增加数量-期末账面结存数量 特点:平时只记录购进成本,不记录发出数量、金额,从而简化核算 本期减少中可能包括非正常减少的存货数量
279
二、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先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 加权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 个别计价法
280
(一)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的计价方法。例如,某企业2003年7月原材料明细账如下,在明细账中,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
282
(二)后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对成本流转的假设与先进先出法相反,它是以后收进的存货先发出为假定前提,对发出存货按最近收进的单价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在通货膨胀条件下,符合谨慎性原则。 新的会计准则已经废止了这方法。
283
(三)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又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全部收入的原材料数量加月初原材料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收入原材料成本加月初原材料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原材料的发出和库存成本。 这种方法平时无法从账面提供发出和结存原材料的单价及余额,不利于企业对材料的管理。 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增加存货实际成本 存货加权平均单价 = 期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期增加存货数量 发出存货价值=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期末结存存货价值=期末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284
(四)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亦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收入原材料的成本加原有的原材料成本,除以本次收入数量加原有库存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单价,并对发出原材料计价的一种方法。 以前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批增加存货实际成本 存货移动平均单价 = 以前结存存货数量+本批增加存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价值=本次发出存货数量×移动平均单价 期末结存存货价值=期末结存存货数量×移动平均单价
286
个别计价法是以某批存货增加时的实际单价作为该批存货发出的实际成本。
(五)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是以某批存货增加时的实际单价作为该批存货发出的实际成本。 发出存货价值=发出存货数量×该批存货实际单位成本 期末存货价值=期末存货数量×该批存货实际单位成本 特点:取得存货时分批存放 发出存货时注明发出的批次 实用于价值高、数量少的存货
287
第四节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成本计算 一、负债成本的计算 利息及为取得负债发生的费用构成负债的成本。 其计算公式为: 利息=负债本金×利率 二、所有者权益成本的计算 应支付给所有者的利润或股利构成所有者权益的成本。
288
第五节 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计算原理: 期初生产费用+本期生产费用-完工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 生产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转出 期初生产费用
第五节 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生产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转出 期初生产费用 本期直接材料费用 本期直接人工费用 本期制造费用 期末在产品成本 计算原理: 期初生产费用+本期生产费用-完工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
289
第八章 编制报表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节 编表前准备工作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节 期末帐项调整 第三节 工作底稿 第四节 对帐和结帐
第八章 编制报表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节 编表前准备工作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节 期末帐项调整 第三节 工作底稿 第四节 对帐和结帐 第五节 财产清查
290
第一节 编表前准备工作的意义和内容 一、编表前准备工作的意义 二、编表前准备工作的内容 1、期末账项调整 2、全面清查财产 3、编制工作底稿 4、对账 5、结账
291
第二节 期末账项调整 一、属于本期收入、尚未收到款项的账项调整 二、属于本期费用、尚未支付款项的账项调整
第二节 期末账项调整 一、属于本期收入、尚未收到款项的账项调整 二、属于本期费用、尚未支付款项的账项调整 三、本期已收款,而不属于或不完全属于本期收入款项的账项调整 四、本期已付款,而不属于或不完全属于本期费用款项的账项调整 五、属于本期支出,尚未支付税金的账项调整
292
一、属于本期收入、尚未收到款项的账项调整
如应收金融机构的存款利息、应收销货款等 对于存款利息采取按期估算计入“财务费用”科目借:其他应收款 贷:财务费用 对于应收销货款通过“应收账款”科目核算。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293
二、属于本期费用、尚未支付款项的账项调整
如应付金融机构的借款利息等 对于借款利息采取按期预提的办法核算 借:财务费用 贷:预提费用
294
三、本期已收款,而不属于或不完全属于本期收入款项的账项调整
如预收的租金收入 对于预收款项通过“预收账款“科目核算。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科目)
295
四、本期已付款,而不属于或不完全属于本期费用款项的账项调整
如预付的保险费、报刊费、修理费等等 对于预付款项通过“待摊费用“科目核算。 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 借:管理费用(或其他科目) 贷:待摊费用
296
五、属于本期支出,尚未支付税金的账项调整
如应交的营业税等等 对于应交的税金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应交税费”科目核算。 借:主营业务税金 贷:应交税费
297
第三节 工作底稿 工作底稿:将一定会计期间核算所得到的会计资料汇集到一起,为最终取得一定的会计信息而进行调整、试算、分析的表式。
第三节 工作底稿 工作底稿:将一定会计期间核算所得到的会计资料汇集到一起,为最终取得一定的会计信息而进行调整、试算、分析的表式。 其编制的步骤: 1、编制调整前的会计科目余额、发生额栏 2、进行账项调整并填工作底稿的相应栏内 3、编制调整后的会计科目余额、发生额栏 4、根据调整后的余额、发生额栏计算报表的相应数据
298
第四节 对账和结账 对账是指会计核算中,对账簿记录所进行的核对工作。 对账的内容: 账证核对 账账核对 账实核对
299
结账就是在把一定时期(月份、季度、年度)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的基础上,结算各账簿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的工作。
结账的内容: 1、结账前,将属于本期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和应属于本期的收入和本期受益的费用全部登记入账。 2、结账时,应结出各个科目的期末余额。
300
第五节 财产清查 一、财产清查的意义 二、财产清查的分类 三、财产清查的方法 四、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301
一、财产清查的意义 财产清查:是通过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盘点和核对,确定实存数,查明实存数与其账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302
