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七課 訓儉示康 司馬光 http://www.sxxiaxian.gov.cn/show.asp?id=917.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七課 訓儉示康 司馬光 http://www.sxxiaxian.gov.cn/show.asp?id=917."—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課 訓儉示康 司馬光

2 課前引導 古時候有一個聰明的小孩…

3 司馬光

4 一個舊時代的老師 遇到一批新新人類的學生 會碰出什麼樣火花?

5 一天,老師講完司馬光砸缸的 故事後就開始提問,他本來想 要學生說出司馬光聰明或者機 智、勇敢之類的話,然後因勢 利導學生們效法這種精神。

6 學生們紛紛舉手,積極發言的熱情很讓老師非常高興

7 ㄘㄟˊ !都上國中了,什麼是缸都不認識。唉!這也難怪,現在哪裡有缸
老師,什麼是缸? 是一種常 用的容器 第一個學生

8 那缸不是司馬光家的 很重要!如果那個缸很貴,就好像我總不會把我家最貴重的電腦也砸了吧 哪裡買的缸?多少錢一個? 這個問題不重要 不是自家的
東西就可以隨便砸嗎? 第二個學生

9 缸是做什麼用的? 古時候每家都有一口缸,是專門用來存水的。 醃酸菜 醃鹹菜 醃蘿蔔乾 第三個學生

10 他們家是經常停水還是水費沒繳? 看來對學生開歷史課真的很重要 古時候沒有自來水 古代人真笨 第四個學生

11 第五個學生 司馬光,你為何不留下回憶錄詳細說明呢? 我不是說了嗎 ,缸放在了院子裡
那個缸放在院子的哪個地方?是在院牆邊還是院門口?是在屋簷下還是在院中間? 我不是說了嗎 ,缸放在了院子裡 哪個缸放在哪裡? 這我哪知道? 第五個學生

12 那缸為什麼沒蓋子?髒東西掉進去,吃了會生病的耶!
古代人不講衛生? ?????? 第六個學生

13 從沒見過那麼高的缸,但矮了的話,那小孩也不用救了
老師,那缸有多高? 大概…可能…也許…一米七左右吧 第七個學生

14 缸邊有梯子嗎? 為什麼要放梯子? 石頭有多大? 小石頭能砸破大缸? 司馬光幾歲了? 他抱得動大石頭嗎? 缸裏的水深不深? 不深怎能淹死小孩? 第八個學生

15 缸需要用梯子才可以爬上去 缸很大,砸缸需要大石頭 又 淹死小孩起碼要滿缸的水 能承受那麼多水的壓力而缸 沒破,說明缸壁夠厚夠堅固
又 淹死小孩起碼要滿缸的水 能承受那麼多水的壓力而缸 沒破,說明缸壁夠厚夠堅固 再 司馬光是小孩 他抱不動大石頭,如果用小石 頭慢慢地砸,就算最終把缸 破,估計小孩早淹死了……… 第九個學生

16 所以,我們得出一個結論:這個故事是—— 假的 第十個學生

17 司馬光!你為什麼要砸缸 我是否該退休了………

18 司馬光除了會寫《資治通鑑》、 見義勇為之外,他還有一樣美德… 節儉

19 目次 一、題解 六、語文萬花筒 二、作者 七、問題與討論 三、補充資料 八、延伸閱讀 四、課文賞析 九、牛刀小試
一、題解 六、語文萬花筒 二、作者 七、問題與討論 三、補充資料 八、延伸閱讀 四、課文賞析 九、牛刀小試 五、文章結構表 十、好站連結

20 一、題 解 〈訓儉示康〉是以節儉為訓,教導 子康的意思。 「訓儉」,以儉為訓之意。 「示」,為教導之意。 「康」,指司馬康,司馬光之子。
〈訓儉示康〉是以節儉為訓,教導 子康的意思。 「訓儉」,以儉為訓之意。 「示」,為教導之意。 「康」,指司馬康,司馬光之子。 本文以「儉」為立論中心,闡明 儉為德基,侈為惡源之理。

