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羅陸慧英 香港大學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發展研究中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羅陸慧英 香港大學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發展研究中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羅陸慧英 香港大學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發展研究中心
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推廣活動 – 工作坊 第二屆國際資訊科技教育研究:香港部分 羅陸慧英 香港大學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發展研究中心

2 工作坊目的 政府由九八/九九學年開始,推行「與時並進善用資訊科技學習五年策略」,自今香港大部份學校已具有頗佳的資訊科技設備客觀條件:
它們既有高速的網絡配套設施 也具備有利的學生電腦人機比例 目的 1. 學校應如何有效地善用這些資源來提高教育質素? 2. 如何憑藉推行資訊科技教學以支援課程改革?  3. 本工作坊為領導學校課程發展的同工而設,旨在透過介紹一些由「第二屆國際資訊科技教育應用研究」搜集得的「應用資訊科技嶄新教學」個案,探討如何就不同學校情況,發展有效的資訊科技教學策略,來達至各項課程目標。

3 與時並進 – 善用資訊科技學習五年策略1998/99 至 2002/03
背景 與時並進 – 善用資訊科技學習五年策略1998/99 至 2002/03 願景: 把 學 校 變 為 充 滿 活 力 和 創 意 的 學 習 場 所而 學 生 則 成 為 主 動 性 強 、 具 探 究 精 神 和 創 意 的 學 習 者 。 讓 學 生 有 機 會 探 索 網 上 的 知 識 和 資 訊 世 界 , 使 他 們 獲 得 廣 闊 的 知 識 基 礎 , 並 培 養 廣 闊 的 世 界 觀 。 培 養 學 生 有 效 並 迅 速 地 處 理 資 訊 的 能 力 。 培 養 學 生 終 生 自 學 的 態 度 和 能 力 。

4 有關研究 第二屆國際資訊科技教育應用研究 階段一 1. 2. 資訊科技教育五年策略成就及進度中期報告 3.
第二屆國際資訊科技教育應用研究 階段一 (數據搜集: ) 1. 2. 資訊科技教育五年策略成就及進度中期報告 (數據搜集: 2001) /ITEd_Report/FinalReport_v3.0_web.htm 3. 第二屆國際資訊科技教育應用研究 階段二 「應用資訊科技嶄新教學個案」 (數據搜集: )

5 第二屆國際資訊科技教育應用研究 階段一 第一部份:國際比較 - 問卷調查 第二部份:教學上應用資訊科技優秀案例 (數據搜集: 98-99)
第二屆國際資訊科技教育應用研究 階段一 (數據搜集: 98-99) 第一部份:國際比較 - 問卷調查 此部份共有26個國家參加,研究數據為中、小學校長與資訊統籌員(technology coordinator)作答的問卷調查。調查問題包括學校資訊科技資源的總覽、應用情況及學生使用這些資源的機會等。 第二部份:教學上應用資訊科技優秀案例 此部份乃深入個案研究,旨在了解香港學校如何推行資訊科技教育及資訊科技於教學上的應用,以推廣一些教學上應用資訊科技的優秀案例。研究小組共觀察了十八間共四十多個運用了資訊科技的課堂。

6 主要研究結果 (數據搜集: 98-99) 第二屆國際資訊科技教育應用研究 階段一 (數據搜集: 2001)
第二屆國際資訊科技教育應用研究 階段一 (數據搜集: 2001) 資訊科技教育五年策略成就及進度中期報告 主要研究結果 98-99 2001 設備 加拿大、紐西蘭、星加圾、挪威等國家有較多數量的資訊科技設備,學生人數與電腦數目比例為18:1或以下。香港中、小學此方面的比例為36:1及53:1。 香港學校的硬件、軟件及網絡基建設施,較1999年時的情況有明顯改善。小學學生與電腦比例由1999的53:1改善到13.4:1;中學則由36:1改善到7.5:1。

7 98-99 2001 教師 培訓 大部份參予研究的校長認為,推行資訊科技的最大阻力之一是來自教師資訊知識及培訓課程不足。參予研究的資訊科技統籌人員中,超過半數認為提供予小學、初中或高中教師的培訓課程質素欠佳。 大部份中小學教師已能應用基本資訊科技,81.4%小學及84.3%中學教師的資訊科技能力已達基本基準。 教師對教育署或有關機構所提供的課程或資源/支援服務大致表示滿意。