二、财产清查的分类 全面清查 按照清查对象的范围分类 局部清查 财产清查分类 定期清查 按照清查的时间分类 不定期清查
303
三、财产清查的方法 1、清查财产物资实存数的方法 实地盘点法 技术推算法 2、清查财产物资金额的方法 账面价值法 评估确认法 协商议价法
查询核实法
304
四、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待处理财产损溢 发生额:发生的待处理 财产盘亏或毁损数以及 批准转销的待处理财产 盘盈数 发生额:发生的待处理
财产数以及盘盈批准转 销的待处理财产盘亏或 毁损数 结余额:尚未批准处理 的盘亏或毁损与盘盈的 差额 结余额:尚未批准处理 的盘盈与盘亏或毁损的 差额
305
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一)存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账实不符 批准之后 作不同处理 批 准 之 前 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06
▲盘盈的存货 未查明原因之前 借:库存商品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查明原因、批准处理之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307
▲ 盘亏毁损的存货 未查明原因之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商品 查明原因、得到有关部门批准处理后 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08
属于非常损失的部分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属于一般经营损失的部分 借:管理费用
309
(二)银行存款的清查 1、核对账目 2、未达账项处理
310
1、核对账目 总帐 日记帐 核对 帐帐核对 银行对帐单 不符 不符 错帐更正 银行存款余额调整表
311
2、未达账项处理 未达账项,是指在企业和银行之间,由于凭证传递上的时间差,造成一方已登记入账,而另一方尚未入账的账款。
312
未达账款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银行已记作企业的存款增加,而企业尚未收到收款通知,因而尚未记账的款项,如托收货款、存款利息等。
(2)银行已记作企业存款减少,而企业尚未收到付款通知,因而尚未记账的款项,如银行代企业支付公用事业费、向企业收取的借款利息等。 (3)企业已记作银行存款增加,而银行尚未办妥入账手续的款项,如企业存入的转账支票。 (4)企业已记银行存款减少,而银行尚未支付的款项,如企业已开出的转账支票,对方尚未到银行办理转账手续的款项等。
313
企业银行存款帐面余额 银行对帐单 余额 = + - 企业银行存款帐面余额(调整后) 银行对帐单 余额 (调整后) = 银行已收企业未收事项
银行对帐单 余额 = 银行已收企业未收事项 企业已收银行未收事项 银行已付企业未付事项 企业已付银行未付事项 + - 企业银行存款帐面余额(调整后) 银行对帐单 余额 (调整后) =
314
第九章 财务会计报告 第一节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 利润表 第四节 财务报表的报送、汇总和审批 第五节 财务报表分析
315
第一节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意义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三、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
316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意义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以日常会计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 财务会计报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的投资者(包括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包括潜在的债权人),为了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和信贷决策,需要利用财务会计报告了解有关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现金流动情况的会计信息。
317
2、企业管理者为了考核和分析财务成本计划或预算的完成情况,总结经济工作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评价经济效益,需要利用财务会计报告掌握本企业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的会计信息。
3、国家有关部门为了加强宏观经济管理,需要各单位提供财务会计报告资料,以便通过汇总分析,了解和掌握各部门、各地区经济计划(预算)完成情况,各种财经法律制度的执行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运用经济杠杆和其他手段,调控经济活动,优化资源配置。
318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财务会计报告分为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不要求编制和提供财务情况说明书的企业除外)。 会计报表包括主表和附表。主表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附表主要包括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 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新准则)
319
三、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 1、以真实的交易、事项以及完整、准确的账簿记录等资料为依据,并遵循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 2、在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前,应当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查明账实是否相符。 3、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前,还应核对各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内容、金额等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
320
4、企业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前应按期结账,不得为赶编会计报表而提前结账。
5、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报表格式和内容,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6、会计报表之间、会计报表各项目之间,凡有对应关系的数字,应当相互一致;会计报表中本期与上期的有关数字应当相互衔接
321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322
一、资产负债表上项目的分类与排列 资产负债表上的各项目通常按以下方式分类: 资 产 负 债 1、流动资产 1、流动负债
资 产 负 债 1、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2、长期投资 、长期负债 3、 固定资产 、递延税款贷项 4、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所有者权益 5、 递延税款借项 、实收资本 2、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4、未分配利润
323
二、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北方公司的资产负债表 资 产 年初数 期末数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流动资产 长期资产: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及其
资 产 年初数 期末数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流动资产 长期资产: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及其 他资产 递延税项: 递延税款借项 资产总计 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 递延税款贷项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其中:法定公益金 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合计 负债和所有者权 益总计 8 000 50 000 90 000 17 900 57 185