21 出處:出自《傳家集》,共八十卷。 又名《溫國文正公文集》、《司馬溫公文集》、《司馬光文集》等。 書中收錄:賦一卷、詩十四卷、雜文 五十六卷,餘為雜著碑誌祭文之屬。 〈訓儉示康〉為第六十七卷「訓」類中唯一的一篇。

22 寫作背景 北宋中葉,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 風氣日趨奢靡,不僅「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士大夫亦多奢華,
北宋中葉,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 風氣日趨奢靡,不僅「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士大夫亦多奢華, 社會上形成一股由達官顯貴到普通 百姓無一不追求奢靡的風氣。

23 司馬光深恐兒子薰染時習,於是撰寫〈訓儉示康〉家訓,對兒子司馬康施以節儉教育。反覆論
述「以儉立名,以侈自敗」的道理,以為訓誡。

24 二、作者介紹 簡介 一代人臣 蘇軾評價司馬光 史學家 學術淵源 散文主張 散文成就 詩歌主張 詩歌成就 遺聞軼事

25 簡介 司馬光(一○一九- 一○八六年) 字君實 世稱涑水先生 北宋陝州人 (今山西夏縣)
司馬光(一○一九- 一○八六年) 字君實 世稱涑水先生 北宋陝州人     (今山西夏縣)

26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 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 反對王安石新法。

27 司馬溫侯祠前   司馬光像

28 夏縣 司馬溫公祠

29 一代人臣 司馬光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 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 人品極佳,一代人臣。

30 蘇軾評價司馬光 蘇軾〈司馬溫公行狀〉 其人「忠信孝友,恭儉正直,出於 天性。自少及老,語未嘗妄。其好學
 蘇軾〈司馬溫公行狀〉 其人「忠信孝友,恭儉正直,出於 天性。自少及老,語未嘗妄。其好學 如飢之嗜食;於財利紛華,如惡惡臭,誠心自然,天下信之。」 其文「如金玉穀帛藥石也,必有適  於用,無益之文,未嘗一語及之。」

31 史學家 主持編纂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 使《左傳》編年體得以復興,且在史學上發生巨大影響。

32 學術淵源 學術思想淵源於儒家傳統,從六經中學習先王之道。 思想核心來源為孔子及論語。 重要哲學思想淵源於大學、中庸。
學術淵源,還來自於荀子和揚雄。 司馬光作為一個「以樸儒自守」之人,被時人公推為「醇儒」,其學術思想的本源自然是儒家聖人之道。

33 散文主張 文以德行為根本: 文辭在司馬光心中的地位是不高的。 「取士之道,當以德行為先,其次 經術,其次政事,其次藝能。」
 文以德行為根本: 文辭在司馬光心中的地位是不高的。 「取士之道,當以德行為先,其次 經術,其次政事,其次藝能。」 「所謂學者,非誦章句、習筆札、 作文辭也,在正心、修身、齊 家、治國、明明德於天下也。」

34 文以達意為上: 文章目的僅止於通意即可,不必  任何修飾與表現。 「今之所謂文者,古之辭也。孔子曰:『辭,達而已矣。』明其足以通意斯止矣,無事於華藻宏辯也。」 「君子有文以明道,小人有文以發身。夫變白以為黑、轉南以為北,非小人有文者孰能之?」

35 散文成就 司馬光的散文以樸實致用見長,論事透徹,說理精深,不尚辭藻,不徒托空言。 王安石以為「君實之文,西漢 文也。」

36 蘇軾謂司馬光「文辭淳深,有   西漢風。」 近人鄧啟:「溫公之文,立意之  精,修辭之雅,簡鍊高古,不事  紛華,並不遜於唐宋任何一家。」

37 詩歌主張 詩乃文之精者: 司馬光認為詩是人類心志的表現。 「聲畫之美者無如文,文之精者無如詩;詩者,志之所之也。」
 詩乃文之精者:  司馬光認為詩是人類心志的表現。 「聲畫之美者無如文,文之精者無如詩;詩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為志,發口為言,言之美者為文,文之美者為詩,如鼓鐘者聲必聞於外,灼龜者兆必見於表,玉蘊石而 山木茂,珠居淵而岸草榮,皆物理自然,雖欲揜之,不可得已。」