8 98-99 2001 教學範式 無論在國際層面或是在香港、應用了資訊科技的課堂,其活動屬「嶄新較學範式」類型的比例較其他一般課堂為高。這可以視為教學範式轉移的一個起步。 ! 在資訊科技教育在教學的實踐情況方面,學校現行的教學模式,尚未出現五年策略所倡議的教學範式轉向,學校教學模式仍停留於教師解說及示範模式。

9 第二屆國際資訊科技教育應用研究 (98-99) 階段一 結論
初中階段學生自主學習 教學範式指標平均值

10 第二屆國際資訊科技教育應用研究 (98-99) 階段一 結論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1. 小學的現況 2. 中學的現況 3. 小學透過資訊科技 實現的情況 4. 中學透過資訊科技 中位數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香港中、小學課堂實現的情況及 透過資訊科技而實現的情況之百分比示意圖

11 資訊科技在教學上的應用 及教學範式轉移的關係
第二屆國際資訊科技教育應用研究 (98-99) 階段一 結論 資訊科技在教學上的應用 及教學範式轉移的關係 無論在國際層面或是在香港,應用了資訊科技的課堂,其活動屬自主學習教學範式的比例較其他課堂為高。這可以視為教學範式轉移的一個起步。 香港學校之間在透過資訊科技實現的教學範式差異頗大。

12 資訊科技教育五年策略成就及進度中期報告 (01) 結論
資訊科技教育五年策略整體目的尚未達到 研究發現資訊科技教育策略性目標的完成與整體目標的成果並不一致。 首先,教師對資訊科技推廣協作文化的眼光及胸襟仍遜於學生,一般教師對利用資訊科技推廣協作文化的態度有所保留,而學生則抱有較開放和正面的看法。

13 資訊科技教育五年策略成就及進度中期報告 (01) 結論
第二、在資訊科技教育在教學的實踐情況方面,學校現行的教學模式,尚未出現五年策略所倡議的教學範式轉向,學校教學模式仍停留於教師解說及示範模式。 這與九八年所定下的五年策略願景「把學校變為充滿活力和創意的學習場所;而學生則成為主動性強、具探究精神和創意的學習者」、「讓學生有機會探索網上的知識和資訊世界,使他們獲得廣闊的知識基礎,並培養廣闊的世界觀」相距甚遠。

14 然而… 發現… 在另一研究: 香港有個別超越國際平均水平的資訊科技應用範新教學課堂 第二屆國際資訊科技教育應用研究 階段二
第二屆國際資訊科技教育應用研究 階段二 「應用資訊科技嶄新教學個案」 發現… 香港有個別超越國際平均水平的資訊科技應用範新教學課堂

15 「應用資訊科技嶄新教學個案」 國際性比較研究 第二屆國際資訊科技教育應用研究 階段二
「應用資訊科技嶄新教學個案」 國際性比較研究 第二屆國際資訊科技教育應用研究 階段二

16 資訊科技在課堂應用的個案研究 國際性比較研究,共有28個國家參加: 澳洲 加拿大 智利 丹麥 芬蘭 法国 香港 印度尼西亞 以色列 義大利
日本 韓國 拉脫維亞 立陶宛 荷蘭 挪威 菲律賓 葡萄牙 俄國 新加坡 斯洛伐克 斯洛文尼亞 南非 西班牙 臺灣 泰國 英國 美國

17 研究目的 了解各國在課堂教學中引入資訊科技之後,在課程目標、教學策略、師生角色及課堂五互動等各方面出現了些甚麼嶄新的、預示著未來教育發展方向的教學個案,及這些嶄新案例得以實現的條件,以幫助各國調整其資訊科技教育方面的策略和實踐手段。

18 研究中,每一個國家中的評審小組,都會使用相同的國際性原則去選擇個案 ,同時亦會就著本身的環境因素,附加本土性原則
香港的嶄新教學課堂是經由公開提名及教育界人士組成的委員會所篩選

19 各個科目總14共個不同教育程度的個案: 國際比較個案 本地補充個案 小學: 3 小學: 3 初中: 2 初中: 2 高中: 4
․科學 ․美術 ․中文 ․經濟 ․社會 ․跨學科專題研習 國際比較個案 小學: 3 初中: 2 高中: 4 本地補充個案 小學: 3 初中: 2

