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一、作者概說:   吳承恩,明代人,字汝忠,號射陽山人,約生於孝宗 弘治十三年(西元一五○○年),卒於神宗 萬曆十年(西元一五八二年)。自幼穎悟,博覽群書,但仕途不順,晚景淒涼。目睹種種黑暗現實的他,以詼諧的筆調,寫出諷刺而富有寓意的《西遊記》,另著有《射陽存稿》、《射陽續稿》等書。   《西遊記》全書描述從孫悟空出生至唐三藏一行人成功抵西天(印度)取經的故事,想像力豐富,情節精采多變,寓意深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一、作者概說:   吳承恩,明代人,字汝忠,號射陽山人,約生於孝宗 弘治十三年(西元一五○○年),卒於神宗 萬曆十年(西元一五八二年)。自幼穎悟,博覽群書,但仕途不順,晚景淒涼。目睹種種黑暗現實的他,以詼諧的筆調,寫出諷刺而富有寓意的《西遊記》,另著有《射陽存稿》、《射陽續稿》等書。   《西遊記》全書描述從孫悟空出生至唐三藏一行人成功抵西天(印度)取經的故事,想像力豐富,情節精采多變,寓意深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一、作者概說:   吳承恩,明代人,字汝忠,號射陽山人,約生於孝宗 弘治十三年(西元一五○○年),卒於神宗 萬曆十年(西元一五八二年)。自幼穎悟,博覽群書,但仕途不順,晚景淒涼。目睹種種黑暗現實的他,以詼諧的筆調,寫出諷刺而富有寓意的《西遊記》,另著有《射陽存稿》、《射陽續稿》等書。   《西遊記》全書描述從孫悟空出生至唐三藏一行人成功抵西天(印度)取經的故事,想像力豐富,情節精采多變,寓意深刻。

2 二、課前導讀:   本文節選自《西遊記》,開頭詳細述說了孫悟空不凡的來歷,他所誕生的仙石,來自於仙境,接收日月精華之後,遂具有靈性。而後,孫悟空在群猴之中更顯得高「猴」一等,例如:猴子們說要拱第一個跳進瀑布的人為王,孫悟空第一個跳進去了;猴子們進入水濂洞中為了搶奪家當而耗盡氣力的時候,孫悟空已經端坐在位子上,想好要怎麼說服這些「猴性頑劣」的猴子們拜他為王。   文中對於猴子的舉止描述得活靈活現,連猴子的性格亦生動呈現出來,作者更透過對比,表現出孫悟空的不凡,他的「美猴王」之位,即順理成章,且當之無愧。

3 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 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自開
三、課文細說:   1.課文第一段:      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    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自開    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 1.開闢:開天闢地,指天地初開,即世界的開始。 2.天真地秀:天地間靈秀之氣。 3.日精月華:日月的精華、精氣。 4.遂有靈通之意:意指仙石具有靈性,不再是原來的石頭。遂,於是。

4 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 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
三、課文細說:   1.課文第一段:      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    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 1.仙胞:指仙胎。 2.迸裂:突然破裂。迸,音ㄅㄥˋ,裂開。 3.因見風:因為遇到了風。

5 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 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
三、課文細說:   2.課文第二段:      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    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    之下,朝遊峰洞之中。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1.澗:山間的流水。 2.獼:音ㄇㄧˊ,獼猴。 3.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山中生活沒有年歲之分,寒冬過去了,不知不覺中,  一年又已經過去了。甲子,六十年為一甲子,在此指歲月。

6 一朝天氣炎熱,與群猴避暑,都在松陰之下玩耍。一群猴子 耍了一會,卻去那山澗中洗澡。見那股澗水奔流,眾猴都道:
三、課文細說:   2.課文第二段:      一朝天氣炎熱,與群猴避暑,都在松陰之下玩耍。一群猴子    耍了一會,卻去那山澗中洗澡。見那股澗水奔流,眾猴都道:     「這股水不知是哪裡的水。我們今日趕閒無事,順澗邊往上溜頭。      尋看源流,耍子去耶!」 1.陰:音ㄧㄣˋ,通「蔭」,指樹蔭。 2.上溜頭:音ㄕㄤˋ ㄌㄧㄡˋ ㄊㄡ˙,指河流的上游。 3.耍子去耶:意指去玩耍吧。耶,音ㄧㄝˊ,句末助詞,無義。

7 喊一聲,一齊跑來,順澗爬山,直至源流之處,乃是一股瀑 布飛泉。眾猴拍手稱揚道:「好水!好水!原來此處遠通山腳之
三、課文細說:   2.課文第二段:      喊一聲,一齊跑來,順澗爬山,直至源流之處,乃是一股瀑    布飛泉。眾猴拍手稱揚道:「好水!好水!原來此處遠通山腳之    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哪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      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連呼了三聲,忽見叢    雜中跳出個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 1.稱楊:稱頌讚美。

