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日本史時代區分 舊石器時代 12000年前 繩文時代 12000年前 --- 西元前4世紀 彌生時代 西元前4世紀 ---- 西元第3世紀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日本史時代區分 舊石器時代 12000年前 繩文時代 12000年前 --- 西元前4世紀 彌生時代 西元前4世紀 ---- 西元第3世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日本史時代區分 舊石器時代 12000年前 繩文時代 12000年前 --- 西元前4世紀 彌生時代 西元前4世紀 ---- 西元第3世紀
舊石器時代 年前 繩文時代 年前 --- 西元前4世紀 彌生時代 西元前4世紀 ---- 西元第3世紀 古墳時代 第3世紀 --- 第6世紀 飛鳥時代 第6世紀 年 奈良時代 年 年 平安時代 年 年 鎌倉時代 年 年 室町時代 年 年 安土桃山 年 年 江戶時代 年 年 眀治時代 年 年 大正時代 年 年 昭和時代 年 年 平成時代 年 ---- 

2 日本人的祖先 日本人祖先的路徑 舊石器人類 繩文人 東南亞(2000年前)→日本 ( 冰河時期因追逐長毛象由華南、沿海州、台灣等移住)
彌生人 非洲 →東南亞→中國(3.4萬年前) →西伯利亞(5000年前)→朝鮮半島→日本 庫頁島→北海道 舊石器人類 濱北人(靜岡縣濱松市) – 14000年前 港川人(沖繩縣) – 18000年前

3 ■日本人成立過程                                                                                                                                                                                                                                                                                               

4 繩文時代 年前 --- 西元前4世紀 區分 早期:約11,000年前~ 前期:約7,200年前~ 中期:約5,500年前~ 後期:約4,700年前~ 晩期:約3,400年前

5 繩文時代的特徵 特徵 1. 土器的使用 繩文土器 2. 狩獵、漁撈、採集 3. 石器器具、骨器的使用 4. 豎穴住居 5. 集落出現
1. 土器的使用 繩文土器 2. 狩獵、漁撈、採集 3. 石器器具、骨器的使用 4. 豎穴住居 5. 集落出現 6. 埋葬品 7. 身分差異

6 繩文土器特徴 (a) 表面に縄目(撚糸)の文様 (b) 低温焼成(野焼き) →黒褐色系、比較的軟質 (c) 厚手 (d) 大型のものが多い、主な形態は深鉢形

7 高59.5 深缽

8 火焔土器

9

10 高18.6 土偶 高34.2 cm

11

12

13

14

15 豎穴住居

16 三内丸山遺跡 1. 青森市 持續1500年 3. 栽培作物 4. 大型建築物

17 彌生時代…前4世紀~後3世紀 彌生文化成立背景
中國大陸強力統一政権的登場(紀元前3世紀) 彌生文化的特徵 來自大陸新技術・物資・人的流入 A.水稻耕作的擴大 B.金屬器的使用…鐵器、青銅器使用開始(幾乎同時) 彌生時代的社會

18  彌生土器 A.名稱起源…1884(明治17)、東京本郷彌生町(現文京区彌生2丁目)   B. 特徴    (a) 薄手    (b) 高温焼成(野焼) →赤褐色系、硬質    (c) 文様簡單(無文、幾何学)    (d) 依機能的差異 形態各異     ・甕…煮炊(煮沸)     ・壺…貯蔵用     ・高杯(高坏)…供献用(盛食物) C. 彌生土器時期區分    ・前期…前4世紀~前2世紀      ・中期…前1世紀~後1世紀  (前1世紀)     ・後期…後2世紀~後3世紀  (後1~3世紀)       

19

20 高18.5

21 青銅器 :銅鏡、銅鐸、銅剣、銅矛(鉾)、銅戈 稻作傳來路徑
鐵器:農具、武器 青銅器 :銅鏡、銅鐸、銅剣、銅矛(鉾)、銅戈 稻作傳來路徑 1. 揚子江下流域 →山東半島 → 朝鮮半島南部 → 九州北部 2. 遼東半島 → 朝鮮半島 → 九州北部 3. 揚子江下流域 → 九州北部 4.江南 → 西南諸島→南九州