20 研究重點 - 嶄新了甚麼? 教學法 資訊科技

21 研究發現,發展嶄新教學模式的最主要動力是:推動課程和教學改革
一個嶄新教學課堂,除了資訊科技的應用,還有其餘五種課堂元素的改變,這六種元素包括: 1.課程目的 2.教師角色(教學理念) 3. 學生角色 4.資訊科技在課堂上的應用 5. 學習成果的展現 6. 課堂與外界的聯繫

22 展現教學範式轉移的六種元素 1.課程目的 2.教師角色 3. 學生角色 學生能有效參與學習社群 高層次思維 掌握學科知識
提供學習資源及輔導學生 傳遞知識及評核學習成果 輔助學習社群的建立 3. 學生角色 創建新知 擬定學習目標及方法, 檢討學習成果等 自訂學習進度、方法 遵循老師的指示

23 展現教學範式轉移的六種元素 4.資訊科技在課堂上的應用 5. 學習成果的展現 6. 課堂與外界的聯繫 沒有使用資訊科技 具先進或特殊
功能的教學科技 以一般通用軟件作課堂演示 5. 學習成果的展現 單一的 評核模式 多種模式評核學習成果 顕現多元才能 綜合發揮 6. 課堂與外界的聯繫 與外界分隔的課堂 外界作局部参與 外界作多元參與

24 小學 美術

25 小學 中文

26 小學 專題研習

27 中學 網上討論

28 工作坊活動 嶄新教學案例數據庫: http://sitesdb.cite.hku.hk/ 共有83個嶄新案例,案例活動模式分為:
1. 專題研習 2. 媒體作品製作 3. 科學探究 4. 網上虛擬學校/課程 5. 課業為本學習 6. 講述教學模式

29 工作坊活動 – 為領導校內發展,完成學習概覽 http://iln.cite.hku.hk/ 選讀2個案例,回答個人/小組反思問題,如:
你最喜歡此案例的那一方面? 你認為此案例那方面最突出? 請列出此案例的優勝之處。 這案例能帶領學生獲得在香港一般課堂難以學習得到的新學習成果嗎? 在此案例中所應用的教學及學習方法,有那一方面是較為嶄新及值得推廣 的嗎? 資訊科技對此案例的教學過程起了什麼作用? 在此案例,資訊科技的使用是否為實現學習目的之關鍵? 此案例應用資訊科技於教學的模式,與貴校的模式有多大程度的異同? 你認為一間學校應具備什麼條件方可實踐此類教學案例呢? 你估計在實踐 時,可能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你認為在貴校實踐此案例時會分階段推行嗎? 請簡述。

30 五年策略明年屆滿, 香港資訊科技教育何去何從?

31 1. 將資訊科技與課程改革接軌 雖然政府已落實課程改革,但其推出的時間遲於資訊科技教育五年策略的推行,所以只有少數高瞻遠矚的校長能帶領學校將兩者連接,改善教學質素。

32 2. 校長及校內領導班子須提高有關 應用資訊科技的課程領導才能及專業知識
這兒所提及的專業知識,有別於現時僅集中於資訊科技技術方面的培訓 ,要能讓校內領導明白上文所提及利用資訊科技推動教育改革的六種必要元素,協助他們領導以資訊科技融入和提昇校本課程的改革 。現時很多學校在推行資訊科技教育時,只著眼於資訊科技器材的使用,而忽略其餘五種因素,出現為使用資訊科技而使用的情況,而不能從根本提高課堂的質素。

33 3. 學校須制定以應用資訊科技推動 學校課程(改革)的短期及長期發展策略
3. 學校須制定以應用資訊科技推動 學校課程(改革)的短期及長期發展策略 樹立課程發展願景及目標, 要上下一心, 推動發展 認清達標會遇到的困難與障礙, 及校內存在的有利條件, 訂定發展策略 調撥適當資源, 為發展(改革)提供及安排有利條件及機制, 制定發展計劃, 按部就班, 不斷檢討 及修訂計劃, 使學校成為「學習型機構」


Download ppt "羅陸慧英 香港大學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發展研究中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