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Google II Speaker: 呂瑞麟 國立中興大學資管系教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Google II Speaker: 呂瑞麟 國立中興大學資管系教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Google II Speaker: 呂瑞麟 國立中興大學資管系教授
URL:

2 Google 的成長 幾個不一樣的作法 Google 搜尋的商業氣息較淡 Google 對外保持一定的神秘感
07/2001 確定公司核心價值:”Don’t Be Evil” – 工程師 Paul Buchheit 提出(Gmail 之父?) Google 對外保持一定的神秘感 排名引擎如何運作? 不公開電腦以及資料中心的數量 對使用者而言,它們的服務是免費的。 Gmail 大容量、快、又免費 必須說:這是一個創新的經營模式!

3 Google 的成長 幾個不一樣的作法 技術導向 佩吉和布林持續投入系統的工程設計
找尋擁有豐富經驗的 CEO 時,也希望他能有工程的背景(或者類似信念的人) Planet Google 的作者:員工抱怨聘用了太多 MBA。 電腦博士佔員工的 ¼。

4 Google 的成長 幾個不一樣的作法 人力的聘用 組織結構 員工的福利與活潑的工作環境 以工程師為主體
不希望發生”一流人才聘用二流人才,二流人才聘用三流人才,…” – 執行委員會制 組織結構 併購後,組織與人力的分配主要是以團隊為主,然後安排興趣相同的工程師坐在一起,讓各小組近可能的自行組織起來 員工的福利與活潑的工作環境 2008 年大幅刪減福利 併購 DoubleClick 時,也資遣了 300 名員工

5 Google 的成長 幾個不一樣的作法 早期工程師團隊同時進行多項計畫,由佩吉、布林和資深經理定期審查,排名前一百的計畫可以獲得進一步的資源
透過科學的實證主義精神來引導業務發展、發展各種假設、蒐集資料、修正假設,最後再重複這些流程。 甚至有 Google Labs 讓有趣的新計畫提前曝光(創新的來源;例如,目前還在 Beta 的 Google Wave)

6 Google 的成長 Google 在 2002 年開始以”點擊收費” 被 Overtures 告,但以和解收場。
雖採用付費廣告,但是卻不讓廣告商用錢買到較高的排名;而是將 PageRank 結合廣告商受歡迎的程度(被稱之為 AdRank) 雖然目的與 Overtures 相同,但是在名聲上,卻比較不商業化

7 Google 的成長 Google 在 2006 年推出 Google Docs 迫使微軟必須將 Office 搬上雲端
docs: 類似 word,收購 writely spreadsheet: 自行開發 powerpoint:收購 Tonic Systems 一切都在瀏覽器上執行 迫使微軟必須將 Office 搬上雲端 Office 365?

8 Google 的成長 Google 在 2006 年推出 AdSense 讓大家為 Google 賺錢,而 Google 也讓大家賺錢

9 Google 的成長 地區性搜尋的商機 在手機上,利用結合 Google Maps 的 Places Directory
報導:Yelp 向 Google 說不 (12/22/2009) 推薦當地地點、美食等 在美國非常受歡迎

10 Google 的成長 買報紙(或者 XX 請自行取代)的人都跑到哪裡去了? 報紙、書籍
Google News、Google Books(掃描書籍的想法,曾經引起喧然大波) 有沒有可能產生圖書業新的經營模式? 再收納了廣大的”知識“之後,它的理解能力和獲利能力能不能再提升?

11 Google 的成長 音樂、電影、甚至電視 2005 年推出不算成功的 Google Videos 2006 年,收購 YouTube
著重於電影和電視台的影片(當然又有版權問題) 忽略了一個極速成長的趨勢:使用者自拍 2006 年,收購 YouTube YouTube 的概念來自 P2P(或者”分享”;ex. 使用者側錄精采影片片段[Janet Jackson],上傳後使得閱覽量大增) YouTube 的營利基礎?版權呢? 傳統上,Google 是以文字的搜尋為主。目前,已經往搜尋圖片走了,現在更有了 Google Goggles (12/2009) Google 過於專注文字搜尋,就跟當初 IBM 專注於 Mainframe 類似 影片和影集還有 iTune 在旁虎視眈眈

12 Google 的成長 Google 上天入地 策略呢? 應用原則:mashup(混搭?) Google Maps
Google Earth (包含 Ocean) Google Sky Maps 策略呢? 還是原有的目標:整合全世界(maybe 全宇宙)的資訊 應用原則:mashup(混搭?) 房屋仲介公司,工程公司,美食餐廳,加油站,(芝加哥)犯罪報告,新聞(發生地點) 使用者加入自己的註解,照片等內容(跟上了 web 2.0 風) Google 過於專注文字搜尋,就跟當初 IBM 專注於 Mainframe 類似 影片和影集還有 iTune 在旁虎視眈眈

13 Google 的成長

14 參考資料 John Battelle 著、陳琇玲譯,”The Search (搜尋未來)”,商周出版,2006。
Randall Stross著、吳嘉哲和黃貝玲譯,”Planet Google (Google 衝擊)”,遠流出版,2009。 Wikipedia


Download ppt "Google II Speaker: 呂瑞麟 國立中興大學資管系教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