38 詩貴於意在言外: 詩歌創作要含蓄,有意境,啟發  人去思考。 「古人為詩,貴於意在言外,  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無罪,  聞之者足以戒也。」

39 詩歌成就 形式:古體、近體皆有。 內容有:歌頌聖明、與朋友交誼、 抒懷言志、詠史、反映人民疾苦、 描寫邊塞戰士…等。
內容有:歌頌聖明、與朋友交誼、  抒懷言志、詠史、反映人民疾苦、   描寫邊塞戰士…等。 用語淺白,平淡自然,樸實流暢,  完全是個人內心及生活的具體呈現。

40 司馬光《寧州帖》

41 遺聞軼事-破缸救人 司馬光七歲時在院中遊戲,有個小朋友不慎掉進了裝滿水的大水缸,其他人都嚇跑了,只有司馬光機靈地搬來
石塊,砸破大缸放掉水,救了朋友。汴京洛陽的人畫了〈小兒擊甕圖〉來傳頌。這說明了司馬光自小就很機智、鎮定。

42 遺聞軼事-夫人置妾 司馬光到三十歲尚未有兒,夫人跟司馬光的上司龐籍商量,替丈夫納妾,但司馬光看也不看她一眼。即使小妾刻意裝扮,司馬光仍然專心讀書,不為所動。 事情傳到龐知府耳中,他開玩笑說:「你比起你祖先,作風真不像一家人。」龐公口中的「祖先」指的是漢朝時琴挑寡婦卓文君的司馬相如。

43 遺聞軼事-公私分明 司馬光在新法上與王安石水火不容,但王安石死時,朝廷特為輟朝,推恩家屬、身後優禮,皆由司馬光主持執
行。他寫信給呂晦叔說:「介甫沒別的缺點,只是個性執拗,贈卹之典當然宜厚。」可見他公誼私情,判然分 明,不因立場不同、政見歧異而流於感情用事。

44 三、補充資料 《資治通鑑》 司馬康 家訓 歷代家訓

45 《資治通鑑》 作者:主撰:司馬光 助撰:劉邠、劉恕、范祖禹 內容:上起戰國,下迄五代, 計1362年,凡294卷。
作者:主撰:司馬光      助撰:劉邠、劉恕、范祖禹 內容:上起戰國,下迄五代,     計1362年,凡294卷。 體例:編年體通史,以朝代為紀, 依年、時、月、日次序記事。 命名:宋神宗御賜,以鑑於往古, 有資於治道。

46 《資治通鑑》特點 1.從宋英宗至宋神宗歷時十九年方完成。
2.所採之書,除正史外,雜史多至三百二十餘種。同一事件往往參考多種不同史料以辨真偽,亦有保存其他史料之功。 3.內容體大思精,敘述史事條理清晰,人物形象鮮明,語言流暢簡賅,富有文學價值。

47 《資治通鑑》 書影

48 《資治通鑑》 中華書局 二十册全 五十六年 第一版
《資治通鑑》 中華書局 二十册全 五十六年 第一版

49 《資治通鑑》殘稿 (宋司馬光手稿) 

50 司馬康 司馬康,字公休,司馬光之子。十七歲開始參與《資治通鑑》編輯工作。後考中明經科,仕於神宗、哲宗兩朝。
司馬康端莊謹慎,天性孝順,母親去世時,三天未進食,拄著柺杖才能站起。 司馬光死時,司馬康悲哀更甚。他採用禮經一書中的家法部分治喪,宋哲宗追悼司馬光所給的賞賜,他都分給宗族。

51 司馬康 司馬康生病後,在兗州請醫生,百姓日夜不絕主動去找醫生:「百姓受司馬相公的恩惠很多,他兒子病了,請您火速前往。」
待醫生到了司馬康那裡,病情已經無法挽救。司馬康死時,宋哲宗嘆息哀悼不已,撫卹饋贈之禮甚厚。 (取材自朱熹編《宋名臣言行錄》)

