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としみ えいさか Modified 6年之前
1
一、作者概說: 卞之琳,江蘇省 海門縣人,生於西元一九一○~二○○○年,卞之琳為其字號。年幼時即飽讀古書,奠定日後的文學基礎。畢業於北京大學 英文系,曾赴英國 牛津大學研究,由於通古書及語言能力豐厚,故在詩歌與翻譯作品方面有所成就。 卞之琳詩風介於新月派與現代派之間,能因循古典詩而不拘泥於八股,能融合西方的現代詩但卻不落入洋派,可謂獨樹一格。他與徐志摩的師生關係雖僅維持不到一年,但為了感念先師,於西元一九四一年編寫的《十年詩草》中,最重要的便是感謝先師的教導與提攜。 卞之琳主要的翻譯作品有《莎士比亞悲劇論痕》、《英國詩選》,自記創作的詩集有《雕蟲記歷》、《慰勞信集》、《十年詩草》等等。
2
二、課前導讀: 本文選自《現代中國詩選》。〈斷章〉寫於西元一九三五年秋,原為一首長詩中的片段,之後將它獨立成詩,故標題名稱取作〈斷章〉。這是一首用字淺短,但卻富含意蘊的短詩,此文以兩組具體物象──橋上的風景與月下的窗,所構成的景緻,將主客體位置互換,若能細細體會,便知作者是在表達其中所隱藏的人生經歷,並表達相對關聯性的哲學思維。在作者的眼中,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有著與其他事物相對關聯性的存在,誠如西方哲人笛卡兒所謂的:「我思,故我在。」以及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亦闡明了事物相對關聯與運動的變化是永恒不變的真諦。
3
三、課文細說: 1.第一段段落大意:透過「你」、「風景」、「看風景的人」,表 達主體、客體間的存在與互動關係,在觀點的轉移下,彼此可以 互換。 2.第二段段落大意:作者為了表達「你」這個主體也有可能是客體 的意念,再次運用「明月」、「別人的夢」做為穿插,藉以傳達 「互為主體」的意向。
4
四、補充說明: 1.〈斷章〉賞析: (1)這首詩旨在表達抽象、複雜的思緒與意象,但作者並未進行赤 裸裸的陳述與描繪,而是透過另一種層次,藉由客觀形象的呈 現,將詩意間接地表現出來。透過短短的四句話,凸顯畫面空 間感與細膩感,有著悠遠而深邃境界,令人閉上雙眼,所有感 受歷歷在目,作者又將西方詩歌的特性點滴的滲入,使得整首 詩風含蓄深沉,極富情調。這首極短的四行現代詩,在時代中 有著歷久不衰的魅力,作者透過了具體的說明,進一步創造了 美感的畫面。透過自然的畫面,並與作者欲表達的哲理達到了 和諧統一。
5
四、補充說明: 1.〈斷章〉賞析: (2)整首詩由二幅畫構成: ◆第一幅是完整的圖畫:看風景的人也正在被樓上的人看著, 作者藉由第二人稱的「你」,點出畫面的主角,從而漸漸地 渲染至橋梁、風景、樓上看風景的人。作者巧妙地將所有意 象拉在同一個框架中,構成了一幅風景人物的油畫。這幅畫 沒有豔麗的色彩,但整體畫像卻顯得落落大方,清新自然。 另外,在這當中,作者又巧妙地傳達了哲學意涵,正如愛因 斯坦所述:「宇宙與人生中,萬物都是相對的,卻又互為關 聯的。」
6
四、補充說明: 1.〈斷章〉賞析: (2)整首詩由二幅畫構成: ◆第二幅畫為現實與想象的結合:「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 裝飾了別人的夢。」這是一個畫面,第一句的主體依舊是 「你」,客體為「明月」,而在不知不覺中,主體的「你」 已進入另一位人士的好夢中,變成了他夢中的「裝飾」了, 此時主體已變成作夢的人,而你是客體。作者在唯美的圖畫 裡,傳遞了他的智慧哲理,再次表達在全宇宙中,一切皆為 相對且相關的道理。
7
四、補充說明: 2.新詩簡介:「新詩」又稱之為「現代詩」,是民國以來的白話詩 統稱,取其與「舊」、「古代」相對,因而稱之。創作形式大體 上沒有嚴格規定,但是因為各流派間強調的重點不同,所以創作 出的作品也有其堅持。重要的新詩派系代表如下: (1)現代詩社:強調「橫的移植」,主張詩須植根於現代主義,並 強調知性,力斥情緒性的告白。代表詩人有紀弦、葉泥、鄭愁 予、羅行、林泠。 (2)藍星詩社:主張「縱的繼承」,反對晦澀難懂的詩,並以發展 個性與提倡鄉土之作為宗旨。代表詩人有覃子豪、余光中、羅 門、周夢蝶。
8
四、補充說明: 2.新詩簡介: (3)創世紀詩社:初期主張「新詩的民族路線」,西元一九六○年 代後,便開始鼓吹「超現實主義」。代表詩人有張默、洛夫、 瘂弦。 (4)笠詩社:強調詩的批判性,認為詩應該回歸鄉土情懷,又主張 語言清晰,切忌浮誇的語言。代表詩人有林亨泰、陳千武、李 魁賢、白萩、陳秀喜。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