324
三、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的填列方法如下: 直接根据总账科目填列。 根据若干个总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根据若干个明细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根据总账科目或明细科目余额分析填列。
325
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第三节 利润表 利润表: 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326
一、利润表的结构和内容 编制单位:北方公司 20×3年度 单位:元 项 目 本年利润 上年实际 一、主营业务收入 减:主营业务成本
编制单位:北方公司 ×3年度 单位:元 项 目 本年利润 上年实际 一、主营业务收入 减: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二、主营业务利润 加:其他业务利润 减: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三、营业利润 加: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四、利润总额 减:所得税费用 五、净利润 21 250 - 28 000 56 500 40 000 90 000 59 600 18 000 25 000 50 000 30 000 80 000 48 000
327
二、利润表的编制 年度利润表上“本年实际”栏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项目,在采用表结法进行本年利润核算的情况下,应根据年末各相关科目结转“本年利润”科目的数额填列;在采用账结法进行本年利润核算的情况下,应根据各相关科目各月末结转“本年利润”科目数额的累计数计算填列,其中,如为投资净损失,“投资收益”项目以负数填列。
328
“本年实际”栏的“其他业务利润”项目,应根据“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支出”科目年末或各月末累计结转“本年利润”科目数额的差额计算填列,如为其他业务亏损,则以负数填列。“
本年实际”栏的“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项目,应根据各相关项目计算填列。“净利润”项目的数额应转入利润分配表。 年度利润表上“上年实际”栏的各项目,应根据上年利润表的相关项目填列。如果编制月份利润表,则应将“本年实际”与“上年实际”栏分别改为“本月数”与“本年累计数”栏。
329
三、利润分配表的编制 利润分配表是利润表的附表,它是用来反映企业利润的分配情况和年末未分配利润结余情况的报表。
330
北方公司的利润分配表 编制单位:北方公司 20×3度 单位:元 项 目 本年实际 上年实际 一、净利润 加:年初未分配利润 143 700
编制单位:北方公司 ×3度 单位:元 项 目 本年实际 上年实际 一、净利润 加:年初未分配利润 90 000 50 000 二、可供分配的利润 减: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4 370 10 900 提取法定公益金 7 185 5 450 三、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减:应付优先股股利 -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普通股股利 81 145 52 650 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四、未分配利润
331
第五节 财务报表分析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 财务报表分析是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对经济活动与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分析。
第五节 财务报表分析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 财务报表分析是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对经济活动与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分析。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内容 分析内容: 分析企业资产、负债的分布和构成的变动情况 分析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和盈利水平 分析企业的现金流动增减变动情况 分析企业资金保全和增值情况
332
三、总结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财务指标
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一、偿债能力状况 资产负债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二、盈利能力状况 总资产报酬率 净资产收益率 销售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 三、营运能力状况 总资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
333
第十章 会计核算程序 第一节 会计核算程序的概述 第二节 记账凭证核算程序 第三节 科目汇总核算程序 第四节 汇总记账核算程序
第十章 会计核算程序 第一节 会计核算程序的概述 第二节 记账凭证核算程序 第三节 科目汇总核算程序 第四节 汇总记账核算程序 第五节 日记总账核算组织程序 第六节 分录日记账核算组织程序
334
第一节 会计核算程序的概述 会计核算程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会计凭证组织、会计账簿组织及记账程序和方法相互结合的方式。
第一节 会计核算程序的概述 会计核算程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会计凭证组织、会计账簿组织及记账程序和方法相互结合的方式。 会计凭证和账簿组织是指凭证和账簿的种类和格式,各种凭证之间、各种账簿之间以及各种凭证与各种账簿之间的相互联系。 记账程序和方法是指从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的步骤和方法。
335
第二节 记账凭证核算程序 记账凭证核算程序是最基本的一种会计核算程序,是根据各种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的核算程序。
第二节 记账凭证核算程序 记账凭证核算程序是最基本的一种会计核算程序,是根据各种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的核算程序。 特点:直接根据各种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优点: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便于查账。 缺点: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大。 适用范围:规模小、业务量少、凭证不多的单位。
336
4、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 5、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6、月末,将各种账簿进行核对。
3 现金日记账 银行存款日记账 2 原始凭证 转账款凭 付款凭证 收款凭证 核对 6 5 1 总分类账 会计报表 77 7 核对 6 汇总 原始凭证 4 明细分类账 4、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 5、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6、月末,将各种账簿进行核对。 7、月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 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2、根据原始凭证和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3、根据收付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37