52 家訓 家訓也稱家範、家誡等,是父母對子孫、家長對家人、族長對族人的訓示教誨,也包括兄弟姊妹
間的誡勉、夫妻間的囑告。傳統家訓的核心主要是教導治家教子、修身做人的道理。

53 歷代家訓 西漢 孔臧《戒子書》 西漢 劉向《戒子歆》 東漢 馬援《戒兄子嚴敦書》 東漢 鄭玄《戒子書》 三國 諸葛亮《戒子書》
西漢  孔臧《戒子書》 西漢  劉向《戒子歆》 東漢  馬援《戒兄子嚴敦書》 東漢  鄭玄《戒子書》 三國  諸葛亮《戒子書》 西晉  陶侃母湛氏《封返書責子侃》 東晉  陶淵明《告子儼等書》 北魏  楊椿《誡子孫》 南梁  徐勉《戒子崧》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唐 元稹《誨侄書》

54 北宋  范仲淹《告諸子及弟侄》 北宋  歐陽修《與十二侄》 北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北宋  蘇軾《與二郎侄》 南宋  朱熹《與長子受之》 南宋  胡安國《與子寅書》 明  袁宏道《與伯修》 明  唐順之《與二弟正之》 明  高攀龍《家訓》 明  任環《示兒書》 明  朱柏廬《治家格言》 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姪》 清  鄭燮《與弟書》 清  曾國藩《與諸弟書》《與子紀澤書》 《與子紀鴻書》

55 四、課文賞析 課文主旨 段落大意 因儉立名 以侈敗身 ‧「正反對比」作法 ‧寫作特點 ‧深究鑑賞

56 課文主旨 主旨: 訓勉子孫服行儉德 文體: 論說文
 訓勉子孫服行儉德 文體:  論說文

57 段落大意 第一段:記敘自己天性儉樸。 第二段:說明儉素為美的道理。 第三段:說明近世風俗日趨奢侈 的可哀。
第三段:說明近世風俗日趨奢侈      的可哀。 第四段:舉李文靖公、魯公、張文節 事,說明前輩大賢深謀遠慮、 崇尚節儉非庸人能及。

58 第五段:引御孫言,說明儉為德基、 侈為惡源的道理。
第六段:舉例說明以儉得福、以侈    招禍的情形。 第七段:訓勉其子,並傳訓子孫後 世。

59 因儉立名 春秋正考父:饘粥以餬口,其後有達人。 春秋季文子:妾不衣帛,馬不食粟,君子 以為忠。 北宋李文靖:治居第,廳事前僅容旋馬。
春秋季文子:妾不衣帛,馬不食粟,君子 以為忠。 北宋李文靖:治居第,廳事前僅容旋馬。 北宋魯宗道:家無器皿、果、肴款客。 北宋張文節:自奉儉約。

60 以侈敗身 春秋管仲:鏤簋朱紘,山楶藻梲,孔子鄙 其小器。 西晉何曾: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 西晉石崇: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
春秋管仲:鏤簋朱紘,山楶藻梲,孔子鄙 其小器。 西晉何曾: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 西晉石崇: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 北宋寇準:豪侈冠一時,子孫多窮困。 春秋公叔文子:享衛靈公,其子以富得罪出亡。

61 「正反對比」作法 1.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 「眾人」與「吾」對比。 2.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
 「眾人」與「吾」對比。 2.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   「古」、「今」對比。 3.第三段,從「昔儉」對比下文,凸顯 「今奢」近歲風俗尤為侈靡。      

62 4.第六段連舉七例闡明「儉能立名, 侈必自敗」。兩例從正面闡明儉可 以立名;五例從反面證明侈必自敗
「儉」、「侈」對比。 5.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63 6.君子寡欲,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 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 遠罪豐家。
「君子」、「小人」對比。 7.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  「君子」、「小人」對比。