22 銅鐸 42cm cm

23 銅鏡

24 吉野ヶ里遺跡 1.佐賀縣 人 3.環豪聚落 4. 防衛性強

25

26

27 邪馬台國 中國史書有關彌生時代日本的記載 1.漢書地理志 西元前100年左右, 日本分為百餘國,到樂浪郡朝貢。 2.後漢書東夷傳
倭在韓東南大海中,依山島為居,凡百余國。自武帝滅朝鮮,使驛通於漢者三十許國,國皆稱王,世世傳統。其大倭王居邪馬台國。樂浪郡徼,去其國萬二千里,去其西北界拘邪韓國七千餘裏。 (中略)。其男衣皆橫幅,結束相連。女人被發屈糸介,衣如單被,貫頭而著之;並以丹朱坌身,如中國之用粉也。有城柵屋室。父母兄弟異處,唯會同男女無別。飲食以手,而用籩豆。俗皆徒跣,以蹲踞為恭敬。人性嗜酒。多壽考,至百餘歲者甚眾。國多女子,大人皆有四五妻,其餘或兩或三。女人不淫不妒。又俗不盜竊,少爭訟。犯法者沒其妻子,重者滅其門族。其死停喪十余日,家人哭泣,不進酒食,而等類就歌舞為樂。   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倭國之極南界也。光武賜以印綬。安帝永初元年,倭國王帥升等獻生口百六十人,願請見。

28 漢倭奴國王印 1.1784年發現於九州 2.印證後漢書東夷傳的記載 3.印面一辺2.3cm、鈕除外高さ0.8cm、重108.7g。鈕為蛇鈕。

29

30 邪馬台國 1.魏志倭人傳 其國本亦以男子為王,住七八十年,倭國亂,相攻伐歷年,乃共立一女子為王,名曰卑彌呼,事鬼道,能惑眾,年已長大,無夫婿,有男弟佐治國. 自為王以來,少有見者.以婢千人自侍,唯有男子一人給飲食,傳辭出入.居處宮室樓觀,城柵嚴設,常有人持兵守衛. 女王國東渡海千餘里,復有國,皆倭種.又有侏儒國在其南,人長三四尺,去女王四千餘里. 又有裸國,黑齒國復在其東南,船行一年可至.參問倭地,絕在海中洲島之上,或絕或連,周旋可五千餘里. 景初二年六月,倭女王遣大夫難升米等詣郡,求詣天子朝獻,太守劉夏遣吏將送詣京都. 其年十二月,詔書報倭女王曰:「至詔親魏倭王卑彌呼:帶方太守劉夏遣使送汝大夫難升米,次使都市牛利奉汝所獻男生口四人,女生口六人,班布二匹二丈,以到.汝所在踰遠,乃遣使貢獻,是汝之忠孝,我甚哀汝.今以汝為親魏倭王,假金印紫綬,裝封付帶方太守假授汝.其綏撫種人,勉為孝順.

31 邪馬台國 A.「魏志」倭人傳…3世紀倭(日本)的史料 B.歴史的經過…
    2世紀末…倭國大乱      諸国、共立邪馬台國(邪馬臺国)女王卑弥呼  → 混亂収拾      邪馬台国為中心由30餘小国連合成立     239 派遣大夫難升米到帯方郡 → 魏都洛陽      授予「親魏倭王」稱号、金印紫綬、鏡100枚        ※魏は265年に滅亡  ※以後、約150年間、世界史上倭不再登場  

32 社會…國家出現? (a) 大人(貴族的存在)・下戸(一般人)
身分的存在 (b) 政治機構的存在 (c) 租税的存在 (d) 刑罰的存在 (e) 市的存在

33 邪馬台國所在地論争 A.近畿(畿内)説、九州説
  B.論争主要理由    (a)『魏志』倭人傳的記述不正確(方位・距離)     ・重視距離…近畿(畿内)説   ・重視方位…九州説    (b) 關係到日本國家的統一 魏志倭人傳的最後記錄為266年→以後、約150年間沒有任何記載 最近的邪馬台國論争…近畿(畿内)説具壓倒性優勢   

34


Download ppt "日本史時代區分 舊石器時代 12000年前 繩文時代 12000年前 --- 西元前4世紀 彌生時代 西元前4世紀 ---- 西元第3世紀"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