第三节 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 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是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的核算程序。 特点: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第三节 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 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是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的核算程序。 特点: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优点:减少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起到试算平衡的作用。 缺点:不反映科目的对应关系,不便于查账。 适用范围:业务量较多的单位。
338
8、月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 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2、根据原始凭证和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现金日记账 银行存款日记账 3 2 原始凭证 转账款凭 付款凭证 收款凭证 核对 7 总分类账 1 会计报表 6 5 科目汇总表 核对 8 汇总 原始凭证 7 明细分类账 4 5、根据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 6、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7、月末,将各种账簿进行核对。 8、月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 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2、根据原始凭证和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3、根据收付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4、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
339
科目汇总表 年 月 日 会计科目 账页 本期发生额 记账凭证起迄号 借方 贷方 现金 银行存款 ┇ 合计
340
第四节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是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的核算形式。 特点: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第四节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是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的核算形式。 特点: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优点:减少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反映经济业务的对应关系。 缺点:不便于合理分工,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的工作量较大。 适用范围:规模大,业务量较多的单位。
341
2、根据原始凭证和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3、根据收付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转账款凭 付款凭证 收款凭证 核对 7 总分类账 1 会计报表 6 5 汇总记账凭证 核对 8 汇总 原始凭证 7 明细分类账 4 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2、根据原始凭证和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3、根据收付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4、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 5、根据记账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 6、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7、月末,将各种账簿进行核对。 8、月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
342
汇总收款凭证 借方科目:银行存款 年 月 贷方科目 金额 总账 账页 1~10日 11~20日 21~30.日 合计 第 号~第 号
年 月 贷方科目 金额 总账 账页 1~10日 11~20日 21~30.日 合计 第 号~第 号 应收账款 预收账款 ┇
343
汇总付款凭证 年 月 贷方科目:现金 借方科目 金额 总账 账页 1~10日 11~20日 21~30.日 合计 第 号~第 号 管理费用
年 月 贷方科目:现金 借方科目 金额 总账 账页 1~10日 11~20日 21~30.日 合计 第 号~第 号 管理费用 其他应收款 ┇
344
汇总转账凭证 年 月 贷方科目:原材料 借方科目 金额 总账 账页 1~10日 11~20日 21~30.日 合计 第 号~第 号 管理费用
年 月 贷方科目:原材料 借方科目 金额 总账 账页 1~10日 11~20日 21~30.日 合计 第 号~第 号 管理费用 生产成本 ┇
345
第五节 日记总账核算程序 日记总账核算程序是设置日记总账,并以所有经济业务编制记账凭证为依据直接登记日记总账的核算组织程序。
第五节 日记总账核算程序 日记总账核算程序是设置日记总账,并以所有经济业务编制记账凭证为依据直接登记日记总账的核算组织程序。 特点:根据记账凭证直接登记日记总账。 优点:记账手续简化,便于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集中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 缺点:账页过长,不便于分工。 适用范围:规模小、业务简单、使用会计科目较少的单位。
346
4、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 5、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日记总账)。 6、月末,将各种账簿进行核对。
3 现金日记账 银行存款日记账 2 原始凭证 转账款凭 付款凭证 收款凭证 核对 6 总分类账 (日记总账) 5 1 会计报表 77 7 核对 6 汇总 原始凭证 4 明细分类账 4、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 5、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日记总账)。 6、月末,将各种账簿进行核对。 7、月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 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2、根据原始凭证和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3、根据收付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47
第六节 分录日记账核算程序 分录日记总账核算程序是将所有的经济业务按所涉及的科目,以分录的形式记入日记账,再按日记账过入总分类账的的核算组织程序。 特点:对经济业务进行分析,并进行序时登记的列表式记录。 优点:集中反映企业的全部经济业务。 缺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分离,不便于进行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核对。 适用范围:便于计算机操作。
348
2、根据原始凭证和汇总原始凭证填制分录日记账。 3、根据分录日记账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核对 6 分录日记账 总分类账 (日记总账) 5 1 会计报表 77 7 核对 6 汇总 原始凭证 4 明细分类账 4、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分录日记账登记明细分类账。 5、根据分录日记账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6、月末,将各种账簿进行核对。 7、月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 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2、根据原始凭证和汇总原始凭证填制分录日记账。 3、根据分录日记账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49
Thank You !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