64 寫作特點 1.是以事例說理,具較強說服力。 2.採對比方式,或正反對比,或今昔對比,加強議論效果。 3.引用先聖先賢語,增加說理分量。
4.行文夾敘夾議,旁徵博引,反覆申說。

65 深究鑑賞 一、以「追述法」敘說家風和自己天性儉樸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先說家風, 再舉「吾性不喜華靡」之例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先說家風, 再舉「吾性不喜華靡」之例證。 ‧「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 羞赧棄去之。」說明自己年幼就不喜華 靡;「聞喜宴獨不戴花」。 ‧首段以現身說法方式開頭。 ‧末段以訓導作結。

66 二、以「眾人」與「己」對比, 並三引 孔子言作證。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 美。」對比點出自己不隨俗奢靡的心性。 繼而以孔子「與其不遜也,寧固。」、 「以約失之者,鮮矣!」、「士志於道,而  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三句以證明奢侈非是。

67  三、以今昔對比,慨嘆近歲風俗日趨侈靡 從反面列舉實例。 第一層指出近世風俗「尤為侈靡」,以「走卒」、「農夫」穿戴為例。 第二層以「天聖中」與「近日」請客的具體情形作對比,具體的正反對照,流露出作者對當日奢靡之風的不滿。 第三層以反問句形式向高位者質問,指出上位者雖不能禁止奢靡,至少不應助長此風。

68  四、舉前輩大賢為例,論說儉樸的重要 正面列舉當朝前輩名賢李文靖、參政魯公及張文節等崇尚儉約之事例,論說儉樸的重要。 點出「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人性弱點,暗示其子應崇儉戒奢。 司馬光善於援引,增強文章說服力。

69 五、引御孫之言,申論儉為德基,侈為惡源之理
引用御孫「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帶出自己的觀點。強調「有德者皆由儉而來」。 分別就儉與侈兩方面加以論說其利弊:   「儉則寡欲」、「侈則多欲」。 又分別以君子、小人加以申說:      寡欲可使君子「不役於物」、「直道而行」;可使小人「謹身節用,遠罪豐家。」 多欲令君子「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

70 六、正反相襯,徵引論述,結構嚴密,層層推進
連舉七個正反事例,加強議論,點出「儉能立名,侈必自敗」的普遍規律。 儉可立名:如正考父饘粥以餬口,「其後必有達人」;季文子「妾不衣帛,馬不食粟」,「君子以為忠」。 侈則必敗:如管仲生活奢侈,「孔子鄙其小器」;公叔文子誇富,其子「果以富得罪出亡」。

71 五、文章結構表

72  六、語文萬花筒 重要修辭 字義比較

73 重要修辭:轉品 乃「簪」一花 名詞→動詞 「服」垢弊 名詞→動詞 就酒家「觴」之 名詞→動詞 「遠」罪「豐」家 形容詞→動詞
 重要修辭:轉品 乃「簪」一花    名詞→動詞 「服」垢弊     名詞→動詞 就酒家「觴」之   名詞→動詞 「遠」罪「豐」家  形容詞→動詞 饘粥以「餬」口   名詞→動詞 妾不「衣」帛    名詞→動詞

74 字義比較 形 義 例句 躡 穿著 農夫「躡」絲履 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孔雀東南飛〉) 踩、踏 張良、陳平「躡」漢王足
(《史記‧淮陰侯列傳》) 登、居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左思《詠史詩》)

75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杜甫〈贈衛八處士〉)
例 句 行事(ㄒㄧㄥˊ) 君子寡欲,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 敬酒一巡(ㄒㄧㄥˊ) 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 經歷(ㄒㄧㄥˊ) 「行」年四歲(李密〈陳情表〉) 運行(ㄒㄧㄥˊ)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韓愈〈原道〉) 品行、德行 (ㄒㄧㄥˋ) 性「行」淑均         (諸葛亮〈出師表〉) 將要(ㄒㄧㄥˋ) 感吾生之「行」休       (陶淵明〈歸去來辭〉) 行伍(ㄏㄤˊ) 凌余陣兮躐余「行」〈國殤〉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杜甫〈贈衛八處士〉)