8 你看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逕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抬頭 觀看,那裡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座橋梁。他住了身,定
三、課文細說:   3.課文第三段:      你看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逕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抬頭    觀看,那裡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座橋梁。他住了身,定    了神,仔細再看,原來是座鐵板橋。橋下之水,沖貫於石竅之間,    倒掛流出去,遮閉了橋門。再走再看,卻似有人家住處一般,真    個好所在。 1.瞑目:把眼睛閉上。瞑,音ㄇㄧㄥˊ。 2.縱:音ㄗㄨㄥˋ,跳躍。 3.竅:音ㄑㄧㄠˋ,孔穴。

9 看罷多時,跳過橋中間,左右觀看,只見正當中有一石碣。 碣上有一行楷書大字,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石
三、課文細說:   3.課文第三段:      看罷多時,跳過橋中間,左右觀看,只見正當中有一石碣。    碣上有一行楷書大字,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石    猿喜不自勝,急抽身往外便走,復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兩    個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 1.碣:音ㄐㄧㄝˊ,刻有文字的石碑,上端為半圓形狀。 2.鐫:音ㄐㄩㄢ,雕刻。 3.喜不自勝:形容高興得不得了。勝,音ㄕㄥ,禁得起、承受得了。 4.抽身:脫身離開。 5.大造化:即好運氣。

10 眾猴把他圍住,問道:「裡面怎麼樣?水有多深?」石猴道: 「沒水!沒水!原來是一座鐵板橋。橋那邊是一座天造地設的家
三、課文細說:   3.課文第三段:      眾猴把他圍住,問道:「裡面怎麼樣?水有多深?」石猴道:    「沒水!沒水!原來是一座鐵板橋。橋那邊是一座天造地設的家    當。」眾猴道:「怎見得是個家當?」 1.天造地設:天然生成的事物。 2.家當:家業、家產。

11 石猴笑道:「這股水乃是橋下沖貫石竅,倒掛下來遮閉門戶 的。橋邊有花有樹,乃是一座石房。房內有石鍋、石灶、石碗、
三、課文細說:   3.課文第三段:      石猴笑道:「這股水乃是橋下沖貫石竅,倒掛下來遮閉門戶     的。橋邊有花有樹,乃是一座石房。房內有石鍋、石灶、石碗、    石盆、石床、石凳。中間一塊石碣上,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    洞洞天。』真個是我們安身之處。裡面且是寬闊,容得千百口老    小。我們都進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氣。」 1.安身之處:能夠容身立足之地。

12 眾猴聽得,個個歡喜。都道:「你還先走,帶我們進去!進 去!」石猴卻又瞑目蹲身,往裡一跳,叫道:「都隨我進來!進
三、課文細說:   4.課文第四段:      眾猴聽得,個個歡喜。都道:「你還先走,帶我們進去!進    去!」石猴卻又瞑目蹲身,往裡一跳,叫道:「都隨我進來!進    來!」那些猴有膽大的,都跳進去了;膽小的,一個個伸頭縮頸,    抓耳撓腮,大聲叫喊,纏一會,也都進去了。 1.伸頭縮頸:在此形容探頭探腦,好奇窺探的樣子。 2.抓耳撓腮:抓抓耳朵,搔搔腮幫子。撓,音ㄋㄠˊ,抓、搔。腮,音ㄙㄞ,指  臉頰。 3.纏:音ㄔㄢˊ,此指擠成一團,不願上前的樣子。 4.一會:一下子。會,音ㄏㄨㄟˇ。

13 跳過橋頭,一個個搶盆奪碗,占灶爭床,搬過來,移過去, 正是猴性頑劣,再無一個寧時,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猿端坐
三、課文細說:   4.課文第四段:      跳過橋頭,一個個搶盆奪碗,占灶爭床,搬過來,移過去,    正是猴性頑劣,再無一個寧時,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猿端坐    上面道:「列位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       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    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睡,各享成家之福,    何不拜我為王?」 1.呵:音ㄛ,用於句尾,表示驚嘆。 2.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語出《論語‧為政》,意指人若沒有信用的話,那也不知  道他還能做什麼了。而,如果。

14 眾猴聽說,即拱伏無違,一個個序齒排班,朝上禮拜,都稱 「千歲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將「石」字兒隱了,遂稱 美猴王。
三、課文細說:   4.課文第四段:      眾猴聽說,即拱伏無違,一個個序齒排班,朝上禮拜,都稱    「千歲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將「石」字兒隱了,遂稱    美猴王。 1.拱伏:拱手伏拜,表示尊敬、服從。拱,音ㄍㄨㄥˇ,兩手相合於胸前。伏,頭  朝下趴著。 2.序齒排班:指依照年齡長幼,排出位次。齒,此指年齡。


Download ppt "一、作者概說:   吳承恩,明代人,字汝忠,號射陽山人,約生於孝宗 弘治十三年(西元一五○○年),卒於神宗 萬曆十年(西元一五八二年)。自幼穎悟,博覽群書,但仕途不順,晚景淒涼。目睹種種黑暗現實的他,以詼諧的筆調,寫出諷刺而富有寓意的《西遊記》,另著有《射陽存稿》、《射陽續稿》等書。   《西遊記》全書描述從孫悟空出生至唐三藏一行人成功抵西天(印度)取經的故事,想像力豐富,情節精采多變,寓意深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