76 石簣「數」為余言 (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會「數」而禮勤,物薄而情厚 屢次
例 句 不可遍「數」 計算 (ㄕㄨˇ) 皆可指「數」         (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 幾也,多也(ㄕㄨˋ) 一曲紅綃不知「數」       (白居易〈琵琶行〉) 數目 (ㄕㄨˋ) 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 (《孟子.告子上》) 技術 (ㄕㄨˋ) 石簣「數」為余言        (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會「數」而禮勤,物薄而情厚 屢次 (ㄕㄨㄛˋ)

77 例 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陽樓記〉)  果「以」富得罪出亡  上「以」無隱,益重之  「以」約失之者,鮮矣 因為  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論語》  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論語》  有池窪然而方「以」長          (曾鞏〈墨池記〉) 且、又  醉者更相枕「以」臥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78 七、問題與討論

79 一、作者舉了哪些事例,訴說自己不喜華靡?這樣的寫法有什麼好處?
 ‧作者在第一、二段共舉了四件事情: 1.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  赧棄去之。 2.二十忝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一花。 3.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 4.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 作者以自己為例,現身說法,讓人 感覺非常親切、實在,具有說服力。

80 二、請分別舉出本文中「因儉立名」及「以侈敗身」的事例。
因儉立名者有:  1.春秋正考父:饘粥以餬口,其後有達人。  2.春秋季文子:妾不衣帛,馬不食粟,    君子以為忠。  3.北宋李文靖:治居第,廳事前僅容旋馬。  4.北宋魯宗道:家無器皿、果、肴款客。  5.北宋張文節:自奉儉約。

81 以侈敗身者: 1.春秋管仲:鏤簋朱紘,山楶藻梲,孔子 鄙其小器。 2.春秋公叔文子:享衛靈公,其子以富得 罪出亡。 3.西晉何曾: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 4.西晉石崇: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 5.北宋寇準:豪侈冠一時,子孫多窮困。

82 三、對於「由儉入奢易,由奢 入儉難」,你的看法如何?
三、對於「由儉入奢易,由奢 入儉難」,你的看法如何?   人的欲望是無止盡的,大部分的人都渴望奢侈浮華,縱情逸樂。人情之常,莫不隨心所欲。因此,由儉樸的生活進入奢侈的生活,易為人所接受。至於想要回歸原來的儉樸生活,除非有內在的自覺徹悟,或對奢侈之病有深切體認,否則是很難重回儉樸之道的。 (本題旨在鼓勵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只要能言之成理即可。)

83 四、現代經濟學者認為,鼓勵消費 才能促進生產,這和我們傳統 重視節儉的美德是否衝突?
四、現代經濟學者認為,鼓勵消費    才能促進生產,這和我們傳統   重視節儉的美德是否衝突?   現代經濟學者鼓勵消費,是要社會大眾以消費來刺激生產,不要吝惜使用新產品,這樣才能促進生產者不斷開發新產品,以達貨暢其流的目的,但他們並沒有鼓勵浪費。我們傳統重視節儉,是要我們「當用則用,當省則省」,並不是限制我們不要消費。基本上兩者有其相異之處,但並非完全衝突。 (鼓勵同學蒐集資料,自由發表意見。)

84 八、延伸閱讀 諸葛亮〈誡子書〉 關於「儉」的嘉言 編年體史書:《春秋》、   《左傳》、《竹書紀年》、    《資治通鑑》

85 諸葛亮〈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
語譯:   一個君子的操行,是以寧靜來涵養心性,以節儉來提高品德。不能夠恬澹寡欲就不能使心志明潔,不能夠寧靜安詳就不能擔當重任而行於遠方。進行學習需要心情寧靜,增廣才能需要進行學習。不學習不能增廣才能,不立志不能學有所成。放縱怠慢就不能振奮精神,偏激急躁就不能修養心性。這樣,年齡隨同時光而逝去。意志隨同歲月而消失,於是精力衰竭而學識無成,不被社會所接納,到那時悲哀地守著貧窮之家,即使後悔也來不及了! 諸葛亮〈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 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 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 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 守窮廬,將復何及! 語譯 回原文

86 關於「儉」的嘉言 克勤于邦,克儉于家。(《尚書.大禹謨》) 慈故能勇,儉故能廣。(《老子》第六十七章)
儉節則昌,淫佚則亡。(《墨子.辭過》) 身貴而愈恭,家富而愈儉。(《荀子.儒效》) 以儉得之,以奢失之。(《韓非子.十過》) 理民之道,在於節用尚本。(漢桓寬〈鹽論力耕〉) 儉開福源,奢起貧兆。(《魏書.李彪傳》) 居家之方,唯儉與約;立身之道,唯謙與學。   (南朝梁蕭繹〈金縷子立言〉)

87 靜以養身,儉以養性。(《南史.陸曉慧傳》)
不勤不儉,無以為人上也。(《隋王通中說.關郎》) 廉者常樂無求,貪者常憂不足。(《隋王.通中說》) 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奢侈者可以為戒,節儉者可以為師。         (唐吳兢《貞觀政要.儉節》) 克儉節用,實弘道之源;崇侈恣情,乃敗德之本。    (唐吳兢《貞觀政要.規諫太子》) 德以儉為本。(宋歐陽脩〈斲雕以為樸賦〉) 恭則眾歸焉,儉則財阜焉。(宋李覯〈李覯集易論〉) 富國由崇儉。(宋蘇軾〈效祀慶成〉)

88 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
上節下儉者財用足,本重末輕者天下平。      (宋林逋〈省心錄〉) 為政之要,曰公與清。成家之道,曰儉與勤。    (宋林逋〈省心錄〉) 凡言節用,非偶節一事便能有濟,當每事以       節儉為意。(《宋史.梁燾列傳》) 節儉勝求人。(宋龔明之《中吳紀聞》) 克勤克儉,無怠無荒。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梁大廟樂舞辭》)

89 惟儉養德,惟侈蕩心。(明《通鑑.太祖語》)
節儉樸素,人之美德;奢侈華麗,人之大惡。    (明薛瑄《讀書錄.警戒》) 奢者富不足,何如儉者貧有餘。          (明洪自誠《菜根譚》)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    維艱。(明朱柏廬《治家格言》) 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留連。        (明朱柏廬《治家格言》) 奢者富不足,儉者貧有餘;奢者心常貧,儉者   心常富。(明無名氏《至遊子.五化篇》) 為濁富不若為清貧,以憂生不若以樂死。     (清張潮《幽夢影》)

90 凡事一儉,則謀生易足;謀生易足,則於人無爭,亦於人無求。(清錢泳《履園叢話儉》)
惟儉可以惜福,惟儉可以養廉。        (清錢泳《履園叢話.安安先生》) 儉則約,約則百善俱興;侈則肆,肆則百惡俱縱。(清金纓《格言聯璧.持躬》) 勤能補拙,儉以養廉。             (清金纓《格言聯璧.從政》) 凡不能儉於己者,必妄取於人。         (清魏禧《日錄.里言》) 勤儉黃金本。(清史襄哉《中華諺海》) 勤儉富貴之本,懶惰貧賤之苗。             (清史襄哉《中華諺海》)

91 編年體史書 《春秋》 書名 作者 內容 特色 孔子 起自魯隱公元年,迄於魯哀公十四年西狩獲麟,凡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 紀年以魯國為主。
1.編年體之祖 2.史文質約,紀 事簡略 3.孔子成春秋, 而亂臣賊子懼。 《春秋》

92 《左傳》 書名 作者 內容 特色 左丘明 起自魯隱公元年,迄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共二百五十五年。 以魯史為中心,旁及同時代他國之事
1.敘事詳贍,在 文學及史學上 影響很深。 2.晉范寧:「左 氏豔而富,其 失也誣。」 3.韓愈進學解:「《春秋》謹嚴,左氏浮誇。」 《左傳》

93 《竹書紀年》 書名 作者 內容 特色 題沈約注,係偽託 夏至魏安釐王之二十年,十三篇。 至宋時亡佚,今傳只二卷 1.《四庫總目》列
為編年體之首 (因《左傳》也 成十三經之一, 入經部) 2.據考證此書應是 偽書。 《竹書紀年》

94 《資治通鑑》 書名 作者 內容 特色 司馬光主編 上起戰國,下迄五代,計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凡二百九十四卷 1.體大思精。 2.敘述史事條理清
晰,人物形象鮮 明。 3.語言流暢簡賅, 富有文學價值。 《資治通鑑》

95 管仲像

96 簋(ㄍㄨㄟˇ)

97 九、牛刀小試

98 牛刀小試 第一題 ‧〈訓儉示康〉一文中,司馬光如何形 容其父親之儉樸? (A)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
牛刀小試 第一題 ‧〈訓儉示康〉一文中,司馬光如何形  容其父親之儉樸? (A)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  (B)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  (C)酒酤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 類 (D)自奉養如為河陽掌書記時。

99 牛刀小試 第二題 ‧想要找有關司馬光的資料,請問要 找下列哪一本書? (A)《昭明文選》 (B)《傳家集》 (C)《貞觀政要》
牛刀小試 第二題  ‧想要找有關司馬光的資料,請問要  找下列哪一本書?   (A)《昭明文選》    (B)《傳家集》    (C)《貞觀政要》    (D)《呂氏春秋》 (A)選文自先秦到齊、梁 (C)記唐太宗時法制 政令、議論事蹟 (D)為秦呂不韋召門下客所編

100 牛刀小試 第三題 ‧司馬光〈訓儉示康〉一文係採對比 成文,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農夫與走卒衣著對比 (B)古今士大夫宴客情形對比
牛刀小試 第三題  ‧司馬光〈訓儉示康〉一文係採對比 成文,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農夫與走卒衣著對比    (B)古今士大夫宴客情形對比    (C)君子寡欲與小人多慾對比    (D)以儉立名與奢靡致敗例子對比。 (A)農夫與走卒皆奢侈例子。

101 牛刀小試 第四題 【複選】下列成語,解釋正確的選項是: (A)秉燭夜遊:拿著火把在夜晚遊樂,表示 珍惜光陰,及時行樂。
牛刀小試 第四題 【複選】下列成語,解釋正確的選項是: (A)秉燭夜遊:拿著火把在夜晚遊樂,表示 珍惜光陰,及時行樂。  (B)會數禮勤:依聚會次數的多寡來決定禮 物的大小。 (C)僅容旋馬:形容速度緩慢。  (D)公孫布被:自奉儉樸,以求取虛名。  (E)饘粥餬口:吃稀飯過日子,言其儉約。 (B)聚會頻仍而禮數周到 (C)形容面積狹小

102 牛刀小試 第五題 【多選】下列有關《資治通鑑》的敘述, 正確的選項是: (A)為司馬光歷十九年修纂,合數人之力而成 (B)上起春秋,下終五代
牛刀小試 第五題  【多選】下列有關《資治通鑑》的敘述, 正確的選項是:  (A)為司馬光歷十九年修纂,合數人之力而成  (B)上起春秋,下終五代  (C)二十五史之一,列於正史  (D)極具史學價值,為紀傳體通史  (E)書名乃宋神宗御賜,以其有資治道,故稱。 (B)上起戰國 (C)非二十五史之 一,不列入正史 (D)為編年體通史。

103 十、好站連結 古雅臺語人-古趣盎然-司馬光
介紹司馬光生平、逸事、作品及相關學習。 資治通鑑 提供《資治通鑑》全文。

104 圖片出處 http://www.sxxiaxian.gov.cn/show.asp?id=917


Download ppt "第七課 訓儉示康 司馬光 http://www.sxxiaxian.gov.cn/show.asp?id=917."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